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毕业考专题 概括主要内容

六年级毕业考专题 概括主要内容

六年级毕业考专题 概括主要内容
六年级毕业考专题 概括主要内容

六年级精英班语文专题晚辅(六)

阅读技巧(二)概括主要内容

(学生版)

在阅读中,概括主要内容是小升初里面常考的知识点。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一个小知识点,分析各种出题的题型,总结归纳方法。

1、材料(①图文转换②根据材料提炼主要信息)

一、题型

①筛选信息

②归纳要点

2、篇章③概括主要内容

二、题型与方法

按照题型来分,大体可以归为材料与篇章两大块。

(一)材料题

此考点在近几年的小升初考试中较为普遍,它的应用性更强,难度更大。它综合考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要求从原始材料(而不是现在的文章)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主要有图文转换与根据材料提炼主要信息这两种题型。

1、图文转换题

图文转换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把握好四个方面:

(1)注重整体阅读,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

(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

(4)把握考题要求。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提示性。按考题要求答题,有的放矢。

(5)简要归纳概括。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同时注意字数要求。)

▲解题方法1、推敲题干 2、分析图表 3、归纳概括

例1:

下面是春田小学全体学生体育优秀率与达标率的统计表,用一句话概括。

(≤22字)(7分)(2009年大联盟)

图表意思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图标的含义(2分)(2011年大联盟)

人从众

利用利用

森林木

练习: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近三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对照表

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提炼主要信息

主要考查从阅读材料中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要求能透过字面意,体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隐含信息;能全面地解读材料,准确地提炼材料所包含所有信息;能迅速准确地提炼材料的主要信息;能根据实际需要,迅速准确地提炼文章的相关信息,对阅读材料能按要求作出恰当的处理。

方法有二:

一是迅速浏览材料,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笔划出文段中的过渡

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

二是然后迅速阅读题干,有针对性地锁定答题范围,并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来概括,有的还需要将提炼的信息整合,并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

例:用简明的语言,表达下列这段话的含义,不超过15个字。(4分)

新时代贫农的由来

2004年底,李先生家有三十万存款,可以在城中心买一套二居室的房子,可他嫌贵而没有买房;到2005年底,他只能在城里买到一套一居室的房子;到2006年底,他只能在郊区买到一个储藏室;2007 年底,为了买得起房子,他杀入股市;到2008 年,他的股票一路大跌,他说自己已经穷得想去要饭了。(2012 年广州市13 所民办学校小升初联合素质检测试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某宾馆客房的床上摆了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浴衣,浴衣上有一张纸条:尊敬的客人:

这件衣服是供您洗浴后穿的。如果您想带回一件留作纪念,请到二楼商场购买,价格为180元。谢谢!

请问:这张小纸条包含哪些信息?(3点)真正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从篇章来看,主要分为三种题型

1、根据文章内容筛选信息(可以是选择、判断、问答等形式。)

方法:

一审题干;

二审位置(在出处的前后搜索答案);

三划词句(筛选关键信息);

四巧表述(注意字数,注意增删调整)

举例:索溪峪的“野”,它的“野”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请同学们阅读《野菊花》的选段,回答问题:

⑤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

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这就是野菊花!

⑥野菊花自有野菊花不惑无悔的性格和气质。

⑦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胁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就一齐把眼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白天盯住太阳,夜晚盯住星星月亮。那份野性,连日月星辰也只能轮番伺候;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跃,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

⑧她不固守现状。匍匐的枝条看似软弱,却从不攀缘依附。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冀翮(翅膀),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想往,活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含金石意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垂挂到淮河水沿。当霜雪卷藏这轴宏篇巨构,她的宿根却在这片沉重而冷静的土地下酝酿谋划,将屈原"上下求索"的浩歌冻结在心,待时以蹿发。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发展成簇;今年篱前坎下的数丛,明年一定繁衍成龙,星散的,要汇集;成块的,要连片。然后,在荒滩野坡,在贫瘠却是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突,向着四面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为营步步。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野的野味野情。

问题:野菊花的“野”,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段落(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方法:第一步:划分本段(文)的层次;

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

第三步:整合答案。

例1: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

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

问题: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1)

(2)

(3)

3、概括主要内容

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

实战演练: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俯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测试及答案

人教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4分) l. 1.005读作( ),它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精确到百分位是( )。(创新题) 2.六亿五千零七万八千写作( ),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 3. 9.08平方米=( )平方分米, ( )毫升= 4.05立方分米。 4.( )%=3÷4==( )∶60=( )(小数)=( )(折扣) 5.一节课的时间是( )分,再加上( )是l 小时。(创新题) 6.把32分解质因数是( )。(创新题) 7. 12和18的最大公约数是( );16、24和48的最小公倍数是( )。 8. 4∶5和52∶2 1可以组成比例是因为( )。(创新题) 9. 2 1的倒数是5的( )%。 10.钟表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 )倍。(创新题) 11.右图是由两个棱长都是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的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 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12.要挖一个长60米,宽40米,深3米的游泳池,共需挖出( )立方米的土,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 ) 2.圆周长的计算公式C =2πr ,其中的C 和r 成反比例关系。 ( ) 3.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这样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 ( ) 4.植树节学校一共种了2000棵树,未成活的有4裸,成活率为96%。( ) 5.右面正方形的面积为4平方厘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平方厘米。 ( )(创新题)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这些物体中,一定不是圆柱体的是( )。 A .粉笔; B.硬币; C.水管 2.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等底等高,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的( )。 A.31 B. 3倍; C.3 2

概括文章内容专题

第十二讲概括文章内容专题 概括文章的内容是我们整体理解文章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记叙文阅读有明确规定,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理清思路,是对文章情节的把握;理解、分析文章主要内容,是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这两个考点都要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回答,都是理解和把握记叙文作品的前提和关键,因而在历年的记叙文阅读中,绝大部分省市都涉及了这些考点。题型既有简答题,又有填空补充故事情节题。 主要题型: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答题 2、文中写了关于……的几件事,请分别概括出来 3、本文以……为线索,叙述了哪几件事? 补充故事情节:4、按照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一、基础知识 文章六要素: 二、方法 方法一:六要素提炼法: 1、一件事:六要素归纳法记叙文的段意可以六要素为据进行概括。 答题格式:时间、地点,谁为了/因为/想……,做了……,结果…… 例题精讲 拔苗助长 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稻苗,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着大得好像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他自言自语地说:“稻苗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高……”他一边念叨,一边顺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线头,线头没拔断,却出来了一大截。宋国人望着线头出神,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了,一跃而起开始忙碌……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以往这时候早该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汇总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汇总 1.《山中访友》主要内容是(“我”去山中访问了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等大自然中的一切朋友,心情十分愉快。) 中心思想是(作者山中的一切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3.《草虫的村落》主要内容是(作者以奇特的想象。追随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中心思想是(表达了作者喜爱草虫的村落,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詹天佑》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詹天佑主持修筑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的事)。 中心思想是(赞扬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情怀和杰出的才干)。 6.《怀念母亲》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对祖国母亲很生身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者的爱慕), 中心思想是(表达了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悔恨,对祖国母亲的眷恋的思想感情)。 9.《穷人》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渔夫和妻子桑娜在自己生活很贫困的情况下,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事)。 中心思想是(赞扬了渔夫和桑娜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优秀品质)。 11.《唯一的听众》一课的主要内容是(“我”在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的无私帮助下,由对拉小提琴失去信心,到能在成百上千的观众名前演奏小提琴曲),中心思想是(赞扬了老教授爱护、无私帮助年轻人的优秀品质;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感激之情)。 13.《只有一个地球》主要内容是(地球是渺小的,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科学家已经证明了目前地球是适合人类生活的唯一星球)。 中心思想:(告诉我们要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

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1.据统计,2017年河南省常住人口约94800000人,横线上的数读作( ),它比1 亿少( )。 2.在火车票上,找一个表示数量多少的数( );找一个表示排列顺序或编码的数( )。 3.原价为100元的书包“八八折”出售,现在售价为( )元。 4.李伯伯家的小麦去年每亩产量为700斤,今年比去年增产了二成五,今年每亩产量为( )斤。 5.找规律,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6.在1、2、3、21、17、8中,偶数有( ),奇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 7.1200mL=( )L=( )cm3 8.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单位:0.06( )=6( )=600( ) 9.我国《国旗法》规定:国旗长与宽的比是3:2。要制作一面长是3.6米的国旗,宽应该是( )。 10.右面3个物体,从( )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11.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 12.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边长为6.28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 ) 厘米,底面半径是( )厘米。 13.一个长方体如右图,如果b增加3厘米,那么体积增加( )立方厘米。 14.右图是由9个棱长1 cm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如果从左面和右面看,所看到的图形面积之 和是( )平方厘米。 15.右图是一所学校六年级学生的一次晨练情况调查统计图。从图中信息可 以看出,跑步人数是跳绳人数的,跳绳人数是跑步人数的 ( )倍。 16.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256, 减数是差的3倍。这个算式中,差是( )。 17.老师对学生说:“当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2岁”。如果设学生今年x岁时,老师今年( )岁。 18.四位老师分别任教语文、数学、科学、音乐。李老师说:我不是语文老师。王老师说:我不教教学。张老师说:我是音乐老师。陈老师说:我既不是数学老师,也不是科学老师。那么,李老 师教的是( ),王老师教的是( ),陈老师教的是(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5分) 1.乐乐和爸爸的年龄差不变,他们的年龄成正比例。 ( ) 2.行驶路程一定,车轮的周长与车轮需要转动的圈数成反比例。 ( )

【强烈推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毕业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毕业试卷及答案一、按要求写词语:10分 one (序数词) longer (反义词) thin (比较级) tooth (复数) I (同音词) swim (现在分词) have (第三人称单数) read (过去式) buy(过去式) doesn’t (完全形式) 二、选择:15分 ( ) 1. What_____Amy_____last weekend ? A. did, do B. do, do C. does, do ( ) 2. Mike _____his clothes everyday. A. wash B.washes C.washed ( ) 3. We ______have a football match tomorrow. A. are going B.are go to C. are going to ( ) 4. I failed my English test. I am ______. A. happy B.sad C.excited.

( ) 5. How____you feeling? ----- I’m feeling better. A. am B. are C. do ( ) 6. It’s raining outside. Tom______bored. A. feel B. does C. feels ( ) 7.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 I _____skiing. A. go B.goed C.went ( ) 8. How _____are you ? ----- I’m 160 cm tall. A. old B.tall C.heavy ( ) 9. My nose______. A. hurt B. hurts C. is hurting ( ) 10. ______is it ? -----It’s Tuesday.

中考题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内容专题 概括文章的内容是我们整体理解文章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记叙文阅读有明确规定,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理清思路,是对文章情节的把握;理解、分析文章主要内容,是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这两个考点都要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回答,都是理解和把握记叙文作品的前提和关键,因而在历年的记叙文阅读中,绝大部分省市都涉及了这些考点。题型既有简答题,又有填空补充故事情节题。 主要题型: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答题 2、文中写了关于……的几件事,请分别概括出来 3、本文以……为线索,叙述了哪几件事? 补充故事情节:4、按照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一、基础知识 文章六要素:

二、方法 方法一:六要素提炼法: 1、一件事:六要素归纳法记叙文的段意可以六要素为据进行概括。 答题格式:时间、地点,谁为了/因为/想……,做了……,结果…… 例题精讲 拔苗助长 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稻苗,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着大得好像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他自言自语地说:“稻苗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高……”他一边念叨,一边顺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线头,线头没拔断,却出来了一大截。宋国人望着线头出神,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了,一跃而起开始忙碌……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以往这时候早该回来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她担心地想。忽然门“吱呀”一声开了,宋国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他一进门就兴奋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稻苗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 “什么?你……”宋国人的儿子大吃一惊,他连话也顾不上说完,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可是已经晚了,稻苗已经全都枯死了。 1.仔细阅读,完成填空。 故事发生时间:地点: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模拟试卷

2017小学毕业考试试卷 数 学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智慧之旅就要开始了!准备好了吗本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一、计算部分(37分) (一)直接写出得数(5分) += ÷3×2= =?3311 5 568-198= ÷= =-3243 =÷831 =-?)6141(48 75×10%= =?+25 3 52 (二)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简算(18) (1) 745185485+÷? (2) ]23)45.025.1[(4.3?+÷ (3) 125)731(35÷-? (4) 11 8 )26134156(?-? (5) 138 7 131287÷+? (6)(42×29+71×42)÷35 (三)求未知数x (6分)(1) 314341=+x x (2)9 32 :87:167=x (四)列式计算(8分) 1、甲数与乙数的比是2:3,甲数是4 1 ,乙数是多少 2、甲数的3 2 比乙数的25%多40,已知乙数是160,求甲数是多少 3、180比一个数的50﹪多10,这个数是多少 4、120的20%比某数的5 4 少24,求某数 二、操作部分(13分) 1.下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厘米,请按要求画图。 ⑴用数对表示点A 、B 的位置:A ( , );B ( , )。 ⑵将圆A 先向( )平移( )厘米,再向( )平移( )厘米就可以和圆B 重合。 ⑶以点P 为一个顶点,画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等腰梯形。 2.某文化宫广场周围环境如右图所示: ⑴文化宫东面350米处,有一条商业街与人民路互相垂直。在图中画直线表示这条街,并标上:商业街。⑵体育馆在文化宫( )偏( )45°( )米处。⑶李小明以60米/分的速度从学校沿着人民路向东走,3分钟后他在文化 宫( )面( )米处。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毕业测试题

东庵小学巩固强化考试试卷 (六年级语文) 一、基础知识:(36分) 1.拼音是你学习的好伙伴,请你借助拼音朋友,写出词语。(6分) l íng l ì w ǔ r ǔ m áo d ùn p ái hu ái k āng k ǎi z ī x ún ( ) ( )( ) ( )( ) ( ) 2.这句话,你很熟悉。请你拼一拼,认真写出句子。(2分) su í f ēng qi án r ù y è,r ùn w ù x ì w ú sh ēng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时你一定掌握了不少成语,现在就来考考你。(4分) 废( )忘( ) 舍( )为人 同心( )力 万古长( ) 神机( )算 居( )思( ) 4.下面的句子有错误。不要急,请你用修改符号改病句。它们谢谢你了! (1)小明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4分) (2)暑假快到了,我们已经结束了小学的学习生活。 (3)不亲身体验,怎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 (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5.下面几种句式的变化形式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8分) 例: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怎么能不感冒呢? 气候变化无常,人们会感冒。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2)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6.六年语文学习,你已熟记了不少古诗词。请把下面诗词补充完整。(4分) (1)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持彩练当空舞?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4)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语文课本中许多精彩段落,你一定记得。试一试,你能行!(8分) (1)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 )。”(选自《为人民服务》) (2)燕子去了,( );杨柳枯了,( );桃花谢了,( )。(选自《匆匆》)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其一人专心致志,(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选自《学弈》) 二、阅读:(34分) 1.课内阅读 14分 回顾我们学过的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要细心哟! (1)将相“不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相”认为“将相和”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将相不和”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将相和》) (2)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的事物,都是小女孩的____________,符合小女孩的处境和心理活动,作者写这些,进一步突出了小女孩生活的 ________________,更引起了人们对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 (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非这样做不可”,意思是____________。 “心跳得很厉害”,说明___________。 (课文《穷人》) 2.课外阅读(20分) 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竭。你用心读了下面这篇文章后,一定会有许多感受。多读几遍,再回答下面问题。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 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 ān )痪(hu àn )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 修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现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专题练习

八年级下语文“概括大意”专题练习 班别:姓名:学号: 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常用方法: 方法一:段意合并法(任何文章适用)。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方法二:要素串连法。(适用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方法法三:标题追溯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如:《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方法四: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助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文章内容。如《满井游记》一课,第二自然段中的“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 二、概括自然段大意的常用方法: 1、摘句法。看自然段的开头、结尾找一找自然段有没有现成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提 示自然段大意的句子。如:《敬畏自然》第一自然段: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征服自然。 2、综合法。(1)写人、事的段落我们可以从“谁做什么结果怎么样。”这几方面来摘取文段 的关键词来概括。(2)写景、状物的段落我们可以从“什么景、物怎么样。”这几方面来摘取文段的关键词来概括。如:《云南的歌会》第一自然段:来自四方的人在山野上对调子。或“山野对歌” 3、提问法。如果段落中没有中心句,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没有这一段我就不知道什么。” 《云南的歌会》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对歌的年轻女人的外貌、性格特点、能耐。 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一)鲁迅《雪》 …… ②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③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1)请概括选文第②、③段的主要内容?选文表现出江南的雪怎样的特点?(3分)

六年级阅读复习课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课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课型:复习课 三、教学时间:2015年4月30日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学情分析: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基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六年级学生必备的一种阅读技能。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每布置学生预习一篇新课文和上完一篇课文之后,我们都会要求学生进行概括,但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不能独立的、很完整的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系统的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常用方法。 这节复习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归纳、梳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常用方法,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根据方法准确的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六、教学目标:1.回顾、梳理并灵活运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语言要通顺、完整、简洁。 七、教学重点: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进行回顾和梳理,帮助学生进一步 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八、教学难点:准确运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九、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点拨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 十、教学用具:课件练习卡 十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确任务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阅读完一篇文章,想要很好地概括出文章 的主要内容,就得掌握好一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杨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一起来复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四种常用方法。 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明确要求 1、课件出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要求:准确、简洁、重点突出。

2、生齐读,师板书。 (三)、回顾方法,明确用法。 师:在明确了要求之后,我们一起来回顾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四种常用方法。 1、出示表格,根据表格,引导学生复习四个常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在师问生答的过程中,让学生重温各种方法的运用,懂得根据文章的特点选 择恰当的概括方法。 (四)、练习巩固 1、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要求。(课件出示)。 2、教师指导答题卡的答题方法。 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完成答题卡一。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模拟考试题及答

一、汉语拼音。(9分) (1)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与小写字母读音相同的大写字母: t q r n m l h d a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带线字应读什么音,在正确读音下面画“√”。 玻璃纤维(qi1n xi1n)粘稠(ni2n zh1n)蜷缩(qu2n ju3n)系鞋带(j@ x@) 二、汉字。(9分) (1)按要求填空。 “秉”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还可查____部,“秉烛夜游”的“秉”字是___________的意思。“幽”字是____结构,共有____画。 (2)辨别下面句子中的形近字或同音字,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画“√”。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潮嘲朝)笑,(屹意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堪勘)测线路。 (3)用横线画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依次把正确的写在()里。 必需如蜜峰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淌若钉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躁。() 三、词语。(12)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 滥()充数无()无尽()经风霜不计()数刻舟求()斗志()扬 南辕北()盛气()人守株待() ()千上万 用故事说明道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数量、范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电影对观众正如书报对()。农民对土地正如()对机器。开幕对闭幕正如开始对()。 轮船对xx正如()对铁路。 (3)解释带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①时间快到了,我们简单吃一点东西就走吧。() ②这道数学题很简单,我一会就做出来了。() ③这件事你要认真去做,不要简单从事。() (4)从下列词中,选择与句中带点词语意思相近的填入()里。 听凭随便很偏假使争论比较平定收复 ①xx定()xx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②鲁迅先生在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 ③我现在不同你计较(),等你气消了再说。 ④尽管花草会自己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 四、句子。(16分) (1)下面的两个句子都有三种解释,在正确的后面打“√”。 ①“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骄傲地嗤笑那些养育在花房里的盆花”这句话的意思是: a.小草骄傲自满,看不起盆花。()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毕业试卷附答案

小学六年级毕业模拟试卷 数学试卷 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共6页,可以使用计算器。 2、答题前,请用钢笔或用圆珠笔在试卷的密封区填上学校、姓名等,不要遗漏。 3、答题时,要用钢笔或用圆珠笔作答,选择题的答案要填写在试卷的选择答题栏上。 4、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表现! 一、“相信你的能力!"请你耐心填一填。(本题共26分,每小题2分) 1、在○里填上“<”、“>”、或“=”。 999○1001 41○6 1 6.53○6.530 2米○18分米 2、2.125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把0.59万改写成以“一”为单位的数,写作( )。 3、 8 5 = ( )÷8 = 10 :( )= ( )% = ( )小数 4、把下面的各数按要求填在适当的圈里。 52 201 3007 235 1688 694 732 4335 能被2整除的数 奇数 5、2.4元= ( )元( )角 5千克230克=( )千克 6、 7 3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7、( )吨的 9 2 是12吨,50米的20%是( )米。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5分米,底比高少3 1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 米。 9、前进小学六年级有200个学生,其中有120个女生,男生与女生的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10、上海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900千米。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是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15厘米,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1、自2006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标准由800元改为1600元,即工资超过1600元的那部分按20%缴纳税金。李老师每月工资是1800元,那么李老师每月应缴纳税金( )元。 12、如右图所示,把底面直径8厘米的圆柱切成若干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80平方厘米,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3、甲用1000元人民币购买了一手股票,随即他将这手股票转卖给了乙,获利10%,而后来乙又将这手股票转给了甲,但乙损失了10%,最后甲按乙卖给甲的价格的90%将这手股票卖给了乙。甲在上述股票交易中( )[选填“盈利”或“亏本”]( )元。 二、“惊慕你的判断"请你判一判 。你认为对的,请在每小题的后面括号里打上“√”,错的打上“×”。(本题共5分,每小题1分) 14、自然数都有它的倒数。( ) 15、“大象会在天上飞”是可能的。( ) 16、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 17、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18、等腰三角形的至少有两条边相等。( ) 三、请你精心选一选。要求把正确的答案的代号填在下面的表格里。(本题共5分,每小题1分) 19、右图的交通标志中,轴对称图形有( ※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0、 53 ×61×5 = 53×5×6 1 这里应用了( ※ )。 (A )乘法分配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交换律 (D) 乘法的性质 21、把2分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 )。 (A ) 51 (B)52 (C)51分米 (D)5 2 分米 22、已知m[m(m +n)+n]+n = 1,则m +n 的值是( ※ )。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专题练习

概括主要内容 方法:要素串联法 凡是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阅读文章时,只要弄清这几个要素,就不难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串联出来了。 注意:1、不需要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都写得很详细,只需简练地说出“什么事”就可以了。 2、串联要素并不是把这几个要素简单相加,而是进行综合整理。 写人文章概括: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 写事文章概括:抓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写景文章概括: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几个方面 写物文章概括:什么事物?写了它几个方面的特点? 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的答题模式:谁----(为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随堂练习】 【2016苏州中考】 (一)骑自行车翻山越河 ①三十年前,我父母用开菜园换来的钱,买了第一辆永久牌黑色二八式自行车。父亲很快就学会了骑车,总挂两只菜篮子在后座两边去赶集。 ②我们常顺着大路练习骑车。田野中间的大路用沙土夯成,两边向路中央爬出绊根草,夏天的暴雨,会在路边上咬出大小坑,但在坑与坑之间,会有一条曲折如蛇的“路中路”,打足气的轮胎啃啮路面,沙沙响,像小牛吮奶,蚕吃叶,蛇蜕皮。更妙的,是在田野间猪小肠一般的小路上骑行,小路油光水滑,没有水凼,可以顺风骑得飞快,南风吹在麦巷

里,吹在湿汗淋淋的背脊与头发上。青蛙蚱蜢固然是吓得慌不择路,狗之前总是不很耐烦地跑在我们前头,现在看着自行车上的小主人,望尘莫及自愧不如。 ③父亲觉得我可以上路与他一起去卖菜了。那一年我们在菜园里种了很多土豆,如果不及时卖掉,它们就会毫不客气地长出紫芽。我和父亲闻鸡起床,将土豆挂在车后座上,父亲用的是从邻居大伯那里借来的飞鸽自行车。两袋土豆加起来一百多斤,并不比人轻。土豆两角钱一斤,驮到涂家河集卖完,可赚二十元钱,这在当时并不是小数字,所以我带着它们骑行在小澴(huán)河堤的杉树林巷里的时候,觉得一颗一颗土豆,比天上的星辰还要金贵。星光照夜路,并不够用,打手电筒骑车,也不可能。父亲熟门熟路,他知道十里八乡的每一道沟,每一道坎。我在后面紧紧跟着,可我毕竟是一个骑车卖菜的生手啊!终于有一次,我骑车冲出堤面,一头栽到了漆黑的杉树林里。如果不是一棵好心的杉树果断将我拦住,我会飞跌进星光下的小澴河,趁势将两袋土豆洗得干干净净吧。电光石火间,车卡在树干丛中,我的身体由龙头前面翻滚下来,落在地面。杉树的针叶将脸面与手臂刮得生疼。父亲将车慢慢地往地上一摊,反身跑下堤,慢慢地将我由地上拉起来,一边捏遍我的身子,一边问我疼不疼。看见我没事,他拍了拍我身上的尘土,扶起车子又出发了。 ④第二年我考上了城里的中学。父亲给我买了一件新衬衣,还将自行车送给我,不是舍不得买新车,他是觉得旧车没人偷。星期六的晚上,下了课,我常常一个人骑自行车,沿着澴河大堤回家。笔直的河堤,堤下是垂柳、水杉与白杨,黄昏渐阑,澴河清碧如带,世界开阔明净。二十里路,一个多小时,汗流浃背回到家,吃母亲留好的夜饭,在破旧的木床上小睡几个钟头,天不亮,又起床骑车回去赶周日早上的功课。十四五岁少年的精力,大闹天宫都够用,不是吗? ⑤有一次,我骑出城。归心如箭,自然也是车行如箭,听任蚊蚋阵阵扑打在脸上。离城已远,脚下失力,咯噔一响,我心说不好,果然是链条断掉了。如是是现在,我更愿意推

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课——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阅读复习课——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 设计:罗庆兰执教:罗庆兰 一、谈话导入,明晰目标 开场白: 师:今天看到大家感到很亲切,特别是我们这所学校,那真是哑巴开会———没说的;我们六年级一班的同学,一个个就像雨后的春笋———拔尖!为什么我们这所学校这么有名气?因为老师好,校长治校有方。提起我们的校长和老师,铁锤敲锣———响当当! 师:我说了这么多,你们认识我吗?生:不认识。 师:那我得自我介绍一下。(师板书:罗庆兰)我们罗家呀,出了有名的作家,他写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四大名著之一。有谁知道这部小说的名字?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很喜欢读书,读书之后与别人交流过感受吗?你们怎样和别人交流呢?(引导学生体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重要性)你真会读书啊!的确,像你们这样读文章,才能闻到墨香,才能读出文字传达给我们的意韵,才能为我所用。会读书、还能与家人、朋友分享读书后的收获,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啊!大家想不想现在就来体验一下这种幸福?那这节课,我们就来读文章,与大家分享文章的主要内容,体验幸福,好吗? 二、回顾方法,提炼要求 出示课件:两位同学读了《凡卡》一文后概括的主要内容。请看大屏幕。你认为哪个同学概括得好?为什么? 小结:不要太简单,也不要太罗嗦,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好呢?六个字:通顺、完整、简洁 怎样才能完整、通顺而又简洁地概括出主要内容呢?那一定是有法可循了,说说你们总结了哪些好的方法?【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三、明确用法 预设一:摘录句段法 一般什么样的课文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

请你结合具体的课文说说?【《草虫的村落》《怀念母亲》 预设二: 题目扩展法——把课题扩展成完整的话。 一般什么样的文章用这种方法?这类文章题目就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1. 怎么扩充呢?结合具体的课文说说看?以课文题目为中心,顺次提出一二个或二三个相关问题,把答案组织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试着用这种方法概括《山中访友》。谁访友?访问了哪朋友?】 牛刀小试《伯牙绝弦》 温馨提示:1、以人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选择“标题扩充法”归纳主要内容比较适宜。2、提问在紧扣题目/) 预设三:段意合并法——这是最基本的方法。(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吗?) 具体操作:1.先分段并概括出段意,然后把段意串联起来。【先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试着用这种方法概括《索溪峪的“野”》 牛刀小试:《穷人》 一般什么样的文章比较适合用这种方法?(通用)一般从几个方面写,层次清晰的文章适合用段意归并法。这类文章一般以写景、状物的居多。连接各部分意思时应注意什么?段意合并不等于直接相加。做一定的技术处理? 预设四:要素串联法 一般什么要的文章适合这种方法?凡是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阅读文章时,只要弄清这几个要素,就不难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串联出来了。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常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这样去把握主要内容,长文章就会简练!

译林六年级毕业考模拟试卷

译林六年级毕业考模拟 试卷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

江苏省小学六年级毕业考模拟 听力部分(共30分) 一、听录音,选择你所听到的内容。(10分) ( ) 1. A. king B. kilt C. quick ( ) 2. A. watch B. waste C. water ( ) 3. A. full B. thirsty C. hungry ( ) 4. A. doctor B. astronaut C. dentist ( ) 5. A. a nice place B. travel around C. a tidy and clean place ( ) 6. A. August 3rd B. October 3rd C. August 13th ( ) 7. A. plastic bags B. paper bags C. plastic bottles ( ) B. future C. fast ( ) B. safely C. quiet ( ). Giraffe points at his neck B. Giraffe points at his long neck C. Giraffe points at his long nose. 二、根据你所听到的内容,选择相应的答句。(5分) ( ) . Yes, I am. B. Yes, I do. C. Yes, I don’t. ( ) . Ten. B. Ten yuan. C. Ten o’clock. ( ) she is. B. No, she won’t.. C. Yes, I will. ( ) car. B. At four. C. Great! ( ) . I want to be a dancer. B. I want to dance. C. She wants to be a dancer. 三、听录音,选择问题的正确答案。(共5分) ( )1. Mary was ________ years old. A. nine B. ten C. eleven ( )2. ________ had a birthday party at home. A. Lucy B. Mary C. Mary’s friends ( )3. Lucy and her parents went to the party ________. A. on foot B. by car C. by bus ( )4. Lucy gave a ________ for Mary as a present. A. kite B. bike C. dress ( )5. The watch is from ________. A. Lucy’s father B. Lucy’s mother C. Lucy’s friends 四、听录音,填入所缺单词。(10分) Jack ______ many good habits. He _______puts his things in _____. He likes _______ healthy food. This ________, he is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毕业试卷及答案三套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毕业试卷及答案三套 86.27-(28.9+16.27) 2 - - 1.6×[1÷(2.1-2.09)] 五、解方程(共8分) 4(2x-8)=24.4 x- x=1 :x= : 5x-4.5×2= 六、操作(共10分) 1、经过点P分别画OA的平行线和OB的垂线. 2、这是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请在圆内画一个的正方形,并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占圆的百分之几? 六、解决问题(共25分) 1、一个绿化队修理草坪,用去了900元钱,比原来节省了300元钱,求节省了百分之几? 2、信誉超市运来480千克水果,其中苹果占,3天卖出苹果总数的,求平均每天卖出苹果多少千克? 3、一箱圆柱形的饮料,每排摆4个,共6排,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的底面直径是6.5cm,高是12cm。这个纸箱的体积至少是多少立方分米? 4、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长5cm,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5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5、现在把一堆小麦堆成圆锥形,已知它的底的周长是12.56m,高

是1.2m。已知每立方米小麦重750千克,求这堆小麦共重多少千克? 答案 一、填空 1、2:3 4:9 2、6 3、略6 4、90 180 5、28 6、4 圆心 7、30 90 8、30 9、2.804 2.795 10、6:5 5:6 11、24 8 二、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 1、C 2、C 3、B 4、A 5、C 四、计算 1、16 25 12.56 30 1 1.5 2、0.325 0.25 41.1 160 3、7.05 1.9 五、画图略 六、解决问题 1、25% 2、50 3、12.168 4、4 5、3768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毕业试卷及答案二 学校______班级______姓名_____

理解句子内涵、概括文章中心阅读专题训练

目录第一天 第一课理解句子的涵: 第二课概括文章的主要容 第二天 第三课概括文章的主要容 第四课辨析文章的叙述顺序 第三天 第五课写人记事类文章的阅读 第四天

第六课写景状物类文章的阅读 第五天 第七课简单说明文的阅读 第六天 第八课真题模拟训练 第一课理解句子的涵

方法指南:1,、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 2、联系上下文来推敲句子的涵 3、思考言外之意,理解句子的含义。 4、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理解句子的含义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典例剖析 他要感那只手 ②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③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④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⑤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⑥这是你的手老师孩子小声答道 ⑦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黏糊糊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这只手。 ⑧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还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这只手。” 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句中“非凡的意义”的理解。 2、这篇充满人情味的散文写出了自己明白的道理,就是 高效训练

最新 2019年六年级下数学毕业考模拟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卷 (总分 10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亲爱的同学:小学六年级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你一定学到了很多知识,下面的试题,你都会做吗?认真思考,细心作答,相信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每题2分,共24分) 1、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是一亿四千九百六十万千米,横线上的这个数写作( ),省略这个数“亿”位后面的尾数大约是( )亿千米。 2、知识竞赛中,如果加10分记作+10分,那么扣20分记作( )分, 读作( )分。 3、32 5 的分数单位是( ),去掉( )个这样的单位后等于最 小的质数。 4、4÷( )=( ) ( ) =0.25=( )∶40=( )%。 5、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何老师的身高175( ) 一种保温瓶的容量是2( ) 80公顷的16 3是( )公顷。 2千克50克= ( )克 6、两个非0自然数a ,b ,,若2 a = b,那么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b=( ):( ) 7、一种精密零件长是6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20∶1的图纸上,长应画 ( )厘米。 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内角是( )度,它是一个( )三角形。 9、聪聪有一元和5角的硬币32枚,共22元。聪聪有5角的硬币( )枚。 10、2008年起至今国家暂时免征利息税,去年妈妈把10万元钱存入银行,存定期二年,年利率是4.15%,到期时,妈妈通过存款可多收入( )元。 11、正方体棱长的总和是48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2、如右图所示,把底面直径是8厘米,高是20厘米 的圆柱切成若干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这个近似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对的打“√”,错的打“×” )(8分) 1、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 ) 2、李师傅做105个零件,有100个合格,合格率为100%。( ) 3、三位小数a 精确到百分位是8.60,那么a 最大为8.599。( ) 4、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成反比例。(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8分) 1、下列各数量关系中,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 、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 B 、圆的半径和它的面积。 C 、运送一批货物,运走的吨数和剩下的吨数。 D 、买同样的书,应付的钱数与所买的本数。 2、25个8岁的小朋友中至少有( )个小朋友是同一个月出生。 A 、 2 B 、 3 C 、 4 D 、 5 3、一件衣服,按进价提高20%,再打八折出售,这笔生意( )。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答……○……题……○……不……○……得……○……超……○……过……○……此……○……密……○……封……○……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