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营销战略的对比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3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中国的营销策略分析目录一、发展历史 (3)1、可口可乐 (3)2、百事可乐 (4)二、在中国的营销策略1、多元化品牌策略 (5)2、本土化策略 (5)3、可口可乐的特许经营策略 (6)4、可口可乐的强强联合策略 (6)5、百事可乐独特的音乐推销 (6)6、百事可乐的大手笔公关和可口可乐的社会公益策略 (7)7、广告策略 (8)三、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中国市场营销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9)摘要:1928年、1981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分别进入中国市场。
在中国,百事可乐依然处于挑战者的地位。
双方在中国市场采用了各自的营销策略。
双方都采用了多元化和本土化的品牌策略,但可口可乐凭借多年的特许经营经验,在渠道经营方面具有优势。
百事可乐则凭借其独特的音乐推销,强调着自己的品牌是属于年轻一代,以此来与可口可乐抗衡,双方各有优劣。
关键词:百事、可口、中国、营销策略正文: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中国的营销策略分析1886和1894年两个美国药剂师误打误撞发明了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之后的一个世纪,两大品牌统治着全球的饮料市场。
一、发展历史1、可口可乐1886年5月8日,在美国亚特兰大的一间实验室里,药剂师约翰·S·彭伯顿试制出一种糖浆,他和助手给这种糖浆起名叫可口可乐(Coca cola)。
1888年,一位名叫阿萨·G·坎德勒的年轻人看到了可口可乐作为饮料的市场前景,遂购买了可口可乐的股份,掌握了全部生产销售权,并于1892年成立了可口可乐公司,坎德勒被称为可口可乐之父。
可口可乐公司于1892年在亚特兰大召开了第一届股东年会,有四位股东出席。
当时的年销售额为49676.30美元。
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额为74898.12美元,手头现金为11.42美元。
1919年,以欧尼斯特.伍德洛夫为首的投资者们用2500万美元买下了这家公司。
到了1923年,他的儿子罗伯特.伍德洛夫成为这家公司的总裁。
百事可乐的品牌营销策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品牌进入精神生产领域,百事可乐品牌企业大量涌现。
今天店铺就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百事可乐营销策略案例分析1. 在价格竞争中运用低成本领先战略。
利用可口可乐难以及时改变价格之一因素。
百事可乐利用成本领先战略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属于同质产品,价格为主要的竞争因素,质量和其他因素退居次位。
而且,两方的顾客很容易的从一个卖方转到另一个卖方。
2. 可口可乐使用的是无差异化营销战略,而百事可乐采取的是差异化营销策略,这样百事可乐就可以瓜分可口可乐的市场。
百事可乐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抢占了年轻一代的市场。
3.在市场开拓方面,虽然可口可乐公司利用了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这一营销策略,但百事可乐还是赢了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属于市场挑战者,在确定可口可乐这一进攻目标后,采取了侧翼攻击,即利用了对手的弱点进行了攻击:百事可乐正是利用了可口可乐与经营者的矛盾而有机可乘。
另外百事可乐也利用了侧翼进攻中的地理性进攻,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找到对手力量薄弱的地方,如百事抢占了中东市场和印度等市场。
4.百事可乐利用了创新的广告策略,因为可乐的差异化程度较小,所以百事可乐会将自己的口味与可口可乐相比较,并且利用广告大肆宣扬,为自己开拓可口可乐老一批顾客的市场。
5.利用多元化的品牌策略,百事可乐很好的开拓了其他市场,并非像可口可乐那样盲目的开拓其他市场。
可乐大战给我们的启迪有:1. 进行品牌经营策略,从树立品牌开始就不断让消费者关注与熟悉,并且能让大家热爱上这个品牌。
可以利用广告、明星代言、赞助体育比赛等手段,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
2. 应该很好的进行市场细分,并做好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
根据产品自身的特点选择清晰的目标市场进行经营。
这样可以有利的瓜分已有竞争者的市场。
3. 品牌要做好全球化—本土化的经营策略。
针对各个地区区域的特点,制定营销策略。
并且要及时抢占竞争对手没有进入的市场。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营销策略第一篇: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营销策略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营销策略1886和1894年两个美国药剂师误打误撞发明了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之后的一个世纪,两大品牌统治着全球的饮料市场。
1928年、1981年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分别进入中国市场。
在中国,百事可乐依然处于挑战者的地位。
双方在中国市场采用了各自的营销策略。
双方都采用了多元化和本土化的品牌策略,但可口可乐凭借多年的特许经营经验,在渠道经营方面具有优秀。
百事可口则凭借其独特的音乐推销,强调着自己的品牌是属于年轻一代,以此来与可口可乐抗衡,双方各有优势。
一、公司简介1、可口可乐公司可口可乐公司成立于1892年,总部设在美国乔亚洲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可口可乐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为其取得超过40%的市场占有率,而雪碧则是成长最快的饮料,其它品牌包括伯克的root beer,水果国度以及大浪。
2、百事可乐公司百事可乐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软性饮料公司之一。
资产总额约151亿美元,居世界大企业第75位,职工26.6万人。
公司总部设在纽约市。
公司附属机构近百个,主要有百事可乐饮料公司、弗利托-莱公司、啤咂餐馆、北美运输公司和威尔逊体育用品公司等。
该公司子公司分布很广,国内涉及48个州,国外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可口可乐vs百事可乐翻开可口可乐的发展历史,有很多光辉灿烂的篇章。
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二战期间,象征着美国精神的可口可乐公司庄严承诺,美国大兵可以包括战争前线内的任何地方以5美分的价格买到可口可乐。
为了这个承诺,很多可口可乐的员工失去了生命。
当1945年战争结束的时候,大批美国人成了可口可乐的忠实拥护者,可口可乐也由此将他最接近的对手百事可乐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占有了近70%的可乐市场。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市场竞争分析
随着经济对国际化的发展,汽水市场逐渐变得激烈、复杂,各类饮料制造商争相获取先机,其中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销售业绩表现出色,而他们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本文以可口可乐公司与百事可乐公司作为样本,对它们之间的竞争关系进行分析。
首先,要从市场需求来考虑,汽水市场的竞争关系主要是取决于具体品牌的发展规划以及其产品的销量。
可口可乐公司的战略是:将消费者的满意度放在最高位,不断改进品牌形象,建立稳定的品牌忠诚度,并在不同群体中制定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以满足多种客户需求。
而百事可乐的策略是自下而上的市场营销,以基础市场拓展,通过加强网络营销、到店促销和其他工具拉动消费者,以提升汽水市场份额。
同时,还要关注各个品牌的产品定位,可口可乐以经典美好的时光为理念,以广泛的投入全面推广,堆砌更多的媒体广告,把可口可乐的品牌认知推向极致;而百事可乐是以无限活力为品牌核心,着力搭建声势浩大、活泼理想的广告环境,同时还重视新兴活动,努力增加品牌知名度。
总之,随着汽水市场竞争激烈、多样化,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间的竞争绝对不可忽视。
上述分析可见,两者之间相互竞争的主要在于市场营销和产品定位等方面,各公司只有充分结合自身的优势,积极利用营销手段,把消费者的满意度把握在掌控中,才能更好地竞争,实现最终的战略目标。
饮品品牌比较: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饮品市场上,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是两个备受欢迎的品牌。
虽然它们都是可乐,但它们之间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两个品牌之间的不同之处。
一、历史背景可口可乐是由一位药剂师匿名创造于1886年。
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变后,可口可乐发展成为了全球最知名的品牌之一。
百事可乐于1893年由一名医生创建,它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可口可乐一直处于劣势地位,直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全球化趋势与宣传策略的变化,百事可乐才逐渐成为了可口可乐的一大竞争对手。
二、口味在口味方面,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有着明显的差异。
可口可乐味道比较甜,而且口感更为浓烈。
百事可乐口感更为平衡,更加清爽,不太甜。
此外,它们的颜色也不完全一致。
可口可乐是暗红棕色,而百事可乐较为黄色,看起来更加透明。
三、不同区域的偏好尽管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但是两个品牌分别在不同的地域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美国和西欧地区,可口可乐是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而在东欧、拉丁美洲和亚洲许多国家,百事可乐则更为广泛使用。
四、品牌形象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品牌形象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可口可乐品牌形象是偏向青春活力的,品牌标志和营销活动与时俱进、更加充满活力和创意。
百事可乐的品牌形象则更加成熟、更注重家庭、朋友和其他人际关系的联系。
五、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是两个品牌之间最明显的差异。
可口可乐占据全球96%的市场份额,在美国市场份额约为42%,而百事可乐的市场份额为45%。
在其他国家以及全球市场,百事可乐都比可口可乐更受欢迎。
两个品牌之间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在以亚洲和拉丁美洲为主的新兴市场中。
预示着一项事实的是,百事可乐以其与可口可乐的不同之处,采用独立的营销策略,通过创新,推出许多新的口味、包装和宣传方式,努力创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建立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忠实客户群。
然而,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认为这两个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因为品牌与个人的喜好不同,每个人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态度都不尽相同。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营销战略对比分析宁凯【摘要】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成功营销一直是很多经济学家研究的重中之重,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这两个企业在品牌策略、包装策略、价格策略以及形象策略等方面的情况,并对两个营销手段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优势和劣势,对我国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借鉴意义.【期刊名称】《河北企业》【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2页(P72-73)【关键词】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营销战略【作者】宁凯【作者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13.50百事可乐是美国百事公司,在可口可乐公司取得成功之后,紧接着推出的一种碳酸饮料,是目前可口可乐公司的主要对手之一,在进入市场20多年后,因财务问题宣布破产。
过了8年以后,百事可乐被一家糖果公司的主席收购,从而使百事可乐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可口可乐公司比起百事可乐公司成名得更早,于1892年成立,美国乔亚州亚特兰大作为总部,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48%,可谓全球最大饮料企业。
本文拟对二者的营销战略做对比分析。
可口可乐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期至21世纪初,其本土化品牌策略缓慢进行,一直都是小心翼翼地创新,在广告宣传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同样在产品线延伸以及渠道营销等一系列指标上,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这段时期可口可乐在尽自己全力想要占领中国市场,目的是为了尽自己最大可能融入整个中国社会环境,想要能够贴近消费者,这样才能够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在这一段时间里,整个可口可乐有限公司在整个中国市场的地位可以说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曾经的称谓之中,浓缩液制造商的称谓下,不断寻求销售渠道更大、更灵活的主控力。
与此同时,加强对于中粮集团的股权以及一些别的公司股权的收购,实现一种更高层次战略方面的定位。
另外,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宣传方面,可口可乐也不断实施本土化的广告策略来找出本地市场的具体需求,可口可乐公司首次聘请中国广告公司进行设计,初次选择了中国公民喜欢的影星,同时在中国采景。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对比目录一、引言二、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共性1、主要产品和其价格的相似性2、瓶装厂覆盖区域相似3、营销渠道相似三、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个性1、产品的差异性2、品牌文化的差异性四、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优势与劣势五、共同存在的问题六、建议引言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于1886年诞生于美国,距今已有113年的历史。
这种神奇的饮料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成为“世界饮料之王”,甚至享有“饮料日不落帝国”的赞誉。
但是,就在可口可乐如日中天之时,竟然有另外一家同样高举“可乐”大旗,敢于向其挑战的企业,它宣称要成为“全世界顾客最喜欢的公司”,并且在与可口可乐的交锋中越战越强,最终形成分庭抗礼。
这就是百事可乐公司。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相似性提到可乐这个词,大家想到的肯定是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
为此我们小组做了一份有关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比较的问卷。
我们发现44.3%的人对这两种品牌是没有特别喜好,认为没有什么差别。
我们也调查到以下方面:一、主要产品和其价格的相似性。
我们可以发现在两种品牌中消费者最熟悉的是:其价格的相似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瓶装厂覆盖区域的相似性: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它们所覆盖的区域都基本是相同。
营销渠道相似:我们可以在超市,杂货店,快餐店,学校生活服务中心,自动售货机等买到这两种产品。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个性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产品方面:新产品的不同,我们发现百事可乐有推出“佳得乐”功能料,乐事薯片,立顿奶茶等新产品,而可口可乐与雀巢推出冰爽茶,无糖可乐等。
在产品上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百事可乐还在进军服装业。
品牌形象的差异性:可口可乐:正宗、传统、快乐形象;以红色为主百事可乐具有年青、活力、激情四射的品牌形象。
以蓝色为主从所选用的明星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百事可乐请的大都是娱乐明星和足球明星,而可口可乐则是体育明星。
当然现在有些变化。
中国可乐市场三巨头的定位大战一.可乐三巨头的定位战1.背景可乐原本是美国人发明的碳酸饮料,可口可乐始创于1886年,百事可乐于1898年跟进,这对冤家从百年前就开始在美国本土市场对阵厮杀,这一战直到今天仍叫人眼花撩乱,大体的结果是可口可乐略胜一筹,攀上龙头宝座。
长久以来,在美国碳酸饮料市场上,一向都是可口与百事的战争,消费者喝的不是可口就是百事。
值得一提的是1967年七喜汽水(7-Up)异军突起,以举世瞩目的非可乐(Uncola)定位策略加入战局,明确地告诉消费者:大家除了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外,其实还有第三种选择,这样的诉求很快就在市场上占得一角,勉强吊上车尾,挤上老三的位置。
自此,美国碳酸饮料市场大局底定,由可口称王、百事居次、七喜殿后。
可口与百事的战争从美国本土扭打到海外,在世界各地依旧是拼得你死我活。
两者间的战火于1982年百事在深圳建厂正式在中国市场点燃(可口可乐于1980年先百事一步进入中国)。
由于中国市场环境十分特殊,任何一家外资企业要在这块土地上打下一片天,并不容易。
据闻,经过二十几年来的惨淡经营,可口在中国可乐市场拿下了57.6%的占有率,公司经营已开始出现盈利;百事可乐则取得了21.3%的份额,仍处于小幅亏损状态。
这两家死对头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延续着过去的传统,到处都留下浓厚的硝烟味,激烈程度不比在美国本土上的战况逊色。
1998年中国可乐市场杀出了一个程咬金,娃哈哈以本土饮料业老大之姿,来势汹汹的推出非常可乐,并在短短的五年期间,成功地攻取了约10%的占有率。
现今,中国可乐市场的大势似乎已明朗化,老大可口可乐、老二百事可乐、老三非常可乐。
这样的市场格局跟1967年七喜汽水介入可口与百事的可乐大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年七喜凭借着非可乐的定位策略,成功地从两者的夹缝间杀出一条活路,今天,娃哈哈非常可乐所持的策略又是什幺?它未来的机会又在哪里呢?2.可乐大战的起因大家一定觉得奇怪,可口与百事为什幺非要战得如此你死我活?事实上,以营销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并不难找出答案。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客户关系能力比较一:背景比较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mpany) 成立于1892年,目前总部设在美国乔亚州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
可口可乐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为其取得超过40%的市场占有率。
百事公司(Pepsico.,Inc.)的前身百事可乐公司创建于1898年。
百事公司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消费品公司之一。
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4 万雇员,为全球第四大食品和饮料公司百事品牌的理念是“渴望无限”,倡导年轻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它是可口可乐公司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在广阔的全球饮料市场上,百事可乐通过其独特的营销策略,终于与先于其12 年问世的可口可乐并驾齐驱、鼎分天下。
二、营销战略比较(一)1.可口可乐的营销策略--产品可口可乐刚开始的产品定位是适合任何人喝的可乐。
因此可口可乐更多注重于满足所有消费者需求,这就导致可口可乐的产品不断地创新。
产品口味:可口可乐(原味)、柠檬味、香草味可乐、樱桃味可乐、健怡可乐、柠檬味健怡可乐、青柠味健怡可乐、香草味健怡可乐、樱桃味健怡可乐、Zero可乐产品主题:奥运主题、世界杯主题2.可口可乐的营销策略—定价可口可乐利用其品牌的强大影响力,一直以来都采用稳定的价格策略。
当然,为适应市场变化,不同时期会有较小的波动,地区之间的也会有较小的差价。
可口可乐的这种定价策略符合其世界级饮料的地位,但是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代,这种不变的价格策略会使其失去部分市场。
3.可口可乐的营销策略—促销促进销售、免费品尝、特价销售、增量包装、联合促销(方正电脑宝洁) 、有奖销售、瓶盖兑奖广告、本土化广告、明星代言、游戏广告店牌广告(二)1.百事可乐的营销战略——产品百事产品组合:饮料组合、休闲小食品组合、快餐食品组合。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营销战略的对比 企业背景 可口可乐公司简介:
1886年5月,可口可乐首次面世于美国佐治亚洲亚特兰大市的雅各布药店,可口可乐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饮料公司,也是软饮料销售市场的领袖和先锋,透过全球最大的分销系统,畅销世界超过200个国家及地区。 百事可乐简介:
百事可乐公司”1919年诞生于美国纽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迅速崛起。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百事发展成为成功的专业软饮料企业。到1996年通过百事的首席执行官韦尼·科列威执行的关联性多元化战略,百事可乐公司形成了8大组成部分:百事可乐北美公司,百事可乐国际公司,弗里托雷公司,百事可乐食品国际公司,必胜客比萨饼世界公司,泰科·贝尔世界公司,肯德基炸鸡公司和百事可乐系统世界公司。现在,其经营范围已延伸到海外134个国家之中。 一、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百事可乐: 针对可口可乐“无处不在”的战略,百事可乐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在几个重点城市大肆进行立体式广告宣传进攻。而且百事可乐的独到之处还在于所选择的重点城市基本上都是可乐类饮料市场潜力巨大、发展成熟的城市。 该饮品消费群体主要有三种:学生、白领和层次较高的自由职业者(广告人、自由撰稿人等)。消费群体以"小于16岁"和"16~30岁"这两个年龄段最为集中。以上职业和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正是年轻富激情、对时尚最为过敏的一族。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一贯采用的是无差异市场涵盖策略,目标市场显得比较广泛。从去年开始,可口可乐把广告的受众集中到年轻的朋友身上,广告画面以活力充沛的健康青年形象为主体。“活力永远是可口可乐”成为其最新的广告词。这也就意味着可口可乐公司的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广大青年人身上。
二、产品策略 百事可乐: 百事集团的产品策略一直都是比较前沿的,无论是新产品的开发还是组合、品牌、包装都是排的上号的。其旗下的“百事可乐”、“七喜”、“美年达”、“激浪”,包括“亚洲”、“北冰洋”、“天府”和“佳得乐”系列、“都乐”系列饮料都已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品牌。其公司一直处于不断的开发与创新中,不断的开发兼并新的品牌和研制新的口味。就产品组合的宽度而言,百事的产品组合远比可口可乐要丰富。可口可乐公司的经营非常单纯,仅仅从事饮料业。而百事公司除了软饮料外,还涉足运动用品、快餐以及食品等。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公司将其基本的策略概括为六条,并按照先后次序排列如下: 1 以可口可乐为首,加速碳酸饮料的增长; 2 选择性地扩大我们的饮料品牌系列,以促进利益的增长; 3 与装瓶伙伴共同提高产品体系的盈利率和生产率; 4 以创新及一贯精神待客,以求在各方面共同增长; 5 把资金投放于各市场中最具潜力的领域; 6 在各方面提升效能和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可口可乐在中国的经营策略为单一化经营,产品的组合类型是市场专业型。仅从上图提供的数据来看,可口可乐的部分产品的产品组合的广度为3,产品组合的长度为14,深度为4.7。从上面提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可口可乐的诸多产品的产品关联度很强,并没有跨行业的产品经营。这样的产品组合的结果就是产品的销售模式比较稳定,且销售的成本低,还有就是品牌的信誉度会大大增
汽水类 不含汽水类 水类 雪碧 醒目 芬达 可口可乐 健怡可乐 酷儿 美汁源 健康工房 茶研工坊 雀巢冰爽茶 冰露 怡泉 天与地 水森活 加。 三、品牌与包装策略 (一)包装策略 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选择了蓝色,在纯白的底色上是近似中国行书的蓝色字体“Pepsi Cola”蓝字在白底的衬托下十分醒目,呈活跃、进取之态。众所周知,蓝色是精致、创新和年轻的标志,高科技行业的排头兵IBM公司就选用蓝色为公司的主色调,被称为“蓝色巨人”,百事可乐的颜色与它的公司形象和定位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选用的是红色,在鲜红的底色上印着白色的斯宾塞体草书“Coca-Cola”字样,白字在红底的衬托下,有一种悠然的跳动之态,草书则给人以连贯、流线和飘逸之感。红白相间,用色传统,显得古朴、典雅而又不失活力。 (二)品牌策略 百事可乐: 1、本土化策略 本土化管理与本土化生产是当前全球跨国公司的趋势。具体到某一种具体的产品、某一个公司的本土化,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百事在中国的本土化进展成绩斐然。百事中国区的管理层70%已经由中国人担任,其中只有1个不是中国内地土生土长的。可以肯定,百事与贵格的合并会加速百事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 目前,直接从事百事可乐饮料业务的中国员工近1万人,同时,拥有至少5倍于这个数字的间接雇员通过供应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渠道参与百事可乐的有关业务。由于百事可乐公司在引进资金的同时,大力推广先进的市场和管理经验,推行本土化,参与饮料国有企业的改造和人才培训,使中国的饮料行业在短短的20年中,由工艺简单、生产粗放的落后状况,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专业化程度较高、充满勃勃生机的饮料市场。 2、多元化的品牌策略 目前,百事可乐国际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旗舰品牌是百事可乐、七喜、美年达和激浪。此外,还包括亚洲、北冰洋和天府等著名地方品牌。国际著名的调查机构尼尔森(ACNIELSEN)公司在2000年的调查结果表明,百事可乐已成为中国年轻人最喜爱的软饮料之一。 就产品组合的宽度而言,百事的产品组合远比可口可乐要丰富。可口可乐公司的经营非常单纯,仅仅从事饮料业。而百事公司除了软饮料外,还涉足运动用品、快餐以及食品等。特别要指出的是,2001年8月百事公司宣布并购贵格公司。与贵格的联姻使百事可乐得到了含金量颇高的Gatorade品牌,并大幅提高了百事公司在非碳酸饮料市场的份额。尽管就市场规模而言,非碳酸饮料与碳酸饮料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其成长速度却是后者的3倍。 可口可乐: 1、好品牌是财富 品牌分析家认为,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仍然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未来仍将成为创造财富的领头羊。从这个角度讲,可口可乐的品牌经营本身就是在创造财富。 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国人以为,一家公司新开了一个工厂,或是取得了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都要比品牌的价值更重要。实际上,上述一切恰恰都是在为品牌服务,品牌价值反映的是设计,生产、工艺、广告和销售的综合实力。品牌也是产品与顾客之间信任的纽带。可口可乐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就是其千方百计提升品牌价值的历史。 2、让品牌与体育结缘 企业支持体育事业,按专家的说法,起码有如下好处:对体育活动尤其是体育赛事而言,解决活动所必需的经费,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提升体育活动对民众的影响力;推动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 而对企业来说,赞助体育赛事更是一件增值度极高的运作,它可以提升企业形象、扩大品牌知名度;有利于产品促销;增强与消费者的亲和力与沟通;促进企业文化(职工凝聚力与自豪感)发展;为企业公关及招待客人提供机会。可口可乐与奥运会的渊源是非常深的。从1928年起;可口可乐就成为奥运会的全球赞助商。 3、让品牌本土化 事实证明任何成功的营销经验都是地域性的,营销越是国际化,就越是本土化。 如今的可口可乐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文化标志,但是在风靡全球的同时,可口可乐没有固执己见地一味传播、销售美国观念,而是在不同的地区、文化背景、宗教团体和种族中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比如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口号是无法抓住那种感觉(Can’t beat that feeling),在日本改为我感受可乐(I feel cola),在意大利改为独一无二的感受(Uniquesensation),在智利又改成了生活的感觉(The feeling of life),广告信息始终反映着当地的文化。 4、让品牌多元化 可口可乐进一步更新业务运行的结构和模式,扩大品牌和产品的范围,与特别合适的战略伙伴建立联盟,探索新的市场机会和进入高增长的市场。抢占新兴市场同样是可口可乐公司多元化品牌发展战略之一。 四、价格策略 百事可乐: 首先要确定定价目标,对百事来说就是以提高市场或维持市场占有率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长盛不衰。其次是分析需求,需求价格弹性的判定。计算成本,起初百事只是像路边摊一样的小公司,规模并不大,但为了促进销量低价销售。如今百事成为仅次于可口可乐的国际跨国公司,规模翻了不止一番,所以也可以以较低价格出售其商品。 确定市场价格的问题上,先是上面介绍过的低价策略,经过以后得一些修订,现在用的是竞争导向定价策略。主要采用了竞争导向的定价方法,百事可乐产品定价一般是与可口可乐平行的,有的地区略高,有的地区略低,基本上保持小幅度的变动,以保持其世界级饮料的地位。百事可乐从不搞恶性的价格竞争,在产品零售价的制定上,百事可乐从不轻易减价,因为产品减价会给消费者带来有关质量方面的疑问,并引起公司利润下降。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公司也正是通过灵活的运用价格策略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 纵观可口可乐的发展、营销史,它实现了由最初的低价策略到竞争导向定价策略的转变,定价的依据是可口产品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市场以及目标市场消费者的价格承受能力。其定价策略主要是以差别化的定价为主,具体来讲就是针对不同消费者采用不同的定价方法。其具体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