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脓肿
- 格式:ppt
- 大小:2.74 MB
- 文档页数:56
咽后脓肿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咽后脓肿的病理病因,咽后脓肿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咽后脓肿病因
咽后隙位于咽后壁后方,颊咽筋膜与翼筋膜之间,上达颅底下接纵隔,两侧咽旁隙相邻,为一含疏松结缔组织的潜在筋膜间隙,并由咽缝分为左右两部,婴幼儿咽后隙中富于淋巴结,这些淋巴结接受鼻腔后部、鼻咽部、咽鼓管及中耳的部分淋巴引流。
故上述部位的急性炎症可循淋巴途径感染,引起化脓性淋巴结炎及脓肿。
咽后淋巴结于3~8岁时逐渐消失,故本病多发生于3岁以下幼儿。
部分病例可因咽后壁损伤并感染,或由邻近部位的炎症蔓延所致。
致病菌与扁桃体周围脓肿相同。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咽后脓肿病因,咽后脓肿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咽后脓肿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咽后脓肿”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第1 页。
咽周脓肿的健康宣教咽周脓肿是一种发生在咽喉周围的感染性炎症,表现为咽喉疼痛、发热、吞咽困难等症状。
以下是关于咽周脓肿的健康宣教:1.了解病因:咽周脓肿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感染往往是由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力下降,细菌得以入侵并引起感染。
2.症状警示:咽周脓肿的典型症状包括咽喉疼痛、发热、咀嚼和吞咽困难,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声音嘶哑、口臭等症状。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诊。
3.就医及早治疗:咽周脓肿属于急性感染性疾病,早期就医并接受科学治疗非常重要。
医生通常会进行喉镜检查以确定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感染扩散、并发症发生等严重后果。
4.注意休息与饮食:患者在发病期间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此外,食物应以易于消化、富含维生素及高蛋白质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软糖果等。
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喝酒吸烟。
5.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咽周脓肿患者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漱口,每餐后用温盐水漱口。
避免食物残渣滞留在口腔中,以免加重感染程度。
6.积极配合治疗:咽周脓肿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消炎药物和局部应用的药物等。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规矩服药,完成疗程。
同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以了解治疗效果。
7.避免自行处理:咽周脓肿不宜进行自行处理,尤其不要试图自行挤压脓肿,以免引发感染扩散和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病情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8.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常规的个人卫生措施对于预防咽周脓肿等感染疾病非常重要。
勤洗手、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等措施可有效减少感染的风险。
9.避免抵抗力下降: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减少疲劳是维持良好的免疫力的关键。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咽周脓肿等疾病。
10.注意避免交叉感染:咽周脓肿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患者在疾病期间应注意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尤其是避免唾液、鼻涕等体液的直接接触。
咽部脓肿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咽部脓肿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 链球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肺炎球菌D. 大肠杆菌答案:A2. 咽部脓肿的常见症状不包括:A. 发热B. 咽痛C. 吞咽困难D. 咳嗽答案:D3. 咽部脓肿的确诊通常需要:A. 血常规检查B. 咽拭子培养C. 影像学检查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1. 咽部脓肿可能的并发症包括:A. 颈部蜂窝组织炎B. 颈部淋巴结炎C. 呼吸困难D. 咽部异物感答案:ABC2. 咽部脓肿的治疗方法可能包括:A. 抗生素治疗B. 切开引流C. 物理降温D. 手术治疗答案:ABD三、判断题1. 咽部脓肿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对)2. 咽部脓肿患者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错)3. 咽部脓肿患者必须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诊。
(对)四、简答题1. 简述咽部脓肿的临床表现。
答案:咽部脓肿的临床表现通常包括发热、咽痛、吞咽困难、颈部肿胀和疼痛等。
2. 咽部脓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答案:咽部脓肿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以及在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五、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35岁,因咽痛、吞咽困难、发热3天就诊。
体格检查发现咽部肿胀明显,颈部有压痛。
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
请分析该患者可能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答案:该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示可能为咽部脓肿。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以及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咽旁脓肿的健康宣教咽旁脓肿是指咽旁间隙内产生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
它一般是由于喉部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症状包括喉部疼痛、咽喉部肿胀、吞咽困难等。
在此,我们将为您介绍咽旁脓肿的相关知识以及它的预防和健康宣教。
一、咽旁脓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咽旁脓肿通常是由于喉部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
当喉部感染时,炎症可能会扩散到咽旁间隙,导致脓肿的形成。
咽旁脓肿通常由溶菌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厌氧菌等引起的细菌感染引发。
二、咽旁脓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咽部疼痛:患者会感到咽部剧痛,在吞咽时会加重。
2.咽喉部肿胀:患者的咽喉部会出现明显的肿胀,甚至可能伴有颈部肿胀。
3.吞咽困难:由于喉部肿胀,患者会感到吞咽困难和疼痛。
4.发热和全身不适:患者可能会有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
5.声音嘶哑:由于喉部肿胀和压迫,患者的声音可能会变得嘶哑。
三、咽旁脓肿的诊断和治疗:1.诊断:主要基于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咽喉部,观察肿胀和压痛等体征。
此外,X射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脓肿的位置和大小。
2.治疗:咽旁脓肿的治疗一般需要住院观察和抗生素治疗。
有时候需要切开引流脓液。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嘱咐,注意休息,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和药物使用指导。
四、咽旁脓肿的预防和健康宣教:1.提高个人卫生意识:保持咽部和口腔的清洁,定期刷牙、漱口,减少细菌繁殖的机会。
2.避免暴饮暴食:过量喝冷饮或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刺激喉部黏膜,增加感染的风险。
3.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强身体免疫力。
4.避免喉部受伤:避免剧烈咳嗽、大声喊叫等可能造成喉部损伤的行为。
5.及时治疗感染:感到喉咙痛或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感染扩散。
6.避免过度疲劳:疲劳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容易导致感染。
总之,提高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健康、及时治疗感染等是预防咽旁脓肿的关键。
如果出现咽旁脓肿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
名称:咽旁脓肿主诉:咽部不适伴口臭2月,疼痛伴吞咽困难3天现病史:患者于2月前因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咽部不适感伴口臭明显,无发热,无明显疼痛等不适,未重视,未治疗。
上述症状逐渐加重,3天前感咽部疼痛明显,颈部胀痛伴吞咽困难,轻度呼吸不顺畅,张口受限伴有发热,最高达40℃。
为求进一步诊治,今来我院。
门诊经查体后以“咽旁脓肿”收入住院。
患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可,精神一般,饮食睡眠欠佳,无呼吸困难,无外耳道流血流脓,无剑突下烧灼痛,二便无异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先天性疾病病史,无肝炎,无结核,无伤寒等传染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无外伤、无中毒及无手术史。
个人史:于原籍,未去过外地,无放射性工作环境接触史。
家族史:否认有明确家族性传染病及遗传病史.神经系统: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未发现阳性体征。
专科检查:耳部检查:双耳对称,耳郭及外耳道无异常,无牵拉痛。
外耳道通畅未见新生物及分泌物。
鼓膜无充血、肿胀、膨出、内陷、疤痕及钙质沉着等。
乳突部无红肿、压痛、瘘管及疤痕。
粗听力正常。
鼻部检查:外鼻无畸形,皮肤无红肿,双侧上颌窦、筛窦区、额窦底壁无红肿及压痛。
鼻前庭无红肿,鼻毛无脱落。
鼻腔未见新生物及粘脓性分泌物,下鼻甲肥大,鼻中隔轻度不规则偏曲。
间接喉镜检查:见舌根淋巴组织增生明显,喉咽右侧壁黏膜红肿,梨状窝无积液,两声带可未见新生物,运动可。
颈部检查:颈部僵直,右颈部肿胀隆起,压痛明显波动感不明显,皮肤无明显红肿,未见破溃。
辅助检查:彩超示:咽旁脓肿。
诊断依据:1.中年患者,慢性病程急性起病,“咽部不适伴口臭2月,疼痛伴吞咽困难3天”主诉入院。
2.专科查体:间接喉镜检查:见舌根淋巴组织增生明显,喉咽右侧壁黏膜红肿,梨状窝无积液,两声带可未见新生物,运动可。
颈部检查:颈部僵直,右颈部肿胀隆起,压痛明显波动感不明显,皮肤无明显红肿,未见破溃。
鉴别诊断:1.气管异物:有明确误吸史,可有呛咳,青紫及吼喘,位于主气管内可闻及气管拍击音,位于支气管可致单侧肺部呼吸音减低,胸片可有肺气肿及肺不张表现,CT检查可明确诊断。
咽后脓肿护理查房【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xxx 年龄:xxx 性别:xxx 病床号:xxx【二、主要症状和体征观察】1.咽部疼痛:患者描述咽部疼痛为持续性剧痛,疼痛区域局限于咽后。
2.吞咽困难:患者反映咽喉部有异物感,出现吞咽困难,特别是固体食物。
3.嘶哑声:患者声音变得嘶哑无力,出现语言障碍。
4.发热:患者体温升高,体温达到38.5℃。
5.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明显,触诊有明显压痛。
【三、护理观察】1.呼吸道观察:患者呼吸自主,呼吸无阻力,声音嘶哑,但无异常喘息。
2.口腔观察:咽喉部充血明显,可见明显红肿和脓液聚集。
3.吞咽功能观察:患者出现吞咽困难,观察到进食时的疼痛反应,吞咽动作较缓慢。
4.发热观察:患者体温持续升高,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时记录体温数值。
5.皮肤观察:患者面色稍苍白,皮肤自然湿润,无明显出汗。
【四、护理干预】1.卧床休息:患者需卧床休息,保持体力消耗最小,促进喉部组织的修复和愈合。
2.气道管理:观察患者呼吸道通畅情况,保持患者喉部通气道清洁,清除分泌物和脓液。
3.口腔护理:咽后脓肿患者咽喉部存在炎症,应给予温开水漱口,帮助舒缓喉咙,并定期给予漱口液消毒。
4.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情况,按时给予抗生素、抗病毒或抗真菌药物,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5.管饲护理:考虑患者吞咽困难及疼痛,根据医嘱执行管饲,保证患者营养摄入。
【五、心理护理】1.与患者交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安抚患者情绪,解释治疗过程,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2.心理疗法:适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减轻患者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情绪稳定性。
【六、教育指导】1.饮食指导:指导患者选择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2.护理自我管理: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避免与病菌接触等。
3.注意休息:教育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对身体恢复造成不良影响。
【七、康复训练】1.吞咽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锻炼,提高喉部肌肉力量,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喉痈(咽喉部脓肿)中医临床路径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喉痈(咽喉部脓肿)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扁桃体周脓肿或咽后脓肿或咽旁脓肿或急性会厌炎等相关疾病的住院患者。
一、喉痈(咽喉部脓肿)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喉痈(TCD编码:BRY03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扁桃体周脓肿(ICD10 编码:J36.X00)或咽后脓肿(ICD10 编码:J39.001)或咽旁脓肿(ICD10 编码:J39.003)或急性会厌炎(ICD10 编码:J05.100)等相关疾病。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耳鼻咽喉科学》[1]。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2]。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喉痈(咽喉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2018)”。
喉痈(咽喉部脓肿)临床常见证候:风热侵犯证肺胃蕴热证正虚邪滞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喉痈(咽喉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201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喉痈(咽喉部脓肿)。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扁桃体周脓肿、咽后脓肿、咽旁脓肿或急性会厌炎等相关疾病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观察患者咽痛主症、及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的次症变化,正确判断发病部位和局部病变的程度。
其次观察患者舌、脉变化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HIV抗体、梅毒抗体等;喉镜检查(间接喉镜或硬性喉镜或纤维喉镜)、心电图、胸部X光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细菌培养+药敏、降钙素原、风湿三项、颈部高分辨率CT(包含水平位及冠状位)、颈部MRI检查等。
咽及颌面部脓肿诊疗规范第一节扁桃体周脓肿扁桃体周脓肿(PeritOnSilIarabscess)为扁桃体周围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
早期发生蜂窝组织炎(称扁桃体周围炎),继之形成脓肿。
中医称之为“喉痈”。
好发于青壮年。
【病因】大多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尤其多见于慢性扁桃体炎屡次急性发作者。
由于扁桃体隐窝,特别是扁桃体上隐窝被堵塞,引流不畅,其中的细菌或炎性产物破坏上皮组织,向隐窝深部发展,穿透扁桃体包膜,进入扁桃体周围间隙所致。
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草绿色链球菌等。
厌氧菌也可导致本病发生。
【病理】本病多为单侧发病,两侧同时发病极少。
按其发生部位,临床上分为前上型和后上型两种。
前者脓肿位于扁桃体上极与腭舌弓之间,此型最常见;后者位于扁桃体与腭咽弓之间,较少见。
镜下见扁桃体周围疏松结缔组织中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继之组织细胞坏死液化,融合形成脓肿。
炎症浸润和组织水肿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常可导致患侧扁桃体上方软腭充血肿胀,悬雍垂水肿,偏向健侧。
【临床表现】急性扁桃体炎发病3〜4d后,发热仍持续或又加重,一侧咽痛加剧,吞咽时尤甚,致不敢吞咽,疼痛常向同侧耳部或牙齿放射。
病人呈急性病容,表情痛苦,头倾向患侧,有唾液垂滴,语言含糊不清,似口中含物,饮水自鼻腔反流。
重症者因翼内肌受累而有张口困难。
因患侧颈部疼痛,患者以手托患侧颈部减轻疼痛。
同侧下颌角淋巴结常肿大,【检查】在早期周围炎时,可见一侧腭舌弓显著充血。
若局部明显隆起,甚至张口有障碍,表示脓肿已形成。
属前上型者,可见患侧软腭及悬雍垂红肿,并向对侧偏斜,腭舌弓上方隆起。
扁桃体被遮盖且被推向内下方。
后上型者,患侧腭咽弓红肿呈圆柱状,扁桃体被推向前下方。
【诊断】根据上述症状及体征,诊断不难。
通常根据下列几点可明确诊断:咽痛逾4〜5d;局部隆起明显及剧烈咽痛;隆起处穿刺有脓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1.咽旁脓肿系咽旁隙的化脓性炎症,脓肿部位在咽侧及颈外下颌角部,伴有颈侧上部压痛;患侧扁桃体和咽侧壁被推向中线,但扁桃体本身无病变。
咽后脓肿咽后脓肿是指咽后间隙的化脓性炎症,最常见为咽后淋巴结化脓。
本病分为急、慢性两型,急性者多由口、咽、鼻腔、鼻窦感染,咽后壁异物、外伤等引起,有畏寒、高热、咳嗽、吞咽困难、甚者可有呼吸困难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脱水、衰竭等现象,本病好发于儿童,主要是因儿童咽后淋巴组织丰富,结缔组织疏松,发生上呼吸道及颈部淋巴结感染时感染易蔓延至咽后,引起局部脓肿;慢性者多系颈椎和咽后隙淋巴结结核引起的冷脓肿,起病缓,病程长,一般无咽痛,随着脓肿的逐渐增大,可出现咽喉部阻塞感或吞咽不畅。
慢性者主要发生于成人。
咽后脓肿常并发气道阻塞、侵蚀周围器官和脓毒血症。
该病是耳鼻咽喉科急症之一,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
本病中医称为咽底痈。
《灵枢·痈疽》称之为猛疽,主要是根据其病势严重的特性而命名之,并论述了其治法:“泻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
在现代中医著作中,又称为里喉痈、喉底痈、咽底痈、下关喉痈。
咽底痈之名,首见于《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手册》,曰:“咽部脓肿,发于咽后壁者,又称里喉痈或咽底痈”。
【病因病机】一、中医本病多因饮食不节,喜食辛辣炙煿之品,导致胃腑积热,复感邪毒而发病,少数者可由咽底外伤、脓耳毒盛或咽旁痈肿诱发。
其发病有虚实。
实者,为胃腑素有蕴热,邪毒内侵所致;虚者,为正气不足,痨虫侵袭而致。
本病病位在咽底,实证者,责之于“热”与“毒”,虚证者,责之于“虚”与“虫”,本病与肺、胃、肾等脏腑相关。
1.胃腑积热,复感邪毒成人喜食辛辣炙煿醇酒,或小儿贪食膏粱厚味,均可致胃腑生热,若外感风热邪毒,引动胃火,火热上蒸,热毒搏结于咽喉,气血壅滞而致咽喉红肿,热甚则肉腐成痈。
2.咽底外伤,邪毒直入咽底肌膜外伤或手术史,邪毒乘机入侵,直中咽底肌膜,邪毒壅盛咽底而肿,腐蚀血肉而成痈。
3.咽旁脓肿,累及咽底咽底、咽旁毗邻,肌膜、血肉相连,邪毒向后向下侵袭蔓延,波及咽底而发为痈。
4.脓耳失治,邪毒流窜脓耳治疗失当或邪毒炽盛,腐蚀骨肉,流窜扩散至咽底,腐蚀咽底肌膜血肉而成痈。
一、引言咽后壁脓肿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急性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婴幼儿。
由于儿童咽后壁组织疏松,一旦发生感染,病情进展迅速,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甚至窒息。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儿童咽后壁脓肿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诊断1. 病史:了解患者有无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病史。
2. 症状:患者出现高热、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颈部疼痛等症状。
3. 体征:颈部肿胀、咽部红肿、咽后壁饱满,有时可见脓肿形成。
4. 辅助检查: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影像学检查如颈部超声、CT等可明确诊断。
三、治疗方案1. 保守治疗(1)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一般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调整药物剂量。
(2)局部治疗:局部可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漱口,减轻咽部疼痛。
如有脓肿形成,可行穿刺抽脓。
(3)对症治疗:给予退热、止痛、补液等对症治疗。
2. 手术治疗(1)适应症:脓肿较大,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脓肿破溃,形成窦道;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严重并发症。
(2)手术方法:根据脓肿位置、大小及病情,选择合适手术入路。
常用手术方法包括:- 咽后壁切开引流术:在局麻或全麻下,于咽后壁脓肿处切开,充分引流脓液,放置引流管。
- 咽后壁脓肿切除术:切除脓肿及其周围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 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术:在脓肿最低位切开,充分引流脓液。
(3)术后处理:术后给予抗生素、止痛、补液等治疗。
密切观察引流液性质及量,如发现引流不畅,应及时调整引流管位置或更换引流管。
四、预防1. 做好儿童口腔卫生,避免口腔感染。
2.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入刺激性食物。
3. 加强儿童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4.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疾病。
五、预后儿童咽后壁脓肿的治疗效果良好,多数患者可治愈。
然而,若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能导致并发症,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颈部蜂窝织炎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咽后脓肿(冷脓肿,急性化脓性咽后脓肿)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一、概述:建议就诊于耳鼻咽喉科。
咽后脓肿(retropharyngeal abscess),发生于咽后间隙中,多因咽后淋巴结感染化脓引起,分急慢性两类,急性者多见于儿童。
慢性者少见,多系颈椎结核形成脓肿,又称冷脓肿。
本节论述急性化脓性咽后脓肿。
二、临床表现: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穿刺抽脓,咽后脓肿诊断不甚困难。
颈侧位X线片可见咽后壁前移和椎前软组织阴影增宽,或显示有积水面,有助于诊断。
病儿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
起病急,有发热、哭闹、烦躁不安,因咽痛拒食。
一般在发病后2~3日即可形成脓肿。
脓肿形成后,咽后壁隆起突向咽腔,则有不同程度的咽下困难及呼吸不畅。
婴幼儿哭声似鸭鸣,吮乳可逆入鼻腔或引起呛咳。
较大儿童可表现语音含混不清和打鼾。
病情严重者,有吸气性喘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并可出现紫绀、脱水、酸中毒及全身衰竭表现。
如脓肿压迫喉入口或并发喉炎,会突然发生窒息。
检查见病儿头稍向后仰并偏向患侧,以减轻疼痛及呼吸不畅。
颈部活动受限,下颌角下及颈侧淋巴结肿胀、压痛。
咽部粘膜充血,咽后壁膨隆,多偏于一侧,触之柔软或有波动感。
脓肿前突接近同侧咽腭弓及软腭或将其向前推移。
穿刺可抽出脓液。
三、检查:患儿头常前俯并偏向患侧,唾液外溢,患侧颈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对疑有咽后脓肿患儿检查咽部时要小心,防止脓肿突然破裂使大量脓液流入呼吸道而发生窒息死亡,故检查时应采用头低平卧位。
但颈椎结核者不宜头后仰过度,并准备吸引器以防万一。
检查可见咽后壁一侧隆起、粘膜充血、脓肿较大时将患侧咽腭弓及软腭推移向前。
脓肿触之柔软、有波动感,但操作务必轻柔。
颈椎结核引起的冷脓肿可位于中央部,局部粘膜无明显充血,颈椎X线摄片可显示椎前有隆起软组织阴影,有时可见液平面及颈椎骨质破坏征象,血沉增快。
四、治疗:1、急性咽后脓肿一经确认,应立即切开排脓。
病儿取仰卧位,将头、胸部放低,头稍后仰。
咽旁脓肿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咽旁脓肿症状,尤其是咽旁脓肿的早期症状,咽旁脓肿有什么表现?得了咽旁脓肿会怎样?以及咽旁脓肿有哪些并发病症,咽旁脓肿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咽旁脓肿常见症状:张口困难、脓肿、咽痛*一、症状诊断1、根据临床表现及有关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如可以颈部肿胀处穿刺抽脓;B超检查可以探及液平面;X线颈部摄片,可见咽侧软组织阴影加宽;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
但由于脓肿位于深部,从颈外触诊时不易摸到波动感,故不能以有无波动感作为诊断咽旁脓肿的依据。
本病需与咽后脓肿及扁桃体周围脓肿相鉴别。
2、病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头痛不适,持续高热,间有寒战,呈脓毒型热。
咽侧及颈部剧烈疼痛,吞咽障碍,语言含混。
咽旁前隙感染因侵及翼内肌,可出现牙关紧闭,张口困难。
3、患侧下颌下区肿胀,局部坚硬,触痛明显,病人头部偏向患侧以减轻疼痛。
严重者肿胀范围可上达腮腺,下沿胸锁乳突肌而达锁骨上窝。
如已形成脓肿,则局部可能变软。
咽部检查可见咽侧壁隆起,软腭及腭弓充血水肿,扁桃体被推向咽腔中央,而扁桃体本身无明显病变,口腔内分泌物较多,因张口受限,有时咽部病变看不清楚。
如为后隙感染,不引起牙关紧闭,扁桃体不被推移。
*以上是对于咽旁脓肿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咽旁脓肿并发症,咽旁脓肿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咽旁脓肿常见并发症:脉管炎*一、并发病症颈动脉鞘感染、致死性大出血、血栓性静脉炎、脓毒性败血症*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咽旁脓肿症状,咽旁脓肿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咽旁脓肿”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