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堂课件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10
幼儿教育课件模板1.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常见的动物、植物、颜色等基本概念。
例如,能够准确说出至少5种小动物的名字,像小猫、小狗、小兔子、小猴子和小松鼠;能识别红、蓝、绿、黄、黑这5种基本颜色。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例如,当他们认识了新的动物或者颜色时,会因为自己的收获而开心地笑。
技能目标: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简单描述自己看到的东西。
比如,看到一朵花,可以说出“这是一朵红色的花”。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简单的知识概念,如颜色、动物等的认知。
因为这些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基础元素,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互动,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由于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而且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所以这是一个挑战。
3. 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学习,比如玩猜动物的游戏,一个小朋友描述动物的特征,其他小朋友来猜是什么动物。
直观教学法:展示图片、实物等直观的东西给幼儿看,像拿出一个苹果,让幼儿认识苹果的颜色、形状等。
4. 教学过程导入:老师带着一个小盒子走进教室,神秘地对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小盒子,里面装着一个小宝贝哦,这个小宝贝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的,它是红色的,圆圆的,吃起来甜甜的,小朋友们猜猜是什么呀?”给小朋友们3分钟的时间讨论和猜测,参考答案是苹果。
知识讲解:拿出一张画有各种动物的图片,指着小猫说:“小朋友们,看这只小动物,它叫小猫,小猫的毛很柔软,它喜欢抓老鼠,还会喵喵喵地叫呢。
”然后依次介绍小狗、小兔子等动物。
拿出不同颜色的卡片,说:“小朋友们,看这个卡片的颜色,这是红色,像苹果一样的颜色;这个是蓝色,就像天空的颜色。
”互动交流:提问环节:老师问小朋友们“那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呀?”给小朋友们2分钟的时间思考和回答。
第1篇一、课件标题幼儿园安全教育二、课件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提高教师对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三、课件内容一、开场导入1. 播放一段与幼儿安全相关的动画或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教师提问: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有哪些不安全的地方?二、安全知识讲解1. 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 红绿灯的意义- 过马路时的注意事项- 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规则2. 水电安全- 水的潜在危险- 电的危险性- 如何预防溺水- 家庭用电的安全知识3. 火灾安全- 火灾的危害- 火灾逃生方法- 灭火器的使用- 如何拨打火警电话4. 食品安全- 食品卫生的重要性- 如何挑选安全的食品- 食物的保存方法- 意外食入有毒食物的处理5. 其他安全知识- 动物咬伤的处理- 意外受伤的处理- 恶劣天气下的安全常识- 防骗知识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幼儿过马路时不遵守交通规则,发生交通事故。
2. 案例二:幼儿在家中不慎触电,造成严重后果。
3. 案例三:幼儿在玩耍时发生火灾,紧急逃生。
四、互动环节1.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安全知识?2. 幼儿分享自己的安全经验。
3.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安全知识问答。
五、安全演练1. 模拟过马路场景,让幼儿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2. 模拟火灾逃生演练,让幼儿掌握火灾逃生方法。
3. 模拟意外受伤处理,让幼儿了解简单的急救知识。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安全教育内容。
2. 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安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家庭安全检查。
2. 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
八、课件结束1. 播放一首安全主题的歌曲,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次安全教育。
2. 教师对幼儿进行鼓励,希望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时刻注意安全。
备注:1. 本课件可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教师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幼儿园课堂课件模板
幼儿园课堂课件模板
幼儿园课堂课件应该要怎么进行制定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们成长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幼儿园课堂课件模板,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第一篇:幼儿园课堂课件模板
【教材简介】
《水果叠藏乐》是结合小班主题活动《果儿香》自主创新设计的一节数学活动。
活动内容是以幼儿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联系已有经验分析寻找两次难易不同的叠藏水果为贯穿,有机融合对大小、数量、颜色的认识。
【设计意图】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观察是思维的前提。
本节活动我们将数学思维活动与幼儿园主题活动《果儿香》有机融合,针对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易转移、缺乏观察方法的特点,采用了生动形象的课件、轻松有趣的游戏、丰富简便的操作活动,让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获得观察思维的方法以及数学方面的经验。
【教学目标】
1、幼儿能运用整体观察、局部至整体的细致观察方法,结合已有经验的分析从叠藏在一起的水果图像中寻找水果。
2、感知物体的大小、颜色和数量。
3、巩固对水果特征的认识。
4、培养幼儿独立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具:
A、课件1:整体水果叠藏在一起的课件2个。
B、课件2:局部水果叠藏在一起的课件1个。
2、学具:
A、幼儿人手一份整体水果叠藏在一起的大操作卡(下有插入袋)和相应的水果卡片。
B、幼儿人手一份局部水果叠藏在一起的大操作卡(下有插入袋)和相应的水果卡片。
3、幼儿已积累了有关水果的经验。
4、学过的歌表演《水果宝宝》音乐。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你喜欢吃水果吗?
幼:喜欢!
师: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
幼1:我喜欢吃西瓜……
幼2:我喜欢吃桔子……
幼3:我喜欢吃哈密瓜……
(在幼儿表述时,教师可适当地问一问个别幼儿喜欢这种水果的理由。
)
师小结:哦!看来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水果有营养又好吃,所以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吃。
评析:直接从小朋友讲述喜欢吃的水果导入,符合幼儿的认知需要和已有经验,能调动孩子们讲述的愿望和积极性,使活动自然导入到下一环。
找一找整体叠藏的水果
(1)共同找出叠藏中的水果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例门
看!(出示叠藏在一起的水果课件。
)
老师喜欢吃的水果都叠藏在一起呢!(师做叠藏的手势和身体示范,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叠藏”的含义。
)仔细看一看,是什么水果呢?(幼儿观察。
)
幼1:是香蕉。
师:香蕉在哪里?你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用局部到整体的观察方法。
幼儿指出后,师一点课件香蕉,香蕉就跑到下面的袋子里。
)用这种方法我们再来仔细看一看还有什么水果藏在里面?
幼2:还有西瓜!
师:你们同意吗?
幼:同意……(师一点课件西瓜,西瓜就跑到下面的袋子里。
)
幼3:还有菠萝……(师一点课件菠萝,菠萝就跑到下面
的袋子里。
)
师:小朋友!你们的小眼睛很亮!将老师叠藏在一起的、喜欢吃的水果都找出来了!最大的水果是什么?
幼儿:西瓜。
师:哦!那我把大标记送给它。
(师一点课件,大标记就跑到西瓜的旁边。
)这里的水果有什么颜色?
幼儿:绿的、黄的……
(2)独立寻找叠藏中的水果
A:幼儿独立操作
师:小朋友!我们班的王老师也有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呢!就藏在小朋友面前的卡片上,请你把它翻开来。
(幼儿翻开)哎呀!这些水果也叠藏在一起,请你们仔细观察哦!看出来后从小碟子里将水果拿出来,插在下面的透明袋子里。
看谁能发现王老师喜欢的水果?
(幼儿观察、寻找叠藏中的水果,并把它们分别插入透明
袋中。
)
B:组织幼儿交流(运用课件)
师:你们找出王老师喜欢吃的水果了吗?是什么?
幼:有苹果、葡萄、桔子、樱桃。
(幼儿说时,老师运用课件,在得到孩子们的一致同意下点出相应的水果放到袋子里。
)
师:看一看你都找对了吗?(引导幼儿检查并指导不太准确的幼儿。
)
师:王老师喜欢吃的水果有几种?(4种。
引导幼儿从左到右点数验证。
)
师:葡萄是什么颜色的?(紫色)樱桃是什么颜色?(红色)哪种水果最小?
幼:樱桃。
师:樱桃最小,我们把什么标记送给它?(小标记。
师一点课件,小标记就跑到樱桃的旁边。
)
解析:了解老师的爱好可是孩子们很高兴的事,于是我让幼儿寻找王老师喜欢吃的水果,不仅激发了幼儿内在的求知欲望,而且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幼儿观察的专注力,巩固了观察方法的运用。
2、找一找局器叠藏的'水果
A:幼儿独立操作。
师:水果宝宝还有一件更难的事想考考小朋友呢!它们
说:我们把自己分成了一半,然后叠藏在一起,你们还能找出我们来吗?(出示课件。
)
师:小朋友!这些叠藏在一起的水果宝宝和刚才可不一
样,都是分开来的一半,然后叠藏在一起的。
你们能找出来吗?
幼儿:能。
师:那让我们来试一试吧!请小朋友翻到第二页操作卡,
仔细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然后把水果也插入到下面的透明袋子中好吗?
(幼儿独立操作。
)
B:组织幼儿交流(运用课件)
师:你们找出来了吗?
幼1:是苹果。
幼2:是桃子。
幼3:还有草莓、梨子。
(幼儿说时,老师运用课件,在
得到孩子们的一致同意下点出相应的水果放到袋子里。
)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亮!看一看你全找对了吗?(引导幼儿
检查并指导找得不太准确的幼儿。
)
师:刚才藏起来的水果宝宝有几个?
幼:4个……(引导幼儿点数验证。
)
解析:观察寻找局部叠放的水果对幼儿来说,又有了更大的难度,既要观察局部,又要观察叠放部位。
为了激发幼儿的挑战精神,教师运用了拟人化语言——“水果宝宝考考小朋友”引发幼儿操作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独立操作时做到静心观察和思考,并充分调动已有的经验,运用已有的观察方法。
师:今天水果宝宝很高兴,它想和小朋友跳舞呢!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宝宝和它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吧!
幼儿在音乐中表演《水果宝宝》舞。
【活动评析】
1、本活动设计遵循两个特点:
第一,内容切入点小。
刚进入小班的幼儿还不会观察,而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
于是,教师在整个活动中以水果叠藏为贯穿,有机渗透数学知识,使幼儿在自主寻找叠藏的水果活动中获得主动发展。
第二,过程设计梯度化。
本节活动主要有两次操作:寻找整体叠藏的水果和局部叠藏的水果,操作内容由易到难递进,从而使幼儿的能力在操作中不断得以提升。
2、本活动设计体现了三个理念:
第一,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活动中教师充分让幼儿自己观察思考,通过有效的幼幼互动、师幼互动,使幼儿在自主操作中获得主动发展。
第二,体现教学的游戏性。
活动中教师创设了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充分引发了幼儿的探索、操作欲望,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第三,体现教学的趣味性。
活动中教师依据刚入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了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使幼儿在充满变化的观看中保持探索的积极性。
第二篇:幼儿园课堂课件模板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交通法规,知道违反交通规则是不能在马路上行驶的。
2、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学习顺数、倒数、接着往下数的数序规律。
3、体验愉快的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汽车图片、数字卡片(1—9)人手一份。
2、数辆汽车玩具,糨糊。
重点: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练习顺数、倒数、接着往下数的数序规律。
难点:能按老师给的数字,接着往下编,或自己创编号码。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1、师以警察身份引出话题,引导幼儿对违反交通法规车辆展开讨论。
2、师小结车辆违规的种种可能性。
二、讨论解决
1、出示一辆没有牌照的车:为什么它不能上路?有什么办法让他继续在马路上行驶。
2、出示三个不同的车牌:
1)看看这几个车牌是用几个数字组成的?
2)寻找规律(发现这些数字都是连在一起的)
3)比较其中的两个车牌。
1234、4321
4)小结:这些车牌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编排的,而有的是采用了从大到小倒数的方式,有的是采用了从小到大顺数的方式编排的。
3、老师出示一个数的车牌,引导幼儿按接着往下数和接着往前数的方法编一个有规律的车牌。
幼儿用两种方法编车牌:56789、54321
三、实践操作
1、引发幼儿自己设计车牌的兴趣,并要求幼儿设计一个有规律的车牌号码。
2、介绍材料层次:
已有两个数字,编成一个五位数的车牌。
已有一个数字,编成一个五位数的车牌。
没有数字提示,自己编一个五位数的车牌。
3、幼儿编车牌,老师巡回指导。
四、内化迁移
游戏:我是小司机
规则:
1、出示指示牌:说明——一条路是顺数的车牌的汽车开的。
一条是倒数的车牌的汽车开的。
2、幼儿游戏:听音乐,分别按规则开汽车,听从老师的指挥。
3、开车离开活动室。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