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交换入门教材(CP&RP部分(2))
- 格式:doc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17
CP55介绍一、CP55实物图图表1:CP55实物图二、硬件2.1 CP55硬件图表22.1.1 CPUB●运用x86-64 结构,基于1.8 GHz AMD Opteron 64b Dual Core 技术●分为4GB、12GB内存容量的两种不同版本。
2.1.2 MAUB重新加入的MAU板依旧提供CP的检测维护功能。
2.1.3 SCB-RP每个eGEM机框有两块新型号的SCB-RP板,依旧是双平面备份。
加入了为eGEM机框而设的功能,主要功能有:●为框内所有板卡提供-48V供电●增加了以太网交换功能,具有千兆以太交换能力,为框内板与板之间及机框与机框之间提供以太交换。
它有6个以太网口提供给RPB-E连接。
●处理外部告警●提供整合RP功能●提供智能管理平台接口2.1.4 CP面板连接图表3:CP面板连接2.2 eGEM框内IP连接由于SCB-RP在背框提供了以太交换,所以CP、MAU和AP单板都分配IP,通过IP连接。
图表4:CP,MAU,AP单板IP分配示例当有CP硬件更换,就需要在APG43中的DHCP Table中更新新硬件的MAC地址,指令为hwcsync.CP、MAU单板的IP也在APG的Hardware Configuration Table中分配。
C:\>hwclsHARDW ARE CONFIGURA TION TABLEMAG SLOT SYSTYPE SYSNUM FBN IPA IPB1.2.0.4 0 - - SCB-RP 192.168.169.56 192.168.170.561.2.0.4 4 AP 1 GEA - -1.2.0.4 5 CP 1 CPUB 192.168.169.58 192.168.170.581.2.0.4 7 CP 1 MAUB 192.168.169.60 192.168.170.601.2.0.4 8 CP 1 CPUB 192.168.169.59 192.168.170.591.2.0.4 10 AP 1 APUB - -1.2.0.4 12 AP 1 Disk - -1.2.0.4 14 AP 1 DVD - -1.2.0.4 18 AP 1 Disk - -1.2.0.4 20 AP 1 APUB - -1.2.0.4 25 - - SCB-RP 192.168.169.57 192.168.170.57另外,两块SCB-RP系主备份工作。
(精编)爱立信交换工程硬件安装规范(C版)《爱立信交换工程硬件安装规范》(2.1C版)GMCC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2006-06-20目录第一章总则3第二章机房要求4第三章BYB202 交换设备的安装6第一节机架的安装6第二节走线槽的安装8第三节电缆的布放10第四节设备接地网11第五节电缆接头的制作12第六节机框的安装13第七节电路板的安装13第八节收尾工作14第四章BYB501和AXE810交换设备的安装14第一节机架的安装14第二节走线槽的安装16第三节电缆的布放18第四节设备接地网19第五节电缆接头的制作21第六节机框的安装22第七节电路板的安装22第八节绝缘测试23第九节附件的安装24第五章DDF架、ODF架的安装24第六章不同设备之间的绝缘和接地要求25第七章电源设备的安装28第一节机架的安装28第二节走线槽安装29第三节电缆布放29第四节模块安装31第五节设备的接地与防雷31第六节电池安装32第七节熔丝开关33第八节标签34第九节电气数据34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34第一章总则1.1为适应移动电话交换工程的需要,加强工程的技术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促进移动通信交换工程硬件安装的规范化,特制定本安装规范。
1.2本规范根据有关通信行业标准、设计部门的工程设计文件、爱立信公司等相关厂家的设备技术规范制定。
1.3本规范既是建设单位对工程硬件安装质量的质监细则和对工程验收的评分依据,又是施工单位的技术指导标准。
1.4本验收规范的适用范围为:爱立信交换设备(BYB202、BYB501及AXE810设备上走线安装方式)及配套工程。
1.5在工程实施中,当本规范与设计文件有冲突时,以设计文件为准。
1.6本规范的解释和修改权属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本规范从颁布之日起执行,一切与以往规范的不同之处,以本规范为准。
第二章机房要求2.1机房高度面积机房必须有足够的空间高度,以便于安装机架、走线槽和布放电缆。
APZ 212 40不再使用爱立信自己开发的CP 和机器微代码,而是将自己的系统建立在一个商用的处理平台上(),而且它的存储结构由以前的面向变量(variable_oriented )变为面向记录(record oriented).一.CPUM (CPU 机框)的结构:和老版本一样,CP40分为两边,即A 边和B 边。
通常一边为EX 侧,一边为STANBY 侧,但是CPU 机框的硬件结构彻底改变了(见图1);CP40的CPU 机框中包括CPU , UPBB 板,RPHMI 板,BASE IO 板,POWER 和FAN 。
图一:CP40 CPU 机框平面图CPU:(CP-A\B ):爱立信使用了商用的CPU (Compaq EV68的 Alpha 多任务处理器)和Tru64 Unix操作系统作为APZ 系统的运行平台,此CPU 配置了双处理器(分别为1.25-GHz ),分别充当SPU 和IPU,并且物理内存最高可以扩展到16GByte ;BASE IO :它是和CPU 直接相连的输入输出模块,我们可以用电缆连接它对同侧CPU 的Unix500mm100mm 100mm750mmCP System A CP System B系统进行UPDATE,DEBUG 等操作。
注意:非爱立信专家不得使用!UPBB :(Updating Bus Board ,图二)图二. UPBBB 板接口说明:“Own Switch ” :即同侧RPHM 框中的IPNX 板 “Twin Switch ”:即不同侧RPHM 框中的IPNX 板UPBB 主要提供以下功能:1. 它提供CP 间的数据传送,它们之间通过1Gbit/S 的光纤直接相连(图三,1GbUpdate Bus );2. 它提供CP 与AP 之间的数据通信。
UPBB 上的两个IO CABLE 接口分别连接到两侧RPHM 框中的IPNX 板,每一个AP 的以太网口也分别连接到此板上,IPNX 充当一个小交换机,将CP 和AP 构成一个100Mbit/S 的以太网(图三);UPBB 上的PTB 接口只与同侧的IPNX 相连。
1)ALLIP:ALCAT=BTS。
-----查外告。
告警级别分为:A1、A2、A3和O1、O2。
其中A告警是故障产生的,而O告警(观察告警)它是由于操作引起的。
相关指令:ALLIP;打印全部告警AllIP:ACL=A1/A2/A3/O1/O2;------打印各级告警2)RXTCP:MOTY=RXOTG,CELL=小区名。
(查出小区的TG号)例:RXTCP:MOTY=RXOTG,CELL=GP1DTC1;3)RXCDP:MO=RXOTG-TG号(查看小区的整体配置,载波数,频点等)例:RXCDP:MO=RXOTG-169;4)RXAPP:MO=RXOTG-TG号(查看小区的传输时隙分配)例:RXAPP:MO=RXOTG-169;DEV:DEV表示传输的时隙,与DCP相对应,有单对单,双对双的规律。
一套传输有32个时隙,实际占用31个时隙,一个小区可以占用二套传输(如上图,该小区占用了二套传输,接在A、C口),如果采用不压缩方式,一套传输可以开10个载波(一个载波是占用3个时隙的),如果采用压缩方式(CON=2或4),一套传输可以开12到13个载波,如果采用复用方式,最多可以开到15个载波(一个载波占用二个时隙),DCP可分为四个接口,每个接口的取值范围是不一样的,A:1-31,B:33-63,C:287-317,D:319-349。
新版的DXU_21具有四个接口(A、B、C、D),旧版的DXU只有二个接口(A和B),传输接口规范是A、C口入,B、D口出。
5)RADEP:DEV=RBLT-X;(查具体传输号,其中X表示传输时隙)例:RADEP:DEV=RBLT-5002;6)DTSTP:DIP=RBLT<dip>;(查传输状态)例:DTSTP:DIP=RBLT156;传输的状态分为:WO(通)、ABL(断)、MBL(闭)7)DTQUP:DIP=RBLT<dip>;(查看传输质量)例:DTQUP:DIP=RBLT156;滑码和误码看上面红色圈着的参数。
一、GSM入门基础目的:了解网元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熟悉有关专业术语了解GMCC现有的网络结构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无线原理熟悉无线数字信道1.网元的概念及其作用`GSM系统模型1.1专业术语解释SS——SWITCHING SYSTEMBSS——BASE STATION SYSTEMOMC——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RAL OSS——OPERATION AND SUPPORT SYSTEM 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 PLMN——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HPLMN——HOME 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 PSTN——PUBLIC SWITCHED SYSTEM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VL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MSC——MOBILE SERVICES SWITCHING CENTER AUC——AUTHENTICATION CENTEREIR——EQUIPMENT IDENTITY REGISTER GMSC——GATEWAY MOBILE SERVICES SWITCHING CENTER GIWU——GSM INTERWORKING UNITSC——SERVICE CENTERSMS-GMSC——SHORT MESSAGE SERVICE GATEWAY MSC SMS—IWMSC——SHORT MESSAGE SERVICE INTER WORKING MSC BGW——BILLING GATEWAY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RBS——RADIO BASE STATION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MS——MOBILE STATIONLA——LOCATION AREAMIN——MOBILE INTELLIGENT NETWORKSSP——SERVICE SWITCHING POINTSCP——SERVICE CONTROL POINTSSF——SERVICE SWITSHING FUNCTIONSCF——SERVICE CONTROL FNNCTIONGPRS——G 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1.2 GSM基本上可分为两部分:交换系统(SS)和基站系统(BSS)(1)、交换系统(SS)交换系统包括下列功能单元: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鉴权中心(AUC)设备识别寄存器(EIR)入口移动交换中心(GMSC)●MSC:一个MSC控制多个基站控制器,它控制移动用户自、至PSTN、ISDN、PLMN、公用数据网的呼叫。
爱立信BSC操作基础OSS常用操作指令1.1指令的特点及规律爱立信交换机的指令都是5个字母组成的,每条完整的指令都是由“;”号结尾。
人机指令解析表1)RL开头的指令,都是针对小区的,所以指令后面的参数都有CELL=。
如:RLDEP:CELL=ALL;(查看所有小区的基本定义)2)RX开头的指令,都是针对MO的,所以指令后面的参数都是MO=,如果查看所有MO,则参数是MOTY=。
如:RXMOP:MO=RXOCF-1;(查一个CF)RXMOP:MOTY=RXOCF;(查所有CF)记住这两个规律以后,我们就不会张冠李戴了,避免出现RL指令后面加MO参数,或者RX指令后面加CELL参数的情况了。
3)I结尾的指令,是用于定义和初始化,I表示Initial。
4)C结尾的指令,是用于修改的,C表示Change。
5)E结尾的指令,是用于删除或结束,E表示End。
6)P结尾的指令,是用于查看结果和状态,P表示Print。
P指令是最常用的指令,因为它很安全,操作起来不会对网络造成影响,我们平常也需要经常查看设备状态。
7)&和&&的区别:“A&B”是“A和B”的意思,只有两项;“A&&B”是“从A到B”的意思,指的是一个范围,有很多项。
注意:这个规律大部分都是适合的,但也有部分会有特殊。
通过这几个规律,当我们需要查看某个状态时,可以找出DT上定义的指令,把相应指令的最后字母改为P,就可以查看状态了。
当我们需要删除某个参数或者取消某项功能,我们把指令改为E结尾就可以了。
当我们要修改参数时,就改为C指令。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一下子就可以记住多条指令了。
我们要学会查ALEX软件,因为虽然我们记住了指令,但是未必能记住格式,这时就需要查资料了。
而且,我们也可以通过关键词来查找我们所需要的指令。
只要我们能灵活运用这些规律和工具,做起来就能得心应手。
1.2指令执行过程人机语言子系统缩写为:MCS,输入命令后交换机不能够执行,可能有如下的几种信息显示:NOTACCEPTEDSYNTAXERROR:没有被承认,语法错误NOTACCEPTEDCOMMANDUNKNOWN:没有被承认,交换机不懂的命令NOTACCEPTEDFORMATERROR:没有被承认,格式错误NOTACCEPTEDFUNCTIONBUSY:没有被承认,功能忙1.3小区级常用指令1.RLCRP:CELL=小区名;(查看小区的信道配置情况)2.RLCFP:CELL=小区名;(查看小区的频率配置情况)3.RLCFI:CELL=小区名,DCHNO=X,CHGR=0/1/2;(增加频点)4.RLCFE:CELL=小区名,DCHNO=X,CHGR=0/1/2;(删除频点)5.RLCCC:CELL=小区名,SDCCH=X,CHGR=0/1;(修改SDCCH数目,一般设置在CHGR=0)6.RLSTP:CELL=小区名;(查看小区的工作状态,是否为active或者处于halted状态)7.RLSTC:CELL=小区名,STATE=HALTED/ACTIVE;(更改小区的工作状态,或者加上CHGR=0/1/2只针对个别信道组改变其工作状态)8.RLCHP:CELL=小区名;(查小区的开、关跳频情况)9.RLCHC:CELL=小区名,HOP=OFF/ON;(关闭、开启小区跳频)10.RLBDP:CELL=小区名;(查小区信道分配情况,小区开启EDGE后需要设置NUMREQEGPRSBPC值)11.RLBDC:CELL=小区名,CHGR=1(或2),NUMREQBPC=X;(对小区信道的分配进行修改)12.RLSLP:CELL=小区名;(查看小区的逻辑信道情况)13.RLSLC:CELL=小区名,CHTYPE=SDCCH,LVA=X;(修改SDCCH信道的配置,要求:NCH-LVA=5或6或7都可以)14.RLSLC:CELL=小区名,CHTYPE=TCH,LVA=X;(修改TCH信道的配置,要求:NCH-LVA=5或6或7都可以)15.RLDEP:CELL=小区名;(查CGI、LAC、BCCHNO、BSIC等)16.RLDEP:CELL=ALL;(知道小区的CGI,反查小区名)17.RLCPP:CELL=小区名;(查小区的载波实际发射功率)18.RLCPC:CELL=小区名,BSPWRB=X,BSPWRT=X;(修改小区的载波发射功率)19.RLNRP:CELL=小区名,CELLR=ALL,NODATA;(查与小区具有相邻关系的所有小区列出来)RLNRP:CELL=XXX,CELLR=YYY;查看两小区邻区关系20.RLNRE:CELL=小区名1,CELLR=小区名2;(删除小区的相邻关系)21.RLNRI:CELL=小区名1,CELLR=小区名2;(增加小区的相邻关系)22.RLNRP:CELL=小区名1,CELLR=小区名2;(查KHYST、KOFFSET的值)23.Rllhp:cell=小区名1(调整滤波器长度)24.Rllbp查看BSC的evaltype25.RLNRC:CELL=小区名1,CELLR=小区名2;(修改KHYST、KOFFSET的值)26.RLLHP:CELL=小区名;(查小区的层次、切换缓冲值和切换门限值)RLLHC:CELL=小区名,LAYER=X,LYEERTHR=X,LAYERHYST=X;(修改小区的层次、切换缓冲值和切换门限值)27.RLSBP:CELL=小区名;(查小区的CRO、MAXRET、T3212等)28.RLSBC:CELL=小区名,CB=YES/ON;(小区禁止接入)29.RLLAP:LAI=ALL;(启用此指令可以打印出本网元所有基站小区)30.RLBCP:CELL=小区名;(查下行动态功率控制的状态)31.RLBCI:CELL=小区名;(开下行动态功率控制)32.RLBCE:CELL=小区名;(关下行动态功率控制)33.RLPCP:CELL=小区名;(查上行动态功率控制的状态)34.RLPCI:CELL=小区名;(开上行动态功率控制)35.RLPCE:CELL=小区名;(关上行动态功率控制)36.RLMFP:CELL=小区名;(查看小区的测量频点)37.RLMFC:CELL=小区名;(修改小区的测量频点)38.RLCXP:CELL=小区名;(查下行不连续发射)39.RLCXC:CELL=小区名,DTXD=OFF/ON;(关/开下行不连续发射)40.RLSSP:CELL=小区名;(查看ACCMIN、NCCPERM、CRH及上行不连续发射等参数)41.RLSSC:CELL=小区名,DTXU=0,1,2;(其中,0:表示可以用;1:表示一定用,即不管手机是否有开启不连续发射功能,都得使用;2:表示不用)42.RLLUP:CELL=小区名;(查小区紧急切换门限值)43.RLLUC:CELL=小区名;(修改TALIM、QLIMUL、QLIMDL紧急切换门限值)44.RLIMP:CELL=小区名;(查小区上行干扰参数门限设置值)45.RLIMI:CELL=小区名;(定义小区的上行干扰测量功能)46.RLLOP:CELL=小区名;(查看小区的定位参数)1.4小区增减容常用指令容量优化是无线网络优化的一个重要主题,其中,基站设备的小区扩容、减容为BSC最为基本的MO操作,BSC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日常的MO操作指令,以便提高日常优化的工作效率。
LTE--知识入门1. 常规CP情况下,一个RB包含()个RE:答案:DA. 72B. 96C. 60D. 842. LTE基站的覆盖半径最大可达()。
答案:DA. 10kmB. 30kmC. 50kmD. 100km3. 以下哪一个不是协议定义指标()答案:CA. RSRPB. RSRQC. SINRD. RI4. LTE中循环前缀CP有两种模式。
答案:BA. 错误B. 正确5. PRACH的FORMAT 4只能用于TDD LTE。
答案:BA. 错误B. 正确6. CAT3和CAT4下行支持的速率为答案:CA. 均为100MB. 50M和100MC. 100M和150MD. 均为150M7. 截止2013年1季度,全球LTE用户数达到()。
答案:CA. 800万B. 5000万C. 9020万D. 1亿8. 由工信部领导的TD-LTE规模试验6城市中,以下哪些不是6城市中的城市()答案:DA. 青岛B. 厦门C. 广州D. 大连9. 中国移动倡导的TD-LTE国际推广组织名字是()答案:BA. MAEB. GTIC. 3GPPD. TD联盟10. SAE是以下哪个的缩写()答案:BA. SharedApplicationEnvironmentB. SystemArchitectureEvolutionC. SocietyofAutomotiveEngineersD. SpecialAreaofEmphasis11. TD-LTE系统中没有使用智能天线技术。
答案:AA. 错误12. 下列哪项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引入使得FDMA技术能够应用到LTE系统中( ) 答案:AA. 快速傅立叶变换B. MIMO技术C. HARQD. FEC和ARQ13. TD-LTE路测系统软件中RSRQ的含义是答案:AA. 参考信号接受质量B. 接受信号参考质量C. 信道质量指示D. 信干比14. TD-LTE路测系统软件中TAC的含义是答案:DA. 路由区B. 位置区C. 服务区D. 跟踪区15. TD-LTE路测系统软件中PCI的含义是答案:BA. 物理小区IDB. 小区参数IDC. 物理信道知识D. 小区ID16. TD-LTE路测系统软件中SINR的含义是答案:AA. 信干噪比B. 信干比C. 载干比D. 信道质量指示17. PCI不会影响哪个物理信道和信号答案:DA. PBCHB. DL-RSC. PCFICHD. SRS18. 对于室外街道站、小区分布式、补盲、补热的场景建议采用答案:CA. 4+4双极化天线B. 8天线C. 2天线D. 智能天线19. Smallcell可支持()(多选题)答案:A B C DA. 2GB. 3GC. 4GD. WiFi20. Smallcell的特点主要包括()(多选题)答案:A B CA. 发射功率小,在100mW到5W之间B. 重量轻,在2到10kg之间C. 用于热点地区覆盖D. 用于广覆盖21. 以下厂商中已经推出TD-LTE终端的是()(多选题)答案:B C DA. 苹果B. 三星D. LG22. TD-LTE终端形态包括()(多选题)答案:A B C DA. 手机B. 数据卡C. MiFiD. CPE23. 可采用的LTE话音方案包括哪些()(多选题)答案:A B C DA. VoLTEB. CSFBC. SRVCCD. 双待机24. 下列哪些重大活动中使用到了TD-LTE网络技术()(多选题)答案:A C DA. 2010年上海世博会B. 2008年北京奥运会C. 2013年厦门国际马拉松D. 2010年广州亚运会25. 关于SDR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答案:A B CA. SDR是软件定义无线电B. SDR是多制式公用硬件C. SDR的基带同时处理多无线制式信号D. SDR消除模拟射频前端。
目 录 第一章 IOG20部分一. 硬件结构1.1 机框类型1.2 ROJ 207 009 (CPU60)指示灯和按钮1.3 IOG20基本概念1.4 SPG内SP的工作方式1.5 IOG的四个子系统二. SPS子系统2.1 SPS的组成2.2 SPS的硬件结构2.3 CP-SP的连接2.4 RPV2(ROJ 206 007/1)指示灯的意义2.5 SPS的软件功能三. FMS 子系统3.1 功能3.2 文件存放的介质及其管理方法3.3 IOG20的内部卷3.4 文件属性3.5 文件的复制3.6 HD的格式化3.7 其他介质的操作3.8 无限大文件3.9 文件处理功能(FPU)3.10 计费文件拷贝到OD3.11 两种RECOVERY ACTION四. MCS子系统4.1 MCS的主要功能4.2 事件记录 (Transaction Log)4.3 入口命令五. DCS5.1 DCS的功能5.2 一些概念六. START OF SPG6.1 IOG20能够执行的两种系统6.2 small system包括的功能6.3 small system不包括的功能七. SP的备份7.1 SP备份的组成7.2 SP备份的操作八.更换IOG硬盘流程九.习题第一章 IOG20部分一. 硬件结构输入输出系统(IOG)由两个节点组成,负责AXE系统的备份、数据处理、话务统计及AXE系统与外界的通信等,并为系统提供告警接口。
目前,主要有两个系列的IOG:IOG11和IOG20。
BYB501系统使用IOG20系列。
IOG20由处理器、海量存储设备、通信接口、告警接口、总线接口和网络接口等单元构成。
IOG20的处理器(CPU60)采用Motorola 68060处理器,内存32M,使用VME系统控制器,海量存储设备有硬盘、光盘和磁带;还包括PC/AT接口的3.5寸软驱,连接海量存储设备的总线为SCSI-2,两个节点间使用10Mbit/s的以太网接口Ethernet(总线为ICB),RPB接口为RPV(并行RPB接口:RPV,串行的RPB接口:RPV2);通信接口板(LUM)由子母板组成(主板:Motorola 68360处理器,子板:提供各种速率的通信接口,LUM的通信接口包括V.24、V.28、V.36、X.21、G.703 E0、G.703 E1、Ethernet等);告警接口(ALI)由ALCPU、ALEXP两块板构成,为CP、SP和外部设备提供告警接口。
软交换指令一、健康检查等P指令(一)MSC-SERVER网元MSC-SERVER大部分的指令都与传统2G网元一样。
但以下指令是3G网元MSC-SERVER独有的:1.NRGWP:MG=ALL;在MSC SERVER检查MGW的状态,MGW的STATUS状态应为available2.M3ASP;在MSC SERVER检查MGW的M3UA状态,STATE状态应为ACT3.M3RSP:DEST=ALL;在MSC SERVER检查MGW的IP信令状态,DST状态应为AVA,RST状态为EN-ACT-AVA4.IHALP:EPID=ALL;在MSC SERVER检查SCTP ASSOCIATION上走IP地址的终端状态,检查EPSTATE是否为“IN SERVICE”,RIPSTATE是否为“ACTIVE”5.IHCOP:IPPORT=ALL;查看MSC-SERVER的IP地址6.IHRDP:IPPORT=ALL;查看MSC-SERVER的网关IP地址7.NRGGP:MGG=ALL;查看MGW组的数据信息8.IHSTP:IPPORT=;查看IP口的状态9.IHSLP; 查看SCTP层的参数10.IHSAP:SAID=; 查看SCTP的参数(二)MGW网元1.CV LS 显示所有可用CV2.CV CU 显示当前CV3.BOARDTEMP 查看单板温度4.CAPI 查看当前CPU负荷5.IPCONFIG 查看或配置IP地址6.MsbHostMo_StartPing 测试ETMFG板到指定IP的连通性7.READCLOCK 查看系统时间8.TE LOG READ 查看TE LOG9.LLOG 查看错误日志10.VII 查看当前单板的前面板的指示灯状态11.BS –g –c vii 查看所有单板的指示灯状态12.FAN_vii 查看风扇灯状态13.MIRROR STAT 查看当前两块主用GPB板的磁盘镜像关系14.PDR 30 显示当前所在哪块板上,在显示结果的最后一行15.CAT 查看文件内容二、故障处理等指令(一)MSC-SERVER网元MSC-SERVER大部分的指令都与传统2G网元一样。
爱立信交换培训第三天IOG(输入输出系统)一.硬件结构1.结构组成处理器(CPU60)采用Motorola 68060处理器存储设备内存32M通信接口V.24、V.28、V.36、V.21、G.703 E0、Ethernet等. 告警接口ALCPU、ALEXP2.IOG的基本功能有:人机通信通过存储设备保存CP、IOG重要数据收集外部告警信息、严重告警提示提供与其它计算机系统通信的接口和协议自身维护功能STS的数据采集及输出与CP通信3..一些概念:NODE:为一个SP, 可看成为FMS+SPS ,对应与RPA SPG :SP Group ,在SPG内最多可有16个SP(NODE) 在IOG中最多可有4个SPG, 一般配两个:SPG0负责人机通信,对系统带,日常维护(ALI)SPG1=2nd F 负责计费,统计,(DL)LINK: 在硬件对应RPA+RPB, 对应与SP(NODE),4.SPG内SP的工作方式一般一个SPG内配两个SP(NODE A/B)。
A,B的工作方式为冷备用:一侧为EX, 另一侧为SB, EX侧完成执行工作,CP只与EX 侧通信,EX侧把数据修改信息由ICB(Inter Computer Bus)传给SB侧,SB侧的工作仅为在收到信息后对自己的数据进行更新。
5.IOG的四个子系统SPS 由RPA, SP, BNA(网络接口, 负责SP-RPA和A-B)组成,完成SP-CP通信,自身维护(NODE/LINK),故障的诊断,修复等功能,SPS的软件存在于CP和SP。
DCS 由LIU, DL组成, 包含各种通信协议(V.24等),只有DCS在CP中无对应的软件MCS 由ALI,AT组成, 完成DCS的上层管理,大量软件在CP中负责对通信接口的管理,MCS的软件存在于CP和SP。
FMS 由HD,OD,MT,FD等组成, 负责对文件的管理,FMS提供Command Log功能,FMS 的软件存在于CP和SP。
一、网元基础数据收集基站的小区数据和MO数据?1、基站数据的制作1.1 小区参数部分RLDEI:CELL=DGCBCE1, CSYSTYPE=GSM900;RLDEC:CELL=DGCBCE1, CGI=460-00-9538-5511, BSIC=60, BCCHNO=77, AGBLK=1,MFRMS=5, BCCHTYPE=NCOMB, FNOFFSET=0, XRANGE=NO;RLHPC:CELL=DGCBCE1, CHAP=1;RLCFI:CELL=DGCBCE1, CHGR=0, DCHNO=77&69&55&46&37;RLCCC:CELL=DGCBCE1, CHGR=0, SDCCH=3, CBCH=yes, TN=2;RLCHC:CELL=DGCBCE1, CHGR=0, HOP=ON,HSN=10; RLCPC:CELL=DGCBCE1, BSPWRB=45,BSPWRT=45, MSTXPWR=33;RLCXC:CELL=DGCBCE1, DTXD=ON;RLLOC:CELL=DGCBCE1, BSPWR=55, BSTXPWR=55, BSRXMIN=150, RXSUFF=150, MSRXMIN=99, MSRXSUFF=0,SCHO=On, MISSNM=3, AW=On;RLLUC:CELL=DGCBCE1, QLIMUL=55, QLIMDL=55, TALIM=61, CELLQ=high;RLLPC:CELL=DGCBCE1, PTIMHF=5, PTIMBQ=15,PTIMTA=10,PSSHF=63, PSSBQ=10,PSSTA=63;RLLFC:CELL=DGCBCE1, SSEVALSD=6, QEVALSD=6, SSEVALSI=6, QEVALSI=6,SSLENSD=8, QLENSD=10, SSLENSI=4, QLENSI=4, SSRAMPSD=5, SSRAMPSI=2;RLLDC:CELL=DGCBCE1, MAXTA=63, RLINKUP=16;RLLHC:CELL=DGCBCE1, LAYER=2, LAYERTHR=95, LAYERHYST=2, PSSTEMP=0, PTIMTEMP=0;RLIHC:CELL=DGCBCE1, IHO=OFF, MAXIHO=3, TMAXIHO=6, TIHO=10,SSOFFSETULP=0,SSOFFSETDLP=0, QOFFSETULP=0, QOFFSETDLP=0;RLSSC:CELL=DGCBCE1, ACCMIN=104, CCHPWR=33, CRH=4, DTXU=1, NCCPERM=6,RLINKT=16, MBCR=0;RLSBC:CELL=DGCBCE1, CB=NO, ACC=CLEAR, MAXRET=4, TX=12, ATT=yes,T3212=10,CBQ=high, CRO=0, TO=0, PT=0;RLPCC:CELL=DGCBCE1, SSDES=88, INIDES=70, SSLEN=5, INILEN=2,PMARG=6,QLEN=10,LCOMPUL=50, QCOMPUL=50, REGINT=1, DTXFUL=5;RLBCC:CELL=DGCBCE1, SDCCHREG=On, SSDESDL=95, SSLENDL=4, LCOMPDL=20,QCOMPDL=60, QLENDL=8, REGINTDL=1, BSPWRMINN=35;RLBCI:CELL=DGCBCE1;RLSLC:CELL=DGCBCE1, LVA=29, ACL=A1, CHTYPE=TCH, CHRATE=FR;RLSLC:CELL=DGCBCE1, LVA=18, ACL=A2, CHTYPE=SDCCH;RLSLC:CELL=DGCBCE1, LVA=1, ACL=A1, CHTYPE=BCCH;RLSLC:CELL=DGCBCE1, LVA=0, ACL=A2, CHTYPE=CBCH;RLIMC:CELL=DGCBCE1,INTAVE=6, LIMIT1=4, LIMIT2=8,LIMIT3=15, LIMIT4=25;RLLCC:CELL=DGCBCE1,CLSLEVEL=20,CLSACC=40,HOCLSACC=On,RHYST=75,CLSRAMP=16;RLLCI:CELL=DGCBCE1;1.2 MSC上的定义在MSC上的定义主要是为了让MSC知道这个小区的CGI和所属的BSCMGCEI:CELL=H21HBI1,CGI=460-00-9555-10314,BSC=BSC1;!BSC :这个参数的值可以用指令MGBSP:BSC=ALL查询MGCEC:CELL=H21HBI1,CO=4,RO=1,EA=1;RLMFC:CELL=H21HBI1,MBCCHNO=77&76&86&68&82&80&545&560, LISTTYPE=IDLE,MRNIC; ! LISTTYPE :待机时为IDLE,通话时为ACTIVE1.3 相邻关系定义测量频点(测量频点就是相邻小区的BCCHNO):RLMFE:CELL=H21HBI1,MBCCHNO=ALL,MRNIC;RLMFC:CELL=H21HBI1,MBCCHNO=76&86&68&82&80&545&560,MRNIC;定义相邻关系时会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1、同一BSCRLNRI:CELL=H21HBI1,CELLR=H21HBI2;RLNRC:CELL=H21HBI1,CELLR=H21HBI2,CS=YES,CAND=BOTH,KHYST=3,KOFFSETP=0,LHYST=3, LOFFSETP=0,TRHYST=2,TROFFSETP=0,AWOFFSET=5,BQOFFSET=5,HIHYST=5,LOHYST=3,OFFSETP=0;2、同一MSC,不同BSCRLNRI:CELL=H21HBI1,CELLR=H22LCW2;RLNRC:CELL=H21HBI1,CELLR=H22LCW2,CS=NO,CAND=BOTH,KHYST=3,KOFFSETP=0,LHYST=3,LOF FSETP=0,TRHYST=2,TROFFSETP=0,AWOFFSET=5,BQOFFSET=5,HIHYST=5,LOHYST=3,OFFSETP=0; RLDEI:CELL=H22LCW2,CSYSTYPE=DCS1800,EXT;RLDEC:CELL=H22LCW2,CGI=460-00-9561-9832,BSIC=62,BCCHNO=545;RLLOC:CELL=H22LCW2,BSPWR=54,BSTXPWR=54,BSRXMIN=150,BSRXSUFF=150,MSRXMIN=99,MSRX SUFF=0,SCHO=ON,MISSNM=3,AW=ON,EXTPEN=ON;RLCPC:CELL=H22LCW2,MSTXPWR=33;RLLHC:CELL=H22LCW2,LEVEL=3,LEVHYST=2,PSSTEMP=0,PTIMTEMP=0,FASTMSREG=OFF;3、不同MSCRLNRI:CELL=H21HBI1,CELLR=H32QBI2,SINGLE;! SINGLE 表示不是同一MSCRLNRC:CELL=H21HBI1,CELLR=H32QBI2,CS=NO,CAND=BOTH,KHYST=3,KOFFSETP=0,LHYST=3,LOF FSETP=0,TRHYST=2,TROFFSETP=0,AWOFFSET=5,BQOFFSET=5,HIHYST=5,LOHYST=3,OFFSETP=0; 同样,以下部分有可能已经定义,注意查现网数据:RLDEI:CELL=H32QBI2,CSYSTYPE=DCS1800,EXT;RLDEC:CELL=H32QBI2,CGI=460-00-9560-9732,BSIC=62,BCCHNO=545;RLLOC:CELL=H32QBI2,BSPWR=54,BSTXPWR=54,BSRXMIN=150,BSRXSUFF=150,MSRXMIN=99,MSRX SUFF=0,SCHO=ON,MISSNM=3,AW=ON,EXTPEN=ON;RLCPC:CELL=H32QBI2,MSTXPWR=33;RLLHC:CELL=H32QBI2,LEVEL=3,LEVHYST=2,PSSTEMP=0,PTIMTEMP=0,FASTMSREG=OFF;最后由于不在同一MSC,所以还要在MSC定义相邻小区的CGI和所属的MSC:MGOCI:CELL=H32QBI2,CGI=460-00-9560-9732,MSC=HZCMSC;以上的几个部分(小区参数、相邻关系、MSC的定义)其实都可以在CNA里面定义,这样做会更方便些。
爱立信交换入门教材(CPRP部分(2))第二章 APZ部分(CP/RP)一、CP的发展历史及性能比较图1.1 CP的种类和发展历史如上图,CP的最早版本是APZ 210系列,随着用户数的增加,为了提高处理能力,演变出APZ 211、APZ 212和APZ 213三个系列。
其中APZ 212系列是我们最熟悉和最常见的,也是现在使用最多的,其他几个系列在中国已经接近淘汰了。
各版本的CP广东省目前最常用的CP是APZ 212 30和APZ 212 33这两个类型,光从处理能力来看,30的CP能够处理的用户数是30-40万左右,而33的处理能力大概是30的1.5~1.8倍左右。
下面介绍CP的功能和结构的时候,主要就以这两种为例。
二、CP的硬件结构11、、A A P P Z Z 221122 3300//3333的的实实物物面面板板图图APZ 212 30/33 A 面CP 实物图APZ 212 30/33 B 面CP 实物图APZ 212 30/33 B 面CP 的面板示意图22、、C C P P U U 面面板板的的各各P P C C B B 介介绍绍POU-C :电源模块SPU(Signal Processor Unit):和RP 通信,把来自RP 的任务按优先级放到不同的缓冲区,并为IPU 准备任务IPU : Instruction Processor Unit(指令处理单元) ?STUD :内存板,有DRAM 和SRAM ,由IPU 操作 ?MAU :自动维护单元,只有B 边有 ?POWC: 包括如下功能a 、Error registration and error signaling to MAUb 、CPU work state logicc 、Clock generation and clock switching fuctiond 、Logic for sending CPT signals between SPU and MAUe 、Interface for reading PCB boards ID (self-identifying hardware)f 、Interface logic for MIA indicationg 、Supervision of fans and power33、、A A P P Z Z 221122 3300//3333的的硬硬件件功功能能块块APZ 212 的功能块示意图APZ 212 30/33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硬件功能块:(1)、CPU (The Central Processor Unit ), 包括IPU (Instruction Processor Unit )和SPU(Signalling Processor Unit)。
爱立信软交换培训教材(MGW部分-中级)中国移动江苏公司网络部编写人员:向煊2008-11目录第一章文件系统结构 (4)第二章数据配置 (7)第一节相关概念 (7)第二节TDM传输物理定义 (10)1.定义E1PhysPathTerm (PCM直连方式) (10)2.定义Os155SpiTtp (STM-1连接方式) (11)3.定义DS0Bundle (13)第三节TDM话务数据定义 (19)1.定义TdmTermGrp (19)2.Add TdmTermGrp to VMGW (21)3.Unlock TdmTermGrp (22)第四节TDM信令数据配置 (24)4.1MTP2 layer (24)1.定义Mtp2ProfileItu/ Mtp2ProfileChina (25)2.定义Mtp2TpItu/Mtp2TpChina (26)4.2 MTP3 Layer (28)1.定义Mtp3bSpItu (28)2.定义Mtp3bSpChina (29)3.定义Mtp3bSrs (31)4.定义Mtp3bSls (32)5.定义Mtp3bSr (33)6.定义Mtp3bSlItu/Mtp3bSlChina (35)第五节SIGRAN数据配置 (37)5.1 Layer1 (39)1.定义IpAccessHostGpb (39)5.2 Layer2 (41)1.定义SCTP (41)5.3 Layer3 (44)1.定义MPT Mtp3bSrs (44)2.定义M3uAssociation (46)3.定义Mtp3bSr (49)5.4 MTP3b user (51)1.定义Mtp3bAp (52)2.定义Gcp (53)第六节VOIP数据配置 (55)1.定义GigaBitEthernet (56)2.定义IpInterface (58)3.定义UdpHostMainMSB (59)5. 定义IpAccessUdpHostMsb (60)第七节录音通知数据配置 (63)第三章统计系统 (69)第一章文件系统结构爱立信MGW的文件系统是基于UNIX的系统结构。
通用命令1、检查状态类告警ALLIP[:ACL=…];CP状态DPWSP;CP负荷PLLDP;RP状态EXRPP:RP=…;EM状态EXEMP:RP=…,EM=…;选组级状态GSSTP;时钟状态GSCVP;网同步状态NSSTP;信令链状态C7LTP:LS=…;信令链数据C7LDP:LS=…;信令路由状态C7RSP:DEST=…;信令点C7SPP:SP=…;半永久连接EXSCP:NAME=…;ST状态C7TSP:ST=…;SNT状态NTSTP:SNT=…;SNT数据NTCOP:SNT=…;DIP状态DTSTP:DIP=…;DIP数据DTDIP:DIP=…;设备状态STDEP:DEV=…;设备数据EXDEP:DEV=…;路由状态STRSP:R=…;路由数据EXROP:R=…;SIZE状态SAAEP:SAE=…[,BLOCK=…];……2、闭塞与解闭设备类RP BLRPI:RP=…;BLRPE:RP=…;EM BLEMI:RP=…,EM=…; BLEME:RP=…,EM=…;DEV BLODI:DEV=…;BLODE:DEV=…;选组级GSBLI:CLM/TSM/SPM=…; GSBLE:CLM/TSM/SPM=…;SNT NTBLI:SNT=…;NTBLE:SNT=…;DIP DTBLI:DIP=…;DTBLE:DIP=…;路由BLORI:R=…,BL T=…; BLORE:R=…;告警接口ALBLI:ALI=…;ALBLE:ALI=…;AT IOBLI:IO=…;IOBLE:IO=…;外部告警BLEAI:DEV=…;BLEAE:DEV=…;3、激活与去激活类DEV EXDAI:DEV=…;EXDAE:DEV=…;信令链C7LAI:LS=…,SLC=…;C7LAE:LS=…,SLC=…;信令路由C7RAI:DEST=…[,LS=…];C7RAE:DEST=…[,LS=…];外部告警ALEXI:DEV=…;ALEXE:DEV=…;4、系统功能类系统重启动SYREI:RANK=…;查阅重启动记录SYRIP:SURVEY;人工DUMP SYBUP:FILE=…;激活自动DUMP SYBUI:DISC;取消自动DUMP SYBUE;转换DUMP文件SYTUC;DUMP文件备份SYMTP:DIR=…,SPG=…,NODE=…,IO2=…,FILE1=…,FILE2=…;5、IOG类SP状态IMCSP; (IMMCT:SPG=0)SP重启动SYRSI:SPG=…,NODE=…,RANK=…;修复SP RESUI:SPG=…,NODE=…;闭塞NODE BLSNI:SPG=…,NODE==…;解闭NODE BLSNE:SPG=…,NODE==…;LU状态ILLUP[:LU=…];端口状态ILNPP[:NP=…];闭塞LU/NP ILBLI:LU/NP=…;解闭LU/NP ILBLE:LU/NP=…;终端状态MCDVP;挂磁带INTSI:SPG=…,NODE=…,IO=MT-1[,REPLACE];挂卷INVOL:NODE=…,IO=…;拆卷INVOE:NODE=…,IO=…;格式化INMEI:NODE=…,IO=…;加卷名INVOL:NODE=…,IO=…,VOL=…;查看卷名INVOP[:VOL=…];查看文件属性INFIP:FILE/VOL/FCLASS=…;删除文件INFIR:FILE=…;复制文件INFIT:FILE=…;输出文件内容IOFAT:FILE=…[,HEX];文件DUMP INFMT:SPG=…,DEST=…,VOL1=…;文件人工传送INFTI:FILE=…,DEST=…;传送文件状态INFSP:FILE=…,DEST=…;MSC常用命令1、B表查看ANBSP:B=…;清零ANBZI;复制ANBCI;定义ANBSI:B=…,…;删除ANBSE:B=…;激活ANBAI;倒向ANBAR;取消保护ANBLI;2、GT表(GSM)查看C7GSP:TT=…,…;清零C7TZI;复制C7TCI;定义C7GSI:TT=…,…;删除C7GSE:TT=…,…;激活C7TAI;倒向C7TAR;3、IMSI表(GSM)查看MGISP:IMSIS=…;清零MGIZI;复制MGICI;定义MGISI: IMSIS=…,…;删除MGISE: I MSIS=…,…;激活MGIAI;倒向MGIAR;4、MSNB表(TACS)查看ANMSP:MSNBS=…;清零ANMZI;复制ANMCI;定义ANMSI:MSNBS=…,…;删除ANMSE:MSNBS=…,…;激活ANMAI;倒向ANMAR;5、RC查看ANRSP:RC=…;初始化ANRPI:RC=…;定义ANRSI:…;结束ANRPE;删除ANRSE:RC=…;激活ANRAI:RC=…;6、GTRC(GSM)查看C7GCP:GT RC=…;定义C7GSI:GTRC=…;删除C7GSE:GTRC=…;7、计费计费跳表状态CHODP:FN=ALL;计费文件状态CHOFP:FN=ALL;打开计费文件CHOFI:FN=…,FILEID=…;关闭计费文件CHOFE:FN=…,FILEID=…;闭塞计费文件CHOBI:FN=…,FILEID=…;解闭计费文件CHOBE:FN=…,FILEID=…;8、小区管理•GSM定义内部小区删除内部小区定义外部小区删除外部小区定义相邻删除相邻•TACS定义位置区删除位置区修改位置区参数查看位置区定义位置区所含小区查看位置区所含小区定义小区修改小区参数查看小区9、用户管理•GSM查号用户状态MGSSP:IMSI=…;用户功能MGSLP:IMSI=…;取消登记MGSRE:IMSI=…;MSISDN对应IMSI MGTRP:MSISDN=…;来访用户MGSVP;AlartReset FAIAR:ACL=…;•TACS用户状态MTMNP:MSNB=…;取消登记MTVSE:MSNB=…;10、其它监听MONTI:DEV=…;追踪CTRAI::MSISDN/IMSI=…;HLR常用命令(GSM)ν1、用户数据查看HGSDP:MSISDN=…,ALL;设功能HGSDC:MSISDN=…,SUD=…;激活功能HGSSI:MSISDN=…,SS=…;关闭功能HGSSE:MSISDN=…,SS=…;清除登记位置HGSLR:MSISDN=…;开户HGSUI:MSISDN=…,IMSI=…,PROFILE=…;销户HGSUE: MSISDN=…;换卡HGICI:MSIS DN=…,NIMSI=…;设附加号码HGAMI:MSISDN=…,BC=…;删附加号码HGAME:MSISDN=…;2、呼叫转移表查看HGFSP:FW=…;清零HGFZI;复制HGFCI;定义HGFSI:FW=…;删除HGFSE:FW=…;激活HGFAI;倒向HGFAR;3、鉴权数据查看AGSUP:IMSI=…;增加AGSUI:IMSI=…EKI=…;删除AGSUE:IMSI=…;ν BSC常用命令1、小区状态查看RLSTP:CELL=…;激活/关闭RLSTC:CELL=…,STATE=…;2、小区基本参数(CGI、BSIC、BCCHNO)查看RLDEP:CELL=…[,EXT];定义RLDEI:CELL=…,CGI=…,BSIC=…,BCCHNO=…;改变RLDEC:CELL=…,CGI=…,BSIC=…,BCCHNO=…;删除RLDEE:CELL=…;3、小区频率查看RLCFP:CELL=…;增加RLCFI:CELL=…,DCHNO=…;删除RLCFE:CELL=…,DCHNO=…;跳频RLCHC:CELL=…,HOP=…;小区的测量频率RLMFP:CELL=…;4、其它常用指令LAI相关CELL RLLAP:LAI=…;小区LCH概况RLCRP:CELL=ALL;小区信道状态RLCRP:CELL=…;TG、TX、RX、TS设置情况RXCDP:MO=…;TS或TRX相关TRAU、TRH RXMDP:MO=…;设备参数(RXC、TRD、RHDEV等)RADEP:DEV/DETY=…;设备相连RP、EM RADRP:DETY=…;MO数据RXMOP:MO=…;MO相关C ELL RXTCP:MO=…;CELL相关MO RXTCP:MOTY=…,CELL=…;MO状态RXMSP:MO=…;闭塞MO(从下至上)RXBLI:MO=…;解闭MO(从上至下)RXBLE:MO=…;激活MO RXESI:MO=…;使MO退出服务RXESE:MO=…;MO测试RXTEI:MO=…;MO环路测试RXLTI:MO=…;追踪呼叫占用设备RAPTI:LCH/DEV=…;设备占用监视RASAP;设备占用监视告警消除RASAR:DETY=…;小区(信道)占用监视RLVAP;小区(信道)占用监视告警消除RLVAR:CHTYPE=…;小区可用信道数量监视(数据)RLSLP:CELL=…;小区可用信道数量监视(激活)RLSLI:CELL=…;小区可用信道数量监视(结束)RLSLE:CELL=…;MO告警状态RXASP:MO/MOTY=…;MO Error-Log RXELP:MO=…;Faulty UnitLog RXMFP:MOTY=…;消除Error-Log RXELR:MO=…;同步RICSP:EMG=…,EMRS=…;RIL T状态RILSP:EMG=…,EMRS=…;RIL T状态RILSP:DEV=…;TSLOT状态RILSP:TSLOT=…;某种状态下(MO/BLOC)的RILT RILSP:EMG=ALL,STATE=…;RIL T数据RILTP:EMG=…,EMRS=…;RIL T数据RILTP:DEV=…;EMRS状态RISTP:EMG=…,EMRS=…;TG的Abis Path RXAPP:MO=…;某种状态下(MO/BLOC)的半永久连接RISPP:EMG=ALL,STATE=…;半永久连接数据和状态RISPP:EMG=…,EMRS=…;半永久连接数据和状态RISPP:TSLOG=…;闭塞EMRS RIBLI:EMG=…,EMRS=…;解闭EMRS RIBLE:EMG=…,EMRS=…;测试EMRS RIRTI:EMG=…,EMRS=…;测试RIL T RITTI:DEV=…;CELL相关CHGR RLDGP:CELL=…;相邻小区RLNCP:CELL=…;相邻小区数据RLNRP:CELL=…,CELLR=ALL;闭塞TRAU设备RXTBI:DEV=…,FOR CE;解闭TRAU设备RXTBE:DEV=…,FORCE;5、开启功能开启“BSC LOAD SHARING STATUS”功能:看该功能是否已激活,用指令RLLSP;如“LSSTATE”为ACTIVE,则激活。
七号信令一、信令的基本概念用以建立、维持、解除通信关系的这类信息称为信令。
其主要特征有:──信令是在用户设备与网络节点间/或网络节点间传送的信息;──信令是上述信息中起监视、选择及网络管理功能的信息(在一个信令系统中,一种功能可以用几个信令来表示,而一个特定的信令又可以用来实现一种或几种不同的功能)。
1.1 信令的种类1.1.1 按照信令的工作范围,可分为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两类。
用户信令:用户终端与交换局之间使用的信令。
局间信令:是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传送使用的信令。
1.1.2 按照信令传送所使用的信道来划分,可分为随路信令方式和公共信道信令方式两类。
后者常称为共路信令方式。
1.2随路信令方式随路信令方式是某个通话电路所需的信令,由该电路本身或者由某一固定分配的专用信令电路传送的信令方式。
随路信令方式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信令全部或部分地在话音信道中传送;▪信令的传播处理与其服务的话路严格对应、关联;▪信令在各自对应的话路中或固定分配的通道中传送,不构成集中传送多个话路所利用的通道,因此也不构成与话路相对独立的信令网络。
随路信令方式主要用于步进制、纵横制及早期的程控交换机构成的电话网络中。
1.3公共信道信令方式公共信道信令方式用于局间信令的传送,也称公共信道局间信令方式。
它是在存储程序控制的交换机和数字脉冲编码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信令方式。
公共信道信令方式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信令传输通道与话路完全分开,将若干条话路的信令集中起来,在一条公共的高速数据链路上传送。
采用公共信道信令方式的优点:▪增加了信令系统的灵活性。
在公共信道信令方式中,一群话路以时分方式分享一条公共信道信令链路,两个交换局间的信令均通过一条与话音通道分开的信令链路传送。
信令系统的发展可不受话音系统的约束,这对改变信令、增加信令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信令在信令链路上以固定长或可变长信令单元分配的形式传送,信令传送速度快,▪呼叫建立时间大为缩短,不仅提高了服务质量,而且提高了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的使用效率;▪具有提供大量信令的潜力,便于增加新的网络管理信令和维护信令,从而适应各种新业务的要求;▪信令以统一格式的消息信令单元形式传送,从而实现了局间信令传送形式的高度统一,不再象随路信令方式那样,分别传送线路信令和记发器信令;▪信令与话音分开通道传送,分开交换,因而在通话期间可以随意处理信令;▪信令设备经济合理。
第二章 APZ部分(CP/RP)一、CP的发展历史及性能比较图1.1 CP的种类和发展历史如上图,CP的最早版本是APZ 210系列,随着用户数的增加,为了提高处理能力,演变出APZ 211、APZ 212和APZ 213三个系列。
其中APZ 212系列是我们最熟悉和最常见的,也是现在使用最多的,其他几个系列在中国已经接近淘汰了。
各版本的CP广东省目前最常用的CP是APZ 212 30和APZ 212 33这两个类型,光从处理能力来看,30的CP能够处理的用户数是30-40万左右,而33的处理能力大概是30的1.5~1.8倍左右。
下面介绍CP的功能和结构的时候,主要就以这两种为例。
二、CP的硬件结构11、、A A P P Z Z 221122 3300//3333的的实实物物面面板板图图APZ 212 30/33 A 面CP 实物图APZ 212 30/33 B 面CP 实物图APZ 212 30/33 B 面CP 的面板示意图22、、C C P P U U 面面板板的的各各P P C C B B 介介绍绍•POU-C :电源模块•SPU(Signal Processor Unit):和RP 通信,把来自RP 的任务按优先级放到不同的缓冲区,并为IPU 准备任务•IPU : Instruction Processor Unit(指令处理单元) •STUD :内存板,有DRAM 和SRAM ,由IPU 操作 •MAU : 自动维护单元,只有B 边有 •POWC: 包括如下功能a 、Error registration and error signaling to MAUb 、CPU work state logicc 、Clock generation and clock switching fuctiond 、Logic for sending CPT signals between SPU and MAUe 、Interface for reading PCB boards ID (self-identifying hardware)f 、Interface logic for MIA indicationg 、Supervision of fans and power33、、A A P P Z Z 221122 3300//3333的的硬硬件件功功能能块块APZ 212 的功能块示意图APZ 212 30/33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硬件功能块: (1)、CPU (The Central Processor Unit ), 包括IPU (Instruction Processor Unit )和SPU(Signalling Processor Unit)。
SPU 又由两部分组成:主SPU 和从SPU ,主要负责作业的调度和管理;而IPU 则负责作业的执行。
PS (PROGRAM STORE,程序存储)和RS (REFERENCE STORE,参考存储)的物理实现是通过IPU 来完成的。
CPU 的主要工作流程如下:A 、 SPU receives a signal (job) from RPH or IPU.B 、 When the time comes IPU will fetch the job from a job buffer inSPU.C 、 IPU fetches start addresses located in RS for the program sequenceto be executed in PS and corresponding data located in DS.D 、 IPU fetches and executes program sequence instructions. The dataare fetched from DS.E 、The result of the program execution is fetched by SPU. The resultmight be another job to be executed.(2)、 The Storage Unit Data (STUD) contains the Data Store (DS). (3)、 The Display and Power Controller (DPC), 主要目的是监视电源。
(4)、The Regional Processor Handler (RPH), 连接RP BUS 到CP 上,当需要使用不同数量的RP 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硬件配置。
可以分别连接串行RP 和并行RP,也可以同时连接串行RP 和并行RP 。
(5)、 The Maintenance Unit (MAU), 主要目的是监视CP 的状态,并作为CP 跟CPT 系统的接口存在,同时监视用于冷却CP 的风扇的状态。
(6)、 The Maintenance Unit Interface (MAI) and Power Control Unit (POWC) 。
上面的硬件模块中,CPU 、STUD 、DPC 、MAI 和POWC 都属于CPS 系统,RPH 属于RPS 子系统, MAU 属于MAS 子系统。
44、、A A P P Z Z 221122 3300//3333的的总总线线APZ 212 30/33的总线示意图(1)、RPHB (RP HANDLER BUS )SPU 通过RPHB 跟RPH 相连,从而控制RP ,RPH 是RP 跟CP 之间的接口。
(2)、UMB(Updating and Matching Bus)更新比较总线,Ex 侧传送数据到SB 侧以比较两侧数据或更新SB 侧。
这种总线位于机框的背面,连接两侧CP 的IPU 和SPU 。
(3)、AMB (Automatic Maintenance Bus )自动维护总线,CP 通过AMB 向MAU 报告故障,MAU 通过AMB 向CP 发送命令。
这是两侧CP 与MAU 之间的连线。
(4)、CTB(CPU TEST BUS)CPU 测试总线,在CP 不可用时,MAU 完成CPT 功能。
这是两侧CP 与MAU 之间的连线。
(5)、PTB (Processor Test Bus )处理机测试总线,连接MAU 和IOG 。
CPT 系统和MAU 、IO 系统的通信通过PTB 来完成。
三、 CPS 系统11、、C C P P S S 系系统统的的组组成成CPS 包括两个CP 处理器(包含CPU 、DS 、POWC 、MAI 和STUD 等)和相应的软件,这些软件包括管理、程序的执行和引导,内存的分配以及测试等等。
(应用软件也是存储在CP 中,并由CP 来执行,但从结构的角度来讲,它们是属于APT 部分的)在正常的操作时,APZ 软件和APT 软件并没有很多交互,但是当存在APZ 错误时,例如,一个闭塞的RP 或者操作的改变(改SIZE 等),就会发生一些APT 和APZ 之间的交互。
不同的APT 功能块彼此通信时通过APZ 功能块来处理的,此时APZ 功能块只是充当一个管道的功能,并不对传送的内容有任何改动。
CPS 跟APZ 的其他子系统是紧密相关的,例如在处理器维护时跟MAS 子系统,在LOAD 软件和DUMP 软件时跟IO 子系统等。
22、、C C P P S S 系系统统的的功功能能(1)作业执行和数据处理:根据不同作业优先级来处理,由软件、微程序控制,每条指令对应一段微程序。
(2) Function Change :增加、删除、替换CP 内的功能块。
(3) 备份处理:可以备份到CP 内存中或者HD 。
(4) Loading :CP Loading 、Reloading(自动和人工),内存的重新分配(PS 、DS 、RS)。
(5) Size Alteration :增加或减少数据文件的记录数。
(6) Program Correction :利用汇编语言,插入或删除程序补丁。
(7) Test System :在不影响话务的情况下,跟踪信号和变量,也用于出厂前的测试。
(8) 处理机负荷统计:LOAS ,打印CP 负荷命令:PLLDP 。
(9) 维护统计:收集系统状态信息和各种事件信息如Restart 次数、Bit-Fault 数量、内存大小等。
(10)系统瘫痪时间、临时性、永久性故障等的记录。
指令:DIRCP 33、、C C P P 的的状状态态(1)、CP的正常状态当CP处于正常状态时,CP-A:EX CP-B:SB/WO处于正常状态的CP,EX、SB/WO两侧CP执行相同的工作(程序和数据均一致),EX侧控制RP、处理话务,SB/WO侧对两边的CP数据做比较工作,AMU处于“Passive”模式。
(2)、CP的所有状态及其代表的含义EX EXECUTING:本侧CP控制话务,对RP有控制权SB/WO STANDBY WORKING:本侧CP与EX侧执行相同的程序和数据、与EX侧热备用工作接受RP信号同时也向RP发送信号,但RP不读入数据仅作为校验用(检查RPB)可以无间断的接替执行侧CP的工作SB/SE STANDBY SEPERATE:本侧CP执行程序但不与EX侧比较和同步,用于FC。
e.g:升位、CP初始启动、CPT接入等,控制信号只送分离的RP和分离的终端、被更新后成为SB/WO 或直接成为EX侧命令:DPSES、FCSEI、PTSESSB/UP STANDBY UPDATING:本侧CP被执行侧更新,目的是保持两侧CP的程序数据一致通过UMB从执行侧CP把执行数据和程序送入SB侧中间状态,successful--->SB/WO,unsucessful--->SB/HASB/HA STANDBY HALT:本侧CP停止工作,不执行程序原因:永久的硬件Fault、过于频繁的临时故障(芯片不稳定,干扰)命令:DPHAS(3)、CP状态间的转换CP状态转换图、S S Y Y S S T T E E M M R R E E S S T T A A R R T T44、系统重启动是指强迫系统从一个已定义好的某一点重新开始执行,系统清除CL 型变量,软硬件功能块置初始状态。
重启动并不能消除故障,只是系统试图从故障中恢复运行的方法。
(1)、哪些情况会引起RESTART ?❶ 盲选失败❷ RPB 的硬件故障(CP 失去了与许多RP 的联系) ❸ RPH 的硬件故障❹ 软件故障❺ 人机命令:SYREI:RANK= ,EXPL=;(2)、系统RESTART 的三个级别及其完成的工作:SMALL : ✶清除未建立(处于RE)呼叫、不影响已建立呼叫✷ CL 对已建立的呼叫检查Link(指针、BN 、GS 路径),若发现数据有错,拆除该呼叫✹ 清除作业缓冲区、Job Table 恢复CL 型变量的初始值Reset RPHLARGE :除半永久性连接不受影响,拆除所有呼叫,其他同SMALLRELOAD :系统对软件故障的最后措施,中断话务10~25分钟,清除所有呼叫,从HD 的备份文件中装入程序和数据(重装整个PS 、DS 和RE 型变量),Large Restart 后恢复话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