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年温州市力学竞赛试题及评分标准

19年温州市力学竞赛试题及评分标准

19年温州市力学竞赛试题及评分标准
19年温州市力学竞赛试题及评分标准

2019年温州市高一物理(力学)竞赛试题

班 姓名 编号.

时间:120 min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e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 .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 固定倾斜角6。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贝I 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 力的合力大小为

A. G

B. Gsin8

C. GcosS

D. Gtan6

2 .今有一个相对i 也面静止,悬浮在赤道上空的气球。对于f 站在宇宙背景幡性系的观察 者,仅考虑地球相对其的自转运动,则以下对气辍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B.该气球受地球引力、空气浮力和空气阻力

D.地球弓|力小于空气浮力

3 .两质量相同的卫星绕也楸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半径之比凡:&=

1: 2,则关于两卫星 的下列说法,正潴的是

A.向心加速度之比为6 :m=1: 2

B.线速度之比为V1 : v := 2: 1

C.动能之匕纺£k ] : E 占2: 1

D.运动周期之比为T1 : ?2= 1: 2

4 .如图所示,轨道AC 由倾角6的粗糙倾斜轨道AB 而水平光滑轨道BC 构成 有a 、b 两 个小球,a 球从AB 上距B 点Z 处静止释放,经过B 点后在水 平轨道BC 上运动(忽略小球a 过B 点时速率的微小变化);b 球从C 点上方高为J5Z 处下落.a 、b 两建同时释放,并同时

到达C 处,已知a 球与轨道AB 间的动摩擦因数卡1ZB , BC 间距也为L,贝1卜36为

A. 1/3

B. 3/5

C. 3,4

D. 4/5

5 .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勖的一部分,员时睦条曲 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杳。如图(a )所示,曲线上的A 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 过A 点和曲线上紧邻A 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图,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图就叫做A 点的曲率图, 其半径P 叫做A 点的曲率半径。现将一物体沿与水 平面成“角的方向以速度W 抛出,如图(b )所示。 则在其轨迹最高点P 处的曲率半径是

6 .根据高中所钩口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但实际上,赤道 上方200 m 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碗。这一现象可解译为,除

A.该气球受力平衡

C 士也球弓I 力大于空气浮力 c 1

沁 S%

D ,cos*

sin a

8

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f 7K平向东的?力',该飞”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现4利麻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了挪性,上升过^该,,力”水平向西,则 ^卜球

A.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零

B.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速度不为零

C.落地点在抛出点东侧

D.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

7.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弓I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 s时,它ff]相距豹400 kin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T寸刻两颗中子星

A.质量之积

B.质量之和

C.速率之和

D.各自的自转角速度

S.光滑水平面有一粗糙段AB长为s,其摩擦因数以与离A点距离x满足yX(k为恒量)。一物块(可看作质点)第一次从A点以速度外向右运动,到达B点时速率为 %所需时间为他第二次也以相同速度也从B点向左运动,贝IJ

A.第二次也能运动到A点,但速率小于丫

B.第二次也能运动到A点,所需时间々大于八'分

C.两次摩擦产生的热量一定相同

D.两次速率相同的位置只有一个,巨距离A为3s/4

9.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体b. b的斜面上有一〃做块a; a与b之间、b与世面之间均存在摩擦。已知楔形物体b静止时,a静止在b的斜面上。现给a和b—力、共同的向左的初速度,与a和b病止时相比,此时可能「、

A.a相时b静止,但a与b之间的压力增大,摩擦力减小左|

B.a相对b静止,a与b之间的压力不变,摩擦力也不变态易物为

C.a相对b同上渭'动,b与地面之间的压力增大,且a与b之间的摩擦力也增大

D.a相前b向上滑动,过程中a的机f娥增尢b的机械自舐卧

10.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和谐号动车组是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假设动车组各车厢质量均相等,

动车的功率相同,动车组在水平直轨道上运行过程中阻力与车重

成正比。某列动举且由8节车厢组成,其中第1、5节车厢为动

车,其余为拖车,则该动车组

A.做匀速运动时,第5、6节与第6、7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之比为3:2

3.做匀加速运动时,第1、2节与第6、7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之比为3:2

C.进站时从关闭发动机到停下来滑行的£巨离与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成正比

D.与改为4节动车带4节拖车的动车组最大速度之比为1:2

11.物块n位于足够大的斜面上。在平行于斜面底边的水平力厂的作用下,物块在斜面上做速度为宜的匀速宜线运动,如图所示。运动中的某E捌将外力F撤去,物块此后

A.沿原方向做整领亘至静止

B.先沿一抛物线运动,最终:酹*面下滑

C,翁IJ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发生变化

D.摩擦力的物块做的功大于物块的动能减少量

12.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用轻杆迂按,竖直放置。由于微小的

恸,A球沿竖宜光麟■九B瑞后水平光滑槽运动。则在 A球到

达底端前

A. B好直做加速运动

B.轻杆对A球的力先是阻力后是动力

C.A斑哒竖直槽底部时E瓒处朝零

D.A球到达竖直槽底部之前轻杆对3球的作用九不可能为零二、滇空殷(本邀共6小遨.每空4分,共44分?)

13.如图所示,与水平地面夹角为锐角的斜面,瞬A向上有三个等间距点B:、4和民,即AB K B:B:=小滑块P以初速度如从A出发,沿斜面向上运动。先设置斜面与滑块间处处无摩擦,则滑堀J达&位^刚照早下,而后下滑。若设置斜面AB:部分与涓块间有处处相同的摩擦,其余部位与滑块间仍无摩疼,则消土电上彳*ijBi 位置刚好停下,而后下滑。

泡块下清到B:位置时速度大小为

,回到A端时速度大小为,

14.距0点10向配有一堵2 mi高的墙A,同向

向11 m处有一堵3 m高的墙B。今将一小球

(可看作质点)从。点正上方7 m高处水平抛

出,设球和墙面的碰捶无能量损失,空气’

阻力忽略不计。若使小球翦^在两墙之间,则水平初速度打的最小值为 ms,最

为____________

15.弹性绳序长为fxJ2K

光滑圆轨的顶端,下端系一重量为G的小球,小球套在园执匕平衡

时,小球位于图中位置。用八R、上、G表示此时弹性绳的弹力为,

16.?雄娥三号,探月飞行器的球表面附近烧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其周期为工,月建的半径为凡引力常量为G,则月球的密度,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户。

(忽咯月球自转的影响)

17.如图所示,半径为义的犬悌幅环轨道,其外壁被固定在竖直平面上。

轨道正上方和正下方分别有质皱2次和m的静止小球,它们由长为球

的轻杆固连。已知圆璀谑内壁开有环形才样可使轻杆无摩擦、无障碍地

烧着其中心点转动。今对上方小球施加力'扰动,则此后过程中该小球的

速度最大值为;二其达到速度最大值时,两小球对轨道作用力的合力大

小为。

18.如图所示,物块A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彳轻绳烧过A 上的

光滑"帮轮连接滑块B和C, A与B、A与C、A与地面之间有相

同的摩擦因数幺=0.1。已知/A=3 kg, ?WB=wc=l kg.在A的左侧施

加一个水平推力凡为了使得三仲体相对静止,推力F的最小值为,

最大值为。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遨.共5s分二

19.(15分)如图所示,货物传送带与地面夹角为8 =37 ,下端A与上端B之间的长度Z

=20 m传送带以v =4 m耶速度)版时针转动,将质量a =4 k频小物塌就在传送带下湍

A处,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生动摩擦因数为u =5 4取重力力5柬度g =10 m£求,

(1)物块从传至带下湍A到上端B的时间r;

(2)传送带对货物所做的功的

⑶过程中产生的内能必

20.(10分)质量为次的行星在质量为M的恒星引力作用R 沿半径为R的圆轨输向亍。恒星视

为静止不动,求;

(1)行星白晡能±小;

(2)要使该行星运亍轨道半径增大1羯,外界要做多少功?(取无限远处为零势1自行星在恒星弓I力场中的势育的£.=-2四,其巾G为引力常量.『为行星与恒星的球心间距离。)

21.(15分)如图,可视为质点的两物块A与艮质量分别为%2也△放在T蛹为3叱固定的斜面上,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分别与A、B相瞰。托住B使两

物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R距地面高度为瓦诿蒯好拉紧A和滑轮间的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物块A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0.5。现将B从静止释放,斜面足够长,重力加速

度为外来,

CD B落地前绳巾张力的大小丁。

⑵整彼i程中A :捌面祉运动蹑刀巨离Z 。

22.(18分)如图,一羟弹簧原长为2R箕1常固定在倾角为3度的固定直凯道AC的咽 A处,另

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5R6的光滑同强轨酒相切于C

点.ACH凡As B、Cs D均在同一竖直面内。质量为杨的di物块P自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不

B大E点(未画出),随后P沿凯道被弹回,最高^达F点,AF=4几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

因数”=L4,重力加速度大小为0 (取S由37。= 0 6, cos370=

0.8)

(1)求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改变物块P的质量.将P推至E点.从静止开始

薜放。已知P自圆狐轨道的最高点D处水平飞出后,,

例子通过G点。G点在C点左下方.与C点水平相距

7R2、竖直相距几求P运E倒D点时速度的大小才啾

变后P的质量。

2019年温州市高一物理(力学)竞赛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Ki 11 12

A c C

B D ABD B

C BC AC AB

D CD BC

13、v =史、、、=公 v14、10nVs: 12nVs 15、kLG

?,3 ? 3 °kR-G

?I4D 13 505、595 z

16、立.4k R 17、J-*R,—"1g18、一T N;——N

GT29 T2V3 3 ll2 9

19. (1)物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z ,= 4m/s 。由牛顿第二定律

finigcosO - mgsinO = ma

解得

a = 4 m / s 2

物块加速运动的时间

6 = - = ls

② a

物块加速运动的距离X] =2 m

③ 随后,物块与传送带相对鄢止,做匀速运动q =与a=4.5 s ④ 总时间/ =4+ 4 =5.5 s

⑤ (2)传送带对货物做的功等于货物机械能的增加,% = A£ (§) 机械能的增量 A£ = A£* + AE k = mgLsin0+ —mv 2 =512 J ⑦ 因此,传送带对货物所做的功匹= 512J

(3)在物块加速过程中,传送带位移大小x = M=4m 物体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大小Ax = x-% =2m ⑨ 产生的内能0 = /Ax=//〃】gcos6-Ax= 80 J

⑩ 20. (1)在阿轨道运行的行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坐=竺:

① 广 r

行星的动能纥=;皿2 = 竽 ② (2)系统的机械能£=£;+£;=-0”

③ 2r

外力对系统的做功等于系统的机械能增量,即% = AE ④

21. (1)设B 落地前两物块加速度大小为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T 一 〃1g sin 37° — 〃用geos 37° = 〃?。 ① 2mg - 7 = 2ma

② {或 2mg -mg sin 370 - /zmgcos37° = 3/7w ③:

解得 r =飙

④ ⑵由(1)中可得a = g13

⑤ 设B 落地前瞬间A 的速度为也由运动学公式得用2曲 (6)

设B 落地后,A 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为",则

= -gsin370- //geos 37° = -10 m/s 2

设B 落地后A 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x,运动学公式得--=⑧

由以上各式得x=/〃3 ⑨

B 自下落开始至落地前瞬间的过程中,A 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为近 则整个过程中A 沿 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L = x+〃=4%/3 ⑩

因此匹=2四一 GMm 202, GMm

202r

22. (1)小物块P 受力分析如图:

设P 加速度为小 其垂直于斜面方向受力平衡:Gcos6=N

沿斜面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sinO-f = nia 且/ = 〃N,可得:a =

gsin6-〃gcos6= ①

对CB 段过程,由

vj - vj = 2as

解得B 点速度:

V R =29 ②

(2)设B 到E 距离为x,弹性势能为生》,

B 到E 过程中,弹簧弹力对小物块做功对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因此有%,=-与 ③ k r B 到E 的过程,

E 到

F 的过程,一〃】gsin6(x+2/?) - pmg cos(x + 2/?) = 0

其中%;=—>/ = 4 以上各式可求得:x= A , E p = 2.4mgR ⑥

o

I

(3)其几何关系如图可知:I 。。卜:/?. |。0卜弓/?

由几何关系可得,G 点在D 左F 方,竖直高度差为 2.5/?.水平距离为3/?。

设P 从D 点抛出时速度为畛,到G 点时间为,

E 到 D 的过程,,〃八j - m f g(7/? - x)sin - ymg(lR - x) cos - mg(-/? + — /?) ⑨

2 6 3

ni -tn/3 ⑩。

评分参考:第(1)问5分,求出①式得3分,求出②式得2分:笫(2)问7分,③式1分, ④?⑥

式各2分:第(3)问6分,⑦(砂式各1分,⑨式3分,⑩式1分。其他方法, 若合理,也可得分。

/ngsin O x-〃〃】gcos6 ?x + "J

2008年温州物理竞赛试题

2008年温州市高一力学竞赛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5分,共50分) 1.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B )两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 )两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D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2.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几个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其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 (A )5N 、7N 、8N (B )2N 、3N 、6N (C )1N 、2N 、5N 、10N (D )1N 、2N 、10N 、10N 3.地球半径为R ,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自转周期为T ,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 ,则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 (A (B (C )2()R h T π+ (D 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 与斜而间能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使斜面向右水平匀速移动距离l , 则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物体相对于斜面静止)( ) (A )0 (B )μmglcos 2θ (C )—mglsinθcosθ (D )mglsinθcosθ 5.在静止的电梯里放一桶水,把一个轻弹簧的一端连在桶底,另一端连接在浸没在水中的质量为m 的软木塞,如图所示。当电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降(a <g )时,轻弹簧将发生的变化为( ) (A )伸长量增加 (B )伸长量减小 (C )伸长量保持不变 (D )由伸长变为压缩 6.无级变速是在变速范围内任意连续地变换速度,性能优于传统的档位变速器。很多种高档汽车都应用了无级变速。如图所示是截锥式无级变速模型示意图, 两个锥轮中间有一个滚轮,主动轮、滚轮、从动轮之间靠着彼此之 间的摩擦力带动。当位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滚轮从左向右移动 时从动轮转速降低,滚轮从右向左移动时从动轮转速增加。当滚轮 位于主动轮直径D 1,从动轮直径D 2的位置上时,则主动轮转速n 1, 从动轮转速n 2之间的关系是( ) (A )n 2=n 1D 2D 1 (B )n 2=n 1D 1D 2 (C )n 2=n 1D 1D 2 (D )n 2=n 1D 12D 2 2 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 。现用水平拉力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 的最大拉力为( ) (A )3μmg 5 (B )3μmg 4 (C )3μmg 2 (D )3μmg 主动轮 从动轮

2018年温州市高一力学竞赛

2018年温州市高一物理(力学)竞赛试卷 (本卷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共55分.在每小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能量的单位,下列正确的是( ) A.kg.m2/s2 B.kg/s.m2 C.N/m D.N.m 2.如图所示,小芳在休重计上完成下蹲动作,下列F-t图像能反应体重计示数随间变化的是( ) 3.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 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 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凯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 3.1×103m/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5×103m/s,此时卫星的 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 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问和大小约为( ) A.西偏北方问,1.9×103m/S B.东偏南方向,1.9×103m/s C.西偏北方向,2.7×103m/S D.东偏南方向,2.7×103T/S 4.2013年2月16日凌晨,2012DA14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距离地球最近约2.77万公里.据观测,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为366天,比地球的公转周期多1大.假设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均为圆轨道,对应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小以下关系式正确( ) A. R1 R2= 366 365 B. R13 R23= 3662 3652 C. v1 v2= 366 365 D. v1 v2= 3366 365 5.如图所示,A、B两物体用两根轻质细线分别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绌线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60°和45°,AB 间拴接的轻质弹簧恰好处于水平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的质量之比为1: 3 B.A,B所受弹簧弹力大小之比为 3 : 2 C.悬挂A.B的细线上拉力大小之比为1: 2 D.快速撤去弹簧的瞬间,A、B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 2 6.风速仪结构如图(a)所示,光源发出的光经光纤传输,被探测器接 收,当风轮旋转时.通过齿轮带动凸轮圆盘旋转,当圆盘上的凸轮经 过透镜系统时光被挡住.已知风轮叶片转动半径为r.每转动n圈带 动凸轮圆盘转动一圈.若某段时间Δt内探测器接收到的光强随时 间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则该时间段内风轮叶片( )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答案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答案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 决定金属屈服强度的因素有哪 些?12 内在因素:金属本性及晶格类型、晶粒大小和亚结构、溶质元素、第二相。外在因素: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力状态。试举出几种能显著强化金属而又不降低其塑性的方法。固溶强化、形变硬化、细晶强化试述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的区别。为什么脆性断裂最危险?21韧性断裂是金属材料断裂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撕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地消耗能量;而脆性断裂是突然发生的断裂,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没有明显征兆,因而危害性很大。何谓拉伸断口三要素?影响宏观拉伸断口性态的

因素有哪些?答:宏观断口呈杯锥形,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三个区域组成,即所谓的断口特征三要素。上述断口三区域的形态、大小和相对位置,因试样形状、尺寸和金属材料的性能以及试验温度、加载速率和受力状态不同而变化?断裂强度与抗拉强度有何区别?抗拉强度是试样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工程应力,记为σb;拉伸断裂时的真应力称为断裂强度记为σf; 两者之间有经验关系:σf = σb (1+ψ);脆性材料的抗拉强度就是断裂强度;对于塑性材料,于出现颈缩两者并不相等。裂纹扩展受哪些因素支配?答:裂纹形核前均需有塑性变形;位错运动受阻,在一定条件下便会形成裂纹。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2222 试综合比较单向拉伸、压缩、弯曲及扭转试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答:单向拉伸试验的特点及应用:单向拉伸的应力状态较硬,一般用于塑性变形

材料力学性能考试题及答案

07 秋材料力学性能 一、填空:(每空1分,总分25分) 1.材料硬度的测定方法有、和。 2.在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中,经常采用三种典型的试样进行研究,即、和。 3.平均应力越高,疲劳寿命。 4.材料在扭转作用下,在圆杆横截面上无正应力而只有,中心处切 应力为,表面处。 5.脆性断裂的两种方式为和。 6.脆性材料切口根部裂纹形成准则遵循断裂准则;塑性材料切口根 部裂纹形成准则遵循断裂准则; 7.外力与裂纹面的取向关系不同,断裂模式不同,张开型中外加拉 应力与断裂面,而在滑开型中两者的取向关系则为。 8.蠕变断裂全过程大致由、和 三个阶段组成。 9.磨损目前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磨损的失效机制分为、和腐蚀磨损等。 10.深层剥落一般发生在表面强化材料的区域。

11.诱发材料脆断的三大因素分别是、和 。 二、选择:(每题1分,总分15分) ()1. 下列哪项不是陶瓷材料的优点 a)耐高温 b) 耐腐蚀 c) 耐磨损 d)塑性好 ()2. 对于脆性材料,其抗压强度一般比抗拉强度 a)高b)低c) 相等d) 不确定 ()3.用10mm直径淬火钢球,加压3000kg,保持30s,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50的正确表示应为 a) 150HBW10/3000/30 b) 150HRA3000/l0/ 30 c) 150HRC30/3000/10 d) 150HBSl0/3000/30 ()4.对同一种材料,δ5比δ10 a) 大 b) 小 c) 相同 d) 不确定 ()5.下列哪种材料用显微硬度方法测定其硬度。 a) 淬火钢件 b) 灰铸铁铸件 c) 退货态下的软钢 d) 陶瓷 ()6.下列哪种材料适合作为机床床身材料 a) 45钢 b) 40Cr钢 c) 35CrMo钢 d) 灰铸铁()7.下列哪种断裂模式的外加应力与裂纹面垂直,因而 它是最危险的一种断裂方式。

反驳加班工资代理词

反驳加班工资代理词(用人单位代理用)2011-10-16 编者按:本案系首律师为一家用人单位代理的一件劳动纠纷案件,劳动者依据双方劳动合同中的“甲方实行每周六天的工作制度”约定主张用人单位支付加班工资。最终,在首律师的代理下,劳动者的主张没有被仲裁委采纳,用人单位完胜。 尊敬的仲裁员: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律师法》的相关规定,上海市海上律师事务所接受本案被申请人的委托,指派我担任其委托代理人,依法参与本案庭审活动。现依本案事实和有关法律规定,并结合庭审情况,发表如下代理意见: 一、申请人主张其延长工作时间加班累计828小时,该主张不符合事实。 首先,申请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其在2010年3月9日即第一份劳动合同签订前在延长工作时间加班。 其次,就2010年3月9日签订的《劳动合同》(即第一份劳动合同)而言,虽然该合同第三条规定“甲方实行每周六天的工作制度”,但是申请人并不能以此能证明其在2010年3月9日至2011年3月6日期间延长工作时间加班。 再次,就2011年3月6日签订的《劳动合同》而言,虽然该合同第三条规定“甲方实行大小周(即单双轮休)工作制度,工作时间早上9:00至下午18:00”,但申请人也不能以此证明其2011年3月7日至2011年6月21日期间延长工作时间加班。被申请人是一家小公司,近年来经营状况不好,开工不足,不存在要求员工平时加班的现象。 最后,申请人提供的QQ聊天记录不能证明其存在加班,理由是该证据材料的真实性无法确认。QQ聊天记录属于电子资料,其作为证据提交符合法定的形式:首先要本地存档,然后请公证机关公证;其次,要证明QQ号码申请人所有;最后,还要证明QQ记录没有被篡改。申请人仅仅凭借几张打印文字的纸并不能证明其加班的事实。 二、申请人主张其休息日累计加班50天,该主张不符合事实。 首先,申请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其在2010年3月9日即第一份劳动合同签订前在休息日加班。 其次,就2010年3月9日签订的《劳动合同》而言,虽然该合同第三条规定“甲方实行每周六天的工作制度”,但是申请人并不能以此能证明其在2010年3月9日至2011年3月6日期间休息日工作时间加班。理由是,被申请人并没有按照合同中的规定安排申请人加班。被申请人每周保证申请人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连续休息时间不少于24小时,并没有违反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再次,就2011年3月6日签订的《劳动合同》而言,虽然该合同第三条规定“甲方实行大小周(即单双轮休)工作制度,工作时间早上9:00至下午18:00”,但申请人也不能以此证明其2011年3月7日至2011年6月21日期间休息日加班。被申请人是一家小公司,近年来经营状况不好,开工不足,不存在要求员工休息日加班的现象。 最后,申请人提供的QQ聊天记录不能证明其存在加班,理由是该证据材料的真实性无法确认。QQ聊天记录属于电子资料,其作为证据提交符合法定的形式:首先要本地存档,然后请公证机关公证;其次,要证明QQ号码申请人所有;最后,还要证明QQ记录没有被篡改。申请人仅仅凭借几张打印文字的纸并不能证明其加班的事实。 三、申请人关于补缴社会保险、不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的主张皆超过了仲裁时效。 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补缴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社会保险的主张已经超过一年的仲裁时效。 申请人要求支付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不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的主张已经超过一年的仲裁时效。 综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九条的规定,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现申请人没有任何具体的证据证明其在何时何地加班。故请仲裁庭驳回其仲裁申请。 以上代理意见,请仲裁庭采纳。 谢谢仲裁员! 被申请人: 某某公司上海分公司

材料力学性能试题(卷)集

判断 1.由内力引起的内力集度称为应力。(×) 2.当应变为一个单位时,弹性模量即等于弹性应力,即弹性模量是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 3.工程上弹性模量被称为材料的刚度,表征金属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其值越大,则在相同应力条件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就越大。(×) 4.弹性比功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5.滑移面和滑移方向的组合称为滑移系,滑移系越少金属的塑性越好。(×) 6.高的屈服强度有利于材料冷成型加工和改善焊接性能。(×) 7.固溶强化的效果是溶质原子与位错交互作用及溶质浓度的函数,因而它不受单相固溶合金(或多项合金中的基体相)中溶质量所限制。(×) 8.随着绕过质点的位错数量增加,留下的位错环增多,相当于质点的间距减小,流变应力就增大。(√) 9.层错能低的材料应变硬度程度小。(×) 10.磨损、腐蚀和断裂是机件的三种主要失效形式,其中以腐蚀的危害最大。(×) 11.韧性断裂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时断口呈氧化色,颗粒状。(×) 12.脆性断裂的断裂面一般与正应力垂直,断口平齐而光亮,长呈放射状或结晶状。(√) 13.决定材料强度的最基本因素是原子间接合力,原子间结合力越高,则弹性模量、熔点就越小。(×) 14.脆性金属材料在拉伸时产生垂直于载荷轴线的正断,塑性变形量几乎为零。(√) 15.脆性金属材料在压缩时除产生一定的压缩变形外,常沿与轴线呈45°方向产生断裂具有切断特征。(√)

16.弯曲试验主要测定非脆性或低塑性材料的抗弯强度。(×) 17.可根据断口宏观特征,来判断承受扭矩而断裂的机件性能。(√) 18.缺口截面上的应力分布是均匀的。(×) 19.硬度是表征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性能。(√) 20.于降低温度不同,提高应变速率将使金属材料的变脆倾向增大。(×) 21.低温脆性是材料屈服强度随温度降低急剧下降的结果。(×) 22.体心立方金属及其合金存在低温脆性。(√) 23.无论第二相分布于晶界上还是独立在基体中,当其尺寸增大时均使材料韧性下降,韧脆转变温度升高。(√) 24.细化晶粒的合金元素因提高强度和塑性使断裂韧度K IC下降。(×) 25.残余奥氏体是一种韧性第二相,分布于马氏体中,可以松弛裂纹尖端的应力峰,增大裂纹扩展的阻力,提高断裂韧度K IC。(√) 26.一般大多数结构钢的断裂韧度K IC都随温度降低而升高。(×) 27.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越大,其疲劳极限也越大。(√) 28.宏观疲劳裂纹是由微观裂纹的形成、长大及连接而成的。(√) 29.材料的疲劳强度仅与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及夹杂物有关,而不受载荷条件、工作环境及表面处理条件的影响。(×) 30.应力腐蚀断裂并是金属在应力作用下的机械破坏与在化学介质作用下的腐蚀性破坏的叠加所造成的。(×) 31.氢蚀断裂的宏观断口形貌呈氧化色,颗粒状。(√) 32.含碳量较低且硫、磷含量较高的钢,氢脆敏感性低。(×) 33.在磨损过程中,磨屑的形成也是一个变形和断裂的过程。(√)

常用材料力学性能.

常用材料性质参数 材料的性质与制造工艺、化学成份、内部缺陷、使用温度、受载历史、服役时间、试件尺寸等因素有关。本附录给出的材料性能参数只是典型范围值。用于实际工程分析或工程设计时,请咨询材料制造商或供应商。 除非特别说明,本附录给出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均指拉伸时的值。 表 1 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和热膨胀系数 材料名称弹性模量E GPa 泊松比V 密度 kg/m3 热膨胀系数a 1G6/C 铝合金-79 黄铜 青铜 铸铁 混凝土(压 普通增强轻质17-31 2300 2400 1100-1800

7-14 铜及其合金玻璃 镁合金镍合金( 蒙乃尔铜镍 塑料 尼龙聚乙烯 2.1-3.4 0.7-1.4 0.4 0.4 880-1100 960-1400 70-140 140-290 岩石(压 花岗岩、大理石、石英石石灰石、沙石40-100 20-70 0.2-0.3 0.2-0.3 2600-2900 2000-2900 5-9 橡胶130-200 沙、土壤、砂砾钢

高强钢不锈钢结构钢190-210 0.27-0.30 7850 10-18 14 17 12 钛合金钨木材(弯曲 杉木橡木松木11-13 11-12 11-14 480-560 640-720 560-640 1 表 2 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名称/牌号屈服强度s CT MPa 抗拉强度b CT

MPa 伸长率 5 % 备注 铝合金LY12 35-500 274 100-550 412 1-45 19 硬铝 黄铜青铜 铸铁( 拉伸HT150 HT250 120-290 69-480 150 250 0-1 铸铁( 压缩混凝土(压缩铜及其合金 玻璃

中学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中学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年,物理组紧紧围绕开学初制订的工作计划,围绕学校总体要求和教研处、教务处的具体布置,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认真落实两纲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抓落实,抓深化,抓课堂教学的常态管理,各项工作都能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完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1.业务学习 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进一步学习物理《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标准解读》等学科刊物,认真学习研究《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等。了解教研教改信息,如今年暑期中修改的学科指导意见中,将部分内容删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改革课堂教学,了解现在物理教学的动向和发展趋势,在实际教学中体现高中物理有效性。 学习交流心得体会,形式多样,改进教学手段。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体物理教师从点滴入手,每位上课教师都能认真钻研教材,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每位执教教师都能认真去查找资料,精心备课,撰写教案。部分教师回顾、反思在教案上写下自己上课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作为教学反思,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始终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战地,是提高教学效 率的关键。向45分钟要效益;根据所教班级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都是大家随机教研的话题,新老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找准今后教学的切入点,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立足课堂,夯实双基。 2.坚持开展集体备、听、评、说课活动

材料力学性能期末考试[1]

第一章 1,静载荷下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材料的拉伸、压缩、扭转、弯曲及硬度等性能。2,在弹性变形阶段,大多数金属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符合胡克定律的正比例关系,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 3,弹性比功为应力-应变曲线下弹性范围内所吸收的变形功。 4,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残余应变小余1%~4%),而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称为包辛格效应。 包辛格效应消除方法:(1) 预先进行较大的塑性变形; (2) 在第二次反向受力前先使金属材料于回复或再结晶 温度下退火,如钢在400-500℃,铜合金在250-270℃退 火。 5,屈服标准: (1),比利极限:应力-应变曲线上符合线性关系的最高应力。 (2),弹性极限:试样加载后再卸载,以不出现残留的永久变形为准则,材料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 (3),屈服强度:以规定发生一定的残余变形为标准。 6,影响材料强度的内在因素有:结合键、组织、结构、原子本性。 影响材料强度的外在因素有:温度、应变速度、应力状态。 7,影响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的四种强化机制: ①固溶强化;②形变强化;③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④晶界和亚晶强化。8,加工硬化的作用: (1) 加工硬化可使金属机件具有一定的抗偶然过载能力,保证机件安全。 (2) 加工硬化和塑性变形适当配合可使金属均匀塑性变形,保证冷变形工艺顺利实施。(如果没有加工硬化能力,任何冷加工成型的工艺都是无法进行。)(3) 可降低塑性,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9,应力状态软性系数α: α值越大,表示应力状态越“软”,金属越易于产生塑性变形和韧性断裂。α值越小,表示应力状态越“硬”,金属越不易于产生塑性变形而易于产生脆性断裂。 10,冲击弯曲试验的作用:主要测定脆性或低塑性材料的抗弯强度。 第二章 1,由于缺口的存在,在静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将会发生变化,产生所谓的“缺口效应”。 2,冲击韧性的定义是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用标准试样的冲击吸收功A k表示。 3,细化晶粒提高韧性的原因: (1) 晶界是裂纹扩展的阻力; (2) 晶界前塞积的位错数减少,有利于降低应力集中; (3) 晶界总面积增加,使晶界上杂质浓度减小,避免了产生沿晶脆性断裂。 4,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变为穿晶解理,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这就是低温脆性。 5,韧脆转变温度:

17年温州市力学竞赛试题及评分标准

2017年温州市高一物理(力学)竞赛试题 、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共50分。在每小题给岀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在2016年的夏季奥运会上,我国跳水运动员获得多枚奖牌,为祖国赢得荣誉,高台跳水比赛时, 运动员起跳后在空中做出各种动作,最后沿竖直方向进入水中,若此过程中运动员头部的运动轨迹 如右图中虚线所示 a 、b 、c 和d 为运动轨迹上的四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过a 、b 、c 、d 四个点的速度方向均可能竖直向下 B. 经过a 、c 两个点的速度方向可能竖直向下 C. 研究运动员的跳水动作及评定得分时可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D. 若b 和d 点切线沿竖直方向,则经 b 和d 点运动员头部加速度方向不可能竖直向下 2. 如图所示,在农村有一种常见平板车上放着一袋化肥。若平板车保持图中所示状态向左水平加速 运动且加速度逐渐增大,在运动过程中,这袋化肥始终和平板车保待相对静止,则( ) A.平车对化肥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B.平板车对化肥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平板车对化肥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D.平板车对化肥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3. —辆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 40m/s 的速度巡逻,突然接到报警,在前方 不远处有警情需要处理, 该警车要尽快赶到岀事地点且到达岀事地点时的速度也为 40m/s ,有三种方式;a 为一直匀速直 线运动;b 为先减速再加速;c 为先加速再减速,则( ) 率为v 时,两根绳的拉力恰好均为零,则( ) A. a 方式先到达 C. c 方式先到达 B. b 方式先到达 D.可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ca 、 高,a 为最低点, cb 是竖直平面内两根固定的光滑细杆, cb 经过圆心。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两个滑环都从 a 、b 、c 、d 位于同一圆周上, d 为圆周的最 c 点无初速释放,用 t 2分别表示滑环到达 A. 11> t 2 B.t 1< t 2 a 、b 所用的时间,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无法确定 C.t 1= t 2 D. 5.如图所示,一飞行器围绕地球沿半径为 气使其变轨,2、3是与轨道1相切于P r 的圆轨道1运动。经P 点时,启动推进器短时间向前喷 点 的可能轨道。则飞行器() A.变轨后可能沿轨道3运动 B.相对于变轨前飞行器运行周期变长 C.变轨前、后在两轨道上经 P 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D.变轨前、后在两轨道上经 P 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6.如图,长均为L 的两根轻绳,一端共同系住质量为 m 的小球,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等高的 A 、 B 两 如 点,A 、B 两点间的距离也为L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今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以 AB 为轴做圆周运动,若小球在最高点速 A.当绳的拉力恰好为0时,小球在最高点的速率 v gL B.当绳的拉力恰好为0时,小球在最高点的速率 C. 若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 ,此时每根绳的拉力大小为 F 8-3 mg D. 若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 3 ,此时每根绳的拉力大小为 F 2 3mg 7.如图所示,物块 A 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 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物块 竖直),此时A 恰好不滑动, B 刚好不下滑,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W , A 与地面间的动摩 擦因数为忐,最大静摩擦力等千滑动摩擦力 A 与 B 的质量之比为( A ( A 、 B 接触面

材料力学性能考试答案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后答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第2版 第一章 单向静拉伸力学性能 1、 试述退火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的屈服现象在拉伸力-伸长曲线图上的区别?为什么? 2、 决定金属屈服强度的因素有哪些?【P12】 答:内在因素:金属本性及晶格类型、晶粒大小和亚结构、溶质元素、第二相。 外在因素: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力状态。 3、 试述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的区别。为什么脆性断裂最危险?【P21】 答:韧性断裂是金属材料断裂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撕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地消耗能量;而脆性断裂是突然发生的断裂,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没有明显征兆,因而危害性很大。 4、 剪切断裂与解理断裂都是穿晶断裂,为什么断裂性质完全不同?【P23】 答:剪切断裂是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分离而造成的滑移面分离,一般是韧性断裂,而解理断裂是在正应力作用以极快的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解理断裂通常是脆性断裂。 5、 何谓拉伸断口三要素?影响宏观拉伸断口性态的因素有哪些? 答:宏观断口呈杯锥形,由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三个区域组成,即所谓的断口特征三要素。上述断口三区域的形态、大小和相对位置,因试样形状、尺寸和金属材料的性能以及试验温度、加载速率和受力状态不同而变化。 6、 论述格雷菲斯裂纹理论分析问题的思路,推导格雷菲斯方程,并指出该理论的局限性。 【P32】 答: 212?? ? ??=a E s c πγσ,只适用于脆性固体,也就是只适用于那些裂纹尖端塑性变形可以忽略的情况。 第二章 金属在其他静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应力状态软性系数—— 材料或工件所承受的最大切应力τmax 和最大正应力σmax 比值,即: () 32131max max 5.02σσσσσστα+--== 【新书P39 旧书P46】 (2)缺口效应—— 绝大多数机件的横截面都不是均匀而无变化的光滑体,往往存在截面的急剧变化,如键槽、油孔、轴肩、螺纹、退刀槽及焊缝等,这种截面变化的部分可视为“缺口”,由于缺口的存在,在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产生所谓的缺口效应。【P44 P53】 (3)缺口敏感度——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 的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 的比值,称为缺口敏感度,即: 【P47 P55 】 (4)布氏硬度——用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作为压头,采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试验力计算而得的硬度。【P49 P58】 (5)洛氏硬度——采用金刚石圆锥体或小淬火钢球作压头,以测量压痕深度所表示的硬度【P51 P60】。 (6)维氏硬度——以两相对面夹角为136。的金刚石四棱锥作压头,采用单位面积所承

材料力学性能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 包辛格效应、疲劳门槛值、应力腐蚀门槛值、平面应力状态、平面应变状态、蠕变极限、低周疲劳、高周疲劳、滞弹性、弹性比功、冲击韧性、断裂韧性、氢脆、应力腐蚀、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微动磨损、蠕变、持久强度、应力松弛、腐蚀疲劳、加工硬化指数 二、指出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物理意义及单位 A K 、K 1、K IC 、K 1SCC 、c a 、E 、σf 、σb 、σ 0.2、σys 、σP 、δ、σ-1、th K ?、C 650103σ、ε、?、H B 、HRC 、H V 、G 、G IC 、 三、填空题 1、低碳钢拉伸试验的过程可以分为 、 和 三个阶段。 2、材料常规力学性能的五大指标为: 、 、 、 。 3、陶瓷材料增韧的主要途径有 、 、 、 显微结构增韧以及复合增韧六种。 4、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 、 和 测试法。 1、聚合物的弹性模量对 非常敏感,它的粘弹性表现为滞后环、 和 ,这种现象与温度、时间密切有关。 2、影响屈服强度的内在因素有: 、 、 、 ;外在因素有: 、 、 。 3、缺口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归结为四个方面: 、 、 、 。 4、材料或零件在 和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失效叫腐蚀疲劳。 四、请说明下面公式各符号的名称以及其物理意义 c IC c a Y K /=σ、、n SS A σε= 、n K S ε=、 m K c dN da )(?= 五、简答题 1. 金属疲劳破坏的特点是什么?典型疲劳断口具有什么特征?提高疲劳强度的途径有哪些? 2. 和常温下力学性能相比,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行为有哪些特点?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何在? 3. 提高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有哪些方法?试用已学过的专业知识就每种方法各举一例。 4. 缺口对材料的性能有哪些影响?为什么缺口冲击韧性被列为材料常规性能的五大指标之一?它和断裂韧性有何关系? 5. 为什么通常体心立方金属显示低温脆性,而面心立方金属一般没有低温脆性? 6. 提高零件的疲劳寿命有哪些方法? 试就每种方法各举一应用实例,并对这种方法具体分析,其在抑制疲劳裂纹的萌生中起有益作用,还是在阻碍疲劳裂纹扩展中有良好的效果? 7. 为什么材料的塑性要以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这两个指标来度量?它们在工程上各有什么实际意义? 8. 缺口冲击韧性为什么被列为材料常规性能的五大指标之一,怎样正确理解冲击韧性的功能:(a)它是

19年温州市力学竞赛试题及评分标准

2019年温州市高一物理(力学)竞赛试题 班 姓名 编号. 时间:120 min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e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 .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 固定倾斜角6。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贝I 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 力的合力大小为 A. G B. Gsin8 C. GcosS D. Gtan6 2 .今有一个相对i 也面静止,悬浮在赤道上空的气球。对于f 站在宇宙背景幡性系的观察 者,仅考虑地球相对其的自转运动,则以下对气辍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B.该气球受地球引力、空气浮力和空气阻力 D.地球弓|力小于空气浮力 3 .两质量相同的卫星绕也楸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半径之比凡:&= 1: 2,则关于两卫星 的下列说法,正潴的是 A.向心加速度之比为6 :m=1: 2 B.线速度之比为V1 : v := 2: 1 C.动能之匕纺£k ] : E 占2: 1 D.运动周期之比为T1 : ?2= 1: 2 4 .如图所示,轨道AC 由倾角6的粗糙倾斜轨道AB 而水平光滑轨道BC 构成 有a 、b 两 个小球,a 球从AB 上距B 点Z 处静止释放,经过B 点后在水 平轨道BC 上运动(忽略小球a 过B 点时速率的微小变化);b 球从C 点上方高为J5Z 处下落.a 、b 两建同时释放,并同时 到达C 处,已知a 球与轨道AB 间的动摩擦因数卡1ZB , BC 间距也为L,贝1卜36为 A. 1/3 B. 3/5 C. 3,4 D. 4/5 5 .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勖的一部分,员时睦条曲 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杳。如图(a )所示,曲线上的A 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 过A 点和曲线上紧邻A 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图,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图就叫做A 点的曲率图, 其半径P 叫做A 点的曲率半径。现将一物体沿与水 平面成“角的方向以速度W 抛出,如图(b )所示。 则在其轨迹最高点P 处的曲率半径是 6 .根据高中所钩口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但实际上,赤道 上方200 m 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碗。这一现象可解译为,除 A.该气球受力平衡 C 士也球弓I 力大于空气浮力 c 1 沁 S% D ,cos* sin a 8

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主要是指材料的宏观性能,如弹性性能、塑性性能、硬度、抗冲击性能等。它们是设计各种工程结构时选用材料的主要依据。各种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按照有关标准规定的方法和程序,用相应的试验设备和仪器测出的。表征材料力学性能的各种参量同材料的化学组成、晶体点阵、晶粒大小、外力特性(静力、动力、冲击力等)、温度、加工方式等一系列内、外因素有关。材料的各种力学性能分述如下: 弹性性能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如果外力不超过某个限度,在外力卸除后恢复原状。材料的这种性能称为弹性。外力卸除后即可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表示材料在静载荷、常温下弹性性能的一些主要参量可以通过拉伸试验进行测定。 拉伸试样常制成圆截面(图1之a)或矩形截面(图1之b)棒体,l为标距,d为圆形试样的直径,h和t分别为矩形截面试样的宽度和厚度,图中截面形状用阴影表示,面积记为A。长度和横向尺寸的比例关系也有如下规定:对于圆形截面试样,规定l=10d或l=5d;对于矩形截 面试样,按照面积换算规定或者。试样两端的粗大部分用以和材料试验 机的夹头相连接。试验结果通常绘制成拉伸图或应力-应变图。图2为低碳钢的拉伸图,横坐标表示试样的伸长量Δl(或应变ε=Δl/l),纵坐标表示载荷P(或应力σ=P/A)。图中的曲线从原点到点p为直线,pe段为曲线,载荷不大于点e所对应的值时,卸载后试样可恢复原状。反映材料弹性性质的参量有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弹性模量、剪切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 比例极限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的最大应力称为比例极限,即图中点p所对应的应力,以σp表示。在应力低于σp的情况下,应力和应变保持正比例关系的规律叫胡克定律。载荷超过点p对应的值后,拉伸曲线开始偏离直线。 弹性极限试样卸载后能恢复原状的最大应力称为弹性极限,即图中点e所对应的应力,以σe表示。若在应力超出σe后卸载,试样中将出现残余变形。比例极限和弹性极限的测试值敏感地受测试精度的影响,并不易测准,所以在有关标准中规定,对于拉伸曲线的直线部分产生规定偏离量(用切线斜率的偏差表示)的应力作为"规定比例极限"。对于弹性

材料力学性能-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单向静拉伸力学性能 1、 解释下列名词。 2. 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 后于应力的现象。 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 4?包申格效应: 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 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 现象。 11. 韧脆转变:具有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性断裂变为脆 性断裂,这种现象称 为韧脆转变 2、 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 答:E 弹性模量G 切变模量 r 规定残余伸长应力 0.2屈服强度 gt 金属材料拉伸时最大应力下的总伸长率 n 应 变硬化指数 【P15】 3、 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 答:主要决定于原子本性和晶格类型。合金化、热处理、冷塑性变形等能够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形态和晶粒大小,但 是不改变金属原子的本性和晶格类型。组织虽然改变了,原子的本性和晶格类型未发生改变,故弹性模量对组织不敏 感。【P4】 4、 现有4 5、40Cr 、35 CrMo 钢和灰铸铁几种材料,你选择哪种材料作为机床起身,为什么? 选灰铸铁,因为其含碳量搞,有良好的吸震减震作用,并且机床床身一般结构简单,对精度要求不高,使用灰铸铁可 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5、 试述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的区别。为什么脆性断裂最危险? 【P21】 答:韧性断裂是金属材料断裂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撕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 中不断地消耗能量;而脆性断裂是突然发生的断裂, 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 没有明显征兆,因而危害性很大。 6、 何谓拉伸断口三要素?影响宏观拉伸断口性态的因素有哪些? 答:宏观断口呈杯锥形,由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三个区域组成,即所谓的断口特征三要素。上述断口三区域的形 态、大小和相对位置,因试样形状、尺寸和金属材料的性能以及试验温度、加载速率和受力状态不同而变化。 7、 板材宏观脆性断口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寻找断裂源? 断口平齐而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板状矩形拉伸试样断口中的人字纹花样的放射方向也 与裂纹扩展方向平行,其尖端指向裂纹源。 第二章 金属在其他静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一、解释下列名词: (1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 材料或工件所承受的最大切应力T max 和最大正应力(T max 比值,即: (3)缺口敏感度一一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 T bn 的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 T b 的比值,称为缺口敏感度,即:【P47 P55】 max 1 3 max 2 1 0.5 2 3 【新书P39旧书P46】

2009年温州市力学竞赛试题1

2009年温州市力学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O 分,共40分) 1.质点由A 点从静止出发沿直线AB 运动,先做加速度为a 1的匀加速运动,后作加速度为a 2的匀减速运动,到B 点时恰好停止。若AB 长为s ,则质点走完AB 的最短时间是 A .12s a a + B .11212()a s a a a + C .11222()a s a a a + D .12122()a a s a a + 2.如图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半圆轨道直径ab 水平,质点P 从a 点正上方高H 处自由下落,经过轨道后从b 点冲出半圆轨道后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23H ,空气阻力不计。当质点下落再经过轨道a 点冲出时,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为 A .23 h H = B .3H h = C .3H h D .233H h H 3.质量为m 的三角形木楔A 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如图所示,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水平力F 作用在木楔A 的竖直面上。在力F 的推动下,木楔A 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a 向上滑动,则水平力F 的大小为 A .[] (sin cos )cos m a g θμθθ ++ B .sin cos sin ma mg θθμθ -+ C . [](sin cos )cos sin m a g θμθθμθ++- D .[] (sin cos )cos sin m a g θμθθμθ+++ 4.从离地h 高处自由下落小球a ,同时在它正下方H 处以初速度v o 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 ,不 计空气阻力,有 A .若v o > gh ,小球b 在上升过程中与a 球相遇 B .若v o

材料力学性能试题A

07 秋 材料力学性能 一、填空:(每空1分,总分25分) 1. 材料硬度的测定方法有 、 和 。 2. 在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中,经常采用三种典型的试样进行研究,即 、 和 。 3. 平均应力越高,疲劳寿命 。 4. 材料在扭转作用下,在圆杆横截面上无正应力而只有 ,中心处切应力为 ,表面处 。 5. 脆性断裂的两种方式为 和 。 6. 脆性材料切口根部裂纹形成准则遵循 断裂准则;塑性材料切口根部裂纹形成准则遵循 断裂准则; 7. 外力与裂纹面的取向关系不同,断裂模式不同,张开型中外加拉应力与断裂面 ,而在滑开型中两者的取向关系则为 。 8.蠕变断裂全过程大致由 、 和 三个阶段组成。 9.磨损目前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磨损的失效机制分为 、 和腐蚀磨损等。 10.深层剥落一般发生在表面强化材料的 区域。 11.诱发材料脆断的三大因素分别是 、 和 。 二、选择:(每题1分,总分15分) ( )1. 下列哪项不是陶瓷材料的优点 a )耐高温 b) 耐腐蚀 c) 耐磨损 d)塑性好 ( )2. 对于脆性材料,其抗压强度一般比抗拉强度 a) 高 b) 低 c) 相等 d) 不确定 ( )3.用10mm 直径淬火钢球,加压3000kg ,保持30s ,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50的正确表示应为 a) 150HBW10/3000/30 b) 150HRA3000/l0/30 c) 150HRC30/3000/10 d) 150HBSl0/3000/30 ( )4. 对同一种材料,δ5比δ10 a) 大 b) 小 c) 相同 d) 不确定 ( )5. 下列哪种材料用显微硬度方法测定其硬度。 a) 淬火钢件 b) 灰铸铁铸件 c) 退货态下的软钢 d) 陶瓷 ( )6. 下列哪种材料适合作为机床床身材料 a) 45钢 b) 40Cr 钢 c) 35CrMo 钢 d) 灰铸铁 ( )7. 下列哪种断裂模式的外加应力与裂纹面垂直,因而 它是最危险的一种断裂方式。 a) 撕开型 b) 张开型 c) 滑开型 d) 复合型

材料力学性能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力学性能课后答案(整理版) 1、解释下列名词。 1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5.解理刻面: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称为解理刻面。 6.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 韧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7.解理台阶:当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时,便形成一个高度为b的台阶。 8.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端滑动而相互汇合,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当汇合台阶高度足够大时,便成为河流花样。是解理台阶的一种标志。 9.解理面: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10.穿晶断裂:穿晶断裂的裂纹穿过晶内,可以是韧性断裂,也可以是脆性断裂。 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多数是脆性断裂。 11.韧脆转变:具有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性断裂变为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韧脆转变 12.弹性不完整性:理想的弹性体是不存在的,多数工程材料弹性变形时,可能出现加载线与卸载线不重合、应变滞后于应力变化等现象,称之为弹性不完整性。弹性不完整性现象包括包申格效应、弹性后效、弹性滞后和循环韧性等决定金属屈服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内在因素:金属本性及晶格类型、晶粒大小和亚结构、溶质元素、第二相。外在因素: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力状态。 2、试述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的区别。为什么脆性断裂最危险? 答:韧性断裂是金属材料断裂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撕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地消耗能量;而脆性断裂是突然发生的断裂,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没有明显征兆,因而危害性很大。 3、剪切断裂与解理断裂都是穿晶断裂,为什么断裂性质完全不同? 答:剪切断裂是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分离而造成的滑移面分离,一般是韧性断裂,而解理断裂是在正应力作用以极快的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解理断裂通常是脆性断裂。 4、何谓拉伸断口三要素?影响宏观拉伸断口性态的因素有哪些? 答:宏观断口呈杯锥形,由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三个区域组成,即所谓的断口特征三要素。上述断口三区域的形态、大小和相对位置,因试样形状、尺寸和金属材料的性能以及试验温度、加载速率和受力状态不同而变化。5、论述格雷菲斯裂纹理论分析问题的思路,推导格雷菲斯方程,并指出该理论 的局限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