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中的定义

心理学中的定义

心理学中的定义
心理学中的定义

心理学中的定义

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应。——笛卡尔

3.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

4.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狭义上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

5.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6遗传:是一种生物想象,是指上代的许多(生物特征)传给下代的过程。

7.文化:狭义的文化指观念形态的文化,广义指人类社会的全部遗产

8.性的系统:人体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9. 广义上的学习:人与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

包括三个层次:①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

②学习表现为行为的变化,而引起有机体行为变化的原因是个体经验的习得。③学习所造成的行为变化,在行为品质上分为水平的提升和持久稳定。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即人在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工具,积极主动的获得社会及个体经验的过程。包括三个层次:①人类除了能够以直接的方式获取经验外,还能通过社会交往等形式获取大量的间接经验。②人类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语言,文字是人类经验的载体。③动物的学习是为了适应环境,是被动的,而人类的学习是积极主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并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过程。

10.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结果对另一种学习的易化火干扰现象。

11.知识应用:实质是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的过程。

12技能: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

13品德:指个体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对社会,他人,周围事物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互相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14. 道德认知:指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知,是人的认知过程在品德的表现。

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理想,面对现实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产生的倾慕或鄙视热爱或憎恶,欣赏或不屑等态度倾向的内心体验,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

道德意志:是个人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克服各种困难,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以实现预期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指个人受一定信念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外部活动方式。道德行为是品德重要的外部表现形式,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15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6.感受性: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觉阈限指能引起的持续一定实践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

17嗅觉:一种比较原始的感觉,嗅觉的适宜刺激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膜的嗅细胞。

18错觉:特点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19.记忆: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0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21表象:保持在记忆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22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地反映。

23.直观动作思维:实践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的思维活动。实际动作便是思维的支柱具体

形象思维:运用已有的(表象)产生的思维活动。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概念: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因而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

24直觉思维: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分析思维:明确意识到思维的步骤和思维的过程,并按一定程序执行的思维。

25聚合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26常规思维: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惯常德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运用新颖的,独创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

27概念: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

28推理: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是由判断构成的,并依据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由已知确立未知的思维过程。

29问题解决: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30.言语:人们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

31.想象:在人脑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加工,从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新的结合。

32.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

..。

..和集中

33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的弥补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

34.需要: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35.动机:激发,维持和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或内在动力。

36.挫折: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37.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

38.情绪状态:在某种事件或情景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激动不安状态。

39心境: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

激情:一种强烈而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应激: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40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时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起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

41焦虑:当一个人预测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愉快情绪,通常由忧虑,紧张,失望,不安,恐惧,焦虑,羞愧等感受交织在一起。

42人格: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43人格倾向性:是一个人对现实态度和积极性行为的动力系统。

人格心理特征:人格结构中最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因素,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成分,它表明一个人比较经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

自我调控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45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人格的一种心理特征。

%能力的两种含义:①已经发展出或表现出的实际能力②指可能发展的潜在能力。

46.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倾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

47.性格: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48应对:指个体在面临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过程,它包括任何消除或减轻

或减弱应激源的努力,无论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有意识或潜意识的,现实倾向的或非现实倾向的。49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50人际交往:动态角度看,是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交流和物质方面的交换。静态看,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

51人际认知:个体在交往中观察了解他人的外资特征和外显行为,形成印象,并推测,判断其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行为动机和意向的过程。

52.归因理论: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和自己行为原因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的总称。

53.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 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 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 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 ()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 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 这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 社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自体心理学理论。

自体心理学理论。 自体心理学的模式认为,人需要从环境中的他人那儿获得特殊的反应,才能发展和保持自尊和安宁感。过失与匮乏比冲突占据了更加中心的位置,有缺陷的心理结构被看做是对有缺陷的功能的反应,强调婴儿需求的满足基于压抑的欲望和内驱力。因此,心理咨询师的治疗目标更多的是去理解那些需要,以及在治疗中去面对这些需要,而较少地去挫败那些在治疗中最终会放弃的婴幼儿欲望。建造这种精神结构和修复自体的不足,被认为比消除冲突重要得多。早年养育的过失与匮乏会导致自恋的病态发展,其表现如下: 1)自体客体关系( self-object-relation)。这类当事人与客体显现一种特 殊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潜意识地将客体当做一个从属于自己的个体,当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种人际关系表现为严重的自我界限混乱或没有自我界限。 2)无所不能的自身(grand self),在心理发育的早期,孩子需要养育者同感的接纳和肯定他们带有幻想的雄心,并允许将养育者理想化。随着与养育者的互动,孩子学会分别哪些是幻想,哪些可成为真实,并发展出正常的自尊、雄心和自我理想。这个阶段正常发展,才能保障随后与他人的关系的正常发展,才有能力区分自己与他人。反之,如果养育者不能同感地接纳,就会导致正常发展必需的早期雄心和理想化父母印象的缺失。缺失导致的后果为此种需要代偿性地加强,表现为在随后的人际交往中对他人过分理想化,以及自认为无所不能。 3)对赞美的无限需要。将他人过分理想化反映了早年的心理创伤,是由于当事人希望以此来代替自身缺失的那部分精神结构。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一个全能的神化的他人,并潜意识地将其当做自己的一部分。这类人,在他们随后的人际关系中出于对早年在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上不适当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反应。对心理咨询师来说,意识到自己的反移情模式是一项挑战也是有益处的。例如,在精神病院中,一位患者对她的心理咨询师作出了令人难忘的指责:“你是我遇见过的最冷酷、最像计算机的人。你像个机器人,我说话时你只是坐在那儿,像机器一样点头,我打赌要是我切开你的手臂,我看到的不是血管,而会是电线。”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格塞尔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格塞尔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格塞尔”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格塞尔 【生卒】:1880—1961【介绍】:一译“盖塞尔”。美国儿童心理学家。 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阿尔玛镇。 1903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 1906年于克拉克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受G.S.霍尔的影响,专心致力于儿童发展的研究。1908-1910年任教于洛杉矶州立师范学校,不久转任耶鲁大学教育学助教。 1915年于耶鲁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后终生任职于耶鲁大学。 建立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并任首席主任、顾问等。 1915-1948年兼任耶鲁医学院儿童卫生学教授。1948-1950年任儿童视觉研究室特别研究员。 其研究建立在对儿童行为的大规模系统观察和测量的基础上,首次使用摄影观察技术和追踪研究(或纵向研究)方法,主张“成熟势力说”。

根据双生子学习爬梯的实验结果,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同环境有关的大脑皮层的成熟,儿童行为或心理模式按一定程序依次呈现,大脑皮层不成熟,学习便无从产生。 还认为儿童具有天生自我调节的能力,父母和教师不应迫使孩子嵌入某种预想的模式之中,应充分考虑儿童本身的倾向,尽可能提供儿童发现自我和发展个性的机会。 倡导推广儿童中心养育法。 1940年与同事制定《格塞尔发展量表》(亦称《耶鲁量表》),提出婴幼儿发展的各“关键年龄”及其发育商数,量表经两次修订,被译成多种文字(中国有修订本),被认为是评定婴幼儿心理能力发展的有效工具。 1954年提出关于儿童发展的几个原则:(1)发展方向原则。 发展不是随意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方向有秩序、有系统地进行的,如从头到脚,从中心向边缘,按顺序发展。 这种方向由遗传机制决定。 (2)相互交织原则。 即行为模式中的平衡现象是发展过程中互补结构发展的结果。 通过互补过程,相反的力量在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分别显示出各自的优势。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徐钧自体心理学内容分享

徐钧自体心理学内容分享 个体在早年关系中因为体验被覆盖所引起的压抑,在咨询关系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重新被体验到。来访者作为主体体验到那些被遗失的体验。所以,精神分析的的确确是一种全身心的实践。精神分析一定是体验从潜意识到达意识,如果只是事件从潜意识到意识,没有任何治疗价值。科胡特强调用共情性方法理解来访者的主体感。治疗师把理解深度回馈给来访者的时候,来访者也能够理解。随着自由联想进展,对事件的感受会浮现到前意识里,治疗师会对前意识进行工作。前意识是稍加注意就能意识到的东西,这里是指稍加注意就能意识到的体验。咨询中最重要的是帮助描述原发的情感部分,但有的来访者连继发的感受都搞不清楚的。这种感受是不变的,但会被遗忘,相当于压抑,潜抑或分裂了。分享2:主体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主体的体验处在不停的流动当中。两个人都是主体,这两个人又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个人的存在都和主体间性的互动有关。所有疗法都有主体间,主体间观点可以用于不同的疗法当中,主体间理论很接近人本主义的观点。主体间性的暴露比传统精神分析多,主体间性治疗师会与来访者分享自己感受,努力理解问题所隐含的真正意义上的问题,达到主体间性。主体间不强调知识水平,调用的是自动化的反应,就象骑自行车一

样。咨询师要有足够的开放和内外一致性,主体间治疗师强调治疗师和来访者同时保持开放。强调超越各个学派的元理论,强调一个人是带着其个人特点的,反对把一个人物化作为客体去描述。两个主体互相开放的互动,在互动中治疗师注重微观的部分。强调训练内功不是招式,和来访者互动当中句对句的能力。依据操作性的概念和来访者互动,感受性保持开放。出现阻抗时,不要和来访者对着干。对出现阻抗的,不要突破他的阻抗,而要顺着阻抗去理解,理解那是来访者的自我保护,科胡特的观点如此。个体是由许多体验组织起来,有不同的体验组织,与人互动的模型不可预料无法预测,在实际互动中模型自然显现出来,帮助他澄清这种模型,表达体验的方式,从潜意识到意识。治疗师在互动时就是一个小社会,来访者会受到治疗师风格的影响产生一系列变化。咨询师站在来访者角度,把来访者看成一个主体进行现象学式的回应,带着体会描述来访者的体会。咨询师先对来访者回应,再追踪来访者对咨询师的回应,因为不能确定真的听到来访者的话,而是需要依靠来访者的回应来确定。当来访者回应并不匹配的时候,治疗师就要做调整,考虑另外一个思路了。治疗师在感受一些时不能莽撞地马上说出来,首先去感受,回顾这些感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从产生自由联想到融合,这个就是相遇。一下子就通了,症状产生戏剧性的转变,全身通电,是创伤被碰到后才出现的东

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的概念总结 一.各章标题 1.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2.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3.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经过头脑加工(综合和解释),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4.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①意识是一种觉知。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包括外部事物和内部状态及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布局等;②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③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变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 5.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6.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联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7.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他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8.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语言具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和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特征。 9.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10.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 11.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人从事的活动的效率。 12.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4个特性。 13.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的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二.书中特别列为小标题的概念 1.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2.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3.无意识: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4.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5.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这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6.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7.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8.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教育心理学概念

教育心理学概念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旨在理解学生学习心理,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 的学习。 2、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3、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4、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 理变化。 5、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渡的时期,大 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 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6、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 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 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7、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 识,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8、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 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9、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 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1、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12、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 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3、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 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新自体心理学的诠释观

2011年9月第5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Sep,2011 No.5新自体心理学的诠释观 郭本禹 摘要:新自体心理学重视诠释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其代表人物对诠释的内涵、功能、作用机制以及精确性等问题都提出了新的理解。新自体心理学家沃尔夫、斯托罗洛、布尔斯基和哈格兰德等人的诠释观继承并发展了科胡特自体心理学关于诠释的基本观点。新自体心理学的诠释观是科胡特自体心理学有关诠释观点的继承与发展,新自体心理学的诠释观为诠释的内涵、功能、作用机制和精确性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理解,其理论视野与深度远远超越了科胡特自体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自体心理学多元取向性、后现代性的理论特点,不仅丰富了新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为当代精神分析临床治疗实践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理论资源。 关键词:诠释;新自体心理学;科胡特;精神分析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08(2011)05-0125-06收稿日期:2011-01-23 作者简介:郭本禹,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97 新自体心理学指的是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创始人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1913—1981)去世后发展起来的自体心理学理论,是当代精神分析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旧自体心理学与传统精神分析学一样,都非常重视诠释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科胡特指出:“治愈的本质就在于以正确的诠释向被分析者提供对其需要或愿望的适度挫折,由此增长其心理结构。”在理解基础上,分析师还必须对患者的内心体验和移情反应进行解释,才能取得治疗的成功。“解释又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患者的心理反应尤其是移情体验做出动力学解释,第二步是对患者的自恋脆弱性和内心冲突做出发生学解释。”(Kohut,H.,1984)科胡特对诠释功能与步骤的论述成为新自体心理学家讨论这个问题的基础,他们从各自的理论立场与临床实践出发,对诠释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索。 一、沃尔夫:诠释的多重功能 恩斯特·沃尔夫(Ernst Wolf)是当代重要的新自体心理学家,他着重探讨了诠释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的功能。沃尔夫对诠释进行了宽泛的界定,认为诠释是“分析师所有从总体上带来被分析者心理改变的有意识活动,这种改变可能是变得更好(即治疗性的),但是也可能是失败的或甚至是反治疗性的。”(Wolf,E.S.,1993)他所说的“活动”包括言语陈述以及任何其他由分析师有意识地指导的干预,甚至包括那些明显的对治疗行动的放任或疏忽,因为它们也是被分析者心理世界改变的原因。显然,所有诠释通过被患者经验为来自分析师的目标导向的干预而起作用。沃尔夫排除了那些由分析师偶然或无意中引起的患者的经验。 在沃尔夫看来,在所有精神分析治疗程序中,诠释始终是被讨论最多、有时也是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分析师们对诠释具有强烈兴趣的原因在于,诠释不仅反映了分析师技术和方法的熟练程度,而且还反映了其理论追求、人格以及对被分析者的态度。诠释就像一扇面向分析过程核心的窗户,深刻揭示了分析师与被分析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分析师的诠释由多种因素的结合而形成,不过,这些因素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却并没有一致意见。大多数新自体心理学家与传统精神分析学家一样,认为分析师的理论取向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性,因为采取一种理论态度有助于确定治疗的科学性及其治疗功效。沃尔夫不同意这种看法, — 521 —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概念学习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概念学习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概念学习”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概念学习 亦称“概念获得”、“概念掌握”。 有机体掌握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的过程。 在动物辨别学习情境中表现为动物对具有共同属性的多个刺激作出同一反应。 如测验大鼠形成大小概念,给大鼠呈现随便什么样的两个刺激物,大鼠选择大的(或小的)一个才能获得食物奖励。 在这个学习任务中,大鼠要辨认的不是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如具体的尺寸形状或颜色等),而是两个刺激物之间的大小关系,即哪个较大或较小。 大鼠完成这一个任务,必须要习得“大”或“小”的概念。 实验证明,大鼠经过多次的选择练习可做到。 但这种概念在大鼠的脑中是如何表征的尚未确知。 借助它可了解动物能否从经验中形成对某种刺激情境的抽象性质的概念。 在人类指个体发现和理解同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以及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的过

程。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有意义学习类型。可分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 前者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经过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过程总结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后者则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将代表新事物的概念纳入到自己的概念体系,从而达到对新事物本质属性的理解。 为促进概念获得,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提供肯定实例,增强感性经验;(2)运用变式,概括共同特性;(3)提供反例进行比较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的比较;(4)恰当地使用概念有利于巩固新概念的获得;(5)使新、旧概念系统化有利于稳定的知识结构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重要概念

教育心理学重要概念 第一章教师与教育心理学 新教师:刚进入教学领域的新手 教学法---内容知识:有效呈现教学内容的知识 专家型教师:胜任某一学科教学任务,其教学效绩优于一般教师的一类教师。 教学专长:专家型教师所具备的教学知识与能力 学科知识专长:指所教学科的内容知识 课堂管理专长:支持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课堂条件的知识 教授专长:为了完成目标,所拥有的有关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的总与诊断专长:获得关于全部学生与个别学生的信息状况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学习与教学的中间学科或联系学科。 描述性研究:对某个或某几个课堂教学中特定事件进行描述的研究方法。 相关研究:探讨两个事件之间的关联程度的研究方法。 相关系数:表明两个测量事件之间相互联系的强度与方向的一个数值。 实验研究:在情境中引入变量,记录结构并分析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认知发展 智慧(思维):生物适应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来自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发生认识论:研究认识如何发生或起源以及如何逐渐发展的一门学科。 图式:个体经过组织而形成的思维以及行为的方式 适应:通过同化与顺应维持有机体生存的一种认知机能 组织:通过对图式中有关信息的组织,促进对环境中新信息的同化与顺应,属于另一认知机能同化:对环境中信息进行整合,吸收到图式中去的过程(一种量变) 顺应:环境中刺激导致图式调整或重构的过程(一种质变) 成熟:指有机体的成长,特别就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物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获得物体的特性。

逻辑---数理经验:就是个体对动作与动作之间关系理解的结果,这类经验来源于动作,而不就是来源于物体。 平衡化:指一种动态的认知过程,其目标指向更好的平衡状态。 自我调节:就是个体认知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状态的一种动力机制。 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仅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并构建动作图式的认知发展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儿童从表象性思维中摆脱出来,逐渐进行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 守恒:指儿童已经认识到无论客体的外形发生什么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逐渐从依赖于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中摆脱出来,而逐渐进行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 低级心理机能: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类主要受成熟因素所制约的机能。 高级心理机能: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类主要受社会文化因素所制约的机能。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由维果斯基提出,就是运用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考察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一种认知发展理论。 内化:指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将外部的人类经验不断转化为自我头脑中内部活动的过程。 个人言语(维果斯基):引导思维与行为的自我谈话 自我中心式言语(皮亚杰):以自我为中心而忽略她人的一种言语,代表个人认知发展的不成熟。最近发展区:认知发展的真实水平与认知发展的潜在水平这两者间的距离。 教学支架:就是指儿童试图解决超出她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与指导。支架式教学:一种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模式。 第三章社会与情感发展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阐述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由生物、心理与社会等三方面因素制约的人格与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 危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解决与否将直接影响个体的人格发展。 自我意识: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 自我认识: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 自我体验:个体对自己具有的一种情绪体验与态度。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常识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常识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按照著名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的观点,当今世界的心理学可分为两大领域:一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二是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社会、实验、认知也因此成为了心理学的四个支柱。其它的心理学分支都是在这四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格心理学从人本身出发,探讨个体内在的特征对个体的行为与心理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心理学除了考虑个体本身的特性,而且也把个体与社会的种种关系加以考虑,它的目的在于了解各种社会因素对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影响;实验心理学解决的是研究方法问题,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都是以它所提供的方法为基础;认知心理学则解决的是过程和机制问题,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心理现象发生的规律。 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观点。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J.L.Freedman)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它涉及到我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作出反应,别人如何对我们作出反应,以及我们怎样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等。总之,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与弗里德曼的观点不同,迈尔斯(D.Myers)则从社会认知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样想、怎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正是由于这一点,在迈尔斯编著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其它书中看不到的一些内容,比如社会信念等,他的书中也用较多的篇幅讨论了社会认知与社会影响。 国内学者也有人对社会心理学做了定义。比如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吴江霖教授就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但他的定义明显是以个体为主,尽管也提到了若干个体,但若干个体并不等于集体。实际上吴教授的观点和他对心理学框架的看法有关,在他看来心理学的基础有两个:生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前者揭示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而后者则探讨社会因素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两者强调的重点都是个体。除此之外,沙莲香、周晓红和沈德灿等都对社会心理学加以定义,其中沈德灿教授在对所有的这些概念做了分析整合之后,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定义也是我们认为最全面的。 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与常识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其它社会科学的知识一样,社会心理学在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概述 基本内涵 发展阶段 研究方法与原则(5原则7方法)教官理发系 概念 学科性质 研究内容 作用 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过程 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初创时期(1920以前) 发展时期(1920~1960) 成熟时期(1960~1980) 完善时期(1980以后)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二章 心理发展概述 认知发展与教育 中小学生人格、社会 化发展与教育 学生的个别差异个体的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中小学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定向性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 连续性与阶段性 童年期 少年期 青年初期 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 注意个体差异 学习准备状态 抓住关键期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人格概述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概念 特征 结构 生物遗传、社会(家庭、学校教 育、同辈群体)、个人主观因素 认知 差异 认知能力的差异 认知方式的差异 表现早晚差异 发展水平差异 智力类型差异 群体差异 场独立型-场依存型 冲动型-沉思型 具体型-抽象型 辐合型-发散型

第三章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 学习概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派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的 内涵 学生学习 的分类 巴经典 桑试误 斯操作 班社会 苛勒-格式塔学派:完形-顿悟学习理论(可恶)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发布) 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哦)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假信息)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知识观 学习观 教学观 学生观 教师观 概念 分类 加涅 奥苏贝尔 其他 学习水平分类(8) 学习结果分类(5) 学习要遵循的原则:准备律、联系律、效果律 强化VS 惩罚 程序教学(小贩定错饭) 普雷马克效应(祖母效应) 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结构! 有意义学习的条 件! 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

自体心理学小字典

自体心理学小字典一一自体心理学的一些语言 在自体心理学的发展观点里,原始的、核心的自体在环境气氛里,透过自恋原欲的灌注,与镜映的和理想化的自体客体之互动,在恰好的挫折与满足的携手合作下朝统整的、成熟的自体发展。原始的自恋也得以转化为较高形式的自恋。 自体里的夸大自体和理想化的双亲影像这两极,加上孪生(也是另我)的第三极之自体客体需求,因着自体与自体客体之关系所得到的自体客体经验,进行转变内化作用。在此作用中,夸大自体相对于镜映的自体客体,理想化的双亲影像相对于理想化的自体客体,孪生自体相对于孪生的自体客体。自体与自体客体的关系可以是由原始的到成熟的全光谱范围。 长期缺乏良好自体客体经验,或阶段不恰当的自体客体回应,会产生自体方面的病理,如自恋暴怒、自体崩解、自体的解组等现象,及导致轻重不等的自体疾患。在镜映转移关系中的自恋能量流动时,因着母亲自恋地使用儿童之成就,将形成分析过程中首先需被打通的垂直分裂(公开夸示婴儿化的夸大) ,其次是打通因母亲的拒绝儿童独立之自恋所形成的水平分裂(潜抑了的古老自恋之要求) 。 在分析情境或其它特定情况里,早先的古老自体客体可能透过自恋的转移关系而被活化。在治疗上,透过神入的工具,治疗师以自己提供异于个案过去的自体客体经验,或修补缺陷的自体,或强化代偿结构,使个案的自体更趋统整。 Alter ego 另我即孪生(twinship) 在此关系里,对方有如自己,双方都经验对方的感受有如自己的一般。科胡特在最后一本着作《分析的治愈之道?》(1984)里提出第三个自恋的(亦即自体客体)转移关系,也就是孪生。从科胡特最初将孪生转移关系包括在镜映转移关系之下来看,这是个改变。孪生自体客体关系的本质是在兴趣与才能上的相似性,那意思就好像是被某个像自己一样的他人所了解一般。科胡特所说的悲剧人(tragic man) (相对于弗罗伊德所描绘之精神官能症个案的罪疚人(guilty man))在过去曾处于无反应之环境的危险中,如今被提供了两个去了解其核心自体之残存潜力的机会。 第一个机会是核心雄心与抱负透过早期夸大表现癖幻想的巩固而被建立起来,这大部分是发生在生命的第二、第三和第四年间,并且需要母亲的镜映接纳,以坚固其充当雄心与抱负所不可或缺乏基础的健康表现癖。 第二个去了解核心自体潜力的机会是获致大部分特定的理想化目标,通常出现在生命的第四、第五和第六年中间。科胡特(1977)也提出一个张力弧的概念,以描述在自体之两极间的心里活动之持久不变的流动,也就是一个人对于朝向被其雄心与抱负所驱使且被其理想所引导之事物的基本追求。这是科胡特早在1966年时便提出的一个想法。 在转移关系的情境脉络里,个案早期的存在与行动因某个得以成为纯真喜悦之来源的那个人物之轮廓会逐渐显露出来;而这人充当静默的存在、充当儿童紧挨其身旁便觉得精神抖擞(小女孩在厨房里紧挨着其母亲或祖母做家事;小男孩在地下室紧挨着其父亲或祖父做工作)的另我或挛生之重要性也会逐渐变得明显。科胡特(1984)最后终于视孪生转移关系为一统整核心自体发展的第三个机会,而这发展大概是在镜映与理想化需求未被满足后,才自那些好的自体客体所分享来的技巧、才能与经验中兴起的。 Cohesive self 统整自体 是一个人对自己认同上之稳定且恰当地结构化了的感受。这让他对今日与昨日的自己感受为同一个人。既使在面对对于自尊的失望或威胁时亦然。 根据科胡特,自体发展定藉由巩固三个元素的方式:夸大一表现癖的自体(全能。有雄心与抱负的去挣扎获取权力和成功) 、理想化的父母影像(价值与目标) ,和一技巧与才能

xx年社会心理学-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 答: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和外显的反应。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 答: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1、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2、研究人的社会动机。 3、研究人的社会认知。 4、研究社会态度改变。 二、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三、群体心理: 大群体与小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心理与行为。 四、应用社会心理学: 环境、健康、法律、宣传、教育等具体实践领域中的社会心理现象。 3、社会心理学有哪些具体研究方法? 答: 一、观察法: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从而探究变量间关系的方法。 1、自然观察法:即一般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下对人或动物行为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2、控制观察法: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或动物行为进行观察的方法。 3、参与观察法:观察者参与被观察者的活 动,同时观察参与者行为的方法。包括公开 参与观察法和隐蔽参与观察法。 4、非参与观察法:观察者以旁观的方式观 察被研究者行为的方法。通常可借助于单向 玻璃或录音、摄像等进行。 二、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通过系统地操 纵某些变量以研究其他变量的方法。 1、实验室实验法: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 借助于专门的仪器设备所进行的实验。 2、自然实验法:由环境因素自然操纵自 变量,而非由实验者操纵的。形式上与 观察法相同,效果上与实验法相同。如 对自发事件引起的社会行为的研究。 3、现场实验: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 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 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三、调查法:又称询问法,是通过谈话、问 卷等形式,根据被调查者的直接表达获得被 研究者信息的方法。 1、访谈法:通过问答进行调查的方法。包 括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2、问卷法:通过被调查者在问卷上答题的 形式进行调查的方法。发放问卷的方式包括 直接发放、邮寄或通过互联网等;答题方式 包括是非法、选择法、简答法等。 四、档案研究法: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和人的 活动产品研究社会心理的方法。是一种特殊 的调查法。 五、其他研究方法: 1、测验法:即测量法,使用特定的量表或 其他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研究 的方法。 2、个案法:收集有关个别被试的信息进行 心理研究的方法。属于档案研究法。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一、哲学阶段: 1、人性与幸福: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社会决定论;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决定论。 2、绝对精神:黑格尔 1807《精神现象学》。 3、《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1859, 努力

自体心理学以及自体感

自体心理学以及自体感 1.请问大家的生命中曾经和什么人在一起感觉很舒服?想一想对方为什么让你 觉得有舒服的感觉? 2.哪些事情可能伤害到了你的自尊感? 3.你如何评价自己的自体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自己的自体感更好? “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眼中看见他自己。”著名的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Winnicott),如此诗意地描述母婴关系互动中母亲的重要性。 母亲在亲子关系中,就如同一面镜子存在着。孩子在这面镜子中渐渐形成对自己的认识,并根据母亲的回应而渐渐形成自己的各种认同和适应,最后形成自我人格。因此,这面镜子在孩子自我的逐渐养成过程中,居于关键的位置。 “若一个人生命里要经验自己在时空中是一个完整而和谐的个体,可与其过去联系并有意义地朝向具有创造力及生产力的未来,则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里,他必须经验到其人性环境中有某些表征能对他产生愉悦的反应,对他提供理想化的力量及平静,能够喜欢他而默默地存在,且能正确地掌握它的内在生活而对其需求有同调的回应,并在需要支持的时候能适时给予。(科胡特,1984)”我们从这段话中可以了解到,科赫认为在人的生命中,来自于他人的理解和回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是一个人心理能够健康存活的基本条件。科赫对此有个比喻:“心理氧气”,这就是来自同理自体客体之回应,少了它我们无法在心理上存活。而导致人性自体破坏的是暴露于冷漠、非人性的漠然,以及未能同理回应的世界。 罗杰斯说:“我发现当我能接纳地倾听自己,更加成为我自己的时候,我更有效地工作。” 一个经由同理尝试了解和参与我们精神生活的人性环境,这种环境提供我们心理存活和成长的最重要情绪经验的关注。——Kohut 这种人(分析师)奉献其生命来帮助他人,籍助于对他人的内在生命之同理浸泡所获得得洞识……分析师必须努力不要像个程序设计良好的电脑……分析师的回应需要其人格的深度层面之参与。——Kohut 共情:籍着模仿,经由认同,而通往神入的途径;那也就是我们要能够在面对另一个精神生活时,以接受任何可能性的态度的方法去了解这些机制。——Freud 分析师必须观察被分析者的行为,并对他的联想开放地倾听,我指的是他必须抗拒诱惑,不能将对病人的理解压缩成任何他所持理论的先入为主的概念的僵化模型中,那可能是克莱因派、兰克学派、荣格学派、阿德勒学派、经典精神分析(包括自我心理学),或甚至是自体心理学派的。他必须等待到能够更精确地了解病人需求的本质,才能经由比较正确的解释,向病人传达他的理解。——Kohut 心理治疗中重新启动的一个自我骄傲(grandiose) 的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中,母亲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自我心理学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自我心理学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自我心理学”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自我心理学 新精神分析分支学派。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新发展。 代表人物有A.弗洛伊德、哈特曼、费顿、埃里克森。 继承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划分,但认为自我是一种独立的力量,不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 强调人格结构中自我的功能,而不强调本我的作用。 将自我和自我的功能作为精神分析研究的主要对象,认为自我自主地发挥作用,而不受潜意识冲动或性本能的影响。 这一派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将注意从本我和本能转向自我发动的过程,认为自我能够使人适应外界或对外界作出调整。 因此无须对本我的潜意识内容作长期分析,便可以完成深层心理的重要工作,达到治疗的目的。 他们已提出一些短程疗法,如危机干预法。 1939年,哈特曼《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该学派的建立。

此后数十年间,有了新的发展。 其主要观点:(1)自我是个体的一种内部控制机构,能发展、组织个体的生活,保证个体生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整合与和谐,综合进化过程中的两种力量——个体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引导心理性欲朝合理的方向发展,具有自主性,决定个体的命运。 (2)自我有许多正面的特性,如信任、希望,独立性、意志,自主性、决心,勤奋、胜任,同一性、忠诚,亲密、爱,创造、关心,统整、智慧等。 凡具有这些特性的自我都是健康的自我,能成功地解决人生发展中每一阶段产生的问题。 (3)自我同一性包含四个不同的方面:即个体性(individuality),指个体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感,不同的个体以不同的、独立的实体存在;整体性(wholeness)和整合性(synthesis),指潜在地追求一种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感,感受到一个人生命的连贯性,并朝有意义的方向前进;社会团结性(socialsolidarity),指具有团体理想和价值的一种内在团结感,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若没有自我同一性感,就会导致角色混乱,即同一性危机。 (4)对“我”(I)、“自己”(self)和“自我”(ego)作出区 分:“我”是我感到的我的一切经验的觉知中心;“自己”是“我”的对象,是前意识的,可被体验或觉知为包括身体、人格和扮演的角色等各种“自己”,也可以是这些经验的复合物,如我认为我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自我”是把个人的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