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获奖名单
- 格式:xls
- 大小:123.00 KB
- 文档页数:9
全国第四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评选活动
决赛入围奖公示
“全国第四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评选活动”共计收到来自全国192所高等院校528个有效参赛作品。
经评审活动组委会74名专家评审,来自全国136所高等院校274个作品入围决赛。
现将“决赛入围奖”名单公示如下(见附件),公示期为10天。
在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公示的参评作品持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邮寄或传真)向组委会具名提出(如实提供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经查明确有弄虚作假者、或不符合参评条件者,取消其决赛资格。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16年9月18日
附件:全国第四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评选活动“决赛入围奖”公示结果一、电类入围作品:102个(排序按照作品完成单位字母A~Z排列)
二、机类入围作品:70个(排序按照作品完成单位字母A~Z排列)
三、其他类入围作品:82个)(排序按照作品完成单位字母A~Z排列)
四、实验教学软件类入围作品:20个(排序按照作品完成单位字母A~Z排列)。
2013年大事记1月12日,学校举行MBA联合会成立大会。
2月19日,学校获得第七届世界网络炼钢大赛总决赛学生组第三名。
2月27日,学校召开第二届三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工作会议。
3月1日,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做出《关于表彰辽宁省高校学雷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学校获“省高校学雷锋优秀组织单位”称号,“暖风—郭明义爱心支队”获“省高校大学生学雷锋先进集体”称号,吴大伟、刘睿两名同学获“省高校大学生学雷锋标兵”称号。
3月12日,鞍山市代市长吴忠琼及相关部门领导来到学校视察工作。
3月13日,学校召开2013年党建工作会议。
3月15日,中国曲艺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董耀鹏一行来学校参观访问。
3月16日,学校举行春季择业供需洽谈会。
3月20日,学校举行学生工作表彰会暨“学风建设百日行”活动启动仪式。
3月25日,学校召开“辽宁省镁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建设研讨会。
3月,学校与辽宁聚龙金融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国家金融机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经过科技部专家现场验收评估和验收委员会综合评议后,获评优秀,并被正式命名为“国家金融安全及系统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月3日,北京中矿华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学校签署了“产学研”全面合作框架协议。
4月3-17日,学校召开2013年教学工作会议。
4月18日,“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结束,辽宁科技大学学生吴大伟同学入选。
4月21日,学校举行第七届ACM程序设计竞赛。
4月22日,学校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学改革立项开题会。
4月23-24日,学校承办的“辽宁省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高级研修班开班。
4月24日,学校举行德育工作会议。
4月27日,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到学校讲学。
5月14日,学校召开“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答辩会。
5月15日,学校举行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管理年活动动员会。
首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获奖作品公示2011年10月29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和中南大学承办的“首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工作会”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
出席本次会议有来自中南大学、重庆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湘潭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河北联合大学、贵州省六盘水师范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南华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新疆大学、华北科技学院、贵州大学、毕节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广西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攀枝花学院等近30所大学的代表80多位,会议期间评选出了参加首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的作品。
本次参赛作品有来自武汉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河北联合大学、新疆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广西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南华大学、重庆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22所大学的400多名学生,他们提供参赛的作品主要为实体模型、数字模型、毕业设计(论文)三类,很多作品构思新颖、美观达意、技术含量很高,充分展示了近年我国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科研水平,达到了很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
经评审,获得本届大赛的一等奖作品有17件、二等奖作品30件、优秀奖(3等奖)68件,见附件。
会议还推荐了安徽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和中南大学为本届大赛优秀组织单位。
大赛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大赛承办单位:中南大学首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获奖作品公示。
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2020年“具有突出创新能力”通过资格审核
学生名单公示
根据《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2020年“具有突出创新能力”考生选拔细则》,经个人申请、选拔工作组审核,拟确定陈梦婷等20名学生通过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2020年“具有突出创新能力”考生考核选拔环节。
现将通过资格审核名单予以公示如下(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备注: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10分钟,其中考生介绍自己基本情况5分钟(采用PPT),请以上学生按要求准备好PPT。
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2019-11-6。
采矿系教师简介华心祝个人简介 (2)孟祥瑞个人简介 (2)高明中个人简介 (3)李德忠个人简介 (3)钱彪个人简介 (4)涂敏个人简介 (4)余忠林个人简介 (5)廖学东个人简介 (5)赵光明个人简介 (5)査文华个人简介 (6)杨科个人简介 (6)常聚才老师简介 (7)高召宁个人简介 (7)李迎富个人简介 (8)徐乃忠个人简介 (8)王磊个人简介 (9)成云海个人简介 (9)付志亮个人简介 (9)李英明个人简介 (10)付宝杰个人简介 (10)张向阳个人简历 (10)韩磊个人简介 (11)刘效云个人简介 (11)华心祝个人简介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5年、2005年分别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97年入选安徽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入选安徽省高校“十五”优秀人才,2007年荣获第八届“安徽青年科技奖”,2008年获省政府特殊津贴、安徽省第六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兼任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顶板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煤矿顶板事故防治专家组成员及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井工开采专家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专家库成员。
曾主讲本科生《煤矿开采学》、《非煤矿开采技术》、《采矿新技术》等课程。
主持完成和承担省部级教研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校级教研项目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发表教研论文2篇,参编国家“九五”规划教材《采矿学》,第三批国家级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
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重点攻关等国家级项目5项,主持完成和承担省部级教研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和承担其它纵横向科研21项,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共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各3项,获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1项;获市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获安徽省科技成果14项。
湖南科技大学文件科大政发〔2011〕23号关于下发《湖南科技大学本科学生创新与技能学分认定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校属各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本科学生创新与技能学分认定实施暂行办法》已经学校审定,现予下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四月十一日湖南科技大学本科学生创新与技能学分认定实施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全面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科技创新与技能活动,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与技能学分是指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教师指导下或独立参加课外创新活动或技能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经学校认定后被记入学生课程成绩档案的学分。
第二章认定范围第三条创新学分认定范围(一)参与学校认定的省级或国家级的科技竞赛或学科竞赛活动,并获得奖励。
(二)主持省级或国家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等,按计划完成研究内容并结题验收。
(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
(四)学校认定的其它创新活动。
第四条技能学分认定范围(一)非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艺术、体育类专业学生参加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三级),达到学校认定的合格分数。
(二)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
(三)参加政府认定的注册资格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书。
(四)参加政府认定的技能或应用水平考试并获得证书。
(五)学校认定的其它技能活动。
第五条创新与技能学分认定范围每学年确定一次,由各学院申报并填写《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创新与技能学分认定项目申报表》(附件2)、教务处统一组织审定。
第三章认定标准第六条创新学分与技能学分认定标准为每项1.5学分,同一项成果不重复计算学分,按最高等级认定。
第七条创新与技能学分记入学生课程成绩档案,获得国家级奖励的科技竞赛或学科竞赛等创新学分,成绩记为90分;其它均记为85分。
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通知一、大赛背景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大赛,其目的是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二、组织机构【主办机构】教育部高等学校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单位】太原理工大学三、参赛条件与方式1. 参赛条件:采矿工程专业二至四年级的本科生;参赛学生可以是个人或集体,通过学院推荐报名参加,并统一向承办单位报名。
2. 限项条件:(1)每个参赛作品学生人数不超过3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2)每位参赛成员参与项目不多于2项,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的项目不多于1项。
3. 参赛方式:参赛单位接到大赛通知后,按大赛要求进行准备,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并由学院向承办单位统一提交。
需要提交的内容包括:(1)大赛作品报名表见附件1;(2)完整的设计说明书和主要设计图纸(包括纸质、电子版);(3)参赛类别项目要求提交的模型、文档等相关资料。
四、大赛奖励参赛作品将进行分类评选,每类作品分设一、二、三等奖。
五、大赛内容【采矿物理模型】制作矿山整体或部分实体物理模型(如开拓系统、通风系统、提升系统、充填系统、给排水系统、采矿方法、矿用设备等),并附物理模型纸质版说明书。
如有特殊需求,物理模型参赛完毕后可归还作者。
【采矿数字模型】应用计算机软件建立矿山整体或部分数字模型,数字模型参赛作品要求提交纸质版说明书和光盘材料(数字模型+说明书)。
数字模型作品不予退还。
【采矿学习模型】采矿DV作品、采矿动漫、学习课件、网站等作品,参赛作品要求提交纸质版说明书和光盘材料(学习模型+说明书)。
学习模型作品不予退还。
六、大赛相关进程的重要时间节点1. 2017年6月17日实践作品大赛交与学院评审;2. 2017年6月20日由学院提交参赛作品及名单;3. 2017年7月16日大会组织专家评审;4. 2017年7月18日实践作品大赛颁奖典礼。
附表
环境与资源学院推荐免试研究生科技(含文化、体育竞赛)获奖优先计分方法
1、国家级竞赛的省内或省级选拔赛获奖等级按省级奖计;
2、个人获参赛按实际获奖等级加分;以团队参赛获奖的,团队成员核心成员(除备注特殊说明外,团队核心成员认定为获奖证书排名前三名者),按实际获奖等级加分;其后每排名向后一位,按实际获奖等级-2分计算。
3、本专业国家级、省级比赛,各学院可适当加分,最多可加2分,具体项目及加分政策由各学院推免工作小组确定并公布。
附件一:
东北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分类表
注:新增竞赛需在指定时间向创新创业学院申请认定,认定通过后可享受相关政策。
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建模竞赛
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大赛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
名称,单位,主要内容,涉及学院专业。
首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获奖作品公示2011年10月29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和中南大学承办的“首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工作会”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
出席本次会议有来自中南大学、重庆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湘潭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河北联合大学、贵州省六盘水师范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南华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新疆大学、华北科技学院、贵州大学、毕节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广西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攀枝花学院等近30所大学的代表80多位,会议期间评选出了参加首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的作品。
本次参赛作品有来自武汉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河北联合大学、新疆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广西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南华大学、重庆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22所大学的400多名学生,他们提供参赛的作品主要为实体模型、数字模型、毕业设计(论文)三类,很多作品构思新颖、美观达意、技术含量很高,充分展示了近年我国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科研水平,达到了很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
经评审,获得本届大赛的一等奖作品有17件、二等奖作品30件、优秀奖(3等奖)68件,见附件。
会议还推荐了安徽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和中南大学为本届大赛优秀组织单位。
大赛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大赛承办单位:中南大学首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获奖作品公示。
附件一:
东北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分类表
注:新增竞赛需在指定时间向创新创业学院申请认定,认定通过后可享受相关政策。
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建模竞赛
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大赛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
名称,单位,主要内容,涉及学院专业。
河南工程学院学科竞赛管理办法(修订)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
为使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更有效地达到参与竞赛的目的,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学校对学科竞赛的组织和管理采取“学校组织、学院承办,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项目化目标管理”的方式进行.第二章竞赛分级第二条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按主办单位可分为以下四级:(一)国家级学科竞赛: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所发布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中所指定的学科竞赛项目,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进行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中纳入排行的学科竞赛项目,或由国家政府部门(包括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部、团中央等)主办的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
(二)省级学科竞赛:指教育部委托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或省级政府及其各厅、局、委主办的全省性或跨省(区)的学科竞赛,或国家级学科竞赛举办的区域范围的大学生学科竞赛选拔赛.(三)市级学科竞赛:指由省教育厅委托各学科省级学会、团体主办的全省范围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或各省辖市及其各局、委,市级学会、团体主办的全市范围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或省内各地区举办的区域范围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或某一技术或学科领域有较强实力企业所组织的竞赛。
(四)校级学科竞赛:指以学校名义组织并行文公布,至少三个以上学院学生参加的全校性学科竞赛。
已有国家级及省级竞赛项目的,学校不再组织相应的校级竞赛。
第三章品牌项目第三条各教学单位实施学科竞赛品牌化建设,按照“一院一品牌,一院一竞赛"的原则落实竞赛的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品牌项目”学科竞赛原则上是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具有我校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竞赛项目;如国家级学科竞赛中没有教学单位对应的学科竞赛项目,应选取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认可度,奖项评比规范,过程公正、公开,国内本科院校参与广泛等特征的学科竞赛项目作为“品牌项目”.原则上每个教学单位不超过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