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科技落后的原因剖析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6
浅谈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篇一古代的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化,长期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科技中心。
然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中心转移到了西方,中国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逐渐拉大。
本文从四方面谈了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关键词:封建社会;科技落后;封建专制;传统文化;教育改革有很多人在讨论中国为什么在古代创造了辉煌的科技文化,但是到了近代却一落千丈。
然后从封建体制上,传统文化上,封建教育制度上列出这样那样的长长的弊端,大有要把中国的封建制度和儒家文化鞭尸的气势。
但是仔细想一想,这样的问题和解答的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中国的封建制度、儒家文化不只是在近代才存在的,而是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了,弊端也存在了两千年了。
为什么古代中国的科技灿烂,唯独近代就落了?所以上面的问题的解答两者都存在问题。
我大胆的认为,整个世界在近代以前没有科学,只有技术。
所以科技无从谈起。
科学需要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在近代之前这种体系根本就没有建立。
比如说力学方面,难道说发现“两个不同重量铁球同时落地”就叫科学吗?难道发现你推别人时自己也会后退就是科学吗?表象的发现不是科学,只有当牛顿出来时,才有了力学的科学体系。
科学的力学解释了我们生活中一系列疑问,各种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等等才会依托经典力学基础发展起来,同时会把古代所谓的“科学”纳入进来。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是因为重力加速度与质量无关,重力加速度与质量无关是因为地球引力大小与质量正相关,你推别人自己受力可以再牛顿第三定律找到解释。
我们会发现难道难道更谈不上谁的科技强于谁了。
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的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从公元前6世纪到1500年,中国的科技成果在世界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一直在54%以上,所以中国长期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科技中心。
然而从16世纪以后中国科学技术逐渐落后,到了近代一落千丈,中国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逐渐拉大。
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与局面时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在近代社会一度衰退呢?正确面对和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对于我们建立科技强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我国封建社会制度抑制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
近代自然科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
我国2000年的封建社会,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结构,它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分工协作大生产的出现。
同时,强大的君主集权和专制官僚统治,使资本主义难以发生和发展。
这种封建社会发展的停滞性,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最根本原因。
但封建的中国就不一样。
如明朝郑和也曾率领浩浩荡荡的船队,远渡重洋,但主要不是经济目的,而是出于政治目的。
一是为新上台的明成祖宣扬国威,抚慰邻邦;二是为了寻找在宫廷政变中失落的小皇帝,以绝后患。
郑和下西洋先后历经30年,当这些政治目的基本达到,航海事业也就偃旗息鼓了。
两种航海,一个是经济上持续的强大动力,能够长久保持,并反过来推动科学技术持续发展;另一个主要出于政治上的目的,政治上的目的一旦达到,或得不到财政、经济上的支持,就会消沉或中止。
第二,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和政策制约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工抑商的政策,把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限制在不危及封建制度经济基础的范围内,不允许有太多的资本主义因素。
其次,中国把儒学作为官方哲学,主张尊古崇经,限制了思想自由。
在教育和取仕制度上,推行轻视、排斥科学技术和轻视掌握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的政策。
中国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除了个别时期(如唐朝有明算科,招考数学人才)外,总的来看,都以孔孟儒学经典为主,到明代以后兴起的“八股文”,更是从形式到内容都完全僵化,完全排斥了科学技术的内容。
再次,在18~19世纪,正是西方科技大发展的时候,腐朽的清政府却采取了愚蠢的闭关锁国的政策,排斥和拒绝外来科学文化。
以上种种政策,都极其严重地影响了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上科技落后的原因剖析2.4. 我国旧科技自身的特点是我国近代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中国近代科技体系自身的弱点和先天不足导致了中国科技从繁荣走向衰落。
1旧科技体系具有独立性、保守性和排他性。
2 旧科技体系对外来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吸收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和局限性。
3 旧科技体系受官学合一制度的制约。
明朝曾明文规定“非第科者,毋得与官”。
这种制度使中国知识分子只能作为地主阶级中附属的士大夫阶层而存在,从事科学研究只是文官人员的业余爱好,真正的科学也难以分化独立出来,科学机构一直是作为官僚机构的一部分被摆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上,这对近代科学的消极影响极其巨大。
4 重社会、轻自然的逆向研究特点使我国古代科学难以独立发展。
5 重思辨性、轻实验性研究方式的特点是我国古代科学的严重缺陷。
6 重整体轻局部研究方法和思维特点与近代科学的思维方法背道而驰。
从思维特点方面看,中国人偏好从总体上把握事物,侧重全局而不注重对事物的局部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而且这种思辨性思维惯性一直延续至今。
这种对事物的细节和局部的轻视恰与近代科学研究特征背道而驰。
7 缺乏通过科技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机制。
8 科学体系不完整和全社会科学精神不足影响中国科技的长远发展。
2.3. 社会经济的落后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了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近代自然科学正是在资产阶级的普遍革命和对科学知识的迫切需要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几乎停滞的封建经济不可能对科学技术提出像欧洲资本主义经济那样的迫切要求,落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不可能像欧洲工业革命一样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物质上的支持。
2.9. 外敌入侵的影响西方列强的侵入使中国经济蒙受重大损失。
在这样一个剧烈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中国失去了发展科学技术应有的条件。
而就在这一时期,西方量子论、相对论等具有划时代意的科学成果相继出现,他们的进步和中国科技的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国科技水平与西方国家科技水平的差距显著拉大了。
关于近代中国科技落后原因的反思
主要原因包括根本原因
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应有的土壤。
(2)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以及剥削者买田置地,束缚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3)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外贸主动权,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4)文化专制使大量知识分子脱离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
(5)中国科学技术满足于实际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
(6)教育落后。
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内容,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
浅析中国近代科学发展落后的原因姓名:班级:学号:序号:浅析中国近代科学发展落后的原因科学,当今世界重要的主题之一。
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可是到了近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
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促进西方各国先后走进了工业化发展的道路,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而近代的中国却依然处于封建社会,科学技术与西方各国相差甚远。
听了老师及书上的分析,以及后来查阅了不少相关资料,渐渐得到了一些清楚的认识,下面就来谈一谈,我认为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一、社会制度的落后中国的封建统治长达20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完成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型的国家。
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封建地主阶级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也曾求助于科学技术,从而使得我国古代科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他们并不倡导发展科技,相反还极力压抑和阻碍,封建专制统治对人们思想进行了钳制,对科学技术发展也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中国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直接限制和否定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和技艺收到贬斥,严重抑制了近代中国科学共同体的形成。
同时,闭关锁国政策加速了中国近代科技的衰落,从雍正时起到鸦片战争时止,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几乎完全停顿。
回观当时的西方,只要与中国交往,必定发现一大堆他们视为奇迹的东西,丝绸是那么华美、瓷器是那么精湛,水利工程浩大,农耕器具先进,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等等,无不是让外国人瞠目结舌的先进技术。
西方人在这样的强大威肋和刺激之下能不拚命学习、力图富国强民吗?这样两下里一个拚命上进,一个停步不前,就象“龟兔赛跑”中的结果一样,原来一路遥遥领先的“白兔”输掉了它领先二千年的比赛。
结果这只乌龟却不是善类,它领先之后狠狠地反咬了一口原来领先时从来没咬过它的白兔。
他们抢钱抢物,疯狂地掠夺资财,回顾一个个先进国家突然领先的原因,英国、法国、德国、苏联、美国,哪一个不是发的抢掠之财和战争之财,他们到中国贩买鸦片,在美洲屠杀印第安人,在非洲把黑人当成动物一样贩买,以赚取那些血腥肮脏的资财,从而积累了启动的第一笔资金。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首先,中国在过去几个世纪的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政治和社会的动荡,
这导致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停滞。
例如,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
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动荡,这期间中国的科技研究和创新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其次,中国在这些时期存在着以礼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体系的
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守旧、尊重传统和权威的思维方式对科学
研究和技术创新具有阻碍作用。
这种思维方式导致了孔子的儒家学说被奉
为圭臬,并使中国科技研究的发展受到限制。
另外,中国在这段时期还受到了列强势力的影响。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在不平等条约的压力下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这导致了国家
的经济崩溃和科技落后。
中国被迫为列强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而
西方则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经济利益和技术优势。
最后,中国在这段时期经历了长期的经济衰退和贫困。
19世纪末至
20世纪初,中国的经济一直处于艰难的状态,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资金
和资源等条件有限,这也限制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历史、政治、
文化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这些因素使得中国在科技研究和技术
创新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并导致了中国科技落后的现实。
然而,随着中
国的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国已经逐渐开始迎头赶上,并在许多领域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题目:论述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经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继承与弘扬,中国科学技术水平曾独占鳌头,遥遥领先当时世界的其他国家。
但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继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中国科学技术也相继衰落,并远远落后于西方。
造成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众多,在查阅了各类资料后,我认为它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分析内因方面,例如: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环境、历史等。
第一,政治原因:①近代中国的统治制度即封建专制统治制度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根本原因)。
16世纪资本主义在西方确立了统治地位并繁荣发展,相反的,在地球另一边的中国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封建专制统治不仅抑制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萌芽,也严重压制了中国人的创新思阻碍维,进而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繁荣。
②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方向。
1839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启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大门。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对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了达到奴役中国、变中国为殖民地的目的,它们遏制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即使是后来大清朝廷中出现“西学”之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它们也没有把真正的技术传授给中国的进步人士。
第二,经济原因:近代中国的经济基础是封建自然经济即小农经济。
①薄弱的小农经济仅限于自给自足,无法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②清朝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小农的发展,也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小农经济逐渐走向灭亡。
第三,思想文化原因:①大多数中国人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自以为是中,盲目排外,不思进取,他们拒绝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不进则退。
这一现象在官僚阶层和人民大众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当英国的军舰开到渤海湾时,中国人仍旧在摇橹,当敌人的大炮击倒城门是,中国人还在挥刺刀舞长矛。
②前清的某些思想文化政策遗留了下来,尤其是教育考试政策,并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八股取士”的做法把学子禁锢在封建社会的牢笼中,无法革新陈旧的观点;“文字狱”则打击了学子们创新的积极性。
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探析一、封建专制制度束缚科技继续发展1封建统治中国封建统治长达2000多年, 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虽然不断出现王朝更迭, 但封建专制统治的性质并没有改变, 并且愈到后来, 愈加腐朽没落, 其对人们思想的钳制也愈益严厉, 因而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阻碍也愈加严重。
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帝制后, 为了压制人们的思想,实施残酷的焚书坑儒政策汉武帝则施行罢默百家, 独尊儒术, “凡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这种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到封建社会晚期愈加严重。
明初, 将程朱理学奉为正统思想, 神圣不可侵犯。
知识分子稍有冒犯, 则有可能惹来杀身之祸。
到了清代, 更是大兴文字狱, 许多所谓“离经叛道”者, 被投进监狱和杀头。
清朝大臣向皇帝上表说“立国之道, 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 在人心不在技艺。
”认为利学技术“徒坏风气, 徒惑人心, 徒糜有经费, 平时则适以养奸, 战时则适以资敌, 于我大清国计民生, 但见其害, 不见其利”。
主张禁奇技以防乱萌。
此外, 封建统治者除采取高压政策外, 还以功名利禄为诱饵, 将大批知识分子引入钻研儒家经典的死胡同。
明清时期, 按八股取士, 以朱熹所注的四书五经为标准辨别是非优劣, 进一步限制了人们的思想。
在此景况下, 知识分子只得潜心于古籍经典, 埋头于注疏考据, 严重脱离实际, 脱离对自然的观察和研究, 因而严重地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闭关锁国明代以后,行海禁。
到了清朝,官府仍实行海禁,汉人出洋,一律杀头,并严禁外国商人和商品入境,西洋船只只准有条件地在澳门经商。
闭关锁国的政策,给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的严重影响就是,阻止了中国和西方在科学技术上的交流。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的生命在于交流,通过交流,才能获得应有的信息,才能激发创新思维,才能产生新的科学技术成果。
自近代开始,西方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并很快超过中国,把中国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中国近代科技的落后及其原因中国拥有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传统,并曾一度在历史上占据过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近代科技发展上,中国却大幅度落后于欧美等国家。
对于这一问题,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解释,本文将探讨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并尝试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途径。
一、政治制度和社会体制的落后首先,政治制度和社会体制的落后是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早期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中,中国欠缺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原因在于政治制度和社会体制受到旧思想的束缚。
古代中国学者所提倡的“实用主义”和“朴素的政治哲学”等,都存在着中国特有的社会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限制了中国知识领域的创新性和积极性,限制了中国科学发展领域的发展进程。
同时,在中国封闭的政治体制下,由于科学研究受制于朝廷的审查和指导,并且一些有主见的学者往往会遭受到政治上的迫害和排挤,使得中国的科学研究无法自由的发展和进步。
二、文化传统的限制其次,文化传统的限制也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的注重知识和逻辑法则,限制了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古代中国文化传统中,很少有对自然科学的讨论和探索,更多的是思辨和探究宇宙本质和人类命运的道德哲学。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的科学研究大量地依赖着“传统智慧”,并失去了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及逻辑严密性。
这样的文化传统使得中国的科学研究缺乏创新性,并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三、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摧残不容忽视的是,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摧残也是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19世纪以来,中国遭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残忍入侵和摧残,使得中国陷入了一片固守和抵抗的情况,中国在战乱中的科技水平不可能有效地获得发展,因此这些人民的区域向其证明了中国的实力。
在这个阶段,中国不仅经济遭受重创,科技也遭遇到了极大的挫折。
而欧美并没有受到同样的挫折,从西方传来的科学技术便彻底地颠覆了中国的传统科技体系,并最终导致了中国的科技落后。
四、缺乏对于科技发展的重视此外,中国政治和社会对科技发展的缺乏重视,也影响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进程。
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分析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伟大的中华民族创就了辉煌灿烂的历史;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内包含着遥遥领先于西方文明的传统科学技术然而到了近代,中国的科技却反而大大落后于西方;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古代中国在科技史遥遥领先的地位在十五世纪后为西方国家所取代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或角度分析:一、近代中国旧科技自身的特点是近代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总是会采取一些措施,试图控制臣民的思想,这势必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而随着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加深,不仅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也对科技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使得旧的科技体系存在其本身固有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旧的科技体系具有独立性、保守性和排他性;二旧的科技体系对外来科学技术知识的吸收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和局限性;;三旧的科技体系受官学合一制度的制约;二、封建教育影响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过程,最终是培养更多的封建统治维护者;中国的教育制度,自从进入封建社会以来直至近代,大都是实行私塾教学方式;私塾教学方式较之西方课堂整体教育方法差之甚远;并且教学方式,既不系统,又不规范,而且只求学生死记硬背,不求学生理解,对于提出新的见解已是惘然了,更不用谈科学技术的创新了,而西方教育在近代则大力提倡科学、实验、技术三者之间的相互联合与循环;与这种日益进步的教育制度相比,中国曾在世界上占有优势的传统科学不得不在近代被西方自然科学全面超越;四、腐朽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经济制度完全阻碍了近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与封建君主的论断是想违背的,在强大的封建势力压迫下,进步的科技思想被压制了;五、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是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外因;自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在中国实施经济掠夺、政治渗透、文化控制、军事威胁等各种侵略手段压制中国的发展,试图使中国成为其殖民附庸;近代中国科技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变得了毫无生机,有何来发展与进步呢所以,近代中国科技的落后是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和社会政治的腐败,是有特定的历史因素所决定的,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在当今社会,我国科学技术依然落后于西方先进技术;我们必须以史为鉴,认真探讨研究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为当前科技发展提供参鉴;。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中国近代科技落后是怎么回事?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店铺告诉大家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吧!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一)社会转型迟滞,影响近代科技发展。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因此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忽视抽象科学的研究。
古代科技中的天文学、农学、医学成就比较突出,就反映了这一特点。
近代科技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这与中国古代科技思想迥然不同。
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中国由于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中国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
社会整体转型的迟滞同时导致科技思想转型也没有跟上世界科技思想的发展潮流。
这是近代以来我国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
(二)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
古代中国儒家文化占据统治地位,儒家讲求入世,主张“学而优则仕”,大量知识分子醉心于科举考试对科技发展不重视。
统治者大力提倡儒学,对科技的发展重视不够。
直到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中的守旧派依旧将西方的先进科技称为“奇技淫巧”,即使主张学习西方的洋务派,也只是对西方的部分实用技术感兴趣,对西方的科技缺乏全面的认识。
政府对科技的漠视使中国古代的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历史上能够青史留名的科技人才寥寥无几。
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西方,早在1624年英国的议会就通过“专利法”鼓励和保护私人发明,极大的推动了近代英国的科技发展。
(三)落后的教育体制制约科技的发展。
宋代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人的个性发展,不利于科技进步。
从明代开始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学校讲授四书五经,以培养科举人才为主要目的,自然科学一片空白。
相比之下自从1810年西方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柏林大学开办以来,很快成为全世界的大学样板。
中国具有近代色彩的学校出现在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时期,第一所现代意义的大学建立于维新变法时期。
中国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的原因一、落后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中国有着漫长的封建社会,一个缺乏产生近代科技的动力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又最迟走出封建社会的国家。
中国的封建统治对科技发展的阻碍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近代中国封闭的环境削弱了国人的创新思维。
导致国人创新思维减少的环境因素,主要指落后的社会制度、闭关锁国的国策等。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根源,我认为是和经济一样的,缺乏需求。
经济有利润才会发展,而科技也是要有需求的,不然没人愿意去创新,科技也就进步不了。
有人写过一篇文章,文中阐述说中国在水稻大面积成为主食后就失去了科技领先的动力了。
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文中说水稻大面积成为主食后,中国人的肚子就不再饥饿,衣食无忧,便失去了科技进步的动力。
而之前小麦作为主要粮食作物时候,王朝更替频繁,战乱不断。
统治者为了稳固政权不断进行生产工具的改革以稳定内部,同时为了保证战场的优势武器也在不断革新。
这实在是个很好的例子来佐证有需求才有科技的进步。
而从国家层面来看,实行封闭政策不利于中国人创新思维的发展。
中外历史证明,国家只有开放,才能使国家获得多方面的新信息,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创造出新的科技成果。
西方的科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基础上迅猛发展起来的。
而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实行严密封闭的愚民政策。
行政封闭和思想禁锢使中国与国外缺乏信息交流,中国人信息不灵通,与外界交流少,思维方式处于长期封闭的状态,中国科技落后就不可避免了。
然而这时的西方科技却是不断地发展,从蒸汽时代发展到电气时代然后到电子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而当时的中国仍然停留在封建主义社会,严重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思想上也压制了创新思维,思想保守派极力压抑和阻碍科技发展。
但也不要抱怨我们老祖宗的固步自封,在那个历史背景下我们也不是“圣明”。
有人一直抱怨说清朝的固步自封让我们落后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其实还是需求的问题,当时我们不需要什么“先进的科技”,就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近代衰落的原因1.封建制度的束缚: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封建制度以君主为中心,对知识的控制力极强,对于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和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封建社会对于崇尚实用主义的科学技术发展比较保守,可能担心这些知识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的权威产生威胁。
2.对实践的偏重: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注重实用主义,重视技术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践和应用方面的需求,而缺乏理论研究和基础科学的发展。
这种实践主义的偏重导致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缺乏系统化和纵向拓展。
3.文化传统的局限:中国古代文化非常注重传统和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于科学方法和实证思维的重要性缺乏充分认识。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和政治道德,对科学技术发展相对冷漠。
这种文化传统局限限制了科学技术知识的广泛传播和创新。
4.社会结构的不利因素:古代中国社会结构中,封建士大夫居高临下的地位限制了底层人民的参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实践和实验,而贫苦的农民、手工业者往往没有足够时间和资源去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这限制了科学技术的积累和创新。
5.宗族和家族的传承: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往往在其中一家族或宗族中传承,限制了知识的广泛传播和研究的群体化。
这种宗族和家族的传承模式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局限在一些特定的地域和家族中,并阻碍了学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近代衰落的原因主要是封建制度的束缚、实践主义的局限、文化传统的局限、社会结构的不利因素以及宗族和家族的传承模式。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限制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导致其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
浅析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2011214550 1301113班韩学强中国是古代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然而,近现代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转移到了西方国家,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方,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从十六世纪之后的中国的科学每况愈下,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
资本主义生产对科技的需求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缺乏这种需求,这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外因;中国古代科技体系结构不合理,科技长期处于经验层次,重视实用技术,轻视理论的提升,这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内因。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
经受了几千年儒家文化思想熏陶的中国人,从言语、行动方面乃至学术观点方面都小心翼翼谦虚谨慎,不肯轻易跨越雷池一步。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三纲正常"和"中庸之道",不善于追根结底的研究,不高兴标新立异的行为,尊师敬长,对前辈学者的学术推崇倍至。
后辈学者就算是对前辈学者的观点有异议,也大多数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不愿意、不忍心指出其认为不妥之处,不愿意进行惊天动地的革落得个不敬不孝、刻薄无德的坏名声。
儒家学说中有一些著名的观念,如"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阻碍了许多人放弃了雄心勃勃的探险活动,扼杀了许多人对未知世界的种种幻想,使中国的地质力学自从张衡发明地动仪后就没有很大的建树。
这种从众、保守与迷信的传统文化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当然起着一种强抑制作用。
二、官僚制的影响。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里,长期的封建专制的官僚制度是科学技术赖以繁荣的民主制度的死敌。
统治阶级要求科学技术服从自己的利益,那些大量的与手工业生产发展有关的与其切身利益无关的科学技术就得不到重视,甚至被遏制。
例如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天工开物》一书,是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总结,在当时具世界先进水平,然而这部著作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从科学角度了解中国近代落后的真正原因中国近代落后的真正原因涉及多个方面,从科学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自然环境与资源限制: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
中国地大物博,但资源分布不均,南北方差异明显,加上缺乏丰富的矿产资源,限制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范围。
2.科学技术的滞后: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
近代中国科技水平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教育水平低下,科研体制不够健全。
传统的科学观念和研究方法局限了科技的创新和进步,缺乏科技创新能力。
3.政治制度的僵化:政治制度对国家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代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封建专制政治体制的长期存在。
政治体制的僵化使中国不能适应外部世界的发展潮流,无法及时进行系统性的和调整。
4.文化传统的束缚:中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但传统价值观念对现代化的适应性存在一定限制。
儒家传统注重社会秩序、稳定和道德伦理,长时间内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结构,但缺乏对科技创新和市场经济的适应性。
5.外国列强的入侵与不平等条约: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中国先后遭遇了多次外国列强的侵略,这导致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时期。
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经济政治受制于外国势力,减弱了国家的独立与发展能力。
6.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缺失:近代中国缺乏现代化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传统的封建经济体制限制了经济的自由发展,没有建立起现代工商业体系和市场经济体系。
与此同时,受外国列强控制的贸易体系加剧了中国经济的依赖性。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的影响。
科学技术滞后、政治体制僵化、文化传统束缚、外国列强入侵与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缺失等都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
中国近代科技史落后于世界的原因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非常伟大,可是为什么到了近代就落后了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当时的世界却是资本主义兴起发展的时候,但清政府仍然做着“天国上朝”的美梦,仍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实际情况是,
无法进入,致使国内生产力低下。
2、官员腐败成风。
官场一片污浊,买官卖官成风。
甚至到了无论哪一级官吏,都明码标价。
官员上任后,大肆搜刮,“三年清知府,
民怨四起。
3、军备落后,战力底下。
当时,西方列强已经普遍装配洋枪洋炮之类热兵器,然而,中国军队仍然是刀枪箭棍。
不少装备绣迹斑斑。
加之常年没有操练,官兵身体素质和战斗意志极其薄弱。
权辱国,大量货币、资源不断流失。
5中国仍以小农经济为主,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科技发展缓慢,不进则退,所以落后于世界。
近代中国科学与技术的落后的原因(5篇)第一篇:近代中国科学与技术的落后的原因近代中国科学与技术落后的原因近代以来,中国一直处于下滑的边缘。
当然中国的科学与技术更是落后于世界的步伐,但是近代西方的科学与技术却在不断进步与创新。
这让之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无地自容,甚至还受到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
这不得不让人深深地思考其中的原因。
纵观近代中国,社会一直在退步。
其中的原因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军事等诸多方面。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是这些因素的不断累积导致了近代中国科学与技术的倒退。
首先从政治方面来谈,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封建君主专政,政治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的手中。
在这种老旧的专制制度下,中国不可能拥有新的成长动力。
一直沿袭了几千年的政治制度,在近代到达了巅峰,权利总揽于一人。
这样必然会导致决策的主观性与盲目性,因为往往是一个人说了算。
这样高压的政权统治下,官员渐失原有的廉洁色彩。
中国近代官员腐败成风,官场黑暗。
如慈禧,一个国家幕后的决策者,竟然也挪用军费为自己办生日宴会。
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尚且如此腐败,那他手底下的官员必然会有样学样。
近代中国社会贪婪腐败成风,一心只为营利,谋取财富,怎会有多余的心思去关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呢?就是因为这种封建统治制度,这些贪婪的官员......导致近代中国社会的不断退步。
在这种退步的大环境下,中国科技只会倒退,无法获得新的发展。
接下来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一下。
一直以来中国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不主张发展工商业。
中国的封建社会赖以存在的根基是农业---自然经济。
因此,中国长期以来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中国经济发展异常缓慢。
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了萌芽,但那毕竟只是一个萌芽,想要发展壮大还十分困难。
失去了经济活力,社会财富会不断减少。
缺乏了经济基础的支持,想要获得科技的发展,那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思想是把商排在所有职业的末尾,人们很少愿意去从事商业,因为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
中国近代史上科技落后的原因剖析广东海洋大学通信1072班邱嘉裕内容摘要:中国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就有不少影响深远的科学著作,有灿如群星的科学家,有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工艺精品,更有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但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活动中心转移到了欧洲,而不是在中国。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近代史上科技落后的原因给予剖析,以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国当代科技。
关键词: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原因1. 中国近代史上科技为何落后的问题提出“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产生?”“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期间,在应用人类的自然知识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远比西方更有成效得多”,为了发展科学并把古老的中国现代化,中国学术界多次开展关于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探讨,这个问题,国际科学史界即把它称为“李约瑟难题”。
近代科学技术在欧洲产生,此后出现了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局面,而当时中国的科学仍停留在传统的范围内,没有产生近代的科学技术。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古代世界科学活动中的一颗明珠,然而发展到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停滞不前,世界科学的活动中心也转移到了西方国家。
从16世纪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可以说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一直持续到今天,这样的局势都没有扭转,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与局面时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在近代社会一度衰退呢?”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的束缚,以及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帝国主义的外来侵略等诸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2. 中国近代史上科技落后的原因2.1 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的束缚中国科技在近代落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封建社会的制约,而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则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长期封建思想的束缚,对科技的发展形成很大障碍。
我们知道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有科学研究的主体,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社会条件,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取决于社会生产提供的经验和手段。
但由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国科技在19世纪以前,便一直如此“蹒跚而行”。
许多科技成果处境不妙,令人啼笑皆非。
西方可以用火药制造弹药来烧杀劫掠,而中国却用火药做爆竹燃放出噼噼啪啪的声响来渲染喜庆的气氛;西方可以用指南针来引导航海,而中国却用指南针技术制成罗盘来察看风水。
也正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科技的发展受到专制制度的禁锢。
科学的精髓在于大胆怀疑,在于思想的自由。
然而,在中国封建社会,讲的是“君权神授”,讲的是“三纲五常”,绝不允许任何“离经叛道”的思想存在。
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是:凡是与国家政务无关的学科都难以生存。
2.2.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经受了几千年儒家文化思想熏陶的中国人,从言语、行动学术观点方面都小心翼翼谦虚谨慎,不肯轻易跨越雷池一步。
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中庸之道”,不善于追根结底的研究。
师敬长,对前辈学者的学术推崇倍至,后辈学者就算是对前辈者的观点有异议,也大多数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不愿意指出不妥之处;不愿意进行惊天动地的革命,以免落得个不敬不孝、刻薄无德的坏名声。
儒家学说中有一些著名的观念,如“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阻碍了许多人放弃了雄心勃勃的探险活动,扼杀了许多人对未知世界的种种幻想,使中国的地质力学自从张衡发明地动仪后就没有很大的建树。
这种从众、保守与迷信的传统文化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起着一种强抑制作用。
然而,在西方却不一样,西方科学的发展往往都有个较好的文化氛围,如文艺复兴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宗教革、启蒙运动增加了理性和科学的意识,也就大大增强了这种动科学技术发展的良好氛围,几次科技革命则更是科技史上辉煌。
与西方的开放文化环境对比起来,儒家文化氛围笼罩着一切、支配着一切。
理学的唯心主义,使人们放弃科学的头脑,经的独断像紧箍咒一样,造成了人们非科学的心态,形成了阻碍学发展的巨大历史惰性。
2.3. 社会经济的落后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了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近代自然科学正是在资产阶级的普遍革命和对科学知识的迫切需要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而中国的封建经济是典型的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手工业紧密结合,具有分散性和狭隘性,过度的剥削使农民没有商品交换的能力和改进技术的资本,阻碍社会分工的发展。
虽在明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发展很不充分,统治阶级对工商业的压抑更加严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工商业者虽然有资本,但缺乏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受到广泛的排挤,最终没能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兴动力。
几乎停滞的封建经济不可能对科学技术提出像欧洲资本主义经济那样的迫切要求,落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不可能像欧洲工业革命一样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物质上的支持。
科学技术缺乏产生、发展和成长的土壤。
2.4. 我国旧科技自身的特点是我国近代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中国近代科技体系自身的弱点和先天不足导致了中国科技从繁荣走向衰落。
2.4.1 旧科技体系具有独立性、保守性和排他性。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它一经产生,就形成了一个无形壁垒,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保守性、排他性的特点。
2.4.2 旧科技体系对外来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吸收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和局限性。
2.4.3 旧科技体系受官学合一制度的制约。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官学合一制度,严重摧残了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人才。
明朝曾明文规定“非第科者,毋得与官”。
这种制度使中国知识分子只能作为地主阶级中附属的士大夫阶层而存在,从事科学研究只是文官人员的业余爱好,真正的科学也难以分化独立出来,科学机构一直是作为官僚机构的一部分被摆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上,这对近代科学的消极影响极其巨大。
2.4.4 重社会、轻自然的逆向研究特点使我国古代科学难以独立发展。
我国古代哲学常常是先提出人类理想社会的问题,然后才注意到怎样去认识世界,而古希腊哲学则常常先提出自然界的本质问题,然后才触及认识人类社会。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先秦哲学主要是研究人事和社会,而古希腊哲学则主要是探求自然的规律。
基于这一点,古希腊哲学比之我国先秦哲学,更接近于近代自然科学,我国的科学研究很大程度上徘徊在社会的表象上。
2.4.5 重思辨性、轻实验性研究方式的特点是我国古代科学的严重缺陷。
我国古代的思辨性思维是比较发达的,但很多思辨性思维由于缺乏科学实验的事实和数据的基础,因而其议论往往流于空乏,没有什么实际的科学意义和价值。
正是由于对科学实验的严重忽视,致使在我国古代文化的典籍中,关于科学实验的记载十分缺乏,这种缺陷严重制约了科学在中国近代的发展。
2.4.6 重整体轻局部研究方法和思维特点与近代科学的思维方法背道而驰。
从思维特点方面看,中国人偏好从总体上把握事物,侧重全局而不注重对事物的局部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而且这种思辨性思维惯性一直延续至今。
这种对事物的细节和局部的轻视恰与近代科学研究特征背道而驰。
2.4.7 缺乏通过科技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机制。
在中国古代乃至近代,从来没有建立起像西方那样一种机制—国家鼓励并保护科学家的发明,这就使科学技术不能及时应用到生产之中,因而也很难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更有甚之,在中国近代时期还多次出现反科学的运动。
这样,社会也就不可能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人科学技术的研究中,科学技术也就没有发展的基础,而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更是一句空话。
2.4.8 科学体系不完整和全社会科学精神不足影响中国科技的长远发展。
中国古代的科学从来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知识就是杂乱无章的,没有一个纲领,学习起来就要花很大的力气,给学习科学知识带来了困难,其结果只能是创新力下降、科学源泉日益干涸,落后也就在所难免了。
总之,中国旧科学体系及科技本身的特点存在着巨大的内在缺陷。
这种缺陷严重制约了科学在中国近代的发展,必然导致中国近代科技落后。
2.5. 科学技术结构的缺失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重大因素2.5.1 哲学在科技的缺乏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在中国,科学和哲学是严重分离的,中国哲学特别注重的是统治者怎么统治人民的研究,对自然科学及其方法的研究很少重视,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没有促进作用。
2.5.2 科学结构不合理,限制了科学的发展欧洲的封建势力相对分散和软弱为他们迅速过渡到资本主义创造了条件,而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固发展,却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发展变得十分困难。
欧洲的工商业和航海的发达,使其民族思想比较开阔,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较强烈地探索和追求,也较重视观察、辩论、实验。
而中国封建传统过于雄厚仅仅是直接满足于封建王朝各方面的需要,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动力。
2.5.3 中国古代没有把经验上升为理论的需求从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许多成就也达到了近代科学的边缘。
如极限概念,变量思想,还有东汉时期的尚书纬曾提出“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如人在闭舟中,舟行而人不知。
”2.5.4 重实用而轻理论中国历史上除了医学有比较完备的理论外,其它领域基本上都没有什么系统的理论。
由于轻视理论,传统科学始终存在分类粗疏的情况。
不仅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错综杂糅,而且自然科学各部门之间,也彼此交叉,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分门别类的科学。
2.5.5 有技术而无科学李约瑟所肯定的只是中国历史上的技术而不是科学。
他在书中指出,中国传入西方的是技术而不是科学。
他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历史上有技术而无科学。
为什么说中国没有科学呢?第一,中国没有按严格的逻辑推理发展出一套科学理论传承下来。
第二,中国古代没有把数学作为各门科学的共同语言。
2.6. 国家政权的导向科技发展史表明,科技的发展除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国家政权的导向。
由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历朝各代的封建统治者都重视人文教育而轻视科技教育。
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和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剧,重文轻技现象更趋严重。
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四书”“五经”仍然是惟一的教学内容。
加之“八股取士”制度的推行,使读书、应考和做官联在一起。
在封建社会,只有升官才是发财和提高社会地位的惟一途径;而那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不仅社会地位低下,而且还要遭受各种各样的迫害。
汉代张衡制造了浑天仪,却被朝廷攻击为玩物丧志,把他的研究成果说成是于事无补的“屠龙术”。
因此,成千上万的读书人只能纷纷涌向科举之途。
对于科技之研究却少有人问津。
这种封建科举制度,严重摧残了科技人才,阻碍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2.7. 思想方面上的影响中国领先了2000年,到明末清初时中国人与外界交往都是一种“傲视蛮夷、泱泱大国舍我其谁的态度”,因为他们发现全世界没有任何地方比他们先进,长期处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们能不骄傲自满吗?他们还能向别人学习吗?行政封闭和思想禁锢使中国与国外缺乏交流,中国人信息不灵通,与外界交流少,思维方式处于长期的封闭状态,中国科技落后就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