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的规定,制定本制度,规范小学德育工作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条小学德育工作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品格,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第三条小学德育工作应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第四条小学德育工作应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质。
第五条小学德育工作应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德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第六条小学德育工作应注重家庭参与,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念。
第七条小学德育工作应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德育档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德育实效。
第八条小学德育工作应加强团队建设,培养德育骨干,提高教师德育教育水平。
第二章德育活动第九条小学德育工作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十条德育活动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涵盖思想道德、品德立项、行为规范等多方面内容。
第十一条德育活动应充分发挥班级和学校的作用,通过集体活动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十二条德育活动应注重学科融入,通过各类学科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创新能力。
第十三条小学德育工作应及时总结和评价德育活动的效果,形成经验教训并加以改进。
第三章德育管理第十四条小学德育工作应建立健全德育管理体制,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十五条德育管理体制应明确各级德育工作的责任和权限。
第十六条德育工作应建立健全德育委员会或德育工作组织,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第十七条德育工作应加强督导和检查,建立德育工作问责制度,确保德育工作的落实。
第十八条德育工作应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培训和交流机会,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
第十九条德育工作应加强与其他教育管理部门的合作,形成合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能。
2024年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中小学德育工作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全面提升。
第三条中小学德育工作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动力。
第四条中小学德育工作应坚持思想道德与知识、智能的发展相统一,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和身体素质。
第五条中小学德育工作应采取系统化、全员化、全过程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德育机构和队伍,形成德育工作合力。
第六条中小学德育工作应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学校的育人作用,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二章德育目标和任务第七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八条中小学德育的主要任务包括:(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二)培养学生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三)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五)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抗压能力。
第三章德育内容和方法第九条中小学德育工作应注重以下内容:(一)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公民道德与法律意识教育;(三)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培养;(四)文明礼仪与道德修养;(五)学习道德与学习方法指导;(六)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培养;(七)思想品德与性别平等教育。
第十条中小学德育工作应注重以下方法:(一)示范引领,以身作则;(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达能力;(三)案例教育,通过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行动;(四)道德讲堂,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主题教育活动;(五)社区参与,拓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六)生活引导,提供良好的生活教育环境;(七)评价考核,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一、德育总体目标1、突出德育的主体性。
通过一中心学生“自理、自律、自立”的学子形象建设,让学生参与管理,开展以学生为主的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强化自我教育。
2、讲究德育的科学性。
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展示的天地,充分利用学校各种教育因素,构建学科结合点,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整体功能,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自主实践。
3、注重德育的开放性。
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研究,拓展创建内容、创建形式,提高创建实效。
通过家校合作互动,家长和孩子同时成为家庭中学习的主体,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重视伦理道德培养,重视美学艺术的熏陶。
二、德育管理体制1、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教导处具体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2、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规划、实施、检查德育工作,定期研究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情况,分析学生思想品德状况。
3、各年级分管领导每学期参加年级组专题研究或班队会不少于四次。
4、教研组活动隔周研究德育工作,单周校会活动,双周上班会课。
三、德育工作队伍1、全校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学校党政领导、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2、学校建立一支热心教育的校外辅导员队伍,成立校级家长委员会和班级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管理作用。
3、学校每学年召开一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或研讨会,奖励德育工作有成绩的教工。
四、德育常规管理1、学校加强对思品课教学的管理和研究,保证专课专用和研究活动正常举行。
2、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贯彻学校德育要与各育共同发展的理念,落实德育的学科结合点,在“晓理、导行”上下功夫。
3、抓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一日常规”的教育与训练,定期进行考核评比,奖励示范班和先进班。
4、认真安排好每学期社会考察活动和其他参观教育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小学德育室管理制度范文一、室内秩序管理1. 学生进入德育室前需保持安静,不得在走廊或其他公共区域大声喧哗。
2. 学生需遵守室内安静的规定,不得大声喧哗、边跑边喊,保持整洁的卫生环境。
3. 学生要爱护室内设备设施,使用公物要爱护,不得随意损坏德育室的财物。
4. 学生要遵守队列规矩,有序进入德育室,不得推搡、拥挤,保持良好的队形。
二、学生成果管理1. 学生在德育室内应保持文明礼貌,不得说脏话、辱骂他人,不得打架斗殴。
2. 学生要尊重他人,遵守规则,与他人友好相处,不得欺负同学或恶作剧。
3. 学生要守时守纪,按时完成德育室的学习任务,不得拖延或偷懒。
4. 学生要团结互助,不得损害集体利益,不得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三、学习资源管理1. 学生要爱护教学设备和学习资源,不得随意动用、拆卸或个人占为己有。
2. 学生要保持教室的整洁和安静,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不得乱扔垃圾。
3. 学生要合理使用学习资源,杜绝浪费行为,珍惜教育资源的有限性。
4. 学生要有序排队借取学习资源,不得插队或争抢,保持文明礼貌。
四、学生行为规范1. 学生要遵守纪律,不得故意违反学校和社会的法律法规。
2. 学生要尊敬师长和成年人,不得辱骂、恶意攻击老师和其他教职员工。
3. 学生要遵守学校和德育室的规定,不得早退或擅自离校,不得偷偷溜出德育室。
4. 学生要爱护自己和他人的财物,不得偷窃、抢夺、损坏他人的财物。
五、惩罚制度1. 对于违反德育室管理制度的学生,可以采取口头警告、书面检查等方式进行教育。
2. 对于情节严重的违纪学生,可以给予批评教育、发出罚单、通报批评等处罚。
3. 对于恶意破坏、伤害他人等严重违纪行为的学生,可以按照学校纪律处分的规定进行处理。
六、奖励制度1. 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进行表扬奖励,发放荣誉证书、奖状等激励措施。
2. 对于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可以进行特别表彰和奖励。
3. 对于在德育室学习成果突出的学生,可以给予奖励,如加分、颁发奖品等。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章制度范文德育工作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的文件精神,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校所有中小学教职工和学生,并由全体教职工、学生和家长共同遵守。
第三条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四条学校将注重德育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采取多种手段、全员参与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
第二章学生行为规范第五条凡进入学校的学生,都应该遵守以下行为规范:(一)尊重师长和学长学姐,互相友爱,共同进步;(二)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撒谎,不作弊;(三)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侮辱、不歧视他人;(四)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保持宿舍、教室和公共场所的整洁;(五)保护公共财物,爱护学校设施设备;(六)爱护动植物,不虐待、不损害动植物;(七)遵守校规校纪,服从权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八)积极参与各类学校组织的活动,展现个人特长和才华;(九)遵循互联网安全规范,不传播不良信息,不进行网络欺凌。
第六条学校将建立健全学生行为评价制度,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激励。
对严重违纪的学生,将给予相应的惩罚。
第三章教职工行为规范第七条学校教职工应该发挥表率作用,做到“三严三实”:(一)严守职业操守,严守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行为规范;(二)严谨教学态度,严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做到科学教学;(三)严爱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四)实事求是,实现一切工作的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五)实现公平公正,做到公平评价和公正待遇;(六)实现廉洁从教,杜绝教育腐败,做到廉洁奉公。
第八条学校将建立健全教职工考评制度,定期对教职工的教学和德育工作进行评估,对教育工作成绩出色的教师进行奖励,对屡教不改或德育工作不达标的教师进行惩罚。
2024年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
第三条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____和____为指导,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第四条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坚持从本地区实际和青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体系。
第五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____者奠定基础。
第六条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具体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实施途径等均遵照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施行。
第七条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注意同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紧密结合,要注意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促进形成良好的社区育人环境。
第八条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应当在保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充实和完善。
第九条德育科研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马列主义、____和____指导下,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服务。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十条____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基本规章,宏观指导全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校外教育工作、工读教育工作。
第十一条____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或确定主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职能机构,地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实际,设立或确定主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职能机构,也可由专职人员管理。
第十二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德育科学研究部门和学术团体的作用,鼓励德育科研人员与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中小学教师密切合作开展课题的研究,还要为德育科研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创造条件。
小学德育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小学德育管理工作,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特制定本制度。
二、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律自爱的良好品质;2.营造文明礼仪、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3.倡导诚信守约、团结合作的学习风气;4.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管理机构1.学校德育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教务处主任、保卫科负责人、美术老师、班主任等组成。
2.德育工作小组:每个年级设置一至两名德育工作人员,负责该年级的德育工作。
四、德育管理内容1.日常德育教育:每周举行一次学校大会,宣传德育先进事迹、弘扬正气,每天组织一次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进行道德讲堂等。
2.文明校园建设:美化校园环境,设置文化墙,校训宣传栏等,使学生养成爱校良好习惯。
3.学生自律管理:加强班级教师管理,建立学生干部监管队伍,强化学生守纪自律意识。
4.诚信教育:开展诚信教育主题班会、学校大会,倡导诚信,反对抄袭、作弊等行为。
5.法制教育:举办法制教育讲座,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6.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测试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7.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五、德育管理程序1.制定年度德育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2.每学期开展一次德育工作总结,对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方向。
3.定期召开德育委员会会议,研究解决学校德育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4.加强学生德育记录管理,建立学生德育档案,记录学生的德育表现。
5.组织开展德育管理工作评比活动,鼓励班级、个人的德育优秀表现。
六、德育管理保障1.建立健全德育管理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德育行为进行规范。
2.完善学生德育奖惩制度,对德育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奖励,对违反校纪的行为进行惩处。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德育理念,培训教师的德育教育能力。
小学德育工作制度模版一、目标计划1、坚持以中央《____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____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为指导,以《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小学德育规程》为依据,根据我校教育发展目标,制定我校德育工作发展目标。
2、根据天河区德育工作意见和我校德育发展目标,每学期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各中队制定班队工作计划。
二、学习研讨1、以____为指导,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法规,认清目标,提高认识,落实素质教育。
2、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交流,(期初、期中、期末),提高班级教育和管理水平。
三、队伍培训1、根据学校工作特点,大力提倡班主任自学教育理论,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和班级管理能力2、适时组织班主任集中培训,把握德育工作发展趋势,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3、定期组织新班主任学习班主任工作条例和班主任工作常规,使其尽快适应班主任工作,尽早抓出成果,创建特色。
四、四个“一百”教育1、每学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
2、指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和重大节日在家收看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
3、结合重大节日,开展读书活动,每次侧重阅读一个方面的爱国主义教育图书,并开展故事会和读书演讲比赛。
4、大力倡导学生唱爱国主义教育歌曲,每学年举行一次歌咏比赛。
5、充分利用现有的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努力创建适合我校教育需要的校级德育基地,并定期参观学习。
五、校会、班会、队会1、每学期校会不少于____次,用于学习教育和总结表彰,促进学校工作全面开展。
2、单周班会,双周队会。
3、中队主题会要根据少先队大队的工作安排,结合班级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提高教育效果。
4、每学期大队主题会不少于____次。
六、社会实践1、结合思品、社会、劳动课的要求,有计划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分年级定期参观德育基地。
3、指导好雏鹰假日小队的社会实践活动。
七、转化后进生1、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每班确定____名后进生转化对象。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管理和组织,规范师生行为,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师生。
第三条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第四条小学德育工作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原则。
第五条小学德育工作由校长负总责,各班主任、任课教师、家委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第六条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应注重规划、组织、宣传、实施、监督等环节的协调与配合。
第七条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责单位是教导处,由教导员负责具体组织与实施。
第八条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是学生德育、师德育、家庭德育三个方面。
第九条小学德育工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法制观念、体育健康意识等。
第十条小学德育工作要营造尊师重道、友爱互助、团结合作、公平正义的校园文化。
第二章学生德育管理第十一条学生德育管理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质。
第十二条学生德育管理的原则是循循善诱、严总结合。
第十三条学生德育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班级管理,推行德育课堂,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第十四条学生德育工作应制定德育责任制,让每名教师对学生德育负起责任。
第十五条学生德育工作应注重阶段性与个别化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德育需求。
第十六条学生德育工作应开展德育活动,如道德讲堂、道德小组讨论、励志故事分享等。
第十七条学生德育工作应开展德育比赛,激励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第十八条学生德育工作应及时反馈、评价学生的德育情况,形成德育档案。
第十九条学生德育工作应与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相结合,形成合力。
第三章师德育管理第二十条师德育管理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规范教师行为。
第二十一条师德育管理的原则是严格要求、激励发展相结合。
第二十二条师德育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师德培训,树立师德榜样。
第二十三条师德育工作应注重教师师德考核,对违反师德的行为进行惩戒。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其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4. 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第三条中小学德育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2. 组织全体师生参与,共同推进德育工作。
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活动进行教育。
4. 师生互动,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二章课内德育第四条中小学德育工作要通过课内教育,培养学生对正义、公平、诚信等道德价值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条教育工作应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既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又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
第六条德育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 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自豪感。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3. 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5. 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 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七条德育教材应选取经典著作和具有良好道德影响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和判断。
第三章课外德育第八条中小学德育工作要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第九条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观博物馆、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
第十条学校应开展各类群体活动,如班级团日、宿舍文化节等,促进学生的团结和合作意识。
第十一条学校应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通过体育竞赛和体育课程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新桥河镇第三中完小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为加强本校德育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小学德育规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二、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明确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要抓住以德育人这个根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德育工作要从本地实际出发,遵循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整体规划德育体系。
四、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设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和育人环境。
五、加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严禁一切封建迷信和其他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及物品进入校园,树立良好校风。
各学校要以创建文明学校为重点,定期开展评比文明科室、文明班级活动,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六、建立教育、管理、防范机制,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
每学期都要开展“法纪教育周”活动。
七、针对儿童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八、加强德育科研,提高工作水平。
开展德育科研,定期评选表彰优秀德育论文。
九、深化师德教育,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
要树立德育工作全员意识,发挥学校党支部、学校行政、队组织的作用,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要建设一支过硬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深入开展“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老师职业道德活动。
十、加强与家庭配合,共同教育好下一代。
各学校要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家访、电话访等方式加强与家长联系,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雨滴穿石,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持之以恒。
——拉蒂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