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载换算
- 格式:xlsx
- 大小:18.53 KB
- 文档页数:2
沥青路面的轴载换算方法
你看啊,在马路上跑的车各种各样,车的重量、轴数都不一样。
这不同的轴载对沥青路面的损害程度也不同呢。
就像小蚂蚁踩在地上和大象踩在地上,留下的印子肯定不一样呀。
那轴载换算呢,就是想办法把这些不同的轴载都换算成一种标准的轴载,这样就方便咱们去评估路面到底能承受多少压力啦。
通常呀,咱们会把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作为标准轴载。
为啥选这个呢?这就像是在一群小伙伴里选了个代表,这个代表比较典型呗。
对于不同的轴载,换算的时候有个公式。
这个公式就像是一个魔法咒语一样。
简单来说呢,它会考虑轴载的大小、轴型这些因素。
比如说,一个很重的车轴,它对路面的破坏肯定比轻的车轴大很多。
这个公式就会根据这个道理,把重轴载换算成相当于多少个标准轴载。
这里面还有个指数,这个指数就像是一个小杠杆,它会根据路面的结构类型来调整换算的比例。
如果路面比较薄,比较脆弱,那这个指数就会让重轴载换算后的值变得更大,因为薄路面更容易被压坏嘛。
咱们再来说说轴型的影响。
单轴和双轴对路面的压力分布就不一样。
双轴就像是两个人一起踩在地上,和一个人踩在地上的脚印形状、深浅都有区别。
在换算的时候,也得把这个差别考虑进去。
知道了轴载换算方法,对修路、养路的人可太重要啦。
就像厨师得知道每种食材放多少量一样,修路的人得知道路面能承受多少轴载,这样才能把路修得又结实又耐用。
要是不换算好,路可能没修多久就坑坑洼洼的啦,到时候咱们开车就像坐过山车一样,颠得难受。
新旧规范轴载换算对比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1.交通量的组成表1 交通量的组成和汽车数据参数2. 荷载等级的确定指标:根据规范1规定,以设计的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的拉应力作为指标:路面开通时第1年的双向的日平均当量轴次是,设计的年限内的1个车道上的累计的当量轴次,由规范3.1.7得,属中等交通等级。
(3610⨯)⨯~1.2710根据规范规定,又以半刚性材料的结构层的层底拉应力作为设计的指标:路面开通时第1年的双向的日平均当量轴次,由公式计算得,设计的年限内的1个车道上的累计的当量轴次,由公式计算得,属中等交通等级。
(36⨯)10⨯~1.2710综合上面的2种情况,取最重的交通等级,即为路面设计的交通等级为中等交通等级。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A.1.2,该题按车型可分为1类车、2类车、3类车和5类车,1类车不需要考虑轴载换算;改建设计应采用水平一,新建路面设计可采用水平二或水平三,水平二是当地经验值,故采用水平三;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A.2.4,无实测数据时方向系数在0.5~0.6范围内选取,本题选用0.5;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A.2.5,车道系数取0.4;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A.2.6,该题TTC分类取TTC5,2类车类型分布系数取9.9%,3类车取42.4%,5类车取0.0%;根据规范,各类车辆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EALF——m类车辆中非满载车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式中:mlmh EALF ——m 类车辆中满载车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ml PER ——m 类车辆中非满载车所占的百分比;mh PER ——m 类车辆中满载车所占的百分比。
初始年设计车道日平均当量轴次1N式中:AADTT ——2轴6轮及以上车辆的双向年平均日交通量(辆/d );DDF ——方向系数; LDF ——车道系数;m ——车辆类型编号;m VCDF ——m 类车辆类型分布系数;m EALF ——m 类车辆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
各种轴载换算计算方法在工程和物理学中,轴载是指沿着轴线方向的力。
轴载的大小通常用牛顿(N)作为单位。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进行轴载的换算计算。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轴载换算计算方法。
1.轴载与应力的换算:轴载的大小与物体的截面积和应力密切相关。
如果我们知道轴载和截面积,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轴载转换为应力:应力=轴载/截面积同样地,如果我们知道应力和截面积,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应力转换为轴载:轴载=应力x截面积2.轴载与力矩的换算:轴载和力矩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
力矩是指力对于一个点产生的旋转效果。
如果我们知道轴载和力臂(即力对于旋转轴的垂直距离),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轴载转换为力矩:力矩=轴载x力臂同样地,如果我们知道力矩和力臂,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力矩转换为轴载:轴载=力矩/力臂3.轴载与转速的换算:在一些情况下,轴载和转速之间存在关系,如旋转机械、电机等。
如果我们知道轴载和转速,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轴载转换为功率:功率=轴载x转速同样地,如果我们知道功率和转速,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功率转换为轴载:轴载=功率/转速4.轴载与扭矩的换算:在一些情况下,轴载和扭矩之间存在关系,如旋转机械、发动机等。
如果我们知道轴载和扭矩臂(即力对于旋转轴的垂直距离),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轴载转换为扭矩:扭矩=轴载x扭矩臂同样地,如果我们知道扭矩和扭矩臂,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扭矩转换为轴载:轴载=扭矩/扭矩臂5.轴载与压力的换算:在一些情况下,轴载和压力之间存在关系,如轴承、接合面等。
如果我们知道轴载和接触面积,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轴载转换为压力:压力=轴载/接触面积同样地,如果我们知道压力和接触面积,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压力转换为轴载:轴载=压力x接触面积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轴载换算计算方法,它们在工程和物理学领域中应用广泛。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换算方法进行计算,以满足设计或分析的要求。
三、标准轴载与轴载换算路面设计时使用累计当量轴次的概念。
但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类型很多,所以必需选定一种标准轴载,把不同类型轴载的作用次数。
根据道路汽车运输车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按下表确定。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当把各种轴载换算为标准轴载时,为使换算前后轴载对路面的作用达到相同的效果,应该遵循两项原则:第一,换算以达到相同的临界状态为标准,即对同一种路面结构,甲轴载作用N1次后路面达到预定的临界状态,路面弯沉为L1,乙轴载作用路面达到相同临界状态作用次数为N2,弯沉为L2,此时甲乙两种轴载作用是等效的。
则应按此等效原则建立两种轴载作用次数之间的换算关系;第二,对某一种交通组成,不论以哪种轴载的标准进行轴载换算,由换算所得轴载作用次数计算的路面厚度是相同的。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设计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轴载大于25kn的各级轴载(包括车辆的前、后轴)P i的次数n i,均按如下公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的当量作用次数N。
式中:N——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n i——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P——标准轴载,kn;P i——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k——被换算车辆的类型数;C1——轴数系数,C1 =1+1.2(m-1),m是轴数。
当轴间距大于3m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小于3m时,应考虑轴数系数;C2——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
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轴载大于50 kn的各级轴载(包括车辆的前后轴)的作用次数n i,均按如下公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的当量作用次数n’。
式中:C1’—轴数系数,C2’=1+2(m-1);c’2—轮组系数,单轮组为1.85,双轮组为1.0,四轮组为0.09。
上述轴载换算公式仅适用于单轴轴载小于130 kn的轴载换算。
对于城市道路的路面设计,请参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轴载换算。
轴载换算的原理和原则轴载换算是一种工程计算方法,用于确定结构体系中各个构件所承受的荷载大小。
在工程设计中,轴载换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轴载换算的原理和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的静力平衡原理:轴载换算的基本原理是结构体系的静力平衡。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结构体系处于平衡状态,各个构件所受到的内力和外力之和必须为零。
因此,通过分析结构体系的受力情况,可以确定各个构件承受的轴载大小。
2. 材料力学原理:轴载换算的原则之一是根据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确定构件所承受的荷载。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例如钢材的抗拉和抗压能力较高,而混凝土的抗拉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进行轴载换算时,需要考虑构件所采用的材料的特性,然后按照相应的材料力学公式计算荷载的大小。
3. 荷载传递原理:轴载换算的原则之一是根据荷载的传递规律,确定结构体系中各个构件的受力情况。
结构体系中的荷载主要通过构件之间的传递来实现,不同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传力机制不同,因此在进行轴载换算时,需要考虑传力途径的特点,确定合适的计算方法。
4. 构件的等效原理:在实际工程中,一些复杂的结构体系往往需要进行简化处理,以便进行轴载换算。
这种简化处理往往涉及到构件的等效替代,即将复杂结构体系中的构件替换为一些等效的构件。
等效构件的选择应该符合静力平衡原理和材料力学原理,以确保轴载换算的准确性。
5. 安全系数的考虑: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轴载换算中需要考虑相应的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是对荷载和强度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考虑的一种措施,通过引入合适的安全系数,可以对荷载进行合理的换算。
一般情况下,设计中所采用的安全系数应该满足相关的设计规范要求。
总之,轴载换算的原理和原则主要包括结构的静力平衡原理、材料力学原理、荷载传递原理、构件的等效原理和安全系数的考虑。
在进行轴载换算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原理和原则,以确保换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路面结构设计5.1沥青路面5.1.1交通量及轴载计算分析路面设计以单轴载双轮组100KN 为标准轴载。
1) 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①轴载换算: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N ∑=ki i i P P n C C 135.421)/(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表5.1轴载换算表②累计当量轴次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取15年,四车道的车道系数是取0.5。
累计当量轴次:()111365t e N N γηγ⎡⎤+-⨯⎣⎦=()[]189188305.060.430336506449.0365106449.0115=⨯⨯⨯⨯-+=(次)2)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①轴载换算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轴载换算公式:812'1')/('P P n C C N i ki i ∑==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表5.2 轴载换算结果(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②累计当量轴次参数取值同上,设计年限是15年,车道系数取0.5。
累计当量轴次:()111365t e N N γηγ⎡⎤+-⨯⎣⎦=()[]321652575.087.731636506449.0106449.0115=⨯⨯⨯-+=(次)5.1.2结构组合设计及材料选取1) 拟订路面结构组合方案根据规定推荐结构,并考虑到公路沿途有大量碎石且有石灰供应,路面结构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取18cm ),基层采用水泥碎石(取20cm ),下基层采用石灰土(厚度待定)。
另设20cm 厚的中粗砂垫层。
2) 拟订路面结构层的厚度由于计算所得的累计当量轴载达到了500万次,按一级路的路面来设计,由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面层由二层至三层组成。
采用三层式沥青面层,表面层采用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为4cm ),中面层采用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为6cm ),下面层采用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为8cm )。
路基路面轴载换算以路基路面轴载换算为题,我们将探讨如何进行路基路面轴载的换算。
路基路面轴载是指在道路工程中,车辆通过路面时对路基产生的压力和荷载。
了解轴载的换算方法对于设计和施工道路工程至关重要。
在进行轴载换算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首先是轴载单位。
常用的轴载单位有kN、ton和psi。
k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单位,1 kN等于1000牛顿。
ton是指英制中的重量单位,1 ton等于2000磅。
psi是英制中的压力单位,1 psi等于6894.76帕斯卡。
其次是轴载系数。
轴载系数是指车辆通过路面时对路基产生的荷载与车辆自重的比值。
不同类型的车辆具有不同的轴载系数,例如轿车通常为0.4,卡车为1.0。
通过乘以车辆的自重,我们可以得到具体的轴载。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通常需要将车辆的轴载转换为路基和路面的荷载。
这是因为路基和路面的承载能力有限,如果超过其承载能力,就会导致路面损坏或塌陷。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车辆的轴载来确定路基和路面的设计参数。
进行轴载换算的方法有多种。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将车辆的轴载乘以路基和路面的承载系数来计算路基和路面的实际荷载。
承载系数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标准和材料性质进行确定。
例如,对于某种类型的土壤,其承载系数可能为0.8,即该土壤每单位面积可以承受80%的轴载。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使用专业软件进行轴载换算。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车辆的类型、重量和速度等参数,自动计算出每个轴的荷载分布情况。
通过这些软件,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路基和路面的设计参数,以确保道路的安全和稳定。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虑。
例如,路基和路面的材料强度、厚度和排水能力等都会影响其承载能力。
因此,在进行轴载换算时,还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路基路面轴载换算是道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轴载换算,我们可以确保道路的安全和稳定,避免由于荷载过大而导致的路面损坏或塌陷。
因此,在进行道路工程设计和施工时,我们务必要进行准确的轴载换算,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轴载换算方法
(轴载换算方法)
一、概述
轴载换算方法是指,从实际轴载所承受的重量中换算出轴载模量或轴载值,以得到更精确的轴载数据。
它往往会根据轴载模量、轴载值的结构特性和工程要求,对轴载进行不同的改变、延伸和加权,并同时考虑受力时及受力前面板的厚度。
二、基本原理
轴载换算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应用有关材料及结构的受力特性,将实际轴载值改变、延伸及加权,达到轴载接近精确值的目的。
具体来讲,轴载换算方法包括两种:第一种是改变轴载值,即与轴载大小相比,将轴载的范围拓展至轴载模量的范围;第二种是延伸轴载值,即改变轴载在特定材料上的作用程度,以达到更准确的轴载计算值。
三、常用换算方法
1、波形模量(Wave Modulus)
波形模量是指一个单元中受力扭转角的一个参数,用以描述轴承材料的受力特性,它可以应用于求解轴载问题,进而换算出轴载值和模量的准确数值。
2、叠加模量(Superposed Modulus)
叠加模量是指将多个单元受力条件叠加在一起,以获得较准确的轴载值和对应的模量。
3、变形模量(Deformation Modulus)
变形模量是指在受力下,被测量器件结构的模态值,用来计算出轴载值和模量。
4、位移模量(Displacement Modulus)
位移模量是指在受力作用下,结构位移的参数,可以用于换算出精确的轴载值和模量。
四、轴载换算的应用
轴载换算方法在工程领域及机械设计中应用普遍,可以用来估算轴载模量或轴载值,以及确定轴载的最佳搭配,从而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沥青混凝土路面计算书一、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1.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3)轴载换算:轴载换算的计算公式:N= 4.35121()ki i i PC C n P =∑2)累计当量轴次:根据设计规范,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取15年,双车道的车道系数取0.6 累计当量轴次:()'111365t e N N γηγ⎡⎤+-⨯⎣⎦=()151 5.4%1365×885.380.65.4%⎡⎤+-⨯⎣⎦=⨯ =4312242(次) 3)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注:轴载小于5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轴载换算公式:N=8121()ki i i PC C n P =∑(2)累计当量轴次:()'111365t e N N γηγ⎡⎤+-⨯⎣⎦==()151 5.4%1365×505.650.65.4%⎡⎤+-⨯⎣⎦⨯=2462767.6(次) 二、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根据规范推荐结构,并考虑到公路沿途筑路材料较丰富,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15cm ),基层采用二灰碎石(20cm ),基底层采用石灰土(厚度待定)。
二级公路面层采用三层式沥青面层,表面层采用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厚度3cm ), 中间层采用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厚度5cm ), 下层采用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厚度7cm )。
三、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抗压模量取20℃的模量,各值均取规范给定范围的中值,因此得到20℃的抗压模量: 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 1400MPa ,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 1200MPa ,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 1000MPa , 二灰碎石为 1500MPa , 石灰土为 550MPa 。
各层材料的劈裂强度: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 1.4MPa ,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 1.0MPa ,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 0.8MPa , 二灰碎石为 0.5MPa , 石灰土为 0.225M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