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生产酒精丙酮使用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
锂电池生产企业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 总则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1.1 编制目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对策,除了预防的对策,还需要应急处理对策。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发生事故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达到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为提高本单位的抗灾防灾能力,有效地防止和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事故及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综合防灾,整体效能,反应迅速,有条不紊”的原则,本单位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九条和《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第七十条的规定,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2)》,建立抢险救灾指挥系统,组织编制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安全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并组织员工学习、演练贯彻实施,提高员工抢险救灾的应急处理能力。
一旦发生事故或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能立即启动,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能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迅.速投入抢险救灾,达到反应迅速,应急处理有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或灾害损失的目的。
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7)《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8)《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9)《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30号(10)《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号)56〕2004(安监管协调字〔.(1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 号(1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2]12号)(12)《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14)关于修改《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粤安监〔2012〕35号)(19)《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16)《深圳市海山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7)《滨海街道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锂电池生产厂易忽视的安全问题及安全对策措施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锂电池生产厂易忽视的安全问题主要危险因素及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近来,在工作中发现,我国锂电池生产企业对锂电池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①电池液的毒性认识不足,许多企业不知道电池液是有毒的;②对锂电池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认识不足。
下面介绍并分析锂电池生产、储存过程中的毒性危险和火灾、爆炸危险性。
1、中毒危险电池液中一般含有六氟磷酸锂以及作为溶剂使用的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
六氟磷酸锂是有毒物质,而上述碳酸酯类物质化学性质则比较稳定,没有被列入有毒物质类,但是可燃。
六氟磷酸锂是电池液中的重要成分,国内及一些国外出品的六氟磷酸锂没有说明其毒性,但据国际知名的sigma-aldrich(西格玛公司)制定的六氟磷酸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CSDS),说明了其毒性。
六氟磷酸锂的性质简述如下:分子式:LiPF6;燃烧性:不燃(0);毒性:中等(2);剌激性:中等(2);化学活性:低(1);慢性影响:中等(2);TLV-TWA:m3(ACGIH)。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分级,从0到4共分5级。
TLV-TWA是美国卫生医师协会推荐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最高允许值。
六氟磷酸锂:白色粉末,吸湿性强,遇水易分解;进入体内可损害健康,多次接触可产生累积的毒性效应,呼吸道、眼、皮肤可受到损伤。
一些国内企业出品的六氟磷酸锂,产品说明中注明含氟化氢(也称为氢氟酸)≤10-4。
氟化氢为高毒物质,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损伤呼吸道、眼、皮肤,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吸收后可产生全身的毒作用。
六氟磷酸锂分解后的产物是高毒性的,应引起注意。
韩国三星公司电解液包装桶上标签注明其应在30℃以下保存,在夏季,运输途中六氟磷酸锂易分解,对安全是个潜在的危险因素。
因此,无论是六氟磷酸锂本身,或者其分解产物以及其所含的杂质氟化氢都有中等以上的毒性,如果密闭的作业场所提供的新风不足或通风系统出现故障,有可能发生多人中毒的事故。
锂电池极片制造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锂离子电池的组成主要有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外壳等五大部分组成。
2、锂离子正极材料种类有钴基材料、镍基材料、锰基材料、铁基材料、镍钴锰三元材料等。
3、ISR18650PC-1300正极合浆需要的主要材料有三元材料、SP 、KS-6、PVDF、NMP。
负极水系合浆中CMC的作用是提高浆料粘度,防止浆料沉降。
4、ISR18650PC-1500mAh中I指负极为碳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S指正极材料为三元 ,R 指圆柱型 ,PC指高功率型 ,1500mAh指电池额定容量为1500mAh 。
IFP36115200-60表示为电池高度为 200mm ,宽度为 115mm ,厚度为 36mm ,铁基正极能量型方形锂离子蓄电池,额定容量为60Ah。
5、正极主料及导电剂烘烤温度 130±2℃ ,烘烤时间 240±5min 。
6、型号为ISR18650PC-1300圆柱型锂离子电池正负极合浆工艺参数:正极浆料粘度: 5000±500 mPa·s、固含量: 67.0%±2.0% ;负极浆料粘度: 3000±500 mPa·s、固含量: 39.0%±2.0% 。
7、浆料外观需满足: 均匀、无颗粒、无气泡、上层无油污。
8、涂布所用基带外观满足: 无褶皱、无破损、无油污、无氧化及其他异常情况。
9、目前生产所用铝箔以厚度分有 14um 、16um 、18um 、20um 、25um。
10、目前生产所用铜箔以厚度分有 9/10um 、12um 。
11、正式涂膜前须进行试涂以确认面密度。
试涂时先涂 3 片,取第 3 片测试面密度,按照《面密度测试作业指导书》测试,同时测试涂布长度和留白长度 ,根据指标进行适当补偿。
12、空基带的面密度=空基带的重量/空基带的面积。
13、理论涂布段数=主料重量*出料率(99%)/主料占比/一大片上粉量。
丙酮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丙酮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溶剂,具有强烈挥发性和易燃性,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汽车等行业。
然而,由于其危险性较高,需要制定一套丙酮管理制度,以确保安全使用和储存,并减少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二、目的制定丙酮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丙酮的安全使用和储存,防止事故和伤害的发生,保护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和储存丙酮的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所:实验室、生产车间、储存仓库等。
四、管理责任1. 公司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丙酮管理制度,并进行定期评估和更新。
2. 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丙酮的管理,负责日常监督和记录。
五、丙酮的采购与储存1. 丙酮的采购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的采购流程。
2. 丙酮应储存在专门的储存仓库或储存柜中,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
六、丙酮的使用1. 使用丙酮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培训,并了解其安全操作规程。
2. 使用丙酮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等。
3. 在使用丙酮时,必须确保通风良好,以减少丙酮蒸汽的积累。
七、丙酮的储存1. 丙酮储存容器应标明内容物和危险性,以便员工识别。
2. 丙酮储存容器应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远离明火和热源。
3. 储存丙酮的区域应设立明确的警示标识,提醒他人注意危险。
八、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丙酮泄漏或火灾事故时,必须立刻启动应急预案。
2. 员工应接受相应的事故应急培训,并知道如何正确地处理丙酮事故。
九、丙酮废弃物的处理1. 废弃的丙酮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类和储存。
2. 废弃丙酮的处置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不能随意排放。
十、违规行为与处罚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和法律追究。
十一、制度执行与改进制度执行情况应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总结:丙酮作为一种危险化学品,使用和储存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制定丙酮管理制度有助于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所有使用和储存丙酮的部门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提高安全意识,确保丙酮的安全使用和储存。
锂电池生产厂易忽视的安全问题主要危险要素及相应的安全对策举措近来 ,在工作中发现 ,我国锂电池生产公司对锂电池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认识不足,主要表此刻 :①电池液的毒性认识不足,很多公司不知道电池液是有毒的;②对锂电池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认识不足。
下边介绍并剖析锂电池生产、储藏过程中的毒性危险和火灾、爆炸危险性。
1、中毒危险电池液中一般含有六氟磷酸锂以及作为溶剂使用的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
六氟磷酸锂是有毒物质,而上述碳酸酯类物质化学性质则比较稳固 ,没有被列入有毒物质类,可是可燃。
六氟磷酸锂是电池液中的重要成分,国内及一些国出门品的六氟磷酸锂没有说明其毒性,但据国际著名的sigma-aldrich(西格玛公司 )拟订的六氟磷酸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CSDS),说了然其毒性。
六氟磷酸锂的性质简述以下:分子式:LiPF6;焚烧性 :不燃 (0);毒性 :中等 (2);剌激性 :中等 (2);化学活性 :低(1);慢性影响 :中等(2);TLV-TWA:m3(ACGIH)。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分级,从 0 到 4 共分 5 级。
TLV-TWA是美国卫生医师协会介绍的时间加权均匀浓度的最高同意值。
六氟磷酸锂:白色粉末 ,吸湿性强 ,遇水易分解 ;进入体内可伤害健康 ,多次接触可产生积累的毒性效应,呼吸道、眼、皮肤可遇到伤害。
一些国内公司出品的六氟磷酸锂,产品说明中注明含氟化氢(也称为氢氟酸 )≤10-4。
氟化氢为高毒物质 ,拥有激烈的腐化性 ,伤害呼吸道、眼、皮肤 ,可惹起支气管炎和肺炎,汲取后可产生浑身的毒作用。
六氟磷酸锂分解后的产物是高毒性的,应惹起注意。
韩国三星公司电解液包装桶上标签注明其应在30℃以下保留 ,在夏天 ,运输途中六氟磷酸锂易分解,对安全是个潜伏的危险要素。
所以 ,不论是六氟磷酸锂自己 ,或许其分解产物以及其所含的杂质氟化氢都有中等以上的毒性 ,假如密闭的作业场所供给的新风不足或通风系统出现故障,有可能发生多人中毒的事故。
锂电池生产企业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本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乙醇、丙酮、白电油、锂电电解液等危险化学品等作业,员工如违章操作、疏忽大意、包装物的质量缺陷或故障或管道因腐蚀、老化造成破损等都可能会导致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遇点火源、高温物体极易发生火灾,其挥发物与空气混合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高热易发生爆炸事故。
其他生产场所、仓库明火作业、电器线路短路、员工违章吸烟等都可能引发的火灾事故。
办公场所、宿舍电气电路老化、超负荷短路、明火作业、员工违章用火等都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生产场所、仓库明火作业、电器线路短路、员工违章吸烟等都可能引发的火灾事故。
办公场所、宿舍电气电路老化、超负荷短路、明火作业、员工违章用火等都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本公司发电机房使用柴油,如柴油泄漏,遇火源、高热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2 危险程度分析1.2.1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爆炸)本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储存和使用乙醇、丙酮、白电油、锂电电解液等,乙醇、白电油、丙酮属易燃液体,遇明火可燃,其挥发气体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当混合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时,与明火、静电、撞击火花、雷击等会发生爆炸,在储存、装卸或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因包装物本体缺陷或锈蚀穿孔损坏、倾倒、码放超高坍塌、误操作、违章指挥章作业等原因发生泄漏,泄漏物如处置不当,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发生;事故的影响范围:危险化学品存放间、各生产车间。
事故的危险程度是灾难性的。
1.2.2 电气火灾由于生产车间所使用的涂布机、辊压机、搅拌机、注液机、真空烤箱、分条机等等机电设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纸品类、塑料类类等可燃物,仓库储存的各类可燃包装物,如超负荷运行、接触不良、缺少短路和漏电保护措施、乱拉乱接临时电线、线路老化等均可能引起电气火灾事故。
事故的影响范围:各生产车间、仓库。
事故的危险程度是灾难性的。
办公区、食堂、宿舍及宿舍使用的办公用电设备、电源插座、移动电源插座板,均有可能因电气设备、设施、电.气线路绝缘老化、短路等产生的电火花、电弧滴落到周围的可燃物品上,而引发电气火灾事故。
锂电池生产辊压机考试试题1.仓库温度保持在摄氏20±5℃度范围内,最高不得超过()℃。
[单选题] *A、20℃B、30℃(正确答案)C、35℃2.每处防火分区的面积(建议)控制在()方米以下。
[单选题] *A、3B、4C、5(正确答案)3.评价锂离子电池优主要从三个方面:() [单选题] *A、不安全性、不稳定性、体容量B、不安全性、稳定性、体容量C、安全性, 稳定性, 体容量(正确答案)4.六氟磷酸锂(LiPF6)加热和酸类进行反应会产生有害的氟化氢,氟化氢和金属反应会产生爆炸性的() [单选题] *A、固体B、液体C、气体(正确答案)5.锂离子电池短路是因为电池容量大内部电阻低,所以外部短絡时通过大的电流,电池内部达到热爆炸的状态,从而发生()破裂,冒烟,起火的危险。
[单选题] * A、破裂B、冒烟、起火C、前面三者都有(正确答案)6.液锂电池通常用()封装锂离子电池。
[单选题] *A、木桶B、纸装A、 C、钢壳或铝壳(正确答案)7.锂电池生产环节中使用乙醇和丙酮擦洗容器,( B )引起燃爆。
[单选题] *A、不会B、可能会(正确答案)C、绝不会8.锂离子电池性能取决于() [单选题] *A、材料B、设计C、材料、设计和工艺控制(正确答案)1.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组成() *A.圆柱型锂离子电池(正确答案)B.方型锂离子电池(正确答案)C.软包装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正确答案)2.锂离子电池制作的一般流程( *A.配浆、涂布、辊压(正确答案)B.装配、注液、化成(正确答案)C.检测、出货(正确答案)3.电解液分解。
这是产生气体的主要原因。
可能产生的气体有() *A、二氧化碳(正确答案)B、一氧化碳,(正确答案)C、甲烷、乙烷(正确答案)D、乙烯等。
(正确答案)4.锂离子电池安全对策措施包括() *A.技术措施(正确答案)B.管理措施(正确答案)C.培训教育(正确答案)1.锂离子电池是指Li+ 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
CCB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发放编号: Q/CCG-C4-AH-116-2008
乙醇、丙酮使用、贮存、废弃管理办法
2008-03-01发布 2008-03-01执行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批准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乙醇、丙酮使用、贮存、
废弃管理办法Q/CCG—C4—AH—116—2008
1 目的
为了加强对乙醇、丙酮的使用、贮存、废弃管理控制,预防对环境的污染和火灾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使用乙醇、丙酮的使用和管理。
3 职责
使用单位负责乙醇、丙酮使用、贮存、和废弃的全过程管理。
4 管理要求
4.1 乙醇、丙酮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储柜中。
4.2 乙醇、丙酮在生产中使用班组要设专人负责领用,每次使用后应立即将盖封存好,放回存放乙醇、丙酮的地方。
4.3 乙醇、丙酮在部件工序使用当中严禁与电焊、气焊、等离子同时操作,并远离火点。
4.4 库管工要经常检查乙醇、丙酮的存放情况,确保在安全状态下存放。
4.5 库管员要按定额发放,每瓶在一天内使用不完严禁在工具和工作场地存放,必须在当日完工后送回库房。
4.6 严禁将乙醇、丙酮在办公室和生活间存放。
4.7 废弃的包装物等严禁倒入垃圾处,必须放到专用的废物箱中收集后统一处理。
锂电池管理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锂电池的管理和使用,保护环境和人员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使用锂电池设备的部门和员工。
第三条锂电池是一种危险品,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使用,不得私自处理或丢弃。
第四条公司将针对不同的锂电池类型和用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五条公司将定期对锂电池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六条公司将对锂电池的使用进行记录和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第七条公司将加强员工的锂电池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锂电池的认识和意识。
第二章锂电池管理第八条公司将对购买的锂电池进行登记和编号,建立使用档案。
第九条锂电池应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第十条锂电池在运输过程中应使用专用的包装,避免受到损坏。
第十一条锂电池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保外包装完好无损。
第十二条锂电池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不得超负荷使用。
第十三条锂电池使用完毕后,应妥善保存,并定期进行充电保养。
第十四条锂电池不得拆卸或破坏外壳,否则可能导致短路或漏电。
第十五条锂电池损坏或失效时,应及时报修或更换,不得私自处理。
第十六条锂电池的使用期限为5年,超过期限的应及时报废处理。
第十七条锂电池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第三章锂电池安全第十九条锂电池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过充和过放,避免引发火灾或爆炸。
第二十条锂电池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撞、防摔等措施,确保安全。
第二十一条锂电池使用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第二十二条锂电池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运行。
第二十三条锂电池使用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了解处理紧急情况的方法。
第二十四条锂电池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第二十五条锂电池使用人员应具备应急处理的能力,确保人员安全。
丙酮管理制度范文丙酮是一种有机溶剂,具有较强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医药等行业。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和环境的健康,制定一套丙酮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份丙酮管理制度的范文,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丙酮的使用、储存、运输及废弃物处理等活动,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丙酮的使用、储存、运输及废弃物处理等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丙酮的进货、入库、领用、使用、销售、废弃物处理等环节。
第三条使用和管理丙酮的相关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工作资质和专业知识,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熟悉本制度的相关要求。
第四条丙酮管理工作应与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相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确保丙酮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丙酮的储存与配送第五条公司应建立合适的丙酮储存设施,并按照相关规定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储罐、储存容器、管道等设施的安全和完善。
第六条丙酮的储存仓库应远离明火、高温等火源,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氧气浓度达到爆炸或燃烧的上限。
第七条丙酮储存区域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并配备消防设备和泄漏应急处理物资,以应对突发事故。
第八条丙酮的配送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配送车辆应符合相关安全要求,并装备了必要的消防设备和泄漏应急处理物资,配送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三章丙酮的使用与监测第九条使用丙酮的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并明确责任人,确保操作的安全和规范。
第十条使用丙酮的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如耐酸碱手套、防毒面具、防护眼镜等,并严禁吸烟、进食等与丙酮有关的不安全行为。
第十一条使用丙酮时应注意丙酮的挥发性和易燃性,严禁在无通风的环境下使用丙酮,以免引发火灾或中毒事故。
第十二条使用丙酮的工作区域应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控制丙酮的浓度,必要时可采取局部排风设备。
第十三条公司应定期检查丙酮使用区域的空气质量,确保丙酮的浓度在安全范围内,一旦超出安全范围,应立即停止使用丙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丙酮使用管理制度
一、丙酮属于易制毒化品,必须严格加强管理,确保使用安全。
二、生产车间在使用丙酮时,必须严格执行公安机关的相关规定。
三、生产车间必须确定一名经过上级机关培训、责任心强的员工负责丙酮领用和补加工作。
四、丙酮补加操作工必须严格按照当班实际需要量向丙酮保管员领取。
严禁多领,确保当班领用,当班加完。
严禁在补加岗位存放丙酮。
五、丙酮补加操作工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作业,严禁冒险蛮干和违章操作,避免丙酮的浪费和流失。
六、要严格加强丙酮的管理,随时管理好领出的丙酮,防止被人盗窃。
七、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公司领导和公安机关报告。
锂电池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处理技术与规范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使用频率的增加,锂电池的需求量也逐渐上升。
锂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储存设备,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而备受青睐。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锂电池废弃物的处理,特别是其中的有害物质。
本文就锂电池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处理技术与规范进行探讨。
1. 锂电池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锂电池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溶剂和有害气体。
重金属是最主要的有害物质,如镍、钴、锰等。
这些重金属具有毒性,并且容易在自然环境中蓄积和传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有机溶剂在锂电池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使用广泛,如丙酮、甲苯等。
这些有机溶剂对空气和水体有污染风险,并且对人体健康也具有潜在危害。
此外,锂电池废弃物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氟化物等也需要妥善处理。
2. 锂电池废弃物处理技术针对锂电池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存在多种处理技术,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通过分离和提纯的方式处理锂电池废弃物。
其中,分离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分离、磁力分离和离心分离等。
这些技术可以实现锂电池废弃物中有害物质的分离和回收利用。
而提纯技术则通过物理处理、溶解和析出等方式将有害物质从锂电池废弃物中去除。
物理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对于复杂废弃物的处理效果有限。
化学方法包括酸碱法、氧化还原法和络合法等。
酸碱法可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将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氧化还原法则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害物质氧化或还原为无害物质。
络合法则通过有机或无机络合剂与有害物质发生络合反应,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进而实现有害物质的分离和去除。
生物方法主要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等生物体对有害物质进行降解和吸收。
微生物生物技术包括细菌、真菌、酵母等微生物的应用,它们可以通过生物代谢作用将有害物质分解为无害物质。
植物吸收技术则利用植物的根系和叶绿体等组织结构对有害物质进行吸收和积累,从而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锂电池生产企业安全事故风险描述1.1 本公司概况1.1.1 本公司基本情况企业的基本情况:深圳市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7月12日,注册地址:深圳市海山区滨海街道西龙社区工业A区厂房,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兴;主要经营范围:生产、开发充电器、电子元器件、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
现有员工8700人左右,其中安全管理人员72人。
公司主要经营聚和物锂离子电池,本公司通过了CE、UL、ROHS、RBRC、相关产品认证,获得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00环境体系认证、ISO16001:2000职业健吴与安全体系认证。
公司周围无重大危险设施;交通比较便捷。
公司使用的原、辅材料主要有电解液、钴酸锂、石墨、水性粘合剂、隔膜、铝铂、铜铂等。
公司的基本情况见表1.1-1。
表1.1-1 本企业基本情况表本公司位于深圳市海山区滨海街道龙西社区西埔工业A 区厂房,厂区占地面积约19000㎡,建筑面积22000㎡。
共有厂房4栋、宿舍4栋、危险化学品中间仓2间(分别位于保安室边、B栋1楼)、配电房3间、发电房1间、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
东面围墙外为空地,南面为龙盐大道,西面和北面围墙外为空地。
表1.1公司各建、构筑物情况表本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乙醇、白电油、丙酮、锂电电解液、氮气等危险化学品,其中乙醇、丙酮、白电油属易燃液体,存放于保安室边独立的危险化学品存放间,锂电电解液属腐蚀品,存放于B栋1楼,氮气属压缩气体,存放于A 栋2楼电解液车间(现场存放为当天用量)。
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情况见表1.1-2。
表1.1-2 危险化学品种类和数量公司车间、仓库配备有灭火器、消防栓,其中手提式干粉灭火器650具、推车式干粉灭火机4个、消防栓(含消防水带、消防水枪)102个,厂区内设有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消防水源主要是市政管网供水,具体配备见附件4。
生产车间的主要设备、设施有:涂布机、辊压机、搅拌机、注液机、真空烤箱、分条机等及配电室、空压机、储气罐、货梯等公辅设备或设施;具体见表1.1-3。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物性数据化学名称环己基苯(CHB) 亚硫酸亚乙酯(ES、DTO)硫酸亚乙酯(DTD)亚硫酸丙烯酯(PS)碳酸亚乙烯酯(VC)别名苯基环己烷,苯基环乙烷亚硫酸乙二醇酯、乙二醇亚硫酸酯、亚硫酸乙烯酯硫酸乙烯酯、硫酸乙二醇酯、乙二醇硫酸酯、亚乙基硫酸酯Trimethylene Sulfite1,3,2-Dioxathiane 2-oxide1,3-Dioxo-2-one英文名称Cyclohexyl benzene Ethylene sulfite Ethylene Sulfate Propylene sulfite Vinylene carbonate CAS号827-52-1 3741-38-6 1072-53-5 4176-55-0 872-36-6 分子式C12 H 16C2H4O3S C2H4O4S C3H6O3S C3H2O3分子结构分子量160.26 108.12 124 122.1 86.05熔点/沸点/闪点7~8℃/239~240℃/98.0 ?/172~174℃/79℃97~99℃/?/??/76/?19~22℃/165℃/73℃密度(g/mL at 25℃)0.95 1.426 1.3225 1.355g/mL粘度(40℃)折光率 1.5230±0.00501.445~1.447 1.420~1.422 外观无色油状液体无色液体白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色液体无色透明液体或白色固体特性易溶于醇、丙酮、苯、四氯化碳、二甲苯、不溶于水和甘油DTO的含量≥98%,氯乙醇含量≤1000ppm水溶性11.5 G/100 ML用途用于锂二次电池电解液的添加剂,具有防过充性能。
应用于锂电池高温溶剂。
作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有机溶剂,又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添加剂,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添加了 DTO 后将呈现出优异的儲存稳定性,可以提高电解液的低温性能,同时可以防止 PC分子嵌入石墨电极。
锂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锂电池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电池,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电动工具、电动车辆等领域。
其生产工艺流程包括材料准备、电极制备、装配和测试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锂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材料准备1.正负极材料采购锂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分别为锂钴酸和石墨,需要从供应商处采购。
在采购前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定其产品质量和交货能力。
2.溶剂和添加剂采购锂电池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溶剂和添加剂,如丙酮、二甲苯等有机溶剂,聚乙烯氧化物(PEO)等添加剂。
这些材料也需从供应商处采购。
3.原材料检验在收到原材料后,需要进行检验。
对于正负极材料,需检查其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对于溶剂和添加剂,则需检查其纯度是否达标。
二、电极制备1.正负极浆料制备首先将锂钴酸和石墨分别与添加剂和溶剂混合,形成正负极浆料。
浆料的配方需要根据电池型号和性能要求进行调整。
2.电极涂布将正负极浆料涂布在铝箔或铜箔上,形成正负极电极片。
涂布过程中需要控制浆料厚度和均匀度,以保证电极片的性能稳定。
3.电极片干燥将涂布好的电极片放入干燥室中进行干燥。
干燥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浆料配方和环境湿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4.切割、卷绕将干燥好的电极片切割成适当大小,并与隔膜一起卷绕成电芯结构。
卷绕过程中需要控制紧度和层数,以保证电芯性能稳定。
三、装配1.组装外壳将锂电池外壳组装完成,包括壳体、底盖、密封垫等部件。
外壳材料通常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2.注入电解液将预先准备好的电解液注入到电池外壳中。
电解液的配方需要根据电池型号和性能要求进行调整。
3.装配正负极将正负极电芯放入电解液中,使其与电解液充分接触。
同时,将正负极与外部引线相连,形成闭合的电路。
4.密封、充气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将锂电池密封起来,并注入适量的惰性气体(如氮气),以防止氧化和爆炸。
四、测试1.容量测试将锂电池放入测试仪器中进行容量测试。
容量测试需要根据不同型号和要求进行调整,通常包括恒流充放电、循环充放电等多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