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译与意译赏析
- 格式:ppt
- 大小:118.50 KB
- 文档页数:16
滕王阁诗翻译和赏析滕王阁诗是唐朝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本文将从翻译和赏析两个方面对滕王阁诗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价值。
一、滕王阁诗的翻译滕王阁诗的原文如下: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凉风,共长天休。
洵美悲夫,葛亦玄之叹。
至今笔砚,口诵心忖。
滕王阁诗的翻译可以采用直译或意译的方式,下面是一种较为通顺的翻译版本: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光照耀着天空,这片土地与衡山相连。
襟怀江河之气,环抱五湖之水,控制着蛮荆之地,引领着瓯越之民。
这里物华天宝,龙的光芒射向斗牛之城;这里人杰地灵,徐孺留下了陈蕃坐席上的智慧。
英雄的州子才俊辈出,人才的星星之火熠熠生辉。
在滕王阁,枕着坐拥夷夏之交的神台,宾主尽享着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威风凛凛,遥遥临世;宇文新州才华横溢,暂时停留。
十天休假,胜友如云;千里相逢,高朋满座。
龙蛟起舞,那是孟学士的诗才;紫电青霜,那是王将军的武库。
家君做宰相,路上以名望闻名区内;年幼的童子又怎么明白,自己得到了胜利的款待。
此时的九月,正处在三秋之序;潮水涨落,凉风吹拂,天地共同进入了休息的时刻。
实则美丽令人悲叹,正如葛亦玄的一声叹息。
至今,笔砚仍然存在,口中诵读,心中思忖。
二、滕王阁诗的赏析滕王阁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享誉古今。
下面从主题、形象描绘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对滕王阁诗进行赏析。
1. 主题滕王阁诗以写景与抒发思想感情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描绘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讲:直译意译举例:•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无火不生烟/无风不起浪/ 事出必有因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Even a clever housewife canno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 Nothing can be made out of nothing.3)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Do in Rome as Romans do.入乡随俗。
更多译例(词语层面)1the moon•直译:月亮•意译:玉兔,婵娟•太阳•直译:the sun•意译:ball of fire , eye of heaven, giver of light, Apollo更多译例(词语层面)2•瘦•直译:thin, lean•意译:as thin as six o’clock,as slender as a thread,too thin to throw a shadow,be a bag of bones更多译例(成语)•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直译:一石二鸟•意译:一箭双雕,一举两得•to teach a pig to play on a flute•直译:教猪吹笛•意译:对牛弹琴更多译例(谚语)•The worst wheel of a cart creaks most.直译:最坏的车轮最会嘎嘎响。
意译:能猫不叫,叫猫不能。
才学最差,叫喊最响;出力最少,抱怨最忙。
定义•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是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通顺流畅。
(keep both content and form)•意译(liberal translation)是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注意细节,译文自然流畅即可。
《红楼梦》第三回两种英译本对比赏析《红楼梦》第三回两种英译本对比赏析摘要:《红楼梦》是一部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百科全书,对《红楼梦》的翻译也必将提高翻译工作者和翻译学习者的汉英翻译水平。
本文分别从语言转化,翻译方法,和文化输出三个方面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的第三回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对两个译本的优劣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结合实践对一些相关翻译理论进行了阐释,以求对翻译学习者有一些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语言转换;翻译方法;文化输出1.引言《红楼梦》是一部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百科全书,对《红楼梦》的翻译也必将提高翻译工作者和翻译学习者的汉英翻译水平。
本文分别从语言转化,翻译方法,和文化输出三个方面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的第三回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对两个译本的优劣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结合实践对一些相关翻译理论进行了阐释,以求对翻译学习者有一些启发和帮助。
2.语言转化翻译的最基本意义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化,这种转化不仅是字面意义的对等,更是深层意义的呼应。
汉语表达中,我们偏爱用四字结构。
四字结构音美,形美,它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审美情趣。
在表情达意时,我们会习惯性的,下意识地把要表达的意思浓缩在四个字中;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会觉得四字结构郎郎上口,符合习惯。
在英语文学原著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许多地道的英语习语。
这些英语习语使原著读起来郎郎上口,为原著增色不少。
这一事实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在进行汉译英实践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恰到好处的运用一些英语习语来提高英语译文的质量呢?先看下面这个例子: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了,该打,该打! 杨译:I was so carried away by joy and sorrow at sight of my little cousin, I forgot our Old Ancestress. I deserved to be caned.霍译:It was just that seeing my little cousin here put everything else out of my mind. It made me want to laugh and cry all at the same time. I’m afraid I quite forgot about you, Grannie dear. I deserved to be spanked.在翻译同一段原文的时候,两个译本首先在字数上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杨译本用了15个词来翻译原文划线部分的内容,而霍译本则用了29个词,几乎是杨译的二倍。
浅析汉英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作者:苏越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2期摘要:直译和意译是两种重要的翻译方法。
中英对译时,虽然在有些情况下可直译,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及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存在差异,翻译时必须在译文上作些调整或变动,即:采取意译,才可以使翻译作品达到“信”和“达”的标准。
文章在对直译与意译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就张培基先生翻译的萧红散文《永远的憧憬和追求》进行分析,具体探讨直译与意译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直译;意译;散文一、直译与意译八十年代初,张培基等学者在当时的统编教材《英汉翻译教程》中这样下定义“: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
应当指出,在能够确切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法显然有其可取之处。
直译法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亦即鲁迅所说的保持’异国情调’和’洋气’,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不断从外国引进一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使我们的祖国语言变得日益丰富、完善、精密。
”(张培基等 1980:13)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对直译又有了不同的阐释“:直译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
”(范仲英 1994:90)一般说来,采用直译所产生的译文看起来肯定有翻译的痕迹,读起来也不是那么通顺。
如果直译也“要求语言流畅易懂”的话,说明译者心目中的直译与意译的界线已经开始模糊,二者不再是对立的两种策略。
意译法有以下特点:(1)以目的语为导向;(2)用规范的目的语语言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3)注重译文的自然流畅,不一定保留原文的结构及修辞手段。
(见 Shut-tleworth&Cowie1997:62-63)。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直译和意译各有优缺点,意译与直译不会形成二元对立,因为翻译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Lecture note 21、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VS意译(free translation)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
直译不等于硬译或死译,也叫逐字翻译——就是以词为单位进行考虑的,力求目的语的每个词都能与原语的每个词对等。
直译不仅能保持原作的特点,而且还可使读者逐步接受原作的文学风格,促进语言多样性,丰富目的语的语言形式,以利跨文化沟通与交流。
Eg:1.dark horse(黑马)brandy(白兰地)rifle(来福枪)carnation(康乃馨)litchi(荔枝)salon(沙龙)engine(引擎)gentlemen’s agreement(君子协议)one country,two systems(一国两制)2.to show one’s cards摊牌3.Soon got, soon gone.来得容易,去得快。
4.Speech is silver, silence is golden.雄辩是银,沉默是金。
5.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无火不生烟6.The worst wheel of a cart creaks most.最坏的车轮最会嘎嘎响。
7.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念。
8.来得易,去得疾。
Easy come, easy go.9.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One world, one dream.10.She has many hot potatoes to handle every day.她每天都要处理很多棘手的问题。
11.Partly as a result of the recently increasing demand, whole sale tea prices havealmost doubled.部分由于日益增长的需求,批发茶的价格几乎翻了一番。
《韩擒虎传》原文及译文赏析韩擒虎,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
父雄,以武烈知名,仕周,官至大将军、洛虞等八州刺史。
擒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
性好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旨。
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游集。
后以军功,拜都督、新安太守,稍迁仪同三司,袭爵新义郡公。
武帝伐齐,齐将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说下之。
进平范阳,加上仪同,拜永州刺史。
陈人逼光州,擒以行军总管击破之。
又从宇文忻平合州。
高祖作相,迁和州刺史。
陈将甄庆、任蛮奴、萧摩诃等共为声援,频寇江北,前后入界。
擒屡挫其锋,陈人夺气。
开皇初,高祖潜有吞并江南之志,以擒有文武才用,夙著声名,于是拜为庐州总管,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
及大举伐陈,以擒为先锋。
擒率五百人宵济,袭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
进击姑熟,半日而拔,次于新林。
江南父老素闻其威信,来谒军门,昼夜不绝。
陈人大骇,其将樊巡、鲁世真、田瑞等相继降之。
晋王广上状,高祖闻而大悦,宴赐群臣。
晋王遣行军总管杜彦与擒合军,步骑二万,陈叔宝遣领军蔡徵守朱雀航,闻擒将至,众惧而溃。
任蛮奴为贺若弼所败,弃军降于擒。
擒以精骑五百,直入朱雀门。
陈人欲战,蛮奴撝之曰:“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
遂平金陵,执陈主叔宝。
时贺若弼亦有功。
高祖下优诏于擒、弼曰:“申国威于万里,宣朝化于一隅,使东南之民俱出汤火,数百年寇乱旬日廓清,皆公之功也。
高名塞于宇宙,盛业光于天壤,逖听①前古,罕闻其匹。
班师凯入,诚知非远,相思之甚,寸阴若岁。
”及至京,弼与擒争功于上前,弼曰:“臣蒋山死战,破其锐卒,擒其骁将,震扬威武,遂平陈国。
韩擒略不交阵,岂臣之比!”擒曰:“本奉明旨,令臣与弼同时合势,以取伪都。
弼乃敢先期,逢贼遂战,致令将士伤死甚多。
臣以轻骑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蛮奴,执陈叔宝,据其府库,倾其巢穴。
弼至夕,方扣北掖门,臣启关而纳之。
斯乃救罪不暇,安得与臣相比!”上曰:“二将俱合上勋。
”于是进位上柱国。
从文学翻译的角度赏析《第一场雪》发表时间:2018-07-16T16:20:30.02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6月下作者:丁立峰[导读] 《第一场雪》(First Snow)是乔纳森·尼科拉斯(Jonathan Nicholas)的作品,这篇文章既描写了冬日美丽的雪景,又刻画了孩子们雪中嬉闹的场景,写景又不仅仅是景色描写,以景入情,体现了作者对女儿疼爱有加的深厚感情,本文从原文和译文两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对比赏析。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 266590)摘要:《第一场雪》(First Snow)是乔纳森·尼科拉斯(Jonathan Nicholas)的作品,这篇文章既描写了冬日美丽的雪景,又刻画了孩子们雪中嬉闹的场景,写景又不仅仅是景色描写,以景入情,体现了作者对女儿疼爱有加的深厚感情,本文从原文和译文两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对比赏析。
关键词:乔纳森·尼科拉斯,《第一场雪》,赏析1.原文赏析《第一场雪》是乔纳森·尼科拉斯的作品,以描写初雪为背景,介绍了冬日初雪的场景,但这篇文章和我们所熟悉的朗费罗的《初雪》还是有区别的,朗费罗的作品更侧重于景色描写,体现的是自然美,而乔纳森·尼科拉斯的作品则从雪和女儿入手,全文十三个小段,其中第1、3、4、14段是对主人公和小女儿的描写;第2、6、7段描写了冬日初雪景象;第5、8、9、11、12段描写了初雪的街道、玩雪的孩子和热闹的邻家景象。
既包括对冬日雪景的赞美,又细致地描写了孩子们在雪中嬉闹以及街道、邻居家的场景,通篇穿插地讲述了主人公对小女儿疼爱有加的种种情愫。
作者无论是对主人公和女人的直接描写,还是对雪景、街道、邻家的间接描写,都是想表达主人公对女儿的浓浓的情愫和绵绵的情谊,直抒胸臆地情真意切,侧面描写地入情入景。
下面从节奏美、修辞美、感知美、形象美、意蕴美、宁静美六个方面欣赏这篇文章的英文原文。
英语电影字幕翻译鉴赏(一)——————电影片名翻译鉴赏课程目的:电影片名的确定、选择并非无目的、无原则,它是片商和观众之间相互沟通的第一个直接的窗口。
瘪脚的译名通常是见词猜义或死译硬译的结果,常与影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
让学生欣赏鉴别各类电影片名的译本。
通过全面了解片名的来源及其命名特点,引导学生翻译相关影片的片名。
课程内容:1.引导学生概括电影片名的特征片名言简意赅,但信息量大,总摄全片内容。
它们多以名词、短语、简单句出现,其中以短语居多。
2.列举一些令人印象深刻或夺人眼球的成功片名Ghost(人鬼情未了);American Beauty(美国丽人);Windspeaks (风语者)3.电影片名不同译本的鉴赏比对Sound of Music“仙乐飘飘何处闻” VS “音乐之声”Ghost “第六感生死恋” VS “幽灵” VS “人鬼情未了The Lives of Others “别人的生活” VS “窃听风暴”Pretty Woman “漂亮女人” VS “风月俏佳人” VS “麻雀变凤凰”Catch Me if You Can “逍遥法外” VS “猫鼠游戏”4.电影片名翻译的要求(原则)1)经济效益原则就片商制片的目的看,他们不仅是借助电影这一艺术形式达到丰富人们文化生活,促进人际间的交流,还要赚取利润,也就是它必须产生社会经济效益。
影片的经济效益常在于片名对观众的吸引程度,片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票房收入的高低。
●如Sound of Music 在台湾曾被译为“仙乐飘飘何处闻”就令观众颇为不解。
后该片被译为“音乐之声”,已被广泛接受。
一些奥斯卡经典影片如Waterloo Bridge译为“魂断蓝桥”也已成为经典之作。
2)信息原则作为片名,虽然客观上要求简练、整洁,但一个字、一个词都包含有丰富的信息内容,使人一看便可猜出它属于哪类电影。
●the Third Man 曾被译为“第三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爱情旋涡里的三角恋,而本片的第三者其实是指目睹一场凶杀的第三个目击者。
英文电影名中文翻译赏析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更是一个产业。
2006年,我国内地电影票房收入为26.2亿元。
电影海外收入也大幅度增长,2005年海外收入是16.5亿元,2006年增加到19.1亿元。
中国电影已经渐渐受到世界的关注,于此同时,越来越多优秀的国外影片也被引进中国。
片名已经成为影视片的品牌商标,具有强烈的商业宣传作用,是电影的点睛之笔。
它是一部影片留给大众的第一印象,在广告宣传和海报上都处于十分醒目的位置。
好的电影名可以迅速吸引大众接受电影,观看电影,从而实现电影的商业价值。
因而电影名的翻译至关重要。
二、电影名翻译现状目前,西片译名的最突出的问题是混乱、不统一。
同一影片有多种译名的现象屡见不鲜,常让人感到无所适从,有时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才能把西片原名与五花八门的译名对上号。
目前,西片译名领域出现的混乱局面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西方影片引进中,大陆、香港、台湾三地不同的译名使译名造成混乱。
引进西方电影初期,大陆译名多为直译,比较严肃和忠实于原名;港台译名多为意译,比较随意,商业味较浓。
较典型的例子有美片Ghost,大陆译为《幽灵》或《鬼魂》,香港译为《人鬼情未了》,台湾译为《第六感生死恋》;美片Pretty Woman,大陆译为《漂亮女人》,香港译为《风月俏佳人》,台湾译为《麻雀变凤凰》。
翻译不单纯是语言转换的过程,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交流的社会现象。
在片名翻译中体现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是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任务。
由于中西方在社会发展历程,地理气候、历史政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和不同,文化价值的实现首先表现在充分理解、准确传递原片名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情感,避免出现误译这一方面。
让我们来看看1995年的一部著名心理惊悚片“seven”。
这部影片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晦暗的背景叙述了一个极富哲学意味的犯罪故事:一个疯狂的凶手自认上帝,围绕天主教七大死罪的惩戒逐条杀人。
唐诗三百首赏析第36首《关山月》1. 原文《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 重点词汇解析明月:指在夜晚天空中明亮的月亮,象征着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天山:即祁连山,这里指边塞的遥远和辽阔。
苍茫:形容云海的无边无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长风:指强劲的风,象征着边塞的苍凉和将士的孤独。
玉门关:古代边塞的重要关隘,象征着边塞的艰苦和战争的残酷。
汉下白登道:指汉军曾在白登山道行军,暗示历史上的战争。
胡窥青海湾:指北方民族对边疆的窥视,表现了边疆的紧张局势。
戍客:指守卫边疆的士兵,表现了他们的辛苦和牺牲。
高楼:指士兵家属的居所,象征着家人的思念和期盼。
3. 直译明亮的月亮从祁连山上升起,穿行在苍茫的云海之间。
强劲的长风吹过几万里,吹过边塞的重要关隘玉门关。
汉朝的军队曾在白登山道行军,北方的胡人窥视着青海湖。
自古以来,这里是战争的地方,很少有士兵能够活着回来。
守卫边疆的士兵望着家乡,脸上满是思乡的痛苦。
在这寂静的夜晚,他们的妻子在高楼上叹息,无法停止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4. 意译在遥远的边疆,一轮明月缓缓升起,照亮了无垠的云海。
长风呼啸而过,穿越了千山万水,最终抵达了边关的玉门。
历史上的战火曾在这片土地上燃烧,汉军曾在白登山道上留下足迹,而北方的敌人也对这片富饶的土地虎视眈眈。
这里是战争的沃土,却也是死亡的家园,多少战士一去不复返。
戍边的士兵们凝望着远方的家乡,脸上写满了无尽的忧愁。
在这个孤独的夜晚,他们的妻子在高楼上默默叹息,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5. 诗歌的深层解读5.1 作者介绍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多以豪放、奔放、清新、自然著称,情感真挚深沉。
5.2 写作背景李白的这首诗反映了唐代边塞将士的生活和情感,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题陈书长松图》原文及翻译赏析•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画面内容与构图技巧•诗意表达与意境营造目录•翻译技巧与赏析方法•跨文化视角下的审美体验•总结与展望01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陈书,字南楼,号上元弟子,又号复庵,明末清初书画家。
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山水画和花鸟画方面,尤其擅长松、竹、梅等题材的创作。
陈书的画风苍劲有力,笔墨豪放,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陈书生平及艺术成就该画以长松为主题,通过描绘松树的高洁和坚韧,表达了作者对明朝灭亡的悲愤和对故国的怀念。
画作中的长松形象高大挺拔,枝叶繁茂,象征着明朝的繁荣和昌盛,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故国的美好回忆和无限追思。
《长松图》是陈书晚年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明亡之后,寄寓了作者深沉的故国之思和遗民情怀。
《长松图》创作背景画作流传与影响《长松图》在创作完成后,一直流传于民间,历经多次战乱和变迁,幸得完好保存至今。
该画对后世的书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书画家都从中汲取灵感和养分,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长松图》不仅是一幅杰出的艺术作品,更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了解明末清初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02画面内容与构图技巧长松形象描绘及特点描绘手法长松形象画家运用浓墨重彩,通过干笔皴擦和点苔等技法,生动地表现出长松的纹理和质感。
特点突出构图方式空间布局视觉引导030201画面构图与空间布局笔墨运用与技法展示笔墨技法画家在笔墨运用上独具匠心,通过干湿浓淡的墨色变化和丰富的笔法表现,生动地描绘出长松的苍劲与生机。
皴擦点染画家运用皴擦、点染等技法,精细地刻画出长松的树皮纹理和枝叶细节,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逼真。
意境营造通过笔墨的巧妙运用,画家成功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意境,让观者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长松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03诗意表达与意境营造诗中长松形象解读长松高耸,象征坚韧不拔01枝叶繁茂,寓意生命力旺盛02历经风雨,更显沧桑与坚毅031 2 3诗画结合,相得益彰色彩运用,营造氛围构图巧妙,展现诗意诗意与画意相互映衬意境深远,寓意悠长寄情于景,抒发胸臆托物言志,表达人生追求意境深远,引人深思04翻译技巧与赏析方法原文解读及翻译难点分析原文解读翻译难点分析翻译策略选择与运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保留文化特色注重语言美感译文质量评估及优化建议译文质量评估译文是否准确传达了原诗的意思和情感,是否保留了原诗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美感,是否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