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概论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107.00 KB
- 文档页数:8
全科医学概论复习要点全科医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其研究范围涵盖了人体的形态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全科医学概论的复习要点:1.人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人体的器官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
-人体的细胞组织: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器、细胞器的功能等。
2.人体的生理学:-呼吸系统的生理学:呼吸的机制、肺功能检查、呼吸节律与呼吸中枢、呼吸代谢与肺泡通气等。
-循环系统的生理学:心脏功能、血液循环、血压调节、血液凝固与抗凝等。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食物的消化吸收、胃肠动力学、胃酸分泌、肝功能等。
-泌尿系统的生理学:肾脏功能、尿液形成、水电解质平衡与排泄等。
-神经系统的生理学:传导过程、神经元功能、感觉器官、神经调节等。
3.病理学的基本知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病因、发病机制、病程等。
-疾病的分类:传染病、寄生虫病、遗传病、肿瘤等。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药物治疗等。
4.药理学的基本知识:-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制: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物、镇痛药物等。
-药物的代谢与排泄: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敏、药物中毒、药物与食物相互作用等。
5.全科医学与临床实践:-全科医学的发展与意义:全科医生的角色、全科医生的培训与认证等。
-基本临床技能: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感冒、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医学伦理与法律:医疗纠纷、医学伦理原则、医疗保密等。
以上仅为全科医学概论的复习要点,全科医学涉及知识广泛深入,希望能够为你的学习提供一些参考。
全科医学(医学高级):全科医学概论要点背记1、单选可增强患者遵医行为的因素是以下哪项()。
A.对用药方法误解B.经济上难以承受C.无经济问题D.缺少家庭支持E.药物副作用问题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可增(江南博哥)强遵医行为的因素包括:1病人的知识(误解);2病人健康信念(动力);3处方的特性(用药);4经济因素和人际支持;5医患关系和医疗照顾方式。
2、多选全科医疗连续性服务意味着()。
A.健康责任的连续性B.从生到死的全程健康服务C.对健康-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负责D.建立社区保健网络E.提供高新技术正确答案:A, B, C3、单选纳入社区管理的重性精神病主要以()为代表。
A.重度抑郁症B.精神分裂症C.躁狂症D.妄想性障碍E.严重神经衰弱正确答案:B4、单选根据个人的能力和兴趣来决定各自所要承担的责任而形成的权威型,属于()。
A.传统权威型B.工具权威型C.分享权威型D.情感权威型E.相互权威型正确答案:C5、单选医患交流不包括以下哪项()。
A.信息交流B.长期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C.情感传递和行为调节D.患者最佳健康目标的确立和实施E.患者病情的安排正确答案:B6、单选主动–被动模式的医患互动关系的特征是以下哪项()。
A.为患者做什么B.告诉患者做什么C.帮助患者做什么D.要求患者做什么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7、单选当前,影响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因素是()。
A.行为生活方式B.环境因素C.医疗保健服务D.生物学因素E.心理因素正确答案:A8、单选以下哪项是全科医生最常采用的临床思维()。
A.模型辨认法B.假说-演绎法C.穷尽推理法D.归纳法E.排除法正确答案:A9、单选关于“周期性健康检查”不正确的理解是()。
A.应用格式化的健康筛检表格,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而定期进行的健康检查B.研究的对象是无症状的个体C.目的是早期发现患者的健康危害因素D.主要针对一级预防E.针对各种高危人群和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检查,可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确答案:D10、单选有关全科医学的主旨说法正确的是()。
全科医学概论健康定义: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善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第一章医学应以促进人类的健康为目标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它的生存状态:人的健康与长寿,与遗传的关系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自然环境占7%,而60%取决于各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嗜好。
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四个方面:1健康促进2预防保健3合理治疗4社区康复九个要点:1针对主要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控制的健康教育2改善食品供应与合理营养3供应卫生的饮水和有基本环境卫生措施4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5针对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6预防和控制地方病7对常见病与外伤给予合理的治疗8提供基本药物9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和促进精神卫生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任务,即六位一体1.预防: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极其作用规律。
进而采取措施以避免疾病的发生、促进身心健康。
2.治疗:全科医生的治疗包括综合性和持续性照顾,还应体现协调性和可及性。
3.康复:康复医学是利用各种方法促进病人的恢复,由于需要长时间进行,故也是全科医师的职责。
4.保健:促进亚健康人向健康转化,避免疾病发生。
5.健康教育:面向全体人群的以促进健康为目标教育。
6.计划生育:全科医师应积极承担计划生育工作。
第二章全科医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全科医学即家庭医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大陆,1993年11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标志着我国大陆全科医学学科的诞生。
全科医学概念: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和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
全科医学主旨: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
《全科医学概论》第二章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与特点学习提要全科医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和知识体系,本章重点阐述了全科医学的五个基本原则,展现了与其他医学学科不同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学习提要全科医学体现了六个方面的基本特点,从而使这门具有整体论哲学方法的学科形成了与其他专科医学的显著区别。
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特点和全科医生的工作特征,有利于促进全科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第一节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全科医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基本原则是“守门”的基础,是全科医学学科的总纲,是全科医疗行业的准则,是全科医生应该“怎么做”,如何做好“健康守门人”的指导原则。
第一节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一、科学——技术——人文统一的原则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的原则三、个人——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原则四、预防——医疗——康复整体性的原则第二节全科医学的基本特点本节是从全科医学职业价值的角度说明了这些内容的形成基础,将全科医学理念与实际工作相匹配,并对全科医生的工作性质、内容、范围、要求作了全面的介绍。
本书的其余部分都有这些内容所支撑,阅读这些内容有助于全科医生在基层保健服务中持续性提升质量,成为优秀的全科医生。
第二节全科医学的基本特点一、基础性照顾二、人性化照顾三、可及性照顾四、持续性照顾五、综合性照顾六、协调性照顾第三节全科医生工作的基本特征全科医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为社区家庭每个成员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照顾、健康维持和预防服务,其工作特征主要体现在以预防为导向,树立预防医学观念;以团队合作为基础,提供全面的、立体网络式健康照顾;以“五星级医生”为目标,使人人享有优质的卫生保健服务得以实现。
第三节全科医生工作的基本特征一、以预防为导向二、以团队合作为基础三、以“五星级医生”为目标——卫生保健提供者——医疗决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思考题1.如何理解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2.全科医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3.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特点的意义何在?4.如何在具体实践中体现全科医生的工作特征?参考文献1.杨秉辉主编. 全科医学概论(第三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吴春容主编. 全科医学概论(第一版).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John W. S主编, 梁万年主译. 家庭医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Taylor, R. B主编, 李慎廉, 等主译. 全科医学实习教程(第一版).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5.专家论坛. 五星级医生的培养.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7, 19(5):201-209。
全科医学概论重点全科医学是一门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医学科目,旨在培养医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具备家庭医生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综合性和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全科医学概论是全科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全科医学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使其了解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领域和作用,为进一步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1.全科医学的定义和特点:全科医学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进行全人健康管理的医学学科。
全科医生应具备博采众长、泰然处之的思维方式和综合性的医疗服务能力。
2.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生物医学基础、行为医学、人文医学、社会医学等。
全科医生应该全面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等基础知识,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患者的健康问题。
3.全科医学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等。
全科医生应该具备诊断和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能够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和健康指导。
4.全科医学中的患者管理:全科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实施个体化的医疗服务,并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协作和沟通。
5.全科医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增多,全科医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责任,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
全科医学概论的学习方法包括课堂学习、实践操作和自主学习。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听讲、讨论和研讨等方式来了解和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实践操作环节主要包括实习和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全科医学服务能力。
自主学习则主要包括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进行个人学习和思考,以提高自己的综合医学素养。
全科医学概论作为全科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基础。
重点内容包括全科医学的定义和特点、基本理论、工作内容、患者管理、发展趋势和挑战等方面。
一、概论1、医学模式:指解释和处理医学问题的整体思维方式。
①生物医学模式把人作为生物体进行解剖分析,力图寻求每一种疾病特定的生理、病理变化,研究相应的生物学治疗方法。
该模式以疾病为中心来解释病人的健康问题,视疾病为独立于社会行为的实体。
将疾病从病人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抽离出来,形成了该模式的重要缺陷(1、忽视了病人的需求:医师致力于搜索各种资料作为疾病证据,作为评价病人健康状况的标准。
而对于病人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问题不予评价,致使诊疗过程机械化和失人性化。
2、医患关系疏远,病人依从性降低:病人被动接受医师的检查和处理,医师的关注重点在于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对疾病的热衷和对病人的冷漠,致使医患关系疏远,必然导致病人依从性的降低。
3、医师思维的局限和封闭:强调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的客观意义,而忽略了与病人密切相关的人格、个人经历、经济情况、家庭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导致促进健康的措施收效甚微。
)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模式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疾病与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该医学模式强调,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不仅是由各种组织器官构成的有机体,而且是具有各种复杂心理活动的社会成员。
在生物医学模式中,病人是待修理的机器,疾病是机器上损坏的零件,医师是负责修理各种零部件的工程师。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以人的整体健康为最终目标,疾病是病人的一部分而并非全部,病人的需求和期望与生理疾病同等重要。
2、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①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环境保护、合理营养、饮水卫生、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卫生、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②预防保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③合理治疗: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提供有效治疗、防止疾病恶化、争取早日痊愈④社区康复:对丧失功能和有功能缺陷的人士,提供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和社会的帮助,尽量恢复其功能,使他们重新获得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
3、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全科医学概论重点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领域。
全科医生不只是靠处理常见疾病赚钱,而是致力于提供持续、综合和协调的医疗服务,包括预防、治疗和管理慢性病等。
全科医生负责整体健康,而不仅仅是疾病领域,所以他们的服务也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
全科医学的特色:1.全面关注——全科医生关注的是病人的整体健康,而不是单一症状或部位。
他们做好了控制和治疗疾病的准备,同时还进行了各种检查,如血压、体重、血糖、胆固醇和骨密度测量等。
全科医生还评估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并提供改善健康的建议。
2.持续关心——全科医生与病人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关注,并且长期为病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病人也会觉得有一个熟悉并信任的医生更容易让他们开诚布公的谈论健康问题。
3.重视预防——全科医生不仅致力于治疗疾病,而且非常注重疾病的预防。
他们会帮助病人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减少潜在的健康风险。
全科医生通常建议病人进行漏诊和预防检查。
4.协调护理——全科医生在病人需要进行专科医生治疗时,会通过协调医生之间的沟通,确保病人得到合适的护理。
全科医生可以作为病人和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士之间的联络人。
5.诊断技能——全科医生具备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医学、心理学和人际交流等多方面的技能。
因此,全科医生可以处理广泛的健康问题,并且在诊断时非常灵活。
全科医学的重要性:1.疾病管理——全科医生是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科医生对病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诊断疾病并制定治疗方案。
2.疾病预防——预防疾病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全科医生通过改善病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建议疾病预防检查等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
3.协调护理——全科医生可以为病人提供连续、综合和协调的医疗服务。
他们可以协调各种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确保病人得到合适的治疗。
4.医学系统的基础——全科医生通常是医学系统的入口。
他们是最适合诊断和治疗许多常见病的医生。
全科医生的培训:全科医学的培训是以临床为基础的,重点在于培养医生处理广泛健康问题的技能。
《全科医学概论》知识要点1.全科医学的定义:全科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心理学等,旨在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协调的健康管理。
2.全科医生的角色:全科医生是基层医疗服务的核心,其职责包括协调、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引导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并提供预防和健康教育。
3.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性、连续性、协调性和家庭中心性。
全面性要求全科医生熟悉多个领域的医学知识,连续性要求医生与患者建立长期的医疗关系,协调性要求医生协调各种医疗资源,家庭中心性要求医生从整个家庭的角度进行医疗管理。
4.全科医学的诊疗流程:全科医生的诊疗流程包括主诉、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步骤。
主诉是患者对病情的自述,病史采集是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详细询问,体格检查是医生对患者进行体格方面的检查,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诊断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确定疾病的过程,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5.全科医学的常见疾病:全科医生经常遇到的常见疾病包括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高血压等。
全科医生应具备对这些疾病的基本诊断和治疗能力,并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健康管理和教育。
6.全科医学的重要性: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服务中起到关键作用,他们可以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预防疾病和提供健康教育,同时还可以协调各种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效率。
7.全科医学的发展趋势: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需求的不断增加,全科医学在未来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科医生将会面临更高的专业要求,需要掌握更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提供更加全面和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8.全科医学的挑战和机遇:全科医生在承担重要职责的同时,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如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医患矛盾等。
但是,全科医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如政府对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视、社会对全面医疗服务的需求等。
综上所述,全科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广泛的学科背景和丰富的职责。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的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
COPC:(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把以个人为单位,治疗为目的的基础医疗与以社区为单位,重视预防保健的社区医疗相结合的基础医疗工作。
社区诊断:以流行病学为基础。
体现整体人群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环境致病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与社区群体的发病机制相当,其基本目标与传统的公共卫生相似,即预防控制并消除疾病。
PHE:(周期性健康检查)是针对来就诊的病人而由医生根据其年龄、性别、职业等健康危险因素为个体设计的健康检查计划。
临床预防医学:是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在临床场所对疾病发病和损伤危险因素的评价和预防干预来实施的,是对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采取的个体化预防措施,是在临床环境下第一级预防和第二级预防的结合。
化学预防:是指对无症状的人使用药物、营养素、生物制剂或其他天然物质作为第一级预防措施,提高人群抵抗疾病的能力,以防止某些疾病。
家庭治疗:是指对家庭的功能、角色、互动模式的调适,涉及心理、行为问题的治疗。
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础性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
在我国政府已经明文规定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任务包括以下6个方面: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
全科医疗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对当事人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全科医生的角色:1对病人与家庭(医生,健康监护人,咨询者,教育者,卫生服务协调者)2对医疗保健与保险体系(守门人,团队管理与教育者)3对社会(社区/家庭成员,社区健康组织与监测者)世界家庭医生学会:(简称WONCA)于1972年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成立。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基础医疗保健,人性化照顾,综合性照顾,持续性照顾。
1. 全科医疗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三部分):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社区健康档案2. 主要问题:指过去影响了、现在正在影响或将来还会影响个人健康的异常情况3. 发病率:是表示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4. 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某病的现患(新、旧)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5.特殊人群:在社区中,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或者处于一定的特殊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作用,容易患各种疾病的人群,也称特殊人群或脆弱人群6. 三级镇痛原则:第一阶梯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非甾(zai-)类抗炎药)加减辅助止痛药。
注意:非甾类止痛药存在最大有效剂量(天花板效应)的问题。
常用药物包括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盐、加合百服宁、布洛芬、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消炎痛、吲哚美辛、意施丁(吲哚美辛控释片)等第二阶梯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
弱阿片类药物也存在天花板效应。
常用药物有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奇曼丁(曲马多缓释片)、双克因(可待因控释片)等第三阶梯重度疼痛给予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
强阿片类药物无天花板效应,但可产生耐受,需适当增加剂量以克服耐受现象。
以往认为用吗啡止痛会成瘾,所以不愿给患者用吗啡,现在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使用吗啡的癌痛患者极少产生成瘾性。
此阶梯常用药物有吗啡片、美菲康(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可直肠给药)等。
但是,度冷丁这一以往常用的止痛药,由于其代谢产物毒性大等因素,未被推荐用于控制慢性疼痛7. 请以SOAP书写健康问题记录病例患者,女,68岁,初次到本诊所就诊。
自诉患糖尿病14年,近三年两小腿麻木,有时出现针刺样疼痛。
双手发麻,浑身乏力。
体检:身高168cm,体重81kg,血压120/80mmHg,心率78次/分;四肢对称性“手套或袜套”样感觉障碍,双膝腱反射减弱,心电图正常;余无异常发现问题一糖尿病记录日期S——糖尿病14年,近三年两小腿麻木,时有针刺样跳痛。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的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
COPC:(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把以个人为单位,治疗为目的的基础医疗与以社区为单位,重视预防保健的社区医疗相结合的基础医疗工作。
社区诊断:以流行病学为基础。
体现整体人群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环境致病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与社区群体的发病机制相当,其基本目标与传统的公共卫生相似,即预防控制并消除疾病。
PHE:(周期性健康检查)是针对来就诊的病人而由医生根据其年龄、性别、职业等健康危险因素为个体设计的健康检查计划。
临床预防医学:是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在临床场所对疾病发病和损伤危险因素的评价和预防干预来实施的,是对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采取的个体化预防措施,是在临床环境下第一级预防和第二级预防的结合。
化学预防:是指对无症状的人使用药物、营养素、生物制剂或其他天然物质作为第一级预防措施,提高人群抵抗疾病的能力,以防止某些疾病。
家庭治疗:是指对家庭的功能、角色、互动模式的调适,涉及心理、行为问题的治疗。
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础性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
在我国政府已经明文规定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任务包括以下6个方面: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
全科医疗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对当事人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全科医生的角色:1对病人与家庭(医生,健康监护人,咨询者,教育者,卫生服务协调者)2对医疗保健与保险体系(守门人,团队管理与教育者)3对社会(社区/家庭成员,社区健康组织与监测者)世界家庭医生学会:(简称WONCA)于1972年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成立。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基础医疗保健,人性化照顾,综合性照顾,持续性照顾。
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1服务宗旨与职责上的区别2服务内容与方式上的区别联系:1各司其职2互补互利3“接力棒”式服务各种慢性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生活方式与行为因子,环境因子,人类生物学因子,卫生保健制度因子全科医师应诊中的四项主要任务:确认和处理现患问题,连续性问题的管理,预防性照顾,改善求医遵医行为。
全科医疗的问诊方式:B----背景,了解病人可能的心里或社会因素;A----情感,了解病人的情绪状态;T-----烦恼,了解问题对病人的影响程度;H-----处理,了解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E-----移情,对病人的不幸表示理解和同情,从而使他感受到医生对他的支持家庭生活周期:新婚期,第一个孩子出生期(介于0~2.5岁之间),学龄前幼儿期(2.5~6 岁),学龄儿童期(6~13岁),青少年期(13~20岁),孩子离家期(中年期),空巢期,退休期。
为什么要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1掌握居民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现状2开展全科医疗服务3为解决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提供依据4为全科医学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资料5为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提供依据6为司法工作提供依据。
C0PC分级:0级:以传统的医疗模式,只对就诊者提供非连续性的医疗,没有社区的概念不关注社区的健康问题。
1级:对所在社区的健康资料有所了解,缺乏第一手资料,以医生的主观印象推断解决健康问题的方案。
2级:对所在社区的健康问题有一定了解,有间接的二手资料,有计划和评价的能力。
3级:通过社区调查或社区健康档案资料掌握90%以上居民的健康状况,针对健康问题采取解决方案,但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
4级:建立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掌握所有健康问题,具有有效预防和治疗的措施,建立了社区健康问题资料收集和评价系统,具有解决问题和管理社区资源的能力。
以问题为向导的处理原则:①应尽可能准确掌握问题之所在②疾病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全面性、联系性和系统性的原则③寻求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的原则④动态、渐进性的问题处理原则⑤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原则。
为什么在全科医疗的实践中要强调以问题为导向?(1)对病人的健康照顾应以问题为目标:全科医生在第一线从事医疗服务,他们所遇到的疾病通常都是初期的未分化的一过性的并且多数属于心理的,社会层面上的问题,有的甚至直接便是健康咨询,而专科医生所诊治的则是已经分化了的,甚至是进展期的疾病,因此,全科医生在日常诊疗的理念上便应该以解决或协助病人的健康问题为其诊疗的目标,即实施以问题为目标的健康照顾,而非机械地追求确切的生物学的诊断和明确诊断基础上才开始的治疗。
(2)对人群的健康照顾亦应以问题为目标:以问题为目标的健康照顾也适用于家庭,社区的人群,全科医生发现与了解家庭与社区的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加以解决。
(3)从哲学上讲,透过现象看本质,所有问题的根本解决必定是以本质矛盾转化为基础三级预防原则:1第一级预防亦称病因预防或发病前期预防2第二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或发病期预防3第三级预防亦称临床预防或发病后期预防临床预防医学服务的主要内容:1健康咨询2免疫接种3疾病筛检4化学预防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上包括:居民个体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
病情流程表:S代表病人的主观资料,是由病人提供的主诉、症状、患病史、家族史、社会生活史等,尽量按病人的陈述来记录。
O代表客观资料,记录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所观察到的数据,包括体征、实验室检查、X线诊断以及病人的心理、行为测试结果等。
A代表评估,是问题描述的关键部分,完整的评估应包括诊断、鉴别诊断、与其他问题的关系、问题的轻重程度及预后等。
P代表对问题的处理计划,是针对问题提出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计划。
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1逐步完善的原则2资料收集前瞻性原则3基本项目动态性原则4客观性和准确性原则5保密性原则。
为什么说“医师与病人的道德模式”是全科医疗中必须采取的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医师尽其道义上的职责,在做出医疗决策时充分考虑患者的利益,给予患者较多的决定权,并帮助患者实现这些权利。
而患者则应该对医生充分尊重,信任医师,把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托付医师。
所以又可以称为信托性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医患双方的道义上,责任上的要求都可得到满足。
这种医患关系模式是医学各科、特别是临床医学学科应有的医患关系模式。
对于全科医学而言,几乎是只能采取的唯一可行的医患关系模式。
全科医疗质量的特点:1内容的广泛性2范围的扩大性3影响因素的复杂性4学科的综合性5技术的相对性6提供者的敏感性全科医学质量管理的角度分为:结构,实施过程,服务效果。
管理循环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由:计划、实施、检查和行动构成,简称PDCA 循环全科医疗人力资源主要指: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全科医疗服务离不开:医技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心理精神卫生工作者、康复医学工作者、社区营养师、社会工作者等全科医学教育有:1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知识教育2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3全科医师岗位培训4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1高血压2吸烟3血脂异常4糖尿病5肥胖6代谢综合征呼吸系统疾病:1慢性阻塞性肺病2支气管哮喘3呼吸道感染4肺癌糖尿病分型:1Ⅰ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①免疫介导性②特发性2 2型糖尿病(从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不足到主要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伴胰岛素抵抗)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8大亚型)4妊娠糖尿病(GDM)停止CPR的情况:①有效的自主循环和通气恢复②患者转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救助人员手中,后者可以决定复苏对该患者无效③已出现可靠的不可逆性死亡征象④施救者由于体力不支,或环境可能造成施救者自身伤害,或由于持久复苏影响其他人的生命救治。
院外BLS常用的复苏方法包括A保持呼吸道通畅B人工呼吸C建立有效循环D除颤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①人口迅速增长与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日趋增大。
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超过7%,从而进入“老年型社会”行列②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20世纪中期以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各种传染病和营养不良症,随着发展,被慢性退行性疾病,生活方式及行为疾病等所取代。
③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④医学费用的高涨与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⑤医疗保健机构功能分化与对基层卫生的重视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的外在结构和内在结构,外在结构即家庭的类型,内在结构包括家庭的角色权利结构,沟通形式和家庭的价值观家庭的类型:①核心家庭②扩展家庭包括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③其他类型家庭如同性恋等家庭的内在结构:(1)家庭的权利结构①传统权威型②工具权威型③感情权威型④分享权威型(2)家庭角色①角色学习②角色期待③角色冲突(3)家庭沟通(4)家庭的价值观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1医师权威式2病人自主式3医师及病人道德模式。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的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
COPC:(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把以个人为单位,治疗为目的的基础医疗与以社区为单位,重视预防保健的社区医疗相结合的基础医疗工作。
社区诊断:以流行病学为基础。
体现整体人群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环境致病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与社区群体的发病机制相当,其基本目标与传统的公共卫生相似,即预防控制并消除疾病。
PHE:(周期性健康检查)是针对来就诊的病人而由医生根据其年龄、性别、职业等健康危险因素为个体设计的健康检查计划。
临床预防医学:是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在临床场所对疾病发病和损伤危险因素的评价和预防干预来实施的,是对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采取的个体化预防措施,是在临床环境下第一级预防和第二级预防的结合。
化学预防:是指对无症状的人使用药物、营养素、生物制剂或其他天然物质作为第一级预防措施,提高人群抵抗疾病的能力,以防止某些疾病。
家庭治疗:是指对家庭的功能、角色、互动模式的调适,涉及心理、行为问题的治疗。
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础性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
在我国政府已经明文规定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任务包括以下6个方面: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
全科医疗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对当事人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全科医生的角色:1对病人与家庭(医生,健康监护人,咨询者,教育者,卫生服务协调者)2对医疗保健与保险体系(守门人,团队管理与教育者)3对社会(社区/家庭成员,社区健康组织与监测者)世界家庭医生学会:(简称WONCA)于1972年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