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提取分离-色谱法1
- 格式:ppt
- 大小:347.50 KB
- 文档页数:30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1.中药化学: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4.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
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5. 一次代谢产物:也叫营养成分。
指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要起营养作用的成分类型;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6.二次代谢产物:也叫次生成分。
指由一次代谢产物代谢所生成的物质,次生代谢是植物特有的代谢方式,次生成分是植物来源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7.生物活性成分:与机体作用后能起各种效应的物质二、填空:1.中药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
2.中药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提取)、(分离)和(鉴定)等知识。
三、单选题1.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是( B )A生物碱盐B苷元C鞣质D蛋白质E粘液质2.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是( E )A 生物碱 B生物碱盐 C 苷 D鞣质 E多糖3.与水不相混溶的极性有机溶剂是(C )A 乙醇B 乙醚C 正丁醇D 氯仿E 乙酸乙酯4.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是( A )A 乙醇B 乙醚C 正丁醇D 氯仿E 乙酸乙酯5.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 B )A 乙醇B 乙醚C 丙酮D 丙酮/甲醇(1:1)E 甲醇6.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 C )A 苯B 乙醚C 氯仿D石油醚 E 正丁醇7.不属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D )A 苯B 乙醚C 氯仿D丙酮 E 正丁醇8.极性最弱的溶剂是( A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9.亲脂性最弱的溶剂是(C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四、多选1.用水可提取出的成分有( ACDE )A 苷B苷元C 生物碱盐D鞣质E皂甙2.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的是中药水提取液中的( BCD )A树脂B蛋白质C淀粉D 树胶E鞣质3.属于水溶性成分又是醇溶性成分的是(ABC )A 苷类B生物碱盐C鞣质D蛋白质 E挥发油4.从中药水提取液中萃取亲脂性成分,常用的溶剂是( ABE )A苯B氯仿C正丁醇D丙酮 E乙醚5.毒性较大的溶剂是(ABE )A氯仿B甲醇C水D乙醇E苯五、简述1.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关系:二者的划分是相对的。
色谱分离化合物色谱分离是一种广泛应用在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中的分离技术。
它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液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差异,通过柱、纸或薄层等材料将液体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离开来。
色谱分离可以用于分析物质的纯度、结构和组成成分等信息,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药物、化妆品等领域。
色谱分离的原理是基于化合物在不同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
固定相是色谱柱中的填料材料,液相则是携带溶质的流动相。
当混合物进入色谱柱时,化合物会在固定相和液相之间进行分配。
根据其与固定相和液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差异,不同的化合物将通过柱子以不同的速率通过,从而实现了分离。
常见的色谱分离方法包括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LC)和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气相色谱(GC)是一种将样品通过气相进行分离的色谱分析技术。
GC分离的基础是样品中各组分蒸发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
在GC中,样品首先通过进样口进入气相色谱柱,然后在高温下挥发蒸发,并通过柱子分离。
GC常用于分析挥发性和热稳定的化合物,如有机溶剂、环境样品中的揮发性有机化合物、石油产品中的烃类等。
液相色谱(LC)是一种将样品溶解在液相中进行分离的色谱分析技术。
LC的主要步骤包括进样、柱子分离和检测。
在LC中,样品通常由进样器通过一个柱子,其中填有固定相,并使用一个携带溶质的流动相。
在柱子中,化合物与固定相通过吸附、分配等相互作用分离。
LC广泛应用于无机、有机、生物、药物等领域中。
薄层色谱(TLC)是一种简单而经济的色谱分离方法。
在TLC中,样品涂覆在一层薄而均匀的固定相上,随后通过流动相的溶剂前进。
在固定相的选择上,常见的填料材料有硅胶、氧化铝和聚脂片等。
不同化合物根据其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差异,在薄层上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从而实现分离。
色谱分离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设计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目标1、知识方面(1)探究叶绿体中含有几种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2)了解纸层析法的原理。
2、能力方面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二、实验原理1、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故可用丙酮和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2、色素分离的原理: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溶解度大的色素,在滤纸上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的色素,在滤纸上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慢。
三、实验准备实验材料:新鲜的绿叶(如新鲜菠菜叶片)。
实验仪器及用具:定性滤纸,研钵,玻璃滤斗,脱脂棉,尼龙布,毛细吸管,剪刀,药勺,量筒(10mL),天平,试管,试管架,滴管,培养皿,三角瓶,烧杯试验试剂:无水乙醇(或丙酮),层析液(CCl4),石英砂(SiO2)和碳酸钙(CaCO3)四、实验步骤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1)取菠菜新鲜叶片5g,洗净,擦干,去掉中脉,剪碎,放入研钵中。
(2)向研钵中加入少许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再加10mL无水乙醇,进行迅速、充分研磨(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3)将研磨液迅速倒入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中进行过滤。
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2、制备滤纸条用预先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将滤纸剪成长10 cm、宽1cm 的滤纸条,在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的边缘扩散过快),并在距离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3、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
待滤液干后,再画二三次。
4、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将3 mL层析液到入烧杯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略微斜靠着烧杯的内壁,轻轻地插入到层析液中,随后用培养皿盖盖上烧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