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 1:患肢怕冷,皮肤温度降低,苍白或发绀。 • 2:患肢感觉异常及疼痛,逐渐发展为间歇性跛行或静息
痛。 • 3:长期慢性缺血导致组织营养障碍改变,严重缺血者,
患肢末端出现缺血性溃疡或坏疽。 • 4:患肢的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 5:发病前或发病过程中出现复发性游走性浅静脉炎。
预防及处理
三、护理诊断、措施
P1:疼痛:与受累动脉痉挛、组织营养障碍、缺血性溃疡有关
I1:评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观察患肢皮肤温度、弹性和色泽 ,解释症状随着病情的好转平稳后会有所减轻或消失。 2:保持病房安静,减少刺激,保证患者足够的睡眠。并采取转 移注意力等方法缓解疼痛。 3:嘱患者患肢注意保暖,可适当活动,促使侧枝循环的建立,以 缓解疼痛。 4:遵医嘱予以抗感染、活血化瘀、抗血小板凝集等药物使用。
O:患者疼痛较入院时缓解。(11-17)
P2:便秘:与患者行走不便、长期卧床有关
I1:指导患者适当活动。 2:指导患者每日顺时针规律按摩下腹部,促进肠蠕动,保持 大便通畅。 3:遵医嘱予以番泻叶泡水服用,观察用药效果。 4: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宜进粗纤维食物,多食蔬菜。
O:患者大便已解。(11-18)
二、病史介绍
病情介绍
• 刘朝芳,女,78岁,因左下肢疼痛三天于11-13入院; • 体检:T:36.5℃,P:76次/分,R:18次/分,BP:120/75mmHg; • 病史:患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肝炎病史,三天前无明显
诱因下出现左下肢红、肿、热、痛,行走时左下肢疼痛明显,未行 处理,症状逐渐加重。今来我院就诊,门诊拟“左下肢脉管炎”收 住入院,病程中患者无明显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咳嗽、咳痰、 心慌、胸闷、腹痛、腹胀,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 • 实验室检查:11.13EKG示:窦性心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全胸片示:右侧波浪膈,主动脉型心影改变;心超示:左房轻度扩 大,主动脉瓣及二尖瓣退行性变,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血生化ALB 示:32.7g/L;血常规无明显异常; • 医嘱予以抗感染、降压、活血化瘀等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