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总平面图绘制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4
教你如何绘制好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
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加工场地、主要机械设备、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部分专项施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投标中,也是技术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CAD应用普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基本上采用CAD进行绘制,下面以应用CAD软件为例,说明如何才能绘制好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依据1、各种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2、建设项目的现场考察情况(周边道路及交通情况、原有建筑物情况、用水用电接驳口、现场排水口、施工区域及围墙出入口设置情况等)。
3、建设项目的建筑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各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4、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一览表(含需要数量及外廓尺寸等信息),以便规划工地内部的储放场地和运输线路。
5、各构件加工厂规模、仓库及其他临时设施的需求数量及规格。
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 1、《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 188-2009。
7、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施工单位安全文明施工标准。
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原则1、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少占地,不挤占交通道路。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布置满足施工需求。
3、最大限度的压缩场内运输距离,尽可能避免二次搬运。
4、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临时工程越小越好,以降低临时工程费。
5、充分考虑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技术安全,消防要求等。
6、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详细版)施工总平面布置(详细版)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1)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周边环境的特征,充分利用现有施工现场的场地和布置,做好总平面布置规划,满足生产、文明施工要求。
2)做好现场平面布置和功能分区,对现有临建及管线进行调整。
3)加强现场平面布置的分阶段调整,科学确定施工区域和场地平面布置,尽量减少专业工种之间交叉作业,提高劳动效率。
4)加强平面施工的检查及监督整改,保证场内施工道路通畅。
5)各项施工设施布置要满足方便生产,有利生活,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要求。
2场地整体规划2.1施工现场划分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我公司将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规划,根据各场地的用途对施工现场进行划分。
施工现场设置材料加工、堆放场、材料库、标养室、现场办公室及员工宿舍和食堂。
2.2大门与道路的布置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在现场西面和南面设大门做为资料及职员出入口。
大门为钢管-薄铁板组合大门,门外侧在凸显位置设立一个名板,用于书写工程、业主、工程垂问、设想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的名称,书写的格式、标牌的款式和尺寸、设立的位置报送业主审批,文字将约请优等标记绘制职员书写,并在工程举行期间不时从头油漆和书写。
现场四周新建临时道路做为材料运输道路,道路设置为双通道,路宽6m,采用100厚C20现浇混凝土硬化,并按2%的坡度做好排水。
2.3排水设施的布置充分利用前期土方阶段设置在基坑周边的排水设施,在门路一侧增长宽300mm、深350mm的排水沟;按照排污口位置设置2000mm×1000mm×1000mm的沉淀池,举行有组织排水,坡度0.2%,排至排污口。
同时在大门入口处设置洗车槽,配备高压冲洗水枪,以免车辆出入带泥,引起扬尘污染。
2.4办公区临建的布置利用北侧空地做为现场临建布置场地,布置1栋2层的办公用房,主要包孕业主、监理及办理职员办公室、集会室等,共567m2.办公室为简易彩板房,门窗为铝合金门窗,地面为400mm×400mm地板砖,吊顶为600mm×600mm矿棉板吊顶。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方法及要求1、分阶段进行绘制以房屋建筑总承包工程为例,建议分以下阶段进行布置:(1)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阶段——本阶段生产区应绘制基坑边线、基坑坡道,基坑内运输通道、基坑排水沟及沉砂池,出入口应设置洗车池等。
(2)地下室施工阶段——本阶段生产区应绘制基坑边线,并绘制地下室结构外边线及后浇带,塔吊布置应满足上部结构施工为主。
(3)上部结构施工阶段—-本阶段生产区地下室外边线可画成虚线,加工场布置与地下室施工阶段有所不同,部分加工场可移至地下室顶板上,增加施工电梯布置、砌体材料堆场、安装用场地布置等。
(4)装饰及安装施工阶段-—本阶段生产区结构施工所需的钢筋加工场、模板加工场、脚手架材料堆场等应撤换掉,增加装修施工用场地、安装用场地布置等。
(5)室外工程施工阶段-—本阶段加工场、材料堆场等基本撤换掉,现场办公区及临时生活区有影响的也应撤换掉,本阶段应将小区道路及室外的景观构筑物画上.2、塔吊的布置塔吊的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和四周场地条件。
一般布置在建筑物边,高层必须考虑附墙加固,离墙距离大概5米;塔吊的服务半径应能基本覆盖高层塔楼;若有预制构件或钢结构吊装,选用的塔吊应进行起吊能力验算(最远距离、最重构件);群塔布置应能相互避开塔身,但覆盖范围最好能小部分搭接;塔吊布置还应考虑拆卸方便.3、布置运输道路(1)尽可能利用原有道路;(2)满足消防要求、宽度不小于4m;施工场地宽松的可设置双车道,场地狭小的设单车道,最好能成环状,或者设置回车场;(3)运输通道尽量能由市政道路通至主要加工场及施工电梯处。
4、布置施工电梯、混凝土输送泵等机械施工电梯布置时应查看塔楼标准层平面,尽量设置在阳台位置,混凝土输送泵尽量靠近出入口位置设置。
5、确定钢筋加工场、搅拌站、加工棚和材料、构件堆场的位置;应尽量靠近使用地点或在起重机能力范围,并且不能影响运输通道.二、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原则1、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少占地,不挤占交通道路。
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布置方案完美WORD格式施工现场总平面图绘制方案施工总平面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
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附属企业、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一、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内容(一)建设项目施工总平面图上的一切地上、地下已有的和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的位置和尺寸。
(二)一切为全工地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的布置位置,包括:(1)施工用地范围,施工用的各种道路;(2)加工厂、制备站及有关机械的位置;(3)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的仓库和生产工艺设备主要堆场、取土弃土位置;(4)行政管理房、宿舍、文化生活福利建筑等;(5)水源、电源、变压器位置,临时给排水管线和供电、动力设施;(6)机械站、车库位置;(7)一切安全、消防设施位置。
(三)永久性测量放线标桩位置许多规模巨大的修建项目,其建设工期往往很长。
随着工程的进展,施工现场的面貌将不断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应按分歧阶段分别绘制多少张施工总平面图,或者按照工地的变化情况,及时对施工总平面图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便符合分歧时期的需要。
专业知识分享完美WORD格式二、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1)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少占农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
(2)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通畅。
(3)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园地的确定,应符合施工流程请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的滋扰。
(4)充分利用各种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
(5)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便于工人的生产生活。
(6)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的请求。
三、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1)各种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2)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
如何绘制好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蔡希杰/ 文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
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加工场地、主要机械设备、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部分专项施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投标中,也是技术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CAM用普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基本上采用CAO!行绘制,下面以应用CAD软件为例,说明如何才能绘制好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依据1、各种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2、建设项目的现场考察情况(周边道路及交通情况、原有建筑物情况、用水用电接驳口、现场排水口、施工区域及围墙出入口设置情况等)。
3、建设项目的建筑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各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4、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一览表(含需要数量及外廓尺寸等信息),以便规划工地内部的储放场地和运输线路。
5、各构件加工厂规模、仓库及其他临时设施的需求数量及规格。
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 188-2009 。
7、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施工单位安全文明施工标准。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原则1、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少占地,不挤占交通道路。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布置满足施工需求。
3、最大限度的压缩场内运输距离,尽可能避免二次搬运。
4、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临时工程越小越好,以降低临时工程费。
5、充分考虑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技术安全,消防要求等。
6、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施工总平面图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主体工程量的分布及工期要求、施工程序,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重复运输等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出现。
施工平面布置图见附表四:施工总平面图1、现场实际情况(1)本工程场地在原操场范围内,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现场场地宽敞。
(2)施工用水、用电根据业主指定位置自行接入现场,现在场地周围排水沟渠已经处理完毕,在开工后,场内施工排水可以经过处理后排放;现场基本具备“三通一平”条件,可以进场进行施工工作;2、总体规划(1)封闭施工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将采取封闭施工进行施工作业,封闭施工主要是:采用彩钢板围墙将施工现场与外部做封闭,并且设置专人值班避免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对建筑实体外围采取脚手架及安全网做立面及平面封闭,保持整洁美观文明,避免高空坠物伤人事件出现。
(2)场内道路场内道路为原有操场,地面硬度基本符合施工荷载要求。
(3)生产性临时设施生产性临时设施包括材料房(堆放小型配件、工具、劳动保护用品、生活用品等)、配电房、钢筋加工场(作为钢筋加工、焊接的主要生产场地)。
具体情况见附表五:临时用地表(4)办公临时设施包括值班室(作为保卫、进场人员登记场所)、办公室(管理人员办公、会议场所)。
办公室为一层,包括建设单位现场办公及休息面积详见后附临时用地表。
(5)临时材料堆放场地现场辅助材料堆放场地分区堆放,考虑施工就位方便,采用露天堆放钢管、模板、构配件等。
配备防雨、防风材料。
钢筋堆放区在钢筋加工场旁边设置,搭棚遮盖。
三、施工用水管网1.水源选择根据业主安排水井或水源进行取水。
施工现场用水计划:根据钻井水泵临时抽水系统,现场用水控制用量,严禁浪费,随用随关,保持现场地面无积水,严禁在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以防污染和泄露造成地面积水影响施工,作业地点采用胶管输通水源,使用前的先检查胶管有无破损,破损的胶管禁止使用,现场用水由综合管理部管理,定期检查和维修水泵。
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布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
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加工场地、主要机械设备、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部分专项施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投标中,也是技术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CAD应用普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基本上采用CAD进行绘制,下面以应用CAD软件为例,说明如何才能绘制好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依据1、各种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2、建设项目的现场考察情况(周边道路及交通情况、原有建筑物情况、用水用电接驳口、现场排水口、施工区域及围墙出入口设置情况等)。
3、建设项目的建筑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各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4、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一览表(含需要数量及外廓尺寸等信息),以便规划工地内部的储放场地和运输线路。
5、各构件加工厂规模、仓库及其他临时设施的需求数量及规格。
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 188-2009。
7、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施工单位安全文明施工标准。
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原则1、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少占地,不挤占交通道路。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布置满足施工需求。
3、最大限度的压缩场内运输距离,尽可能避免二次搬运。
4、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临时工程越小越好,以降低临时工程费。
5、充分考虑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技术安全,消防要求等。
6、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3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主要内容及绘制步骤1、绘制拟建建筑物(构筑物)、确定施工现场区域。
工程施工平面图的设计步骤第一步:收集工程施工相关资料在开始进行工程施工平面图的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工程相关的资料,包括设计图纸、工程规范、施工要求等。
这些资料将为平面图的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
第二步:测量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在收集了相关资料之后,需要前往工程现场进行实际的测量。
通过测量,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地形、周边环境、建筑结构等。
这些信息将决定平面图的设计方案。
第三步:确定平面图的设计范围在了解了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之后,需要确定平面图的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应包括施工区域、施工路径、施工设备摆放区域等。
通过确定设计范围,可以在平面图中清晰地表达出工程施工的全貌。
第四步:绘制平面图草图在确定了设计范围之后,可以开始绘制平面图的草图。
草图应包括工程施工区域的布局、建筑物位置、施工设备摆放位置等。
草图的绘制需要考虑到施工的流程和安全要求,确保施工平面图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第五步:完善平面图设计在完成了平面图的草图之后,需要对平面图进行完善。
这包括细化设计细节、添加施工标志、标注施工要求等。
平面图设计的完善将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第六步:审核和修改平面图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审核和修改。
审核的目的是确保平面图设计符合工程施工要求和规范要求,修改则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设计。
在审核和修改过程中,需要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七步:最终确定设计方案经过审核和修改后,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完整的平面图设计稿和相关说明文件,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设计要求。
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后,即可开始进行工程施工。
总结:工程施工平面图的设计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需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考虑。
设计师需要收集相关资料,测量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设计范围,绘制草图,完善设计,审核和修改设计方案,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只有经过细致的设计和审核,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障。
简单四步,教你如何绘制好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加工场地、主要机械设备、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部分专项施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投标中,也是技术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CAD应用普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基本上采用CAD进行绘制,下面以应用CAD软件为例,说明如何才能绘制好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依据1、各种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2、建设项目的现场考察情况<周边道路及交通情况、原有建筑物情况、用水用电接驳口、现场排水口、施工区域及围墙出入口设置情况等>.3、建设项目的建筑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各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场地.4、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一览表〕含需要数量及外廓尺寸等信息〔,以便规划工地内部的储放场地和运输线路.5、各构件加工厂规模、仓库及其他临时设施的需求数量及规格.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 188-2009.7、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施工单位安全文明施工标准.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原则1、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少占地,不挤占交通道路.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布置满足施工需求.3、最大限度的压缩场内运输距离,尽可能避免二次搬运.4、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临时工程越小越好,以降低临时工程费.5、充分考虑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技术安全,消防要求等.6、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3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主要内容及绘制步骤1、绘制拟建建筑物〕构筑物〔、确定施工现场区域.<现在基本上可从**拷贝建筑总平面电子图,但先要进行图形处理,详细见第六部分第2条.>2、设置围墙、出入口,引入场外交通道路;对施工现场区域按现场办公区、临时生活区、现场生产区进行划分.3、现场生产区布置<施工阶段不同布置要求会有所不同,以下以上部结构施工为例>:<1>主要机械设备的布置<先考虑塔吊布置,然后考虑施工电梯布置,其他机械如砼泵可在布置内部运输道路后进行布置>.<2>布置内部运输道路.<3>布置加工场、搅拌站<先考虑钢筋加工场>.<4>布置生产区临时设施〕仓库、钢筋棚、木工棚、门卫室、蓄水池、洗车池等〔.<5>材料、加工半成品、构件的堆场.4、现场办公区及临时生活区布置.——现场场地狭小,现场办公区及临时生活区另租场搭设或甲方另指定位置搭设的,另附平面布置图.5、布置临时水电管网、排水系统等.6、必要的图例、说明及标注、指北针等.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方法及技巧1、分阶段进行绘制以房屋建筑总承包工程为例,建议分以下阶段进行布置:<1>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阶段——本阶段生产区应绘制基坑边线、基坑坡道,基坑内运输通道、基坑排水沟及沉砂池,出入口应设置洗车池等.<2>桩基施工阶段<3>地下室施工阶段——本阶段生产区应绘制基坑边线,并绘制地下室结构外边线及后浇带,塔吊布置应满足上部结构施工为主.<4>上部结构施工阶段——本阶段生产区地下室外边线可画成虚线,加工场布置与地下室施工阶段有所不同,部分加工场可移至地下室顶板上,增加施工电梯布置、砌体材料堆场、安装用场地布置等.<5>装饰及安装施工阶段——本阶段生产区结构施工所需的钢筋加工场、模板加工场、脚手架材料堆场等应撤换掉,增加装修施工用场地、安装用场地布置等.<6>室外工程施工阶段——本阶段加工场、材料堆场等基本撤换掉,现场办公区及临时生活区有影响的也应撤换掉,本阶段应将小区道路及室外的景观构筑物画上.2、建筑总平面图的处理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以建筑总平面图做底图,但必须进行图形处理,否则比较杂乱.下面以上部施工阶段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为例说明如何对建筑总平面图进行处理.一般选用屋顶总平面做底图,处理时主要采取关闭图层方法.必须保留的有:用地红线、地下室外边线、拟建建筑物外轮廓线、周边已有建筑物轮廓线、周边已有市政道路线、楼栋号及层数标注;可处理掉的有:建筑控制线、绿化、园景<如零星构筑物、铺地等>、小区道路、坐标及尺寸标注,场地高差不大的标高标注也可关闭,当采用关闭图层无法将上述内容处理掉时可采用删除命令进行删除.处理后的建筑总平面图还应对保留的文字标注字体适当放大<一般放大2至3倍>,因为**一般采用A1纸出图,我们在施组或方案中一般采用A3纸打印出图,字体不放大会看不清楚.绘制地下室阶段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所需的基坑边线可从支护设计平面图复制粘贴进来,所需的地下室后浇带线可从地下室结构平面图复制粘贴进来.3、图层、颜色、线型的设置在处理后的建筑总平面图上主要增设以下图层:临时设施图层<含办公区、临时生活区、仓库等>、加工场及堆场图层、场内运输道路图层、主要施工机械图层.新设的不同图层应设置不同颜色<最好不采用黄色等比较浅色的颜色>,以利最后打印出图时调整打印效果.一般塔吊覆盖范围线采用虚线线型.4、CAD准确绘制要按比例绘制,就是不管是什么图,绘制时都切记以实际每1MM对应AUTOCAD中的每个标准单位1来绘制.比如说运输通道4米宽,在CAD里量出来就是4000mm〕即4米〔;塔身尺寸为2米×2米,在CAD里量出来每边就是2000mm;塔吊覆盖半径50米,在CAD里量就是50000mm.5、塔吊的布置塔吊的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和四周场地条件.一般布置在建筑物边,高层必须考虑附墙加固,离墙距离大概5米;塔吊的服务半径应能基本覆盖高层塔楼;若有预制构件或钢结构吊装,选用的塔吊应进行起吊能力验算<最远距离、最重构件>;群塔布置应能相互避开塔身,但覆盖范围最好能小部分搭接;塔吊布置还应考虑拆卸方便.6、布置运输道路<1>尽可能利用原有道路;<2>满足消防要求、宽度不小于3.5m;施工场地宽松的可设置双车道,场地狭小的设单车道,最好能成环状,或者设置回车场;<3>运输通道尽量能由市政道路通至主要加工场及施工电梯处.7、布置施工电梯、混凝土输送泵等机械施工电梯布置时应查看塔楼标准层平面,尽量设置在阳台位置,高层每个单元设置1台双笼施工电梯;混凝土输送泵尽量靠近出入口位置设置.8、确定钢筋加工场、搅拌站、加工棚和材料、构件堆场的位置;应尽量靠近使用地点或在起重机能力范围,并且不能影响运输通道.各加工场应标注名称及占用面积,钢筋加工场一般需800平方米.9、必要的图例、说明及标注必要的标注有:拟建建筑物楼栋号、楼层数、周边市政路路名、施工围墙、地下室外边线、各类临时设施名称及面积、各类加工场名称及面积等;必要的图例有:塔吊、施工电梯、砼泵、搅拌机、蓄水池、水泥罐、发电机房等;对图上无法表达的可做文字说明,场地小办公区临时生活区另行布置的可做文字说明.10、布置临时水电管网主要在主体结构施工平面布置图基础上进行布置,可单独出图.<1>临时供水的布置:供水管径大小根据计算确定,管网布置要基本覆盖主要拟建建筑物,可沿施工围墙内半圈设置,并考虑现场消防需要设置消防栓.每栋塔楼应设置至少一处供水点<立管随楼层上升>,主出入口、蓄水池、搅拌站、生活区及办公区等应设置供水点.<2>临时供电的布置:变电器、用电量和导线等经计算确定:配电箱布置、开关箱布置、安全架空距离满足用电规范及消防要求.11、打印、出图这是最后一步了,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步.打印前应进行打印样式设置,按颜色设置打印线宽、打印线颜色.黑白打印时可将比较重要的内容的打印色设置成黑色并将线宽设置为0.3mm,一般内容的打印色设置成蓝色并将线宽设置为0.2mm,次要内容的打印色设置成灰色并将线宽设置为0.1mm.。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总平面布置图。
根据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对道路交通、材料仓库、加工场地、主要机械设备、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在施工现场,正确处理整个现场、永久性建筑和拟建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所有设施之间的空间关系。
建筑总平面是一个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一些特殊的施工方案),也是工程投标中技术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CAD广泛使用,建筑总平面基本都是用CAD绘制的。
这里以CAD软件的应用为例,说明如何绘制建筑总平面图。
1施工总平面图绘制依据1.各种设计资料,包括施工总平面图、地形图、区域规划图、建设项目范围内所有现有和规划的设施。
2.建设项目现场调查(周边道路及交通状况、现有建筑、水电接口、现场排水口、施工区域、围墙出入口设置等)).3.建设项目的概况、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以便了解各施工阶段的情况,合理规划施工现场。
4.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产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的清单(包括所需数量和外形尺寸等信息),以便规划施工场地内的存放地点和运输路线。
5.各部件加工厂的规模,仓库和其他临时设施的数量和规格。
6、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JGJ施工现场临时建筑技术规范》GB 50720-2011/T 188-2009。
7.地方政府和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以及建设单位的安全文明施工标准。
2绘制施工总平面图的原则1.在满足建设要求的前提下,少占地,不占用交通道路。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布置满足施工要求。
3.尽量减少场内运输距离,尽可能避免二次搬运。
4.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临时工程进度越小越好,以降低临时工程费用。
5.充分考虑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技术安全、消防要求等。
6.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
3施工总平面布置的主要内容和绘制步骤1.绘制拟建建(构)筑物,确定施工场地面积。
施工现场总平面图绘制方案施工总平面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
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附属企业、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一、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内容(一)建设项目施工总平面图上的一切地上、地下已有的和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的位置和尺寸。
(二)一切为全工地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的布置位置,包括:(1)施工用地范围,施工用的各种道路;(2)加工厂、制备站及有关机械的位置;(3)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的仓库和生产工艺设备主要堆场、取土弃土位置;(4)行政管理房、宿舍、文化生活福利建筑等;(5)水源、电源、变压器位置,临时给排水管线和供电、动力设施;(6)机械站、车库位置;(7)一切安全、消防设施位置。
(三)永久性测量放线标桩位置许多规模巨大的建筑项目,其建设工期往往很长。
随着工程的进展,施工现场的面貌将不断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应按不同阶段分别绘制若干张施工总平面图,或者根据工地的变化情况,及时对施工总平面图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便符合不同时期的需要。
二、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1)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少占农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
(2)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通畅。
(3)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确定,应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
(4)充分利用各种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
(5)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便于工人的生产生活。
(6)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的要求。
三、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1)各种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2)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
(3)建设项目的建筑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备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步骤是:布置场外交通道路—〉布置仓库—〉布置加工厂和混凝土搅拌站->布置内部运输道路—〉布置临时房屋—〉布置临时水电管网和其他动力设施-〉绘制正式施工总平面图一、场外交通道路布置一般场地都有永久性道路,可提前修建为工程服务,但应恰当确定起点和进场位置,考虑转弯半径和坡度限制,以利于施工场地的利用。
当采用公路运输时,公路应参照加工厂、仓库的位置进行布置,与场外道路连接,符合标准要求。
当采用水路运输时,卸货码头不应少于两个,宽度不应小于2。
5m,江河距工地较近时,可在码头附近布置主要加工厂和仓库。
二、仓库的布置一般应接近使用地点,装卸时间长的仓库应远离路边.1、当有铁路时,宜沿路布置周转库和中心库.2、般材料仓库应邻近公路和施工区,并应有适当的堆场。
3、水泥库和沙石堆场应布置在搅拌站附近。
砖、石和预制构件应布置在垂直运输设备工作范围内,靠近用料地点。
基础用块石堆场应离坑沿一定距离,以免压塌边坡。
钢筋、木材应布置在加工厂附近。
4、工具库应布置在加工区与施工区之间交通方便处,零星小件、专用工具库可分设于各施工区段.5、车库、机械站应布置在现场人口处.6、油料、氧气、电石库应设置在边沿、人少的安全处,易燃材料库要设置在拟建工程的下风向。
7、苗木假植地应靠近水源及道路旁。
三、加工厂和混凝土搅拌站的布置总的指导思想是应使材料和构件的货运量小,有关联的加工厂适当集中。
1、如果有足够的混凝土输送设备,混凝土搅拌站宣集中布置,或现场不设搅拌站使用商品混凝土;当混凝土输送设备短缺时,可分散步置在使用地点附近或起重机旁.2、临时混凝土构件预制厂尽量利用建设单位的空地。
3、钢筋加工厂设在混凝土预制构件厂及主要施工对象附近;木材加工厂的原木、锯材堆场应靠铁路、公路或水路沿线;锯材、成材、粗细木工加工间和成品堆场要按工艺流程布置,应设在施工区的下风向边缘。
4、内部运输道路的布置。
1)提前修建永久性道路的路基和简单路面为施工服务.2)临时道路要把仓库、加工厂、堆场和施工点贯穿起来.按货运量大小设计双行环干道或单行支线。
建筑施工现场总平面图一、引言建筑施工现场总平面图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将整个施工现场的布局、建筑物位置、临时设施等信息以平面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该平面图对于施工组织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清晰地展示施工现场的布局,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进行施工活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施工现场总平面图的要素和制作方法。
二、建筑施工现场总平面图要素建筑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包括以下要素:1. 建筑物位置:总平面图应准确标注建筑物的位置,包括主体建筑、附属建筑和临时建筑等。
通过标注建筑物的位置,可以清晰地了解建筑物在施工现场的相对位置关系,为施工活动提供便利。
2. 临时设施:总平面图应显示出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如施工办公室、材料堆放区、施工工地标识等。
这些临时设施的合理布局对于施工组织和管理至关重要,总平面图能够直观地展示它们的位置和布局,为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3. 施工道路:总平面图应清晰标注施工道路的位置和走向,包括主要施工道路和临时施工道路。
施工道路的布局直接影响施工活动的进行,因此总平面图需要准确反映施工道路的位置和布置。
4. 施工设备:总平面图应标注施工现场所需的主要施工设备的位置和摆放方式。
施工设备的合理布局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冲突和阻碍。
5. 安全设施:总平面图应显示出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安全警示标识等。
安全设施的设置对于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总平面图能够清晰展示这些设施的位置和布局。
三、建筑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制作方法制作建筑施工现场总平面图需要遵循以下方法:1. 收集资料:首先,需要收集与施工现场相关的资料,包括施工图纸、工程规划、现场勘测数据等。
这些资料是制作总平面图的基础,能够提供准确的信息。
2. 绘制草图: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可以开始绘制建筑施工现场的草图。
草图应包括建筑物位置、临时设施、施工道路、施工设备和安全设施等要素。
绘制草图时,需要确保比例准确,以便后续制作正式的总平面图。
施工现场总平面图绘制方法
一、施工总平面图的主要内容
1.建筑平面图上已建和拟建的地上和地下一切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的位置或尺寸。
2.测量放线标桩、地形等高线和取舍土地点。
3.移动式起重机的开行路线及垂直运输设施的位置。
4.材料、加工半成品、构件和机具的堆场。
5.生产、生活用临时设施。
如搅拌站、高压泵站、钢筋棚、木工棚、仓库、办公室、供水管、供电线路、消防设施、安全设施、道路以及其他需搭建或建造的设施。
6.现场试验室。
7.必要的图例、比例尺、方向及风向标记。
二、设计步骤
1.绘制已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待建建筑物、确定施工现场区域、设置围墙。
2.确定起重机械的位置。
起重机械包括塔吊(有轨式、固定式)、井架、龙门架及汽车起重机械等几种。
塔吊的布置:
1)塔吊的平面位置。
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和四周场地条件。
2)有轨式塔吊:一般应在场地较宽的一侧设建筑物的长度方向
布置。
布置方法有:设建筑物单侧布置、双侧布置和跨内布置三种。
固定式塔吊:一般布置在建筑物中心、或建筑物长边的中间。
2)塔吊的服务半径。
3)起吊高度(安全高度)
4)起吊重量(最远距离、最重构件)
3.确定搅拌站、加工棚和材料、构件堆场的位置;应尽量靠近使用地点或在起重机能力范围。
1)加工棚:建筑物四周
2)仓库和堆场的布置。
根据各施工阶段的需要和材料设备使用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布置、提高场地使用的周转效率。
3)搅拌站的位置应尽可能布置在垂直运输机械附近、以减少砼及砂浆的水平运距。
4.布置运输道路
1)尽可能利用原有道路;
2)满足消防要求、宽度不小于3.5m;
3)汽车单行道的最小宽度为3m。
5.布置临时设施:办公用房、工人宿舍、现场试验室、垃圾处理站等。
6.临时水、电线路。
1)临时供水的布置。
供水管网布置;管径大小计算。
2)临时供电的布置。
用电量和导线等计算:变电器、配电箱布置、安全架空距离
7.设置图例、说明、指北针等;打印、出图
三、设计依据
1.规划图、总平面图、竖向布置图和地下设施布置图等。
2.工程建筑总工期、分期建设情况与要求
3.施工部署和主要单位工程施工方案
4.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
5.主要材料、构件和设备的供应计划及周转周期
6.主要材料、构件和设备的供货与运输方式
7.各类临时设施的类别、数量等
四、设计原则
在满足现场施工条件下、布置紧凑、便于管理尽可能减少施工用地
1在满足施工顺利进行条件下、尽可能减少临时设施、减少施工用的管线、尽可能利用施工现场附近的原有建筑物作为施工临时用房、并利用永久性道路施
工使用。
2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减少场内材料、构件的二次搬运;各种材料按计划分期、分批进场、充分利用场边;各种材料堆放的位置,根据使用时间的要求、尽量靠近使用地点,节约转运劳动力和减少材料多次转运中的损耗;
3临时设施的布置,应利于施工管理及工人生产和生活;办公用房
应靠近施工现场;福利设施应在生活区范围之内;
4施工平面布置要符合劳动保护、保密防火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施工现场的一切设施都要有利于生产,保证安全施工。
要求场内道路畅通、机械设备的钢丝绳、电缆、缆绳等不妨碍交通、和必须通过道路时,应采取措施。
有碍工人健康的设施及易燃设施应布置在下风方向,离生活区远一些。
工地内应布置消防设备、出入口和设沉沙池和门卫。
山区建设中还要考虑防洪泄洪等特殊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创新:采用多媒体标书更好的阐述自己的施工布置、施工中重点、难点部位的应对措施,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使自己的施工方案更加形象、具体。
●施工总平面图布置要求
施工总平面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1: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少占地,不挤占交通道路。
2:最大限度的压缩场内运输距离,尽可能避免二次搬运。
3: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临时工程越小越好,以降低临时工程费。
4:临时设施的布置有利于生活和生产,减少工人往返距离。
5:充分考虑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技术安全,防火要求
等。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设计步骤:
●1:引入场外交通道路。
●2:布置仓库。
●3:布置加工场和混凝土搅拌站。
●4:布置内部运输道路。
●5:布置临时房屋。
●6:布置临时水电管网和其它动力设备。
●7:绘制正式的施工总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