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格式:ppt
- 大小:11.82 MB
- 文档页数:48
中国上海200050 定西路1295 号1295 Ding-xi Road, Shanghai, 200050, China
关于下达2010年度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的通知
根据“客观公正、平等竞争、择优支持”的评审原则,经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评议、评审,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决定对【非晶晶化法制备稀土铝酸盐基透明陶瓷】等12份申请项目予以资助(见附件)。
资助期限为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资助经费为10万元/项。
请项目负责人严格组织项目实施,并按要求准时提交年度进展报告和结题报告,保证项目按节点目标完成。
年7月5日
附件:
2010年度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名单(见下页)
中国上海200050 定西路1295 号1295 Ding-xi Road, Shanghai, 200050, China
附件:
2010年度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名单
7月5日。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国际领先编者按:与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相比,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略显冷清,但国内无机非金属研究所中依旧不乏佼佼者。
首屈一指的无疑是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该所是一个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性研究机构,不但研发能力一流,而且将产品研发和应用相结合,是将研发产业化的典范。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经五十多年的发展,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成为一个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研究为主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性研究机构。
实验室方面,该所拥有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无机能源材料与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构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重点实验室(人工晶体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古陶瓷与工业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和信息情报中心等9个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
研究人员方面,该所目前拥有职工691人,科研技术人员49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严东生、郭景坤),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严东生、丁传贤、江东亮),其中严东生为两院院士。
研究成果方面,该所可谓硕果累累:历年来,累计取得科技成果937项,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等省部级以上各类科技奖项387项,其中国家发明奖2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项。
历年来申报专利1451项,批准专利625项。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无机非金属方面不但研发能力出色,更为重要的是该所在把技术转化为产品并进行产业化方面结合得非常好。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老师指出。
据悉,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国内大企业共建6个联合研发中心,与地方政府新建7个创新平台;实现16项技术转移;正在进行54个联合研发项目;向地方政府派出科技副职2名,科技特派员10名。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因公出国(境)实施细则随着我所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愈趋活跃,赴国外开展合作交流、访问、讲学以及参加国际会议等人员不断增多,为了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进一步做好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规范因公出国(境)报批手续,根据中国科学院印发的关于《中国科学院因公出国(境)管理办法》(科发际字[2008]163号),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条因公出国(境)的范围为:除因私出国(境)探亲、旅游和处理其他个人事务以外的所有出访活动。
第二条申请因公出国(境)项目和办理相关手续统一由所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和管理。
第三条因公出国(境)的基本原则:(一)出访应有明确的公务目的和实质内容,讲求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二)出访团组人员应少而精,原则上一个团组不超过6人。
因公出国(境)访问、考察、洽谈等,出访1国(地区),在外停留不超过6天;出访2国(地区)不超过10天;出访3国(地区)以上不超过12天。
所(局)级领导1年出访时间累计不超过2个月。
特殊情况,须在申报时详细说明理由。
(三)离退休人员原则上不派遣出访执行公务。
对于已过退休年龄仍工作在一线的科研人员出访,需提供返聘证明和健康证明材料。
(四)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人员一般应有论文被大会录用,分为特邀报告、分会报告、口头报告和展板报告。
(五)出访任务完成后,应及时撰写出访总结。
(六)因公出访的团组和个人需通过因公出国(境)审批渠道办理手续。
严禁持因私护照出国执行公务。
第四条因公出国(境)需经过报批、申办因公护照和签证三个阶段,一般应提前2个月(美国一般需要提前3-4个月)提出申请。
(一)报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审批批件需提供下列材料(所需时间约为2-3周):1.外方邀请信的复印件、传真件或扫描件,内容包括: 邀请方详细信息、访问目的、访问时间和地点、费用、邀请人签名等。
2.《申请硅酸盐研究所所级国际学术交流项目表》和《国际/港澳合作交流项目申请表》:由申请人如实填写,课题组和所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出访参加会议者还需提供参会报告的中英文题目。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简介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以“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学科方向,现已成为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研究为主体的综合性研究所,形成了“基础性研究——应用发展研究——工程化研究、产业化工作”有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结构陶瓷及复合材料、无机功能陶瓷、人工晶体材料、无机涂层材料、特种玻璃材料、生物与组织工程材料、环保与能源材料、空间材料与工程、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无机材料分析检测与表征等。
我所主办发行的《无机材料学报》已进入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并被ScIE收录引用。
近年来,我所取得各类科研成果601项,取得国家、中国科学院和省部级以上的各种科技奖励316项,其中国家发明奖2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项。
为我国的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国的无机材料科学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我所是我国最早招收研究生、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我所具有先进的实验条件、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生活待遇和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
现有研究生导师60多名,两院院士5名。
截止2005年9月,我所在学研究生321名,其中博士生186名,硕士生135名。
我所热忱欢迎优秀有志学子报考,欢迎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等相关学科或其他交叉学科的考生报考我所,共同为我国的材料科学事业作出贡献!高校基本信息学校名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校代码:80040所在省市:上海学校地址: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联系电话:学校传真:学校址: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生指导教师条例第一条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导师)队伍,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的有关规定,结合本所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工作岗位,不是固定的职务层次。
第三条导师岗位按培养层次分为博士生导师与硕士生导师。
第四条导师条件(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作风正派,治学严谨,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与献身于科学研究的精神;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有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能担负起实际指导研究生的责任。
(二)有较明确的研究领域,目前从事较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的第一负责人,有较为充足的科研经费与必要的实验仪器设备,有较为充实的科研资源与配套的科研梯队。
(三)身体健康,能在科研、教学第一线工作。
培养研究生期间没有长期出国计划。
硕士生导师年龄满57周岁(招生年度,下同)不再招收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导师年龄满60周岁不再招收硕博连读研究生、年龄满62周岁不再招收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院士招收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
(四)硕士生导师必须是具有副研究员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科研人员(1991年及其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具有本门学科系统深入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与较为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
能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及发展趋势,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
其主要研究方向应在本单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范围内。
(五)博士生导师必须是具有研究员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科研人员(1991年及其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应具有博士学位)。
在本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能根据国家需要与科学发展趋势,提出本学科的研究方向,选定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或开创性的研究课题,或能够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并能独立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
2.4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1)实习时间: 2013年9月6日上午(2)实习地点: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3)带队老师:李丽(4)实习主要内容:听取报告参观实验室(5)实习过程:上午八点四十左右,我们乘车来到了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由上硅所的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会议室,进行了上硅所的介绍报告。
报告主要介绍了上硅所的简介、布局、人力资源、经费、成果与奖励、机构组成、研究领域、支撑平台、代表性工作、国际合作情况、研究生培养情况等。
总结如下:①简介: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经四十多年的发展,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成为一个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研究为主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性研究机构。
学科方向是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领域涵盖了人工晶体、高性能结构与功能陶瓷、特种玻璃、无机涂层、生物环境材料、能源材料、复合材料及先进无机材料性能检测与表征等,是该领域科学研究单位中门类最为齐全的研究所。
②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基础研究、能源技术、环境友好、信息功能、航天航空、古陶瓷科学及文物保护。
③支撑平台材料测试中心、中试基地④代表性工作钠硫电池项目;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大尺寸掺杂钨酸铅闪烁晶体及其制备技术;氧化锆陶瓷;热电转换材料等。
⑤重点开展:晶体生长动力学研究;微重力下晶体生长研究;晶体结构、缺陷与性能关系的研究;晶体材料制备研究;晶体材料的应用及工程化、产业化研究。
⑤主要研究课题组:晶体设计与晶体化学研究课题组;铁电、光电晶体与器件研究课题组;铁电压电晶体研究课题组;PWO晶体研究课题组;宽禁带半导体研究课题随后我们参观了上硅所的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研究课题组、生物医用材料实验室等课题组。
①介孔与低维纳米材料课题组:研究方向主要是:介孔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介孔SiO2纳米粒子的生物安全性与生物学效应研究;新型空心介孔氧化硅纳米粒子的设计、合成及生物医药应用;用于超声诊疗的多功能介孔氧化硅基纳米造影剂/增效剂的设计、制备与应用;上转换纳米探针在癌症诊断方面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研究员林翰专注无机二维生物材料研究推动纳米医学应用稳步发展
杨烁
【期刊名称】《中国高新科技》
【年(卷),期】2022()5
【摘要】“心忧天下,敢为人先”,这是湖南人林翰的人生格言。
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他开创性地将二维结构纳米材料带入生物医学领域,创造了深远的学科交叉价值;将铁死亡概念的适用性推广至非铁基元素诱导的类铁死亡过程,为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多基础研究理论和数据。
随着科研舞台的不断拓展,他的才华和能力必将更多地展现在祖国科技建设的道路上。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杨烁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2.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元:坚定科研创新人生执着二维材料制备
3.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基础研究和医学应用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4.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基础研究和医学应用研究
中取得系列重要进展5.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基础研究和医学应用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科学院大学保研—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保研(推荐免试)接收推免生公告一、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保研(推荐免试)接收原则和组织领导1.接收推荐免试生遵循公平公正、全面衡量、保证质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
2.接收推荐免试生工作由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招生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保研(推荐免试)申请条件凡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申请到我所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申请者应具备如下条件:1.有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有较好的科研潜力,道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
2.学生所在学校必须是教育部规定的具有当年免试生推荐资格的高校。
3.学生应获得其所在高校推荐免试资格,占用母校推荐免试生名额。
4.申请人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成绩优异,在学期间无重修科目或补考记录,在校期间没有受过纪律处分。
5.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6.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7.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三、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保研(推荐免试)申请材料推荐免试申请者应直接向我所研究生部提交如下材料(限用A4纸,不要装订。
其中1~6是必须提供材料,7-10是自愿提供材料,11是复试通过后向所在学校领取、填写、盖章后补交):1.《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我所网站下载)。
2.《中国科学院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免试生网上报名系统/在线填写、打印、签字)。
3.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出具并加盖公章的大学本科前三年所修课程成绩单(五年制的提供前四年课程成绩单)。
4.政审表(我所网站下载)5.英语等级证书复印件。
6.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
7.专家推荐书。
8.大学期间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9.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或其它原创性工作成果的复印件或证明。
10.对申请有参考价值的其它材料。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国科大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指导意见》,结合本所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制订本管理暂行办法。
第二条:“国科大学业奖学金”(简称学业奖学金,下同),由国科大统筹国家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设立,面向按统一规定缴纳学费的全日制研究生。
第三条:学业奖学金的标准一年级新生:博士生13000元/年生、硕士生8000元/年生;二年级及以上研究生如下表:(单位:元/年生)第四条:学业奖学金获奖基本条件为: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校、所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无不良记录;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4.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5.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1 —6.按规定时间进行学籍注册、缴纳学费;7.按时完成学位课、必修课或指定选修课,成绩均无不及格记录。
第五条:每年9-10月开展学业奖学金的评选工作,评选结果报国科大;国科大于11月一次性直接发放给获奖研究生。
第六条:本所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负责学业奖学金的评定工作。
评定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一年级新生采取审核制的程序进行。
二年级及以上研究生采取个人申报、组织评审的程序进行。
个人申报仅限一等学业奖学金,未申报或申报未通过的,除限制条件外,自然获得二等学业奖学金。
评审委员会根据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评定,申报材料为在上一学年间所获成果。
经评审委员会审核,确定初选名单后,在本所研究生教育网公示3个工作日。
公示期内有异议的,可向本所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申请裁决;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国科大。
第七条:在休学、因公出国期间(含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研究所资助和导师课题资助),暂停学业奖学金的发放,待其回国后恢复发放。
第八条:凡在当期学年中受到各类处分及通报批评、学术研究中有弄虚作假行为以及本所认定的其他情况等,均无资格获得学业奖学金。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所博士后流动站的管理工作,吸收国内外优秀博士来站从事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促进学科发展,加强学术交流,造就高层次人才,根据国家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章招收第二条我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内,有重点科研项目和博士生导师,具备科研条件(包括科研助手和经费)的课题组,均可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具体名额分配由流动站负责人协调。
第三条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后”)系国家正式职工,虽不列入我所正式编制,但属我所经国家批准的流动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其行政、工资、组织等各类关系均在我所,享受与我所正式职工的同等待遇。
第四条已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40岁以下的人员,可以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第五条申请人一般提前三个月向我所流动站提出书面申请,阐明本人简历、业务专长、科研成果、发表论文、获奖、配偶及子女等基本情况,并提供能反映本人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材料(如科研成果鉴定、博士论文答辩决议、发表论文目录等)。
第六条若申请人为委托或定向培养、在职、现役军人博士研究生均需提供所在单位同意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证明。
第七条流动站根据“确保质量、择优招收”的原则对申请人的政治思想、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已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面试审核,择优招收,按有关规定办理进站和落户手续。
为确保博士后在站期间科研计划的顺利完成,申请人进站前需进行体检。
第八条本所培养的博士不得申请进本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第九条流动站应当与委托或定向培养单位、申请人三方就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的有关事宜签定协议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进站第十条已被批准进站的博士后必须按期进站,如有特殊情况应在拟定进站日期前向流动站请假。
未经流动站批准逾期超过半个月不进站者,流动站有权取消其进站资格。
上海硅酸研究所研发成功4英寸碳化硅单晶
无
【期刊名称】《功能材料信息》
【年(卷),期】2013(10)1
【摘要】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立足自主研发,在掌握直径50.8mm(2英寸)、76.2mm(3英寸)碳化硅单晶生长技术之后,近日成功生长出直径100mm(4英寸)4H晶型碳化硅单晶。
碳化硅单晶正朝着大尺寸的方向迅速发展。
【总页数】1页(P44-44)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13.71
【相关文献】
1.上海硅酸盐所发明多头物理气相输运技术并实现高效率碳化硅晶体制备 [J], ;
2.以材造梦守望苍穹——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先进碳化物陶瓷材料研究团队 [J], 吴彪[1];李桐[1];吕腾波[1]
3.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发成功4英寸碳化硅单晶 [J],
4.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研发出4英寸碳化硅单晶 [J],
5.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发成功4英寸碳化硅单晶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