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玉米新品种评价(一)
- 格式:docx
- 大小:18.88 KB
- 文档页数:3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长单551陈虹地 吴 江 谢振明 杨春影 冯引弟 刘 洋 王佐惠(吉林省长春市农业科学院,长春 130111)摘要:长单551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于2013年以自选系Zh001为母本、自选系Zh00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
于2019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吉审玉20190016。
该品种产量高、淀粉含量高、容重高、品质优、抗病性较强,是适宜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种植的新品种。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长单551;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东北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这里地形比较平坦,而且有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东北地区的粮食播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重非常大,这使得东北地区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长期以来,育种者以培育优质、高产、多抗、适应性广的玉米品种为目标,育出一系列高产玉米品种,推动了吉林省玉米育种的进程。
1 选育经过长单551是以自选系Zh001为母本、自选系Zh00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杂交种。
2014年进行产比试验,2015年参加多环境网点试验,2016年参加吉林省中晚熟组预备试验,2017-2018年参加吉林省中晚熟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良好;2017-2018年完成抗病(虫)性接种鉴定、品质检验等程序,结果均达标。
2 亲本来源2.1 母本Zh001 以国外玉米杂交种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经过6代自交选育而成。
2005年搜集国外玉米杂交种为基础材料自交取得的F2群体为选育自交系基础材料,2005年冬开始经过长春和海南9个生长季节选择自交,于2012年育成稳定自交系S6,其中,系谱为F2-18-2-6-8-1-1,定名为Zh001。
出苗至成熟126d。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叶缘绿色,成株叶片数17片;花药粉红色,花粉黄色,花粉量适中,花丝浅紫色;颖壳绿色,雄穗分枝适中;株型紧凑,株高189.3cm,穗位高109cm;果穗筒型,穗长16.7cm,穗粗3.8cm,穗行数16行,单穗粒重150.5g左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6.5g。
吉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征求意见稿)一、普通玉米(一)产量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25.0%,且每年度增产2 3. 0%;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22.0%;每年度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增产的试验点比例N60虬(-)抗逆性1.丝黑穗病:田间自然发病率10%以上的点不超过2个,最高点发病率不超过20%;人工接种鉴定为非高感。
2.叶斑病:田间自然发病单一发生或混合发生为非高感类型; 人工接种大斑病、灰斑病等发生为非高感类型。
3.茎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不高于20%;人工接种发病率不高于30%o4.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率不高于10%;人工接种鉴定平均病级不高于6. 5o5.其他病虫害:田间自然发病为非高感类型。
6.抗倒性:每年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田间倒伏(一级倒伏)、倒折率之和>50%的点次均不超过30%,试点最高倒折率不高于2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平均倒伏、倒折率之和均WI0%。
(三)品质籽粒容重2720克/升,粗淀粉(干基)含量N69%,粗蛋白(干基)含量28%,粗脂肪(干基)含量23%。
(四)熟期晚熟组平均生育天数不晚于对照品种,或收获含水量不高于对照。
其它熟期组平均生育天数比对照品种不长于2天,或收获含水量不高于对照。
更换对照品种时,由玉米专业委员会对相应生育期指标作出调整。
二、绿色优质品种(一)抗病品种: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所在区域鉴定病害均达到中抗及以上。
每年度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23%;每年度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增产的试验点比例250%。
(二)适宜机械化收获籽粒品种:抗病性指标同普通玉米品种一致,产量及收获含水量等其它特性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品种。
1.收获含水量低:适收期籽粒含水量W25%,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籽粒含水量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260%。
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W5.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抗倒性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270%。
吉农品审字[2012]002号
关于下发吉林省农作物品种
审定(登记)结果的通知
各市(州)、县(市、区)种子管理站、种业公司及相关育种单位: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三次常务委员会会议,于2012年3月23日在长春召开。
会议对2011年结束试验程序经专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农作物新品种进行了审核、表决,共审定通过主要农作物新品种86个,登记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58个。
现将通过审定(登记)的农作物新品种名称、审定(登记)编号、选育单位及推广区域通知你们,请认真组织推广和加强管理。
新品种具体情况以省农委发文公布的二〇一二年吉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登记)结果为准。
附件:1、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三次会议审定品种目录
2、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三次会议登记品种目录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附件1:
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三次会议审定品种目录(一)玉米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三)大豆
精品文档
(四)高粱
(六)马铃薯
精品文档
附件2:
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三次会议登记品种目录
(二) 食用豆
(四) 谷子
(七) 烟草
(八) 蔬菜
精品文档
(九) 花卉
(十) 果树
(十一) 食用菌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高产高效宜机收玉米新品种吉科玉189和吉科玉918的选育姜 龙 荣美琪 于海燕 李剑明 吴 楠 于晓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132101)摘要:随着玉米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已成为促进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剂。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分别以A26/AM31和XY304/XY212组合选育出吉科玉189和吉科玉918。
两者均为籽粒黄色、株型半紧凑、半马齿型的普通玉米,穗轴呈红色,叶片深绿、形态宽厚,综合抗性能力较强,成熟好且脱水快,丰产性较好,商品性好且成熟后适宜大面积机收。
2021年均通过吉林省审定,适宜在吉林省中等肥力地区中早熟玉米区栽培种植。
关键词:玉米;吉科玉189;吉科玉918;品种选育;栽培技术近年来,东北三省作为玉米的主产区,生产的玉米品质优良,对规模化的种植业、畜牧业及其他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亟需更多广适、综合抗性好、丰产性及商品性优良的玉米新品种[1-2]。
不仅如此,现代化农业急速发展,全程机械化技术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要求玉米品种还应具有适宜规范化种植及机械化收获的特点。
因此,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针对中国种业市场需求,经过多年南繁北育,不断试验,努力选育出了高产高效,适宜机械化种、管、收的玉米新品种吉科玉189和吉科玉918,现已大面积推广种植于吉林省玉米中早熟栽培区,作为优质的原料,为充分保障我国玉米高质量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了品种支持。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1.1 吉科玉1891.1.1 母本A26 母本A26是以N503和四-278杂交作为选系基础材料,经过7代人工自交,于2015年成功选育而出。
A26生育期123d,幼苗叶鞘紫色,成株后叶片绿色,19片叶。
整个生长期间长势良好,综合抗性评价较高,株高达到190cm,穗位高75cm,穗长15.8cm,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果穗筒形,籽粒为黄色硬粒型,花丝浅紫色。
抗病性强,对玉米审定标准中规定的大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穗腐病抗性较好。
玉米新品种吉农大819作者:张琥瑛吴慧靳军等来源:《中国种业》 2019年第3期摘要:吉农大819是吉林农大科茂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高产新品种。
2015-2016年参加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2年每667m2平均产量857.8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53%。
2017年参加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819.0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41%。
关键词:玉米;吉农大819;中晚熟;易机收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经济效益最明显、增产潜力最大的高产作物。
随着单粒点播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现代化机械收割的普及,耐密型玉米品种已成为玉米生产的主力军,引进、筛选、推广耐密型玉米品种以及配套栽培技术已成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首要任务[1]。
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的玉米新品种更受农民朋友的青睐。
吉农大819是吉林农大科茂种业有限公司以KM8为母本、KM19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玉米高产新品种,2013年通过吉林省玉米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玉2013016;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180079。
该品种果穗大小均匀,穗位整齐,丰产抗病,活秆成熟,适宜密植,是东华北地区机收的极佳品种。
该品种生育期间需≥10℃活动积温2570℃左右,适宜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种植,山西省主要适宜忻州市、晋中市、太原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吕梁市平川区和南部山区。
1 特征特性1.1 植物学特征及生育期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颖壳浅紫色。
株型半紧凑,株高299.4cm,穗位高108.3cm,成株叶片数17片。
果穗长锥型,穗长18.6cm、穗粗5.0cm,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6.1g。
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5d,较对照先玉335早熟1d。
1.2 抗病性 2017年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该品种抗大斑病、丝黑穗病、穗腐病,中抗灰斑病,高抗茎腐病。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吉农大2号杨春影1 李 玉1 谢振明1 赵新华1 丁 一1 吴 江1 宋 凤1 王 续1李 夏1 陈虹地1 冯 军1 王振楠2(1吉林省长春市农业科学院,长春 130111;2吉林省帮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春 130118)吉农大2号是吉林省帮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早熟、抗病性较强、保绿性好的优点。
于2014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玉2014007。
该品种适宜吉林省玉米中早熟区种植。
1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吉农大2号是以自选系W274为母本、以自选系W35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产优质的玉米单交种。
母本W274是吉林省帮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287×444-2)×287为基础材料,经过8个世代连续自交,于2004年选育而成。
父本W351于2004年以国外杂交种N351×km226为基础材料,经过4年南北自交选育而成。
具有抗倒伏,较耐瘠薄,高抗玉米丝黑穗病,抗茎腐病、大斑病,配合力高等优点。
吉农大2号2009年进行产量比较试验, 于2012-2013年完成各级产量试验、品质检验、接种鉴定等程序,结果均达标。
2 品种特征特性子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1.0g 。
植株的幼苗呈绿色,叶鞘呈红色,叶缘为白色。
株高308cm ,穗位高106cm ,株型为半紧凑,成株叶片15 17片,花药黄色,花丝绿色。
果穗粗筒型,穗长19.8cm ,穗行数16 18行,穗轴红色。
杂交种子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40.3g ,容重736g/L 。
2013年经国家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子粒含粗蛋白质10.83%,粗脂肪 4.54%,粗淀粉71.20%,赖氨酸0.34 %。
2012年和2013年经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和延边州农科院作物所对吉农大2号进行玉米杂交种抗病虫鉴定,结果表明:2年4点次人工接种抗病(虫)害鉴定,中抗丝玉米黑穗病(2HR 、2R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2HR 、2R ),高抗玉米茎腐病(4HR )、玉米螟虫(4HR ),抗玉米大斑病(1HR 、2R 、1MR )。
中良916是由北京市中农良种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培育成的非转基因新品种,201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审玉2012025)。
该品种早发性好,易抓苗,高产、稳产,果穗内外均匀,抗病、抗倒伏,子粒灌浆速度快、容重高,淀粉含量高,品质优良,是适宜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种植的新品种。
1 特征特性吉林地区春播生育期平均131d,比郑单958短1d,所需≥10℃积温2680℃,属中晚熟品种。
幼苗叶片绿色,拱土力强,早发性好。
株高316cm,穗位140cm,成株叶片20片,株型半紧凑;果穗筒型,穗长18.7cm,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单穗粒重227.08g,结实性好;子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41.4g,子粒含粗蛋白质9.59%、粗脂肪4.22%、粗淀粉75.03%、赖氨酸0.30%,容重764g/L。
2年4点次人工接种抗病(虫)害鉴定结果:抗丝黑穗病(3R、1HR),高抗茎腐病(4HR),中感大斑病(1HR、2R、1MR)、弯孢菌叶斑病(2R、2MR),中感玉米螟虫(1HR、1R、2MR);2年4点次田间自然发病结果:抗灰斑病(1HR、1R),高抗黑粉病(2HR)。
2010年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0899.7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6.8%;2011年区试平均产量12157.3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8.0%;2年区试平均产量11471.3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7.4%。
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940.7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6%。
2 栽培技术要点2.1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适时早播 秋翻后没有来得及整地的地块,土壤化冻层达到10~15cm时,即可进行耙压整地,宜早不宜晚,最好做到顶浆打垄,随打垄随镇压以待播种,还可结合整地进行深施底肥。
底肥施用量为每hm2施优质农家肥25~30m3,化肥结合整地深施于耕层10~15cm。
每hm2施纯N 50~70kg、P2O5 65~75kg、K2O 70~80kg、ZnSO4 15kg。
早熟适机收玉米新品种吉东823的选育李成军 刘 伟 勾千冬 丛方志(吉林省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辽源 136200)摘要:吉东823是吉林省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以LK69为母本、L10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该品种抗茎腐病、抗倒伏、丰产性好、熟期早,既适合机械收获果穗,也可籽粒直收,是适合机械收获的新品种,适宜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及其他相同生态区种植推广。
介绍了吉东823育种目标、品种来源、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品种特征特性和适宜种植区域,总结了满足机械化收获的要求。
关键词:优质;适机收;玉米;吉东823;选育;栽培技术玉米是粮食、经济和饲料作物,也是未来重要的能源作物[1]。
玉米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市场上主推品种随着生产上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耕作模式的变化在不断变化,从稀植大穗型的农大108、中单2到耐密植的郑单958及其改良品种,再到脱水快的先玉335及其衍生品种,都是随着玉米机械化生产水平而发展的。
目前,东北地区玉米从播种到田间、从管理到收获大部分地区都能实现机械化;从各个环节看,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低的弊端正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国内玉米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影响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整体水平[2]。
东北地处我国黄金玉米带,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适合玉米生长,大力发展玉米生产,提高玉米产量,能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也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3]。
近年来,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多,土地集约化规模不断加大。
农村土地向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集中,他们的机械化水平较高,从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都实行机械化。
对玉米生产来说,新型经营主体对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需求较强烈,尤其是对早熟、抗倒伏、适机收玉米新品种的需求。
为加快适宜机收玉米品种的选育,吉林省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课题组,广泛搜集适合育种目标的玉米种质资源,加强与吉林省农科院和地区农科院进行项目合作,通过多年多点筛选、不同地点鉴定试验,聚合优良基因,选育出了早熟、米质优良、适应性广、抗病强、脱水快、适宜机收的玉米新品种吉东823,于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180028。
高产适合全程机械化玉米新品种辽玉1号朱秀森 李成军 勾千冬 张宏义 刘忠诚 秦宝军 王 冰 刘洪波 姜付俊(吉林省辽源市农业科学院,辽源136200)摘要:辽玉1号是以自选系M6663为母本、D8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耐密、抗倒伏、抗病、适合全程机械化等特点,于2020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高产;全程机械化;辽玉1号;选育;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1]。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紧缺,农村土地向农业生产合作社和种粮大户集中,合作社规模经营,逐渐采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统一经营,以提高产量,实现玉米生产节本增效。
因此,目前市场上急需高产、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玉米新品种[2]。
以高产、适合全程机械化为育种目标,通过收集国内外优良育种资源,以M663为母本、D82为父本杂交,采用高密度育种技术,通过创造逆境环境,结合多年抗病育种技术,结合接种鉴定和配合力测定,选育优良玉米自交系和玉米新品种,通过多点鉴定、高级试验和网点试验选育出玉米新品种辽玉1号。
母本M663是以先玉335×PHW52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
父本D82以先玉128×Mo17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
辽玉1号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耐密植,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2020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吉审玉20200064,是适宜吉林省玉米中熟区种植的新品种。
1 品种特征特性1.1 农艺性状 辽玉1号出苗至成熟全生育期128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27cm,穗位高135cm,成株叶片数21片。
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形,穗长20cm,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9.6g。
·91·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5期禾育89是吉林省禾冠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
2013年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吉审玉2013025。
1 禾育89的特征特性1)幼苗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绿色。
株高332㎝,穗位135㎝,株型紧凑,叶片上冲。
花药紫色,花丝浅紫色,成株叶片20~21片。
果穗筒型,穗长19.6㎝,穗行数18~20行,穗轴红色。
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40.0g,容重758g/L。
吉林省春播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积温2700℃左右。
2)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禾育89籽粒含粗蛋白质8.73%,粗脂肪3.58%,粗淀粉74.31%,赖氨酸0.30%。
中抗丝黑穗病、抗茎腐病、中抗玉米螟虫。
3)2011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363.0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9.8%;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978.7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7.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170.9kg,比对照品种增产8.5%。
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308.4㎏,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3.1%。
2 栽培技术要点2.1 精心选地 合理施肥禾育89根系发达,喜肥水,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较肥沃的中上等地块种植,有利于形成强大的根系,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以发挥其增产潜力。
施足农家肥,底肥可采用一次性深施肥,一般施用玉米专用长效控释肥800kg/hm 2,保肥水性差的地块中期需追肥,一般追尿素300kg/hm 2。
2.2 适时播种 合理密植播种前要用杀菌、杀虫种衣剂拌种,以防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
掌握土壤墒情,5~10㎝地温稳定通过10℃时进行播种,覆土要匀,及时镇压保墒。
要注意种肥隔离5~10cm,防止种子与肥料接触发生烧苗现象。
吉林省春播在4月下旬至5月5日较适宜。
提倡使用统一深度的手提单粒播种器进行播种,免间苗、不伤根、苗齐苗壮。
玉米新品种“雄玉581”成为吉林省2016年主导推广品种佚名
【期刊名称】《种业导刊》
【年(卷),期】2016(0)5
【摘要】在《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发布2016年吉林省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中了解到,经过专家评定,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南通大熊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雄玉581”被推荐为2016年主导推广的优良品种。
【总页数】1页(P30-30)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吉林省;农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优良品种;联合选育;农业生态;推技术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3.01
【相关文献】
1.玉米新品种“安玉九号”和“安玉十号”的选育与推广 [J], 陈超;金先宏
2.玉米新品种金科玉3308选育与示范推广 [J], 陈章; 任米燕; 尚凯达; 梅成芳; 鱼雄英
3.玉米新品种普玉366的选育及推广 [J], 邓承勇
4.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冀玉3421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J], 宋炜;侯雯娜;张全国;王立伟;王江浩;魏剑锋;李兴华;李荣改;张动敏;高增玉;王宝强
5.河南玉米新品种“伟科702”将成为“郑单958”的下一代大面积推广品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吉林省玉米新品种评价(一)
作者:苏桂华苏义臣柳迎春金明华
摘要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引导广大农民合理选购良种,对吉林省2004~2009年审定的45份玉米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估,鉴评出26份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作为2010年吉林省玉米主导品种。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评价;吉林省吉林省地处世界著名黄金玉米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玉米生产的生态、科技资源和产业化优势。
近年来随着玉米加工业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持续稳步提高玉米产量,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巩固畜牧业、加工业原料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3]。
但目前吉林省玉米种子市场品种繁杂,良莠不齐,不利于农民选购良种。
为加快优秀新品种等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引导广大农民合理选购良种,充分发挥良种对农民增产增收的作用4,5],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开展了玉米主导品种综合鉴评活动,以期引导农民科学选择良种,保障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业生产高效发展。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吉林省2004~2009年审定的45个玉米新品种,其中中熟品种18个,分别为:吉单261、先玉335、承玉20、雷奥150、泽玉17、吉单535、吉单536、吉农大678、吉农大688、宏育29、吉单602、吉单275、绿玉4117、亨达29、吉东28、通育98、九单48、宏玉203;中
晚熟品种16个,分别为:郑单958、益丰29、吉东26、吉单278、银河32、吉单35、吉单38、吉单618、亨达22、四育7、龙丰2、大龙7、九单64、平全13、九单57、平全9;晚熟品种11个,分别为:郑单958、承14、农大364、银河33、吉单271、吉单711、绿玉9915、大龙160、吉单39、吉单88、吉单9。
1.2试验地点
每熟期组在吉林省选择2个具有较强生态代表性的市(县)进行试验,其中中熟组设在洮南旱作所、桦甸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晚熟组设在榆树大北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扶余永平农业站;晚熟组设在公主岭陶家农业站、德惠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3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5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其中中熟组以吉单261、先玉335为对照,中晚熟、晚熟组以郑单958为对照。
小区长10m,4行区,2次重复。
平展型中熟至中晚熟品种密度5.0万株/hm2,平展型晚熟品种4.5万株/hm2,耐密品种密度6.0万株/hm2,施肥及田间管理同当地生产水平。
1.4评选办法及推荐标准
根据测产数据、田间鉴评和生产应用情况3项指标对参试品种进行打(赋)分,满分为100分,其中,测产结果占35分,田间鉴评及容重等级占50分,生产应用情况占15分,按3项合计分数排序,排列越靠前综合评价越高6-8]。
选取丰产性好、病虫害等基本达中抗性以上水平、商品品质
优良、综合得分高的品种推荐为主导品种。
2结果与分析
2.1推荐的主导品种及其特点
2.1.1中熟品种。
通过鉴评推荐主导品种11个,分别为吉农大678、雷奥150、先玉335、绿玉4117、吉东28、吉单535、吉单275、吉单536、九单48、宏玉203、宏育29。
这些品种的主要特点是丰产性好,稳产性突出,耐低温,后期脱水快,抗病性较强,商品品质优良,籽粒商品品质均达国标一级。
2.1.2中晚熟品种。
通过鉴评推荐主导品种10个,分别为吉单618、益丰29、平全13、吉单38、吉单35、郑单958、四育7、大龙7、平全9、九单64。
这10个品种的主要特点是丰产性强,产量均超10800kg/hm2,抗病性突出,商品外观品质好,籽粒商品品质均达国标一级。
2.1.3晚熟品种。
通过鉴评推荐主导品种5个,分别为银河33、绿玉9915、吉单39、大龙160、吉单271。
这些品种的主要特点是丰产性潜力大,抗病性强,商品外观品质较好,籽粒商品品质均达国标二级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