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模拟考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56.10 KB
- 文档页数:13
统计学试卷A(含答案及评分标准)分共 分。
☎请将唯一正确答案序号写在括号内✆.考察全国的企业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 )。
✌.产业分类; .职工人数; .增加值; .固定资产; .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
✌ 全部人口; 每个人; 全部人口数; 每户家庭;在下列指标中,哪一指标的取值完全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算术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 中位数;.将由显著性水平所规定的拒绝域平分为两部分,置于概率分布的两边,每边占显著性水平的二分之一,这是()。
✌ 单侧检验; 双侧检验; 右单侧检验; 左单侧检验; .检验功效定义为( )。
✌原假设为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 原假设不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 原假设为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 原假设不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某工厂为检查流水线生产的产品质量,每隔 小时,抽取 分钟生产的全部产品进行检查。
这种抽样方式属于☎ ✆✌ 纯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两阶段抽样;.某地区粮食增长量 — 年为 万吨, — 年也为 万吨。
那么, — 年期间,该地区粮食环比增长速度( )。
✌逐年上升; 逐年下降; 保持不变; 不能做结论; .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 )。
✌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 .综合指标; .相对指标;.国民经济核算的主体是以( )界定的。
✌ 一国的地理领土范围; 一国的主权领土范围; 一国的经济领土范围; 一国常住经济单位; .最终消费总额等于( )✌.居民消费; 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总和; .政府消费; 居民消费支出;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分共 分 (正确答案包含 至 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从使用价值角度看,☝包括( )✌.中间产品; .消费品; .库存增加; .固定资产投资; ☜ 净出口; .非参数检验与参数检验的主要区别是:✌ 无需知道总体参数 ; 检验结论更可靠; 无需设定总体为何种分布; 不需要太多的样本观测值; ☜ 无需计算统计量;.修正自由度的决定系数 ☎ ✆✌ 22R R ≤ ; 102≤≤R ; 有时小于 ; 比2R 更适合作为衡量多元现行回归方程拟合程度的指标;☜ 2R =1-∑---∑)1/()()/(22n Y Y k n e t t ;.对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描述正确的有( )✌通过方差的比较,可检验各因子水平下的均值是否相等。
统计学模拟题(附答案)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A、差异性B、同质性C、社会性D、综合性答案:B2、假定一个拥有一亿人口的大国和百万人口的小国居民年龄变异程度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的1%人口计算平均年龄,则平均年龄抽样平均误差()。
A、前者比后者大B、不能确定C、前者比后者小D、两者相等答案:C3、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是()。
A、粮食的亩产量B、商品的价格C、汽车的产量D、职工的工资答案:C4、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 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答案:C5、某商店在制定男式衬衫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售衬衫的平均尺寸,则应计算()。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答案:D6、某企业甲产品的单位成本是连年下降的,已知从2007年至2012年间总体降低了60%,则平均每年降低速度为()。
暂无答案7、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
A、间断B、重叠C、不等D、相近答案:B8、当我们所要检验的是样本所取自总体的参数值是偏高或偏低某个特定值时,应选择()。
A、左侧检验B、单侧检验C、右侧检验D、双侧检验答案:B9、当成数等于()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1B、-1C、0.5D、0答案:C10、按组距式分组()。
A、不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B、所得资料是虚假的C、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D、会增强资料的真实性答案:C11、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是()。
A、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数量指标答案:B12、线性相关的条件下,自变量的标准差为10,因变量的标准差为16,相关系数0.9,则回归系数为()。
A、1.44B、14.4C、0.56D、0.16答案:A13、按季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A、1200%B、400%C、100%D、120%答案:B14、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c=56 +8x,这意味着()。
(完整版)统计学模拟考试附参考答案统计学模拟考试一、单选题(20小题,每题1分,计20分)1、在关于工业企业的调查中,有一个调查项目为“经济类型”,企业经济类型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则变量“经济类型”是()A 、定量变量B 、数值变量C 、分类变量D 、顺序变量2、调查人员欲以统计图形展示企业产品的品种构成,则适用的统计图为() A 、饼图 B 、直方图 C 、箱线图 D 、茎叶图3、从100000个家庭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00个家庭做样本,设i X 为第i 个家庭的人数,μ表示总体平均数、x 表示样本的数学期望,则)(x E 与μ的关系是()A 、一定相等B 、在大多数情况下相等C 、偶尔相等D 、一定不相等4、依据多样本箱线图判断比较中位数的大小(此原题需要画箱线图,电脑上没有适当数据,不便画,谨列出考点,请大家理解)5、下面说明数据水平的统计量中使用面最广的是()A 、众数B 、中位数C 、均值D 、分位数6、在下列数据中,可以计算中位数的是()A 、居民的家庭住址B 、企业所属行业C 、产品类别D 、产品质量等级7、某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为2000元,方差为1600元,某职工工资为2048元,则该职工工资的标准分为() A 、0.03 B 、0.8 C 、1.2 D 、-1.28、从所研究的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个大样本,则样本均值近似服从()A 、正态分布B 、卡方分布C 、T 分布D 、F 分布9、为研究北京市城镇居民的收入状况,在北京市城镇居民中随机抽取800户进行调查,计算得到其户月均收入为4180元,请问户均收入属于()A 、参数B 、统计量C 、估计值D 、样本容量10、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进行假设检验,确定拒绝域的依据是() A 、原假设为真的条件下检验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B 、备择假设为真的条件下检验统计量的概率分布C 、原假设为真的条件下总体的概率分布 D 、备择假设为真的条件下总体的概率分布11、要求估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这一标准被称为() A 、一致性 B 、无偏性 C 、有效性 D 、充分性12、如果θ)是某总体参数θ的一致估计量,则随着样本容量n 的增大,有()A 、θ)的数值接近总体参数θ B 、θ)的期望等于总体参数θC 、θ)的方差接近总体参数θD 、θ)的方差接近总体参数2σ13、在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是指()A 、原假设为真,不拒绝原假设B 、原假设为真,拒绝原假设C 、原假设为假,拒绝原假设D 、原假设为假,不拒绝原假设14、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εββ++=x y 10中,ε反映的是()A 、x 变化引起y 的线性变化部分B 、y 变化引起x 的线性变化部分C 、x 与y 的线性关系对y 的影响D 、除x 与y 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 的影响15、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如果估计标准误差为0,则意味着()A 、回归系数为0B 、回归系数绝对值为1C 、判定系数为1D 、相关系数为016、方差分析对数据有三个基本假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三个假定的是() A 、正态性 B 、方差齐性 C 、独立性 D 、无偏性17、时间序列中,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固定周期的周期性波动称之为()A 、短期趋势B 、循环波动C 、季节波动D 、随机波动18、将最近K 期的每个观测值都给予相同权数进行预测的时间序列预测法称之为() A 、回归法 B 、移动平均法 C 、指数平滑法 D 、最小平方法19、聚类分析的基本原则是()A 、类间差异小,类内差异大B 、类间差异小,类内差异小C 、类间差异大,类内差异小D 、类内差异与类间差异均大20、主成分分析的主要作用是()A 、分析数据的平均水平B 、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C 、对数据标准化D 、对数据降维二、多选题(5小题,每题2分,计10分)1、下列各项中,能够反映数据水平且比较稳健的有()A 、均值B 、分位数C 、中位数D 、标准差E 、众数2、以下关于统计量的标准误差描述中正确的是()A 、统计量的标准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B 、标准误差用于衡量样本统计量的离散程度C 、统计量的标准误差是用于衡量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差距的一种尺度D 、标准误差是根据一个样本统计量计算出来的E 、标准误差是根据理论上的所有可能样本统计量计算出来的3、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包括有()A 、长期趋势B 、季节变动C 、循环变动D 、不规则波动E 、时间R的说法中,正确的有()4、关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2R是回归平方和与总平方和的比值A、2R=0,说明变量间不存在线性依存关系B、2R=1,说明变量间不存在线性依存关系C、2R越接近1,说明回归方程拟合优度越高D、2R越接近1,说明回归方程拟合优度越低E、25、在假设检验中,当我们做出拒绝原假设的结论时,表示()A、有充足的理由否定原假设B、原假设必定是错误的C、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显著性水平αD、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H为真的假设下可能发生了小概率事件E、在三、简答题(2小题,每题10分,计20分)为确定新年度球员薪水水平,球员工会与老板进行谈判。
《统计学》试题库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三、单项选择题一、填空题1、统计认识过程是()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 A 、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 C 、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 D 、从总体到个体和理论概括。
2、某班 5 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85,这 5个数是()和。
A 、指标B、标志C、变量 D 、变量值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 A 、该市全部职工家庭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相互转化的。
C 、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4、调查某班 50 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明。
A 、该班 50 名学生B、该班每一名学生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 C 、该班 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D 、该班每一名学生的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学习情况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5、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 A 、综合性 B 、同质性C、大量性D、变异性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6、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 A 、总体性B、数量性C、具体性D、社会等特点。
性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7、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500 元,则“工资”是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 A 、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 C 、数量指标 D 、质量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指标分为和。
8、象“性别” 、“年龄”这样的概念,可能用来()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 A 、表示总体特征B、表示个体特征征的名称叫指标。
C 、作为标志使用D、作为指标使用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统计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中常用的图表?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直方图答案:C2. 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主要区别在于:A. 总体参数是固定的,样本统计量是变化的B. 样本统计量是固定的,总体参数是变化的C.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都是固定的D.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都是变化的答案:A3. 以下哪个是统计推断中常用的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假设检验C. 相关分析D. 回归分析答案:B4.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的:A. 中心趋势B. 离散程度C. 偏态分布D. 峰态分布答案:B5.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主要内容?A. 趋势分析B. 描述性统计C. 相关性分析D. 因果分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在统计学中,________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答案:均值7. 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用________表示。
答案:r8. 抽样误差是指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差异。
答案:样本统计量,总体参数9. 统计量是用于描述________的数值。
答案:样本10. 统计推断是基于________来对总体进行推断的过程。
答案:样本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统计学中总体和样本的区别。
答案: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是研究的完整集合,通常具有无限的数量。
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用以代表总体进行研究。
样本的选取应具有代表性,以便能够通过样本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12. 请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简述其特点。
答案:正态分布,又称高斯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
其特点是对称分布,有一个峰值,且峰值位于均值处。
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呈钟形曲线,具有均值、方差和标准差等参数,且数据的分布遵循“3σ”规则,即约68%的数据位于均值的±1σ范围内,约95%的数据位于±2σ范围内,几乎所有的数据(99.7%)位于±3σ范围内。
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参数和统计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总体参数是随机变量B、样本统计量都是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量C、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统计量的表达式是唯一的D、样本统计量是随机变量答案: D2.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5,这说明两变量之间是()A、高度相关关系B、完全相关关系C、低度相关关系D、完全不相关答案: A3.假设检验时,若增大样本容量,则犯两类错误的可能性()A、都增大B、都缩小C、都不变D、一个增大,一个缩小答案: B4.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综合指标D、相对指标答案: A5.在抽样调查中以下哪一项会造成非抽样误差()A、数据录入错误B、被调查者拒答C、调查员编造数据D、以上都对答案: D6.在同样条件下,不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有()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相等D、无法判断答案: A7.用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A、2倍B、3倍C、4倍D、5倍答案: C8.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答案: D9.所谓显著水平是指()A、原假设为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B、原假设不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C、原假设为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D、原假设不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答案: A10.在显著性水平α下,经过检验而原假设H0没有被拒绝()A、原假设H0一定是正确的B、备择假设H1一定是错误的C、H0是正确的可能性为1-αD、原假设H0可能是正确的答案: D11.某连续性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
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520B、510C、530D、540答案: A12.对被研究对象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进行抽样调查,适用()。
A、类型抽样B、整群抽样C、等距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答案: A13.设检验时,若增大样本容量,则犯两类错误的可能性()A、都增大B、都缩小C、都不变D、一个增大,一个缩小答案: B14.对某单位职工的文化程度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人是高中毕业,抽样平均误差A、等于78%B、大于84%C、在76%与84%之间D、小于76%答案: C15.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A、抽样误差B、登记误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答案: A16.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A、高度相关关系B、完全相关关系C、完全不相关D、低度相关关系答案: B17.在区间估计中,有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A、概率度,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数目B、概率度、点估计值、误差范围C、点估计值、抽样平均误差、概率度D、误差范围、抽样平均误差、总体单位数答案: C18.所谓小样本一般是指样本单位数()A、30个以下B、30个以上C、100个以下D、100个以上答案: A19.下列场合中,适合用t检验统计量的是()A、样本为小样本,且总体方差已知B、样本为大样本,且总体方差已知C、样本为小样本,且总体方差未知D、样本为大样本,且总体方差未知答案: C二、多项选择题1.某农户的小麦播种面积报告期为基期的120%,这个指数是()A、个体指数B、总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E、动态指数答案: A C E2.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A、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B、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C、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D、数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E、随便确定答案: A B3.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A、社会性B、大量性C、总体性D、同质性E、变异性答案: A C E4.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 )A、是上限和下限的中点数B、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C、在开口式分组中无法确定D、在开口式分组中,可以参照邻组的组距来确定E、就是组平均数答案: A B D5.下面关于权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A、权数是衡量相应的变量对总平均数作用的强度B、权数起作用在于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大小C、权数起作用在于次数本身绝对值大小D、权数起作用的前提之一是各组的变量值必须互有差异E、权数起作用的前提之一是各组的频率必须有差别答案: A B D E6.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A、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B、是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D、抽样单位数目的多少E、抽样组织方式不同答案: B C D E7.下列现象属于函数关系的是()A、圆的半径和圆的周长B、家庭收入和消费支出C、产量和总成本D、价格不变时,销售量和销售额E、身高和体重答案: A D8.按分组标志特征不同,分布数列可分为( )A、等距数列B、异距数列C、品质数列D、变量数列E、次数与频率答案: C D9.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B、允许误差的大小C、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D、总体参数的大小E、抽样方法和组织形式答案: A B C D E10.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A、社会性B、大量性C、总体性D、同质性E、变异性答案: A C E11.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A、按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占有国民收入B、人口自然增长率C、人口密度D、按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E、职工出勤率答案: A B C D12.照相关性的密切程度,相关关系可以分为()A、正相关B、完全相关C、负相关D、不完全相关E、无相关答案: B D E13.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A、环比法B、定基法C、方程式法D、算术平均法E、几何平均法答案: C E14.指数的作用是()A、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方向B、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程度C、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影响方向和程度D、研究现象在长时期内变动趋势E、解决不同性质数列之间不能对比的问题答案: A B C D E15.抽样法是一种()A、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B、对现象的总体进行科学估计和推断的方法C、随机性的非全面调查的方法D、快速准确的调查方法E、抽选少数典型单位所进行的调查方法答案: B C16.抽样推断中的抽样误差()A、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B、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C、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D、只能在调查结束后才能计算E、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答案: A C E17.某小组3 名工人的工资分别为102元、104元和109元,根据这一资料计算的各种标志变异指标的关系是()A、全距大于平均差B、全距大于标准差C、标准差大于平均差D、标准差大于标准差系数E、平均差系数小于标准差系数答案: A B C E18.对某市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则( )A、该市工业企业总数是总体B、该市工业企业是总体C、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指标D、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E、每个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答案: B C E19.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C、研究同类总体的结构D、说明总体特征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答案: A C E20.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A、同度量作用B、比较作用C、稳定作用D、权数作用E、平衡作用答案: A D三、判断题1.全面调查肯定比抽样调查准确。
统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
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月工资D、工人体重2.统计指标有如下特点(A )。
A、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B、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C、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D、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3.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C )A职工人数B机器台数C工业总产值D车间数4.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C )求平均数A变量B标志C变量值D指标5.统计设计的核心问题是( C )A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B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C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D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6.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 ),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C ),属于派生指标的有(C )A1个B2个C3个D4个7.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C )。
A、1个B、2个C、3个D、4个8.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C )A这些单位在全局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B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全部单位总量的很大比重C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全部标志总量的很大比重D这些单位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
9.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D )A全面调查与专门调查B定期调查与连续性调查C连续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D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10.2000年11月1日零点的全国人口普查是(C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11.我国定期取得统计资料的基本调查组织形式是( D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统计报表12.保定市工商银行要了解2000年第一季度全市储蓄金额的基本情况,调查了储蓄金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这种调查属于(A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13.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的调查组织形式是( C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14.有意识地选取了100亩小麦地来估算某县小麦总产,这种调查方式属于(B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都不对15.对河北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该省饮食业的(B ),填报单位是( B ),调查对象是(C )A全部网点B每个网点C所有从业人员D每个从业人员16.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C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非全面报表17.代表性误差( A ).A、只有非全面调查中才有B、只有全面调查中才有C、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有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没有18.统计分组就是对统计总体按(C )A数量标志分组B品质标志分组C某种标志分组D所有标志分组19.人口总体分为“男”、“女”两组,这是按(D )A标志分组B指标分组C数量标志分组D品质标志分组20.用组中值作为组内变量的代表值,是因为(D )A组中值更具有说服力B组中值就是组平均数C组中值比组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D不可能得到组平均数21.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D )A750和2500 B800和2250 C800和2500 D750和225022.按年龄分组的人口死亡率表现为( D )A钟型分布B对称分布CJ型分布DU型分布23.单项式变量分布数列和组距变量分布数列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C )A组数和组距B组限和组中值C变量与次数D变量和组限24.已知企业资产分组表如下这一分组表属于( D )A简单分组表B层叠式复合分组表C交叉式复合分组表D并列式复合分组表25.组距、组限、组中值之间关系是(A )。
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顺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1.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①2000名学生②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③每一名学生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①男性是品质标志②人的年龄是变量③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④全国的人口是统计指标3.某市规定2009年工业经济活动成果年报呈报时间是2010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①.一日②一个月③一年④一年零一个月4.已知某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年支出6000元人数最多,平均年支出为5500元,该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分布属于()。
①左偏分布②右偏分布③对称分布④J形分布5.假定一个拥有十亿人口的大国和一个百万人口的小国居民年龄变异程度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的1%人口计算平均年龄,则平均年龄抽样平均误差()。
①不能确定②两者相等③前者比后者大④前者比后者小6.当所有的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线XY上,则变量Y与X之间的相关系数为()85=6.1+c①0 ②–1 ③1 ④±17.计算年距指标的目的是( )。
①为了反映时间序列中的季节变动②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季节变动③为了反映时间序列中的循环变动④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的长期趋势变动8.价格降低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买10%的商品,则价格指数为()。
①90%②90.9% ③87%④110%9.用是非标志计算平均数,其结果应等于()。
①p ②p+q ③1-p ④p-q10.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
①一项数值②二项数值③三项数值④四项数值二、多项选择题(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顺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①工资总额②单位产品成本③出勤人数④人口密度⑤合格品率2.通过对开滦、大同、抚顺等几个大型矿务局的调查,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依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___数据。
2、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 数据。
3、设总体X 的方差为1,从总体中随机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得样本均值x =5,则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9%的置信区间_________________。
(Z 0.005=2.58)4、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5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 =55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
5、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 ,中位数为 。
6、判定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7、设总体X ~) ,(2σμN ,x 为样本均值,S 为样本标准差。
当σ未知,且为小样本时, 则n s x μ-服从自由度为n-1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8、若时间序列有20年的数据,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 个。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4分)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 ) ①、应用统计学 ②、描述统计学 ③、推断统计学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 ) ①、扩大2倍 ②、减少到1/3 ③、不变3、在处理快艇的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 则最大艇速的均值 的无偏估计值为 ( ) ①、32.5 ②、33 ③、39.64、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三年平均为1.03,2001~2002年两年平均为1.05,试确定1998~2002五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 )5、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平均差越大的变量,其 ( ) ①、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②、离散程度越大 ③、稳定性越高6、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α-1越小,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 ) ①、越大 ②、越小 ③、不变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①、x > e M >o M ②、x <e M <o M ③、x >o M >e M8、方差分析中的原假设是关于所研究因素 ( )①、各水平总体方差是否相等 ②、各水平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③、同一水平内部数量差异是否相等9、某年某地区甲乙两类职工的月平均收入分别为1060元和3350元,标准差分别为230元和680元,则职工月平均收入的离散程度 ( )①、甲类较大 ②、乙类较大 ③、两类相同10、某企业2004年与2003年相比,各种产品产量增长了8%,总生产费用增长了 15%,则该企业2004年单位成本指数为 ( )①、187.5% ②、7% ③、106.48%11、季节指数刻画了时间序列在一个年度内各月或季的典型季节特征。
统计学模拟题和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0%, 每小题1分)1、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
A、两者均为离散变量B、两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2、可用以搜集许多调查单位的调查表叫做()。
A、简单表B、复合表C、单一表D、一览表3、在人口普查中()。
A、既有登记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B、没有登记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C、只有登记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D、既没有登记误差,也没有代表性误差4、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5、在对企业职工生活水平进行统计研究的下列指标中,属于总体单位总量的是()。
A、王强月工资750元B、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368 987元C、第一车间有职工10人D、该企业有职工690人6、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A、招生录取率B、人均钢产量C、轻、重工业比重D、人均国民收入7、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都增加2位,每组次数都减少1/2,则算术平均数()。
A、不变B、增加2倍C、减少1/2D、无法确定8、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单位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
A、前者是正相关,后者是负相关B、前者是负相关、后者是正相关C、两者都是正相关D、两者都是负相关9、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 = 10 + 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工人工资平均()。
A、增加70元B、减少70元C、增加80元D、减少80元10、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10%,平均亩产量增长10%,则总产量()。
A、增加B、减少C、没有变动D、不能确定二. 填空题(20%, 每小题1分)1、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分为统计设计、(1)、(2)和(3)等阶段。
其中(4)阶段在整个统计工作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而(5)阶段是统计定性研究的阶段。
《统计学》期末考试模拟题总共43 题共100分全部显示 隐藏答案 导出到Word 打 印一.单选题(共20题,共30分)1.下列指标属于比较相对数的是( )。
(1.5分)A.银行不良资产比率B.新生婴儿性别比C.中印两国GDP 比D.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标准答案:C2.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数的是(1.5分)A.银行不良资产比率B.产品含杂质率C.恩格尔系数D.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标准答案:D3.下列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是( )。
(1.5分)A.银行不良资产比率B.新生婴儿性别比C.中美两国国土面积比D.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标准答案:A4.某局所属3个企业某年计划产值分别为400万元、600万元、500万元,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108%、106%、108%,则该局3个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1.5分)A.(1.08×1.06×1.08)1/3B.(1.08+1.06+1.08)/3C.(400+600+500)/(400/1.08+600/1.06+500/1.08)D.(1.08×400+1.06×600+1.08×500)/(400+600+500)标准答案:D5.在标准正态分布条件下,有()。
注:(mean(x)、M e 、M o 分别代表x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1.5分)A.mean(x)=M e =M oB.mean(x)<M e <M oC.mean(x)>M o >M eD.mean(x)<M o <M e标准答案:A6.若你正在筹划一次聚会,想知道该准备哪种类型的饮料,你最希望知道的是饮料的( )。
(1.5分)A.均值B.中位数C.众数D.四分位数标准答案:C7.根据2010-2015年某工业企业各年产量资料配合趋势直线,已知∑t=21(2010年为起点),∑y=150,∑t2=91,∑ty=558,则直线趋势方程为( )。
统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统计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B)。
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月工资D、工人体重2.统计指标有如下特点< A )。
A、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B、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C、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D、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3.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C )A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工业总产值 D车间数4.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 C )求平均数A变量 B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5.统计设计的核心问题是< C )A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 B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C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 D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6.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 ),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C ),属于派生指标的有< C )b5E2RGbCAPA1个 B2个 C3个 D4个7.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C )。
A、1个B、2个C、3个D、4个8.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 C )A这些单位在全局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B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全部单位总量的很大比重C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全部标志总量的很大比重D这些单位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
9.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D )A全面调查与专门调查 B定期调查与连续性调查C连续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D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10.2000年11月1日零点的全国人口普查是< C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经常性调查11.我国定期取得统计资料的基本调查组织形式是< D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统计报表12.保定市工商银行要了解2000年第一季度全市储蓄金额的基本情况,调查了储蓄金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这种调查属于< A )p1EanqFDPw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13.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的调查组织形式是< C )DXDiTa9E3d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14.有意识地选取了100亩小麦地来估算某县小麦总产,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B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都不对15.对河北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该省饮食业的< B ),填报单位是< B ),调查对象是< C )RTCrpUDGiT A全部网点 B每个网点 C所有从业人员 D每个从业人员16.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 C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非全面报表17.代表性误差< A )。
统计学模拟题(附答案)1、某省2007-2013年期间GDP资料如下:2007年为9.92万亿元;2008年为10.97万亿元;2009年为12.03万亿元;2010年为13.58万亿元;2011年为15.99万亿元,2012年为18.31万亿元,2013年为30.02万亿元。
求2007年-2013年期间,该省GDP的年平均增长量为()。
A、3.35万亿元B、2.23万亿元C、2.51万亿元D、2.87万亿元答案:A2、某企业2008-2013年期间工业增加值资料如下:2008年为200万元;2009年为220万元;2010年为231万元;2011年为240万元,2012年为252万元,2013年为262万元。
该企业2008-2013年期间工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量为()。
A、62.00万元B、42.00万元C、12.40万元D、10.33万元答案:C3、不同时期的时点指标(如工人数、产品库存量)一般()。
A、不可相加B、视情况而定C、可以相加D、有的可加有的不可加答案:A4、分配数列包含两个组成要素,即()。
A、分组和表式B、分组标志和次数C、分组和次数D、分组标志和组距答案:C5、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A、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B、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标志单位指标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答案:B6、下列属于相关关系的是()A、单价一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B、圆的面积S与半径之间的关系C、人的身高和体重的关系D、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关系答案:C7、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总体单位D、调查单位答案:C8、拉氏指数公式的特征是()。
A、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B、帕氏指数公式和拉氏指数公式都是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C、帕氏指数公式和拉氏指数公式的编制原则是一致的D、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答案:D9、某建设施工队盖一幢大楼,计划320天完成,实际290天就完成了,若求计划完成程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统计学模拟题和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0%, 每题1分)1、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者3、次数分配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靠近两端的量值分布次数多,这种分布的类型是()。
A.钟型分布B.U型分布C.J型分布D.倒J型分布4、把基数抽象为1 000计算出来的相对数叫()。
A.百分数B.倍数C.成数D.千分数5、某地区500万人口,有商业零售点1万个,其商业网点密度指标的正指标为()。
A、100人/个B、0.002个/人C、1个/ 百人D、0.002人/个6、平均数是对()。
A、总体单位数的平均B、变量值的平均C、标志的平均D、变异的平均7、设有8个工人生产同种产品,他们某日的产量(件)排序是:4 、6、6、8、9、10、12、14,则日产量的中位数是()。
A、6台B、8台C、8.5台D、9台8、某车间抽查100个零件,算得废品率为5%,若以85%的概率保证(t=1.44)推断,全部产品的废品率区间为()。
A.4.5%≤P≤5.6% B.6.2%≤P≤3.8%C.1.86%≤P≤8.14% D.4.5%≤P≤5.5%9、铸件废品率(%)和每一吨铸铁成本(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 = 56 + 8x,这意味着( )。
A、废品率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废品率增加1%,则成本每吨增加8元D、废品率增加1%,每吨成本为56元10、某机关单位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机关单位的工资总额增长了()。
A、10%B、7.1%C、7%D、11%二. 多项选择题(20%, 每题2分)1.统计工作是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数据资料,以形成研究结论的工作过程,具体包括( )等环节。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2.下列情况,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
统计学模拟题《统计学》模拟题⼀、选择题:1、研究全国⼈民的健康状况,全国所有的⼈是(A)。
A.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C.统计指标D.数量标志2、研究某企业职⼯⽂化程度时,职⼯总⼈数是(B)。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D、质量指标3、通过调查⼤庆、胜利等⼏⼤主要油⽥来了解我国⽯油⽣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式属于(C)。
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4、饼图的主要⽤途是(D)。
A.⽐较多个样本的相似性B.⽐较多个总体的构成C.反映⼀组数据的分布D. 反映⼀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5、按某⼀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B)。
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间差异性,组间同质性D、组间差异性,组间差异性6、将全部变量依次划分为若⼲个区间,并将这⼀区间的变量值作为⼀组,这样的分组⽅法为(B )。
A、单变量分组B、组距分组C、等距分组D、多变量分组7、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最适宜的平均数有(C)。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何平均数D.位置平均数8、某班在⼀次考试中,男⽣的平均成绩为79分,⼥⽣的平均成绩为81分,若男⽣⼈数多于⼥⽣⼈数,则该班平均成绩(B)80分。
A.⼤于B.⼩于C.等于D.说不清是否为9、指出下⾯的陈述哪⼀个是错误的(A)。
A.抽样误差是可以避免的B.⾮抽样误差是可以避免的C.抽样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D.抽样误差是可以控制的10、为了调查某校学⽣的购书费⽤⽀出,从男⽣中抽取60名学⽣调查,从⼥⽣中抽取40名学⽣调查,这样的抽样⽅法属于(D)。
A.简单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C.系统抽样D.分层抽样11、⼯⼈的出勤率与产品合格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如果等于0.85,可以断定两者是(C)。
A、显著相关B、⾼度相关C、正相关D、负相关12、⼀般平均数与序时平均数的共同点是(A)。
A、两者都是反映现象的⼀般⽔平B、都可消除现象在时间上波动的影响C、都是反映同⼀总体的⼀般⽔平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般⽔平13、某地区某年国内⽣产总值为60亿元,⾄报告年达到240亿元,则报告年在基年的基础上(C)。
《统计学》模拟题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名4分,共计20分)重点调查统计调查统计标志标志变异指标平均指标二、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
2. 抽样调查与其他非全面调查相比较有什么的特点?3. 统计指数的计算方法有哪些?4. 简述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的内容。
5. 总量指标的种类有哪些?三、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相对指标的表现(计量)形式有()。
(1)平均数(2)百分数成数千分数倍数(3)标志变异指标(4)时点指标2.学生《统计学》的考试成绩分别为:60分、65分、69分、78分、91分。
这五个数是()。
(1)指标(2)变量(3)变量值(4)指标值3.下面统计指标是总量指标的有()(1)产品合格率(2)粮食平均亩产量(3)国内生产总值(4)职工平均工资4.某市计划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10%,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1)150% (2)104.8%(3)105% (4)115%5.动态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是()。
(1)时期数列(2)时点数列(3)相对数动态数列(4)平均数动态数列四、计算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 某地区2001年-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资料如下:量。
2. 某车间有2个生产班组,每组都有7个工人,各组工人日产量(件)为:甲组:20、40、60、70 80、100、120乙组:62、68、69、70、71、72、78要求:计算平均差比较哪一个班组的平均成绩代表性好。
《统计学》模拟题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名4分,共计20分)普查长期趋势抽样调查统计总体中位数二、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重点调查调查的特点有哪些?2. 简述统计工作(活动)有哪些过程。
3.长期趋势的计算方法有哪些?4.统计指数的种类有哪些?5.简述抽样调查的作用。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统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总体是指: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C. 研究对象的样本D. 研究对象的样本容量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相关性答案:D3. 在统计学中,样本容量的增加会导致:A. 标准误差增加B. 标准误差减少C. 总体均值不变D. 样本均值不变答案:B4.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的步骤?A. 确定样本容量B. 收集数据C. 计算样本均值D. 以上都是答案:D5. 假设检验中,拒绝原假设意味着:A. 原假设是正确的B. 原假设是错误的C. 无法确定原假设的正确性D. 需要更多的数据答案:B6.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图的类型?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表格答案:D7.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到∞D. 1到∞答案:A8.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特点?A. 需要随机抽样B. 数据具有时间顺序C. 可以进行因果推断D. 可以用于横截面数据答案:B9.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的离散型随机变量?A. 身高B. 体重C. 年龄D. 以上都不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的连续型随机变量?A. 家庭人数B. 学生成绩C. 班级人数D. 以上都不是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统计学中的中心极限定理。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指出,即使总体分布不是正态分布,只要样本容量足够大,样本均值的分布将趋近于正态分布。
2.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
答案:描述统计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它不涉及对总体的推断。
而推断统计则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 什么是变量的类型?请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变量。
答案:变量的类型是指变量在统计分析中的性质和表现形式。
常见的三种变量类型包括:定性变量(如性别)、顺序变量(如教育程度)、定量变量(如身高)。
第一张总论1、有 200 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 200 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 A )A 、200 家公司的全部职工B 、 200 家公司C 、 200 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D 、 200 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2、某地区有 60 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它们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 C )A 、每一个企业B 、所有60家企业C 、每一双鞋子D 、所有企业生产的皮鞋3、“三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这三个成绩分数是三个变量” ,此说明是否正确?4、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ACF ) A 、总人口数 B 、学生的体重 D 、汽车产量E 、设备台数G 、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户数5、指标与标志有哪些区别及联系? 区别:① 、指标和标志的概念明显不同,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指 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具有综合的性质。
②、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它们都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它们不是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
联系:③、统计指标是建立在标志值的基础之上的,它是各个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的汇总, 没有总体单位的标志值,也就不可能有总体的指标值。
④ 、随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两者体现这样的关系:指标在标 志的基础上形成,指标又是确定标志的依据。
6、 在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总体是( )A 、国有全部工业企业B 、国有每一工业企业C 、国有工业企业全部设备D 、国有工业企业每一台设备7、 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状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该企业全部职工B 、 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C 、 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D 、 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8、 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 )A 、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B 、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C 、 总体单位只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D 、 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 9、 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C 、财政税费 F 、商品销售额A、民族B、职业C、工作年限D 、文化程度E 、年龄10、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A 、商品零售额 D 、合同履约率 B 、工龄C 、计划完成程度E 、企业经济类型11、商业企业的职工数、商品销售额是( )A 、连续变量B 、离散变量C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12、某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额是( )B 、体重是数量标志 D 、人口总数是数量指标第二章1、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有何异同 相同点: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 并且在选择调查单位时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不同点:① 、是二者调查单位的意义和取得方式不同。
重点调查是选择数量较少但标志量占标志 总量绝大部分的单位进行调查。
② 、是研究的目的不同。
重点调查是为了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不能推算总体总量;抽 样调查的目的是用样本数据推算总体指标。
③、是适用的场合不同。
重点调查只适用在总体中具有重点单位的情况;抽样调查适用 于不能或不宜进行全面调查,而又需要全面数据的情况。
2、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有何不同 ?典型调查中调查单位的选择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判断,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的选择具有客 观性; 典型调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典型单位的量推断总体总量, 重点调查不具备用重点单位的量推断总体量的条件。
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属于非全面调查区别:根本区别在于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典型调查单位的选择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判 断, 因此具有主观性; 重点调查单位的选择取决于某一标志总量在总体所占比重,因此具有客观性; 因抽样调查单位的选择是随机的, 故具有随机性和较好的代表性。
重点调查不具备 依据重点单位的量推断总体总量的条件,抽样调查却可以在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的前提下, 根据样本的数量特征, 估计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典型调查虽然在一定条件下, 能根据典型 单位估计推断总体, 但由于无法合理估计其误差, 因此不能根据典型单位的数量特征, 推断 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不过,可以利用典型调查得到的具体、详细事例,补充分析抽样调查 无法获得具体、详细事例的不足。
D 、相对指标E 、时期指标F 、时点指标13、下列哪几个属于质量指标( )A 、产品合格率B 、废品量C 、单位产品成本D 、资金利润率E 、上缴利税额A 、性别是品质标志 C 、每一个人是总体 E 、年龄是质量指标具有调查单位少, 省时、省力的特点,A 、数量指标B 、质量指标C 、绝对指标 14、在人口普查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3、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是( B )A 、统计报表B 、普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 4 、调查十多个大型钢铁企业,就可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 B )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D 、抽样调查5、有意识地选择几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D )A 、抽样调查B 、普查6、 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A 、作用不同B 、组织方式不同C 、灵活程度不同D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7、 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C)A 、 这些单位在全局中举足轻重B 、 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总量的很大比重C 、 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很大比重D 、这些单位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单位8、专门调查包括( ABCD ) 报表非全面调查10、通过对开滦、大同、抚顺等几个大型矿务局的调查,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这 种调查属于( BE ) A 、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D 、 全面调查E 、非全面调查11 要调查全国民营企业的情况,全国每一个民营企业是( BDE)A 、调查对象B 、调查单位C 、调查项目D 、填报单位E 、 总体单位12、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 、该地每一商业企业13、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 7月 1日至 7月 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A 、调查时间 B 、调查期限 C 、标准时间 D 、登记期限14、某市对全部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普查,则每一台设备是(A 、调查单位B 、调查对象C 、总体单位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 、重点调查 D 、抽样调查E 、统计9、普查是一种( ACD ) A 、专门调查 B 、经常性调查 C 、一次性调查D 、全面调查E 、AC )D 、填报单位E 、报告单位15、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C)A 、是完全一致的B 、填报单位大于调查单位16、某调查员于 7月 15日到某厂了解该厂上半年利润情况, 调查时间为 ( B A 、 7月 15 日第二章1、数据分组的目的是为了体现( A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C 、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D 、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2、 数据分组的关键在于( B )。
A 、区别事物的性质B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C 、 正确确定组限与组数D 、 正确选择分组数列的种类3、 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和按职工人数分组,这两个统计分组是( D )。
A 、按数量标志分组B 、前者按数量标志分组,后者按品质标志分组C 、按品质标志分组D 、前者按品质标志分组,后者按数量标志分组 4、 下列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ACD)A 、产值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B 、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C 、工人按出勤率状况分组D 、工人按工龄分组E 、 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5、 下列分组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ABC )。
A 、工人按文化程度分组 B 、固定资产按用途分组 C 、 工人按地区分组 D 、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E 、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6、 下面的数列属于( ACE )类型。
A 、变量分配数列B 、品质分配数列C 、等距式数列D 、 单项式数列E 、次数分配数列7、 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其相邻两组的组限(A)A 、必须重叠B 、必须间断C 、既可以间断,也可以重叠C 、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D 、完全不一致 B 、上半年 C 、 7月15 日和上半年D 、没有调查时间D 、应当是相近的8、某市工业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 C )、90%以下 90% 〜100% 100% 〜110% 110%以上9、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两者( C)。
A 、成正比B 、无比例关系C 、成反比D 、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10、 某公司 500名职工按工资额分为 800元以下, 800〜900元、 900〜1000 元、 1000〜1100 元、 1100 元以上五个组,这一分组是( BCDE ) A 、等距分组B 、分组标志是连续变量C 、末组组中值为 1150 元D 、某职工工资 1000 元,应统计在“ 1000〜 1100 元”这一组E 、 某职工工资1000元,应统计在“ 900〜1000元”这一组F 、 相邻的组限是重叠的11、 制作统计表时,若某项数据缺乏时,其符号( C) A 、X B 、/ C 、 ......... D 、一 12、 统计表按分组的情况可分为( ACE ) A 、简单表 B 、调查表 C 、分组表D 、整理表E 、复合表13、 从形式上看,所有的统计表都是由(ABE)部分组成。
A 、横行标题B 、纵栏标题C 、宾词D 、主词E 、数字资料第四章1 、如果研究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状况,则总体单位总量是( B)A 、工业企业的个数之和B 、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之和C 、职工工资总额D 、工业企业总产值之和E 、可以评价现象发展的结构和水平 3、某企业 2002 年初在册工人数为 2500 人,这是( ABCE ) A 、综合指标B 、总量指标C 、数量指标2、总量指标(A 、是计算其它指标的基础C 、是综合指标也是数量指标 ACD)B 、是相对指标的派生指标 D 、是进行经济管理的依据A 、平均指标B 、强度指标D 、时期指标E 、时点指标4、下列哪些是时期指标(BE ) A 、黄金储备量 B 、人口出生数 C 、商业网点数 D 、土地面积E 、基本建设投资额5、 下列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BCDE)A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B 、月末商品库存额C 、历年产值增加额D 、某市人口净增加数E 、某企业年初固定资金额6、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D )A 、商品销售额B 、商品销售量C 、平均每人销售额D 、商品库存额7、 某厂 2005 年的商品销售额为 1050 万元,年末商品库存额为 75 万元 ,这两个总量指标是 C 、前者是时期指标 , 后者是时点指标 D 、前者是时点指标 ,后者是时期指标8、为研究某地工业企业总体的状况,经对企业调查资料汇总,得到该地区工业企业 2007年 12 月 31日职工总数为 110 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