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防治的达标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环卫作业场所有害生物防制技术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卫作业场所有害生物防制原则、控制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环卫作业场所有害生物防制的综合治理和效果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795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GB/T23796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类GB/T23797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GB/T23798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27770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GB/T27772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蝇类GB/T31714 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空间喷雾GB/T31715 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滞留喷洒GB/T31717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环境治理蚊虫GB/T31718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化学防治蝇类GB/T31719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化学防治蜚蠊GB/T17217 公共厕所卫生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环卫作业场所指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的场所和公共厕所,主要包含垃圾箱房、垃圾压缩站、垃圾中转站、可回收点(站、场)、湿垃圾处理站、垃圾焚烧厂、填埋场、废物箱、公共厕所等。
3.2卫生有害生物能通过生物或机械方式将病原生物从传染源或环境向人类传播,并造成物损的生物,本标准主要涉及蝇类、鼠类、蚊虫、蜚蠊。
3.3鼠迹活鼠、鼠尸、鼠粪、鼠洞、鼠咬痕等鼠类活动留下的痕迹。
3.4蟑迹蟑螂成若虫尸体、残体、卵鞘。
4 防制原则遵循环境安全、经济可行和社会可接受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环卫作业场所的特点,采取预防为主,环境治理优先,防控结合,化学防治有条件开展的综合防治措施防制环卫作业场所的有害生物。
5 防制程序5.1 危害调查参照GB/T23795、GB/T23796、GB/T23797、GB/T23798规定,采用蜚蠊目测法、采用成蝇和蝇幼虫目测法、人诱停落法和幼虫吸管法、鼠迹法和路径指数法,对环卫作业场所内外环境以及周边10米范围内有害生物实施调查,全方位摸清侵害的有害生物种类、密度、对不同环境的风险、侵害状况与分布,有害生物的输入、栖息、扩散的主要途径或点位,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和控制点,所有调查资料登记造册。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内涵解释一、成灾率指林业有害生物实际成灾面积占现有林和未成林面积的千分比。
成灾率〔‰〕=全年实际成灾面积÷〔现有林面积+未成林面积〕×1000‰〔一〕实际成灾面积:指本年度内到达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界定标准的面积之和〔不重复计算〕。
〔二〕现有林面积:指林业资源部门统计的上一年度实际成林面积。
〔三〕林分受害情况调查时间:寄主植物受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
〔四〕统计要求:成灾面积以亩为统计单位;年终报表时实际成灾面积不重复计算。
〔五〕成灾界定标准:1、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未发生区新发现或已发生区的新造林地发生检疫性有害生物为成灾;在已发生区检疫性有害生物造成寄主植物死亡为成灾,未造成寄主植物死亡的按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相应指标降低5个〔其中死亡率降低1个〕百分点界定成灾标准〔到达检疫性有害生物成灾标准的整个小班面积均计入成灾面积〕。
2、非检疫性有害生物〔1〕叶部病虫害失叶率60%以上,或感病指数50以上,或死亡率3%以上;〔2〕蛀干害虫受害株率30%以上,或树木死亡率3%以上。
其中:小蠹虫类、萧氏松茎象:受害株率60%以上,或死亡率6%以上;〔3〕种实病虫害种实受害率20%以上;〔4〕鼠、兔害未成林造林地寄主死亡率15%以上,或成林死亡率3%以上,或成林受害株率30%以上;〔5〕有害植物有害植物盖度60%以上,或树木死亡率3%以上;〔6〕上述以外的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为:受害植株死亡率6%以上;〔7〕发生在经济林或行道树、景观林的林业有害生物,分别相应降低一定数值:失叶率、感病指数、受害株率、种实受害率、盖度降低10个百分点;死亡率降低1个百分点〔未成林造林地鼠、兔害寄主死亡率降低5个百分点〕。
例如叶部病虫害发生在行道树或景观林中,成灾标准为:失叶率50%以上,或感病指数40%以上,或死亡率2%以上。
二、无公害防治率指无公害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百分比。
畜禽养殖场有害生物防制技术通用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畜禽养殖场有害生物的防制原则、防制规程、注意事项、记录和防制效果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畜禽养殖场鼠类、蝇类、蚊虫、蜚蠊,以及蜱、螨、甲虫等主要有害生物的防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795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GB/T 23796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类GB/T 23797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GB/T 23798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 27770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GB/T 27771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蚊虫GB/T 27772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蝇类GB/T 27773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蜚蠊GB/T 27777 杀鼠剂安全使用准则抗凝血类GB/T 31714 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空间喷雾GB/T 31715 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滞留喷洒GB/T 31718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化学防治蝇类GB/T 31719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化学防治蜚蠊GB/T 31721 病媒生物控制术语与分类GB/T 36788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蜱类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畜禽养殖场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s将达到一定数量的家畜、家禽,以及合法捕获、人工饲养的其它动物集中到特定区域统一饲养、繁殖的场所。
3.2防蚊设施 mosquito-proof facilities预防蚊虫进入养殖场环境,防止蚊虫孳生繁殖,以及防止人畜被叮咬或骚扰的装置。
[GB/T 31721,根据4.4.1修改]3.3防鼠设施 rodent-proof facilities能够阻挡鼠类进入养殖场或相关场所的屏障、装置。
病媒生物控制标准
1、鼠类: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5%;室内鼠迹阳性率小于戓等于3%;外环境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3。
2、蝇类:防蝇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5%;室内成蝇有蝇房间阳性率小于或等于6%,阳性间蝇密度小于或等于3/间;室外蝇类孳生地阳性率小于或等于3%。
3、蚊虫:小型积水蚊虫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0.5;大中型水体蚊虫采样勺指数小于或等于3%,平均每阳性勺少于5只蚊虫幼虫和蛹;外环境蚊虫密度停落指数小于或等于1.0。
4、蟑螂:蜚蠊成若虫侵害率小于或等于3%,平均每阳性间(处)成若虫数小蠊小于或等于10只,大蠊小于或等于5只;
蜚蠊卵鞘查获率小于或等于2%,平均每阳性间(处)卵鞘数小蠊小于或等于4只;蟑迹查获率小于或等于5%;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侵害房间和卵鞘查获房间不超过1间,60间以上的单位侵害房间和卵鞘查获房间不超过2间;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蟑迹查获房间不超过2间,60间以上的单位蟑迹查获房间不超过3间。
全国资质A\B\C级评分要求细则有害生物防制服务机构资质等级评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害生物防制服务机构资质等级划分的条件和评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各类有害生物防制服务机构的资质等级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有害生物防制员国家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有害生物防制服务机构pest control operation在室内外环境对鼠、蚊、蝇、蟑螂、蚂蚁、跳蚤、虱、臭虫、蜱、螨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环境和人类生活与工作、造成经济损失的有害生物进行预防和控制,并向被服务对象收取服务费用的单位。
3.2资质等级grade用于区分服务机构防制能力和整体服务水平的级别。
3.3代号code资质等级用英文A、B、C表示,A表示一级机构,B表示二级机构,C表示三级机构。
4等级的划分和依据4.1有害生物防制服务机构划分三个等级,即C级、B级、A级。
A级为最高级别,级别越高,表示服务水平与防制能力越高。
4.2等级划分以服务机构的资产与场所、药品与设施设备、防制人员、组织管理、防制能力和服务质量为依据。
5等级划分条件5.1C级5.1.1资产与场所5.1.1.1公司营业执照注册资金不少于10万元人民币或资产不少于10万元人民币。
5.1.1.2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其面积应不小于40m2。
5.1.1.3有独立的药械库房,通风条件良好,防火、防盗等安全设备齐全,药械摆放整齐、有序,符合安全存放要求,其面积应不小于30m2。
5.1.2药品与设施设备5.1.2.1有适合服务场所和环境使用的杀虫灭鼠药剂与器械。
其中,灭鼠剂不少于2种剂型,杀虫剂不少于4种剂型,物理防制器械不少于3类。
5.1.2.2药品应使用具有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药效与毒性检验报告等证件齐备的合格产品。
有害生物防治的达标标准
一、达标标准:控制在国家达标范围之内。
1、灭蚊
a、阳性外环境(以15米为一个计算单位)低于5%,阳性成蚊平均查见数不超过3只。
b、做到无积水、无三龄子子、无孳生场所。
2、灭蝇
a、阳性外环境(以15米为一个计算单位)低于3%,阳性平均查见数不超过2只。
b、蝇蛆蛹孳生地查见数低于2%。
3、灭蟑螂
a、蟑螂侵害率外环境(以15米为一个计算单位)不超过5%,大蠊平均查见数不超过5只。
b、有未孵卯鞘外环境(以15米为一个计算单位)不超过2%,卯鞘的平均查见数不超过2只。
4、灭鼠
a、鼠密度控制在5%以下(粉迹阳性率)。
b、鼠类、鼠洞、鼠迹、鼠咬痕的阳性率低于2%,防鼠设施完善。
二、效果标准说明。
1、除1b和2b和4b(不含鼠洞)叁项外,其它各项标准(根据合同规定取合)由乙方负责达标。
2、1b和2b和4b(不含鼠洞)叁项由甲方负责达标,乙方提供指导。
除四害国家标准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除“四害”国家标准爱卫[1997]第5号文规定的新标准:重点单位包括:农贸市场、饭店、宾馆、饮食店、副食店、食品加工厂、酿造厂、屠宰厂、粮库、医院、机场、港口、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等(下同).1、灭鼠标准(1)15平方米标准房间布放20×20厘米滑石粉板两块,一夜后阳性粉块不超过3%;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房间不超过2%;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的重点场所(厨房、食品仓库、配电房)防鼠设施不合格处不超过5%。
(2)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2000延长米,鼠迹不超过5处。
其计算方式:鼠迹阳性的以5米为一处;防鼠设施按15平方米为一处。
2、灭蚊标准(1)居民住宅、单位内外周围五米的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3%。
(2)用500亳升收集勺采集城区内大中型水体中的蚊幼或蛹阳性率不超过3%,阳性勺内幼虫或蛹的平均数不超过5只。
(3)特殊场所白天人诱蚊30分钟,平均每人次诱获成蚊数不超过1只。
3、灭蝇标准(1)重点单位有蝇房间不超过1%,其它单位不超过3%,平均每阳性房间不超过3只;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的重点场所(厨房、加工、销售直接入口的摊档)防蝇设施不合格房间不超过5%;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以15平方米折算为1间)。
(2)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不超过3%。
4、灭蟑螂标准(1)室内有蟑螂成若虫阳性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间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10只。
(2)有活蟑螂卵房间不超过2%,平均每间房不超过4只。
(3)有蟑螂粪便、蜕皮、死蟑等蟑迹的房间不超过5%。
其计算方法:每个自然间算1间,大于15平方米的每15平方米折算1间,按检查实际场所折算。
下水道以15米或一个井口为1间。
灭鼠、蚊、蝇、蟑螂标准及考核鉴定办法灭鼠、蚊、蝇、蟑螂标准一、灭鼠标准1.15平方米标准房间布放20X 20厘米滑石粉块两块,一夜后阳性粉块不超过3%;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房间不超过2%;重点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处不超过5%。
2.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2000米,鼠迹不超过5处。
二、灭蚊标准1.居民住宅、单位内外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3%。
2.用500ml收集勺采集城区内大中型水体中的蚊幼或蛹阳性率不超过3%,阳性勺内幼虫或蛹的平均数不超过5只。
3.特殊场所白天人诱蚊30分钟,平均每人次诱获成蚊数不超过1只。
三、灭蝇标准1.重点单位有蝇房间不超过1%,其它单位不超过3%,平均每阳性房间不超过3只;重点单位防蝇设施不合格房间不超过5%;加工、销售直接人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2.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不超过3%。
四、灭蟑螂标准1.室内有蟑螂成虫或若虫阳性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间房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10只。
2.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2%,平均每间房不超过4只。
3.有蟑螂粪便、蜕皮等蟑迹的房间不超过5%。
、灭鼠、蚊、蝇、蟑螂考核鉴定办法灭鼠、蚊、蝇、蟑螂考核鉴定工作应逐项组织。
现场考核应在所有城区范围内,采取随机抽查方式进行。
考核前禁止突击用药。
此办法适用于所有城市。
一、灭鼠现场考核办法(一)粉块法检查共布粉块400块,其中抽20个重点单位布260块,10个一般单位布140块。
重点单位包括:农贸市场、饭店、宾馆、饮食店、副食店、食品加工厂、酿造厂、屠宰厂、粮库、医院、机场、港口、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等(下同)。
(二)鼠迹法检查1.室内鼠迹检查检查2000间房间(15平方米折算为一间,以实际查到的面积计算间数,下同)。
其中重点单位占60%,一般单位占30%,居民住宅占10%。
2.外环境鼠迹检查检查城区内的建筑工地、垃圾收集站、公园、动物园、绿地、河流湖泊沿岸、堤坝渠壁、铁道两侧、学校、单位院内、住宅间空地等累计2000延长米外环境中的鼠迹(包括鼠洞、鼠粪、鼠咬痕及鼠道)。
全国爱卫会除四害标准一、灭鼠标准1、15平方米标准房间布放20X20厘米滑石粉块两块,一夜后阳性粉块不超过3%;有鼠洞、鼠粪、鼠咬等痕迹的房间不超过2%;重点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处不超过5%。
2、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2000米,鼠迹不超过5处。
二、灭蚊标准1、居民住宅、单位内外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虫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3%。
2、用500ml收集勺采集城区内大中型水体中的蚊幼虫或蛹阳性率不超过3%,阳性勺内幼虫或蛹的平均数不超过5只。
3、特殊场所白天人诱蚊30分钟,平均每人次诱获成蚊数不超过1只。
三、灭蝇标准1、重点单位有蝇房间不超过1%,其它单位不超过3%,平均每阳性房间不超过3只;重点单位防蝇设施不合格房间不超过5%;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2、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不超过3%。
四、灭蟑螂标准l、室内有蟑螂成虫或若虫阳性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间房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10只。
2、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2%,平均每间房不超过4只。
3、有蟑螂粪便蜕皮等蟑迹的房间不超过5%。
健康小常识1、发生触电、雷击如何处理触电和雷击是电流贯穿人体的一种意外损伤,对人的致命威胁是造成心跳和呼吸停止。
遇到触电情况,关键是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可关闭电闸,拉开保险盒、拉下总电闸等。
用干木棍或竹竿挑开电线,千万不要用手拉触电者。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立即就地检查,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做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摩。
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要停止抢救措施。
雷击现场抢救,应对患者及时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不能轻易放弃抢救病人生命的机会。
2、鼻出血怎么办发生鼻出血时,首先要使病人镇定安静。
让病人半卧,但头不要后仰,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可初步止血,也可用清洁棉球塞鼻压迫止血,将滴鼻药水湿润棉球塞入鼻孔则效果更好。
用青艾叶揉成团塞鼻孔用指甲按压鼻唇沟人中穴也有止血作用,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可用冷湿毛巾敷在患者的额头部。
有害生物防治的达标标准
一、达标标准:控制在国家达标范围之内。
1、灭蚊
a、阳性外环境(以15米为一个计算单位)低于5%,阳性成蚊平均查见数不超过3只。
b、做到无积水、无三龄子子、无孳生场所。
2、灭蝇
a、阳性外环境(以15米为一个计算单位)低于3%,阳性平均查见数不超过2只。
b、蝇蛆蛹孳生地查见数低于2%。
3、灭蟑螂
a、蟑螂侵害率外环境(以15米为一个计算单位)不超过5%,大蠊平均查见数不超过5只。
b、有未孵卯鞘外环境(以15米为一个计算单位)不超过2%,卯鞘的平均查见数不超过2只。
4、灭鼠
a、鼠密度控制在5%以下(粉迹阳性率)。
b、鼠类、鼠洞、鼠迹、鼠咬痕的阳性率低于2%,防鼠设施完善。
二、效果标准说明。
1、除1b和2b和4b(不含鼠洞)叁项外,其它各项标准(根据合同规定取合)由乙方负责达标。
2、1b和2b和4b(不含鼠洞)叁项由甲方负责达标,乙方提供指导。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