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拍子的种类及指挥 教案doc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6
初中音乐基础节拍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础的节拍知识,包括2/4拍、3/4拍、4/4拍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 节拍的概念和变化。
2. 如何在音乐中正确地体现节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节拍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节拍在音乐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节拍现象,如走路、拍手等。
二、基本节拍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2/4拍、3/4拍、4/4拍等基本节拍的特点,并通过拍手、敲击等方式进行示范。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不同节拍的节奏感。
三、音乐实践(20分钟)1. 教师选取一些简单的歌曲,让学生按照节拍进行演唱,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节拍接力演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节拍变化(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节拍的变化,如从2/4拍变为3/4拍,从4/4拍变为3/4拍等。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节拍变化带来的音乐效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节拍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提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节拍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音乐实践中的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节拍知识,以及在实践中是否能正确地体现节拍。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常用拍子的指挥图式乐曲的拍子有三种:1、单拍子: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二拍子、三拍子。
2、复拍子:每小节不止一个强拍同类型单拍子的序列。
3、混合拍子:每小节不止一个强拍不同类型单拍子的序列。
常用基本拍子的指挥图式是: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其它拍子的图式都由这三种图式演变而成。
图式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击拍线(实线)、拍点(位于击拍线末端,击拍线与反射线的交汇点)、反射线(虚线)。
1、单拍子a、二拍子二拍子的乐曲最为常见,指挥图式也是最基本的。
常见的拍号有:四二拍、二二拍。
图式中,第一拍的拍点在腰带处,第二拍的拍点可稍高。
图式均表示右手图式,练习时,可用双手同向对称进行。
b、三拍子常见的拍号有:四三拍、八三拍、2、复拍子复拍子的图式不能用重复的单拍子的图式来表示,如:四拍子图式并不是两个二拍子图式的重复。
因为,复拍子的每一小节中只有一个强拍,如果用两个二拍子的图式来表示,就出现了两个强拍的情况,会影响作品表现上的平稳、连贯,甚至会使人弄不清拍子的具体位置,而使演唱出现混乱。
a、四拍子由(2+2)组合而成。
每小节有四拍,第一拍为强拍,第三拍为次强拍,其它为为弱拍。
常见的拍号有:四、四拍。
b、六拍子由(3+3)组合而成。
每小节有六拍,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
常见的拍号有:八六拍、四六拍。
c、九拍子由(3+3+3)组合而成。
每小节有九拍。
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第七拍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
常见的拍号有:八、九拍。
d、十二拍子由(3+3+3+3)组合而成。
每小节有十二拍,第一拍为强拍,第四拍、第七拍、第十拍为次强拍,其它为弱拍。
常见的拍号有:八、十二拍复拍子中的六拍子、九拍子、十二拍子等,由于强拍出现的周期较长,前进的动力受到缓冲,所以乐曲多为较慢的速度,常表现平静、柔和、抒情的情绪,指挥线条也要平稳、连贯。
如果乐曲的速度较快,指挥图式则要简化。
图式的简化将在以后的内容中介绍。
3、、混合拍子a、五拍子由(2+3)或(3+2)组合而成。
常见拍子教案教案标题:常见拍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拍子类型,包括2/4、3/4、4/4和6/8拍子。
2. 能够正确识别和演奏不同拍子类型的节奏。
3. 能够应用不同拍子类型进行简单的合奏。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2. 不同拍子类型的乐谱3. 手鼓或其他打击乐器4. 学生练习乐器(如钢琴、吉他等)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具有明显拍子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拍子的存在。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拍子的理解和经验。
探究(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不同拍子类型的概念,包括2/4、3/4、4/4和6/8拍子。
2. 逐个解释每种拍子类型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播放不同拍子类型的音乐示例,让学生尝试识别和感受每种拍子类型的节奏。
实践(20分钟):1. 分发不同拍子类型的乐谱给学生,并解释乐谱上的拍子符号和节奏标记。
2. 引导学生按照乐谱上的拍子符号和节奏标记,使用手鼓或其他打击乐器演奏不同拍子类型的节奏。
3.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尝试演奏不同拍子类型的节奏组合。
巩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拍子类型,编排简单的合奏曲目。
2.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演奏选定拍子类型的节奏部分。
3. 每个小组轮流演奏自己编排的合奏曲目,其他小组可以尝试跟随演奏。
总结(5分钟):1. 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对不同拍子类型有清晰的理解。
2.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探索其他拍子类型,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和合奏能力。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尝试编写自己的节奏小曲,运用不同拍子类型进行创作。
2. 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不同音乐作品中的拍子类型,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包括正确演奏不同拍子类型的节奏和合作能力。
2. 收集学生编排的合奏曲目,评估他们对不同拍子类型的应用和创造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不同拍子类型的音乐示例和乐谱,确保教学流畅进行。
一、课时:一课时(片段教学)二、课题:乐理三、教学内容:拍子种类四、目标和要求:1、能够识别各种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换拍子以及散拍子等拍子类型;2、掌握各种拍子的强弱规律;五、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各种拍子的结构与规律;2、注意各种拍子在音乐当中的运用。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七、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2、习题演讲法八、教学过程:教学回归1、节拍的概念有强有弱的相同时间片段,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重复称之为节拍或是拍子。
2.拍号的书写读法以及含义以2\4拍为例1、单拍子含义:每小节有两拍或三拍的拍子类型;常见的单拍子有:2\4、3\4、3\8等;两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主要是用于进行曲风格的乐曲,其强弱较为鲜明;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弱,主要用于舞曲风格的乐曲,较为有律动感;2、复拍子含义:相同但拍子相加构成的拍子类型;常见的复拍子有:4\4、6\8等;四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主要用于表现抒情性风格的乐曲,其音乐感觉较为宽广。
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弱、次强、弱、弱,同三拍的音乐感觉较为相似,多用于舞曲风格的乐曲当中。
3、混合拍子含义:不同单拍子相加构成的拍子类型;常见的混合拍子有:5\4、7\4等;五拍子的强弱规律:(2+3)强、弱、强、弱、弱;七拍子的强弱规律:(2+2+3)强、弱、次强、弱、次强、弱、弱4、其他类型的拍子变化拍子:各种拍子类型交替出现;交错拍子:几种拍子类型同时出现;散拍子:单位拍的时值以及强弱规律都不是很明显,演奏者需要根据对乐曲的理解自行处理的拍子类型称为散拍子;一拍子:只有强拍没有弱拍的拍子类型称为一拍子。
九、课堂总结:。
第二单元第二课各种拍子第一节单拍子第二讲各种拍子在中,由于单位拍的数目和强弱规律不同,拍子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种类,如、、、、、、等。
下面我们将各种不同的拍子类型分别讲解。
第一节单拍子每小节有二拍或三拍,并且只有一个强拍的拍子,叫做单拍子。
从强弱的规律来看,单拍子只有强拍和弱拍,没有次强拍。
它包括二拍子和三拍子两种。
在二拍子中,,它基本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即第一拍强,第二拍弱。
用●○|●○|来标记。
强弱强弱通常使用得最多是二拍子是四二拍,其次为二二拍和八二拍。
富尼古丽在三拍子中,它基本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即第一拍强,第二拍弱、第三拍弱。
用●○○|●○○|来标记。
强弱弱强弱弱通常使用得最多是三拍子是四三拍、八三拍,其次为二三拍。
杜鹃圆舞曲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二节复拍子第二节复拍子是由完全相同的组合起来所构成的拍子(“完全相同的”指的是同为二拍子或同为三拍子,并且其单位拍的时值是相同的)。
复拍子除了有强拍和弱拍外,还有次强拍,次强拍的出现增加了拍子的强弱层次,能使的强弱变化更丰富。
次强拍相对于强拍来说是处于弱拍的位置;但同时它相对于弱拍来说,它又是处于强拍的位置。
常见的复拍子有四拍子、六拍子、九拍子、十二拍子等。
四拍子是两个二拍子相加而形成的复拍子,其中常用四拍子的有四四拍,不常用的有八四拍、二四拍等。
在四四拍中,它基本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即第一拍强,第二拍弱,第三拍次强,第四拍弱,第二拍出现一个强拍(或次强拍)。
用● ○○|●○○|来标记。
强弱次强弱强弱次强弱红河谷在六拍子是由两个三拍子相加所形成的复拍子,其中常用的是八六拍,不常用的有四六拍、二六拍。
在八六拍中,它的基本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即第一、第四拍强,第二、第三、第五、第六拍弱,每三拍出现一个强拍(或次强拍)。
用●○〇○〇|●○〇○〇|来标记。
强弱弱次强弱弱强弱弱次强弱弱同桌的你桑塔露琪亚九拍子是由三个三拍子相加所形成的复拍子,常用的九拍子是八九拍,其它的九拍子比较少见。
初中节拍音乐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节拍的特点和规律。
2. 培养学生对节拍的感知能力和协调能力。
3. 通过节拍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演奏技巧。
教学重点:1. 各种节拍的特点和规律。
2. 节拍的感知和协调。
教学难点:1. 节拍的转换和变化。
2. 节拍在实际演奏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节拍器。
3. 乐器(如打击乐器、钢琴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些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节拍的存在,引导学生对节拍产生兴趣。
二、节拍的概念与特点(15分钟)1. 教师讲解节拍的概念,节拍是指音乐中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的强音。
2. 介绍各种节拍的特点,如2/4拍、3/4拍、4/4拍等。
3.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各种节拍的特点。
三、节拍的感知与协调(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节拍练习,让学生通过拍手、敲击等方式感受节拍的存在。
2. 学生分组进行节拍练习,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四、节拍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节拍知识,分析一些音乐作品的节拍特点。
2. 学生进行节拍创作,如编写简单的节拍节奏。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回顾(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节拍知识。
2. 学生进行节拍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二、节拍的变化与转换(15分钟)1. 教师讲解节拍的变化与转换,如从2/4拍转换到3/4拍。
2.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节拍的变化与转换。
三、节拍在实际演奏中的应用(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一些音乐作品中节拍的应用,如乐曲中的节拍变化、节奏编排等。
2. 学生进行实际演奏,运用所学的节拍知识。
四、课堂小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节拍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节拍学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节拍的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节拍感知和协调方面的表现。
3. 学生节拍在实际演奏中的应用能力。
民族音乐(表演)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建设项目教学活动设计备注一、课堂导入通过复习上堂课内容导入。
二、讲授新课(一)击拍的分类1.手是合唱指挥表达意图的最重要工具双手自然下垂,由下往上自然抬起时肘部略过腰际大臂往前稍送,手掌四之并拢,拇指分开,手心向下或朝向合唱队,手掌自然弯曲,右手可略高于左手。
合唱指挥在没有乐队伴奏的情况下不宜使用指挥棒。
合唱指挥也不宜戴手套。
2.拍子的结构为了提示一个音乐集体的统一行为,每个指挥都有自己特定的信号,但有一点是基本的,那就是在一定速度下的发声点的提示动作,我们叫它做“击拍”。
由于音乐家对音乐的感受不同,用手挥出千千万万种不同的拍子。
因此我们在讲授拍子的同时,一直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这就是所有的挥拍技术好坏,最终取决于你对音乐的研究和理解。
3.拍子的组成拍子的动作由3个部分完成。
起拍(图中用虚线表示)即口令预备--“起”的“起”字:击拍(图中用实线加圆点表示)发出声音的时间点:反弹为下一个拍子的起拍,见上图中(a)与(b)4.软击拍与硬击拍由于音乐进行中的刚柔、速度等变化,指挥的手势也必须有软(连贯)和硬(颗粒)击拍的变化。
如在乐谱中有Staccato 记号时,常常使用清晰、短促有力的硬击拍;而有Legato的记号时,往往使用有韧性、柔和的软击拍。
我们一是要注意练习自己手腕击拍时的刚柔区别;也不要忘记手势运行过程中与音乐的结合。
因此平日要多听一些好的录音,感受指挥对作品刚柔的处理尺度,建立起自己的内心听觉;日积月累就会真正地掌握挥拍技术的内涵。
软击拍时,手掌象抚摸柔软的羽毛,击拍时作线条式向下到落点(a)图,占两个十六分音符时间,(b)图是向里击拍的线路。
虚线表示反弹。
硬击拍以手腕为轴心,整个手掌不要软、散。
象打乒乓球一样,很有爆发力地击拍,拍点锐而不散,刚而不僵,在四个十六分音符中,它的落拍点只占四分之一。
在练习这两种拍点与行线的指挥技术时,我们先要求用手腕的刚(staccato)、柔(legato)动作体会两者的不同。
拍子的种类概念
拍子是音乐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音乐的节奏和时间感。
不同的拍子可以影响音乐的整体感觉和表达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拍子种类:
1. 二拍子(2/4拍子):指每小节有两个拍子,每个小节强弱分明,常用于进行快速、轻快的音乐,如进行曲。
2. 四拍子(4/4拍子):也被称为“常拍子”或“四分之四拍子”,每小节有四个拍子,强弱分明且稳定,是最常见的拍子。
大多数流行音乐和摇滚音乐都采用四拍子。
3. 三拍子(3/4拍子):每小节有三个拍子,通常较为轻快和优雅,适合用于华尔兹和一些舞曲。
4. 六拍子(6/8拍子):每小节有六个拍子,通常每两个拍子作为一个重拍,常见于一些民族音乐以及爵士乐和蓝调音乐。
5. 不规则拍子:除了上述基本拍子外,还存在许多不规则拍子。
例如,五拍子、七拍子、十拍子等等。
这些拍子具有非常独特和复杂的节奏模式,常常用于古典音乐、现代音乐和世界音乐中。
需要注意的是,拍子只是音乐节奏的一种表达方式,音乐中可以有多个层次的节
奏和复杂的节奏变化。
拍子是帮助听众理解和感受音乐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音乐创作和演奏的基础。
基本乐理拍子的分类在音乐中,拍子是指音乐中基本的节奏单位。
拍子通常由强拍和弱拍组合而成,而不同的强弱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拍子类型。
在基本乐理中,拍子可以被分为四种类型:单拍子、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四种拍子类型及其特点。
单拍子单拍子是最简单的拍子类型,它由唯一的强拍组成,通常用“1”表示。
在单拍子中,强拍的时值很少会发生变化,所以它的节奏感非常稳定。
单拍子通常用于节奏比较简单的音乐中,例如进行曲、进行曲式的古典音乐等。
例如,在4/4拍子中,也就是四拍子中,第一拍就是单拍子。
1 2 3 4X X X双拍子双拍子由两个强拍组成,强拍通常都是相隔一个八分音符的两拍。
双拍子通常用“1 2” 表示。
双拍子的节奏感比单拍子更加丰富,也更加生动。
许多华尔兹、探戈等音乐都使用双拍子。
例如,在3/4拍子中,也就是三拍子中,前两拍就可以构成双拍子。
1 2 3X X X三拍子三拍子是由三个强拍组成的拍子类型。
其中第一个强拍通常是最强的,还有两个相隔一个八分音符的弱拍。
三拍子通常用“1 2 3”表示。
在三拍子中,节奏感更加复杂,使人产生轻快、欢快的感觉。
例如,华尔兹就是三拍子的典型代表。
例如,在6/8拍子中,也就是六拍子中,前三拍就可以构成三拍子。
1 2 3 4 5 6X X X X X X四拍子四拍子由四个强拍组成,每个强拍之间都是一个八分音符。
四拍子通常用“1 23 4”表示。
在四拍子中,每个强拍之间的间隔相等,所以节奏感很稳定。
四拍子通常用于流行音乐、摇滚乐等等。
例如,在4/4拍子中,也就是四拍子中,其中每个拍子都是强拍。
1 2 3 4X X X X以上就是基本乐理拍子的分类。
不同的拍子类型在音乐中具有不同的情感表达,通过对这些拍子的了解,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初中节拍强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节拍的概念,理解音乐节拍在音乐演奏和演唱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音乐节拍的教学,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音乐节拍的概念与分类2. 强弱拍的识别与表现3. 音乐节拍在音乐演奏和演唱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音乐节拍的概念,强弱拍的识别与表现。
2. 教学难点:音乐节拍在音乐演奏和演唱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节拍的概念。
2. 讲解:教师讲解音乐节拍的概念,解释音乐节拍在音乐演奏和演唱中的重要性。
同时,介绍各种音乐节拍的分类,如2/4拍、3/4拍、4/4拍等。
3. 演示:教师通过拍手、敲击等动作,展示各种音乐节拍的强弱规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节拍的特点。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用手拍打节奏,练习识别和表现各种音乐节拍的强弱规律。
5. 应用:教师让学生尝试在实际的音乐演奏或演唱中,运用所学的音乐节拍知识,感知音乐节拍在音乐表演中的作用。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音乐节拍在音乐演奏和演唱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后的音乐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节拍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对音乐节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音乐节拍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音乐表演:通过学生的音乐演奏或演唱,观察其在实际应用中音乐节拍的准确性。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音乐节拍的强弱规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进行音乐实践,如家庭作业中可以安排一些练习音乐节拍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演奏或演唱中,巩固所学知识。
3. 结合其他音乐教学内容,如音阶、和弦等,让学生全面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常见拍子的种类及指
挥教案
幼师一年级“常见拍子的种类与指挥”教学设计
任课教师:宗恒俊
课题:常见拍子的种类及指挥
教学内容:
1、常见拍子的种类
2、常见拍子的指挥在儿童歌曲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常见拍子的种类及强弱规律
2、通过练习学会常见拍子的指挥
教学重点:常见拍子的种类
教学难点:常见拍子的指挥在儿童歌曲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问答、启发及互动式等多种方法结合
教具准备: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检查
1、提问:节拍的定义并写出2/4、3/4、4/4拍子的强弱规律(教师板书三条节奏)
2、提问:拍子的定义并举例(二拍子、三拍子等)
3、提问:拍号如何表示并说明2/
4、3/4、4/4的意义
三、导入新课
常见拍子的种类有多种,我们在读谱时一定要先看清楚谱号、拍号,明确什么音符唱一拍?什么音?唱多高等?因此,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并掌握拍子的种类。
四、讲授新课
(一)常见拍子的种类
1、单拍子
分析复习题中2/4、3/4拍子强弱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出: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每小节只有二拍或三拍等规律,教师板书单拍子的定义及特点。
另外常见的单拍子还有2/2,2/8,3/8等。
2、复拍子
板书一条6/8拍的节奏并和复习题中4/4拍的节奏一起分析强弱规律和特点,得出:每小节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类型的单拍子,特点:每小节有强拍和次强拍并有规律的出现。
教师板书复拍子的定义及特点。
另外常见的复拍子还有4/2,6/4,9/8等。
3、混合拍子
讲述混合拍子的定义及特点并列举5/4(2/4+3/4, 3/4+2/4)的节奏,让学生写出强弱规律。
另外常见的混合拍子还有7/8,11/8等。
引导并说明常见拍子的指挥在儿童歌曲中的应用,板书。
(二)常见拍子的指挥
1、二拍子板书指挥图示
上图(1)(2)适用于较慢速度的抒情歌曲;(3)适用于较快速度的歌曲。
视唱《理发师》P45,《小宝宝》P10,做现场指挥练习。
2、三拍子板书指挥图示
上图(1)适用于较慢速度的抒情歌曲;(2)适用于较快速度的活泼的歌曲;视唱《五月》P45,《小脚》P10,做现场指挥练习。
3、四拍子板书指挥图示
(1)适用于较慢速度的庄严的或抒情性的歌曲;
(2)适用于雄壮有力的歌曲;
(3)适用于活泼、轻快的歌曲。
四拍子作为课后作业必须每天练习,为以后指挥儿童歌曲奠定基础。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常见拍子的种类及指挥,掌握这些为同学们以后的工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后一定要经常练习。
六、布置作业
1、课本P63,5、6、7题;
2、熟练掌握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指挥。
七、板书设计
常见拍子的种类及指挥
(略)
八、课后记载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