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摄影、暗房技术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5.91 KB
- 文档页数:7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暗房感光处理实验,掌握传统照片冲洗的基本流程,了解感光材料在暗房中的处理方法,熟悉显影、定影、停显等化学药液的配置和使用,提高对摄影暗房技术的基本认识。
二、实验器材1. 黑暗室(暗房)2. 显影液、定影液、停显液等化学药液3. 照片纸(公元纸基相纸)4. 显影盘、定影盘、停显盘5. 电子秤、温度计6. 滤镜、暗室灯、显影计时器7. 水槽、晾干架三、实验步骤1. 准备暗房环境:- 确保暗房内无光源,所有操作均在暗室中进行。
- 检查暗房内的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
2. 配置显影液:- 根据配方,使用电子秤准确称量各种化学药粉。
- 将药粉加入一定温度的水中,搅拌均匀。
- 将显影液装入药瓶,备用。
3. 配置定影液:- 按照配方,使用电子秤准确称量各种化学药粉。
- 将药粉加入一定温度的水中,搅拌均匀。
- 将定影液装入药瓶,备用。
4. 配置停显液:- 按照配方,使用电子秤准确称量各种化学药粉。
- 将药粉加入一定温度的水中,搅拌均匀。
- 将停显液装入药瓶,备用。
5. 冲洗照片:- 将黑白底片放入显影盘中,倒入适量的显影液。
- 使用显影计时器,控制显影时间。
- 显影结束后,将照片取出,放入停显盘中。
- 停显结束后,将照片取出,放入定影盘中。
- 定影结束后,将照片取出,放入清水中水洗。
- 水洗结束后,将照片取出,放入晾干架晾干。
6. 观察结果:- 检查照片的显影效果,包括照片的清晰度、对比度等。
-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显影时间过长或过短、药液浓度不合适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显影效果:-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地将黑白底片转换为可见的黑白照片。
- 照片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良好,符合预期效果。
2. 实验分析:- 在显影过程中,发现显影时间对照片效果有较大影响。
显影时间过长,照片可能过曝;显影时间过短,照片可能欠曝。
- 药液浓度也是影响照片效果的重要因素。
药液浓度过高,照片可能过曝;药液浓度过低,照片可能欠曝。
暗房放大实验报告暗房放大实验报告暗房放大实验是摄影爱好者们常常进行的一项实践活动。
通过在暗室中将底片放大成照片,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保存我们的摄影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暗房放大实验经历,并探讨其中的一些技术和挑战。
首先,我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材料和设备。
这包括底片、放大机、暗房灯、底片洗涤剂、显影剂、定影剂、冲洗盘、胶卷夹等。
在开始实验之前,我确保暗房的环境是完全黑暗的,以避免底片受到光线的破坏。
接下来,我将底片放入放大机的底片夹中,并将其调整到所需的放大倍率。
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注意底片的定位和对焦,以确保最终的照片清晰度。
然后,我打开放大机的灯源,将底片放大到照纸上。
这是整个实验的关键步骤,因为光线的控制和曝光时间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照片的质量。
在暗房放大实验中,曝光时间是一个需要经验和技巧的关键因素。
过长或过短的曝光时间都会导致照片的过曝或欠曝。
所以,在进行实验之前,我首先进行了一些曝光时间的测试。
我将照纸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不同的曝光时间,然后进行显影和定影。
通过观察不同曝光时间下的照片效果,我可以找到最佳的曝光时间。
除了曝光时间,底片的显影和定影过程也是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重点。
显影剂的浓度和时间将影响到照片的亮度和对比度,而定影剂则可以去除未显影的银盐颗粒,使照片不再敏感于光线。
在实验中,我根据底片的特性和个人偏好,调整了显影剂和定影剂的浓度和时间。
这样,我可以获得我想要的照片效果。
在实验中,我还发现了一些挑战和技巧。
例如,避免底片上的指纹或灰尘对照片的影响,需要在处理底片时保持手部的清洁和使用吹尘器进行清理。
此外,当底片放大到照纸上时,我需要小心地调整对焦和放大倍率,以确保照片的清晰度和细节。
暗房放大实验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动,它也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
通过控制光线、曝光时间和化学药品的使用,我们可以创造出独特而富有艺术感的摄影作品。
在实验中,我尝试了不同的曝光时间和显影剂浓度,以探索不同的照片效果。
黑白摄影冲洗印放技术学习心得第一篇:黑白摄影冲洗印放技术学习心得黑白摄影冲洗印放技术学习心得——《暗房技术与技巧》课期中报告伴随着紧张严格的军训结束,我们迎来了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本学期开设的《暗房技术与技巧》课依然是由敬爱的“马爷”为我们授课。
从对黑白摄影的生疏到渐渐熟悉,从对传统相机的生涩到渐渐熟练,使我在摄影这条路子上不断成长……本学期已至期中,在教室的理论课上认真听取了马老师讲习亚当斯“区域曝光”理论、蓝晒(铁氰酸盐)印相法;在暗房的实践课上学习了黑白摄影的印放技术,并顺利完成了10幅作品的印放;在外出去街子古镇和丹景山的采风中,丰富了我的所见所闻,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拍摄的机会。
黑白摄影在记录和表现现实世界方面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黑白摄影中,把一个现实的色彩世界置换为黑、白、灰的单色影像,能够更准确地体现创作者的美学意识和思想内涵。
黑白摄影的魅力不仅是在拍摄过程中,而且在后期暗房处理中更为神奇,亚当斯说过一句名言:“底片是乐谱,印放是乐章。
”足以说明黑白摄影后期暗房处理中“手工制作”的乐趣,也同时道出黑白摄影作品制作过程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拍摄、冲洗、印放是黑白摄影影调复制的三大过程,《暗房技术与技巧》课程更加注重冲洗和印放过程的学习。
通过对胶卷冲洗,控制底片的反差,以求得一张密度适宜的底片;通过对相纸印像,控制相纸的曝光,以求得一张影调丰富的照片。
摄影创作是艺术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只有用严谨的态度对待黑白摄影才能创作出最佳的影像,在摄影的任何过程中都应做到精心,都要有耐心,都须用心。
由于135底片画幅较小,所以在暗房处理中需要对影像进行放大。
放大时,先将负片置于放大机的底片夹中,调节镜头与放大纸的距离,改变放大的倍数,聚成清晰的影像。
经过光源的照射,使负片的影像光线通过镜头投射到相纸上,曝光后相纸产生“潜影”,再经过显影、定影、水洗、晾干等处理,便可得到与拍摄景物影调相同的放大照片了。
第1篇实验模块:暗房技术实践实验标题:暗房冲洗与印放照片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11月15日实验操作者:张三实验指导者:李四老师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暗房冲洗与印放照片的过程,使学生掌握暗房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照片冲洗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对摄影后期处理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1. 照片冲洗2. 照片印放3.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准备暗房所需的冲洗设备,如显影液、定影液、水、冲洗架、晾干架等。
(2)准备待冲洗的照片,确保照片干净、无污渍。
2. 照片冲洗(1)将照片放入显影液中,浸泡约1分钟。
(2)取出照片,放入定影液中,浸泡约5分钟。
(3)取出照片,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晾干架晾干。
3. 照片印放(1)准备印放所需的材料,如感光纸、印放机、显影液、定影液等。
(2)将感光纸放入印放机,调整曝光时间。
(3)将冲洗好的照片放在感光纸上,进行曝光。
(4)取出感光纸,放入显影液中,浸泡约1分钟。
(5)取出感光纸,放入定影液中,浸泡约5分钟。
(6)取出感光纸,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晾干架晾干。
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记录冲洗照片所需的时间,包括显影、定影、冲洗等步骤。
(2)记录印放照片所需的时间,包括曝光、显影、定影等步骤。
(3)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实验环境实验地点:学校摄影实验室实验器材:暗房冲洗设备、印放机、感光纸、显影液、定影液等。
五、实验过程1. 实验操作者张三在李四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照片冲洗与印放。
2. 在冲洗过程中,张三注意观察照片的变化,调整显影液和定影液的浓度,以确保照片冲洗效果。
3. 在印放过程中,张三根据照片的明暗程度调整曝光时间,以达到理想的印放效果。
4. 实验过程中,张三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1)照片在冲洗过程中出现过度显影,调整显影液浓度,问题解决。
(2)印放照片时,曝光时间过短,导致照片偏暗,调整曝光时间,问题解决。
结课报告本学期的暗房课,施老师带我们熟悉了大画幅照相机及胶片的用法,并引导我们进行了实践,使我们对于胶片摄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准备好底片、片夹、胶片、暗袋、测光仪的情况下,我首次尝试了那种用布遮住相机进行避光拍摄的大画幅照相机摄影,了解了胶片摄影发展的历史,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装片过程需要在暗袋或完全避光环境中进行,先将待装片的片夹用软毛刷和气吹把内部清洁干净,插刀以未曝光标记面朝外插入片夹,插刀手柄向左放入暗袋,并将底片不要打开包装整盒放入暗袋,然后在暗袋内进行下列操作。
使用测光表对被摄物进行测光,关闭相机取景开关,转动快门环设置快门速度,拨动光圈手柄设置光圈值。
快门上弦,释放一次快门,确认快门工作正确,快门再次上弦,并最后确认快门取景开关已关闭、所有动作机构均已锁定。
待曝光的片夹面向前,将片夹插入后组插槽,确认片夹插到底部,接着按下快门进行曝光,曝光结束后将片夹插刀翻面插回片夹。
大画幅照相机之所以直到现在还在使用,而且大多是为了拍摄更加完美的高品质照片,就是因为这种照相机有着其他小型照相机所没有的独特功能。
第一,那么它所拍摄的底片也就特别的大,当然就要细腻很多,细节再现也会更好。
第二,大画幅照相机可以对所拍摄的影像进行多方位的调节。
平行横向移动镜头板,可以绕开挡在正面的障碍物并且把后面的景物拍摄得规规整整;俯仰调节镜头板,并且与后组角度调节幅度相配合,使镜头板平面与胶片平面、被被摄物平面在空间上相交于一点,即使是使用最大的一挡光圈,也会得到最大的景深效果。
手工影相需要使用一定程度的照相术和暗房技术来完成。
照相术的采用决定了所有工艺被归类于摄影艺术创作手段之下;而手工属性决定了创作过程的趣味和可控、最终作品的唯一和价值。
手工影相的成像因创作特性,多为单色作品,即便是彩色作品,亦不以色彩还原见长,但可以在创作过程中更加随心所欲地加入作者所期望的元素,故从创作角度来讲,是个挺好的途径。
大画幅底片冲洗和其他画幅并无区别,此处仅以JOBO25系列显影罐进行装片讲解。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暗室操作流程,掌握暗室基本设备的使用方法。
2. 学习摄影胶片冲洗和显影、定影技术,提高照片质量。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学校暗室实验室四、实验人员实验指导教师:XXX实验学生:XXX、XXX、XXX五、实验材料1. 摄影胶片:彩色负片、黑白负片2. 暗室设备:暗室灯、显影罐、定影罐、水浴锅、剪刀、镊子等3. 化学药品:显影剂、定影剂、水等4. 实验器材:相机、胶卷、放大镜等六、实验原理1. 摄影胶片曝光后,在暗室中通过显影、定影等化学处理,将光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从而在胶片上形成影像。
2. 显影剂使曝光的胶片感光层中的银盐还原成金属银,形成可见的影像。
3. 定影剂使金属银稳定,防止影像氧化,延长胶片保存期限。
七、实验步骤1. 暗室准备(1)关闭暗室门,确保室内光线充足。
(2)检查暗室设备是否正常,如显影罐、定影罐、水浴锅等。
(3)准备好实验材料,如显影剂、定影剂、水等。
2. 暗室操作(1)将曝光后的胶片放入显影罐中,加入适量显影剂。
(2)在显影过程中,不断摇动显影罐,使胶片均匀受显。
(3)显影时间根据胶片类型和曝光量进行调整。
(4)显影结束后,将胶片放入定影罐中,加入适量定影剂。
(5)在定影过程中,不断摇动定影罐,使胶片均匀受定。
(6)定影时间根据胶片类型和显影时间进行调整。
(7)定影结束后,将胶片放入清水中冲洗,去除定影剂。
(8)最后,将胶片晾干。
3. 实验数据记录记录每张胶片的显影时间、定影时间,以及冲洗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共冲洗了10张彩色负片和10张黑白负片,经过显影、定影、冲洗等过程,均成功得到了清晰的影像。
2. 结果分析(1)显影时间对影像质量有较大影响,显影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会导致影像质量下降。
(2)定影时间对影像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定影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会导致影像氧化,影响保存期限。
暗房学习报告底片冲洗一、实验目的或要求:1.熟悉暗房设备与环境2.掌握底片冲洗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3.冲洗底片二.实验设备:显影罐黑白胶片暗袋温度计量杯剪刀药剂(显影液定影液) 搅拌棒胶片夹三.实验过程:1.配置药剂按照显影液D-76的说明先将小包药剂放到200毫升50摄氏度的温水中搅拌溶解,然后将大袋药粉加入溶解,加水到250毫升降温到18摄氏度。
定影液按照老师所配,进行加热到18摄氏度.2.把显影罐胶卷剪刀放入暗袋中封好袋口,关闭暗房的灯在黑暗的环境下把胶片缠进卷轴中(小心不要缠卷一块)放入显影罐中封好3.将显影罐从袋中拿出,把刚配好的显影液缓慢到入,让显影罐倾斜45度.到入后将其在桌子上轻轻磕几下,防止起泡产生.然后按照暗房表上所写摇晃时间进行晃动,根据显影粉的说明罐中显影19分钟.待显影完后把显影液倒出,向罐中倒入清水晃动20秒,进行停影.停影结束后加入定影液按照暗房表上时间进行定影.4.定影结束后就可以拿出胶片了,底片冲洗基本完成.回收定影液将胶片进行水洗,大约10分钟将胶片上的水珠拭去,然后晾干.体会:第一次冲洗完全按照步骤进行,取出胶片后,发现除了个别有一点点像外,其他的好恶影像,胶片发紫,估计有两种可能性:其一,显影不足使底片过薄,其二是我在拍摄时胶片装入时出现错误使得胶片没有足够的曝光.第二次冲洗,由于第一次的冲洗的失误跟经验,更加小心谨慎,于是加大了显影时间,并且得知在显影完成后可以拿出观察,如果不足可以再进行显影,但是这一步的操作没有在安全灯下完成,使得本身第一次就有点显影过度的底片又进行二度显影,以至于整个胶片乌黑一片,实验失败.第三次同样犯了上述毛病,但是没有上次严重,底片稍有过厚。
信心大落。
第四次总结上述错误,重新看过课件,怀着紧张的心进行第四次冲洗,改掉所有的毛病。
冲洗成功。
胶片不薄不厚,边缘透明数字清晰,胶片曝光比较正常。
放大相纸一、实验目的或要求:1.熟悉暗房设备与环境2.掌握相片冲洗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二.实验设备安全灯计时器温度计冲洗盘量杯搅拌棒相纸裁刀放大机相纸胶片镊子三.实验过程1.配置药液,按照显影液D-72 的说明先将小袋药粉放入50摄氏度水中溶解,再将大袋药粉溶解.待均匀后冷却到18摄氏度350毫升. 定影液隔水加热到18摄氏度.2.挑选胶片,找一张构图合理曝光适当冲洗正常的胶片,清理干净.3.将胶片放入底片夹(光面朝上).打开放大机光路调节放大照片的大小,调到最大光圈进行对焦,对焦清晰后设定曝光时间,把光圈调到8-11档上.关闭放大机打开安全灯,准备相纸,将相纸准确的放在尺寸板上,按下开关将按钮调到定时,按下按钮进行曝光(进行曝光测试局部遮挡).曝光完成后,将相纸以45度放入显影液的冲洗盘,不断晃动2分钟后,在安全灯下观察相片显影完成后放入停影(水洗)冲洗盘中进行停影10分钟不断搅动.然后放入定影液冲洗盘中进行30分钟定影.定影结束后进行水洗10-15分钟.水洗之后将相片表面擦干晾干即可完成.体会:第一次放大对焦没有进行,将相片印制较小.并且有局部地方放大曝光不足,细节不够.曝光时间10秒.第二次放大对焦准确,但是由于底片细节很难冲洗,曝光时间设为15秒,显影时间30分钟细节还是没有很好的显现.由于此底片遮挡冲洗不容易操作,所以更换底片冲洗.第三次冲洗更换底片后,再次进行放大,曝光时间25秒,显影2分钟左右,冲洗较为成功,老师点评:构图不足,把影响构图的地方在放大调节焦距时裁去,将放大曝光不足的地方进行曝光补偿,显出细节.注意光圈让画面颗粒度细腻.第四次放大纠正错误,纠正构图切去不需要的画面,光圈8 整体曝光时间25秒,局部增加曝光10秒.按此进行放大.进行制作黑边操作.放大完成比较成功,但是颗粒度还是较大,并且照片在拍摄时局部有点失焦.总结: 经过暗房课的学习不仅仅学到了胶片从拍摄到成像的过程和胶片照相的后期制作的方法技术,还学到的摄影师所应该具有的优良品质.一个作品的出现真的如同一个生灵诞生一样,虽然艰辛但过程充满了情趣,有欢喜有忧愁,有枯燥又有趣味让人难以捉摸.。
黑白摄影、暗房技术实验报告医学院xxx系《黑白摄影、暗房技术》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二○○九年十一月一、实验项目名称:黑白摄影及黑白暗房二、实验目的1、学习、掌握黑白摄影技术2、学习、掌握黑白暗房应用技术三、实验内容黑白胶卷的拍摄,不同光圈、快门的使用,不同光线、角度、景别的联系。
黑白胶卷的冲洗液的配置、黑白胶卷的冲洗、相片的放大、裁剪、命题等四、实验器材单反相机、58mm标准镜头、21定黑白胶卷,黑白暗房相关药液、钢制冲洗罐、聚光式放大机、3号黑白放大纸、烘干机五、实验步骤1、在学校的实验楼前,晴天的下午,分组拍摄风景、人物;2、配置黑白胶卷的显影液、定影液,配置黑白相纸的显影液、定影液;3、从相机内取出胶卷,在暗房里将胶卷正确放置到冲洗罐内;4、按照规范的步骤黑白胶卷冲洗为黑白负片、晾干;5、使用放大机将黑白负片的影像放大为黑白正像;6、通过显影液将黑白相纸上的潜影显现出黑白图像,经定影液和净水的冲洗,固定为黑白正像。
7、烘干相纸后,进行裁剪,命题。
六、实验分析:需要记录一、拍摄实验相关数据(镜头焦距、光圈、快门、距离、角度、构图)、分析;二、冲洗药液配置和胶卷的冲洗相关的数据(温度、时间、方法)、分析;选用D-76显影药和柯达F-5酸性坚膜定影药作为胶卷的冲洗药。
(一)配兑D-76显影药:按照说明书要求,先在量杯里加入750毫升的50℃水,倒入小包药粉,用玻璃棒搅拌至药粉融化,再将大包药粉倒入量杯里,用玻璃棒慢慢搅拌直至全部融化。
加水至1000毫升。
装入深色玻璃瓶里,将显影药冷却至20℃备用。
(二)配兑柯达F-5酸性坚膜定影液:按照说明书要求,先在量杯里加入750毫升的温水,将定影药慢慢倒入量杯,用玻璃棒搅动直至药粉全部融化。
加水至1000毫升。
装入深色玻璃瓶里,将显影药冷却至20℃备用。
(三)将拍摄完毕的胶卷倒入胶卷盒内,进入暗房,将灯全部关闭。
打开胶卷盒,将胶卷装入显影罐的卷轴里,将胶卷装入显影罐,使两层胶片之间保留空隙,保证药水完全浸透胶片,从而使得显影与定影均匀。
摄影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冲洗工具和药液,掌握冲洗罐的使用,药液的配制和保存。
2、掌握影响显影效果的四大因素(药液情况、显影温度、显影时间、显影搅动)。
3、利用暗袋、显影罐正确安装胶卷技术,掌握冲洗黑白胶卷的程序和方法。
二、实验器材黑白胶卷、显影罐、暗袋、温度计、显影液、定影液、定时钟、冲洗盘。
三、实验原理胶片曝光后,部分卤化银在光的作用下生成潜影。
这些潜影人们看不见,必须经过显影、定影,把这些潜影变成可见影像,并经印相或放大,方能得到与景物明暗一致的照片。
所以,拍摄后要得到照片,必须经过胶卷的显影、定影、负像转正像(印相或放大)等环节。
胶片曝光时,胶片上的卤化银由于光能的作用而分解成银离子和卤素离子,感光多的部分,分解的银离子就多;感光少,卤化银分解也少。
分解的银离子与卤素离子放出的电子相遇成为银原子,构成了潜影。
显影过程是利用显影剂的还原作用,把胶片上已经感光的卤化银还原成金属银。
由于胶片各部位感光不同,还原出的银粒子有多有少,因而胶片各部位的密度也不相同,而未感光的卤化银依然留在胶片上。
定影过程是利用定影剂的溶解作用,把未感光的卤化银溶解在定影液中,以防其见光变色,难以长久保存。
定影后,胶片上只留下还原出来的银粒子所组成的影像。
这是与现实景物影调明暗相反、黑白颠倒的像,称为负像。
四、实验步骤1、冲卷前的准备⑴ 配制显影液:用量杯取200毫升50℃温水,将D-76中的小袋药粉倒入温水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再将大袋药粉倒入其中,加清水至250毫升,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调整药液的温度:药温要在18-20℃之间。
配置定影液:用另一只量杯取250毫升50℃温水,将定影粉F-24倒入量杯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调整药液的温度:药温要在18-20℃之间。
⑵ 装卷:装胶卷要在暗袋中进行,将胶卷、显影罐放到暗袋中,拉上暗袋拉链。
①打开胶卷暗盒,将胶卷片头与冲洗胶带按其自然卷曲方向合在一起。
②左手握住胶带和胶卷边沿,右手则缓缓朝逆时针方向转动,使胶带和胶卷卷成一卷,将卷好后的胶卷放入显影罐中,将盖子盖好,便在明室中进行冲洗。
医学院xxx系《黑白摄影、暗房技术》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二○○九年十一月一、实验项目名称:黑白摄影及黑白暗房二、实验目的1、学习、掌握黑白摄影技术2、学习、掌握黑白暗房应用技术三、实验内容黑白胶卷的拍摄,不同光圈、快门的使用,不同光线、角度、景别的联系。
黑白胶卷的冲洗液的配置、黑白胶卷的冲洗、相片的放大、裁剪、命题等四、实验器材单反相机、58mm标准镜头、21定黑白胶卷,黑白暗房相关药液、钢制冲洗罐、聚光式放大机、3号黑白放大纸、烘干机五、实验步骤1、在学校的实验楼前,晴天的下午,分组拍摄风景、人物;2、配置黑白胶卷的显影液、定影液,配置黑白相纸的显影液、定影液;3、从相机内取出胶卷,在暗房里将胶卷正确放置到冲洗罐内;4、按照规范的步骤黑白胶卷冲洗为黑白负片、晾干;5、使用放大机将黑白负片的影像放大为黑白正像;6、通过显影液将黑白相纸上的潜影显现出黑白图像,经定影液和净水的冲洗,固定为黑白正像。
7、烘干相纸后,进行裁剪,命题。
六、实验分析:需要记录一、拍摄实验相关数据(镜头焦距、光圈、快门、距离、角度、构图)、分析;二、冲洗药液配置和胶卷的冲洗相关的数据(温度、时间、方法)、分析;选用D-76显影药和柯达F-5酸性坚膜定影药作为胶卷的冲洗药。
(一)配兑D-76显影药:按照说明书要求,先在量杯里加入750毫升的50℃水,倒入小包药粉,用玻璃棒搅拌至药粉融化,再将大包药粉倒入量杯里,用玻璃棒慢慢搅拌直至全部融化。
加水至1000毫升。
装入深色玻璃瓶里,将显影药冷却至20℃备用。
(二)配兑柯达F-5酸性坚膜定影液:按照说明书要求,先在量杯里加入750毫升的温水,将定影药慢慢倒入量杯,用玻璃棒搅动直至药粉全部融化。
加水至1000毫升。
装入深色玻璃瓶里,将显影药冷却至20℃备用。
(三)将拍摄完毕的胶卷倒入胶卷盒内,进入暗房,将灯全部关闭。
打开胶卷盒,将胶卷装入显影罐的卷轴里,将胶卷装入显影罐,使两层胶片之间保留空隙,保证药水完全浸透胶片,从而使得显影与定影均匀。
摄影与暗室技术摄影既是一门科学技术也是一种基本的实验技术,它涉及光学、化学和机械等方面的知识,它能真实、迅速地记录实物的瞬间图像或人眼不便观察的运动过程。
在高能粒子的径迹分析、爆炸过程分析、光谱分析、金相分析、航空测量、空间技术、生物及医学技术等研究工作中,摄影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的与要求】(1)了解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拍摄、冲洗和放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仪器与器材】照相机、放大机、上光机、胶卷、相纸、显影液、定影液及冲洗盘等暗室工具。
(一)照相机目前照相机的种类款式很多,数字照相机用电子芯片存储影像,可以直接输入计算机观看、储存或加工处理、传输,还可通过打印机或数码扩印机印出彩色照片,发展非常迅速。
传统(胶片)照相机的清晰度目前一般比数字照相机要高。
传统(胶片)照相机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按感光胶片尺寸可分为:135照相机、120照相机、127照相机、110照相机、超小型照相机、大画幅照相机等。
本实验使用传统(胶片)135照相机。
它的像幅尺寸为24×36mm ,传统(胶片)135照相机中又有平视取景器式(图24-1)和单镜头反光式(图24-2)。
不管何种款式,都是由远处物体经镜头在感光胶片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在胶片上留下潜影(图24-3)。
照相机主要由镜头、光圈、快门和机 身等构成1. 镜头 是照相机上最主要的光学部 件,也称物镜。
一般由多片、多组透镜组合 而成的复杂光学系统,它经过精心设计,减 少像差,提高分辨能力,是摄影成像的最关 键部位。
拍照时常说的“聚焦”,就是调节镜头的前后位置(如图24—3中水平箭头所示),以使物距u 、像距v 、焦距f 三者满足1/f =1/u +1/v 的关系,使像A ´B ´清晰。
镜头上常标出镜头的焦距和口径,如东方S-4型135照相机的镜头上标有f=50mm 和1:2.8,这表示镜头的焦距为50mm ,镜头的口径与焦距之比为1:2.8,即镜头的口径为18mm 。
摄影暗房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摄影暗房的基本技术,包括底片的显影、定影、水洗、干燥等过程,以及如何调整曝光时间和显影液浓度来控制照片的对比度和明暗度,从而提高学生对摄影艺术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暗房技术是摄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化学处理将拍摄的底片转化为可见的影像。
主要过程包括:1. 显影:使用显影液与底片反应,使曝光部分的卤化银还原成金属银,形成影像。
2. 定影:使用定影液固定影像,去除未曝光的卤化银。
3. 水洗:清除底片上的化学残留物,防止影像继续反应。
4. 干燥:将底片彻底干燥,以便于保存和后续处理。
三、实验材料1. 底片:已曝光的黑白胶卷底片。
2. 显影液:专用的黑白显影液。
3. 定影液:专用的黑白定影液。
4. 暗房设备:包括安全灯、显影罐、定时器、温度计、水洗设备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在暗房内安装好安全灯,调整好显影液和定影液的温度至20-25℃。
2. 显影:将底片放入显影罐中,倒入显影液,根据底片的曝光情况设定显影时间,通常为5-10分钟。
3. 定影:显影完成后,将显影液倒出,迅速加入定影液,定影时间一般为5分钟。
4. 水洗:定影完成后,将底片取出,用清水彻底冲洗,以去除化学残留物。
5. 干燥:将冲洗后的底片悬挂晾干,或使用干燥设备进行干燥。
五、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成功掌握了暗房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并能够根据底片的曝光情况调整显影时间和显影液浓度,制作出具有良好对比度和明暗度的黑白照片。
六、实验结论暗房技术是摄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将底片转化为影像,还提高了对摄影艺术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显影、定影、水洗和干燥等操作,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显影液浓度和显影时间,制作出高质量的黑白照片。
七、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暗房技术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认识到了摄影艺术的深度和广度。
《暗室工艺》课程《暗室工艺》课程影视传媒学院广告摄影专业《暗室工艺》课程实验讲义实验一显影液的配制(D-76)实验二黑白胶卷的冲洗实验三黑白照片的放大及冲洗实验四黑白照片放大时的曝光量测试实验五最大黑度的最小曝光量的测试和应用实验六曝光和显影条件对影像质量的影响实验七黑白照片的局部减光和局部加光放大实验八黑白人像照片的拍摄与放大制作(选做)重庆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实验一:显影液的配制(D-76)一、实验目的:掌握显影液(D-76)的配制过程二、实验内容:显影液的配制(D-76)三、实验器材:量杯、天平、温度计、搅拌棒、药品(米吐尔、无水亚硫酸钠、对苯二酚、硼砂、水)四、实验要求:1、负片显影液D-76配方:米吐尔 2克无水亚硫酸钠 100克对苯二酚 5克硼砂 2克水 1000毫升2、写出实验报告五、实验步骤:1、按药液配方用天平分别对药品进行称量。
2、将配制药液所需要的水加温至50℃度。
3、将配制药液容量的75%的温水注入量杯中。
(若配制1000毫升显影液,即注入750毫升水)4、按配方将药品按顺序放入溶解液中并适当搅拌,待前一种药品完全溶解后再放入第二种药品。
5、当全部药品都溶解后,再将水加至全量。
6、将配制好的显影液装入棕色瓶中,并置于阴暗处保存。
注意:1、水温不能高于50℃度。
(过高药品会发生变化而失去作用)2、配制药液所用水为软水,并必须清洁。
3、溶解药品时必须按顺序溶解,待前一种药品溶解后再加入另一种药品。
4、药品称量必须准确,否则会影响药液性能。
5、配置药液时,应适当搅动,以促进药品溶解。
但不能搅动过于激烈,以免空气中的氧过多地溶于水中,加快显影液的氧化。
6、待全部药品完全溶解后,再加水至全量。
(若配1000毫升药液,先加750毫升水,待全部药品完全溶解后,再加水至1000毫升,而不是再加250毫升水)7、药液配完后,应在瓶上贴标签,并注明药品名称、浓度、配制时间等信息。
8、所配药液应静置24小时后在使用。
文物摄影实验报告中北学院金融(艺术品投资)专业刘世发实验时间:2010年5月至6月。
实验地点:S2室内文物拍摄,地下室暗房,校园。
实验项目:文物拍摄(室内、室外)、黑白负片冲洗、印放黑白照片。
实验目的:了解摄影技术原理,进行实践操作,了解冲洗照片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验器材:海鸥牌照相机1,乐凯黑白胶卷1,显影粉和定影粉各5包,显影罐2个,放大机一台,1000mm 量杯2个,夹子3,暗光灯1台,温度计2个,剪刀一把,盆3个,计时器1个,放大纸若干。
试验过程与步骤:一,实景拍摄:用海鸥照相机拍摄室内人工灯光照射下的文物;拍摄室外自然光下的文物。
1,仔细阅读照相机的使用说明书,熟悉照相机的各种功能及正确使用的方法,认真检查照相机能否正常工作,并能够正确安装胶片。
2,选择拍摄文物,室外拍摄时应该注意自然光,辅助光的运用,光线方向,画面的处理,比如:照相机的位置,构图和布局,室内文物摄影时应该注意灯光的运用,投影的处理。
3,调节快门与光圈的速度吗,快门的开闭可以控制进入透镜使胶片感光时间,光圈可以控制进入照相机的通光量,以调节底片上影响的照度,并能调节景深,而景深对照片的清晰程度,摄影创作的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快门与光圈的控制应该根据光圈的阴暗作出适当的调节。
此时应该注意的是光圈的变化是连续的,可调两级数字之间,而快门速度变化是不连续的,不能调在两级数字之间。
4,取景与调焦。
照相机镜头对着被摄影物,眼镜通过景目镜进行取景。
取景时要首先注意留有剪裁的余地,不要把景色尽可能多的塞进画面而不留余地,结果照成无法剪裁的被动局面,其次,在画面上尽可能表现出主次分明、尽然有序,有时为了表现发觉的情况,需要在画面上出现人物,因此人物的动态和分布也要合理的安排,还要注意的是相机应该选择最佳的拍摄位置,调教可以根据需要抓住主体对焦,注意以外的景物在画面上不需要,可以利用大光圈,快速对准被摄物,防止背景模糊。
5,将胶片上弦拍摄。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黑白摄影的方式,探索摄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对光影、构图和主题表达的敏感度。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摄影技巧,增强对摄影艺术的审美能力。
二、实验时间与地点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我国某城市街头三、实验器材1. 数码相机(带手动模式)2. 三脚架3. 黑白滤镜4. 遥控快门线5. 后期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四、实验过程1. 前期准备- 确定拍摄主题:本次实验以城市街头为拍摄主题,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 摄影器材准备:检查相机、三脚架、遥控快门线等器材是否完好,确保拍摄顺利进行。
2. 拍摄过程- 拍摄模式选择:将相机设置为手动模式,以便更好地控制曝光、光圈和快门速度。
- 曝光控制:根据光线条件调整曝光参数,力求获得合适的曝光效果。
- 光圈与快门速度:结合场景特点,选择合适的光圈和快门速度,以达到预期效果。
- 构图与视角:注重画面构图,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力求画面简洁、美观。
- 滤镜使用:在拍摄过程中,尝试使用黑白滤镜,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对比度。
3. 后期处理- 导入照片:将拍摄的照片导入后期处理软件。
- 裁剪与调整:对照片进行裁剪,调整画面比例;对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进行调整。
- 黑白效果:应用黑白效果,增强画面的艺术感。
- 装饰与修饰:对照片进行装饰和修饰,使画面更加完美。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共拍摄黑白照片X张,其中满意作品X张。
作品以城市街头为主题,展现了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2. 实验分析- 曝光控制:在拍摄过程中,曝光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调整曝光参数,可以使画面更加明亮或暗淡,增强画面的艺术效果。
- 光圈与快门速度:光圈和快门速度的选择,可以影响画面清晰度和动感。
在拍摄静态物体时,选择较小的光圈和较慢的快门速度;在拍摄动态物体时,选择较大的光圈和较快的快门速度。
- 构图与视角:构图和视角的选择,可以决定画面的美观程度。
医学院xxx系
《黑白摄影、暗房技术》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二○○九年十一月
一、实验项目名称:
黑白摄影及黑白暗房
二、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黑白摄影技术
2、学习、掌握黑白暗房应用技术
三、实验内容
黑白胶卷的拍摄,不同光圈、快门的使用,不同光线、角度、景别的联系。
黑白胶卷的冲洗液的配置、黑白胶卷的冲洗、相片的放大、裁剪、命题等四、实验器材
单反相机、58mm标准镜头、21定黑白胶卷,黑白暗房相关药液、钢制冲洗罐、聚光式放大机、3号黑白放大纸、烘干机
五、实验步骤
1、在学校的实验楼前,晴天的下午,分组拍摄风景、人物;
2、配置黑白胶卷的显影液、定影液,配置黑白相纸的显影液、定影液;
3、从相机内取出胶卷,在暗房里将胶卷正确放置到冲洗罐内;
4、按照规范的步骤黑白胶卷冲洗为黑白负片、晾干;
5、使用放大机将黑白负片的影像放大为黑白正像;
6、通过显影液将黑白相纸上的潜影显现出黑白图像,经定影液和净水的冲洗,
固定为黑白正像。
7、烘干相纸后,进行裁剪,命题。
六、实验分析:需要记录
一、拍摄实验相关数据(镜头焦距、光圈、快门、距离、角度、构图)、分析;
二、冲洗药液配置和胶卷的冲洗相关的数据(温度、时间、方法)、分析;
选用D-76显影药和柯达F-5酸性坚膜定影药作为胶卷的冲洗药。
(一)配兑D-76显影药:按照说明书要求,先在量杯里加入750毫升的50℃水,倒入小包药粉,用玻璃棒搅拌至药粉融化,再将大包药粉倒入量杯里,用玻璃棒慢慢搅拌直至全部融化。
加水至1000毫升。
装入深色玻璃瓶里,将显影药冷却至20℃备用。
(二)配兑柯达F-5酸性坚膜定影液:按照说明书要求,先在量杯里加入750毫升的温水,将定影药慢慢倒入量杯,用玻璃棒搅动直至药粉全部融化。
加水至1000毫升。
装入深色玻璃瓶里,将显影药冷却至20℃备用。
(三)将拍摄完毕的胶卷倒入胶卷盒内,进入暗房,将灯全部关闭。
打开胶卷盒,将胶卷装入显影罐的卷轴里,将胶卷装入显影罐,使两层胶片之间保留空隙,保证药水完全浸透胶片,从而使得显影与定影均匀。
1、盖上显影罐盖,避免胶卷曝光。
在暗房内打开暗房的灯光,将水注入显影罐,轻轻晃动显影罐,使胶卷充分湿润。
胶卷装到显影罐中后,将显影罐中注满水进行水洗,水洗的目的是使胶片完全被水浸透,保证注入显影液时,显影液能一下子浸透胶片,防止在显影时胶片上有空气气泡,以至显影出来的胶片有沙眼。
一分钟后将水倒掉;
2、将罐内水倒出后注入D-72显影药液。
连续搅动1分钟,然后每隔1分钟搅动5秒钟。
控制显影温度,一般黑白胶卷的显影温度控制在18-20度之间,此时冲洗效果最佳。
特殊情况与要求也可以相应的变化。
显影至5—10分钟;
3、倒出显影药,加入清水搅动一分钟,再到出,此次水洗目的是使显影停止,并洗掉胶片上残存的显影液,防止它降低定影液的使用寿命;
4、再将配好的定影液注入显影罐内,目的是使胶片上没感光的卤化银溶解掉。
定影时也应该与显影时一样的搅动,定影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定影温度18-20度,它对温度的控制要求没有显影时严格;
5、5-10分钟后,打开显影罐罐盖,将定影液到出后,将胶片从显影罐中取出,用流动的清水冲洗20分钟左右,目的是将胶片上残存的所有药液冲洗干净,否则时间一长,胶片就会发黄,不利于长期保存;
6、将水洗干净的胶片取出,挂在通风无尘的地方,让其自然晾干,晾干后的胶片用底片袋细心保存起来。
三、放大相关数据(镜头焦距、光圈、时间,显影液的温度、显影时间、停显时间、定影液的温度时间);
使用放大机将黑白负片的影像放大为黑白正像
(一)选用D-72作为放大的显影药,按照说明书配兑显影药和定影药(具体配兑方法同上)
(二)在两个显影盆里分别注入显影液和定影液。
(三)选用聚光式放大机,
1、调整放大机与定位板的距离决定放大画面的尺寸;
2、根据放大的尺寸,选定后一定的50mm焦距的放大镜头;
3、将底片夹清洁干净,把底片的药膜面向放大纸置于放大机内;
4、确定放大尺寸后把镜头调到最大光圈,调节好图像的清晰度;
5、根据底片厚薄调校光圈(一般调小两级光圈);
6、试放;
7、根据试放的效果,确定相纸曝光时间;
8、正式放大;
9、将曝光后的放大纸放入D-72显影液,用显影夹夹住放大纸在显影药里晃动,根据放大纸上的影像效果确定显影时间,一般在2分钟左右;
10、显影结束后将放大纸放入清水里进行水洗,水洗约10-20秒;
11、将水洗后的放大纸放入定影液里,定影定影时间约15分钟;
12、将定影后的放大纸进行水洗,流动水洗时间一般在30分钟。
四、相纸的烘干的方法;
将清洗后的放大纸干燥,大光纸用上光机干燥,涂塑相纸用自然晾干。
五、裁剪技巧、命题。
(不同照片有不同的裁剪和命题表述,你为什么这样裁剪,你的命题含义是什么。
)
放置黑白风景照
放置黑白人物照
七、实验体会:需要记录
一、使用单反相机的体会(不同光圈、快门选择,手持相机技巧,)
(一)大光圈景深短,起到虚化背景,突出主体的效果,小光圈景深大,图像清晰范围大,纵深长,图像的反差和清晰度也得一定程度的到提高。
(二)选用快速度快门,能凝固高速运动的客体,往往能强化图像的艺术效果;选用慢速度的快门,能产生虚无缥缈的艺术效果,特别在拍摄夜间的运动的车辆时,车辆的灯光能形成美丽的五彩缤纷的线条,拍摄星空能清晰表现星星的运动轨迹。
(三)手持相机拍照时,要双脚分开,重心下降,稳定心跳,取景器紧贴前额,在拍摄瞬间要屏住呼吸,手指轻按快门。
如果使用50mm镜头时,一般快门速度在1/30秒以上时,手持相机没有太大的问题,在1/30秒以下时,最好使用三脚架,以避免图像的模糊。
二、配置暗房药液的体会(药粉的纯度、水温、搅动的次数,保存的器皿)(一)在选用暗房药粉时,一般选用分析纯药粉,最好不要用化学纯,因为化学纯的药粉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影像药液的效果,而分析纯的药粉的杂质相对就要少的多,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药液的质量。
(二)在配置药液时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控制水温,因为在固定的水温情况下,药粉的融化和化学反应效果接近最佳。
水温太高加快药液的氧化速度,缩短药液的寿命。
水温太低药粉融化速度太慢,化学反应时间延长。
(三)配置暗房药液时要用玻璃棒慢慢搅拌,搅动快了能加快显影速度,提高胶卷影像的反差。
搅动的次数也要按照固定的要求操作,搅动太多了能提高胶卷影像的反差,搅动太少化学反应速度太慢,影响显影效果。
(四)保存药液的器皿必须用深色的玻璃瓶,因为浅色的器皿没有遮阳作用,阳光的直接射入,容易加快药液的氧化速度,不利于药液的保存。
存放药液的器皿最好用玻璃器皿,因为塑料器皿的化学成分不一定稳定,如果渗入药液就容易改变药液的化学成分,影响药液的效果。
三、使用放大机的体会(对焦的方法)
(一)为了提高照片的反差最好使用聚光式放大机,相反降低反差,使照片线条柔和,就选用漫射式放大机。
一般使用聚光漫射式放大机,因为该放大机集以上两种放大机的优点,适应性较强。
(二)放大对焦是放大照片的最关键的一步,照片是否清晰关键要看对焦的准确程度,因此在使用放大机对焦时,最好使用专用的对焦器对焦。
四、使用冲洗药液的体会(负片和正片的冲洗要求和技巧)
(一)在使用负片和正片的冲洗药液时,一定要按照要求,严格控制药液的温度。
(二)当拍摄照片时曝光不足时,可以将药液的温度适当的提高,以加快药液的化学反应速度和强度,弥补曝光不足的缺憾。
当拍摄照片时曝光过度时,也可适当降低药液的温度,以减弱药液化学反应强度。
(三)当需要提高照片的反差时,可在搅动时提高搅动的强度和次数;当需要降低反差时,可减弱降低的强度和次数。
八、教师评语:
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