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谱系障碍(柯晓燕)
- 格式:pptx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121
融合环境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幼小衔接的困境与支持策略近年来,随着融合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进入了普通教育机构。
尽管这一举措为这些孩子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社会融入的机会,但幼小衔接时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本文将讨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在融合环境下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支持策略以应对这些困境。
首先,幼小衔接的困扰主要体现在融合环境的适应上。
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存在不同的教学理念、教育环境和教育要求。
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来说,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氛围、课程内容和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变化,这对他们的适应能力是一个挑战。
此外,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方法也存在差异。
幼儿园更注重游戏和自主探究,而小学更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对于ASD儿童来说,他们需要适应这种转变。
其次,语言交流是幼小衔接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在语言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他们常常面临着与其他孩子进行有效交流的困难。
而在小学阶段,课堂教学和社交互动更加复杂,需要孩子们具备更好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这对于ASD儿童来说是一项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另外,社交融入是幼小衔接中的难题之一。
由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对于社交互动的困难,他们在融合班级中可能面临被同龄孩子拒绝、孤立和歧视的风险。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融合环境并不总是能够提供他们所需的支持和友善的社交氛围。
那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困境,提供有效的支持策略呢?首先,建立良好的学校教育体系和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了解和应对ASD儿童的特殊需求。
教师们应该学习如何有效地适应融合环境,了解ASD儿童的学习风格和沟通方式,因此,他们能够提供更个性化的教学和支持。
其次,建立起良好的家庭和学校合作机制,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有助于提前发现孩子的困难,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通过家校合作,可以为ASD儿童打造一个无缝衔接的学习环境。
中国神经科学会儿童认知与脑功能障碍分会2018学术年会中国·广州,2018年10月12-13日会议日程会议主题:自闭症谱系障碍---从基础到临床会议时间:10月12-13日报到,12日下午2:30会议开始会议地点:广州市珠江新城威珀斯酒店(Vaperse Hotel)。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金穗路5号,邮编510623,电话:86-20-389338882018年10月12日(周五)8:00AM-6:00PM注册报到2018年10月12日(周五)6:30PM欢迎晚宴12-Oct 2:00-2:10PM开幕式致辞,谢维教授,东南大学Session1主持人:邹小兵教授,夏军教授时间(PM)讲演者题目2:10-2:30罗建红教授浙江大学Gamma Oscillation Dysfunction inmPFC Leads to Social Deficits inNeuroligin3R451C Knockin Mice2:30-2:50徐秀教授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儿童孤独症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2:50-3:10夏军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LHFPL4/GARLH4is a major bindingpartner of neuroligin-2and crucial forinhibitory synapse formation.3:10-3:30朱绘霖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孤独症发育轨迹研究进展3:30-3:50柯晓燕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脑科医院孤独症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3:50-4:10沈颖教授浙江大学The electrophysiologic study oncerebellar functions in Rett syndromemice4:10-4:20休息Session2主持人:陈文雄教授,张晨教授时间(PM)讲演者题目4:20-4:40郭延庆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孤独症谱系障碍教育干预之纲领4:40-5:00张晨教授首都医大基础医学院Restoration of FMR1gene in adult rescues the visual hypersensitivity in constitutive knockout mice5:00-5:20李斐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儿童孤独症精准诊断与治疗5:20-5:40陈文雄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孤独症临床诊断与鉴别5:40-6:00胡荣贵教授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Impaired Ubiquitin and Retinoic Acid Signaling in Huma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6:00-6:30休息6:10-6:30分会理事会6:30-9:00晚宴13-Oct主持唐亚平教授8:00-8:05AM广州市卫健委主任唐小平教授讲话8:05-8:10AM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夏慧敏教授讲话8:10-8:15AM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秘书长何成教授讲话8:15-8:20AM合影Session3主持人:罗建红教授,李明教授时间(AM)讲演者题目8:20-9:00特邀报告,苏国辉教授(暨南大学)从自闭症视觉本能防御反应研究谈神经机制与对策的启示神经环路9:00-9:40特邀报告,张明杰教授(香港科技大学)Understanding autism via studyingsynaptic signaling complex assembly9:40-10:00李明教授昆山杜克大学多模态人工智能在孤独症诊治中的应用10:00-10:20范静怡教授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大龄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特点研究的意义与价值10:20-10:40孙中生教授中科院北京生科院PAK2Haploinsufficiency Results inSynaptic Cytoskeleton Impairmentand Autism-Related Behavior10:40-10:50休息Session4主持人:易莉教授,孙中生教授10:50-11:30特邀报告,鲁友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调控注意力的神经环路11:30-11:50易莉教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孤独症的视觉注意研究11:50-12:10邹小兵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自闭症:障碍vs神经多样性noon-2:00PM午餐及休息13-Oct Session5主持人:武丽杰教授,李家大教授时间(PM)讲演者题目1:40-2:20特邀报告,何士刚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可能的无创治疗2:20-2:40汪凯教授安徽医科大学自闭特质个体的共情障碍及其干预2:40-3:00武丽杰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ASD早期诊断的潜在标志物-代谢组学研究证据3:00-3:20童夏静教授上海科技大学A synaptic handshake:Neurexin andNeuroligin mediate bidirectionalsignals to maintain synapticexcitation/inhibition balance3:20-3:40王艺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孤独症癫痫共患病的诊治与研究3:40-4:00师玲玲教授暨南大学Autism-associated SHANK2mutationimpairs neurodevelopment in iPSC-derived neurons4:00-4:10休息Session6主持人:赵春杰教授,李勃兴教授4:10-4:30李勃兴教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Altered Homeostatic Regulation ofNeuronal Excitability and AutismSpectrum Disorders4:30-4:50陈贵泉教授南京大学模式中心Essential role of Pen-2in cortical development4:50-5:10马全红教授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GPR50通过线粒体调控机制参与神经发育5:10-5:30赵春杰教授东南大学Deletion of Foxg1impairs subtype specification of cortical Somatostatin-expressing interneurons and leads to abnormal mouse behaviors5:30-5:50朱筱娟教授东北师范大学Lysine acetylation and dendritic spines development5:50-6:10夏昆教授中南大学孤独症遗传学研究进展6:10会议闭幕。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表现及认知特点 - 特殊教育孤独症谱系障碍,也就是自闭症。
自闭症儿童的两个核心症状,一为认知障碍,二为言语缺陷。
由于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缺陷,除了不正常的感官之外,由于不能推测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及行为导致的社交障碍。
注意缺陷导致的兴趣、行为刻板。
多数的自闭症儿童智力低于正常水平,少数等于或高于正常水平。
对于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有些则非常擅长机械记忆,相比于正常儿童更擅长理性分析。
在语言方面,有的可以对别人的语言作出回应,但往往答非所问,在音位、语义、句法等方面往往存在异常;而有的则会终身缄默。
自闭症儿童往往在三岁左右开始表现出典型症状。
一般来说,如果训练方法得当,在5~7岁左右,与家长的互动相比以前会更加频繁;大多数患儿的认知水平及语言表达理解能力有所提高;由于沟通不良引起的情绪急躁、冲动型也会有所改善;行为上,活动范围、活动内容也有所扩大。
但大多数患儿还是喜欢独来独往。
自闭症儿童认知特点现状①感、知觉方面自闭症儿童在视觉、听觉、触觉方面都有敏感与迟钝并存的现象。
有的自闭症儿童不能适应正常的光线,在正常光线下会做出斜眼、闭眼、皱眉的动作;而在强光下却不眨眼。
有些自闭症儿童对特别微小的声音表现的异常强烈,好像听到的声音震耳欲聋;有时候甚至对鸡鸣狗叫的声音表现得异常敏感,畏缩甚至受惊。
而对于别人对自己的呼唤听而不闻,甚至让别人怀疑是不是聋哑人。
有些自闭症患儿对疼痛反应异常迟钝,对于摔伤或者一些自残行为没有感觉或者异常迟钝。
而也有些年龄大的孩子对不舒服异常敏感,对身体上疼痛发炎的部位进行抓挠,咬手或者撞头,以各种方式伤害自己。
知觉是对人体接收到的各种感觉信息的一个整合。
外界的刺激是客观的,而经过内部加工时,受到内部经验的影响。
知觉信息加工分为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和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即从刺激特征开始的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即从主体对知觉对象的一般经验开始的加工。
对于自闭症儿童的信息加工方式,没有统一的认识。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遭受家长躯体情感暴力现状及相关因素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影响了他们的社交交往能力、语言和沟通能力以及刻板重复行为和兴趣。
虽然孤独症谱系障碍本身对孩子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孤独症儿童还遭受到家长的躯体与情感暴力。
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亲近的人,他们在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和支持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一些家长在应对孩子的特殊需求和行为问题时,可能会出现过度压力和情绪失控的情况,进而对孩子实施身体和情感暴力。
这种暴力行为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还会进一步加重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困难。
目前,关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遭受家长躯体情感暴力的研究还较为有限,但一些相关的因素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探索。
首先,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的虐待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家长中存在抑郁、焦虑和压力等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较高。
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对家长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他们更容易出现情感失控和躯体暴力行为。
此外,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缺乏了解和不适当的应对方式也可能导致这种暴力行为的发生。
其次,家庭环境的压力和支持情况也在孩子遭受暴力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家庭中的经济困难、夫妻关系问题以及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支持不足等因素被认为与孩子遭受家长暴力的风险增加相关。
同时,良好的家庭支持和教育资源的提供对减少这种暴力行为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除了个人和家庭因素,社会文化背景也可能对孩子遭受家长暴力起到一定的影响。
社会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认知和支持程度不同,有些文化中可能存在对孩子特殊需求的排斥和歧视。
这种文化背景下,家长可能更容易对孩子实施暴力行为。
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遭受家长躯体情感暴力的现状及相关因素,需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对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9, 9(5), 840-850Published Online May 2019 in Hans. /journal/aphttps:///10.12677/ap.2019.95103Atypic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AutismSpectrum Disorder Children—A Resting-State EEG StudyXinran Xu, Shuye Zhang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Received: Apr. 23rd, 2019; accepted: May 9th, 2019; published: May 16th, 2019Abstract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is a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 mainly by difficult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have suggested mixed patterns of intrahemispheric long-range and short-rang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nomalies in EEG coherence and power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deficits in executive function and mental activity. The current study aimed to access the patterns of spectral EEG power and intrahemispheric long-distance and local coherence in ASD.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neuronal activation a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with EEG, in21 ASD and 17 typical developing (TD) children ages 6 - 13, during an eyes-closed resting state.Differences in cerebral functioning were examined using measurements of absolute and relative power and intrahemispheric long-range and short-range coherence. Children with ASD demon-strated reduced absolute and relative alpha power and reduced absolute theta power. ASD child-ren also displayed greater relative power in delta and gamma band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 which supports the previous U-shaped pattern of spectral power in ASD. In addition, the patterns of intrahemispheric long-range under connectivity in alpha band and local over connectivity in alpha and gamma bands were revealed in the current study. Thu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hildren with ASD exhibit atypical patterns of brain activity a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compared to TD children.Keywords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Resting-State, EEG,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Coherence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异常的脑功能连接——来自静息态EEG的证据徐昕然,张树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广东广州徐昕然,张树烨收稿日期:2019年4月23日;录用日期:2019年5月9日;发布日期:2019年5月16日摘要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特殊的神经发育障碍,近年来其发病率陡增,但病因成谜。
儿童常见疾病防治指南1.儿童病毒性脑炎有哪些症状?生活中如何预防?2.孩子牛奶过敏会一直存在吗?孩子牛奶过敏都有哪些症状?怎么样预防3.宝宝发育迟缓怎么办4.1至2岁儿童易患哪些疾病,高分求助5.孩子老是反复咳嗽孩子长期咳嗽要小心哪些病6.如何调整宝宝健康心态儿童病毒性脑炎有哪些症状?生活中如何预防?病毒性脑炎的发病人群很广泛,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有发病的可能,但相比较而言,病毒性脑炎多发人群为儿童,发病率高的季节为春秋两季。
这类疾病的特点是起病急,且病情变化特别快,如果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就算挽回生命,也会留下一些后遗症的。
那么儿童病毒性脑炎到底有哪些症状呢?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呢?这篇指南给大家一个科学合理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病毒性脑炎特征表现:01高热难退这是小儿病毒性脑炎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孩子发烧一般达到三十九度左右,甚至高达三十九度以上,不管是吃退烧药,还是打退烧针,亦或是各种物理降温方式,都无法降下来,就算是退烧了,马上又会重新发烧,反反复复难以退烧。
02精神状态非常差孩子发烧精神状态差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可就算是退烧了,患有病毒性脑炎的孩子精神状态也会非常差。
整个人看起来萎靡不振,对周围的食物没有多大的反应,还会表现出嗜睡、痴呆亦或是不停哭闹亦或是整个人变得很淡漠,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孩子是否患有病毒性脑炎了。
03严重头痛颈部僵硬病毒性脑炎还会有过很明显的症状表现,那就是头痛,且头痛的症状非常严重,很多患者会不断的用手敲打自己的头部,希望能够减轻一些头痛,并且在头痛的时候,还会伴有身体肢体的震颤,亦或是四肢莫名的抖动,还会出现忽然走路不稳很容易摔倒的状况。
04食欲极差且出现呕吐当患上病毒性脑炎之后,患者很快就会出现这些症状,对于食物几乎没有任何想吃的欲望,就算是孩子平日最喜欢吃的食物,这个时候也是没有任何吃的欲望。
食欲变差之后,紧接着就是突然的呕吐,且呕吐次数非常的频繁。
2~3岁孤独谱系障碍儿童脑灰质结构的2年随访研究储康康钱璐肖运华肖湘李赟肖朝勇常琛武巧荣方慧柯晓燕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储康康钱璐肖运华肖湘李赟常琛武巧荣方慧柯晓燕),影像科(肖朝勇)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264号南京脑科医院210029柯晓燕kexynj@ 目的:孤独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起病于儿童早期,临床主要表现为社会交流障碍、兴趣狭窄或重复刻板行为。
众多研究提示ASD患儿的脑灰质体积存在异常,并与临床症状相关,横断面研究结论常不一致,需要在纵向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本研究以2~3岁的ASD儿童和发育迟缓(Developmental Delay, DD)儿童为研究对象,纵向对比分析两组儿童脑灰质结构的发育轨迹,并结合神经心理评估结果,研究ASD儿童脑灰质的异常发育和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对37名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th Text Revision, DSM-Ⅳ-TR)诊断标准的ASD儿童和27例年龄、性别及发育商匹配的DD儿童分别在2~3岁及4~5岁时均采用T1-weight加权序列进行头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扫描。
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 oxel Based Morphometry, VBM)技术研究ASD儿童大脑灰质及各亚区结构灰质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程度。
同时结合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 CARS)评估两组儿童的临床症状,分析ASD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变化与脑灰质结构体积变化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1)2~3岁时,ASD组儿童全脑体积、全脑灰质体积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
孤独症治疗的伦理问题讨论周征兵;方慧;柯晓燕【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年(卷),期】2015(036)004【摘要】1943年Kanner医生诊断了第一例孤独症,70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孤独症发病率的提高,人们对孤独症的认识和关注也在改变和提高,近年来一些孤独症患者及相关研究人员提出神经系统多样性概念,拒绝孤独症的诊断和治疗.那么孤独症是一种疾病还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差异?是应该寻求治愈它、消灭它,还是应该尊重它的存在、把它看作神经系统多样性的一部分?本文分别从孤独症患者、家长和医疗工作者的角度出发讨论他们对孤独症认识的差异和对治疗效果的预期,并探讨医疗工作者如何在孤独症诊疗过程中做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总页数】3页(P88-90)【作者】周征兵;方慧;柯晓燕【作者单位】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安徽蚌埠 2330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94【相关文献】1.德性伦理与个人品德建设前沿问题——"全国德性伦理与个人品德建设与实践"学术讨论会综述 [J], 杨峻岭;王智海2.治疗性克隆及人类胚胎管理伦理问题的调查和讨论 [J], 丘祥兴;张春美;高志炎;王明旭;李善国;张海国;沈铭贤;陈仁彪3.终止治疗的讨论和伦理问题 [J], 赵超;肖文4.行为分析法结合孤独症以及相关障碍儿童治疗教育课程治疗儿童孤独症效果及对家长心理应激水平的影响 [J], 田艳丽;耿香菊;吴英英;高超5.音乐治疗专业实习中的常遇问题及思考——以孤独症儿童的团体音乐治疗为例[J], 张云霞;马夕然(指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外儿保科生长发育规范化监测评估干预的概况9月23日-9月25日,由我院主办的首届儿童精准医学国际论坛在上海圣诺亚皇冠假日酒店和我院泸定路院区顺利召开,其中,健康管理部和儿童保健科负责的分论坛四“早产儿规范化生长发育检测和早期综合干预”,于9月24日在圣诺亚皇冠假日酒店亚美1&2厅顺利举办。
分论坛四邀请了国内外早产儿。
研究领域的多位专家莅临授课,来自全国多家医院儿科和儿童保健领域的学者80余人共聚一堂,围绕“早产儿的发育监测和早期干预”等问题展开了积极地交流讨论。
分论坛四分为4个专题的讲课和讨论,我院院长于广军致开幕词后,12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就“早产儿综合管理”、“早产儿神经发育及早期干预”、“早产儿语言发育障碍”、“早产儿营养管理”以及“儿童自闭症和多动症的诊疗”等主题做了报告,为学员提供了涉及临床、基础、应用等多领域全方面的信息。
于某某院长以“多学科合作的高危儿综合管理和早期干预”为题做开场报告,从我国高危儿管理的国际和国内研究现况出发,阐述了高危儿管理的必要性、重点和难点,并介绍了我院在高危儿综合管理方面的实践,从“高危儿整合门诊的开展”到“多学科合作的高危儿综合管理”,我院已建立了一套包括多学科合作(MDT)为基础的随访团队,分级管理的管理措施,基于物联网系技术的随访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以母乳库营养支持系统在内的完善的高危儿管理体系。
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神经科医师Nina Natarajan博士就“早产儿大脑发育变化”、“神经发育异常的诊断方法”、“早期干预”等三个方面与学员分享了国际前沿的早产儿神经发育知识。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李胜利教授围绕早产儿语言发育迟缓的测评和干预,向学员讲述了婴幼儿语言发育的正常过程、如何鉴别诊断早产儿的语言发育障碍以及对其实施的干预措施。
来自台湾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的陈秋坪博士则重点介绍了早产儿的物理治疗方法及具体操作。
此外,与会专家还针对儿童的神经发育不良结局——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以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开展学术交流探讨。
DSM-5孤独症谱系障碍临床儿科杂志2014-04-02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徐秀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以社交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
自1943年Leo Kanner首次报道以来,随着对其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有关的名称和诊断标准也相应发生演变。
早期曾有过的名称包括“Kanner综合征”、“儿童精神分裂样反应”等。
1980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首次将孤独症-广泛性发育障碍从精神分裂症中区分开来,称之为“广泛性发育障碍(PDD)”。
1987年的DSM-Ⅲ修订版进一步将其归属于发育障碍,命名为“孤独样障碍”。
1994年的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中将孤独症、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Asperger综合症,归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
2013年5月美国精神病学会发布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Ⅴ),正式提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概念。
1 ASD的流行病学全球ASD的患病率为0.6%,近年急剧上升。
2011年英国报告的患病率为1.6%。
2012年美国CDC最新报告,美国14个ASD检测点8岁儿童ASD的患病率为1.1%。
2011年韩国7-12岁学龄儿童中ASD的患病率为2.6%。
我国对0-6岁残疾儿童的抽样调查显示,ASD在儿童致残原因中占据首位。
汇总2000年以来,国内各省市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ASD患病率基本处于0.1%-0.3%之间,且呈上升趋势。
研究显示,80%以上的ASD患儿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焦虑、行为障碍、抑郁,45.0%-74.5%伴有发育迟缓,30%以上合并神经功能障碍和癫,患儿成年后大多社会适应不良或终生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成为社会和家庭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ASD是目前全球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疾病之一,已成为严重影响生存质量,影响人口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惊恐障碍确诊前的疾病负担调查分析邹志礼;黄雨兰;汪瑾宇;何影;闵文蛟;徐理;陈旭;王婧;周波【期刊名称】《实用医院临床杂志》【年(卷),期】2017(014)003【摘要】目的探讨确诊前惊恐障碍的疾病负担.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经济花费调查表、惊恐障碍严重程度量表(PDSS)、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对86例惊恐障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惊恐障碍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为2.46万元,其中直接医疗费用药物为1.91万元,间接费用为0.55万元.惊恐障碍患者最多看过31个医生,人均看过6个医生;最多看过急诊26次,人均约4次.排在前三位的科室分别为急诊科,心内科和呼吸科.排在前三位住院的科室分别为心内科,呼吸科,中医科.100.00%的患者做过心电图,96.82%的患者做过胸部正位片,92.33%的患者做过血液检查,86.84%的患者做过心脏彩超,76.91%的患者做过动态心电图,58.30%的患者做过胸部CT,53.32%的患者做过脑电图,38.51%的患者做过头颅MRI,37.44%的患者做过肺功能,10.34%的患者做过冠脉造影.居住在农村的惊恐障碍患者的经济总花费和直接花费高于城镇患者,间接花费低于城镇患者(P<0.05).惊恐障碍患者的HAMA、HAMD及PDSS评分分别与总花费、直接花费呈正相关(P<0.05).结论惊恐障碍的经济负担重,患者确诊前多就诊于急诊科及内科,医疗资源浪费大.【总页数】3页(P38-40)【作者】邹志礼;黄雨兰;汪瑾宇;何影;闵文蛟;徐理;陈旭;王婧;周波【作者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四川成都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7+2【相关文献】1.呼吸科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和疾病负担调查分析 [J], 潘美珍;陈聿华;唐佳婉;唐伟红2.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会支持及自我感受负担的调查分析 [J], 龙小香;李艳3.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疾病家庭负担的调查分析 [J], 陈秀丽; 林筱莹; 袁小花4.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照顾者疾病家庭负担的调查分析 [J], 胡慧敏;王静;徐欢欢;胡鑫玲;张翀旎5.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家庭疾病负担全国多中心调查 [J], 程靖益;李玲;张婕;柯晓燕;衣明纪;洪琦;陈津津;方拴锋;王益超;王琦;金春华;王可;李廷玉;杨亭;陈洁;陈立;代英;贾飞勇;武丽杰;郝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孤独症儿童父母照顾负担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受损,以及重复性行为和兴趣。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有1500万人受到孤独症的影响,其中大部分患者为儿童。
随着人们对孤独症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面临如何照顾患有孤独症的孩子的问题。
目前关于孤独症儿童父母照顾负担的研究仍相对较少,特别是在潜在类别和影响因素方面的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孤独症儿童父母照顾负担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干预措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本研究将对孤独症儿童父母照顾负担的潜在类别进行划分,以便更好地了解家长在照顾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通过这一分析,我们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和相关机构提供有关如何减轻家长负担的建议。
本研究将探讨影响孤独症儿童父母照顾负担的因素,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支持、教育水平等多方面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家长在照顾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从而间接影响患儿的康复进程。
识别和评估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制定针对性的支持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提出针对孤独症儿童父母照顾负担的干预措施建议,以期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实际帮助。
这些干预措施可能包括心理辅导、家庭教育培训、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等多方面内容,旨在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孤独症带来的挑战,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1. 孤独症儿童的概述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困难、兴趣重复和狭窄、行为模式刻板等特征。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对孤独症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究和干预。
全球约有500万儿童受到孤独症的影响,其中大部分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应用核磁共振成像研究孤独障碍脑结构的进展
洪珊珊;柯晓燕
【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年(卷),期】2007(018)004
【摘要】应用核磁共振成像研究孤独障碍的脑结构异常可以阐明脑的神经解剖学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对孤独障碍脑结构像的研究报道越来越深入,并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该文不仅综述了近几年来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孤独障碍脑体积和灰白质的结果,而且分别从胼胝体、杏仁核、海马、基底节等与孤独障碍密切相关的皮层下结构的角度综述了其与孤独障碍的关系.【总页数】3页(P313-315)
【作者】洪珊珊;柯晓燕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6;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R749.94
【相关文献】
1.孤独谱系障碍患者脑结构随年龄变化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J], 李改智;姜凌霄;杜亚松
2.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结构影像的研究进展 [J], 卢志豪;陈仰昆;肖卫民
3.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脑结构异常的研究 [J], 张安易;金星明;马骏
4.电休克对脑结构的影响:前瞻性核磁共振成像研究 [J], 王学义
5.脑小血管病患者步态障碍的脑结构改变研究进展 [J], 周霞;孙中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父母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寇聪;齐云柯;操小兰;柯晓殷;张英;卢建平【摘要】目的调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分析可能影响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为改善ASD患儿父母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short version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HOQOL-BREF)对95例ASD患儿父母进行调查,比较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与常模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影响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的因素. 结果 ASD患儿父母的生存质量在社会关系领域(12.62±2.18)及环境领域(10.93±1.97)的得分低于常模(P<0.05).患儿合并其他疾病(B=-1.22,95%CI:-2.23~-0.21)和夫妻关系一般(B=-2.28,95%CI:-3.73~-0.84)是ASD患儿父母心理领域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患儿合并其他疾病(B=-2.55, 95%CI:-3.96~-1.14)是ASD患儿父母社会关系领域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P<0.01). 结论 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的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低于普通人群,患儿合并其他疾病及夫妻关系不佳者生存质量更低.【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年(卷),期】2017(043)012【总页数】4页(P752-755)【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生存质量;影响因素【作者】寇聪;齐云柯;操小兰;柯晓殷;张英;卢建平【作者单位】深圳市康宁医院儿少精神科,深圳518020;深圳市康宁医院儿少精神科,深圳518020;深圳市康宁医院儿少精神科,深圳518020;深圳市康宁医院儿少精神科,深圳518020;深圳市康宁医院儿少精神科,深圳518020;深圳市康宁医院儿少精神科,深圳518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94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交能力缺陷、语言交流障碍、刻板重复行为及兴趣范围狭窄等,导致患者难以融入社会和独立生活[1]。
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心理健康护理的研究进展
殷瑞玲
【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 HFASD)包含不伴有智力障碍或残疾( ID)的孤独症谱系障碍( ASD)的青少年和成年人。
本文就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成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及预后进行综述,并且对如何将现有的精神卫生服务应用于高功能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成年人提出建议。
【总页数】4页(P85-88)
【作者】殷瑞玲
【作者单位】淄博市淄川区双沟卫生院,山东淄博 25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4
【相关文献】
1.健康护理工作环境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J], 乔祎;叶志弘
2.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青少年全脑白质结构网络的研究 [J], 李贇;柯晓燕;钱璐;肖运华;武巧荣;常琛;肖湘;肖朝勇;储康康;方慧
3.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护理体系的调查分析 [J], 谭柯卿
4.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适应性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J], 王馨; 戴美霞; 马冰洁; 石碧君; 罗靓尹; 静进
5.感觉统合训练在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治疗中的应用 [J], 张桂欣;王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