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生互评作文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7
初中“互改互评式”片段作文教学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互改互评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相互检查和评价作文,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一、互改互评的基本步骤:1. 分组互改: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
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互相评改作文。
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或者兴趣爱好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平均水平相当。
2. 交换作文:组长将自己的作文发给组员,组员则将自己的作文发给组长。
每个学生要保证自己的作文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发给其他组员,以确保互改的顺利进行。
3. 评改作文: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评改评分标准,对组员的作文进行评改。
评改时,可以对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并给出一个总体评分。
4. 互评讨论:下课后,小组成员可以相互讨论对方的作文。
可以讨论作文中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且互相学习对方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写作的认识,提高写作水平。
1.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互改互评,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评改的过程中,从中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提高写作水平:学生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其他同学的优秀作文,学习到别人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评改他人的作文,可以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并且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互改互评需要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协作。
学生在互改作文的过程中,需要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进步。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加深学生的归属感:通过互改互评,学生可以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互动,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可以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赞赏,从而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互改互评式作文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在实践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受益于互改互评。
作文教学案例初中生作文互评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1.写作材料:2.传统的批阅方法,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二、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互相评改作文的过程中,领悟自己写作上存在的问题,在同学交流中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培养写作的信心和热情,调动写作的积极性,不再害怕写作,从而乐意写作。
三、教学目标1.掌握作文互评的步骤与方法。
2.学会赏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四、课前准备1.提前浏览一遍全班所有的文章,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2.多媒体展示中考作文评分等级,明确评分标准。
五、教学过程(一)写作材料分析,要点讲解。
1.从“材料分析中确定写作体裁。
2.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付出,享用,分享等词语确定主题3.学会化大为小,找好切入点,从熟悉的生活中选材。
4.字数要求不少于600。
六互评作文要求1、认真对待自改互改作文。
2、客观公正批改,多发现优点。
3、各小组集中批改。
4、认真写好批语,做好眉批、旁批、总批。
七互评标准1看格式是否正确(5分):题目是否写在第一行正中,开头是否3行内。
分段是否5—7段,字数700字以上。
2.看卷面是否整洁(5分):正确、整洁、美观3.看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误用共有几处(5分)4.看文章的中心(主旨):是否突出、积极向上(10分)5.看文章的选材(10分):①是否围绕中心。
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
③是否典型、新颖。
④是否积极向上、真善美、正能量。
6.看文章的层次结构(5分):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
②过渡是否自然。
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点题。
7.看文章的语言表达(5分):①是否通顺准确、生动感人;②是否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议论、抒情。
(交代六要素;事件的起因用100字左右交代清楚,可插入环境描写,详细记叙事件的经过。
八作文互评互改要求:1.标题“我们班的故事”写在第一行正中。
2.开头简洁点题,大约3行。
3.交代六要素。
事件的起因用100字左右交代清楚,可插入环境描写,详细记叙事件的经过(抓住人物进行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等)。
初一学生互评作文流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学生互评互改作文一、评改原则:尊重同学,不取笑他人;本着学习的心态,多看他人优点,“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二、在作文题目后面上评改者姓名。
三、默读作文,边动笔:1.圈出错别字、语病、标点——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累计计分;一处语病扣1分,扣完5分为止;一处错误标点扣1分,扣完5分为止。
2.用破浪线划出描写具体的语句,优美的句子,准确的词语等。
四、判断卷面①字体是否工整,字迹是否清晰。
②是否整洁。
五、判断标题和字题:①缺标题扣5分。
②字数不足的,每少50字扣1分。
六、内容和中心:1.题意:是否紧扣作文题,符合要求+10~02.中心:是否明确、集中。
+10~03.内容:①是否真实。
②材料是否典型。
+10~04.感情:①是否真挚。
②思想是否健康。
+10~05.结构:①层次是否清晰。
②是否完整。
+10~06.语言①是否通顺、流畅。
②是否富于变化。
+10~七、加分(四项中有一项比较突出就可依据该项酌情给分,不需四项兼顾)1.创新①见解新颖。
②材料新鲜。
③构思精巧。
④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⑤有个性色彩。
2.文采①用词贴切。
②句式灵活。
③善于运用修辞方法。
④文句有表现力。
3.丰富①材料丰富。
②论据充实。
③形象丰满。
④意境深远。
4.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抄袭:要有证据,确认是抄袭的作文,课判为0-10分。
写评语:1.优点、亮点2.存在问题、疑问:3.修改建议:4.总分:5.写上评改日期。
初一学生互评作文流程在初一学生学习过程中,互相评阅作文是一项促进学习和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活动。
通过互评,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他人的观点和写作风格,还可以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到更多的写作技巧和经验。
下面将介绍初一学生互评作文的流程及其重要性。
1. 选定互评时间和主题在进行互评前,首先需要确定好互评的时间和互评的主题。
老师可以提前告知学生互评时间和要求进行互评的作文主题,以便学生提前准备。
2. 互相交换作文学生在确定好互评时间后,需要将自己的作文交给同学进行互评。
每个学生需要交换作文,以便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阅。
3. 进行评阅和提出建议学生在阅读他人作文的同时,需要认真评阅作品,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评阅可以包括对作文内容、结构、语言、逻辑等方面的评论,可以指出作文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4. 交流讨论和反馈在互评完成后,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相互分享对他人作品的看法和意见。
可以就评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互相提出的建议进行接受或反馈。
5. 汇总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学生在交流讨论后,可以根据他人的建议和意见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可以在互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作文,提高作品的质量,以便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
6. 提交最终作品最后,学生需要提交修改后的最终作品给老师进行评定。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文质量和改进情况进行评分,以便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初一学生互评作文的流程,学生可以在互相交流和讨论中提高写作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同时也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共同进步。
以上就是初一学生互评作文的流程,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情,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互评作文“四步法”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互评作文,有序地培养学生评改作文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探索作文教学的一条有益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初中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可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因此,结合实际,总结出有效学生互评作文的几种方法。
一、选读美段刚刚接触“品评作文”的学生,不能对他们要求太高,只要他们能找出美句美段并用指定的符号(如波浪线)标画出来就行。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在小组中再进行一次选评,公认的美段由最先发现的同学起来诵读。
这样无形中就扩大了激励面,不仅“美段”的习作者有成就感——我写的文章被同学们认可了!而且诵读“美段”的同学也有成就感——是我发现了这段美文,小组的同学都(大多数)赞同我的观点。
当诵到极佳妙处,如果不自觉地掺入了教师的赞叹或同学们的掌声,这种荣誉感还可以升温。
如此,在“千里马”与“伯乐”之间就会形成良性互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若能把小组推荐的美段做筛选后印发给学生,则更便于同学们交流和诵记。
二、修改缺陷仅仅停留在找出一篇文章的一两处佳妙还远远不够,还得想一想,其他文句或文段为什么不好或者不够好,怎样改才能更好一些。
同时,教师应告诉学生一些基本的符号,比如标画错别字、增加、删除、修改等,或者给学生印发一份批阅的蓝本,然后让学生按照规定的符号去批改同学的作文。
最好能在两人或三人组合中进行,便于合作交流,速度较快的同学可用不同颜色的笔批阅其他同学已经修改过的作文。
有不同的意见拿到小组中共同讨论,或争议较大一时得不出定论,则可邀请老师加入。
比较典型的例子,教师还可拿到班上讨论,让学生在反复地参与中加深印象,以免在自己的作文中出现类似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对字、词、句的修改基本掌握以后,便可按照类似的程序进行篇章结构的修改。
当然,修改篇章结构的难度会更大一些,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更为重要。
初中作文互评标准及操作细则第一篇:初中作文互评标准及操作细则初中作文互评标准一、作文评改标准。
6项基本内容,每项15分:(1)是否符合题目要求;(2)立意是否明确、正确;(3)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典型、具体;(4)结构是否完整,段落划分是否合理;(5)语言是否规范、通顺;(6)书写是否端正,文面是否整洁。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5~15分1.立意深刻。
2.构思独特。
3.语言优美。
4.富有个性。
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出现以下情况,可酌情扣分1.不足700字,酌情扣5~15分。
2.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字不计),最多扣3分。
3.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3~5分。
4.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扣5~10分。
二、改评的具体方法及要求。
(1)通读全文,标出错别字、病句及标点运用不当之处(同时可写出眉批、旁批、尾批),可以为同学改,也可以留给本人去改。
(2)再读全文一遍,按照标准评改文章内容,找出优缺点。
(3)写出总的评语(评语要客观公正,既肯定优点,也要指出不足,尽可能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4)依据标准,逐项打分,并打出总分。
(5)标名改评者姓名。
三、互改互评,共同提高。
改评小组成员在改评过程中,应相互帮助,有疑问或争议时可展开讨论。
四、推选范文。
互评结束后,评改小组推选公认好的文章,有特色的文章或进步明显的同学的文章。
五、复查讲评,张贴佳作。
完成了以上程序后,教师把互评互改过的作文全部收上来,全部过目复查一遍。
在讲评课上对做得出色的给予表扬,对做得一般的给予鼓励,对做得不太妥的给予中肯的指正。
然后精心选出七八篇优秀的作为典型例文让学生反复欣赏比较,借鉴学习。
六、自己修改,鼓励成功。
上述环节结束后,把作文本还给作者。
作者认真阅读评语及修改意见,总结文章得失。
也可针对评语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与评改者进行讨论。
第二篇:初中作文互评标准初中作文互评标准一、出示评改标准。
作文讲评10项基本内容,即(1)文体符合要求;(2)中心明确;(3)内容具体;(4)条理清楚,结构完整;(5)语言通顺、简洁;(6)表达方式恰当;(7)错别字和病句少;(8)标点符号使用正确;(9)格式正确;(10)书写端正、文面整洁。
学生互评互改作文
一、评改原则:尊重同学,不取笑他人;本着学习的心态,多看他人优点,“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二、在作文题目后面上评改者姓名。
三、默读作文,边动笔:
1.圈出错别字、语病、标点——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累计计分;一处语病扣1分,扣完5分为止;一处错误标点扣1分,扣完5分为止。
2.用破浪线划出描写具体的
语句,优美的句子,准确的词语等。
四、判断卷面①字体是否工整,字迹是否清晰。
②是否整洁。
五、判断标题和字题:①缺标题扣5分。
②字数不足的,每少50字扣1分。
六、内容和中心:
1.题意:是否紧扣作文题,符合要求+10~0
2.中心:是否明确、集中。
+10~0
3.内容:①是否真实。
②材料是否典型。
+10~0
4.感情:①是否真挚。
②思想是否健康。
+10~0
5.结构:①层次是否清晰。
②是否完整。
+10~0
6.语言①是否通顺、流畅。
②是否富于变化。
+10~0
七、加分(四项中有一项比较突出就可依据该项酌情给分,不需四项兼顾)
1.创新①见解新颖。
②材料新鲜。
③构思精巧。
④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⑤有个性色彩。
2.文采①用词贴切。
②句式灵活。
③善于运用修辞方法。
④文句有表现力。
3.丰富①材料丰富。
②论据充实。
③形象丰满。
④意境深远。
4.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抄袭:要有证据,确认是抄袭的作文,课判为0-10分。
写评语:
1.优点、亮点
2.存在问题、疑问:
3.修改建议:
4.总分:
5.写上评改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