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零件的清洗、检验与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388.50 KB
- 文档页数:43
一、目的为确保零件清洁度,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需要进行清洗的零件,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零件、塑料零件、橡胶零件等。
三、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检查清洗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 准备所需清洗剂、水、清洁工具等。
- 根据零件材质和污渍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洗剂。
2. 预清洗- 将零件放入清洗槽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进行初步冲洗。
- 用软毛刷或海绵轻轻刷洗零件表面,去除表面的灰尘和轻污。
3. 化学清洗- 根据零件材质和污渍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如碱性清洗剂、酸性清洗剂、溶剂等。
- 将清洗剂按比例配制成溶液,倒入清洗槽中。
- 将零件浸泡在清洗剂溶液中,浸泡时间根据污渍程度而定,一般为10-30分钟。
- 浸泡过程中,可适当加热或搅拌,以加快清洗速度。
4. 清洗- 将零件从清洗剂溶液中取出,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的清洗剂。
- 使用压缩空气或专用清洗工具对零件进行吹扫,去除表面残留的水分。
- 将清洗后的零件放置在干燥区域,自然晾干或使用干燥设备进行干燥。
6. 检查- 清洗后的零件应无油污、无锈迹、无残留清洗剂。
- 对关键零件进行显微镜检查,确保其表面质量符合要求。
四、注意事项1. 清洗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2. 清洗剂应根据零件材质和污渍情况选择,避免对零件造成腐蚀或损伤。
3. 清洗剂应定期更换,防止污染和失效。
4. 清洗设备应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
5. 清洗后的零件应妥善存放,避免再次污染。
五、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应熟悉清洗剂的性质和操作规程,避免误操作。
2. 清洗剂应妥善储存,远离火源、热源和易燃物质。
3. 清洗过程中,如发生意外,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六、监督与考核1. 生产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情况。
2. 对违反本规程的行为,应进行严肃处理。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生产部负责解释。
第2篇1. 引言为了保证零件的清洁度和表面质量,确保后续加工和使用的可靠性,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机械零件清洗有什么样的分类在工厂中一旦工程上的机械设备因为时间太长不去清洗的话就会容易使得零件损坏,那么你知道应该怎么去清洗干净机械零部件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机械零件清洗的分类,希望能帮到你。
机械零件清洗的分类(1)擦洗。
将零件放入装有柴油、煤油或其他清洗液的容器中,用棉纱擦洗或用毛刷刷洗。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设备简单,但效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小型零件。
一般情况下不宜用汽油,因其有溶脂性,会损害人的健康且易造成火灾。
(2)煮洗。
将配置好的溶液和被清洗的零件一起放入用钢板焊制尺寸适当的清洗池中,用池下炉灶将其加温至80~90 ℃,煮洗3~5 min即可。
(3)喷洗。
将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清洗液喷射到零件表面以清除油污。
此方法清洗效果好,生产效率高,但设备复杂,适于清洗形状不太复杂、表面有严重油垢的零件。
(4)振动清洗。
将待清洗的零件放在振动清洗机的清洗篮或清洗架上,并浸没在清洗液中,通过清洗机产生振动模拟人工漂涮动作和清洗液的化学作用去除油污。
(5)超声清洗。
靠清洗液的化学作用与引入清洗液中的超声波振荡共同作用,以去除油污。
机械零件的类型第1类主要用于精密机械,对配合的稳定性要求很高,要求零件在使用过程中或经多次装配后,其零件的磨损极限不超过零件尺寸公差值的10%,这主要应用在精密仪器、仪表、精密量具的表面、极重要零件的摩擦面,如汽缸的内表面、精密机床的主轴颈、坐标镗床的主轴颈等。
第2类主要用于普通的精密机械,对配合的稳定性要求较高,要求零件的磨损极限不超过零件尺寸公差值的25%,要求有很好密合的接触面,其主要应用在如机床、工具、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表面、锥销孔,还有相对运动速度较高的接触面如滑动轴承的配合表面、齿轮的轮齿工作面等。
第3类主要用于通用机械,要求机械零件的磨损极限不超过尺寸公差值的50%,没有相对运动的零件接触面,如箱盖、套筒,要求紧贴的表面、键和键槽的工作面;相对运动速度不高的接触面,如支架孔、衬套、带轮轴孔的工作表面、减速器等等。
零件清洗常见方法(一)机械清洗1.手工清除法用手工的办法,使用金属刷子、刮刀等工具去清除零、部件表面的污垢。
此法还包括用棉、丝织品、合成纤维造品和麂皮等擦拭零、部件表面,以去除污垢。
2.机械工具清理法用电动或者风动工具去带动金属刷子、软砂轮等去清除零、部件表面的积碳、锈蚀、漆层等。
3.压缩空气吹扫法用压缩空气去吹扫覆盖在零、部件表面的干尘土、油泥等。
4.高压水冲洗法5.磨料清洗法用由压缩空气流或者压力水流导向的软磨料和硬磨料撞击零件表面,使污垢层破坏,并与残渣一起带走。
主要用去清除积碳、锈蚀和漆层。
(二)物理-化学清洗这类办法主要是采用各种清洗介质,使零、部件表面的污垢软化和溶解,最后达到清除的目的。
根据清洗介质和零件表面的作用方式不同,否以分为以下几种:1.浸洗、煮洗法;2.压力冲洗法;3.蒸汽浴清洗法;4.超声波清洗法;5.电化学清洗法;6.熔盐清洗法。
上述二类办法外,机械清洗类办法比较简单,其外有的清洗办法,如磨料清洗法,拟在零、部件清洗一章外结合具体零件的清洗去加以说明。
本章仅就物理-化学清洗办法作进一步的叙述。
第一节浸洗及煮洗浸洗、煮洗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清洗办法。
浸洗是将待清洗的零、部件浸泡在清洗液外,依托清洗液和污垢之间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而使污垢逐渐软化、亲松,逐步转为逛离状态,最终从零、部件表面脱落下去。
浸洗的清洗时间较长,效率也比较低。
但它具有清洗设备简单、需用的人工少等优点,果而还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煮洗是将清洗液加热直至沸腾的一种清洗办法。
清洗液在加热过程外,清洗性能进一步进步。
同时,油污及油脂也果温度升高而软化或者溶化,清洗液被加热后上下自然对流,使污垢易于从被清洗件上清洗下去。
煮洗的效率要较浸洗的为高。
浸洗、煮洗所使用的清洗设备主要有清洗槽和加热系统。
清洗槽的结构和尺寸应根据待清洗件的尺寸和形状去确定。
总的要求是:1)应使被清洗件全部浸没在清洗液外;2)被清洗件不应与四周槽壁接触;3)被清洗件不能过分接近槽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