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确定性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80
《工程经济学》教案设计2024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工程经济学授课对象: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授课时间:2024年春季学期课程目标:1. 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工程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大纲1. 引言工程经济学的定义和重要性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 基础知识时间价值的概念利息与利率现金流量分析3. 经济评价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动态评价方法不确定性分析4. 项目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步骤市场分析与预测技术可行性分析5. 工程项目的融资与投资融资渠道与方式投资决策分析6. 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管理策略7. 案例分析典型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实际案例讨论三、教学内容详细设计第一讲:引言教学目标:了解工程经济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掌握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教学内容:1. 工程经济学的定义工程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和评价的学科。
其目的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选择最优的工程项目方案。
2. 工程经济学的重要性提高工程项目决策的科学性。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3. 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4. 工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确定性分析与不确定性分析相结合教学方法:讲授法:系统介绍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说明工程经济学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课后作业: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工程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动态。
思考并讨论:工程经济学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应用前景。
第二讲:基础知识教学目标:掌握时间价值的概念。
理解利息与利率的计算方法。
学会现金流量分析。
教学内容:1. 时间价值的概念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增值。
影响时间价值的因素:时间、利率、通货膨胀等。
第四讲组织中的决策我们关注的是集体决策,人类的正确或错误的决策如何做出,灾难性的后果如何发生,人类聚集在一起是为了达成单个个人无法达成的东西。
一、决策的定义和分类1.定义决策(decision-making),就是指管理者通过分析各种备选方案,对面临的机会或威胁做出反应,做出关于特定的组织目标和行动方案的决定。
2.分类1)机会反应型决策/威胁反应型决策有的决策是被动的。
2)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定规则来指导所有的程序性决策行为。
与组织日常运作有关的绝大多数决策都是程序性决策。
人不喜欢不确定,人也不喜欢非常确定性。
人类社会的大多数决策是program,对于个人和企业也是。
中国与外国的区别在于精密性程度不一样。
3.管理者对于某一行动是否会带来所预期的结果并不能确定,甚至在更为模糊的情况下,管理者对于其希望实现的目标都不明确。
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形成预测不确定事件的规则。
4.在没有规则可供遵循的情况下,管理者该如何做出决策呢?Learning by doing 一个决策者能力的高下决定于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的判断力。
西方政府非常强调稳定性,强调制度对个人的约束。
管理学的观点强调能力,这个事换个人就不行了。
二、经典决策模型1.经典决策模型一定要记住文献对话,把自己的研究摆脱对策性的研究。
不完整的,有缺陷的,起点是经典决策模型。
1)不仅要选出方案,还有列出影响。
2)隐含的假定:信息完备,无不对称对自己的偏好非常了解3)最理想,最大化的状态下进行决策三、行政管理决策模型马奇和西蒙发展出了行政管理决策模型(administrative model),来解释为什么决策是一种具有内在不确定性的、充满风险的过程;管理者极少依据经典决策模型所描述的方式进行实际决策。
观察行为本身,很多管理行为并不是按人们期待的最佳状态1)有限理性:西蒙最杰出的贡献。
Bounded rationality.人的决策能力受到认知决策的约束。
第四讲预测与不确定性分析第一节概述一、预测的定义及特点1.预测的定义预测(forecasting),就是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运用科学的手段去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以此规律去推断未来的过程。
预测作为一门科学,其理论和方法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天气、气象等各个领域,形成了军事预测、经济预测、科技预测等多门学科。
预测在药物经济学中的应用是经济预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预测分析的定义及与决策分析的关系预测分析是在用药成本和效果的预测过程中,根据过去和现在预测未来,以及根据已知的去推测未知的各种科学的专门分析方法,一般的预测分析是西方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技术,使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必然产物,其在药物经济学中的应用则晚于此。
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医药学的工作人员需根据预分析的各种结果再进一步的比较研究权衡利害得失,扬长避短。
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被选方案中作出最优抉择,就被称为“决策分析”,预测是为决策分析服务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条件。
很明显,没有符合客观实际的预测,要作出最优化的决策是根本不可能的。
3.预测的原则和特点①延续性:在药物经济学中,过去和现在的某种发展规律将会延续下去,并假定决定过去和现在发展的条件,同样适用于未来,预测分析根据这一原则和特点,就可以把未来视作历史的延伸进行推测,比如趋势预测法。
②相关性:相关性是指药物经济学中某些成本和效果变量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根据这一原则和特点,我们就可以利用对某些经济变量的分析推测受它们影响的另一个(另一些)经济变量的发展规律性,如因果预测分析法就是运用了这一原则和特点进行预测的。
③相似性:相似性是指药物经济学中不同成本、效果所遵循的发展规律有时会出现相似的情况,根据这一原则和特点,我们就可以利用已知变量的发展规律推出未知变量的发展趋势,如判断法就是运用了这一原则和特点。
第四讲中⼼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第四讲中⼼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句法分析是句⼦分析的基础,是句⼦理解和解释的关键。
在长期的语法研究中,⼈们形成了⼀系列的句法分析⽅法——析句⽅法。
析句⽅法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备受重视。
汉语语法研究⽅法的发展,实质上也可以归结为析句⽅法的发展。
析句⽅法最早出现的就是中⼼词分析法。
⼀、中⼼词分析法(成分分析法)1.中⼼词分析法的内涵从1898年《马⽒⽂通》诞⽣到40年代,汉语语法研究基本上是在传统语法学的间架⾥进⾏的。
传统语法学是模仿古代希腊的语法体系。
按这套体系,分析语法的标准是意义,⽤意义来划分实词词类;凭施事、受事来确定主语、宾语;在句法分析⽅⾯,采⽤句⼦成分分析法(最早是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法》使⽤),认定句法分析就是分析⼀个句⼦的句⼦成分,⽽作为⼀个句⼦(单句)必须具备六⼤成分——主语、谓语(主要成分),宾语、补⾜语(次要成分),定语、状语(附带成分);⽽在确定句⼦成分时,要求先找出句⼦的两个中⼼词(名词中⼼词和动词中⼼词)以作为全句的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主语和谓语,从⽽依次找到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等六种句法成分。
2.中⼼词分析法图解⽅法⑴划线分析法⽐较通⽤的符号是:主语谓语兼语~~~ 宾语~~~ 补语< > 定语( ) 状语[ ]如:淘⽓的弟弟已经做完了今天的作业。
第⼀步,找出中⼼词:弟弟、做第⼆步,看动词后有⽆宾语,划出;淘⽓的弟弟已经做完了今天的作业第三步,依次找出连带成分:定语、状语,补语、成为:淘⽓的弟弟已经做完了今天的作业⑵关系式图解法弟弟|| 做| 作业淘⽓的已经完了今天的3.中⼼词分析法的作⽤及局限中⼼词分析法的优点是:⑴⽅法简便,易于操作。
⼀个句⼦,特别是⼀些⽐较长、结构⽐较复杂的句⼦,可以很快分出句⼦的主⼲和枝叶,从⽽便于提纲挈领,主次分明。
⑵有利于归纳句型。
因为经过中⼼词分析以后,句⼦的格局⽐较清楚了,因此可以归纳出汉语的句型系统,对语⽂教学有⼀定的帮助。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教学提纲一、教学目的及要求西方管理理论是以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发展为主线,以西方管理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为轴,全面、详尽研究介绍管理理论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代表性理论和管理学家的管理思想。
通过西方管理理论的讲授和学习,使学员了解西方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脉络,主要掌握西方管理理论发展各阶段主要学派理论的基本原理、主要观点、如何借鉴等问题,为经济管理专业课的学习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必读书目:李兴山主编:《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参考书目:孙耀君主编:《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二、教学时间及考核方式共安排76学时,其中面授24学时,答疑辅导4学时,课外自学48学时;结业考试为闭卷考试。
三、授课内容:第一讲西方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概况一、西方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五个阶段(一)孕育产生阶段(18世纪至19世纪末)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的产生对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
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思想背景,这一时期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罗伯特.欧文等的思想为早期的管理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至20世纪初)主要有三大流派,即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组织理论。
(三)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20年代末至60年代),主要有人际关系理论、个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四大研究领域。
(四)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主要有管理过程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等11个流派。
(五)八九十年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20世纪8、90年代以后)1.比较管理理论的兴起2.企业文化热3.非理性主义倾向开始抬头4.传统管理理论方兴未艾,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5.学习型组织理论兴起6.“知识型”、“智能型”企业理论二、西方管理理论的三次变革与五个演变过程(一)西方管理理论的三次大变革,亦称管理的三次革命:第一次管理革命,以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为起点、标志看西方国家由经验管理转向了科学管理;第二次管理革命,以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为起点,标志看西方管理由“经济人”假说的管理理论转向了以“社会人”假说的管理理论;第三次管理革命是以二次世界大战为起点,主要以管理理论和实践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标志,完成了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