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伤口换药评分标准.doc
- 格式:doc
- 大小:556.00 KB
- 文档页数:2
涪陵中心医院三基技能考核——伤口换药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项目内容要求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
目的与患者沟通操作换药目的:1、观察伤口的情况和
变化;2、针对各种伤口的清洁或污染程度,通过
规范的换药操作,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伤口愈合;
3、保护伤口,避免再损伤;
4、预防及控制伤口继
发性感染
8
适应症每叙述1一项的2分,满分6分 6
操作前准备了解患者换药部位,对操作过程可能出现的状况作
出评价,按需准备物品
10
患者取适宜体位 3 保护患者隐私、注意保暖 4
操作步骤
术者洗手、戴口罩、帽子10
原则上应能充分暴露伤口,揭去敷料:外层敷料可
用手取下(3分),内层敷料应用镊子除去(3分)
6
观察伤口,了解渗出:观察伤口有无红肿、出血、
有无分泌物及其性质,创面皮肤、黏膜、肉芽组织
的颜色变化等
5
消毒手法、顺序正确10 覆盖伤口,固定敷料(胶布方向应与创口、肢体或
躯干长轴垂直)
2
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10 更换下来的敷料集中放于弯盘内,倒入污桶10
操作后处理
嘱患者保护伤口 3 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整理用物 3 换药时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含取无菌物品方法) 5 操作过程流畅,完成质量良好 5
总分100
考核时间:评委签名:。
换药术及评分标准 【适应证】 1.术后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
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每天换药1次。
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并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流;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拔除。
6.橡皮管引流伤口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
【准备工作】1.换药前半小时内不要扫地,避免室内尘土飞扬;了解病人的伤口情况;穿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碗两个,盛无菌敷料;弯盘1个(放污染敷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镊子2把,剪刀1把,备酒精棉球、干棉球、纱布、引流条、盐水、碘伏棉球、胶布等。
3.让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利于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
【操作步骤】1.用手取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及外引流物;与伤口粘着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湿润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2.用两把镊子清洁伤口,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镊子接触敷料作为传递。
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
用盐水棉球清洗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或脓液,由内向外,注意移除创口内异物、线头、死骨及腐肉等。
棉球一面用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
不得用擦洗过创面周围皮肤的棉球沾洗创面。
严格防止将纱布、棉球遗留在伤口内。
在换药过程中,假如需用两把镊子(或钳子)协同把沾有过多盐水或药液的棉球拧干一些时,必须使相对干净侧(左手)镊子位置向上,而使接触伤口侧(右手)镊子位置在下,以免污染。
3.分沁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可用消毒溶液(如优锁)冲洗。
如需放置引流,应先用探针或镊子探测创腔方向、深浅和范围,然后再用探针或镊子送入油纱布或引流条,或浸过雷夫努尔药液的纱布引流条,但不能塞得太紧。
换药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换药术是外科临床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之一,对于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换药术的操作流程,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水平,特制定以下换药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一、准备工作(20 分)1、操作者准备(10 分)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洗手并消毒(5 分)。
如有一处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熟悉患者病情及伤口情况(5 分)。
未了解病情及伤口情况不得分。
2、物品准备(10 分)换药包(内有弯盘 2 个、镊子 2 把、剪刀 1 把)、无菌敷料、碘伏棉球、酒精棉球、生理盐水、胶布等(5 分)。
每缺一项扣 1 分。
检查物品的有效期及包装完整性(5 分)。
未检查不得分。
二、操作流程(60 分)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信息(5 分)。
未核对患者信息不得分。
2、向患者解释换药目的及过程,取得患者配合(5 分)。
未解释不得分。
3、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伤口(5 分)。
体位不合适扣 3 分,伤口暴露不充分扣 2 分。
4、去除原有敷料(10 分)先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5 分)。
操作顺序错误扣 3 分。
若敷料与伤口粘连,用生理盐水浸湿后再轻轻揭开(5 分)。
未浸湿强行揭开扣 3 分。
5、观察伤口情况(10 分)观察伤口的颜色、渗液、气味等(5 分)。
未观察不得分,观察不全面扣 2 分。
如有异常,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5 分)。
未记录或报告不得分。
6、消毒伤口(10 分)用碘伏棉球从伤口中心向外消毒,范围至少 5cm(5 分)。
消毒顺序错误或范围不够扣 3 分。
对于感染伤口,先用酒精棉球消毒周围皮肤(5 分)。
未消毒周围皮肤扣 3 分。
7、覆盖敷料(10 分)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5 分)。
选择不当扣 3 分。
敷料覆盖伤口,胶布固定(5 分)。
固定不牢固扣 2 分。
三、注意事项(20 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10 分)。
如有违反无菌原则的操作,一处扣 5 分。
感染伤口换药评分标准
选手参赛号:赛室号:比赛开始时间:月日时分
选手报告参赛号码,比赛计时开始
项目考核内容标分扣分及说明备注
目的
2 分
清洁伤口,控制感染,促进愈合 2
评估病人
4 分1.病人病情及伤口局部情况
2.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
3.做好解释:目的、注意事项
1
1
2 1.自身准备:洗手(六步法)、戴口罩、帽子,必要时穿
隔离衣及戴手套
2
准备2.患者准备:向病人解释换药目的,消除紧张情绪,配合
操作,注意保暖,并嘱陪人出室。
2
14分3. 环境:温度适宜,相对独立,注意保护隐私
4.用物:无菌碗、器械、消毒棉球,胶布(必要时备绷带)、
生理盐水、75/%酒精、3%双氧水、引流物、敷料、污物盘、
2把无菌钳子(或镊子)、标本容器。
2 8
1.环境准备:调节换药室或病房内的温度;调节换药室或 5
病房内的照明;接病人到换药室,不能走动的病人在床边
换药,请注意遮挡病人;协助病人选择舒适体位,伤口下
置治疗巾,并注意保暖。
2.除沾染敷料:再次核对病人,检查伤口敷料外观情况;10
由外向内先用手取下外层敷料;使用两把钳子(镊子)换
药,其一夹无菌棉球、纱条、纱布等,另一夹持接触伤口
的敷料等物品;用右手持钳(或镊子)揭去内层敷料,内
层敷料若与创面粘贴,应用生理盐水浸湿后轻柔除去。
3.清理伤口:观察伤口;用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25 实无菌切口或拆线由内向外消毒,感染伤口则由外向内消毒,
施消毒范围应超过将要覆盖的敷料范围;用生理盐水棉球或
65
其他药物棉球轻轻吸去伤口内渗出物;沾污分泌物的棉球
分放入专用容器内;用器械剪除坏死组织、痂皮等;将凡士
林纱条或盐水、药物纱条置入伤口内并送达伤口底部,不
能堵塞外口;用无菌纱布敷盖伤口,敷料所盖范围应超过
伤口2-3cm,外用胶布或绷带妥善固定;留取标本送细菌
培养。
4.创面用药:一般创面不用药;感染创面根据细菌培养药 5
敏试验结果酌情用抗生素或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5.置引流物:根据伤口深度和创面情况置入适宜的引流物。
5
6.包扎伤口:根据伤口分泌物量,加盖纱布6-8 层以上; 5
外用胶布固定(必要时用绷带包扎);安置病人。
7.终末处理5
8.记录 5
口述注意事项:
1.两把镊子不可混用,一把夹无菌敷料,另一把接触伤口
敷料。
注意事项
5 分2.引流物切勿堵塞创口外口,要保持创口底小口大,不形
成死腔或假道而影响创口正常愈合。
3.肉芽组织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不需要在创口内应用抗
5
生素。
4.操作过程中应具有受伤观念,保护隐私。
5.发现伤口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
1. 操作熟练,动作轻柔,注意保护病人。
综合评价
5 10分 5
2. 消毒隔离概念清楚。
操作时间_______分钟( 限时6 分钟)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时间每超过30 秒扣 1 分
总分100 得分
比赛结束时间:时分裁判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