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政治联考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政治联考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政治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共16题;共48分)

1. (3分) (2017高二上·桂林期中) 每年农历3月3,广西各地都举行3月3系列活动,这一活动主要属于()

A . 经济现象

B . 道德现象

C . 文化现象

D . 政治现象

2. (3分)“勿以善小而不为”,在我国,“微志愿”的概念逐渐被关注和推广。“微志愿”倡导人人都是志愿者,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能为志愿服务作贡献。“微志愿”有利于()

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②弘扬中华美德,指引前进方向

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④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3. (3分) (2017高二上·浙江期中) 《朗读者》掀起朗读热潮,而线下活动“朗读亭”掀起朗读风尚。朗读亭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圆形麦克风就可以朗读自己心中的篇章,限时3分钟。录制的素材会当天传回北京,下周六出现在新一期的《朗读者》节目中。这种方式打通线上与线下的距离,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这说明()

①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②倡导全民阅读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③朗读文化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主流④文化活动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4. (3分) (2016高三上·平江期中) 有人认为偌大的中华,如果没有一种道德的凝聚力,那么各种啼笑皆非将俯首皆是,一个没有独立文化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只能在屈辱中生存,在解体、灭亡的边缘徘徊。这一观点说明()。

①我国文化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④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5. (3分) (2017高二上·牡丹江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我国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是因为()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力量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6. (3分)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就必须()

①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②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④重点发展文化产业,追求经济效益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7. (3分)下列选项中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A . 置之死地而后生——刻舟求剑

B .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心外无物

C .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固步自封

D . 人两次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8. (3分)叙利亚军方2016年12月29日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停火,但实现永久停火的前景有着不确定性。在停火问题上,叙政府信任俄罗斯和伊朗,但并不信任土耳其政府。停火目的是实现政治对话,如果政治对话难以推进,停火自然难以维系。然而俄罗斯和土耳其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政策并不完全一致,双方在巴沙尔去留问题上存在分歧。此分歧意味着()

①俄土双方对叙利亚问题的意识都是不正确的反映

②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③人们要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立场不同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差异性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③

9. (3分) (2016高二上·重庆期中) “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把丝绸之路从传统线形的“商贸路”变成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经济带”,逐步建设一个连接南亚、中亚和西亚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网络,为各国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持久动力。这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只能在实践活动中形成

②有机整合各个要素,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

④要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10. (3分)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说明()

A . 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

B . 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C . 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 . 事物的联系复杂多样,人们无法具体把握

11. (3分) (2017高二下·宜昌期中) 下列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又体现了发展观的是()

①邯郸学步②一箭双雕③吐故纳新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12. (3分) (2017高二上·重庆月考) 宋代诗人陈简斋的诗作:“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下列与此诗句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②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③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④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3. (3分) (2017高二下·河北期中) 实现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要采取产业精准扶贫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兜底脱贫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四个一批”措施,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根据材料,从方法论角度看,打赢这场攻坚战,关键在于()

A . 准确把握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B . 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内在动力

C . 研究事物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 超越历史条件,创新扶贫开发路径

14. (3分) (2019高二下·鄂尔多斯开学考)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唯物史观看,尊重劳动和劳动群众是因为()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②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

③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

④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5. (3分) (2017高二上·思南期末) 当前在很多学校学生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节俭的教育。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A . 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B . 是立足国情的正确价值选择

C . 是正确认识矛盾的前提

D . 是正确解决一切矛盾的关键

16. (3分)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从哲学上看,这里强调青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因为()

A . 一切工作都应该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

B . 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C . 价值观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 .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52分。) (共4题;共52分)

17. (12分) (2018高一下·诸暨期末)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兴起,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网络强国”。

材料一:网络强国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打造网络强国,就犹如一条新的长征之路,我们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就应当秉承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长征精神。

材料二:近年来,浙江省积极响应网络强国建设,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紧紧抓住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给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表现形式、商业模式带来深刻变革。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回答,打造网络强国为什么要秉承长征精神?

(2)运用影响文化发展因素的知识,说明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是如何影响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

18. (12分) (2018高二上·武汉期中) 2018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25周年。《消法》颁布时,正值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对消费者权利的内涵规定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比如对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只要求保证消费信息真实性,而对其准确性、完整性没有作出规定。《消法》实施的20多年来,我国的消费品质量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消费者权利的认知和消费者权利的保护,还有很多的不如意。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全新的消费模式,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了对《消法》的修订工作。在总结实践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新《消法》于2014年3月15日正式实施。新《消法》的实施,为消费者提供了法律支撑,有效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说明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的依据。

(2)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相关知识,分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历程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19. (14分)(2016·金华模拟)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材料一:表:2011-2015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图:2011-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材料二: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了新常态,供需错位的矛盾格局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上有两大任务:一是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的、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中释放出来;二是为提供中高端消费服务的“朝阳产业”输送更多的劳动力、资金、金融和技术。

材料三:供给和需求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二者缺一不可,而且要对称平衡才能维持经济的平衡健康发展。过去,我们过多强调了需求侧管理,忽略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重要的是,一味刺激需求会带来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1)

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

结合材料二,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该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

结合材料三,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

20. (14分) (2017高二下·垦利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大以来,一个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历史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山东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坚持求真务实,转变了唯国内生产总值的政绩观念,弱化对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的考核,提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要与经济发展同步。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一个百分点。山东“十三五”规划强调,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十三五”期间山东将重点突出沿黄经济区“黄河、区域、开放”三大优势,培育一批产值超百亿的地方特色经济强县(市),发挥文化资源富集优势,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培育以齐鲁文化、儒家文化、黄河文化为主题的山东文化品牌体系。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对材料一进行分析。

(2)结合材料二,说明山东“十三五”规划的思路体现了哪些哲学方法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共16题;共4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52分。) (共4题;共52分)

17-1、

17-2、

18-1、

18-2、

19-1、

19-2、

19-3、

20-1、

20-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