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构造与识图
- 格式:pdf
- 大小:4.82 MB
- 文档页数:46
市政道路识图,必看必看必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素材:市政设计,建设人才市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城市道路概论道路按其所处位置、交通性质及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五种。
一、作用交通运输、公共空间、城市规划二、组成1.车行道—机动、非机动2.人行道—人行地下通道,人行天桥3.平侧石—又称路缘石,便于排水、保护路缘4.附属设施—排水设施、交通设施、绿化景观等三、城市道路分级表1-11.快速路快速路应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应实现交通连续通行,单向设置不应少于两条车道,并应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2.主干路主干路应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应以交通功能为主。
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3.次干路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应以集散交通的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4.支路支路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沿街以居住建筑为主。
四、城市道路网1.方格网式 便于建筑物布置,交通组织简单,易于识别方向;对角线两点绕行路程长。
2.放射环形式 中心区与郊区联系短捷,道路分工明确,易适应自然地形;易把车流导向市中心。
3.自由式 利用自然地形,节省投资,形式自然;影响建筑物布置,不易识别方向。
4.混合式 综合以上三种的优点。
五、城市道路的基本要求1.保证汽车行驶稳定性:不翻车、不倒溜、不侧滑2.保证行车通畅:足够的通行宽度和高度,保证视距,减少交叉3.合理的路线平面、纵断面设计4.必要的绿化景观5.满足通行能力和交通量要求 几个概念(1)视距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应使驾驶员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道路路面,以便及时发现路面上有障碍物或对向来车,使汽车在一定的车速下能及时制动或避让,从而避免事故。
驾驶人从发现障碍物开始到决定采取某种措施的这段时间段内汽车沿路面所行驶的最短行车距离,称为视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