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识图与构造
- 格式:ppt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81
《市政工程识图与构造》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市政工程识图与构造课程编号:2000059Z课程类别:职业能力必修课程适用专业:市政工程技术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学时:126学分:7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市政工程识图与构造是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
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市政工程基本构造方法,掌握市政工程图纸的识读知识。
本课程服务于市政工程施工与管理过程中有关操作的各基本环节,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并为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需要学生较多地动手参与教学活动。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掌握投影的基本原理,绘图方法、识图能力;掌握市政道路、桥涵、管道等的构造原理及常见构造做法。
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后续课:《市政桥梁工程》、《市政道路工程》、《市政管道工程》、《市政工程力学与结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的模式,采用以市政工程识图的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工作任务来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将该课程设计成任务引领型课程。
本课程所设计的相关工作任务是以市政施工企业工作岗位作为课程主线,将本课程分解为市政工程初识、建筑识图基本知识、投影基本原理、市政立面图识读、市政剖断面识读、城市道路工程图识读、城市桥梁工程图识读和隧道与涵洞工程图识读等几个逐步递进的任务,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市政工程识图的过程。
同时按照岗位工作任务的操作要求,倡导学生在“做”中“学”。
市政工程识图与构造》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市政工程识图与构造课程编号:2000059Z 课程类别:职业能力必修课程适用专业:市政工程技术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学时:126学分:7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市政工程识图与构造是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
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市政工程基本构造方法,掌握市政工程图纸的识读知识。
本课程服务于市政工程施工与管理过程中有关操作的各基本环节,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并为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需要学生较多地动手参与教学活动。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掌握投影的基本原理,绘图方法、识图能力;掌握市政道路、桥涵、管道等的构造原理及常见构造做法。
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后续课:《市政桥梁工程》、《市政道路工程》、《市政管道工程》、《市政工程力学与结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的模式,采用以市政工程识图的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工作任务来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将该课程设计成任务引领型课程。
本课程所设计的相关工作任务是以市政施工企业工作岗位作为课程主线,将本课程分解为市政工程初识、建筑识图基本知识、投影基本原理、市政立面图识读、市政剖断面识读、城市道路工程图识读、城市桥梁工程图识读和隧道与涵洞工程图识读等几个逐步递进的任务,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市政工程识图的过程。
同时按照岗位工作任务的操作要求,倡导学生在“做”中“学”。
《市政工程识图与构造》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30601 适用专业: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授课单位: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学时:78编写执笔人:审定负责:一、课程性质《市政工程识图与构造》是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图纸的识读能力,让学生掌握市政工程施工图绘图、识图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工作过程中能熟练绘制和识读市政工程施工图。
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利用各种信息渠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态度,立足专业能力善于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3)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4)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职业道德。
3.专业能力目标:掌握画法几何的基本知识和市政工程施工图绘制的基础知识,熟悉市政施工图的各项内容,能熟练绘制和识读市政工程施工图。
为发展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达到施工技术指导与施工管理岗位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前续课程:本课程安排在大一上学期,无前续课程;(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为下列后续课程: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市政桥涵工程施工、市政管道工程施工等、施工生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等提供专业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本课程分为11个教学单元五、教材的选用(1)教材选取的原则: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指导思想,贯彻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材与实际结合、操作与管理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使用以道路勘测设计过程为主线的高职高专教材。
(2)推荐教材:张力、李世华主编,《市政工程识图与构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3)参考教材:林国华主编,《画法几何与土建制图》.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六、教师要求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2. 掌握基于市政工程施工图识读与绘制为导向的教学法;3.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4.具有系统的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理论知识;5.具备市政工程图纸解读与分析的能力;6.课内实践部分指导教师必须具备现场工作经验。
市政工程识图与构造复习题(课程代码392345)一、选择题1、正投影法是指:( )A.投射线都相交于投射中心,投射出形体投影的方法B.投射线互相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投射出形体投影的方法C.由互相平行的投射线投射出形体投影的方法D.投射线互相平行且倾斜于投影面,投射出形体投影的方法2、下图所示AB直线是:( )A.水平线B.正平线C.侧平线D.一般倾斜直线3、下图所示的平面是:()A.水平面B.侧垂面C.铅垂面D.一般倾斜平面4、在下图中已知形体的三面投影图,则与其吻合的轴测图是:( )5、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分布钢筋的作用是:( )A.起架立作用B.主要受力钢筋C.承受剪力D.固定钢筋的位置并分配荷载到受力钢筋6、结构施工图一般包括施工说明、基础图、各层结构平面图以及( )。
A.设备图B.构件详图C.装修图D.门窗构造图7、某双车道公路转弯路段需加宽,若其上行驶汽车后轴至前保险杠距离为5米,转弯半径R=125米,则加宽值应为:( A )。
A.0.2 B.0.1 C.0.05 D.0.088、在右边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图中,3号钢筋为:( )A.位于板的上层,6mm直径,间距为200mmB.位于板的下层,6mm直径,间距为200mmC.位于板的下层,6mm直径,距板边缘200mmD.位于板的上层,6mm直径,距主筋200mm9、在上图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图中,1号钢筋为( )A.位于板的上层,8mm直径,间距为150mmB.位于板的下层,8mm直径,间距为150mmC.位于板的下层,8mm直径,距板边缘150mmD.位于板的上层,8mm直径,距3号钢筋150mm10、在上图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图中,4号钢筋为:( )A. 位于板的上层,6mm直径,间距为200mmB. 位于板的下层,6mm直径,间距为200mmC. 位于板的下层,6mm直径,距板边缘200mmD. 位于板的上层,6mm直径,距主筋200mm11.沥青混凝土路面初压紧跟摊铺机后进行,宜采用( )静压1~2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