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基本原则
- 格式:pptx
- 大小:133.53 KB
- 文档页数:4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应收账款和预付款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应收账款和预付款的业务活动。
第三条应收账款和预付款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规性: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政策。
2. 安全性:确保资金安全,防止坏账和损失。
3. 效率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资金周转。
4. 透明性:加强内部监督,确保管理过程公开透明。
第二章应收账款管理第四条应收账款是指公司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收取的款项。
第五条应收账款管理流程:1. 销售合同签订:销售部门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明确付款条款。
2. 发票开具:财务部门根据销售合同开具发票。
3. 跟踪催收:销售部门定期跟踪应收账款,对逾期款项进行催收。
4. 坏账核销:对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按照会计准则进行核销。
第六条应收账款监控:1. 建立应收账款台账,详细记录每一笔应收账款的信息。
2. 定期分析应收账款结构,识别风险客户。
3. 对高风险客户,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第三章预付款管理第七条预付款是指公司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前,预先向客户收取的款项。
第八条预付款管理流程:1. 合同签订:销售部门与客户签订合同,明确预付款比例和支付时间。
2. 预付款申请:销售部门根据合同向财务部门提出预付款申请。
3. 预付款支付:财务部门审核无误后,办理预付款支付手续。
4. 预付款核销:销售部门根据合同履行情况,办理预付款核销手续。
第九条预付款监控:1. 建立预付款台账,详细记录每一笔预付款的信息。
2. 定期核对预付款使用情况,确保资金使用合理。
3. 对大额预付款,实施专项监控,防止资金滥用。
第四章内部控制第十条建立应收预付款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
第十一条加强对销售、财务等关键岗位的监督,防止舞弊行为。
第十二条定期对应收预付款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五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由财务部负责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资产之应收及预付款项) ⼩企业会计准则分总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费⽤、利润及利润分配、外币业务、财务报表、附则10章90条,下⾯店铺准备了关于资产之应收及预付款项部分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提供给⼤家参考! 【准则原⽂】第九条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企业在⽇常⽣产经营活动中发⽣的各项债权。
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和预付账款。
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发⽣额⼊账。
【解读】本条是关于应收及预付款项定义、构成和会计处理的规定。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特征 (⼀)应收及预付款项是⼩企业⽇常⽣产经营活动中发⽣的。
如销售产成品或商品、外购原材料或商品过程中发⽣的应收账款或预付账款;⼜如职⼯因公或因私向本企业借款产⽣的其他应收款,等等。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本质是债权。
但是,应收款项最终会收到货币资⾦,预付账款则是收到所购物资或劳务。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构成 应收及预付款项根据产⽣的原因不同,可分为应收款项和预付账款。
应收款项可以理解为“别⼈⽋⼩企业钱,但钱尚未收到”,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和其他应收款等;预付账款则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如根据合同规定预付的购货款,租⾦以及外包⼯程的⼯程款等。
预付账款可以理解为“⼩企业将钱预先付给对⽅”,但⽬的是为了取得实物⽽不是重新收回现⾦。
三、应收及预付款项的计量原则 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实际发⽣额⼊账。
即在实务中,⼩企业应当根据合同、协议、发票等凭证列⽰的⾦额记录应收款项或预付账款。
四、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应收票据的内容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成品或材料,下同)、提供劳务等⽇常⽣产经营活动⽽收到的商业汇票(银⾏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中华⼈民共和国票据法》第⼆⼗⼆条规定:“商业汇票必须记载下列事项:表明“汇票”的字样;⽆条件⽀付的委托;确定的⾦额;付款⼈名称;收款⼈名称;出票⽇期;出票⼈签章。
教案初级会计实务应收及预付款项一、教学目标1. 理解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的定义及分类。
2. 掌握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原则。
3. 学会运用会计分录处理应收及预付款项业务。
4. 能够正确进行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核算和分析。
二、教学内容1. 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的定义及分类应收款项的定义及分类预付款项的定义及分类2. 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实际发生制原则3. 应收款项的会计分录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的会计分录收到应收账款时的会计分录坏账损失的会计分录4. 预付款项的会计分录预付账款时的会计分录收到货物或服务时的会计分录预付款项的核销会计分录5.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核算和分析应收账款的核算方法预付账款的核算方法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分析指标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的定义、分类、会计处理原则及会计分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会计分录处理应收及预付款项业务。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核算和分析方法,促进学生互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初级会计实务教材。
2. 教案: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3. 案例材料:相关案例及数据。
4.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会计分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4.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初级会计实务应收及预付款项(续)六、教学内容(续)6.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披露应收账款的披露预付账款的披露其他应收款和预付款的披露7.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措施预付账款的管理措施应收及预付款项的风险控制8.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审计应收账款的审计程序预付账款的审计程序审计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注意事项9.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税务处理应收账款的税务处理预付账款的税务处理税务审计中的应收及预付款项问题10. 实际案例分析与演练分析应收账款坏账的处理案例分析预付款项在特定业务场景中的应用学生模拟操作,处理应收及预付款项的业务流程七、教学方法(续)1. 讲授法:讲解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披露、管理、审计及税务处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应收及预付款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确保公司资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应收及预付款业务,包括但不限于销售、采购、投资等领域的应收及预付款项。
第二章应收账款管理第三条应收账款是指公司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而形成的债权。
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确保应收账款的安全回收。
第四条销售部门在签订销售合同时,应明确付款期限、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并将合同副本报财务部门备案。
第五条财务部门应定期核对销售合同与实际发货情况,确保应收账款数据的准确性。
第六条对于应收账款,公司应按以下原则进行管理:(一)按客户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客户采取不同的信用政策。
(二)定期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信用政策。
(三)建立应收账款台账,详细记录每笔应收账款的产生、回收等情况。
(四)对逾期应收账款,采取催收措施,包括电话催收、书面催收等。
(五)对长期逾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及时采取法律手段进行追讨。
第三章预付款管理第七条预付款是指公司因采购商品、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而预付的款项。
公司应建立预付款管理制度,确保预付款的安全使用。
第八条采购部门在签订采购合同时,应明确预付款比例、支付时间、违约责任等条款,并将合同副本报财务部门备案。
第九条财务部门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支付预付款,并跟踪合同执行情况。
第十条对于预付款,公司应按以下原则进行管理:(一)对预付款项目进行事前审批,确保资金使用合理性。
(二)建立预付款台账,详细记录每笔预付款的支付、使用等情况。
(三)对预付款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四)对预付款项目完成后,及时办理结算手续,确保款项回收。
第四章监督与考核第十一条公司应定期对应收及预付款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十二条对应收及预付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
第十三条对在应收及预付款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应收及预付款项作为金融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
而应收款项产生于企业的购销活动或非购销活动,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其中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项目产生于企业的购销活动,其他应收款产生于企业的非购销活动;预付款项则是指企业因购买商品或劳务而预先支付给有关单位的款项。
企业应严格将不同内容的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分类加以核算,以正确反映、监督各种短期债权的发生及收回情况,保证企业这部分资产的安全完整,加速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
一、应收票据随着赊销、赊购等商品交易方式的不断发展与活跃,企业间结算关系由单一依赖于银行逐步转为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相结合的结算方式。
商业汇票结算方式的出现并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就是这一转变的重要方面之一。
企业采用这一结算方式销售产品、商品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在会计上作为应收票据处理。
(一)应收票据概述应收票据是指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尚未兑现的商业汇票。
商业汇票是一种记录付款日期、付款地点、付款金额和付款人,并由出票人(收款人或付款人或承兑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符合条件的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连同贴现凭证向银行申请贴现。
商业汇票按是否计息可分为不带息商业汇票和带息商业汇票。
不带息商业汇票是指商业汇票到期时,承兑人只按票据面值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票据,即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
带息商业汇票是指商业汇票到期时,承兑人必须按票面金额加上应计利息向承兑人或被背书人支付票款的票据,即: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票据利息。
在我国,应收票据一般按其面值计价,即企业收到应收票据时,应按照票据的票面价值入账。
但对于带息的应收票据,应于期末,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和确定的利率计提利息,计提的利息应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企业应设置“应收票据”账户。
一、目的为了规范幼儿园财务管理,加强应收账款和预付款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幼儿园的经济利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内所有与应收账款和预付款相关的业务活动。
三、职责分工1. 财务部:负责制定应收预付管理制度,监督实施,定期对应收预付款进行清理和分析,确保资金安全。
2. 教务部:负责审核应收预付款的相关资料,确保业务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3.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应收预付款业务负总责,确保业务流程的规范和合规。
4. 员工:遵守本制度,按照规定进行应收预付款的申请、审批、结算等操作。
四、应收账款管理1. 应收账款是指幼儿园因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形成的尚未收回的款项。
2. 应收账款的管理原则:a. 坚持真实性原则,确保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b. 坚持合规性原则,确保应收账款业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幼儿园规章制度。
c. 坚持及时性原则,及时催收应收账款,降低坏账风险。
3. 应收账款的管理流程:a. 销售部门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应开具正规发票,并将发票等相关资料提交财务部门。
b. 财务部门对销售部门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登记应收账款账目。
c. 财务部门定期与销售部门核对应收账款账目,确保账实相符。
d. 财务部门定期催收应收账款,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追回欠款。
五、预付款管理1. 预付款是指幼儿园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前,预付给供应商的款项。
2. 预付款的管理原则:a. 坚持合规性原则,确保预付款业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幼儿园规章制度。
b. 坚持必要性原则,确保预付款的支出与幼儿园的实际需求相符。
c. 坚持安全性原则,确保预付款的安全。
3. 预付款的管理流程:a. 采购部门在采购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提出预付款申请,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提交财务部门。
b. 财务部门对采购部门的申请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办理预付款手续。
c. 采购部门在收到商品或服务后,将发票等相关资料提交财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