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应收和预付款项知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52.92 KB
- 文档页数:54
应收及预付款项加⼊收藏 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企业在⽇常⽣产经营过程中发⽣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
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预付款项则是指企业因购买商品或劳务等⽽预先⽀付给有关单位的款项,如预付账款等。
1、应收票据 (1)应收票据的核算内容 ①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采⽤商业汇票⽀付⽅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收到的商业汇票。
②商业汇票按承兑⼈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承兑汇票;按是否计息划分为不带息商业汇票和带息商业汇票。
③应收票据到期值计算 不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价值=应收票据的⾯值 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价值=应收票据⾯值+利息 (2)应收票据的核算 ①取得应收票据时,应借记“应收票据”科⽬,贷记“主营业务收⼊”、“应交税⾦——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
②收回到期票款时,不带息票据按其票⾯⾦额借记“银⾏存款”科⽬,贷记“应收票据”;带息票据按收回票款借记“银⾏存款”科⽬,按票据账⾯余额贷记“应收票据”科⽬,按其差额贷记“财务费⽤”科⽬(未计提利息部分)。
(3)转让票据 应收票据背书转让时,按实际取得物资成本借记“物资采购”或“原材料”等科⽬,按专⽤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按票⾯余额贷记“应收票据”,如有差额,借记或贷记“银⾏存款”科⽬。
应收票据不得计提坏账准备,但是,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所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时,应将其账⾯余额转⼊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2、应收账款 (1)应收账款的核算内容: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因销售产品、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2)应收账款的核算 应收账款的⼊账价值包括销售产品、商品、材料和提供劳务的价款,以及代购货⽅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确定⼊账价值时应考虑有关的折扣因素。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收⼊》的规定,企业应收账款的⼊账价值应当按总价法予以确认。
应收和预付账款知识点应收和预付账款是财务报表中的两个重要项目,这两个项目反映企业海外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应收账款是企业向客户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后未收到的款项,而预付账款则是企业预付给供应商的货款或服务费用。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企业日常经营中的一项重要资产,它们代表着企业向客户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后未收到的货款。
当企业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客户通常不会立即支付全部的货款,这就会导致企业需要拥有应收账款来等待客户付款。
应收账款通常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
短期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期望收到的款项,通常是一个会计年度内的收入。
而长期应收账款是指企业不指望在短期内收到的款项,通常是大额交易或与客户签订长期协议的结果。
对于企业来说,应收账款的管理至关重要。
如果企业无法及时收回欠款,就会造成现金流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无法支付账单、还清债务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因此,企业应该寻求减少账龄过长、坏账率高的应收账款,并通过各种手段促进客户及时付款,例如提供质量更好的产品和服务、销售前进行信用评估、提供优惠等。
预付账款预付账款是企业预先支付供应商的货款或服务费用,通常是为了获得更有利的采购条件或保证某一资源的稳定供应等原因。
预付账款通常可以分为两种:预付采购款和预付订金。
预付采购款是企业为了获得更有利的采购条件而提前向供应商支付的货款。
例如,一个电子设备制造商可能会预付一名制造商几百万美元,以确保在他们需要零部件时能及时获得供应。
预付采购款通常被视为一项投资,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库存和提高交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预付订金是企业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或服务时向客户收取的费用。
例如,一个酒店可能会要求客户在预订房间时支付一定的订金,以确保房间在客户到达时能保留。
预付订金可以作为企业的一种短期融资手段,但需要注意,如果客户最终不购买产品或服务,预付订金可能会被视为收入,这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第二节应收及预付款项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
一、应收票据(一)应收票据概述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商业汇票是一种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定日付款的汇票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计算,在汇票上记载具体到期日。
根据承兑人不同,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是指由付款人签发并承兑,或由收款人签发交由付款人承兑的汇票。
付款人收到开户银行的付款通知,应在当日通知银行付款。
银行承兑汇票是指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出票人)签发,由承兑银行承兑的票据。
企业申请使用时,应向承兑银行按票面金额的万分之五交纳手续费,应于当日支付票款,未足额交存票款则按每日万分之五利息。
(二)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1取.得应收票据和收回到期票据因债务人抵偿前欠货款而取得的应收票据,借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借:应收票据贷:应收账款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借记“应收票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借:应收票据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商业汇票到期收回款项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
借:银行存款贷:应收票据2应.收票据的转让实务中,企业可以将自己持有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
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
二、应收账款(一)应收账款的内容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二)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企业应设置“应收账款”科目,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的企业,预收的账款也在“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预收的账款。
会计学之应收及预付款项1. 介绍在会计领域中,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与客户或供应商之间的交易项。
应收款项是指企业向其他企业或个人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后所需收取的款项,而预付款项则是指企业提前向供应商支付购买商品或服务所需付出的款项。
本文将详细介绍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基本概念、会计处理方法以及在财务报表中的呈现方式。
2. 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2.1 记录应收款项当企业向客户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后,应及时记录相关的应收款项。
一般来说,应收款项的账户应该单独设置,以便于管理和监控。
在记录应收款项时,需要包括以下信息:•客户名称•销售日期•销售金额2.2 应收款项的确认和核销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后,企业需要确认客户是否能够按时支付应收款项。
如果客户无法如期支付,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坏账准备。
一般来说,企业会将坏账准备列为损失项目,并通过调整应收款项的账面余额来进行核销。
同时,有些客户可能会提前支付一部分或全部的应收款项。
这部分款项被称为预收款,在核销时需要注意与应收款项的区分。
2.3 应收款项的催收在实际经营中,企业有时需要催收应收款项以确保及时收款。
常用的催收方式包括电话通知、发出催款函等。
催收过程中,要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其付款意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3.1 记录预付款项当企业提前向供应商支付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款项时,需及时记录相关的预付款项。
与应收款项一样,预付款项的账户也应该单独设置。
在记录预付款项时,需要包括以下信息:•供应商名称•付款日期•付款金额3.2 预付款项的确认和摊销预付款项往往是提前支付长期合同或大额采购项目所需的款项。
在确认款项后,企业需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进行摊销。
摊销的方式可以是线性摊销、逐次摊销或其他方式,具体取决于合同约定和企业的会计政策。
3.3 预付款项的调整有时,企业可能会提前支付一笔预付款项,但由于各种原因合同未能达成或采购项目取消。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调整预付款项的账面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