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的基本概念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92.23 KB
- 文档页数:12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一、电路基本概述1.电流流经的路径叫电路,它是为了某种需要由某些电工设备或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它的作用是A: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B:传递和处理信号(如扩音机、收音机、电视机)。
一般电路由电源、负载和连接导线(中间环节)组成。
(1)电源是一种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或电信号的装置,如:发电机、电池和各种信号源。
(2)负载是将电能或电信号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或信号的用电装置。
如电灯、电动机、电炉等都是负载,是取用电能的设备,它们分别将电能转换为光能、机械能、热能。
(3)变压器和输电线是中间环节,是连接电源和负载的部分,它起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2. 电路分为外电路和内电路。
从电源一端经过负载再回到电源另一端的电路,称为外电路;电源内部的通路称为内电路。
3.电路有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
(1)通路是连接负载的正常状态;(2)开路是R→∝或电路中某处的连接导线断线,电路中的电流I=0,电源的开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电源不输出电能。
例如生产现场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开路电压很高,将对工作人员和设备造成很大威胁;(3)短路是相线与相线之间或相线与大地之间的非正常连接,短路时,外电路的电阻可视为零,电流有捷径可通,不再流过负载。
因为在电流的回路中仅有很小的电源内阻,所以这时的电流很大,此电流称为短路电流。
短路也可发生在负载端或线路的任何处。
产生短路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绝缘损坏或接线不慎,因此经常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情况是一项很重要的安全措施。
为了防止短路事故所引起的后果,通常在电路中接入熔断器或自动断路器,以便发生短路时,能迅速将故障电路自动切除。
4、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供电;(2)电路必须是闭合回路;5、电路的功能:(1)传递和分配电能。
如电力系统,它是由发电机,升压变压器,输电线、降压变压器、供配电线路和各种高、低压电器组成。
(2)传递和处理信号。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归纳一、基本概念1.电路:若干电气设备或器件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构成电流的通路。
2.电路功能:一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二是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3.集总参数电路近似实际电路需满足的条件: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l(长度)远小于电路正常工作频率所对应的电磁波的波长λ,即l 。
4.电流的方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5.关联参考方向: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压降的参考方向一致。
6.支路:由一个电路元件或多个电路元件串联构成电路的一个分支。
7.节点: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连接点。
8.回路:电路中由若干支路构成的任一闭合路径。
9.网孔:对于平面电路而言,其内部不包含支路的回路。
10.拓扑约束:电路中所有连接在同一节点的各支路电流之间要受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约束,任一回路的各支路(元件)电压之间要受到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约束,这种约束关系与电路元件的特性无关,只取决于元件的互联方式。
U(直流电压源)或是一定的时间11.理想电压源:是一个二端元件,其端电压为一恒定值Su t,与流过它的电流(端电流)无关。
函数()S12.理想电流源是一个二端元件,其输出电流为一恒定值I(直流电流源)或是一定的时间Si t,与端电压无关。
函数()S13.激励:以电压或电流形式向电路输入的能量或信号称为激励信号,简称为激励。
14.响应:经过电路传输处理后的输出信号叫做响应信号,简称响应。
15.受控源:在电子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或电流不由其自身决定,而是受到同一电路中其它支路的电压或电流的控制。
16.受控源的四种类型:电压控制电压源、电压控制电流源、电流控制电压源、电流控制电流源。
17.电位:单位正电荷处在一定位置上所具有的电场能量之值。
在电力工程中,通常选大地为参考点,认为大地的电位为零。
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对参考点的电压。
18.单口电路:对外只有两个端钮的电路,进出这两个端钮的电流为同一电流。
19.单口电路等效:如果一个单口电路N1和另一个单口电路N2端口的伏安关系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单口电路对端口以外的电路而言是等效的,可进行互换。
电路基本概念和规律一、电流1.电流(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条件:①有自由移动的电荷;②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注意:形成电流的微粒有三种:自由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
其中金属导体导电时定向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液体导电时定向移动的电荷是正离子和负离子,气体导电时定向移动的电荷是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
(3)公式①定义式:qIt=,q为在时间t内穿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注意:如果是正、负离子同时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q是两种离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
②微观表达式:I=nSve,其中n为导体中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个数,q为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S 为导体的横截面积,v为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度。
(4)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注意: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但它的运算遵循算术运算法则,是标量。
(5)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1 mA=10–3 A,1 μA=10–6 A。
2.电流的分类方向不改变的电流叫直流电流;方向和大小都不改变的电流叫恒定电流;方向周期性改变的电流叫交变电流。
3.三种电流表达式的比较分析1.电源:通过非静电力做功使导体两端存在持续电压,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电动势(1)定义: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 C 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
(2)表达式:qW E =。
(3)物理意义: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注意:电动势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跟电源的体积无关,跟外电路无关。
(4)方向:电动势虽然是标量,但为了研究电路中电势分布的需要,规定由负极经电源内部指向正极的方向(即电势升高的方向)为电动势的方向。
(5)电动势与电势差的比较1.电阻(1)定义式:I U R =。
(2)物理意义: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电路的基本概念新授课一、电路1、概念:电流所经过的路径。
2、组成:电源——将其他形式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负载——将电能转变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中间环节——导线、开关。
3、作用: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传递和处理电信号。
4、电路模型:由一些理想元件组成的电路。
5、电路图:6、内电路:电源内部的通路。
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
7、电路状态:(1):通路:a:电源的端电压U与负载电流I的关系可用电源的外特性来确定。
U=E-rI 或 I=E/R+rb:满载:工作在额定条件下的电路状态。
例:轻载:低于额定条件下的电路状态。
过载:高于额定条件下的电路状态。
(2):开路:电路中I=0;端电压U=E,且U方向与电动势的E方向相反。
此时端电压称为开路电压。
(3):短路:短路I sC很大,I sC =E/r端电压U=0,负载中的电流I=0,内压降U r=E二、电流和电流密度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导体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
2、电流强度(简称---电流):a:定义:Ib:单位:安(A)、毫安(mA)、微安(uA)1A=103 mA=106 uA3、电流方向:(1)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2)参考方向:假定的电流方向。
注意:在电路中所标出的方向均为参考方向。
例:设定参考方向后,代入方程求解,若得I>0,则说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若得I<0,则说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4、电流分类:直流电流(DC) I交流电流(AC) i5、电流密度:(1)定义:当电流在导体的横截面上均匀分布时,电流与导体横截面积的比。
(2)公式:J=I/S单位:安/毫米2三:电压U1、电压就是电路中两点的电为之差。
2、方向∶(1)规定: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2)参考方向:参考极性假定的电压方向。
表示方法:(1)双下标;例:(2)箭头;例:(3)用“+ ”和“ - ”极性符号;例:3、单位:伏特4、求解方法:(1)利用两点电位之差。
电路的基本概念
1.电路:为了某种目的,把电源与电子元件与负载连接起来即成为
电路。
(举例)
2.实际电路:是为完成某种预期的目的而设计、安装、运行的,由
电路器件和电路部件相互连接而成,具有特定的功能。
3.电路的功能:传输与处理信息、能量的传递、电量的测量、存贮
信息以及控制计算等功能。
4.电源和负载:在实际电路中,电能或电信号的发生器称为电源,
用电设备称为负载。
5.激励和响应:激励是对电源
..而言的,电压和电流是在电源的作用
下产生的,因此电源又称为激励源;响应是对负载
..而言的,由激励作用而在电路中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有时,根据激励和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把激励称为输入,响应称为输出。
6.电路模型: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是由理想电路元件
......相互连接而成的。
7.理想元件:即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际元件加以理想化,忽略它的次
要的性质,并用一个足以表征其主要性能的模型来表示它。
理想电路元件是组成电路模型的最小单元,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且具有精确的数学定义。
电路的基本概念什么是电路电路是指由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通过各种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连接而成的路径。
电路可以是一条简单的导线,也可以是复杂的电子设备中的电路板。
电路可以用来完成各种功能,如控制电器的开关,传输和处理信息等。
电流与电压电路中最基本的概念是电流和电压。
电流是指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通常用安培(A)来表示。
电流的方向是电荷的正向流动方向。
电压是指单位正电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通常用伏特(V)来表示。
电压的方向是电荷正向移动的方向。
电阻和欧姆定律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会遇到阻碍,这种阻碍叫做电阻。
电阻的大小常用欧姆(Ω)来表示。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以下关系:V = I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欧姆定律说明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基本关系。
串联与并联电路在电路中,元件可以串联连接或者并联连接。
串联电路是指电流依次通过多个元件。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元件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个元件电阻之和。
并联电路是指电流在元件之间分成多个分支流动。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元件的电压,总电阻等于各个元件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串联和并联是电路中最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
电容和电感除了电阻,电路中还有两种重要的元件,即电容和电感。
电容是指两个导体之间存在相对分离的电荷,它能储存电荷并在电路中释放。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电感是指通过电流在电路中产生的磁场而储存电能的元件,它能抵抗电流的变化。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根据电流的性质,电路可以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直流电路是指电流方向不变,大小稳定的电路。
交流电路是指电流方向和大小都随时间变化的电路。
在直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是恒定的;而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会按正弦函数的规律进行周期性变化。
电路的基本元件电路中常用的基本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以及这些元件的组合,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计时电路等。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第一节 电路的概念、组成和作用一、电路的概念电路是电流的通路,是为了某种需要而由一些电工设备或元件按照一定方式联接而成的闭合回路。
二、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的(一)电源电源是供应电能的设备。
它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二)负载负载,是对取用电能设备的统称。
(三)中间环节中间环节是指联接电源和负载的部分.三、电路的作用(一)电路能够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
(二)电路能够实现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四、电路的激励与响应激励(输入):作用在电路上的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响应(输出):由于激励在电路各部分产生的电压和电流。
第二节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一、电流(一)电流的概念把电荷有规则的定向运动现象,称为“电流”。
(二)电路的大小和种类所谓电流强度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电流分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两种。
1.直流电流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电流.2.交流电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电流,称为“交流电流.对于直流,其电流强度(I )等于单位时间(t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 )。
I=tQ (1-1) (三)电流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I)----安(A );电量(Q )----库仑(C );时间(t )----秒(s )(四)电流的方向习惯上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二、电压(一)电压的概念定义: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在数值上等于把单位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所作的功。
(二)电压的大小和单位用公式表示为(1-2) 上式说明:(1)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在数值上等于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到b 点所作的功,也就是单位正电荷从a 点到b 点所失去的能量。
(2)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等于这两点的电位之差,所以电压又叫做“电位差”。
(三)电压的方向电压方向规定为高电位点指向低电位点。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 电路的基本概念1.1 电路是什么首先,我们得知道,电路就像是一条“水管”,不过这里流动的不是水,而是电。
想象一下你在家里打开水龙头,水顺着管道流动,电流也是如此。
电路里有很多“组件”,像是电池、导线、开关和灯泡,它们共同工作,就像一支乐队,齐心协力奏出动听的乐章。
电池就像是乐队的指挥,它提供电力,让电流得以流动。
而导线则像是乐器之间的连接,确保每一个音符都能完美地传递。
1.2 电流与电压接下来,我们得聊聊电流和电压。
电流就像是流水的速度,单位是安培(A),而电压则是推动电流流动的力量,单位是伏特(V)。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水流的压力不足,那么水就流不动,这就是电压的重要性。
电压高,电流就能“畅通无阻”,低了就容易卡壳。
电流和电压是电路里的好伙伴,缺一不可。
2. 基本定律2.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可是电路中的一颗明珠,它告诉我们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简而言之,欧姆定律的公式是 V = I * R,其中 V 是电压,I 是电流,R 是电阻。
想象一下,电流就像是小溪,电阻则是溪流中的石头,石头越多,水流就越难过去。
这个公式就像一张“通行证”,帮助我们了解在不同情况下,电流是如何受到影响的。
2.2 基尔霍夫定律然后我们要提到的是基尔霍夫定律,它就像是电路的交通规则。
基尔霍夫有两个定律,第一个是电流定律,意思是进入某个节点的电流总和等于离开的电流总和。
第二个是电压定律,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闭合回路中,各个部分的电压总和要等于零。
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就像是一个小镇的交通,所有的车辆都要遵循规则,才能保持畅通无阻。
3. 电路中的应用3.1 日常生活中的电路现在我们可以看看电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想象一下,你在晚上打开灯,电路就开始工作,电流流动,灯泡发光,瞬间照亮整个房间。
这一切都是电路在背后默默付出。
还有那些高科技的设备,比如手机、电脑,它们的电路设计得非常复杂,却都遵循着上述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电路的基本概念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第一节电路一、电路的基本组成1.什么是电路图1-2 手电筒的电路原理图 电路是由各种元器件(或电工设备)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的总体,为电流的流通提供了路径。
2.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电源(供能元件):为电路提供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如电池、发电机等)。
(2)负载(耗能元件):使用(消耗)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如灯泡等用电器)。
(3)(3) 控制器件:控制电路工作状态的器件或设备(如开关等)。
(4) 联接导线:将电器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如各种铜、铝电缆线等)。
3.电路的状态(1) 通路(闭路):电源与负载接通,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气设备或元器件获得一定的电压和电功率,进行能量转换。
(2) 开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又称为空载状态。
(3) 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接,输出电流过大对电源来说属于严重过载,如没有保护措施,电源或电器会被烧毁或发生火灾,所以通常要在电路或电气设备中安装熔断器、保险丝等保险装置,以避免发生短路时出现不良后果。
二、电路模型(电路图)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也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简称为电路图。
例如,图图1-1 简单的直流电路1-2所示的手电筒电路。
理想元件:电路是由电特性相当复杂的元器件组成的,为了便于使用数学方法对电路进行分析,可将电路实体中的各种电器设备和元器件用一些能够表征它们主要电磁特性的理想元件(模型)来代替,而对它的实际上的结构、材料、形状等非电磁特性不予考虑。
表1-1常用理想元件及符号第二节电流和电压一、电流的基本概念电路中电荷沿着导体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流动的方向(或负电荷流动的反方向),其大小等于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符号I或i(t)表示,讨论一般电流时可用符号i。
设在t = t2-t1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 = q2-q1,则在t时间内的电流强度可用数学公式表示为式中,t为很小的时间间隔,时间的国际单位制为秒(s),电量q的国际单位制为库仑(C)。
电流i(t)的国际单位制为安培(A)。
常用的电流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A、千安kA等,它们与安培的换算关系为1 mA = 10-3A; 1 A = 10-6 A; 1 kA = 103 A二、直流电流如果电流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相等,则称之为稳恒电流或恒定电流,简称为直流(Direct Current),记为DC或dc,直流电流要用大写字母I表示。
直流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在I-t坐标系中为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三、交流电流如果电流的大小及方向均随时间变化,则称为变动电流。
对电路分析来说,一种最为重要的变动电流是正弦交流电流,其大小及方向均随时间按正弦规律作周期性变化,将之简称为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记为AC或ac,交流电流的瞬时值要用小写字母i 或i(t)表示。
四、电压1.电压的基本概念电压是指电路中两点A、B之间的电位差(简称为电压),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作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V)、千伏(kV)等,它们与伏特的换算关系为1 mV = 103 V; 1 V = 106 V; 1 kV = 103 V2.直流电压与交流电压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之为稳恒电压或恒定电压,简称为直流电压,用大写字母U表示。
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随时间变化,则称为变动电压。
对电路分析来说,一种最为重要的变动电压是正弦交流电压(简称交流电压),其大小及方向均随时间按正弦规律作周期性变化。
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要用小写字母u 或u (t )表示。
第三节 电 阻一、电阻元件电阻元件是对电流呈现阻碍作用的耗能元件,例如灯泡、电热炉等电器。
电阻定律: SlR ρ= ——制成电阻的材料电阻率,国际单位制为欧姆 · 米( · m) ;l ——绕制成电阻的导线长度,国际单位制为米(m);S ——绕制成电阻的导线横截面积,国际单位制为平方米(m 2) ;R ——电阻值,国际单位制为欧姆()。
经常用的电阻单位还有千欧(k)、兆欧(M),它们与 的换算关系为1 k = 103 ; 1 M = 106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有关,衡量电阻受温度影响大小的物理量是温度系数,其定义为温度每升高1C 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百分数。
如果设任一电阻元件在温度t 1时的电阻值为R 1,当温度升高到t 2时电阻值为R 2,则该电阻在t 1 ~ t 2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温度系数为如果R 2 > R 1,则 > 0,将R 称为正温度系数电阻,即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果R 2 < R 1,则 < 0,将R 称为负温度系数电阻,即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显然 的绝对值越大,表明电阻受温度的影响也越大。
R 2 = R 1[1 (t 2-t 1)]第四节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一、欧姆定律 电阻元件的伏安关系服从欧姆定律,即U = RI 或 I = U/R = GU其中G = 1/R ,电阻R 的倒数G 叫做电导,其国际单位制为西门子(S)。
二、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阻电阻值R 与通过它的电流I 和两端电压U 无关(即R = 常数)的电阻元件叫做线性电阻,其伏安特性曲线在I -U 平面坐标系中为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电阻值R 与通过它的电流I 和两端电压U 有关(即R 常数)的电阻元件叫做非线性电阻,其伏安特性曲线在I -U 平面坐标系中为一条通过原点的曲线。
图1-4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通常所说的“电阻”,如不作特殊说明,均指线性电阻。
第五节电能和电功率一、电功率电功率(简称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电路元件或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发出的电能。
两端电压为U、通过电流为I的任意二端元件(可推广到一般二端网络)的功率大小为P = UI功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瓦特(W),常用的单位还有毫瓦(mW)、千瓦(kW),它们与W 的换算关系是1 mW = 103 W; 1 kW = 103 W吸收或发出:一个电路最终的目的是电源将一定的电功率传送给负载,负载将电能转换成工作所需要的一定形式的能量。
即电路中存在发出功率的器件(供能元件)和吸收功率的器件(耗能元件)。
习惯上,通常把耗能元件吸收的功率写成正数,把供能元件发出的功率写成负数,而储能元件(如理想电容、电感元件)既不吸收功率也不发出功率,即其功率P = 0。
通常所说的功率P又叫做有功功率或平均功率。
二、电能电能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电路元件或设备吸收或发出的电能量,用符号W表示,其国际单位制为焦尔(J),电能的计算公式为W = P · t = UIt通常电能用千瓦小时(kW · h)来表示大小,也叫做度(电):1度(电) = 1 kW · h = 106 J 。
即功率为1000 W 的供能或耗能元件,在1小时的时间内所发出或消耗的电能量为1度。
解:该电灯平均每月工作时间t = 4 30 = 120 h ,则 W = P · t = 60 120 = 7200 W · h = kW · h即每月消耗的电能为度,约合为 106 107 J 。
三、电气设备的额定值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和电路元件能够长期安全地正常工作,规定了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等铭牌数据。
额定电压——电气设备或元器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允许施加的最大电压。
额定电流——电气设备或元器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额定功率——在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下消耗的功率,即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
额定工作状态——电气设备或元器件在额定功率下的工作状态,也称满载状态。
轻载状态——电气设备或元器件在低于额定功率的工作状态,轻载时电气设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或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例1-1】有一功率为60 W 的电灯,每天使用它照明的时间为4小时,如果平均每月按30天计算,那过载(超载)状态——电气设备或元器件在高于额定功率的工作状态,过载时电气设备很容易被烧坏或造成严重事故。
轻载和过载都是不正常的工作状态,一般是不允许出现的。
四、焦尔定律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焦尔热)为Q = I2RtI ——通过导体的直流电流或交流电流的有效值,单位为A。
R ——导体的电阻值,单位为。
T ——通过导体电流持续的时间,单位为s。
Q ——焦耳热单位为J。
本章小结本章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内容包括:一、电路电路是由各种元器件(或电工设备)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的总体,为电流的流通提供了路径。
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负载、控制器件和联结导线等四个部分。
电路有通路、开路、短路等三种状态。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也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简称为电路图。
二、电流在电场力作用下,电路中电荷沿着导体的定向运动即形成电流,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流动的方向(或负电荷流动的反方向),其大小等于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
电流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为直流电流。
电流的大小及方向均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则称为交流电流。
三、电压电压是指电路中两点A、B之间的电位差,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 点移动到B点所作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之为直流电压。
电压的大小及方向均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则称为交流电压。
四、电功率与电能电功率是电路元件或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发出的电能,P = UI 。
电能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电路元件或设备吸收或发出的电能量,W = P·t =UIt1度(电) = 1kW · h = 106 J。
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和电路元件能够长期安全地正常工作,规定了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等铭牌数据。
五、电阻1. 电阻元件是对电流呈现阻碍作用的耗能元件,电阻定律为S l R ρ=。
电阻元件的电阻值一般与温度有关,衡量电阻受温度影响大小的物理量是温度系数,其定义为温度每升高1C 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百分数,即 )(12112t t R R R --=α 。
2. 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关系服从欧姆定律,即U = RI 或 I = U/R = GU 。
其中,电阻R 的倒数G 叫做电导,其国际单位制为西门子(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