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最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信息窗1(精品)
- 格式:ppt
- 大小:4.20 MB
- 文档页数:13
参加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图形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小学王化聚[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7-20页。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启发谈话:同学们,一提到2008年,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在奥运会上你最想看到什么?师述: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因为国旗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2、出示图片:信息窗1的部分图片和一些不属于轴对称特点的图片提问:你能把它们按图形的特点分成两类吗?(学生可以自己动脑分类、有困难的也可以在小组中交流)讨论: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动脑思考,并回答)对于古巴的国旗是否是对称图形,意见可能不一致。
说明我们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进一步研究对称图形。
对称图形也分好几类,小学阶段只研究其中的一类——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前面我们已确认的对称的旗帜图片,都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
二、探究新知(一)动手操作,理解概念1、尝试用剪刀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动手前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使你剪得又快又能保证得到的肯定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学生尝试动手剪,教师巡视。
)互相欣赏剪出的作品。
交流剪的方法。
(先将纸对折,然后再剪。
)为什么这样做?2、小组探究:先判断一组交通图标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再结合自己前面的动手剪与交流的结论,小组合作研究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小组汇报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1作业1.请你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描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并用字母标出来。
【题目来源】改编【资料来源】青岛版五下第4页第1题【参考答案】2.按要求画圆。
(1)半径3厘米。
(2)直径7厘米。
【题目来源】改编【资料来源】青岛版五下第4页第2题【参考答案】示意图如下:3.天坛主要由圜(yuán)丘和祈谷两坛组成。
圜丘坛俗称祭天台,共有三层。
请你根据下表中圜丘坛的相关数据填空。
【题目来源】改编【资料来源】青岛版五下第7页信息窗2【参考答案】4.下面涂色部分是扇形吗?是扇形的在()里打“√”,不是扇形的在()里打“×”号。
()()()()【题目来源】改编【资料来源】青岛版五下第4页第4题【参考答案】(√)(×)(×)(√)5.体育课上做“掷沙包”游戏,老师让同学们围成一个圆形。
为什么这样做?想一想,说一说。
【题目来源】原创【参考答案】围成圆圈可以保证每个同学投掷的距离相等,投掷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6. 在下面图形中,你能分别画出几条对称轴?画一画。
【题目来源】改编【资料来源】青岛版五下第5页第6题【参考答案】7.填一填。
r = r = r =【题目来源】改编【资料来源】青岛版五下第5页第7题【参考答案】r =2cm r =2.5dm r =2m8.(1)用数对表示圆心o的位置:(,)。
(2)将图中的圆先向下平移5格,再向右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圆。
(3)以点(10,6)为圆心画一个圆,使其直径是上圆的3倍。
【题目来源】改编【资料来源】青岛版五下第5页第8题【参考答案】(1)(3,7)(2)略(3)略9.小明要将一张长20㎝,宽15㎝的长方形纸板剪成直径是10㎝的圆形纸板,他最多能剪几个?请画出示意图。
【题目来源】原创【参考答案】10.照样子量一量1元硬币的直径。
你能只用一把直尺量出它的直径吗?【题目来源】改编【资料来源】北师大版六上第6页第2题【参考答案】将直尺“0”刻度对准硬币边缘,固定好“0”刻度后旋转直尺,量得最长处即是硬币直径。
信息窗一(复式条形统计图)-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2.学会制作、阅读、解释复式条形统计图;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好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资料、PPT课件、黑板笔等;
2.学生:笔、本、直尺、计算器等。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知
1.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四个字,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此的理解。
2.用PPT展示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这张图是什么样的图形?上面有哪些信息?
2.学习新知
1.介绍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含义和构成要素,根据PPT展示边讲边示意。
2.让学生通过实际制作来掌握制作技巧,并通过例题巩固掌握。
3.随堂测试
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出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解释这个图表传达了哪些信息。
3.拓展应用
1.将复式条形统计图应用于实际生活,让学生通过制作图表来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2.布置作业:根据老师提供的数据,自行制作出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解释图表传达了哪些信息。
四、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以及应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巩固掌握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注重让学生动手制作、实现知识运用。
同时,老师也要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及时发现学生的偏差并纠正。
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够相互合作、促进学习。
对称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5页红点问题对称⏹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对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是在认识了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性质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教材首先创设了问题情境,接着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再交流画法。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完成这节课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总结,使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画出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直尺、方格纸。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出示课件出示的教材15页根据轴对称画小船的另一半。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根据小船的一半画出的整条船。
学生交流后自由交流想法。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怎样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由问题情境直接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的融入到学习中来。
(二)探究新知:1.探究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师:请同学们拿出方格纸,观察这幅图,猜一猜,这幅图是什么?学生观察与想象,大胆猜测。
师:现在同学们就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画出来,画出这幅图的另一半。
(1)学生画一画,教师巡回指导。
(2)小组交流画法,在班上展示与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板书)师:你是怎么画的,哪一小组愿意把你的做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回答预设:生1:先想象对折的过程,然后画出另一半。
生2:先找到每条线段的端点,再找到和这个点对称的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
生3:分别画出和左边的线段对称的线段,然后再把右边画出来。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不管是用哪一种方法,画完后都要检查一下,画出的图形是不是对称的。
课题: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信息窗三等式的性质(二)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学会用等式的性质解aχ=b形式的方程,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能较为熟练地运用aχ=b的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等式的性质解aχ=b形式的方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理解新知识。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等式的一个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4a表示什么意思?(4a表示4乘a或者是a+a+a+a)3x表示什么意思?(3χ表示3乘χ或者是χ+χ+χ+χ)二、情景导入观看课件提供的信息窗三的插图,学生找出图中的信息,看到这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问题:鹦鹉重多少千克?三、合作探索1.找等量关系:通过思考金丝猴的体重是2.4千克。
金丝猴的体重相当于鹦鹉体重的3倍。
谁能写出这道题的等量关系式吗?鹦鹉的质量×3=猴子的质量猴子的质量/3=鹦鹉的质量猴子的质量/鹦鹉的质量=3本节课重点研究鹦鹉的质量×3=猴子的质量三只鹦鹉的质量与猴子的质量相等如果用χ表示这只鹦鹉的质量,你会列方程解答吗? 3χ=2.4活动一:猜测怎样解方程 3χ=2.4呢?用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行吗?那谁来大胆的进行猜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活动二:验证我们借助天平来研究,看图,天平现在这种平衡状态说明左边和右边是怎样的关系?(左边和右边质量相等)你能用方程来表示这种平衡关系吗?(χ=20)孩子们真聪明,下面观察天平的变化,现在天平左边有几个χ,怎样表示?(χ×4 )要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右边托盘应该怎样变化?(应该有4个20)怎样用式子表示天平右边(20乘4)谁能用方程来表示等量关系?χ×4 = 20×4同学们思考一下:由χ=20 →χ×4 = 20×4你有什么想法?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