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单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13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影子的变化单元检测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小红在探索物体影子的奥秘时,她想让物体影子的长短发生变化,可以()。
A.改变光源照射物体的角度B.改变物体被照射的面C.改变物体的大小2.小明用指南针辨别旗杆的影子在东南方,此时太阳应该在()。
A.东南方B.西北方C.西方D.北方3.玩手影游戏,在投影过程中,影子能够呈现不同的形状,是因为()。
A.手离光源近B.手的形状不断变化C.手离光源远4.无影灯是()。
A.很亮的一个灯泡B.很多很亮的灯按圆形排列在一起C.眼睛看不见的灯5.制作日晷时,应该考虑什么因素?()A.当天有没有太阳B.当地的纬度C.当地的经度二、填空题6.古人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发明了( )。
影子的形成需要的条件是光源、( )、( )。
7.影子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 )。
三、判断题8.上午九时,我发现旗杆的影子在旗杆的西边。
( )9.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不会形成阻挡物的影子。
( )10.从不同侧面照射同一物体形成的影子是一样的。
( )11.每次观测影子时,记录的方向和位置可以改变。
( )12.在一天中,同一物体的影子越长,温度越高。
( )四、简答题13.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14.“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光源照射下表演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剪影,一边用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表演皮影戏时,阻挡物和屏分别是什么?(2)表演皮影戏的过程中,如果希望“演员”的影子变大,应该怎样操纵剪影?五、实验题某科学小组为了研究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8点开始他们进行了第一次测量并记录下影子的长度为100厘米,之后他们每隔60分钟去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
鄂教版科学全册练习题一、填空题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2、土壤是植物的〔家〕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6、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二、推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错的画×〕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6、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7、没有肯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今有很多植物都可以进展无土栽培〔√〕三、问答题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种皮、子叶、胚根、胚芽〕3、种子发芽一般须要哪些条件?〔空气、水分和肯定的温度〕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密,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6、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植物是靠根来汲取水分“喝水〞的〕7、根汲取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四、理论技能题1、仔细做教材P23三个试验,答复以下问题〔1〕、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2〕、用玻璃棒搅拌停顿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烧杯内物体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滓沉在杯底。
说明土壤中有沙、黏土和动、植物尸体残渣等〕〔3〕、将土壤放在酒精灯上烧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冒烟、闻到一股臭气;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2、我们应当怎样爱护土壤,请你提出几条建议。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练习题第一单元(1——6课)一、填空题1、土壤就是人类赖以生存得(重要资源)2、土壤就是植物得(家)3、植物大多就是由(种子)发育来得4、种子内有(胚根)与(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得根,(胚芽)会长成植物得茎与叶5、植物得根向有水得方向生长得特性,称为植物得(向水性)6、植物得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得特性二、判断题(将您认为对得画√错得画×)1、死亡得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4、植物得根只向有肥得方向生长,不向有水得方向生长(×)5、植物就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得导管运送水分(√)6、人们常说,大地就是植物得母亲(√)7、没有一定得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8、随着科学技术得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三、问答题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2、种子得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种皮、子叶、胚根、胚芽)3、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空气、水分与一定得温度)4、植物得根得生长有什么特点?(根向有水与有肥得方向生长)5、向阳处与背阴处得植物得生长有什么不同?(向阳处得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得植物长得矮小稀疏)6、植物就是怎样“喝水”得?(植物就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喝水”得)7、根吸收得水分在植物得“身体”里就是怎样输送得?(靠体内得导管来运输水分得)四、实践技能题1、认真做教材P2-P3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采集到得土壤放入盛有水得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2)、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烧杯内物体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滓沉在杯底。
说明土壤中有沙、黏土与动、植物尸体残渣等)(3)、将土壤放在酒精灯上烧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冒烟、闻到一股臭气;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请您提出几条建议。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练习题第一单元(1——6课)一、填空题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土壤是植物的家,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6、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错的画×)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6、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三、问答题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种皮、子叶、胚根、胚芽)3、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6、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喝水”的)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四、实践技能题1、认真做教材P2-P3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2)、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烧杯内物体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滓沉在杯底。
说明土壤中有沙、黏土和动、植物尸体残渣等)(3)、将土壤放在酒精灯上烧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冒烟、闻到一股臭气;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2、见教材P6下面对比实验,说一说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需要空气、水)4、说一说种子发芽后根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鄂教版四(下)科学全册复习题一、填空题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重要资源)2、土壤是植物(家)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根,(胚芽)会长成植物茎和叶5、植物根向有水方向生长特性,称为植物(向水性)6、植物茎在生长过程中具备向(光)生长特性二、判断题(将你以为对画√错画×)1、死亡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3、一粒种子发芽才干长成一株植物(√)4、植物根只向有肥方向生长,不向有水方向生长(×)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导管运送水分(√)6、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妈妈(√)7、没有一定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8、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当前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三、问答题1、土壤里重要有哪些成分?(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2、种子身体普通分为哪几某些?(种皮、子叶、胚根、胚芽)3、种子发芽普通需要哪些条件?(空气、水分和一定温度)4、植物根生长有什么特点?(根向有水和有肥方向生长)5、向阳处和背阴处植物生长有什么不同?(向阳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6、植物是如何“喝水”?(植物是靠根来吸取水分“喝水”)7、根吸取水分在植物“身体”里是如何输送?(靠体内导管来运送水分)四、实践技能题1、认真做教材P2-P3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采集到土壤放入盛有水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阐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水中冒气泡,阐明土壤中有空气)(2)、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阐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烧杯内物体提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滓沉在杯底。
阐明土壤中有沙、黏土和动、植物尸体残渣等)(3)、将土壤放在酒精灯上烧会发生什么现象?阐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冒烟、闻到一股臭气;阐明土壤中有腐殖质)2、咱们应当如何保护土壤,请你提出几条建议。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作业设计及单元测试)含答案第1课认识土壤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2、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
3、土壤是植物的(家)。
4、实验观察土壤,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在表格中。
5、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矿物质等成分。
6、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7、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答: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种子发芽1、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2、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3、种子由(种皮)(胚根)(胚芽)(子叶)四部分构成。
4、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答: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
其他的条件有:阳光、土壤、有机肥等。
5、怎样观察蚕豆种子结构,你有什么发现?答:将一粒蚕豆种子浸泡两三天,用镊子小心剥去外皮,仔细观察里面有哪些部分。
我发现蚕豆种子由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构成。
6、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实验材料:烧杯、毛玻璃、蚕豆种子三粒、细线、水实验方法(过程):将三粒蚕豆种子分别用细线,由下到上绑在毛玻璃片上,从下到上依次为每一粒蚕豆编号为1号、2号、3号。
注意及时补充烧杯中的水,使中间的(2号)一粒种子始终有一半浸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
用一周左右的时间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实验现象:一周左右,2号种子发芽了,1号,3号种子没有发芽。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
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怎样用实验验证?答:有影响。
将泡好的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和冰箱中,过5~7天,观察发现: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
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第3课向上长还是向下长1、画图题:把种子分别按下图所示方位摆放在土壤里,用笔画出根可能长出的方向2、实验:根的生长方向实验材料:纸巾、四粒玉米种子、铁架台、塑料袋、实验方法(过程):1、把纸巾连续对折三次,打湿纸巾,把玉米种子按不同方向摆放在上面 2、从纸巾的一端开始卷,把种子卷在里面。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用气温计测量气温,读数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即c∙-M2.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气候却具有一定的()。
A.变化B.规律C.趋势3.我们湖北地区近些年发生过的严重的气象灾害是A.台风B.洪水C.旱灾4.操场上的红旗向南飘扬,此时的风向标的指针应指向()。
A.北B.南C.东5.漏斗式雨量器是气象观测站测量()的基本仪器。
A.温度B.风[口]C.降雨量6.下列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oA.地震B.火灾C.干旱7.关于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蓝天白云阳光灿烂B.电闪雷鸣大雨倾盆C.春夏秋冬四季如春8.下面关于风向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东风是指从东面吹来的风。
B.东风是指吹向东面的风。
C.东风是指春天刮的风。
9.天空中的云是由()聚集而成的。
A.水蒸气B.水蒸气和空气C.小水滴和小冰晶10.小明发现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现象判断风的大小,下列情境中,()可以说明风力是最大的。
A.烟柱微斜B.风筝飞舞C.飞沙走石11.下面与云有关的诗句是()。
A.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B.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12.下面属于气象灾害的是()oA.地震二、填空题B.台风C.泥石流13.风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我们研究风时主要是观测风的两个要素:和O14.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将天气分为、、和C15.一定内,降落在平地上(假定无蒸发、渗漏、流失等)的雨水,称为降雨量。
通常用测定,以为单位。
16.降雨量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平地上的,它是以为单位来计量的。
17.天气总在发生着,气候却具有一定的o18.风吹来的方向叫o风力是指风的o19.常见的气象灾害有、、等。
20.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指的是在室外空气流通,而且不受到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测得的空气温度。
三、判断题21.某小组测得的气温与其他组不一样,肯定是气温计坏了。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六单元简易计时器单元检测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仪器不是古人利用影子制造的()。
A.司南B.圭表C.正方案D.日晷2.测试日晷计时效果,应该在()进行。
A.前一天B.后一天C.同一天。
3.哪个不是古人利用影子制造的测量仪器()。
A.圭表B.日晷C.指南针4.水漏,也叫()。
它以壶盛水,因此又称漏壶。
A.水钟B.水壶C.水瓶5.下面计时工具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①原子钟①水钟①机械表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二、填空题6.利用水来计时的工具叫作( ),在阴天用( )来准确计时。
7.古代用太阳来计时的工具是( )。
8.古人常用( )作为计时工具来计量时间,它的正反两面各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小时。
9.日晷由晷针和晷盘组成,在晷盘的正反面各有( )个大格。
10.夜晚,古人可能会用( )来计时。
三、判断题11.水漏,也叫水钟,是古人简易的计时仪器。
( )12.测试日晷计时效果,应该在同一天进行。
( )四、简答题13.古人利用影子制造的测量仪器有哪些?14.请设计一个日晷,画出它的设计图,并标注出晷针、晷盘、底座、倾角等要素。
五、实验题下图为某科学小组制作的水钟计时器,小组成员用它来计时,计算对应刻度的水落完的时间,实验结果统计在下表中。
15.分析记录表,你认为()。
A.简易计时器计时有误差很正常B.水钟制作失败16.如果水钟计时4分钟,推测钟表计时可能是____________秒。
17.制作水钟应该选择的容器是()。
A.不透明非直筒B.透明直筒C.不透明直筒18.日晷是古人常用的计时工具,来制作一个日晷吧。
参考答案:1.A【详解】圭表、日晷都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设计的,正方案是郭守敬创造的测定方向的仪器,是郭守敬对圭表测影方法的发展革新,移动式测量装置为木制,固定位置测量是石桌铜面。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养蚕》单元训练题一、填空题1.蚕的一生的形态特征差别很大。
像蚕这样的生长变化叫做__________。
2.最早的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_______ 。
3.2000多年前,西汉的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贸通道,就是著名的_______。
4.2000多年前,西汉的张骞开辟了通往_________的商贸通道,就是著名的“_________”。
5.我国养蚕取丝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蚕是非常适合家养的一种昆虫,蚕的一生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像蚕这样,一生中要经过几个时期的形态变化,人们把这种变化称为_______。
6.刚产下的蚕卵颜色是_______的。
7.自然界中,植物、动物等具有_____的物体叫生物。
8.蚕一生中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周期形态变化,共历时约_______天,人们把蚕的这种变化称为“_______”。
9.蚕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有__________对触角,__________对翅膀,_________对足。
10.蚕卵在孵化盒里的温度是( )℃左右,用( )将刚孵化出的蚁蚕扫到养蚕盒里。
二、选择题11.下列动物中,与蚕的一生相似,都要经过几个不同形态阶段的动物是________。
A.菜青虫B.蜻蜓C.蝴蝶D.蟑螂12.蚕在生长的过程中是不需要________的。
A.拉屎B.吃东西C.喝水D.睡眠13.蚕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
A.食物B.喂水C.排泄14.与蚕的形态特征相似,一生经历过四个阶段的动物是。
A.青蛙B.螃蟹C.菜青虫15.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蜕一次皮就长大一些。
蚕的一生要蜕皮________,身体才能长到5厘米左右。
A.7次B.4次C.2次D.1次16.蚕成长过程中,一般要经过()次蜕皮。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练习题第一单元(1——6课)一、填空题1、土壤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2、土壤就是植物的(家)3、植物大多就是由(种子)发育来的4、种子内有(胚根)与(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与叶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6、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二、判断题(将您认为对的画√错的画×)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5、植物就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6、人们常说,大地就是植物的母亲(√)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三、问答题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种皮、子叶、胚根、胚芽)3、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空气、水分与一定的温度)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根向有水与有肥的方向生长)5、向阳处与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6、植物就是怎样“喝水”的?(植物就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喝水”的)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就是怎样输送的?(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四、实践技能题1、认真做教材P2-P3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2)、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烧杯内物体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滓沉在杯底。
说明土壤中有沙、黏土与动、植物尸体残渣等)(3)、将土壤放在酒精灯上烧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冒烟、闻到一股臭气;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请您提出几条建议。
(参瞧教材P4小知识)3、见教材P6下面对比实验,说一说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需要空气、水)4、认真做教材P9的实验,完成表格内的内容,说一说种子发芽后根向上长还就是向下长。
(根向下长)5、做好教材P10-P11的观察实验。
几天后,两个盒中的菜豆的根分别朝那边长?说明根有什么特性?(放棉线的盒中菜豆的根向棉线的方向长,另一盒中的菜豆的根向下长;说明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6、做一做教材P13的实验,填好表格的内容,通过实验您能得出什么结论?(植物的茎向有光的方向生长;说明植物具有向光性)7、认真做好教材P15-P16的实验想一想植物就是怎样“喝水”的?(过一段时间可以瞧到瓶内的水减少了;切开植物的茎,可以瞧到茎内有许多被红水染红了的细管;说明植物植物就是靠根吸收水分,靠茎内的导管输送水分)8、上网查阅有关植物无土栽培的资料,把您最喜欢的一种植物的无土栽培的方法介绍个您的同学与好朋友。
第二单元(7——11课)一、填空题1、学习用品就是我们的(亲密伙伴)2、(纤维)就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3、我们在拉弹簧等物体时,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就就是(弹力)4、像橡皮筋等物体这样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又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弹性)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在这两个物体的表面会产生一种阻碍滑动的力,这就是一种(摩擦力)6、在(学习与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纸7、写毛笔字最好用(宣纸)8、(木材与芦苇)等植物就是主要的造纸原料9、为了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们(利用废纸)作为原料生产再生纸10、目前,全球每年纸张总需求量为(3、25亿吨),人均用纸量为(52千克)11、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二、判断题(在您认为对的提后画√,错的画×)1、笔、橡皮擦就是学习用品,小剪刀不就是学习用品(×)2、圆珠笔芯能伸缩的原因就是圆珠笔内有根小弹簧(√)3、笔杆上的橡皮套的作用就是为了增大摩擦力(√)4、橡皮套很光滑,所以它的摩擦力才较大(×)5、52克的纸表示一张完整的纸有52克左右的重量(√)6、根据不同的需要,人们会选用不同的纸(√)7、造纸的原料只能用木材,不能用其她原料(×)8、节约1吨纸,就相当于少砍了17棵大树(√)三、问答题1、弹簧为什么能使笔芯很方便地伸缩呢?(因为弹簧具有弹性,可以伸缩)2、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汽车钢板、气枪、篮球等)3、笔杆上的橡皮套有什么作用?(增大摩擦,防止笔从手中滑落)4、不同物体摩擦力大小不同的原因就是什么?(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力就越大,反之越小)5、如果我们需要做装东西的纸袋子,用哪一种纸结实一些?(用牛皮纸或硬板纸)6、各种各样的纸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各种各样的纸内都有大量的粗细不等的植物纤维,都有一定的抗拉力与吸水性)7、为了保护环境,减少资源的浪费,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见课本P36上图内容)8、说一说圆珠笔芯内还有许多墨汁却写不出字来的原因。
(1、墨汁以干2、笔芯圆珠脱落3、纸上有油很光滑)四、实践技能题1、瞧课本P20上图,填下面的表格(略)2、做课本P23上的实验,完成下面的表格(略)3、按照课本P27上图的方法做实验并完成下面的表格(略)摩擦力大小顺序为:毛巾——砂纸——橡胶——木板——玻璃4、举例说说,生产生活中,人们就是怎样根据需要,增大与减少摩擦力的(增大摩擦力:汽车橡胶轮胎、鞋底橡皮、水泥路面划绳印等;减小摩擦力:车轴上机油、锁孔上油、船体涂光滑剂等)5、交流一下,卫生纸与餐巾纸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都较柔软,都有较强的吸水性)6、做一做P35的实验造再生纸的方法与步骤(略)第三单元(12——17课)一、填空题1、跷跷板就是小伙伴们(喜爱)的一项活动2、像杠杆尺与跷跷板这样的装置,叫(杠杆)3、利用杠杆尺原理的生产生活用品有(杆秤、扁担、天平、吊车等)4、吹气球的方法很多,可以用(嘴吹)也可以用(打气筒)吹5、空气的性质有(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就是可以占据空间、可以压缩的气体)6、降落伞主要包括(伞面)、(伞绳)7、中国神舟五号飞船上的降落伞足有(1200)平方米,质量仅有(90)多千克,伞衣有(30)多米长,加上伞绳,一副降落伞几孚(80)多米长8、(“潜水艇”)就就是科技活动中常见的一种有趣模型9、充到篮球中的空气具有(弹性)二、判断题(在您认为对的提后画√,错的画×)1、玩跷跷板小个子跷不起大个子(×)2、跷跷板与杠杆尺都就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3、空气就是无处不在的(√)4、篮球能弹就是利用了空气具有弹性的原理(√)5、降落伞下降的慢就是利用了空气的浮力(×)6、空气的阻力使降落伞下降的慢(√)7、伞绳越长降落伞下降的越慢(×)8、悬挂的重物越大降落伞下降的越慢(×)9、伞面越大降落伞下降的越慢(√)10、靠空气的多少来控制“潜水艇”的上浮与下沉(√)11、大的物体在水中下沉,小的物体在水中上浮(×)12、比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三、选择题(将您认为对的题号填入题后“()”号内)1、下列物体利用了杠杆的原理(A)A、镰刀B、茶杯C、树D、水2、能够省力的杠杆就是(C)A、手术钳B、镊子C、老虎钳D、木锨3、篮球利用了空气的(B)性质A、占据空间B、弹性C、透明D、没有气味4、降落伞下降快慢的主要因素就是(A)A、伞面的大小与所挂重物的轻重B、伞绳的长短C、伞面的大小与伞绳的长短D、降落伞的质量5、控制潜水艇上浮与下沉的主要因素就是(D)A、潜水艇重量B、潜水艇质量C、潜水艇大小D、空气的多少6、物体沉浮的秘密就是(B)A、在水中溶化的物体B、比水重或轻的物体C、比较大的物体D、比较下的物体四、问答题1、在杠杆尺的两边怎样挂钩码,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移动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远近、挂钩码的多少等)2、如果杠杆已经平衡,这时改变一边的物体离杠杆支点的距离,会出现什么情况?(杠杆的平衡会被破坏)3、怎样证明空瓶子里有空气?(将空瓶子倒扣到水中,瓶子里有气泡冒出,说明空瓶子里有空气)4、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因为篮球里充满了空气,压缩空气具有弹性)5、李小林同学做实验时为什么要“不改变伞面与伞绳”并“在同一高度上投放降落伞”呢?(科学实验特别就是验证性实验必须控制其她无关因素,只研究一种变化的因素)6、怎样控制“潜水艇”的下沉与上浮?(向“潜水艇”充入空气上浮,将“潜水艇”里的空气排出下沉。
)7、用哪些办法能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将马铃薯中间掏空;将马铃薯绑在气袋子上;将马铃薯搁在易上浮的物体)五、实验技能题1、认真做课本P41上的实验说一说您有多少种方法可以使杠杆(调节两边砝码的个数;调节两边砝码离杠杆支点的距离)2、做课本P42下的实验,说一说杠杆有哪些作用(可以省力;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可以省距离〈费力杠杆〉)3、观瞧P43图,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都应用了杠杆的原理)4、认真做一做课本P45下的实验,空气具有哪些性质?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18—23课)2、减弱噪声您有那些方法?答: 。
五、实验操作题。
1、将手电筒发出的光照在镜子的不同位置,请您在图中画出光的反射传播路线。
2、将一只能连续响铃的小闹钟放入玻璃钟罩内,当它发出声时, (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再将钟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 (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这说明了。
3、将一白纸屏背对着光,然后将不同颜色的纸片对着光使它反射到纸屏上,您有哪些发现?我发现了:1、白色;2、不同颜色的纸;3、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