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珠江(孔兰)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的思考共4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21 MB
- 文档页数:43
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陈明忠(水利部水资源司,100053,北京)摘 要:通过论述水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内在关系,揭示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述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 情.详细梳理了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点工作.提 的技术路线图。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原则R 胡 ecti on related to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 on con struct ionwith gen eral requireme nt of kee ping a scie ntificoutlook . It is argued that impiementation ofthe moststri ngen twaterresourcesma nageme ntsystem isthekeya nd main conten tsa nd tasksorfwaterecologicalcivilizatio n con structi on are reviewed in line with basic n ati onal and waterconditions. Highlightmentis placed 01' top —layerdesig n na d tech ni calroute ofimpi eme ntati on ste p by ste pKeywords : water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moststri ngen twaterresourcesma nageme ntsystem ; basic 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rlv+X171 . 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 1123(2013)15 — 0001 — 05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 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格局 新时代。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建议-生态文明论文-文体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水生态文明的概念目前学界、政界对水生态文明定义颇多,或从物质、精神、制度三者关系的角度,或从自然、经济、社会三者关系的角度,或从文明形态发展的角度等,分别给出了水生态文明不同定义。
但是不论哪种定义,都讲求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包括人与水、人与社会的和谐等,其中人与水的和谐是所有定义的共性。
从字面组成上看,可以这样理解生态文明:生态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文明则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前者是自然科学定义,后者是社会科学界定。
文明的实质是人类(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和对待。
历史上的先后出现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阶段,人类一直没有解决对物质财富积累的追求的无限性和自然界支撑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2]。
而生态文明则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其核心,而不是仅仅对物质的无限追求。
相应地,水作为自然界的基础要素之一,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以处理人与水之间的关系、形成“人水和谐”的状态是水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可以这样概括:水生态文明是以人水和谐为核心思想,从自然规律出发的实现水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
2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与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不同,更区别于以人为中心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工业文明建设,讲求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其自身结构、发展的特殊性。
2.1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系统性水生态文明可以看成由水资源、水生态和经济、社会四个方面构成的系统。
系统具有的整体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决定着水生态文明系统内四个方面相对而又相互作用,并与其他生态文明系统相适应,受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
只有正确认识到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把握好水生态文明系统中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各自作用,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才能使水生态文明整个复合系统发生有益的变化。
• 64 •水生态环境水政爪备源2018年第4期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和思考马成(湖北省咸宁市水利勘察设计院,咸宁437100)摘要:水生态文明是人水和谐理念的自然呈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
本文通过水生态文明城市建 设主要措施的实施和研究,提出可参考借鉴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思路。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建设;措施;思路2013年7月,湖北省咸宁市被水利部确定为第一批 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2014年2月,水利部专家组对《咸宁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行审查并通过该方案。
2014年7 月2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下发《关于咸宁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
经过3年努力,通过构建健康的水生态体系、完备的水安全体系、严格 的水管理体系、先进的水文化体系,促进水生态保护与 修复,确保防洪排涝安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弘扬优秀的水文化,咸宁市已建设成为“河畅、水清、岸 绿、景美、宜居、自然”的水生态文明城市。
2017年12 月,正式通过水利部验收。
1水生态文明的概念1.1生态文明目前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有很多论述,从人、自然与社会的视角、文明形态的视角、生态学的视角等 对生态文明进行定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 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 形态。
1.2水生态文明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水和谐理念,以实现水 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生态系 统良性循环为主体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是生态文 明的重要部分和基础内容。
2咸宁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背景咸宁地处湖北南大门,境内雨水充沛,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之城、活力 之城、浪漫之城,享有“香城泉都”的美誉。
1998年撤地收稿日期:2018-02-14作者简介:马成(1985—),男,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水资源管理及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关于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五篇范文)第一篇:关于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关于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摘要】本文分析了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从建设现代水网体系、完善水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生态景观、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方面阐述了水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从建设水资源体系、水生态体系、供用水体系、水文化体系、水管理体系等方面论述了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问题;建设情况;对策**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1.1水资源匮乏是制约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瓶颈”山东海河流域多年水资源总量为**亿m3,人均占有量为**m3,亩均占有量** m3。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汛期水多易涝,非汛期干旱缺水。
水资源与耕地、人口及经济布局不相匹配,加之长期以来蓄水工程建设滞后、用水浪费和水污染,使缺水矛盾进一步加剧。
目前,正常年份缺水量近**亿m3,还有近**万农村人口没有用上自来水,**多万农村人口未彻底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水资源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1.2防洪能力低是制约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由于水利建设欠账较多,防洪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城市防洪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部分堤防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隐患,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滞后,部分支流河道淤积严重,降低了防洪除涝能力,险工险点多,建筑物老化失修严重。
受全球性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时间明显增多,旱涝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不可预见性日显突出,加之我市防灾减灾设施薄弱、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防洪减灾能力低,对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1.3水生态环境脆弱是制约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障碍流域水环境状况呈阶段性、脆弱性特点,多数河流水质波动较大,部分区域污染仍很突出,部分河流水质明显反弹。
2010年,流域三条主要骨干河道在丰水期达到了恢复鱼类生长的水质目标,但是,在枯水期和平水期水质难以稳定达到恢复鱼类生长的水质目标,主要污染物浓度距离水功能区划要求仍有差距,特别是边界水污染协调处置困难,给我市的供水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摘要:水生态文明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法则和要求建立的,满足城市良性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水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是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体现,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在水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人—水—城相依相伴、和谐共生的独特城市风貌和聚居环境,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物理空间与文化空间的有机融合。
简述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背景,分析了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和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作者简介:王文珂,水利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水利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承担着水环境保护、河湖健康保障的重要职责。
近年,各级水利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在维护水工程、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弘扬水文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单一水利工程类型向涉及水域、水体综合类型转变,从单一注重景观建设、注重工程效益到追求区域生态环境良好,综合统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发生转变。
水利风景区也由位于偏远乡村扩展到广大人民群众聚集的城市区域,功能也逐渐向改善民众生活环境、促进地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转变,成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水利部景区办指导部分省市结合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开展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打造出许多人、水、城和谐发展的新“水城”,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亮点。
一、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水生态文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人、水、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建设永续的水资源保障、完整的水生态体系和先进的水科技文化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思考【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支撑。
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号召和带动下,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提到日程上来。
本文将会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目标等方面出发,提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和思考,真正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建成生态文明的社会,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策略水是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也是重要组成和重要标志。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建设过程中,将会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永葆生机。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重要途径。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重要成果的取得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建树。
在生态文明的推动之下,中国将会建设的更加美丽和富饶。
1.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文明阶段。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下,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也限制了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这一现况要求人类对自己的生态破坏行为进行反思,要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才可以实现人与社会的发展。
生态文明的要求是尊重自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与水发展过程中达到的文明和良性发展的状态。
所以,要把水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就要把生态文明的观念应用到各种治水活动中,尊重自然和水生态平衡,对水进行利用和治理,使水更好地造福社会,保护水生态系统,真正实现水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要把握好水生态文明的内涵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正是水生态文明要坚持做到的准则。
科学发展观是最根本的思想指导,也是社会发展必须要遵循的准则。
第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是和谐公正。
对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骆进军【摘要】简要回顾总结了105个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难点和难题,从坚持规划引领、整合各方资源、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人水和谐相处和加强体制机制保障等五个方面,探讨交流了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3页(P21-23)【关键词】水生态文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人水和谐;体制机制【作者】骆进军【作者单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100053,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X171.4近年,全国先后有105个城市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从有关方面资料和实地调研中了解到,试点城市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逐步减少,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有了较大提高,饮用水水源水质得到明显提升,城市河湖水系更加通畅,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更趋稳定,城市水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山清、水秀、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正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总体看,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也感觉到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一些难点和难题,需要在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逐步解决,下面就这些方面作简要探讨。
1.南北方、东西部自然条件禀赋各异,水生态文明建设难度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地理、水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等差异性很大,水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是单一模式,应当是形式多样的。
它不仅包括城市,还有广大农村地区;不仅包括水量丰沛的南方地区,还有干旱缺水的西北、华北等地区;不仅包括水污染相对严重的经济发达地区,还有生态良好的重点水源涵养区等,这些差异非常大的地区如何共同建设水生态文明,并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往往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实施起来难度很大,需要各地大胆进行探索实践。
2.水生态文明涵盖领域多、专业多,统筹协调难度大水生态文明涵盖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文化等方面,包括水利、财政、环保、住建、交通、农业、林业等部门,涉及领域多、专业多、部门多,分门别类,头绪复杂,进行统一协调的难度很大。
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思考张建云王小军(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29)摘要: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水生态文明建设遵循人水和谐的理念,坚持节约和保护优先的发展方针,以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经济发展、水管理落实以及水文化培育为主要框架,构建人-水-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本文在阐述水生态文明建设意义的基础上,剖析了水生态文明的定义及内涵,分析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及目标,探讨了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及思路,提出了实现水生态文明的阶段目标和具体建议,为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生态环境价值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全球变暖、土地沙漠化、森林退化、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为特征的生态危机日益凸显,人类在快速经济发展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生态文明源于人们切身感受到的生态危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过程。
面对目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以及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水的演变是生态演变及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利部印发了《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以及水害防治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政策引导2013.15 中国水利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陈明忠(水利部水资源司,100053,北京)摘要:通过论述水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内在关系,揭示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按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提出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深刻阐述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详细梳理了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点工作.提出加强顶层设计、稳步推进的技术路线图。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原则R胡ection related to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Chen Mingzhong Abstract:Great signifcance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presented through explanation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Guiding thought and basic principle are put forward in accordance with general requirement of keeping a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utlook.It is argued that implementation ofthe moststringentwaterresourcesmanagementsystem isthekeyand main contentsand tasksorfwaterecological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re reviewed in line with basic national and waterconditions.Highlightmentis placed 01' top—layerdesign na d technicalroute ofimplementation step by step.Keywords:water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e moststringentwaterresourcesmanagementsystem;basicprinciple中图分类号:rIv+X1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123(2013)15—0001—05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格局.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