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2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诗经》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陶冶、教化着一代代中国人,塑造着我们的语言、思维和价值观。
通过《诗经》进行的教化,称为“诗教”。
在“诗教”传统的奠立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便是孔子。
孔子特别重视《诗》的作用,他曾说:“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乌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孔子的意思是,学习《诗经》会对青年人产生多方面的帮助:诗“可以兴”,《诗经》中的作品可以使人精神振奋,激发正能量;诗也“可以观”,展现出不同时代的人物事迹、政治好坏、风俗美丑,有助于青年人了解时代,了解社会;诗还“可以群”,有助于人际交往,增进沟通;诗又“可以怨①”,委婉地表达不同意见,温和地抒发负面情绪,起到安抚心灵、调和矛盾的作用。
这四条,后来被归纳为“兴观群怨”,一直沿用至今,它不仅适用于《诗经》本身,也适用于它之后的诗歌乃至更广泛意义上的文艺创作,道出了优秀作品积极的社会功能。
(摘编自张毅《孔子这样建立“诗教”》)材料二《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怨”只是四个作用里的一个,而且是末一个。
《诗·大序》并举“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没有侧重或倾向哪一种“音”。
《汉书·艺文志》中说“诗言志”,也不偏不倚:“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
”司马迁也许是最早不两面兼顾的人。
《报任少卿书》和《太史公自序》历数古来的大著作,指出诗三百有的是坐了牢写的,有的是贬了官写的,有的是落了难写的:一句话,都是倒霉人的产物。
他总结说“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还补充一句“此人皆意有所都结”。
作《诗》者都是伤心不得忠之士,诗歌也“大抵”是“发愤”的悲鸣或怒喊了。
天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亦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乃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史的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骄傲,是我国的“国饮”。
客家擂茶,以其古朴见奇趣,以保健显奇效,自古___,是中国最古老的茶道之一。
关于擂茶的起源,则说法不一,许多人以为,擂茶是客家人流迁过程中的特产。
()唐宋时,随着客家人南迁而流传下来。
《玉林诗话》所载一首古诗描述了当时江南民间喝擂茶的风情:“道旁草屋三两间,见客擂麻旋点茶”。
斗转星移,___,元末明初以后,擂茶在中原和其他地区已渐趋灭迹,只有赣南、闽西、粤东、湘南、川北及台湾、香港等地的客家人至今保留着食擂茶的习俗,并不断地发扬光大。
以前,客家民间有“无擂茶不成客”的谚语。
擂茶曾经是客家人经常用来招待客人的食物,现在变成客家最带本土特色的美味小吃。
干绿茶、香菜、新鲜薄荷、炒米等以及各类时令蔬菜为原料,擂成茶泥。
喝擂茶时,将擂好的茶泥放在擂钵里用开水冲泡后再倒入少许茶油,冲泡好的擂茶可谓___。
端起一碗擂茶,先品再闻,香气浓,茶味纯。
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不同的地域,比如山区、平原和沿海片区,客家擂茶从取用食材、制作方法和佐料搭配上又各有特色,这就跟当地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___了。
可以说,擂茶是客家先民在漫长岁月里创造出的饱含自然哲思的养生佳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闻名遐迩沧海桑田秀色可餐息息相关B.如雷贯耳沧海桑田秀色可餐休戚相关C.闻名遐迩岁月变迁色味俱佳息息相关D.如雷贯耳岁月变迁色味俱佳休戚相关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其实,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然后才形成了客家民系。
B.其实,客家民系尚未形成之前,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
山东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分一、(27分)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溯源(suò)通衢(qú)窘态毕露(lù)松驰淬炼如履薄冰B.踱步(duó)佣金(yōng)蒙蒙细雨(méng)座落夯实排涝泄洪C.罹难(lí)诨名(hùn)痛剧创深(chuāng)制伏邋遢衣衫褴褛D.复辟(pì)脱坯(pī)沉疴积弊(kē)布署咬啮兵荒马乱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三年前焦裕禄倡导____的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蓝图,已经变成了现实。
②因为米考伯夫妇的一些亲戚朋友,已经出面来帮助他们____难关了,因而他们在监狱里的生活反倒比在外面时更舒服些。
③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____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
④回望疫情____之初,迅速上升的数字令人揪心,正常生产生活骤然“停摆”。
⑤现在我懂得米考伯太太的意思了,就求她尽管____我,做什么都行。
A.制订度过侦察爆发支使B.制定度过侦查爆发指使C.制订渡过侦察暴发支使D.制定渡过侦查暴发指使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也许是由于刚才骑马狂奔出了阵汗,衣服湿了,现在骤然一热,我情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寒噤。
②疫情,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分外真切地警示我们:人类是一个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③艰难困苦,相濡以沫。
全国人民心手相牵,亿万颗心同频共振,中国力量如钢似铁、坚不可摧。
④这次把那股反动民团消灭了之后,附近各县的乡邻全都拍案叫绝,抬着猪、羊来慰问红军,红军的威信更加高了。
⑤米考伯太太也同样宁折不屈。
我曾见她在3点钟时为缴税的事急得死去活来,可是到了4点钟,她就吃起炸羊排,喝起热麦酒来了,⑥每隔半小时镇上便响起同一乐曲的欢快和弦,一到正午更是蔚为壮观,所有时钟分秒不差地同时奏响整曲华尔兹,A.③④⑥B.①②④C.①③⑤D.②③⑥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有相同的一项是()A.①敏于事而慎于言②知止而后有定③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B.①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②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③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C.①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③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D.①故攻异国以利其国②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③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5.下列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知者不惑,仁者不忧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B.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自见者不明C.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当察乱何自起D.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朝闻道,夕死可矣②其坚不能自举也③与越人水战④譬如平地⑤在明明德⑥先齐其家⑦其未兆易谋⑧我树之成而实五石⑨见贤思齐焉⑩故亏父而自利A.①③/②④⑤/⑥⑧/⑦⑩/⑨B.①④⑤/②③/⑥⑧/⑦⑨/⑩C.①③/②⑨/④⑤/⑥⑩/⑦⑧D.①④⑤/②③/⑥⑩/⑦⑧/⑨7.下列各项中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恻隐之心,仁之端也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③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④当察乱何自起⑤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⑥为之于未有⑦合抱之木,生于毫末⑧以盛水浆⑨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⑩请买其方百金⑪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⑫自贼者也A.①②④⑩/③⑥⑦/⑤⑪/⑧/⑨⑩B.①①/②③④⑥/⑤⑦⑫/⑧⑩/⑨C.①③⑪/②⑥⑦/④⑤/⑧⑩/⑨⑫D.①①/②③⑥⑦/④⑤⑫/⑧⑩/⑨8.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四书”之名始于南宋朱熹,是历代儒家学子首要研学之书。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2024.1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最一材料一: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集体创作,并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代代相承的口头艺术,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传统知识和审美趣味,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文学记录着民众生活的历史,尤其是在古代社会,人民群众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构建自己的历史记忆。
与“正史”相比,民间文学记述的不是帝王将相的传记,而是普通民众的生活,构成了群众表达观念的重要载体,体现着历史事件和人物评说的“人民立场”,表现了人民的遭遇、理想、情绪和美学趣味。
人民性越高,艺术性又能与之相称,这种作品无疑就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同时,中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对于一些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来说,世代传承的史诗、神话就是他们的权威史料,其中记载着有关民族诞生、迁徙、繁衍的历史信息,见证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同其他历史叙事共同绘就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
民间文学包含着人民群众鲜活、丰沛的思想感情,是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有力彰显。
中国民间文学向来肯定正直、善良、忠厚、诚实等品质,赞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敢于担当、敢于斗争的精神,培育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
这种精神财富,将永远成为各民族思想、品格、修养的不竭灵泉!例如,“神农尝百草”的神话诞生至今已有数千年之久,其口耳相传说明了中华民族对于坚忍不拔、身体力行、舍己为人等文化品格的认可和推崇。
在汪洋无际、波涛汹涌的民间文学的内容的大海里,民间文学彰显着一个民族共有的文化传统以及群众的生活愿景。
湖南2024—2025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得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对于“过去之事、眼前之事、将来之事”,新闻和文学都有自己不同的表现方式。
然而,在当今商业化的趋势下,各类叙事成了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新闻报道也进入了叙事的时代——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新闻故事化”时代。
虽然“新闻故事化”未必不好,但新闻叙事和文学叙事有着本质的区别。
②有人曾戏言:文学是“人学”,新闻是“事学”。
就文本而言,新闻与文学是两个不同类别的人文学科。
新闻反映的是客观事实,而文学表达的是主观情感。
从叙事内容来看,文学叙事的基础是“母题”,新闻叙事的基础是“事实”。
韦斯坦因认为文学叙事的母题数量和结构相对稳定,主要可以归结为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三项二元组合结构,由此对应的基本题材就是战争、爱情与世俗生活,绝大部分文学作品的叙事主题都是由此产生的变体。
③文学叙事主题大多以情感发展为主线,通过性格、感情冲突塑造人物形象。
文学叙事的母题不论生与死、爱与恨还是美与丑,都带有强烈的感情判断色彩。
文学作品在安排情节时需要理性地建立大家的常识性认识,但感性是文学打动人的核心因素,文学叙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感性叙事能否充分激发读者的代入感和感情共鸣。
文学叙事作品中的“事”一般而言是虚构的,亚里士多德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
”而新闻作品所叙之事,依据新闻的本质,则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即事实。
因此,新闻叙事应具有客观真实的特点。
新闻叙事要求叙事者从理性的态度出发,诉诸受众的内容以信息为主,用客观事实表现社会或人物状态。
当然,新闻报道中也会有感性的描写、刻画,但其目的是让新闻叙事更生动、真实,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④再者,文学叙事主题通常具有较强的个人化特征,即叙事者对叙事文本传达或是否需要传达某个内容给读者并不在意,更多是叙事者个人意识和情感的宣泄。
2024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孔子是个言行一致的人,他不仅注重“言必信,行必果”(《子路》),而且强调“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论语》虽非孔子亲笔著述,但从弟子记载其话语中,仍能明显感到他是落实自己重视文采主张的力行者。
比喻作为文学的常用修辞法,孔子一出手就技惊四方。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北辰”比“为政以德”的统治者,以“众星”比诸侯国和大夫,譬喻形象而意蕴丰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前者由感慨河水川流不息而提醒珍惜宝贵时光,后者以松柏后凋景象喻人要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言简意赅而启人深思。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孔子由水的川流灵动,想到智者敏锐聪慧,由山的沉稳安静,想到仁者厚重不迁,设喻奇妙,表意隽永,且气象博大。
孔子擅于比喻,也妙于夸张。
“朝闻道,夕可死矣”(《里仁》),不这样夸饰,怎能凸显他把“闻道”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这是以婉曲夸张法,将他在齐国痴迷韶乐而难以自拔的情景,传达得惟妙惟肖而意蕴悠长。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此处的“浮云”,既是比喻又是夸张,把他作为百世圣哲“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高尚情操和洒脱情怀,刻画得栩栩如生又感人至深。
相对于上述显在的文学表现,我更欣赏《论语》处处隐含内蕴的文学意味。
请看似乎平淡无奇的开篇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且不说将此段分行排列,颇有诗的形式和意韵,就看三句话皆以亲切的反问语气出之,即为有意无意地运用文学笔法,活画出孔子作为师长对弟子循循善诱的情状。
2024学年河南省高二语文(上)11月期中联考试卷2024.11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至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儒家的“仁爱”思想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在中华传统体育中,“仁爱”思想的体现尤为明显。
很多传统体育运动,比如武术、太极拳、龙舟比赛等,都强调“以德为先”的理念。
这不仅体现在个人的道德修养上,也体现在对对手的尊重和关爱上。
在武术比赛中,人们常常提到“以德为先”的理念。
无论是面对何种对手,都应保持尊重和关爱,这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一种武术精神。
在龙舟比赛中,团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儒家的“仁爱”思想不仅为中华传统体育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也为现代体育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在当代社会中,体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更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
儒家的“仁爱”思想提醒我们在参与体育活动时,不仅要注重自身的身体健康,还要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其自然,不刻意追求结果。
这种思想在中华传统体育中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比如在气功和太极拳等运动中,都强调呼吸的自然、动作的流畅,不刻意追求动作的完美和成绩的优异。
这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享受运动的过程,而不是被结果束缚。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各种压力困扰,难以放松身心。
而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在参与体育活动时,放下各种包袱和压力,享受运动的过程。
古代运动哲学对当代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儒家的“仁爱”思想提醒我们在体育活动中要尊重他人,公平竞争。
这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同时,“仁爱”思想也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这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深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填涂考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共17分)人类在进化的蒙昧时期,就已经具有一种才能,这种才能,因为没有更恰当的名字,我姑且叫它为数觉。
由于人有了这种才能,当在一个小的集合里边,增加或者减去一样东西的时候,尽管他未曾直接知道增减,他也能够辨认到其中有所变化。
数觉和计数不能混为一谈。
计数似乎是很晚以后才有的一种收获,由后文可以知道,它牵涉到一种颇为复杂的心理过程。
就我们所知,计数是一种人类独具的特性;另一方面,有若干种动物看来也具有一种和我们相类似的原始数觉。
至少,有权威的关于动物行为的观测家持有这种主张,而且有很多实例支持这种理论。
例如,许多种鸟类是具有这种数觉的。
鸟巢里若是有四个卵,那么可以安然拿去一个;但是如果拿掉两个,这鸟通常就要逃走了。
鸟会用某种奇怪的方法来辨别二和三。
但是这种才能不仅限于鸟类。
实际上,我们所知道的最惊人的例子要算叫作“独居蜂”的昆虫。
这种母蜂在每个巢里下一个卵,并且在巢里面预先储藏了一批活的尺蠖,作为幼虫孵化后的食料。
使人吃惊的是,各类独居蜂每巢里所放的尺蠖数目都是一定的。
由于蜂类行为的规律化,而且这种行为和它的生命的基本机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上述例子不如下面的例子来得更加令人信服。
这里所举的鸟的行为,似乎已经处于自觉的边缘了。
有个田主决心要打死一只在他庄园的望楼里筑巢的乌鸦。
他试了好多次想惊动它,始终没有成功:因为人一走近,乌鸦就离开了巢,飞开了。
它栖在远远的树上守着,等到人离开了望楼,才肯飞回巢去。
洛阳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我们党和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
”红色文化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形成的。
它创造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兴盛于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升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体现着党的性质宗旨,承载着党的初心使命,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
红色文化,无论是其所包含的红色思想文化、红色精神文化还是红色物质文化、红色制度文化,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表达,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出的文化硕果,是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文化形态。
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灵魂,决定了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崇高的目标追求、深厚的群众基础、博大的世界胸怀,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创造和弘扬红色文化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深刻体现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
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旨在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充分挖掘和运用丰富的红色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要求,也是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增强思政课铸魂育人效果、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的重要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
”红色资源包括革命遗物和遗址等物质资源、革命传统和文化等精神资源,要准确把握红色资源融入新时代“大思政课”的丰富内容。
构建红色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并科学设计思政课红色实践教学大纲。
学校主动对接博物馆、纪念馆等实践基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支持成立红色文化社团、举办校园红色研讨会,以重大纪念日和历史事件为契机,开展话剧表演、课堂辩论、案例分析等红色文体活动。
推进全国思政课教研系统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使用,以数字化技术纵深挖掘、横向关联红色资源蕴含的丰富思政资源,建设红色资源教学案例库、专题素材库、在线示范课程库等。
拓宽网络教育宣传平台,支持思政课教师参加主流媒体的红色时政节目,综合运用多种网络传播媒介,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和场景推送红色知识。
鼓励专任教师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教学,聘请相关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思政课教师,邀请革命老兵、英雄模范和红色基地讲解员等参与思政课合作教学。
搭建研究队伍平台,组建研究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的课题组和教研室。
通过集中培训、实地研学等方式,让思政课教师首先做到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深厚,提升融入红色资源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小学阶段侧重红色历史文化启蒙,初中阶段侧重革命感性体验和历史知识学习相结合,高中阶段侧重红色实践体会和理论学习相结合,大学阶段侧重实现学理认知到信念生成的转化,研究生阶段侧重对红色资源的宣传阐释和研究探索。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桎梏.(kù)筵.(yán)席蓬蒿.(hāo)百舸.(gě)争流
B.攫.(juã)取挑衅.(xìng)山坳.(ào)磨牙吮.(shǔn)血
C.伫.(zhù)立横.(hâng)祸嫉.(jí)妒解.(jiě)甲归田
D.忖.(cǔn)度逮.(dǎi)捕迁徙.(xǐ)溘.(kâ)然长逝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枷锁遐想万户侯良辰美景
B.暮蔼狼藉渡难关倚老卖老
C.炫耀梦魇荧火虫济济一堂
D.云霄驰骋凌霄花迫不急待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镇湖绣娘三年揽下近千项专利,为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苏绣新动力。
(2)黄师傅不想让刻章绝技变为‚绝技‛,在历史长河中,他想收徒弟。
(3)其实那一刻,大陆会议并无一兵一卒,所谓军权充其量只是组织军队的。
A.灌注湮没权力
B.贯注湮没权利
C.贯注淹没权力
D.灌注淹没权利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每个人都能闻到雾霾的气息——呛人的灰尘、化学物质的怪味,治理雾霾的理由已经足够急迫,不需要骇人听闻
....的噱头。
B.前些日子我省天气暖和得有点儿冬未到的感觉,但昨天随着“立冬”节气的到来,伴随雨雪
洋洋洒洒
....地飘落,也很应景地出现了大“跳水”。
C.孙犁说:“作家应该说些真诚的话。
如果没有真诚,还算什么作家?还有什么艺术?”这是
他六十余年文学生涯的感悟,是不刊之论
....。
D. 张炜小说、散文、随笔、诗歌、文论无所不为
....,十分高产,《你在高原》给人留下印象最深,这部长达39卷、约450万字的长篇小说堪称巨制。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深化打击整治网络犯罪专项行动中,公安机关将围绕打击网络犯罪、整治互联网安全管理秩序为重点,对各种涉众性经济违法犯罪活动等依法予以打击。
B.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这给意大利维洛那城的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个家族带来怎样的影响?答案是肯定的。
C.为了提高收视率,某电视台报道无中生有,编造了一些黑加工店以废纸箱为原料制作小笼包出售的假新闻,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D.止咳祛痰片是我厂最新产品,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6.下列各句中,没有偏义复词的一组是
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C.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D.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再:第二次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谢:告诉
B.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到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劝:努力
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爱:吝啬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危:危害
D.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舍:舍弃
余嘉.其能行古道嘉:奖励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夫列子御风而.行吾尝终日而.思矣
B.之.二虫又何知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C.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师不必贤于.弟子
D.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9.下面几个句子都属于文言特殊句式,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处分
..适兄意 B.莅中国
..而抚四夷也
C.小学
..而大遗 D.何不作衣裳
..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0分)
二、默写和翻译。
(共18分)
11.翻译句子。
(共8分,每小题2分)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是故圣益圣,愚亦愚。
(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2.默写句子。
(共10分,每小题1分,错一字本小题不得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集芙蓉以为裳。
,苟余情其信芳。
(3)君当作磐石,。
,磐石无转移。
(4)碧云天,,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
(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6)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
(7),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8),。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9)老吾老,;幼吾幼,。
(10)假舆马着,非利足也,;,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5题。
(12分)
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
李娟
那个冬天的雪夜,我们买回一只野兔子。
这种兔子又叫雪兔,它的确是像雪一样白的,白得发亮。
而且听说到天气暖和的时候,它的毛色还会渐渐变成灰土黄色的,这样,在戈壁滩上跑着的时候,就不那么扎眼了。
我们找了一个铁笼子,把它扣在煤棚的角落里,每天都跑去看它很多次,它总是安安静静地待在那儿,永远都在慢慢地啃那半个给冻得硬硬了的胡萝卜头。
我们都太喜欢这只兔子了,我妈常常把手从铁笼子的铁丝缝里伸进去,慢慢地抚摸它柔顺乖巧的身子,它就轻轻地发抖,深深地把头埋下,埋在两条前爪中间,并把两只长耳朵平平地放了下来。
一天一天过去,冬天最冷的时候已经过去。
我们也惊奇地注意到白白的雪兔身上,果真一天天、一根根地扎出了灰黄色的毛来——它比我们更先、更敏锐地感觉到了春天的来临。
就在这样一个时候,突然有一天,这只性格抑郁的兔子终于还是走掉了。
我们全家人真是又失望又奇怪又难过。
那个空空的铁笼子也一直空罩在原地……
后来,它居然又重新在笼子里冒出来了……
我们过来过去好几天,才慢慢注意到里面似乎有个活物,它一动不动蜷在铁笼子最里面,定睛仔细地看,这不是我们的兔子是什么!它浑身原本光洁厚实的皮毛已经给蹭得稀稀拉拉的,身上又潮又脏,眉目不清的。
我伸手进去摸了一下——一把骨头,只差没散开了。
不知道还有没有气,看上去这身体也丝毫没有因呼吸而起伏的感觉。
好在后来,这兔子还是挣扎着活了过来,而且还比之前更壮实了一些,五月份时,它的皮毛完全换成土黄色的了。
现在再来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用来罩住兔子的铁笼子只有五面,一面是空的,而且又靠着墙根,于是兔子就开始在那里打洞——煤棚又暗,乱七八糟地堆满了破破烂烂的东西,谁知道铁笼子后面黑咕隆咚的地方还有一个洞呢?我们还一直以为兔子是从铁笼子最宽的那道栅栏处挤出去跑掉的呢。
那个洞很窄的,也就手臂粗吧,我就把手伸进去探了探,又手持掏炉子的炉钩进去探了探,居然都探不到头!后来,他们用了更长的一截铁丝捅进去,才大概地估计出这个小隧道可能有两米多长,沿着隔墙一直向东延伸,已经打到大门口了,恐怕再有二十公分,就可以出去了……
我真的想象不到——当我们围着温暖的饭桌吃饭,当我们过完一天,开始进入梦乡……那只兔子,如何孤独地在黑暗冰冷的地下一点一点,忍着饥饿和寒冷,坚持重复一个动作——通往春天的动作……整整一个月,没有白天黑夜。
我不知道在这一个月里,它一次又一次独自面对过多少的最后时刻……在绝境中,在时间的安静和灵魂的安静中,它感觉着春天一点一滴地来临……整整一个月……有时候它也会回到笼子里,回来看看这里有没有什么吃的,没有的话,就攀着栅栏,啃放在铁笼子上的纸箱子,嚼煤渣(被发现时,它的嘴脸和牙齿都黑黑的)……可是我们却什么也不知道……甚至当它已经奄奄一息了好几天后,我们才慢慢注意到。
都说兔子胆小,可我们所知道的是,兔子其实是勇敢的,它的生命里没有惊恐的内容。
无论是沦陷,是被困,还是逃生,或者饥饿、绝境,直到奄奄一息,它始终那么平静淡然。
它发抖,挣扎,不是因为害怕,而仅仅是因为它不能明白一些事情而已。
我们也生活得多孤独啊!虽然春天已经来了……当兔子满院子跑着撒欢——它好像什么都不记得了!它总是比我更轻易去抛弃不好的记忆,所以总是比我们更多地感觉着生命的喜悦。
(选自《2012中国散文年选》,有删改)13.文章第3段划线语句有什么作用?
1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含意的理解。
15.文章以“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作题目,有什么好处?
四、(60分)
1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心不在焉‛的意思是心思不在这里。
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穷究事物的道理或纠正人的行为,获得知识,使自己的思想诚恳,端正心思),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
钱先生学问做得如此出色,就是因为‘心在焉’‛。
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请以“心要在焉”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