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课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25.57 KB
- 文档页数:7
德清职业中专实训(验)备课用纸第2周2020 年2 月19日二、鲈鱼(一)教师活动:内容讲解1.鲈鱼的初步加工加工步骤:刮鳞→去鳃→口取内脏→洗涤整理。
2.检验加工质量表面无残留鳞片,内脏、血污、腹腔清洗干净,不破苦胆,整体清洗3.鲈鱼初加工1.左手按住鱼的尾部用刀将鱼拍晕。
2.右手握刷从尾部向头部刮去鱼鳞。
3.肛门前横切一刀。
4.用长钳夹住鱼鳃,插入鱼腹。
5.缠扭后往后拉,拉出内脏。
6.用水洗净即可。
(二)学生活动:1.说出油鲈鱼的加工步骤2.根据以下图形能说出水产品的名称,及检验洗涤质量的方法。
无鳞鱼的加工一、鳗鲡(一)教师活动:内容讲解1.鳗鲡的初步加工加工步骤:割开喉部→割开脐部→卷出内脏→烫泡→洗涤整理。
2.检验加工质量表皮完整,颜色均匀,无黏液、内脏、血污,整体清洗干净。
3.鳗鲡的初加工1.左手从头部下方抓捞鳗鲡。
2.右手握刀在鳗鲡的喉部和脐部分别割一刀。
3.用两根筷子从喉部刀口插入,用力向一个方向绞卷后拉出内脏。
4.用手挖出鱼鳃。
5.将鳗鲡放入70度热水中烫泡,待黏液凝固,用软布擦洗。
6.用水边冲边洗,洗净即可。
(二)学生活动:1.说出鳗鲡的加工步骤2.根据以下图形能说出水产品的名称,及检验洗涤质量的方法。
二、鲶鱼(一)教师活动:内容讲解1.鲶鱼的初步加工加工步骤:剖腹→去鳃→取出内脏→烫泡→洗涤整理。
2.检验加工质量表皮完整,颜色均匀,无黏液、内脏、血污,整体清洗干净。
3.鲶鱼初加工1.左手掐住鱼头,将鲶鱼腹部向上。
2.右手握剪刀将鱼从喉部剪至肛门部。
3.用手拉出内脏,挖出鱼鳃。
4.将鲶鱼放入60℃热水中烫泡等黏液凝固。
5.用软布或软刷擦洗,用水边冲边洗,洗净即可。
(二)学生活动:1.说出鲶鱼的加工步骤2.根据以下图形能说出水产品的名称,及检验洗涤质量的方法。
三、黄鳝(一)教师活动:内容讲解1.黄鳝的初步加工加工步骤:剪喉放血→剖腹→取出内脏→洗涤整理。
2.检验加工质量表皮完整,无内脏、血污,整体清洗干净。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33J11G 学分:3 周学时:4 总学时:51 开课学期:3.1 开课学院:海洋学院英文名称:Culture and Muitiplication of Aquatic animal适用专业:15水产养殖学专业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平台课课程修读条件:无网络课程地址:所属基层学术组织:水产二、课程简介《水产动物增养殖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专业学位课,主要讲授我国鱼类、虾蟹类、贝类等水产经济动物的生物学原理和增养殖技术的一门应用性专业课程。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习,使学生了解水产动物增养殖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掌握主要经济水产动物的增养殖基本原理及主要增养殖技术;结合生产实习,掌握水产经济动物的苗种生产技术和增养殖技术。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水产动物增养殖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内容:讲述水产动物增养殖学的任务、研究内容;水产养殖的历史与发展;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课外学习任务及要求:参观海洋学院的海洋生物标本陈列馆,熟悉水产经济动物种类;第一篇水产增养殖的通用技术与原理(教材第1-3章)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水产经济动物养殖、育苗的通用技术和相关技术原理;基本内容:增养殖水域的环境与调控、育苗场的设计与建造、主要养殖种类的育苗通用技术;学时分配:6学时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课堂讨论、提问课外学习任务及要求:参观附近养殖场、育苗场第二篇主要经济鱼类增养殖(教材第4-7章)教学目标:熟悉经济鱼类的养殖技术、苗种生产技术、渔业增殖技术;基本内容:鱼类养殖技术、鱼类资源保护、活鱼运输;学时分配:12学时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课堂讨论、提问;课外学习任务及要求:查询与鱼类养殖、资源增殖相关的技术资料;第三篇主要经济虾蟹类增养殖(教材第8-11章)教学目标:熟悉经济虾蟹类的养殖技术、苗种生产技术;基本内容:主要经济虾类养殖、经济蟹类养殖、虾蟹类增殖、虾蟹塘的综合利用;学时分配:10学时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课堂讨论、提问课外学习任务及要求:查询与虾蟹类苗种培育、养殖相关的技术资料;第四篇主要经济贝类增养殖(教材第12-15章)教学目标:熟悉经济贝类的养殖技术、苗种生产技术;基本内容:固着性种类、附着性种类、埋栖性种类的养殖;腹足类的养殖;贝类的增殖;学时分配:10学时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课堂讨论、提问课外学习任务及要求:查询与贝类苗种培育、养殖相关的技术资料;第五篇其他水产动物养殖(教材第16-18章)教学目标:熟悉其他经济种类的养殖技术;基本内容:海参、海胆、乌贼等经济种类的养殖;学时分配:4学时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课堂讨论、提问课外学习任务及要求:查询海参、海胆、乌贼等经济种类苗种培育、养殖的技术资料;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请明确说明教学过程考核方式和期末考核方式,各项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原则上平时成绩比重不低于50%。
《水产养殖学》教学大纲《水产养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水产养殖学课程类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时数:48学时(3学分)授课语言:中文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水产养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水产养殖的关键知识和技能,为从事水产养殖业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1、水产养殖概述(8学时)水产养殖的定义和分类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概况和前景2、水产养殖环境管理(8学时)水质管理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养殖场的选址和设计3、水产生物学基础(8学时)鱼、虾、贝等水产生物的分类和生物学特征水产生物的繁殖和生长4、水产养殖技术(8学时)养殖品种的选择和引进养殖饲料的配制和使用养殖病害的防治5、水产养殖市场营销(8学时)水产品的市场分析和发展趋势水产品的营销策略和品牌建设四、实践教学1、养殖场参观和实践(4学时)安排学生参观典型的水产养殖场,了解实际生产过程,并进行实践操作。
2、实验操作和报告(4学时)学生进行水产养殖相关的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
五、教材和参考书1、教材:《水产养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XXX主编)2、参考书:《现代水产养殖技术》(海洋出版社,XXX著)、《水产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XXX著)等。
六、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方面:1、课堂表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的表现等。
2、作业和实验报告:布置与水产养殖相关的作业和实验报告,以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进行一次综合性的考试,测试学生对水产养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其他:观察学生的出勤率以及对课堂环境的维护等。
七、课程大纲说明本课程大纲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讲授、实践操作和讨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水产养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通过市场分析和发展趋势等内容的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水产养殖概论》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512690课程中文名称:水产养殖概论课程英文名称:Fisheries Summary课程类型:学科选修课总学时:54 理论学时:18 实验学时:36 课外学时:0学分: 2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先修课程:动物学,植物学开课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水产养殖概论》为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其任务是介绍重要水产经济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育种方法、繁育技术、苗种培育和养成技术,使学生掌握水产动植物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和生产过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1.结合生物科学的学科特点,系统地讲解水产动植物的几种主要育种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各种方法的操作原理并在相关的研究领域运用自如。
2.介绍主要水产动植物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使学生了解自然和养殖条件下动植物的习性(包括温度、光照、饵料、繁殖等)变化。
3.重点讲授各种经济水产动植物的繁育机理和苗种生产方法,使学生对苗种繁育过程的各项操作和硬件设施要求有所明晰。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一)绪论了解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与成就及我国水产养殖的自然资源条件。
掌握水产养殖的重要养殖品种。
(二)水产养殖动物育种了解国内外水产动物育种的进展。
掌握水产动物育种中选择、杂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雌雄核发育、多倍体诱导、性别控制、细胞融合与核移植、转基因、种质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
(三)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与人工繁殖了解鱼类养殖的发展动态和政策法规。
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人工繁殖理论与技术、苗种培育和养成的理论和技术。
(四)经济甲壳类的繁殖与养殖了解虾蟹类增殖、活运、保鲜及加工的一般技术。
掌握甲壳动物的生物学特征,甲壳动物的分类知识。
另一方面重点掌握十足类经济虾蟹的基础生物学,虾蟹类育苗与养成的原理与通用技术,虾蟹类的增殖、活运与加工等技术。
(五)经济贝类的繁殖与养殖了解国内外贝类增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掌握养殖贝类的形态构造、生态习性,掌握贝类的苗种生产和增养殖方法。
(完整版)《⽔产养殖概论》课程电⼦版.doc《⽔产养殖概论》⼀、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512690课程中⽂名称:⽔产养殖概论课程英⽂名称:Fisheries Summary课程类型:学科选修课总学时:54 理论学时:18 实验学时:36 课外学时:0学分: 2适⽤专业:⽣物科学先修课程:动物学,植物学开课院系:⽣命科学学院⼆、课程性质和任务《⽔产养殖概论》为⽣物科学专业的⼀门选修课,其任务是介绍重要⽔产经济动植物的⽣物学特性、育种⽅法、繁育技术、苗种培育和养成技术,使学⽣掌握⽔产动植物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和⽣产过程。
三、课程教学⽬标1.结合⽣物科学的学科特点,系统地讲解⽔产动植物的⼏种主要育种⽅法,使学⽣能够理解各种⽅法的操作原理并在相关的研究领域运⽤⾃如。
2.介绍主要⽔产动植物的⼀些⽣物学特性,使学⽣了解⾃然和养殖条件下动植物的习性(包括温度、光照、饵料、繁殖等)变化。
3.重点讲授各种经济⽔产动植物的繁育机理和苗种⽣产⽅法,使学⽣对苗种繁育过程的各项操作和硬件设施要求有所明晰。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绪论了解⽔产养殖业的发展与成就及我国⽔产养殖的⾃然资源条件。
掌握⽔产养殖的重要养殖品种。
(⼆)⽔产养殖动物育种了解国内外⽔产动物育种的进展。
掌握⽔产动物育种中选择、杂交的基本原理和⽅法,雌雄核发育、多倍体诱导、性别控制、细胞融合与核移植、转基因、种质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应⽤技术。
(三)主要养殖鱼类的⽣物学与⼈⼯繁殖了解鱼类养殖的发展动态和政策法规。
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的⽣物学、⼈⼯繁殖理论与技术、苗种培育和养成的理论和技术。
(四)经济甲壳类的繁殖与养殖了解虾蟹类增殖、活运、保鲜及加⼯的⼀般技术。
掌握甲壳动物的⽣物学特征,甲壳动物的分类知识。
另⼀⽅⾯重点掌握⼗⾜类经济虾蟹的基础⽣物学,虾蟹类育苗与养成的原理与通⽤技术,虾蟹类的增殖、活运与加⼯等技术。
(五)经济贝类的繁殖与养殖了解国内外贝类增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完整版)校本课程教案:水产养殖校本课程教案:水产养殖技术简介- 水产养殖是一种利用人工方法繁殖和培养水生生物的方式。
- 水产养殖包括鱼类、贝类、虾类以及其他水生动物的培育。
- 水产养殖可以提供丰富的水产品,满足人们的食品需求。
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了解水产养殖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 学生将学会识别不同水产生物,并了解它们的适宜环境和养殖方法。
- 学生将掌握水产养殖的关键技术,如饲料配制、疾病防控等。
教学内容1. 水产养殖概述- 什么是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的意义和发展前景2. 水产生物的分类- 鱼类、贝类、虾类等常见水产生物- 不同水产生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需求3. 水产养殖基础知识- 养殖水质的调控- 饲料的选择和配制- 养殖设施和设备的选用4. 水产养殖技术- 养殖水池的建设和管理-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水产养殖的市场营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了解水产养殖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要点。
- 学生熟悉不同水产生物的特点和养殖需求。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识别不同水产生物,并了解它们的适宜环境和养殖方法。
- 学生掌握水产养殖的关键技术,能够进行基本的养殖管理和疾病防控。
3. 情感目标- 学生培养对水产养殖的兴趣和爱护水生生物的意识。
- 学生了解水产养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安排1. 知识讲授- 通过课堂讲解和展示,向学生介绍水产养殖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要点。
2. 实地考察- 带领学生参观水产养殖场,实地感受水产养殖的实际操作和管理。
3.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养殖水池的建设和管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水产养殖相关话题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思维和合作能力。
评估方式- 定期课堂测验: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实践操作评估:考察学生在实际养殖操作中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参考资源- 《水产养殖入门指南》- 《水产养殖技术手册》- 网络资源和相关科普读物以上是《校本课程教案:水产养殖》的简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水产养殖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点,培养学生对水产养殖的兴趣和认识其重要性。
《水产养殖学》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水产养殖学》英文名称:Aquiculture课程编号:802F1004课程类型:校级选修课适用专业:非水产养殖专业开课学期:学时:36学分:2.0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水产养殖学》作为校级选修课是根据高等农林院校培养面向二十一纪复合人才的需要而开设,结合目前水产养殖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特点及教学和生产实践制定本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为重点学习经济鱼类、虾蟹类和其他经济水产动物的生物学习性、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使学生掌握主要经济水产动物增养殖原理及应用技术。
培养学生用唯物主义观点,全面的、辨证的认识经济水产动物的生长、繁殖规律及与之相适应的养殖、防病技术原理与方法,加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内容力求反映国内外水产养殖领域内的新动向和新的养殖模式。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水产养殖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理论教授和示范教学,使学生掌握水产养殖学原理与应用技术,以及获得增养殖最佳效果的技术措施。
2.教学要求⑴使学生理解本门课程的研究内容是以经济水产动物养殖为目的,研究经济水生动物生长、繁殖和保健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人为地满足这些条件的技术措施,;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多方位全面地看问题,避免主观片面,正确认识一些技术措施的双重性,切实掌握增养殖原理与措施。
绪论 2学时一、水产养殖的概念1.渔业(Fishery)概念:依托适宜水体环境,进行水生动、植物生产的人类自觉活动,是大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渔业与水产养殖区别:整体——部分3. 水产养殖(Aquaculture)概念Aqua源于拉丁文——水culture——文化培养水产养殖——在适宜水环境中,通过人为措施干预水生动、植物生长、发育以获得渔产品为目的生产活动。
4.水产养殖与畜牧生产的异同4.1 共同点目的相同,都是一种培养生物产品的产业4.2 区别4.2.1 对象生物畜牧生产:陆上动物,大多为哺乳类、鸟类,种类较少;如家畜、家禽等水产养殖:为水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包括鱼类、软件类、贝类、甲壳类、两栖类、爬虫类、藻类等凡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都在水产养殖考虑之列4.2.2 过程:畜牧空气中直接获得氧气以进行新陈代谢生产:比较直观,相对容易控制生产周期一般较短水产绝大多从水中获氧,受各水质因子影响养殖不直观,难度较大生产周期一般较长5. 养殖方式根据养殖区域、管理类型、养殖水域等分为多种。
劳动课程《养殖水产》
介绍
本文档将介绍劳动课程《养殖水产》,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
目标
劳动课程《养殖水产》旨在培养学生对养殖水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养殖技术、水质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方面。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养殖水产的操作要领,提高养殖效益和产量。
课程内容
1. 养殖水产的基础知识:
- 养殖水产的分类和特点
- 养殖水产的适宜环境和基本需求
2. 养殖水产的养殖技术:
- 养殖水产的孵化和育苗技术
- 养殖水产的饲养管理技术
3. 养殖水产的水质管理:
- 水质指标的监测和调节
- 水质处理和改善技术
4. 养殖水产的疾病防控:
- 常见的养殖水产疾病及其预防措施
- 养殖水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研究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研究:
1. 授课:
- 老师将以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进行系统性的教学,向学生传授养殖水产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巧。
2. 实践:
- 学生将有机会亲自参与养殖水产的实践操作,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加深对养殖水产技术和管理的理解和掌握。
3. 讨论和案例分析:
- 学生可以参与讨论和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养殖水产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
劳动课程《养殖水产》是一门培养学生养殖水产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课程。
通过研究这门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养殖水产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巧,提高养殖效益和产量。
希望本课程能够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和个人兴趣产生积极的影响。
超市水产课操作方法
1. 切鱼:先将鱼洗净,用刀刃摩擦将鳞片刮掉,然后将鱼鳃、内脏、沙泥等清理干净,去除头尾,成长条状后开始切割。
2. 虾剥:将虾身去壳,虾头、虾尾也需要去掉,可以用刀剪或者手撕。
3. 虾去皮:取虾身,用刀在背部切开,用小刀把黑线去掉后,剪下头部和尾部,即为去皮虾仁。
4. 三文鱼片:先将三文鱼去鳞、去骨,用刀均匀切成片状。
5. 生蚝开:将生蚝放在开蚝器上,用力把螺颈推开锁住,从蚌壳隙缝处插入开蚝器一端的刀刃,蚕动刀锋,顺着蚌壳的缝隙将蚌壳一方整体向左右开。
6. 其他操作:如清理贝类、清理龙虾等操作方法类似,需要根据不同的水产品种类和加工方式进行不同的操作。
注意事项:
1. 操作前需要洗手擦干,穿戴好工作服。
2. 不同种类的水产品加工方式各异,需要熟悉操作方法,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刀具使用需要注意安全,将刀线尽量擦干,格外注意操作时小心安全。
校本课程教案:水产养殖一、引言本校决定引入一门新的校本课程:水产养殖。
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关于水产养殖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巧。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将能够了解水产养殖的基本原理、技术和管理方法。
二、课程目标1.了解水产养殖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状况;2.掌握水产养殖的基本原理,包括鱼类、贝类和___的养殖技术;3.研究水产养殖的管理方法,包括水质控制、饲料管理和病害防治等;4.掌握水产养殖的实践技巧,包括鱼苗选育、养殖环境搭建和产后处理等;5.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水产养殖概述水产养殖的定义和分类;水产养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鱼类养殖技术鱼类养殖水质要求;鱼类养殖的饲料供给和管理;常见鱼类的养殖技术要点。
3.贝类养殖技术贝类养殖水质要求;贝类养殖的饵料和底质管理;常见贝类的养殖技术要点。
4.海藻养殖技术___养殖的水质和光照条件;___养殖的生长和收获管理;常见___的养殖技术要点。
5.水产养殖管理方法水质控制和调节技术;饲料管理和营养需求;病害防治和生物安全管理。
6.水产养殖实践技巧鱼苗选育技术;养殖环境搭建和水体处理;产后处理和养殖效果评估。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水产养殖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水产养殖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3.讨论与互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和讨论,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参与讨论的情况。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
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水产养殖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水产养殖课程的教学,我们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教科书和参考书籍:包括水产养殖领域的教材和专业书籍。
2.实验设备和材料: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材料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研究。
水产课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辨别新鲜鱼类的新鲜程度的知识
◆辨别新鲜鱼类的新鲜程度的考核试题
1、低温可起到缓和鲜鱼的酵素作用及抑制细菌繁殖作用的效果,其中冰藏
温度保持于(5℃)以内,冷藏(0℃)以内,冷冻(—18℃)。
2、影响活鱼运输成活率的因素有:(水质)、(鱼的体质)、(装运密
度)。
3、鱼类常用的药物:(石灰)、(福林)、(四环微素)、(高锰酸
钾)。
4、如何检验鱼的新鲜程度
A、鱼的体表状态。
鲜鱼的体表沾有少量而透明均匀分布的粘液附
着:鱼鳞牢固地固在鱼体表面,不易用手剥落;鱼腹部无膨胀现
象。
B、鱼的挺直度。
鱼死后相继发生僵硬、自溶和腐败三个过程
C、鱼眼。
新鲜鱼眼球凸出明亮,角膜透明清晰,无血液浸润。
D、鱼鳃。
新鲜鱼的鳃部呈鲜红色。
只有薄薄透明一层较少的粘液,
鳃板的条纹清晰,鳃盖紧闭,具有腥味。
E、气味。
新鲜鱼有一种固有的鱼腥味,血是鲜红的。
F、鱼的内脏。
新鲜鱼可以观察到腹壁肌肉坚实;各内脏完整保持原
有形态与自然颜色。
G、鱼的PH值。
新鲜鱼的PH值为—,腐败变质鱼PH值为以上.
H、农药污染或毒死的鱼。
被农药污染的鱼一般都有特殊的气味,被
工业废水和放射性物质污染造成慢性中毒的鱼,往往鱼体局部或周
身凸凹不平,鱼体弯曲,后部萎缩等畸形现象。
●辨别鲜活类品质的好坏
1、活鱼:鱼身表面无明显脱鳞,无斑快,鱼尾无大面积角化。
2、虾蟹:活动能力强,壳身按撵较坚硬,虾放入鱼池内,10分钟反身的
为品质差。
3、水鱼:身体表面无咬伤,腹部按压手感坚实,无红、白斑点,反身置
于地上,能短时间自行翻身的符合标准。
4、贝壳类:外壳无损伤,开合有力,外壳张开不能自行闭合的为次品。
◆辨别鲜活类品质的考核试题
1、三文鱼以(挪威)国生产的质量好。
2、好的(水质)不得使鱼、虾、贝、藻带有(异色、异臭、异味)。
3、鳖的运输应注意如下几点:1、(防止互斗)2、(防止鳖甲壳干燥)
3、(不能使鳖受排出的尿污染)
4、(防止被蚊子咬伤)。
4、提高鱼的产量方法之一是(网箱养鱼)。
5、带鱼适宜的水温是(15—17)度。
6、河蟹对(菊脂类)、(含氯化合物)、(敌百虫)等敏感,应谨慎使
用。
7、水中悬浮物量不得超过(10MG/L),而且悬浮物质沉积于(底部
后),不得对(鱼、虾、贝、藻类)产生有害的影响。
8、新活类收验货的标准是什么
A、鲜活鱼类:体重达标,生命力强,无死亡、翻白,无严重
脱鳞。
B、冷冻类:无化冻现象,无变色,无异味,规格一致,含冰量适当。
C、干货:无变质、腐烂、霉变、无异味。
D、冰鲜类:无腐烂变质,无粘液无变色,无异味。
●冰鲜产品鲜度的管理知识
1、维持鲜度管理的重点在于温度管理。
2、冰台上的冰鲜产品要及时覆冰,特别是鱼类,应把鱼肚埋于冰中,保
持低温,这样细菌很难侵入,使鱼变坏。
3、每晚生意结束时应将没售完的鱼类及其他商品细心装入塑料袋中再放
入周转箱内,上下均应覆盖冰块以维持低温,再送入冷藏库,因为鱼
肉表面不与空气接触则鱼的鲜度可维持较长时间。
4、经常注意冰台的冰鲜品是否有足够的覆冰,并随时添加碎冰,以保持
鲜度。
◆冰鲜产品鲜度管理的考核试题
1、生化需氧量不超过(5MG/L),冰封期不超过(3MG/L)。
2、冷藏库定期整治,清洗(每周)一次。
3、水产品的营养、特点及保鲜方法
水产动、植物均含丰富营养,粗略分析为:水分占70%——80%;蛋白质占15%——20%;脂肪1%——10%;无机盐占1%——%。
水产品因营养丰富,水分含量高,所以与陆产动物产品相比更容易变质。
撒冰法(0 ℃——3 ℃)
冰冷却法水冰法(本课常用)
1、冷却保鲜
冷海水冷却法
2、冷冻保鲜:- 18 ℃下冻结
●水产品的操作技能及陈列
1、剖鱼:
A、草鱼:要求去鳞、去腮、去内脏、去尾、去鳍,鱼头切下平分,
鱼身打花刀,根据鱼的大小切成四——五块。
女员工5分钟以内完
毕,男员工3分钟内完毕。
B、雄鱼:要求去鳞、去腮、去内脏、去鳍,头身分开,鱼身切成约
1厘米厚的块状。
一条鱼男员工3分钟以内完毕,女员工5分钟内
完毕。
C、鲈鱼:去腮、去鳞、去内脏,装入连卷袋扎口,1分钟内完毕。
D、其它:边鱼、鲫鱼、桂鱼等可参考上述鱼类剖杀方法。
2、商品称重
3、装袋
◆水产品操作技能的考核试题
1、打包盛盒的要求:(四角平整无破损)、(绷紧无皱摺)、(无血水
渗漏)。
2、新鲜鳝片磅称码为(4071);鲜活水鱼();新鲜带鱼();
墨鱼干();北极甜虾()。
3、宰杀鱼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答:拿到鱼后略为冲洗,去鳞,用去鳞器呈45度方向由鱼头至鱼尾拖拉,用力要适中,不宜将鱼体刮花,洗净鱼鳞。
去鳃,注意不要将鱼的脑髓挖出,海鱼的腮内生有倒刺,可用刀后间顺势拖出。
开膛破
肚,用刀刃顺着鱼肚由鱼头至鱼尾划开,注意不要将鱼胆弄破,冲洗鱼身,进一步分割,将鱼洗净。
●水产品的陈列
一、干货
1、DM商品,促销商品陈列至端架,陈列量为一般商品的三倍并有POP
标识;
2、高回转商品采用大量陈列方法;
3、新进商品,培养市场潜力,陈列至货架首层。
二、冻货
参照干货陈列方法
三、冰鲜
1、冰鲜台要求铺满冰,厚度与冰台平面持平,铺好冰墙,高度约有
15cm。
2、冰鲜鱼类后半部、腹部斜插入冰内,头部朝上,微露脊背。
4、在营业过程中,视冰块溶化程度随时添加冰块于商品上,以保持鲜度。
四、鲜活
1、淡水类陈列于活鱼缸,充氧;
2、海水类陈列于虾蟹缸、贝类池;以人工海水放养,要求海水浓度标准
并充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