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的周末一元剧场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10
只有河南下午场剧场节目单
下午场的剧场节目单总是令人期待,因为它为观众带来了一天中的片刻休憩和放松。
在河南,下午场的剧场节目单也是丰富多彩的,让人们可以尽情享受精彩的表演和演出。
下午场的剧场节目单通常会安排一些轻松愉快的小品或相声表演。
这些表演以幽默风趣、幽默搞笑为主题,让观众在笑声中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
演员们的表演技巧娴熟,台词幽默风趣,常常能引起观众的阵阵笑声,让人忍俊不禁。
除了小品和相声,下午场的剧场节目单还会安排一些音乐舞蹈表演。
这些表演多以民族舞蹈或现代舞为主题,舞蹈者们优美的动作配合着动听的音乐,给观众带来了视听的双重享受。
观众们常常会被舞蹈者们的舞姿和表情所感染,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一起舞动。
下午场的剧场节目单还会安排一些话剧或戏剧表演。
这些表演往往以生活为题材,通过精彩的台词和情节展开,让观众感受到人生百态和情感的碰撞。
演员们的表演真情流露,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与剧中人物共同经历起伏的情感波动。
下午场的剧场节目单可能会安排一些特别的节目,如魔术表演、杂耍表演等。
这些节目常常让观众眼前一亮,不断惊叹于演员们的神奇技艺和绝妙表演。
观众们会被节目中的惊险刺激和神秘奇幻所吸引,让他们在节目中度过一个充满惊喜的下午。
总的来说,河南下午场剧场节目单的内容丰富多样,给观众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演出和表演。
无论是小品相声、音乐舞蹈、话剧戏剧还是特别节目,都能让观众在下午时光中尽情享受艺术的魅力和美妙的表演。
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个下午场的剧场节目单,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演出和表演!。
【最新】创新文化之我见各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文化,但是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是各具特性的,它们都存在着差异,所以我们想要去改变一个国家和一个群体的文化,是不可能的,只能将自己的文化融合到其他文化中去,或者将其他文化吸纳到自己的文化中来,使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共存,彼此完善。
所以我认为:文化共存是可以实现的。
可能很多人会说:文化共存,这么高大上的词语,应该离我们很遥远吧?其实,文化共存并不离我们很远,它就存在于我们现实生活当中。
放眼望去,现在满大街的人都穿耐克、阿迪达斯的鞋子、衣服;中国的饺子、北京烤鸭这些传统美食也流传到世界各地,中国的国粹京剧被世界人民所熟知,中国功夫的武馆也开遍了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去旅游,而在中国的告状也随处可见很多外国人;街道上我们可以看到飞奔的汽车,可能发动机、轮胎、外壳都是分别采用不同国家的技术这种种生活现象,都是不同文化的相互吸纳、相互完善的文化共存。
目前全世界已经逐步走向多元化,不管什么文化,只有采取开放的姿态,接纳吸取其他先进文化,去除自己糟粕的文化,才能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但是当今世界上也曾存在许多文化冲突现象。
就像古代欧洲的基督教和西亚异教徒因为不同文化的作文https:///相互碰撞而对异教徒进行杀戮,最后导致两败俱伤。
这是一场因宗教文化冲突而引发的战争。
而中国却奇迹般地呈现道教、儒教、佛教、回教以及不同地域不同层面的各种神教的共存状态,这是中国文化对世界贡献的永恒价值。
其实,文化的冲突不必是一种文化消灭另一种文化,相反,两种文化可能吸取对方的优秀文化后,彼此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完善。
如罗素所说言: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
所以文化共存才是人类的出路,世界应该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世界上各种文化,只有共存,才能听取对方身上的精华,来填补自己身上的不足,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文化共存呢?我想,如果每种文化都既有自己的特色,又有普遍存在的特性,才有可能如此。
关于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游记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去戏剧幻城玩耍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河南省郑州市玩,去了一个超级酷的地方,叫做戏剧幻城。
戏剧幻城可大了,它占地有一百多万平方米,相当于140多个足球场那么大!里面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都去逛了一圈。
首先,我们去了一个叫"梦空间"的地方。
那里有一艘很酷的飞船,外面很亮,就像是真的会飞一样。
我们进去之后,看到里面有很多小房间,每个房间都装扮得不一样,有的像卧室,有的像厨房,有的像太空舱。
走在里面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真神奇!接着,我们去了一个叫"宝莲灯"的地方。
那里有一个很大的宝塔,上面装饰着各种各样的灯笼和花朵,金光闪闪的。
宝塔里面有一个大大的佛像,高高的站在那里。
旁边还有一些小的佛像,全都雕刻得很漂亮。
我觉得这里应该是一个道观之类的地方吧。
然后,我们又去了一个叫"锦绣华夏"的地方。
那里全是中国古时候的建筑,有青砖小院、四合院、牌坊,还有小桥流水人家。
我们走在其中,感觉就像穿越回了古代一样。
有一些穿着古装的人在院子里表演武术和杂技,超酷的!最后,我们还去了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叫做"未朽世界"。
那里面全都是一些破旧的房子,地上到处都是垃圾和残骸。
我们一走进去,就有一种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
我们看到几个像是丧尸的人在四处游荡,吓了我一大跳!原来这里是表现一个末日后的世界啊。
戏剧幻城里还有很多其他的景点,可惜我们时间有限,没能全部看完。
不过,我已经被这里的各种奇特景象深深吸引住了。
下次再来的时候,我一定要把其他地方也好好看看。
总之,这次去戏剧幻城真是一个充满惊喜和新奇的经历。
那里的景象场景都太梦幻了,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已经等不及要和小伙伴们炫耀这里的种种奇观了!大家有机会一定也要去体验一下哦。
篇2踏进戏剧幻城的大门,就仿佛穿越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周口附近旅游景点大全
周口市是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拥有许多旅游景点。
以下是周口附近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
1. 项城栾川大观园:位于项城市,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2. 郾城古城:位于郾城区,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城,拥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体现了传统的中国风情。
3. 中原第一漂:位于卢氏县,是一个以漂流为主题的景区,拥有清澈的溪水和壮丽的峡谷景色。
4. 毛泽东故居纪念馆:位于周口市川汇区,是中国革命先行者毛泽东故居的保留和展示地,展览了毛泽东的生平和革命历史。
5. 淮阳古堡:位于淮阳县,是一座以明代古建筑为主体的古堡遗址,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背景。
6. 鲁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鲁山县,是一个集自然风景、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于一体的旅游区,有着绚丽多彩的山水风光。
7. 沈阳公园:位于沈丘县,是一个以湖泊、山水和花草为主题的公园,是周口市最大的公园之一。
8. 丁河漂流:位于西华县,是一个以漂流和自然风光为主题的旅游景区,被誉为“中国最美漂流”。
以上只是周口附近的一些旅游景点,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景点进行游览。
周口市旅游景点介绍
周口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以下是周口市的一些旅游景点介绍:
1. 中原文化广场:位于周口市中心,是一处集商业、休闲、文化为一体的城市广场。
广场内有大型音乐喷泉和露天舞台,经常有各种演出和活动。
2. 曹州古城:曹州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古城内有许多古建筑和历史遗迹,如宋代的亓子国庙和北周的城墙遗址等。
3. 神农故里:神农故里是中国传说中的神农氏的故乡,有神农架、神农台、神农山等景点。
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4. 平津古城:平津古城位于周口市西南部,是一座唐代古城。
古城内有完整的城墙和古建筑,如古代城门、街道和庙宇等。
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周口试点景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周口试点景区是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节点之一,是一个集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景区。
景区内有南水北调工程的展示和解说,可以了解到这一重大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意义。
6. 天地陶瓷艺术村:天地陶瓷艺术村位于周口市西北部的培元镇,是一个以陶瓷艺术为主题的文化创意园区。
这里有许多陶艺作坊和展览馆,可以欣赏到精美的陶艺作品。
这些旅游景点展示了周口市的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风景,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陕西省渭南市“周末1元剧场”进区县
本刊记者
【期刊名称】《当代戏剧》
【年(卷),期】2009()2
【摘要】2009年2月上旬,渭南市"周末1元剧场"演出团在华县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演出,此举标志着"周末1元剧场"走出了渭南市城区,深入到渭南市各区、县。
【总页数】1页(P64-64)
【关键词】剧场;文化机构;渭南市;文化局
【作者】本刊记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92
【相关文献】
1."公益剧场"与戏曲文化产业:价值与启示——以河南省Z市"周末公益剧场"为例[J], 陈晶晶
2."公益剧场"与戏曲文化产业:问题与对策——以周口市"周末公益剧场"为例 [J], 陈晶晶
3.欠发达地区县级城市产业与金融结合的基础比较与评价--以陕西省渭南市为例[J], 康峰
4.周末聚荷芳梨园竞添香——江苏省淮海剧团举办“周末剧场”随想 [J], 许亚玲
5.关于小剧场演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分析思考——以遂宁市文化馆“周末小剧场”为例 [J], 范国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周口市的“周末一元剧场”引言:一元钱能享受到丰盛的“文化大餐”。
从 2008年4月起,地处传统农区的河南省周口市在公共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依托当地文化资源,采用市场运作机制,创造性地推出“周末一元剧场”公益文化活动,破解群众看戏贵、看戏难的问题,走出了一条政府协调、部门主导、社会参与的公益文化发展新路子,对各地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探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周末一元剧场”是如何启动发展的?又有哪些成功经验呢?困局:守着富矿的‚穷日子‛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总人口1100万人,总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
周口历史悠久,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定都圣地,是道教鼻祖老子的故里,也是中华龙文化、姓氏文化、道家文化、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文化资源丰富,戏曲土壤肥沃,拥有豫剧、越调、道情三大剧种,专业戏曲艺术表演团体11个,业余表演团体30多个,从业人员2000多人;杂技优势突出,共有民营杂技演出团体110多个,其中3个位列全国10大民营杂技团体,从业人员5万多人,被中国杂技家协会认定为全国‚杂技之乡‛;民间文艺种类繁多,仅表演类的就有舞龙灯、狮子舞、高跷、竹马、旱船、肘歌、担经挑、抬花轿、布袋偶、大头偶、拉犟驴、鸡毛人、打铁舞、花棍舞等,民间文艺表演团体80多个,从业人员6000多人。
周口市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肉、烟生产基地,小麦总产量占全国的1/25,占河南省的1/6,素有‚中原粮仓‛之美誉,是典型的农业大市。
近年来,尽管当地党委、政府在推进粮食稳步增产的同时,不断加快工业发展步伐,但由于经济基础差、底子薄,财政收支仍相对困难。
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22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6亿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文化事业费不足3元,更低于全国人均10.23元的标准。
文化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造成群众文化生活内容相对单一,质量和水平亟待提高,让广大人民群众经常走进剧院观看演出的现实条件还不具备。
即使偶而有免费的文艺演出活动,也往往是为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举办,一年就那么几次,根本不‚解渴‛。
平时有‚名角‛、‚大腕‛参与的商业文艺演出,昂贵的票价是老百姓难以逾越的一道门槛,普通群众只能望而兴叹。
一边是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深厚,一边是群众文化生活单一贫乏。
对此,有专家戏言为‚守着富矿过穷日子‛。
思路:打造一个低价位高享受的文化品牌对于周口这个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较低的农业大市来说,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在文化资源丰富而公共财政支持不足的条件下,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解决群众看戏难、进剧院贵的问题,引起了全市上下的深入思考。
围绕这一问题,周口市委宣传部组织力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进行调研,采取走访、座谈等不同形式,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007年11月20日,周口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了市直文化部门负责人、文艺工作者、新闻媒体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就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问题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座谈会上,大家发言积极,氛围热烈。
部分文艺工作者针对群众文化生活贫乏的现状,首先摆出一系列困难:一是没有演出经费;二是现有演员队伍散乱;三是老百姓进不起剧院;四是难以长久坚持。
在摆出四大困难后,与会者深入讨论,全面分析,列举了更多有利条件。
第一,周口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开展文化活动的‚先天优势‛;第二,专业文艺创作、演职员队伍和民间文艺演出队伍庞大,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人才支持;第三,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优惠政策,为社会化运作提供了现实条件;第四,群众文化消费日益旺盛,为文化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第五,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是解决困难的有力保障。
在讨论和分析中,大家初步形成了共识、廓清了思路。
首先,由宣传文化部门牵头,打造一个公益文化活动平台,定期在剧场演出。
其次,坚持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实行低价票,让老百姓进得起剧院,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第三,不花财政一分钱,依靠社会力量,走社会化运作之路。
2008年初,根据国家和当地文化建设的有关会议精神,周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梅宝菊提出了‚积极扩大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覆盖面,使人民群众不断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权益‛的工作要求。
按照这一要求,全市宣传文化战线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对2007年调研形成的思路进一步加以完善。
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周口市委宣传部决定由市文化局组织,以周口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以社会化运作为手段,以解决群众看戏难、进剧院贵的难题为切入点,开办‚周末一元剧场‛,让人民群众只需花1元钱,每周末就能在优雅的剧院欣赏到高质量的文艺演出。
消息一传开,便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署名‚倦翁‛的网民在当地门户网站‚龙都论坛‛发帖:‚启动‘周末一元剧场’的人真是太有才了!我准备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我所有的好朋友!让他们也来分享如此优惠的文化大餐!‛行动:四环联动摸索一条新路子万事开头难。
‚周末一元剧场‛的可行性方案确定后,最重要的就是加快行动,把方案落到实处。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周口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节目的最高标准,以不断推进内容形式创新、增强文艺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努力方向,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从四个环节进行了筹划实施。
——摸‚家底‛、探‚口味‛,确定表演形式。
首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文化演出资源普查,对全市各级各类表演团体、节目形式、演艺人员、编创人员状况等进行全面调查,登记造册,建立文化活动节目库、群众文艺表演人才库、编创人才库,输入微机,系统管理。
只要打开电脑,艺术团体的特点、活动规律、节目特色、编创演人才优势等文化‚家底‛一目了然,为活动安排和人员调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组织调查队,分组分批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工地,与群众面对面接触,了解群众喜好,探寻百姓‚口味‛,把预设的演出形式、演出内容、节目策划讲给他们听,征求意见,搜集建议。
根据群众的‚口味‛要求,确定演出的主要形式。
——筛‚大料‛、定‚本子‛,策划演出节目。
‚周末一元剧场‛立足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戏曲、歌舞、曲艺、武术、杂技、民间艺术、绝活绝技表演为‚大料‛,同时深入挖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整理包装,推陈出新,不断探索文化资源与文化消费相结合的路子。
节目突出《周口风情》、《演绎经典》、《名家风采》三大版式,既要‚阳春白雪‛,又要‚下里巴人‛,做到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周口风情》以周口民俗、民风、民艺为主,周口人创作,周口人演出,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拉近剧场与群众的距离。
《演绎经典》主要演唱脍炙人口的时代经典曲目,融合行业、军营、校园文化,激扬舞台,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接受熏陶。
《名家风采》展示周口及省内艺术家风采,推出专场演出或经典节目,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群众文艺欣赏水平和鉴别能力,增强当地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拉‚艺人‛、签‚名家‛,组建固定队伍。
为组建一支长年演出的优秀队伍,‚周末一元剧场‛坚持‚两条腿‛走路。
一是面向社会广泛招募文化志愿者。
制定出台了《关于招募文化志愿者开展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对文化志愿者的条件和服务提出总体要求,赋予权力和义务。
意见出台后,当地许多文艺单位和个人踊跃报名参加,一些退休老艺人也纷纷积极响应……最让人感动的是,已退休多年的越调毛派传人高雪棠老人,听说‚周末一元剧场‛招募文化志愿者,主动要求参与,还不顾年迈体弱,专程到许昌市请她的老师——河南戏剧八大名旦之一、越调毛派大师毛爱莲加入文化志愿者队伍。
二是实行签约制。
制定了《参与公益演出服务约定书》,规定了签约单位和个人应享受的文化优惠政策和荣誉待遇,同时明确了签约单位和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先后与河南省越调剧团、周口师范学院、周口市豫剧团等70多家单位,国家一级编剧韩枫、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申小梅等120多名文艺工作者签订约定书。
党的十七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员党玉倩因事未能参加签约仪式,特意打电话请人代签,表示接受约定要求,履行演出义务。
——搭‚平台‛、筹‚本钱‛,坚持社会运作。
‚周末一元剧场‛一场演出需支出的基本费用1万多元,而门票全部售出只能收入1000多元,如何在财政不投入的情况下,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是一个非常现实又棘手的问题,也是许多公益活动中途‚夭折‛的通病。
为筹集‚本钱‛,主办单位坚持‚政府协调、部门主导、社会参与、确保质量‛的运行原则,不花财政一分钱,面向市场找出路。
一是文化和税务等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力量支持文化事业发展有关事宜的通知》,为向社会筹措资金提供了政策保障,有效地拓展了投融资渠道。
二是积极寻求和争取社会力量的广泛支持,采取冠名、联办、专场等形式,让参与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借助‚周末一元剧场‛展示形象。
中国移动周口分公司听说开办的是公益文化活动,立即决定出资20万元签订一年的冠名权。
三是在售票方式上采取定点售票和流动售票相结合的办法,除剧院窗口售票外,还积极与商场、超市联合开展购物奖票活动,有效拓展了售票空间。
经过主承办单位的精心筹备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2008年4月11日晚,‚周末一元剧场‛首场演出在周口人民会堂正式拉开帷幕。
能容纳1300多人的剧院座无虚席,整场演出参与文化志愿者多达100余名,节目个个精彩,现场掌声如潮。
坐在前排的戏迷张大爷激动地说:‚这些名家,以前只在电视里看到,今天在这儿见了真人,看了表演,还同他们握握手,我做梦都没想到。
‛楼上的观众王大妈说:‚去年过生日,儿子在戏楼给我点戏,一小会儿就花了两百多块钱,可今天只花一块钱,就见到这么多‘名角’,这个节目好啊,办到咱老百姓心窝里喽!‛第二场、第三场……场场节目精彩,场场观众爆满。
‚周末一元剧场‛彻底点燃了当地群众久违的文化激情,往往还没到周末,本周门票就被抢购一空。
2008年7月4日晚,天空飘着细雨,但观众的热情丝毫没受影响,整个剧院依然爆满。
节目开演好久了,剧院门前台阶上,几位等待退票的老人坐在马扎上,仍迟迟不肯离去。
剧院负责人被他们的痴迷所感动,把他们请进剧院。
‚小马扎搬进大剧场‛,一时成为周口的新闻。
变化:文化春风让周口气象更新截止到2009年12月底,‚周末一元剧场‛已连续成功演出90场,演出节目3600多个,内容涉及戏曲、小品、相声、歌舞、杂技、民间艺术等10多个种类,参加演员3000多人次,汇聚当地和河南省部分知名文艺家120多人,受益群众10万多人。
如今,漫步周口街头,要问一元钱能买到什么?路人肯定会兴奋地告诉你:‚一元钱能到人民会堂看演出‛。
每周星期五,人们只需花上一元钱,就能走进有空调、有座位的剧院,欣赏一场高品位高质量、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