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九下《出师表》word阅读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三课《出师表》同步练习2(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梳理、古诗鉴赏、阅读理解、计划总结、学习综合、试题大全、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语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knowledge sorting,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n summary, learning synthesis, test questions,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三课《出师表》同步练习2《出师表》同步练习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语文版初三下册语文《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知识点是否能够准确掌握,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通过练习题来检验自己,下文为大家提供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大家可以通过做这些练习来检验一下自己。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崩殂(cú) 陟罚臧否(fǒu) 妄自菲薄(fěi)B.费祎(yī) 以遗陛下(yí)悉以咨之(zī)C.攘除(rǎng)咨诹善道(zōu)猥自枉屈(wěi)D.遗诏(zhào)以彰其咎(jiū)夙夜忧叹(sù)2.翻译下列句子。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3.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1)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中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3)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出自《出师表》中的成语。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第23课《出师表》分层作业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候)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憎恨)B.以光.先帝遗德(光亮)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C.亲.贤臣,远小人(亲近)愚以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他,代指向宠)D.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所以)【答案】C【详解】A.有误,痛恨:“痛恨”的古义是痛心遗憾;今义是十分憎恨;B.有误,光:发扬光大;C.正确;D.有误,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以:来。
故选:C。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遂许.先帝以驱驰潭中鱼可百许.头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斟酌损益.,进尽忠言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答案】2.A【详解】A项,均为“见识浅陋”之意;B项,答应/放数词后面表约数;C项,把/因为;D项,兴办、增加/更加。
故答案为:A。
3.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B.庶竭.驽钝——殚精竭.虑C.三顾.茅庐——顾.此失彼D.猥.自枉屈——猥.琐不堪【答案】B【详解】A.毛:苗,草木/毛发。
B.竭:竭尽,用尽。
C.顾:拜访/顾及。
D.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鄙陋,卑下。
故选:B。
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然后再推敲词义。
此外,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学会分类积累,积累一些重点文言词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
【详解】重点字有:躬、苟、贤、颓。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叹息痛恨..(痛心、遗憾)性行淑.均(善)陟罚臧否..(赞扬和批评)B.斟酌..损益(考虑可否)悉以咨.之(询问)裨补阙.漏(缺失)【答案】7.询问公正、公平痛心、遗憾推荐【详解】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23 出师表,解释文言词语的方法,(1)语法推断法,可根据前后文判断出词性,再推断其含义;可根据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推断词义。
(2)语境推断法,可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词语的具体含义。
(3)联想推断法,即联想课内所学、联想现代汉语、联想双音节词等。
(4)语言结构推断法。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采用互文修辞,在同一位置上的词语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
(5)代入检验法,选择题可将题干所给的义项代入句中,通过句意通顺与否判断解释是否恰当。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崩殂.(cú)妄自菲.薄(fěi)陟.罚(zhì)臧否..(zānɡ pǐ) 猥.自枉屈(wěi)裨.补(bì)阙.漏(quē)行.阵(hánɡ)夙.夜(sù)庶.竭(shù)驽.钝(nú)攘.除(rǎnɡ)咨诹.(zōu)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存亡之秋.(时候)(2)先帝之殊遇..(特殊的礼遇)(3)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4)恢弘..志士之气(发扬,扩展)(5)陟.罚臧否..(提拔、晋升)(赞扬和批评)(6)先帝简拔..(选拔)(7)悉以咨.之(询问)(8)躬.耕于某某(亲自)(9)猥.自枉屈(辱。
谦辞)(10)攘除..奸凶(排除,铲除)(11)斟酌损益..(损害)(益处)(12)以彰.其咎(揭示)(13)咨诹.善道(询问)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诚宜开.X .圣听 古义:扩大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痛心、遗憾 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 (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4)由是感激.. 古义:感奋激发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效⎩⎪⎨⎪⎧讨贼兴复之效.(功效)不效.,则治臣之罪(奏效)(2)道⎩⎪⎨⎪⎧中道.崩殂(路途)咨诹善道.(方法)(3)所以⎩⎪⎨⎪⎧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原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用来) 5.文学常识填空。
《出师表》精品练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九下)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崩殂】崩,殂,②【秋】③【内】④【外】⑤【追】⑥【殊遇】⑦【开张圣听】⑧【光】⑨【恢弘】⑩【妄自菲薄】⑪【引喻失义】引喻,。
失义,⑫【宫中府中】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
臧否,。
异同,。
⑭【作奸犯科】⑮【有司】⑯【刑】⑰【平明之理】⑱【内外异法】⑲【良实】⑳【志虑忠纯】㉑【简拔】㉒【愚】㉓【咨】㉔【必能裨补阙漏】㉕【有所广益】㉖【性行淑均】。
淑,。
均,。
㉗【行阵】㉘【先汉】㉙【所以】㉚【痛恨】㉛【贞良死节】㉜【躬耕】。
躬,。
㉝【闻达】㉞【卑鄙】㉟【猥】㊱【枉屈】㊲【感激】㊳【驱驰】㊴【倾覆】㊵【尔来】㊶【二十有一年】㊷【临崩寄臣以大事】㊸【夙夜】㊹【不效】㊺【不毛】㊻【奖】㊼【麻】㊽【弩钝】。
弩,。
㊾【攘除】㊿【旧都】①【斟酌损益】。
损,。
益,。
②【效】③【告】④【兴德之言】⑤【慢】⑥【彰其咎】。
彰,。
⑦【咨诹善道】诹,⑧【雅言】⑨【先帝遗诏】⑩【涕零】二、重点句子翻译: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3、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6、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8、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9、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0、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3、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5、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16、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出师表一、课内阅读(一)(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1.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B.陟罚臧否,不宜异同..C.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D.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选文是诸葛亮呈给刘禅的表。
B.选文将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把真挚感情融于议论、叙事之中。
C.诸葛亮首先向刘禅陈述了蜀国当时面临的不利处境,接着阐述了有利条件,之后提出三条建议。
D.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其中严明赏罚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3.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A.今天天下三分,益州困苦穷乏,这确实是处在万分危机、生死存亡的秋天。
导语:下面是九年级文言文《出师表》练习题,欢迎同学们过来练习,希望以下练习可以帮助同学们巩固课堂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一、《出师表》作者,字,时期著名的家、家。
二、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的奏章。
(一种文体)三、阅读理解:1、诸葛亮分析蜀国当前形势有利主观条件的句子:2、诸葛亮分析蜀国当前形势不利客观条件的句子:3、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4、这三条建议哪一条是主要的?为什么?5、文中先汉兴隆,后汉倾颓的原因分别是:6、表明诸葛亮身份及淡泊生活的句子:7、表明诸葛亮性情的句子:8、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9、诸葛亮出师的历史根源:10、诸葛亮出师的思想基础:11、诸葛亮出师的物质准备:12、诸葛亮出师的最初目的:13、诸葛亮出师的根本目标:14、表明诸葛亮对刘氏父子都愿扶持的句子:15、诸葛亮为什么要报先帝,又忠于陛下?16、你认为诸葛亮上此表的目的是什么?17、诸葛亮所明确的每一方的责任都是什么?18、"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是什么:19、、三、四段对宫中、营中人事安排、推荐贤臣、良将的目的是什么?20、表明诸葛亮不求功名的子:21、答应为了先帝奔走效劳原因的句子:22、5段中"每与臣论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23、作者13次提到先帝的作用是什么?24、本文出现的成语和意义:四、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2课《出师表》经典练习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疲弊.(bì)陛.下(bì)陟罚臧否.(pǐ)B.行.阵(háng)驽钝.(dùn)裨补阙.漏(quē)C.崩殂.(cú)恢弘.(hóng)夙.夜忧叹(sù)D.以彰其咎.(chù)妄自菲.薄(fěi)攘.除(rǎng)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陟罚臧.否(赞扬)性行淑均.(公正、公平)夙.夜忧叹(早)B.中道崩殂..(忠良、诚实)..(死)悉以咨.之(询问)此皆良实C.平明之理.(治理)臣本布衣..(平民)以彰.其咎(公布)D.咨诹.善道(询问)引喻失义.(道理)危急存亡之秋.(时候)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B.庶竭.驽钝——殚精竭.虑C.三顾.茅庐——顾.此失彼D.猥.自枉屈——猥.琐不堪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必能裨补阙漏B尔来二十有一年矣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臣不胜受恩感激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也叫“奏章”或“奏疏”。
B.本文是奏章,全文以议论为主,同时在议论中融入叙事和抒情,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
C.诸葛亮以敏锐的洞察力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向刘备提出了三条建议。
D.《出师表》表达出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6.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B.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先从正面说,再从反面说。
D.本段的主旨句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7.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
先帝不因为我的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23 《出师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本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
仿照示例,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示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参考答案:1.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二、课文前半部分,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认为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参考答案:诸葛亮主要提出了三条建议:(1)建议陛下广泛听取臣子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的精神。
(2)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同样的标准。
(3)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其中“亲贤远佞”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
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励精图治、复兴汉室的目标。
三、课文后半部分主要追述哪几件事情?有什么用意?参考答案:在课文的后半部分,作者先历叙自己的身世,从“臣本布衣”起笔,历数先帝之殊遇,说到“许先帝以驱驰”,并临危受命,由布衣跃为重臣,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在叙述二十一年的遭际之后,追言先帝托孤之事,交代这次出师的根源,以及思想基础、物质准备,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 出师表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五篇第1题【单选题】选择正确的翻译(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A、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秋天啊。
B、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时刻啊。
C、这确实是形势危急,决定生死存亡的关头啊。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此臣所以报先帝……”中的“所以”与“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中的“所以”与“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中的“所以”用法都相同。
B、“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中的“以为”与“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中的“以为”,与“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中的“以为”,意义、用法都不同。
C、《出师表》中的“表”,是古代臣民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D、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表达的感情,可以用“报先帝,忠陛下”这六个字来概括。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不胜受恩感激B、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C、以塞/忠谏之路也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的意义古今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诚宜开张圣听B、先帝不以臣卑鄙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D、苟全性命于乱世【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神补阙漏B、妄自菲薄C、庶竭骛钝D、徜祥恣肆【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朗读语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不胜受恩感激B、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C、以塞/忠谏之路也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面加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夙夜优叹(早晚)B、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答案】:【解析】:第8题【多选题】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多项选择)(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第二文段阅读作业: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陟()臧否()()昭()
2、重点语句翻译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②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3、理解性默写
①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②诸葛亮向后主提出建议
③《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一致。
④“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答案:1、zhì;zāng;pǐ;zhāo。
2、①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②如果有作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做了好事对国家有贡献的,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
3、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②严明赏罚;③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