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某煤矿安全预评价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116
矿井整体安全状态评估报告尊敬的读者:根据对矿井整体安全状态的评估,本报告将给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矿井整体安全状态评价1. 环境安全:矿井周边环境安全状况良好,无明显污染源,周边建筑物与矿井间的安全距离合理。
但需要注意的是,附近地质构造复杂,隐患点较多,应加强监测和预警机制。
2. 通风状况:矿井通风系统正常运行,通风设备完好,空气质量测试良好,但对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通风预案及紧急疏散通道不够完善,应加强应急管理,完善通风系统应急预案。
3. 瓦斯等有害气体处理:矿井瓦斯、烟尘等有害气体监测运行良好,但应进一步完善排放处理系统,提高治理效果。
同时,应加强气体泄漏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泄漏情况的监测和响应能力。
4. 水文地质情况:矿井水文地质环境稳定,无明显涌水、涌砂等问题。
需要密切关注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动情况,预防潜在的水害事故,加强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5. 固体矿产资源:矿井内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开采利用情况良好。
但需要加强资源开采、管理规划,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资源。
6. 人员安全:矿井人员管理规范,制度健全,人员培训情况良好。
但应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矿井整体安全状态建议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矿井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消防、应急救援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确保全员了解并遵守。
2. 加强安全培训与教育:加强矿井员工的安全培训,包括矿山安全知识、应急处理、逃生自救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完善安全设备与装备:矿井应配备完善的安全设备和装备,如瓦斯检测仪、呼吸器、逃生装备等,并定期进行检修和更换,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增强监测预警能力:加强矿井内外部的监测设备建设,如地下水位监测、瓦斯泄漏监测等,并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提高对潜在安全隐患的监测和预防能力。
5. 健全安全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安全应急预案,包括矿井通风系统失效应急预案、瓦斯泄漏等有害气体紧急处理预案、矿山逃生自救预案等,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煤矿安全管理专项评价报告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二0一四年三月份煤矿安全评价报告为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由安全矿长组织机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我矿地测防治水、供电、提升、排水、“一通三防”及“六大系统”建设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内容如下:一、矿井概况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隶属于山西鑫飞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为具有独立法人的股份制控股企业~其中山西鑫飞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51%~刘继平40%~高海平9%,是由原山西柳林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柳林任家山煤业有限公司及已关闭的山西柳林森泽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三个矿重组整合而成。
2009年9月10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33号”文件批准为兼并重组整合矿井~批准矿井生产能力90万吨/年~公司名称为: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位于柳林县县西王家沟乡任家山村~行政区域隶属柳林县西王家沟乡管辖~紧邻柳林—碛口沿黄公路~交通便利~占地面积14.77公顷。
井田位于河东煤田~井田面积为4.0716平方公里~煤种为主焦煤~批准开采煤层为4—9号煤层~可采煤层有4、8、9层~4号煤层在整合前已经采空~8、9号煤层现为主采煤层~8号煤层均厚2.89m~9号煤层均厚2.59m~资源保有储量3320万吨~设计可采储量为1456万吨~设计服务年限11.6年。
2013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为:瓦斯绝33对涌出量1.74m/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2.18m/min。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瓦发[2013]1086号文《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批复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为瓦斯矿井。
矿井4、8、9号煤尘均具有爆炸性~属?类自燃煤层。
33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0m/h~最大涌水量为20m/h~水文地质为中等类型。
2024年煤矿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煤矿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主要是针对煤矿建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分析。
如果在此处建一个生产能力达到某种类型的煤矿,其在安全上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煤矿生产环节很多,各种安全问题也比较庞杂,如运输提升、机电、顶板、爆破等各个环节。
对于一个安全评价机构,它肯定要把将来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均表述出来。
但是有许多都是煤矿生产中的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一般煤矿生产管理人员早已熟知并能够预防,有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案。
煤炭企业应将重点放在本矿井所特有的那部分安全问题上,应主要从地质灾害、瓦斯灾害、煤的自燃发火倾向性、矿井水灾的危险性4个方面要求评价机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描述。
要求评价单位提出在将来达产时,这些灾害可能对安全生产造成的影响。
如断层、褶曲、火成岩侵入、顶地板岩性等特殊地质条件对将来生产可能造成的影响,这直接决定矿井是否应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瓦斯的含量、涌出量,矿井的瓦斯涌出状况评价等问题的描述,可以使矿井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工作面的产量和配风量,从而在本质上解决其风流瓦斯超限的问题;煤矿企业管理者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是,必须向评价机构提出,对其所在矿井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生和冲击地压的危险性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国家对突出矿井在建设中有许多特殊的规定,这方面的内容有助于矿井在建设时提前设计安全措施。
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评价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不仅应该让评价机构提出其自燃的危险程度,更应该让其详细描述如何在设计中进行防治,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水灾危险性评价对煤矿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矿井有无突水的危险,达产后的涌水量预测直接关系到矿井排水系统的设计,关系到一些排水设备选型、排水措施及方案的确定,必须进行详细了解。
此外,目前进行煤矿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主要采用类比的方法,煤矿企业在审查评价报告时一定要注意其评价报告所采用的类比对象,该对象是否与你的矿井有相同的生产能力、类似的地质条件、瓦斯条件、煤层赋存条件;评价机构是否注意到了相邻矿井的一些生产资料等等,只有类比对象选择合理,所反映的问题才能客观真实。
某煤矿安全评价报告
为了确保某煤矿的安全运行,对该煤矿进行了安全评价。
经过评价,发现该煤矿存在以下问题:
一、生产设备老化
该煤矿生产设备年限较长,许多设备已经达到或超过使用寿命,设备维护不及时,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二、安全教育不够
煤矿工人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教育不够,对于矿井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事故隐患相对较多。
三、安全管理不规范
该煤矿安全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安全制度不严格,安全检查不及时,安全监控不全面,安全投入不足等。
四、安全技术不够
该煤矿缺乏专业技术力量和高新技术的引入,对重点工艺没有进行安全技术隐患分析和风险评价等。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加强设备管理
对有缺陷的设备进行及时维修、更换,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率,避免安全事故。
二、加强安全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加强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责任感,让员工安全意识深入骨髓。
三、加强安全管理
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投入,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实行周期性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纪录和档案,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隐患整改。
四、加强安全技术
通过采用新型设备和新技术,完善安全灾害应急体系和预防系统,增强煤矿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通过对该煤矿的安全评价,我们发现了该煤矿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可为该煤矿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保障。
煤矿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范文第一部分:项目及背景介绍煤矿建设项目是指为了开采和生产煤炭资源而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本安全预评价旨在评估该项目的安全风险和潜在安全问题,为项目建设提供安全保障和改进建议。
1.1 项目概述该煤矿建设项目位于某省某市,占地面积约XXX平方公里。
项目总投资额约XXX亿元,计划建设一处大型露天煤矿。
该项目旨在开采煤炭资源,满足当地能源需求。
1.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安全可靠的生产系统和设施,实现高效的煤炭开采和生产,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安全隐患。
1.3 环境背景煤矿建设项目位于农村地区,周边距离最近的居民区约XXX 公里。
附近有少量的农田和河流。
该地区主要为农村居民,煤矿建设项目将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第二部分:项目安全评价2.1 安全风险评估通过对煤矿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工程施工、设备选择、维护计划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评估煤矿建设项目的安全风险。
2.1.1 环境影响根据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项目建设可能会导致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
这些环境影响将增加煤矿建设项目的安全风险。
2.1.2 工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土质松动、高边坡稳定性、爆破振动和施工设备的安全问题。
施工期间需要严格控制这些因素,保证施工安全。
2.1.3 设备选择项目中使用的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矿井的安全运营。
需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进行全面测试和评估,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2.1.4 维护计划煤矿设施和设备的维护保养是项目安全的关键。
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预防可能的故障和事故发生。
2.2 安全管理评估从建设方和管理方的角度评估煤矿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措施和体系。
2.2.1 管理体系煤矿建设项目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架构、责任分工、安全规章制度等。
需要确保每个岗位明确安全职责,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
1概述1.1 委托单位情况简介矿井名称:高阳煤矿法定代表人:矿井性质:私有企业设计能力:6万t/a井田面积:1.66Km2可采储量:247.99万t服务年限:29.5a井口坐标:混合提升立井X=3888701.257Y=37359146.48Z=924.138回风立井X=3888701.257Y=37359096.48Z=894.1381.2 评价对象及范围评价主要对该矿井的自然安全条件、矿井瓦斯、顶底板、提升运输、通风、供电、排水等生产系统、生产环节、地面生产系统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
1.3 评价的目的依据《安全预评价导则》的要求,结合《高阳煤矿矿井设计》所选择的方案,辩识与分析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主要致因因素和易发场所、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评价主要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以便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提出有针对性、合理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生产效益。
1.4 评价依据1.4.1 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劳动部 1996 年第 3 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1998 年第 10 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办字( 2001 ) 39 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管技装字( 2002 ) 45 号文件,“印发《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的通知”;(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003 )第 5 号令《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9)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003 )第 6 号令《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10)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监办字( 2003 ) 24 号“印发《关于开展煤矿安全程度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1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安监管技装字( 2003 ) 37 号“关于《印发安全评价通则》的通知”;(12)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 2003 ) 58 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13)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 2003 ) 60 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14)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监技装字 [2003]114 号《煤矿安全评价导则》;(15)国务院安全生产办公室安委会 [2004]13 号文“关于印发《 2004 年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1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004 )第 8 号令《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17)其它适用于安全预评价的法律、法规1.4.2 依据的煤矿安全规程和技术标准、规范(1)《煤矿安全规程》(2)《煤炭工业设计规范》(3)煤炭行业技术政策和行业标准1.4.3 建设项目相关立项文件及资料1.5 评价单元的划分1.5.1 矿井评价单元划分原则评价单元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划分为数个相对比较独立,便于系统危险性评价操作、灾害控制、安全管理的子系统。
某煤矿安全评价报告某煤矿安全评价报告一、分析背景某煤矿位于中国某省,是该省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之一,年产煤量为200万吨。
但该煤矿在过去几年中频发安全事故,给煤矿企业、员工及其家属带来了不良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煤矿企业决定进行安全评价,分析煤矿存在的安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高煤矿安全能力。
二、安全评价方法煤矿安全评价是一种科学系统的评估方法,是通过对煤矿现有安全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导致安全风险的因素,然后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提升煤矿安全水平的一种方法。
此次安全评价采用的方法是GRI(全球报告倡议)标准。
GRI 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所评估的范围和对象:对所评估的煤矿不同方面的安全问题进行系统评价。
主要以人员、管理和技术为主。
2、确定评估目标和要求:通过现场调研和问卷调查,识别煤矿安全问题和隐患,明确改进目标和要求。
3、评估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现场观察等方式,搜集并分析所需的评估数据。
4、评估结果分析和报告输出: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制定评估报告并输出,将评估结果联系到问题所在,找出改善煤矿安全的措施。
三、评估结果1、人员方面煤矿安全人员配备不足:煤矿安全职位空缺,导致维护煤矿安全的工作难以有效展开;劳动安全培训缺失:部分员工对于劳动安全无足够的认识,对于安全带使用等保护措施缺乏必要科普;安全纪律不严:煤矿员工对安全纪律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中容易发生安全隐患。
2、管理方面隐性管理不足:煤矿管理者对于安全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对于挖掘、通风、排水等方面安全技术实施不到位;安全检查不规范:煤矿安全检查工作存在知识面欠缺、技术水平不够、操作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安全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3、技术方面安全设施缺失:部分安全设施不完善,如矿井内吸尘风机、警示灯等设备缺乏;技术检查不及时:对于煤矿内部安全设施的检查不及时,为存在安全隐患提供了机会。
四、风险控制措施1、人员方面完善安全职位:建立更完善的安全工作管理体系,配备更多的煤矿安全人员;严格的安全培训制度:除了对员工进行上岗培训,应该制定完善的安全培训制度;加强安全宣传工作:加强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员工安全知识和意识。
前言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沙曲二号矿(以下简称沙曲二号矿)位于柳林县城西5km 处,行政区划属于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管辖,隶属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沙曲一号矿井和二矿合用一个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矿种为煤,井田面积,许可生产能力300万吨/年。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山西省离柳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发改能源(2010)223号]文,批准沙曲二号矿井在原沙曲矿北以三川河和太中银铁路保护煤柱带划分为南、北两个井田,其中保护煤柱以北为沙曲二矿,保护煤柱以南为沙曲二矿,沙曲二矿生产能力调整为300 万吨/年。
沙曲二矿井田面积,现开采3号、4号、5号煤层,有二个综采工作面,五个综掘工作面,现为300万吨/年矿井。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的通知》(晋安办发〔2017〕42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大力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17〕59号)和山西焦煤集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下发<山西焦煤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山西焦煤安发〔2017〕339号) 及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沙曲二矿《关于下发<沙曲二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通知》(沙曲二矿发〔2017〕61号)精神,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管控风险的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沙曲二号矿于2017年10月委托山西智德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对该矿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组成了沙曲矿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组。
在评估过程中,评估组按照矿井瓦斯、水灾、火灾、煤尘、顶板、提升运输和井下供电,以及采掘面类别划分,对具体作业场所、地点的关键时段、关键区域、部位、关键单位、关键环节可能出现安全风险进行摸排。
“10.20”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山西××××煤业有限公司二〇二〇年十月前言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及《山西省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要求,全国煤矿发生重特大事故,或者所在省份、所属集团煤矿发生较大事故后,开展一次专项辨识,我矿于2020年10月21日,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及相关业务科室、区队负责人开展了对“10.20”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瓦斯爆炸事故的安全风险辨识工作,各分管业务科室负责辨识评估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并将评估结果汇报至管控办,2020年10月21日由安全科牵头、其他相关业务科室配合编写了辨识评估报告,安全风险清单及相应管控措施,2020年10月22日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及相关业务科室对报告进行了审核,修改后形成最终的《“10.20”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通过经验分析法,重点识别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共辨识出主要安全风险26项,其中包含9项重大风险,11项较大风险,8项一般风险,1项一般风险。
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
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10.20”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第一节评估目的2020年10月20日凌晨2时许,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
辨识依据: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及《山西省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要求,本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全国煤矿发生重特大事故,或者所在省份、所属集团煤矿发生较大事故后,开展1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评估,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科室开展专项辨识,识别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并将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
1概述1.1 委托单位情况简介矿井名称:高阳煤矿法定代表人:矿井性质:私有企业设计能力:6万t/a井田面积:1.66Km2可采储量:247.99万t服务年限:29.5a井口坐标:混合提升立井X=3888701.257Y=37359146.48Z=924.138回风立井X=3888701.257Y=37359096.48Z=894.1381.2 评价对象及范围评价主要对该矿井的自然安全条件、矿井瓦斯、顶底板、提升运输、通风、供电、排水等生产系统、生产环节、地面生产系统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
1.3 评价的目的依据《安全预评价导则》的要求,结合《高阳煤矿矿井设计》所选择的方案,辩识与分析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主要致因因素和易发场所、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评价主要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以便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提出有针对性、合理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生产效益。
1.4 评价依据1.4.1 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劳动部 1996 年第 3 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1998 年第 10 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办字( 2001 ) 39 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管技装字( 2002 ) 45 号文件,“印发《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的通知”;(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003 )第 5 号令《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9)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003 )第 6 号令《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10)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监办字( 2003 ) 24 号“印发《关于开展煤矿安全程度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1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安监管技装字( 2003 ) 37 号“关于《印发安全评价通则》的通知”;(12)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 2003 ) 58 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13)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 2003 ) 60 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14)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监技装字 [2003]114 号《煤矿安全评价导则》;(15)国务院安全生产办公室安委会 [2004]13 号文“关于印发《 2004 年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1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004 )第 8 号令《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17)其它适用于安全预评价的法律、法规1.4.2 依据的煤矿安全规程和技术标准、规范(1)《煤矿安全规程》(2)《煤炭工业设计规范》(3)煤炭行业技术政策和行业标准1.4.3 建设项目相关立项文件及资料1.5 评价单元的划分1.5.1 矿井评价单元划分原则评价单元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划分为数个相对比较独立,便于系统危险性评价操作、灾害控制、安全管理的子系统。
如果把一个矿井视为一个系统,那么在这个系统中存在有一些在空间上比较独立的子系统,例如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等,这些子系统不但在空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且在事故致因因素上也具有一定的独立、完整性。
按照以上原则,评价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对高阳煤矿进行评价单元的划分。
1.5.2矿井评价单元的划分在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中,报告辨识与分析了矿井可能存在的11种危险、有害因素,但是结合类比工程的分析,无论是从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还是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来讲,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火灾、水灾、顶板事故、煤尘爆炸事故、提升运输、机械伤害事故、电气设备或设施伤害、中毒窒息事故的危险性都相对较大,由此,评价在对高阳煤矿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对矿井评价单元的划分如下:(1)矿井瓦斯事故评价单元;(2)矿井火灾事故评价单元;(3)矿井水灾事故评价单元;(4)矿井顶板事故评价单元;(5)矿井煤尘爆炸事故评价单元;(6)提升运输事故评价单元;(7)电气设备或设施伤害评价单元;(8)爆破伤害评价单元。
各评价单元子单元的划分具体见第六章定性、定量评价。
1.6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总共选用了3种评价方法对高阳村煤矿8大评价单元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对矿井重大危险源(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火灾事故、水灾事故、顶底板事故、煤尘爆炸事故)选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对其它主要危险源选用一种或两种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具体评价单元评价方法的选择见第六章定性、定量评价。
1.6.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主要用于对危险物质、装置和主要区域等进行分析,包括设计、施工和生产前。
该方法一般是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其目的是识别系统中潜在的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预先危险性分析一般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
预先危险性分析格式见表1-6-1。
(2)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等级划分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在分析系统危险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的破坏程度,将各类危险性划分为 4 个,详见表1-6-2。
预先危险性分析表格表1-6-1单元:评价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危险性划分等级表1-6-21.6.2事故树评价方法事故树方法本身属于定性、定量评价方法,但由于目前没有相关的煤矿统计数据来确定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
因此,只能分析顶上事件的致因因素、求解最小割(径)集以及求解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进行定性评价。
1.6.3矿山工程安全评价法此种方法是目前普遍应用的评价矿井危险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
此种方法是依据事故树的原理,取对顶上事件影响较大的指标进行评价,建立评价数学模型,根据矿井的实际状况进行每个评价因子的取值,并进行计算,求解顶上事件的概率值,由于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表示了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其实质也就体现了事故危险性的严重程度。
2 矿井自然安全条件2.1 矿井地理概况2.1.1 位置与交通2.1.2 地形地貌高阳村井田地处渭北黄土高原上,地形呈纵横交错的台塬深沟地形,塬上平坦,沟壁陡峭,地面标高+820~+1025m,相对高差205m。
该区河流有南家录沟和白水河,高阳沟自南向北从井田中央穿过,白水河自西而东从井田北部边界以外汇入洛河。
高阳沟底部出露的砾岩层有小部分渗漏泉水,流量2~3m3/h。
2.1.3 气象、地震高阳村井田所处地区属半干旱性气候,蒸发量大,降雨量小。
7~9月为主要降雨季节,年降雨量365.8~900mm。
年平均蒸发量1606.7mm。
最高温度39.4℃,最低温度-19℃,年平均温度11.3℃。
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为冻土期,最大冻土深度550mm,冬春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25m/s。
地震烈度为7度。
2.2 矿井自然安全条件2.2.1 井田地质特征2.2.1.1 地层井田内在高阳村沟两侧有零星基岩出露外,其余均被新生界黄土覆盖。
地层由老到新为:(1)中下奥陶统(O1-2):为一套海相碳酸岩,是煤层的沉积基底。
(2)上石炭太原组(C3t):为一套海陆交替相含煤沉积,是井田主要含煤地层,厚度一般为20m,含煤5层,由上而下依次为5-1、5-2、6-1、9、10号煤层,其中惟有5-2煤层普遍可采。
岩性主要有灰黑色泥岩、沙质泥岩、粉沙岩、碳酸盐岩、浅灰色石英砂岩、铝质泥岩和煤层。
与下伏岩层呈假整合接触。
(3)二迭系下统山西组(P1S):为一套近海相含煤沉积。
为井田次要含煤地层,厚度一般45m,含煤两层,自上而下为2、3号煤层。
本井田钻孔未见这两层煤。
岩性以各粒级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为主。
与太原组呈整合接触。
(4)下二迭统下石盒子组(P1X)):为一套湖沼相的碎屑沉积,一般厚55m。
岩性由灰白色、灰色、灰绿色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铝质泥岩及少量的钙质泥岩组成。
与山西组整合接触。
(5)上二迭统上石盒子组(P2S)为一套河湖相的碎屑岩沉积,厚124m左右。
岩性为厚层状黄绿色、暗紫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夹黄绿色、浅灰色细—中粒砂岩。
与下石盒子组整合接触。
(6)新生界(K2):为冲击、洪积及风积相碎屑沉积物,包括第三系和第四系。
黄土类,厚6.5~200m左右。
2.2.1.2 构造本井田构造形态总体为一简单宽缓向斜,轴向N70°W—N80°E,南北两翼倾角平缓。
井田内断裂均为高角度正断层,以走向NEE延伸。
(1)褶曲以W3(1)钻孔为轴向N70°W,两翼倾角5°~15°,最大起伏40m。
南翼走向N45°W,倾向N45°E,倾角5°~7°;北翼走向N70°E,倾向S20°W,倾角5°~15°。
(2)断层a)高阳正断层:为井田南部边界,走向NEE,倾向NW,倾角70°,落差90~130m。
本井田位于高阳正断层上盘。
b)加录沟正断层:为井田北部边界,走向NEE,倾向NW,倾角80°,落差20~40m。
本井田位于加录沟正断层下盘。
2.2.1.3 煤层二迭系下统山西组和上石炭太原组组成本井田含煤地层,虽煤层数较多,但可采煤层只有一层,即5-2煤层。
5-2煤层赋存较稳定,位于太原群上部,K3标志层之上,全井田厚度较稳定,一般厚2~3m。
该煤层含夹矸0~5层,属结构简单到较复杂煤层,夹矸一般厚0.3m左右,呈厚薄相间NE条带状展布。
夹矸多为炭质泥岩或泥岩。
2.2.2 开采技术条件2.2.2.1 矿井瓦斯高阳煤矿2003年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9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23m3/min,矿井相对涌出量为2.1m3/t,瓦斯等级为低瓦斯。
CO22.2.2.2 煤尘爆炸性根据5-2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资料,5-2煤层煤尘的爆炸试验火焰长度为100mm,抑制煤尘爆炸岩粉量为55%,煤尘爆炸指数为18.3%~26.3%,具有爆炸危险性,高阳煤矿煤尘按爆炸性煤尘对待。
2.2.2.3 煤的自燃性根据5-2煤层自燃鉴定结果,5-2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高阳煤矿煤层按不易自燃煤层对待。
2.2.2.4 煤层顶、底板岩性5-2煤层顶板为粉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厚度1~3m。
局部为炭质泥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