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下5-1活动纪录簿-无所不在的石油化学产品[6页]
- 格式:pptx
- 大小:196.52 KB
- 文档页数:6
實驗1-1鋅銅電池目的:了解伏打電池的原理並製造鋅銅電池。
器材:下列為本實驗所需的器材,請在備妥該物品後於前方空格打勾。
□檢流計1臺□導線(附鱷魚夾)2條□鋅棒1根□銅棒1根□棉花少許□1M硝酸鉀水溶液150mL□U型管1個□250mL燒杯2個□0.1M硫酸銅水溶液200mL□0.1M硫酸鋅水溶液200mL實驗步驟與紀錄1. 在燒杯內加入0.1M的硫酸鋅水溶液約200mL,放入鋅棒當電極,並將導線連接至檢流計負極端。
2. 另取一個燒杯,加入0.1M的硫酸銅水溶液約200mL。
放入銅棒,將導線連接至檢流計正極端,此時檢流計無(填有或無)偏轉情形。
3. 將U型管裝滿1M的硝酸鉀水溶液,兩端管口用棉花塞住,確保管口朝下時棉花不會掉下即可。
4. 將U型管倒立橫跨連接兩燒杯,注意不要讓U型管中產生氣泡,此時檢流計有(填有或無)偏轉情形。
問題與討論1. 比較在兩燒杯之間置入U型管前後,檢流計指針發生什麼變化?答:未放入U型管時,檢流計沒有任何變化,代表此時沒有電流產生。
當U型管橫跨連接兩燒杯後,則可以看到檢流計明顯偏轉,可知有電流產生。
2. 依照檢流計的指針偏轉方向,判斷正極是鋅棒或銅棒?答:檢流計的指針偏向銅棒,表示電流由銅棒經檢流計流向鋅棒,故銅棒為正極,鋅棒為負極。
3. 裝滿硝酸鉀水溶液的U型管有什麼作用?答:U型管中的硝酸鉀水溶液,可以把兩杯分開的溶液聯繫起來,利用離子移動而導電,並且藉由硝酸根離子與鉀離子的流動,促使兩邊溶液維持電中性。
實驗題組練習1. 鋅銅電池的裝置如附圖,電池放電時,其總反應為Zn+Cu2+→Zn2++Cu。
若已知原子量:Zn=65.4、Cu=63.5,請回答下列問題。
(C)(1) 有關鋅銅電池的裝置及原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U型管內可盛裝石灰水溶液作為鹽橋(B)未放入U型管之前,檢流計指針偏向銅片(C)因為鋅的活性大於銅,故鋅片為負極(D)U型管內的水溶液液面應與兩燒杯內水溶液同高(A)(2) 有關鋅銅電池的粒子傳遞情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鋅片失去電子,變成鋅離子溶於水溶液中(B)電子由鋅片經鹽橋流向銅片(C)電路接通時,U型管內溶液中的正離子會游向負極(D)硫酸銅溶液內的銅離子數增加(B)(3) 有關鋅銅電池兩極之反應,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放入U型管之後,銅片發生的反應為Cu→Cu2++2e-(B)放入U型管之後,鋅片質量漸漸減少(C)鋅片減少的重量等於銅片增加的重量(D)硫酸銅水溶液的顏色由藍色變成紅色(C)(4) 關於鹽橋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鹽橋內應含有易解離的電解質(B)鹽橋具有維持溶液電中性和連接電路的功能(C)若以導線代替鹽橋,放電反應更容易進行(D)若將鹽橋自溶液中取出,檢流計讀數會變為零(1) (A)鹽橋內會放入易解離的鹽類,石灰水是微溶於水的白色固體,不適合作為鹽橋溶液;(B)未放入U型管前,指針不會偏轉;(D)水溶液需充滿整個U型管內,才能連接兩杯溶液。
2012-2013九年级化学课外活动记录大全第一篇:2012-2013九年级化学课外活动记录大全化学课外活动记录辅导教师:吴XX活动一:时间:2012年9月29日活动内容:难扑灭的火焰实验室中地上的镁粉正在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
兴趣小组同学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去灭火,不但没有把火扑灭,反而着得更旺。
后来用水浇,也无济于事。
最后,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同学用大量的黄沙去灭火,使燃烧的镁粉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明白了为什么只能用黄沙呢?因为二氧化碳会和镁反应。
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
在高温下镁也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镁和氢气。
活动二:时间:2012年10月20日活动内容:识别气体老师提供给孩子们三个装满气体的钢制瓶子,由于瓶子外表的颜色标记已退掉了,无法辨认里面装的是哪种气体。
老师告诉他们,可能是氧气、氢气、氮气三种气体,但究竟是哪种气体,现在还确定不下来,只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鉴别一下才行。
请大家鉴别一下吧!孩子们的实验过程如下:识别气体:⑴将点燃的镁条伸入气体中。
现象如下:1:生成白色固体,则是O22:不反应,则是H23:生成绿色固体,则是N2⑵将所有的瓶子编上号,然后分别用试管装入气体少许,接着用点着的火柴放入试管口,如果火柴燃烧的更旺,这是氧气(因为氧气助燃);如果发出爆鸣响声或者气体燃烧,就是氢气;如果火柴马上熄灭,则是氮气。
活动三:时间:2012年11月13号活动内容:奇怪的天平老师拿来一台天平,在天平两端秤盘里各放两只大小和重量都相等的烧杯,再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稀盐酸,使天平保持平衡。
接着他又拿两块重量相等的两种金属块,一种是锌块,一种是铜块。
并同时将这两种金属块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之中,这时天平两端继续保持平衡。
过一会儿,天平慢慢地倾斜了,是天平出了毛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不是天平出了毛病,而是化学反应的结果。
在金属中,有的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参加化学反应,有的金属比较懒惰,不愿意进行化学反应。
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活动1.(实验):如图在各盛有一定量的水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钾晶体和氯化钠晶体,过边加入,边搅拌到试管里有剩余的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小结)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里,氯化钠和硝酸钾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讲解)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程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如果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讨论)同学们,请你们实验来验证一下:在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记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呢?(投计探索实验):⑴给盛有硝酸钾溶液和剩余硝酸钾晶体的烧杯录缓缓加热,边加热,边搅拌,观察烧杯里剩余晶体有什么变化?⑵给盛有氯化钠溶液和剩余氯化钠晶体的烧杯缓缓加入适量的水,边加入,边搅拌,观察烧杯里剩余晶体有什么变化呢?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活动炼铁, 把铁矿石炼成铁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1.炼铁原理: 从铁的氧化物中: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但主要原理是过.将铁还原出来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少量如图所示,2.然后用酒精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红色氧化铁粉末,.并观察所发生的现象灯加热,程.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的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3.(现象? ):由实验现象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4.(想一想. 证明有铁生成黑色粉末能被磁铁吸引⑴试管内的红色粉末变成黑色,,.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⑵石灰水变浑浊,记请同学们特别要注.)在这个实验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应该注意的地方5.(强调:意一下.,或在酒精灯上加灯罩⑴这个实验对温度要求较高,最好用喷灯做实验;赶走试管内的空气后,再加热先通一氧化碳⑵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录,请同学们想一想.(,结束后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为止?)这是为什么呢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活动氧气与金属铝的反应用坩埚再将滤纸卷起来,取少量的铝粉,均匀地铺在滤纸上,1.(实验),钳夹持过. 观察现象,在酒精灯上点燃,迅速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生成一种白色的物质:铝粉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2.总结实验现象.并放出大量的热程: )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板书== 2AlO4Al+3O 322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重新做一下镁与氧气,实验4.()对比镁、铁、铝分别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一下可讨论)5.(能有哪些原因导致了在这三实验中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录程度不同呢?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指导教师:丁良锐九年级备课组:化学组动过:通过以上实验4.(讨论),我们可得出;铜与盐酸不反应铁>锌>,铝⑴反应速度由快到慢:镁>>镁>铁铝⑵反应都产生氢气,相同质量的金属产生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程.锌就基本上反,⑶其中镁和铝与盐酸反应的速度太快,产生的氢气来不及收集综上,铁与盐酸反应速度太慢收集很困难.锌与盐酸反应速度适中.,应结束了.我们应当选用金属锌实验室制取氢气时所述,,,而不其它的金属记录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文案大全.。
11.1 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 教学背景及教学目标由于石油是重要的资源,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联,学生对石油最基本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这节课的知识点不多,知识重点是解决石油的组成及分馏原理。
1、 知识目标① 让学生了解石油的形成、组成、储备及石油产品的用途② 掌握石油的分馏原理和方法③ 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的概况2、 能力目标①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② 通过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3、 情感目标① 了解我国石油工业五十年来的发展,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② 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立志投身于科学事业的科学品质。
③ 树立节约能源以及防止污染、注重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点石油的分馏原理及石油产品的用途教学难点石油的分馏原理教学模式互动—交流教学手段实验、多媒体教学流程[[[[[过渡][录像] 石油的重要性(前半部分)[引导] 大家知道,人们的衣、食、住、行、用都直接或间接与石油产品有关。
谁能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物品那些与石油有关?[学生归纳] 石油的用途(先讨论后回答)[电脑显示] 石油产品用途的图片[总结] 石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往往以血液对人体的重要性来比喻石油与工业的关系,把石油称作“工业的血液”。
[引导] 那么我国的石油资源情况如何呢?我想大家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后已经有所了解了,现在就请两组同学的代表来展示他们的收集成果[学生活动] 介绍我国的石油资源(电脑显示)①我国石油的分布情况②我国石油的储量[总结] 中国既是一个石油“富国”,又是一个石油“贫国”[设问] 石油是怎样形成的?[学生] 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回答[引导] 同学们看见过石油吗?它有何物理性质?[展示] 石油样品[分组实验] 石油的溶解性[小结] 石油物理性质[电脑显示] 石油的形成和物理性质[设问] 石油燃烧会产生什么物质?由此你能不能推断它的元素组成?[学生回答] 石油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电脑显示] 石油的组成[转折] 石油被发现和大量开采之后,销路却一直不好。
课题4 溶液【复习目标】1.了解溶质、溶剂的概念;理解溶液的含义;2.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含义及其转化关系;3.理解溶解度的含义;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4.了解物质的结晶,混合物的分离、过滤、结晶。
【活动方案】活动一、回顾溶液的组成1. 了解有关溶液的一些基本概念。
要求:A~G题判断对错(用“√”或“×”),H写出方法。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
()B.冰投到水里,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C.植物油加入水中振荡后,植物油是溶质,水是溶剂。
()D.食盐水和糖水混合后仍为溶液。
()E.1毫升酒精与10毫升水混合可得到11毫升酒精溶液。
()F.乳化剂能促使原本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物质互溶,从而形成溶液。
()G.NaOH固体溶于水时,因水合过程中吸收热量小于扩散过程中放出热量,而溶解放热。
()H.厨房里有体积相同的两瓶无色液体,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较浓的食盐水,请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
2.理解溶液的分类及其转化关系。
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向四个烧杯中加入KNO3,且所加固体质量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_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C溶液比D溶液(浓或稀)。
C溶液与B溶液相比呢?(3)对一定是饱和溶液的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
(4)在一定温度下,在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则A中固体______(填“有”或“没有”)完全溶解。
3.点击中考。
(1)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洗洁精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C.酒精能洗去瓷砖上的水锈 D.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有助于洗去衣服上的血渍(2)现有一杯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加入一定量硝酸钾 B.恒温蒸发部分水C.升温到60℃ D.加入一定量的水活动二、了解溶解度及其曲线的应用1.固体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上天初级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指导教师:姚忠凤时间地址化学实验室参加人员全体兴趣小构成员活动目的经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研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有的方法活动内容活用蒸馏法淡化海水 .⑴实验步骤 :①组装仪器 .②进行实验操作 .动③进行查验 :⑵(议论 )为使水蒸气冷凝成效更好 ,你以为应付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良?过程⑶注意事项:假如用试管取代烧瓶,试管是被竖直加热,是防备液体水直接冲入导管 ; 连结试管和烧杯的导管很长 ,可兼起冷凝的作用 ; 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成效更好 ,能够采纳特意的冷凝器 .⑷(议论 )如何证明获得的冷凝水已被淡化?(提示 )取少量冷凝器里的水,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看不到白记色积淀 ,则证明获得的冷凝水已被淡化.⑸(议论 )海水淡化过程是物理变化仍是化学变化? 录指导教师:姚忠凤:时间地址化学实验室参加人员全体兴趣小构成员活动目的理解 "饱和溶液 " 和"不饱和溶液 "等观点活动内容活动1.(实验 ):如图在各盛有必定量的水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钾晶体和氯化钠晶体,过边加入 ,边搅拌到试管里有节余的固体.不可以再溶解为止.(小结 )在必定温度下 ,必定量的水里 ,氯化钠和硝酸钾都不可以无穷制的溶解.(解说 )在必定温度下,在必定量的溶剂里,不可以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程记录这类溶质的饱和溶液; 假如还可以持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类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议论 )同学们 ,请你们实验来考证一下 :在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必定要指明 " 必定温度 " 和 "必定量的溶剂" 呢 ?(投计研究实验):⑴给盛有硝酸钾溶液和节余硝酸钾晶体的烧杯慢慢加热 ,边加热 ,边搅拌 ,察看烧杯里节余晶体有什么变化?⑵给盛有氯化钠溶液和节余氯化钠晶体的烧杯慢慢加入适当的水,边加入 ,边搅拌 ,察看烧杯里节余晶体有什么变化呢?指导教师:姚忠凤时间地址化学实验室参加人员全体兴趣小构成员活动目的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活动内容用重结晶法提纯食盐:⑴(分组议论 ):请同学们想想 ,这两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活①使用什么方法可将"粗盐"中的泥沙除掉呢?②除掉泥沙后 ,再进行如何的操作才能获得食盐晶体呢 ? ⑵制定实验方案 ,并与同学们进行沟通 .⑶确立实验步骤 :动①溶解 :量取 10 毫升蒸馏水 ,倒入小烧杯中 .称取 0.3 克粗盐 ,加入小烧杯中 ,充分搅拌 .察看现象 .(在这一步操作中 ,用到玻璃棒 ,请同学们思虑一下: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呢 ?)②过滤 :将配制好的溶液放在过滤器中过滤.过(在这一步操作中 , 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滤纸紧贴漏斗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烧杯紧靠玻璃棒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沿 ;滤纸要低于漏斗的边沿 ;在这一步操作中 ,也用到玻璃棒 ,请同学们思虑一下 :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呢 ?)程③蒸发 : 把获得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上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 ,同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滤液 . 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许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利用余热使波涛蒸干 .(在这一步操作中,又用到了玻璃棒,请你想想 :在这里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记呢?)④转移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 ,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中.(在这一步操作中 ,也用到了玻璃棒 ,请你想想 :在这里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呢?)录指导教师:姚忠凤时间地址化学实验室参加人员全体兴趣小构成员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铵盐的化学性质 :1.(实验 )⑴把少量的硫酸铵放在试管里,加入 3ml 氢氧化动钠溶液 ,在酒精灯上微热,把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察看试纸颜色的变化 .过⑵把少量的硝酸铵放在试管里 ,加入 3ml 氢氧化钠溶液 , 在酒精灯上微热 ,把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程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2.(现象 )从上边两个实验能够看出,试管口的红色试纸都记变为蓝色 ,这是含铵根离子 NH 4 + 的盐 (铵盐 )的通性 ,用这类方法能够查验铵盐 .录指导教师:姚忠凤时间参加人员活动目的活动过程记地址化学实验室全体兴趣小构成员认识金属及合金的性质活动内容研究合金的性质 :⑴将绿豆大的焊锡和锡搁置在铁片上,加热铁片的中心部分,观察,比较焊锡和构成它的纯金属锡的融化温度。
教学设计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一、概述:本堂课源自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
本单元是一个突出体现新课标面向社会生活的单元,是体现化学教育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能从元素组成层面上认识物质。
在此基础上了解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某些有机物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知道一些物质有损人体健康,初步认识化学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和营养保健方面的重要贡献,既是对所学知识在生活领域内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化学、生物、生理学所学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常见食物的成分的分析,初步了解什么是有机物;2、初步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对人体的作用;3、学会用化学方法检验淀粉的存在。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及以往知识及经验、体会来思考、探讨环境食物对人体的作用及形成科学的饮食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食品中常见的有机物及其对人体作用的了解,初步形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命现象的意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从化学学习、日常生活、多种媒介中也了解了食物的一些情况,对于食物对于自身的健康生活重要性也有一定认识,所以本节课的出发点之一是强化合理利用化学知识保障人体健康的意识与能力,之二是培养学生对化学、生物、生理学所学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本节课学生学习能力一般.四、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介于学生对于食物与自身的健康生活的关系有一定了解,但是又不够清晰和准确,所以本节主要是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体会引入课题教学,并引导学生进入更广更深层面的思考、探讨,然后归纳、总结,从而学得更多知识、方法,初步形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命现象的意识。
此课程关键在于思维的发散与深入,以及将以前学习的众多化学知识运用到本部分内容的学习中。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本堂课在学校的录播室内进行,有电脑、教学电子白板及配套软件,另外准备了一些必要的实验用品。
活動3-1雲的形成目的:透過簡單的活動,了解雲形成的過程。
器材:下列為本活動所需的器材,請在備妥該物品後於前方空格打勾。
□玩具打氣筒1個□橡皮塞1個□線香1支□透明無色寶特瓶(1.25L以上)1個□打火機1個活動步驟與紀錄1. 取橡皮塞鑽一個適當大小的孔,將玩具打氣筒的管子穿過橡皮塞。
△!若兩者不夠密合,可利用膠帶固定。
2. 在寶特瓶中裝入約15的水,靜置一段時間,使瓶內的空氣含有水氣。
3. 用橡皮塞塞緊瓶口,將寶特瓶口朝上立於桌面,利用打氣筒將氣體打入,當瓶中的氣壓漸增時,橡皮塞會因壓力太大而彈開。
△!橡皮塞隨時會彈開,且力道極大,請注意安全。
4. 當橡皮塞彈開時,觀察寶特瓶口是否有白色煙霧產生,並同時用手感受瓶口溫度。
5. 利用打火機點燃線香,待其產生白煙後,放入寶特瓶內晃動一下即取出,並立刻用橡皮塞塞緊瓶口,重複步驟3.~4.,觀察結果有何不同。
問題與討論1. 當橡皮塞彈開時,瓶口為何有白色煙霧產生?所產生的白色煙霧是何種物質?答:當橡皮塞彈開時,寶特瓶內空氣從內部氣壓大的環境釋放到外部氣壓小的環境,空氣體積急速膨脹且溫度降低,原來水氣量不飽和的空氣則因溫度的降低而達到飽和,此時水氣若附著在空氣中的微粒上便會凝結成水滴,白色煙霧即為看得見的水滴。
2. 將線香放入寶特瓶內晃動後所產生的白色煙霧情形,與未放入線香所產生的白色煙霧情形有何不同?為什麼?答:未使用線香時,瓶口產生的白色煙霧很少且不明顯;將線香放入寶特瓶內晃動後,瓶口產生的白色煙霧明顯變多。
因為線香的煙能夠幫助水蒸氣附著、凝結成小水滴,也就是從瓶口產生的白色煙霧。
3. 試著利用此活動,討論白色煙霧的產生與雲的形成,在原理上有何相同之處?答:雲的形成原理與此活動的原理相似,當地面有一團未飽和的空氣上升時,因大氣壓力隨著高度增加而減小,這團空氣的氣壓較外界大,造成本身的體積膨脹,致使溫度下降,原來水氣量不飽和的空氣則因溫度的降低而達到飽和,此時水氣若附著在空氣中的微粒上,便會凝結成水滴或冰晶,形成天空中的雲。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四节基础练习(word有答案)A.煤油B.柴油C.酒精D.汽油15.我们用来照明的蜡烛是()A.石油产品B.煤制产品 C.天然气产品 D.植物生长的产品16.将石油加热炼制,不能得到的产品是()A.汽油B.柴油C.煤油D.煤焦油17.下列燃料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A.酒精B.煤气C.液化石油气 D.天然气18.2019 年4月20,位于墨西哥湾的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然后慢慢沉入海底.之后发生漏油,每天多达5000 桶以上,已持续了一个多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B.钻井平台在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C.此事件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D.为杜绝环境污染,人类应停止一切石油开采19.美国墨西哥湾石油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灾难,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石油是一种燃料,会引起大面积燃烧B.石油可溶于水,会溶解在海水中 C.石油漂浮在水面上,会造成大量海洋生物的死亡 D.海鸟沾上石油会失去飞翔能力20.08 年2月份我市高明段及鹤山段两地水域惊现多处不明来源的油污带.其中一处长约2公里的油污带给高明自来水厂吸水点造成影响.事发后,为确保整个中心城区近20 万人的饮用水安全,下列处理方法不可能的是() A.立即停止向用户供水,直到环境部门认定饮用水源没有受到污染为止 B.立即用吸油毡覆盖数千平米受污江面吸附油污C.向江中投入大理活性炭以吸附油污D.把受污染的水全部抽干,然后集中处理二.填空题(共10 小题)21.13 世纪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地中海经小亚细亚、波斯,最后来到中国,他在中国住了17 年,还做了元朝的官,他把所看到到的东方各国的新奇事情写成了一本游记,游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中国的燃料不是木头,也不是干草,却是一种黑石头…在中国,到处都有黑石头.”这里所说的黑石头是,它的主要成份是,还含有少量的、等元素,大量燃烧这种石头会污染环境,降低空气质量,这中因为.22.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写名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3.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2)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M 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3)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石油主要含、元素.石油中各组份由于不同,所以可以用的方法将其分离出来.25.用石油作原料,制取汽油、煤油,是利用了组成石油各物质的不同而分离出来的,所以分离石油是变化.26.(1)汽车常用的燃料主要有汽油和柴油,组成汽油和柴油的主要元素是,柴油车尾气有较重的黑烟,原因是.(2)针对多地出现雾霾天气,专家建议人们佩戴含有活性炭的专用口罩,这种口罩是利用、等原理减少人们对可吸入颗粒物与有害气体的吸收.(3)举例说明治理空气中有害气体污染的有效方法.(一点即可)27.汽车的主要燃料是汽油和柴油,在排放的尾气中除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外,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等.(1)汽油和柴油都是加工的产物,分离时,根据它们的不同而制得.(2)汽车尾气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的原因是.(3)一氧化碳有很多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例:.28.石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综合利用时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将其分离,其产品能用于制蜡烛的是.29.石油经过加工后可以得到、、、等,这个过程称为石油的,主要为变化.30.2009 年12 月30 日凌晨2时15 分,陕西省渭南市中石油一条输油管道发生柴油泄漏,国家高层批示严防浮油入黄.柴油的成分主要是C15H32、C16H34、C17H36、 C18H38 等有机物.在处理泄露时,主要采用铺设吸油索、吸油毡,并抛撒凝油剂等方法.除此以外,国际上还采用燃烧法处理泄漏量太大事故.(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对人类有益,政府对这一泄露的做法实是“浪费”人力物力. B、纯净色拉油是纯净物,柴油是混合物;C、柴油不易溶于水;D、柴油当中可能含有易溶于水的硫化钠; E、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模拟产生石油 F、被誉为“工业血液”的是石油.(2)柴油的物理性质有:柴油的化学性质有:;(3)(2 分)柴油的主要成分之一C15H32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 小题)1.在上海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中(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
单元 3 化石燃料的利用一、选择题1.以下物质中不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A. 汽油B. 煤油C. 煤焦油 D. 液化石油气2.以下有关石油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 是一种混淆物B. 是一种化工产品C. 是一种黏稠状的液体D.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一样进行分别3.世界上最早用煤,开采石油、天然气的国家是()A. 中国B.美国C.伊拉克 D.英国4.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踪迹”.一般悄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踪迹就越大.碳踪迹的计算包含全部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耗费品.以下做法能够减小“碳踪迹”的是()A.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B. 大批使用煤、石油等燃料C. 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办理D.以私人车出行取代公共交通工具5.怎样实现化石原料的综合利用,减少化石燃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人类面对的重要挑战.以下对于化石燃料以及使用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煤的气化是指将固态煤粉碎成气态煤,以使煤焚烧时能与氧气充足接触而完全焚烧B. 煤的焦化是使煤在隔断空气的状况下增强热使煤分解,所以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在汽油中加入必定比率的乙醇(俗称:酒精),使燃料焚烧更充足,可减少环境污染D.煤、石油、天然气是埋藏在地下的不行重生的化石燃料,要节俭利用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最理想的燃料是()A. 煤B. 石油C.氢气 D.酒精7.太阳能光伏发电”能有效实行“低碳经济”的发展,其最重点的资料是高纯硅(S i)。
三氯甲硅烷( SiHCl 3)复原法是目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
生产流程表示图以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三氯甲硅烷( SiHCl3)属于有机物B.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H2、HClC.“精馏”是蒸馏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混淆物成分的密度不一样D. 从粗硅到 SiHCl 3(粗)的化学反响方程式为:Si + HCl SiHCl 3 + H28.据《易经》记录:“泽中有火”,“上火下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