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复习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8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复习一、照样子,写句子。
1.例: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1)苹果___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小白兔割草。
小白兔飞快地割草。
(1)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公鸡鸣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例: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1)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
(2)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
二、照样子写句子。
(1)例: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______________正___________________!(2)圆圆的荷叶像一把大绿伞。
①天上的白云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夜晚的星星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细细的柳条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照样子,扩写句子,不会写的用拼音代替。
例:我沿着小路走出天山。
我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天山。
(1)雪山上盛开雪莲。
雪山上盛开着(_________)的雪莲。
(2)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
北京城有一座(______)的天安门。
(3)我们听老师讲故事。
我们听老师讲(______)的故事。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这里只有..一只喜鹊。
..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1.______只有__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
例:他飞快地游到..自己的背上。
(两个动作词语)..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坐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照样子,写句子(1)圆圆的荷叶像.大伞。
______像____________。
(2)小鸭子飞快地...跑到小公鸡身边。
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音与字教学目标:1.复习全册会写字和会认字的读音,通过对易错字音的整理和巩固,引导学生准确掌握字音。
2.准确掌握会写字的字形,引导学生抓住字形难点和易混生字的区别之处正确书写生字。
3.准确掌握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并能根据不同字音组词。
4.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要求,准确而灵活地运用音和字。
教学重难点:1.准确掌握会写字的字形,引导学生抓住字形难点和易混生字的区别之处正确书写生字。
2.准确掌握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并能根据不同字音组词。
3.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要求,准确而灵活地运用音和字。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认读识字表,请家长检查,圈出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音。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兴趣导入语文是一个广阔的大花园,一个个生字就是最娇艳的花儿。
就让我们一起开启复习之旅,走进大花园,欣赏百花吧!二、复习字音1.教师为每个孩子发放一张“字音卡”(卡片上是全册会认字,生字上标注字音),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1)自己逐一认读每个生字,圈出读不准和不会读的字音。
(2)自己借助拼音,反复认读圈出的生字。
(3)小组长整理,将小组同学普遍认读困难的字2.教师对小组长提供的易错字音进行整理,利用电脑打出这些生字,集中出示。
预设:翘舌音——吹纯身晨初善伸潮准追平舌音——村再送做册怎洒嘴藏造踪所岁擦皂澡总三拼音节——窗端挑凉粮专鞭熊遍脸现票瓢掉转甩响易错音——夹因偏幼泡迹柔扔捧坡肉闷整体认读音节——池翅运夜思原玉义萤元轻声音节——呢啦呀吗吧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字音,小老师可以针对大家读不好的字音,反复领读。
4.学生开火车,认读这些生字,针对学生读错的字音,反复练读。
三、巩固字形1.教师将200个要求会写的字分别打印在5张写字卡中,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1)组长从5张写字卡片中任选一张,带领小组同学逐一认读生字。
(2)小组商议:哪一个字的哪一部分容易写错,用红笔圈出来。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温故知新,巩固学生对第四单元内容的理解。
2.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4.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2.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运用生字词进行语句编排。
2.能够流畅地复述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课文《小鸡张嘴》相关教材。
2.黑板、彩色粉笔。
3.小鸡张嘴道具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利用图片或道具展示小鸡张嘴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谈谈小鸡张嘴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动物等。
(二)、学习展开1.给学生提供关于课文中重要生字词的练习,让学生理解这些词的含义并运用在句子中。
2.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复述整个课文。
3.引导学生就故事情节展开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三)、课文延伸1.小组合作,完成一道有关课文的填词题目,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2.练习书写生字词,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认识和使用这些词。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应该继续加强对生字词的记忆和运用,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七、布置作业1.背诵本单元生字词。
2.复述本单元课文《小鸡张嘴》。
3.准备下节课的故事剧情表演。
八、板书设计•《小鸡张嘴》复述•生字词:小鸡、张嘴、眼睛、羽毛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部编人教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巩固一年级下册语文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升入二年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汉语拼音:巩固已学的汉语拼音知识,提高拼读、写字能力。
2. 汉字:复习本学期所学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和写字能力。
3. 词语:复习常用的词语、成语和俗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4. 句子:复习句子的基本结构,提高学生的造句能力。
5. 课内阅读:复习课内阅读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作文:复习作文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步骤1. 拼音复习:通过游戏、歌曲等方式,巩固汉语拼音知识。
2. 汉字复习:通过田字格、描红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3. 词语复习:通过卡片、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4. 句子复习:通过造句、情景对话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阅读理解: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作文复习:通过例文、仿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时间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时间。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教学卡片等。
3. 学具:练习本、田字格、铅笔、橡皮等。
八、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2.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4. 定期进行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计划。
5.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
以上为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部编人教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充分复习第八单元所学内容,包括词语、句子的认读和书写;
2.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语文交流;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感受和理解语文的趣味和魅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复习第八单元词语、课文内容;
2.进行相关句子的听写和书写。
难点:
1.能够准确书写生字词;
2.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所学内容进行语言交流。
三、教学准备
1.语文教学课件;
2.黑板、彩色粉笔;
3.语文练习册、课本;
4.学生练习本、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阶段
1.温故知新,带领学生回想第八单元的主要内容;
2.组织学生快速背诵本单元重点句子和词语。
二、讲解与引入
1.复习教材中重要课文段落,让学生齐读;
2.对难点知识点进行适当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三、练习与巩固
1.学生进行听写练习,重点是词语拼写和句子书写;
2.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练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拓展与综合
1.对学生进行语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进行语文交流,运用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问答。
五、作业布置
1.给学生布置相关练习册和课后作业;
2.要求学生认真对待作业,及时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与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有较全面地复习巩固第八单元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一步需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与教案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突出复习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整理,查缺补漏、在双基人人过关的基础上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注重讲练结合、侧重积累、运用为主,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得到提高。
二、重难点内容识字1.会写200个汉字,掌握它们的笔顺笔画,正确的书写格式。
并且能与相应的汉字组成词语。
2.会认读400个常用的汉字,并且能知道偏旁部首、结构,能连词,能正确连接读音。
3.能了解课文中的汉字规律,激发识字兴趣。
词语1.能辨析教材中出现的近义词、反义词、数量词、重叠词,固定短语ABB/AABB,搭配偏正词组、补充完整偏正词组。
2.理解词语意思,并能正确地造句。
句子1.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2.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3.能读懂句子,理解课文意思。
阅读1.能正确数出段落中一共有几句话。
2.能够准确从文中获取信息,能够正确划出人物或动物说的话。
3.简单掌握几种阅读方法。
写话1.能根据图画上的内容,抓住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怎么样,完整地写一段话,表达情感。
并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三、复习方法:1.复习拼音:复习音序表,进行背诵、默写,自我对照检查、改错,老师批改,再改错。
特别注意大小写的不同形式,还可以出练习题进行进行填空、连线、送回家等练习。
2.复习“我会写”的生字:让学生找出自己平时容易错的生字,组织比较、评议,进行连词听写,同桌矫正,再老师批改,学生改错后再听写改错的词语。
3.复习“我会读”的生字:采用开火车、找朋友、部首归类、同声母归类、前后鼻音归类、形近区别的方法。
4.复习词语:采用举例引导学生仿说、仿写、填空、连线、归类抄写、扩词的方法。
5.复习句子:采用用词说话、选词填空、补充词语的方法。
6.复习阅读:采用先复习阅读方法,结合练习讲解,先扶后放,拓展练习讲解的方法。
7.复习课文:采用小组相互抽背、老师重点抽查,填空写出相关字词的方法。
一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巩固一年级语文下册所学的知识点。
2. 提高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复习(1)认读下册课文,重点复习难点句子。
(2)回顾课文的主要情节和故事。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词语复习(1)复习下册教材中出现的重要词语,帮助学生掌握词义和用法。
(2)组织学生进行词语拼写和造句练习,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3. 综合能力训练(1)阅读理解:选取下册课文中的篇章,设计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写作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短文,展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复习:回顾课文的内容,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词语复习:强化学生对重要词语的记忆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2)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写一篇补充故事情节的短文,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听说读写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2. 分组合作,开展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课文复习(1)教师出示下册课文,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课文。
对于重点句子,教师逐一解释并引导学生朗读。
(2)针对课文情节,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词语复习(1)教师出示一些下册教材中的重要词语,帮助学生认读并理解词义。
(2)组织学生进行词语拼写和造句练习,巩固词汇知识。
3. 综合能力训练(1)阅读理解:教师选择下册课文中的篇章,设计问题,让学生读懂文章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发掘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2)写作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写一篇补充故事情节的短文,展示他们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堂复习课,通过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和重点句子,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背诵本单元所学的古诗词和唐诗。
2.能够准确朗读本单元课文,感受文中情感色彩。
3.能够正确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生字词并进行书写练习。
4.能够通过综合练习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全面巩固。
二、教学重点1.古诗词及唐诗的背诵和理解。
2.课文的朗读和体会。
3.生字词的书写练习和运用。
4.综合练习的巩固。
三、教学内容1. 课文复习本单元课文内容包括《朝霞》、《古诗词》及《唐诗》,通过朗读和讨论加深对文中意境的理解并进行课文内容的复习。
2. 诗词背诵学生将会背诵本单元所学的古诗词和唐诗,通过朗读、解释和体会提升语文修养。
3. 生字词学习学生将进行本单元生字词的书写练习,加深对字词含义的理解和记忆。
4. 综合练习通过听写、阅读理解和填空等多种练习,检测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课文复习,讨论文中意境。
•第二课时:古诗词及唐诗背诵,进行朗读和讨论。
•第三课时:生字词学习,书写练习。
•第四课时:综合练习,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过程1. 课文复习•学生齐读课文《朝霞》及《古诗词》。
•老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逐句理解。
2. 诗词背诵•学生逐句背诵古诗词和唐诗,加深理解。
•讨论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色彩。
3. 生字词学习•学生跟读生字词,并进行书写练习。
•老师指导学生正确写法和发音。
4. 综合练习•通过听写、阅读理解和填空等练习形式,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纠正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加强巩固练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复习的方法,通过课文复习、诗词背诵、生字词学习和综合练习等环节,有效巩固了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同时,也发现学生在书写和理解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相关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综合能力。
以上就是本文档关于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的内容,希朋友姜色彩对语文教育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教案(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教案(部编人教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期中复习,使学生巩固一年级下册语文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汉字复习本册书中出现的生字词,包括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提高书写能力。
2. 词语复习本册书中出现的常用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句子复习本册书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句子,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句子的构成和用法。
4. 语法复习本册书中出现的基本语法知识,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的运用,以及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的识别。
5.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本册书中的故事、寓言等内容,培养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分析人物形象、推测故事情节的能力。
6. 作文复习本册书中的作文要求,指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想象写话等不同类型的作文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步骤1. 回顾本册书所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已掌握的知识点和存在的疑问。
2. 对本册书中的生字词、常用词语、句子类型、语法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和复习。
3. 通过阅读理解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结合作文要求,进行不同类型的作文练习,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和优化。
5. 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进步。
6. 对学生进行期中复习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评价通过期中复习测试成绩、学生课堂表现、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时间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安排,合理分配期中复习时间,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七、教学资源1.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2. 生字词卡片;3. 阅读理解练习题;4. 作文练习纸;5. 教学课件或黑板。
期末复习: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部编人教版)教学目标- 复习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 提高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和阅读习惯教学重点- 复习与巩固学生已学的课文知识和语文技能- 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理解和运用教学准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复习教案和练习题- 黑板、粉笔、教学PPT等教学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小白兔和小灰兔》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问题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分组进行小组朗读,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
3. 引导学生讨论小白兔和小灰兔的特点和故事情节。
4. 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
第二课:《小猫钓鱼》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问题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
3. 分组进行小组朗读,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
4.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课:《画眉》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问题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展示画眉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描述画眉的特点。
3. 分组进行小组朗读,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
4. 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活动,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画眉。
第四课:《小白兔买萝卜》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问题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分析小白兔为什么要买萝卜以及购买萝卜的过程。
3. 分组进行小组朗读,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小白兔买萝卜的经历和感受。
第五课:《小猴子过河》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问题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分析小猴子过河的方法和策略。
3. 分组进行小组朗读,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小猴子过河的经历和教训。
第六课:《一年级的春天》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问题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句子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知道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这三种句子类型,能分别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语气。
(重点)2.准确辨认“把”字句和“被”字句,并能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重点)3.能根据具体语境把句子补充完整,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重点)4.能将几个词语连成句子,并在句末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难点)5.能仿照例句,用简单的关联词语造句。
(难点)课前准备1.将句子类型整理归类,制作课件。
(教师)2.在语文书中分别画出疑问句、感叹句、“把”字句,每种类型至少三句。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知识点对应讲解第一课时一、兴趣导入优美的句子会使你的表达锦上添花。
那我们该如何规范、准确地运用它们呢?这节课我们就对句子进行复习。
二、复习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1.课件出示句子,组织学生朗读句子。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
(2)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3)它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它治病啊!2.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句子的标点符号有什么不同?3.教师讲解:(1)句号表示陈述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声音平缓。
(2)问号表示疑问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句末语调上扬。
(3)感叹号表示感叹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语气比较强烈。
4.小组活动:课前,你在语文书中找到了哪些陈述句、疑问句或感叹句?大声读给同学听,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5.课件出示全册重点句子,学生自由诵读后齐声诵读。
(1)陈述句: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
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2)疑问句:你姓什么?我拿着月亮照你梳头,你高兴吗?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睡莲姑姑,有什么事吗?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哪只白鹤能找到埋在地里的鱼呢?(3)感叹句:我多想去看看!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呀!我正忙着捉虫子呢!啊,多美的夏夜啊!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6.完成右侧习题一、二。
三、“把”字句改为“被”字句1.课件出示句子,指名朗读。
(1)小青蛙把荷叶当成歌台。
(2)荷叶被小鱼当成一把凉伞。
(3)小水珠把荷叶当成摇篮。
(4)荷叶被小蜻蜓当成停机坪。
2.引导学生根据句子特点对课件上的句子进行分类,并说一说每一组的句子各有什么特点。
预设:“把”字句——小青蛙把荷叶当成歌台。
小水珠把荷叶当成摇篮。
“被”字句——荷叶被小鱼当成一把凉伞。
荷叶被小蜻蜓当成停机坪。
3.过渡:这两种句式各具特点,能互相转换。
4.交流:请你任选一个句子,将它转换成另外一种句子类型。
预设:(1)小青蛙把荷叶当成歌台。
——荷叶被小青蛙当成歌台。
(2)荷叶被小鱼当成一把凉伞。
——小鱼把荷叶当成一把凉伞。
(3)小水珠把荷叶当成摇篮。
——荷叶被小水珠当成摇篮。
(4)荷叶被小蜻蜓当成停机坪。
——小蜻蜓把荷叶当成停机坪。
5.同桌合作,拓展训练:一个人说“把”字句或“被”字句,另外一个人完成句子转换。
6.完成右侧练习题三。
四、复习比喻句1.课件出示句子,组织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1)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2)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
2.引导学生展开交流:(1)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比喻句……像……)(2)第一个句子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第二个呢?(第一个句子是把小河比作长长的锦缎,第二个句子是把七个斑点比作七颗星星。
)3.拓展交流:你能仿照屏幕上的这两个句子,说一句话吗?也用上“……像……”。
4.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选择一些比喻精彩的句子和一些带有“像”却不是比喻的句子。
预设:(1)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2)花儿就像一个个穿花裙子的小女孩。
(3)弯弯的月亮像一只小小的船。
(4)张老师像我妈妈一样爱我。
(5)妹妹的眼睛红红的,像刚刚哭过。
(6)我明明看见了哥哥,可他像没看见我一样。
5.讨论:黑板上的6个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哪些不是比喻句?为什么?6.教师相机讲析:(1)比喻句中必须具有两个事物:一个是句子要写的事物,就是“本体”;一个是与本体相似的另一个事物,也就是喻体。
例如,第(5)句中只有本体——“妹妹的眼睛”,没有喻体,因此不能算是比喻句。
(2)构成比喻的两个事物必须是不同类的。
例如,第(4)句中“张老师”和“妈妈”都是人物,属于同类,不能形成比喻句。
(3)构成比喻的两个事物必须要具有相似点。
例如,第(6)句中“他”和“没看见我”没有相似点,只是表达一种猜测,不能构成比喻。
第(1)句中说的是小柏树,把“小柏树”比喻成“战士”,“柏树”和“战士”是两种不同的事物,而二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非常笔直。
7.完成右侧习题四、五。
五、作业布置回家之后考考家人:1.先请家长说一个“把”字句,自己再将“把”字句转换成“被”字句。
2.自己随意说一个带有“像”的句子,请家长判断是不是比喻句,再给家人讲讲你是怎样判断的。
知识点对应练习一、读一读,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语气加上合适的标点。
1.小青蛙,你为什么不回家啊( )2.荷叶下蹲着一只穿绿衣服的小青蛙( )3.多么能干的小青蛙啊( )4.梅花为什么能在冬天盛开呢( )5.我太喜欢这只小白兔啦( )6.大象,你的鼻子怎么那么长( )7.小壁虎想,向谁去借尾巴呢( )8.棉花姑娘咧开嘴笑啦( )9.荷叶是我的歌台( )10.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 )二、选一选,再读一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填序号)A.啊B.呀C.吗D.啦E.呢1.那朵花是红色的( )?2.不行,我还要用尾巴摆水( )!3.这一大片花朵真鲜艳( )!4.棉花姑娘咧开嘴笑( )!三、请把下面的“把”字句转换成“被”字句。
1.我把雨洒在山上的田地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把秋千挂在彩虹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爸爸把我的画贴在墙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请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画上“√”。
1.金黄的树叶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
( )2.松树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 )3.字典就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
( )4.我长得很像妈妈。
( )五、看图补充比喻句。
大象的耳朵像____________。
雨后的彩虹好像__________。
圆圆的荷叶好像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1.? 2.。
3.! 4.? 5.! 6.?7.?8.!9.。
10.?二、1.C 2.E 3.B 4.D三、1.雨被我洒在山上的田地里。
2.秋千被我挂在彩虹桥上。
3.我的画被爸爸贴在墙上。
四、1.√ 2.√ 3.√ 4.×五、两把大扇子一座七彩的桥碧绿的大伞知识点对应讲解第二课时一、兴趣导入字和字组成词,词和词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就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就是句子。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到语文大花园中去探寻句子的奥秘吧!二、把句子补充完整1.教师讲解: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只有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才能叫做完整的句子。
一个完整句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1)“谁(什么)”+“做什么(怎么样)”的句子。
例如(课件出示):同学们学习。
小鸟唱歌。
(谁)(做什么) (什么)(做什么)(2)“谁(什么)”+“是什么”的句子。
例如(课件出示):李洋是学生。
这座楼房是工人宿舍。
(谁)(是什么) (什么)(是什么)(3)“谁(什么)”+“做”+“谁(什么)”的句子。
例如(课件出示):小明复习功课。
王强帮助同学。
(谁)(做)(什么) (谁)(做)(谁)2.引导学生朗读上面三组例句,并让学生仿照例子自由说句子。
3.幻灯片出示例题,小组内讨论,完成句子练习。
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我替爸爸( )。
(2)( )正忙着( )呢!(3)( )高兴地( )。
(4)( )一边( ),一边( )。
(5)( )那么( ),那么( )。
(6)要是( ),我们就( )。
(7)春天来了,草绿了,( )也( )。
4.汇报交流,教师相机解析:句子(1)缺谓语(干什么),比如(课件出示):我替爸爸拿拖鞋。
句子(2)缺主语(谁)和谓语(干什么),比如(课件出示):王老师正忙着改作业呢!句子(3)缺主语(谁)和谓语(干什么), 比如(课件出示):小狗高兴地摇尾巴。
句子(4)是用关联词“一边……一边……”说话,这个关联词表示能同时进行的动作,比如(课件出示):我一边走路,一边唱歌。
句子(5)是用“那么……那么……”说话,它表示的是一个事物同时具备两个特点。
比如(课件出示):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句子(6)是用“要是……就……”说话,前半句表示条件,后半句表示结果。
比如(课件出示):要是下雨,我们就可以踩水花了。
句子(7)是用“……也……”说话,比如(课件出示):春天来了,草绿了,小树也绿了。
5.齐声朗读课件出示的例句。
6.完成右侧习题一、二。
三、把句子说具体。
1.引言:我们写句子的时候,老师经常会让大家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怎样才能让句子更生动,更具体呢?2.讲解:要想使句子变得生动、具体,有三种方法。
方法一:在句子中恰当地加入时间、地点、什么样的、怎么样的……(1)课件出示例句:小丽在学习。
小丽坐在书桌前学习。
小丽坐在书桌前认认真真地学习。
晚上,小丽坐在书桌前认认真真地学习。
(2)学生朗读四个句子,说一说四个句子有什么不同?预设:小丽在学习。
小丽坐在书桌前学习。
(加入地点)小丽坐在书桌前认认真真地学习。
(加入地点、怎么样地。
)晚上,小丽坐在书桌前认认真真地学习。
(加入时间、地点、怎么样地。
)(3)仿照例子,把下面的句子说得更具体,更生动。
预设:小狗在吃骨头。
小狗在窝里吃骨头。
小狗在窝里美滋滋地吃骨头。
中午,小狗在窝里美滋滋地吃骨头。
方法二:在句子中加入天气描写。
(1)课件出示例句,组织学生自由朗读,找出两句话的不同之处。
农民在田地里干活。
......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大太阳在田地里干活。
(2)小结:后一句加入了天气描写,使句子更加具体、生动。
方法三:在句子中加入自己或者别人的感受。
(1)课件出示例句,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并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
教室里真安静。
教室里真安静,连同学们写字的刷刷声都能听见。
教室里真安静,连一根头发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2)小结: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感受,可以使句子写得更具体。
3.完成右侧习题三、四。
四、连词成句1. 幻灯片出示例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把下面排列错乱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