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30
第二单元美术教案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的真实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铜山县魏集中学赵伟伟2008-4第一课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的真实教学目标:4、引导学生欣赏再现生活的美术作品,体验其视觉感受,了解其源于生活真实,而又高于生活的美感特征。
5、通过师生对美术作品艺术形象的分析、评述和讨论,是学生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再造型要素、表现手段及艺术效果上所表现的主要特征。
6、通过对美术作品的临摹以及对静物或景物的写生实践,初步体验用美术作品再现生活真实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从而加深对再现性美术作品基本特征的理解。
重点:让学生掌握用美术再现生活的方法。
难点:绘画表现手段及作品造型要素在绘画上的运用。
教学方法:互动式、探究式1、教学内容:二、创设情景感受美(展示课件1)(最后具象与抽象作品作对比引出主题)三、表现美(探究用美术再现生活真实的方法)课件展示2:师生互动,师问生答,把整堂课推向高潮。
四、创造美(教师出示范画,学生具体绘画实践,分四组游戏比一比)五、评价美(大师美术展)六、总结2、教师指导过程:多媒体、图象、音乐展示美术作品,通过欣赏静物、风景、人物等再现性美术作品引入新课,感受美,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
教师提出问题:①画了什么?②你有何感受?③还可以给它起个名字?④生活中可不可以看到?教师总结:这些作品都是老师对日常生活细心观察画出来的?⑴所以说(校书课题)⑵紧结破题提问:美术怎样能再现生活真实呢?教师对学生精彩的发言及时给予肯定(掌声鼓励,很了不起!等的口头评价)教师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每一位同学都要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总结:(校书)方法:①绘画的表现手段:线条、形状、色彩②再现性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形体、明暗、色彩、透视⑶具体做法:(教师编的顺口溜)画前定主题,画中细观察,画后多思考,三关过后笑开颜⑷教师引导:达.芬奇说过“画家的心就应当像一面镜子,…..如实摄进摆在物体面前的所有形象。
不只再现还要再现⑸引出: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⑴师:出示范画?问:他是谁?师总结:这是我对生活的一个再现,这是一位历经风雨沧桑几十年依然神采飞扬的老校长,也是同学们的音乐老师柳校长。
美术可以再现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可以再现生活的概念,理解生活与美术的密切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运用美术手段进行表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与美术的关系2. 美术表现生活的方法3.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三、教学重点1. 理解生活与美术的密切关系。
2. 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3. 运用美术手段表现生活。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2. 怎样运用美术手段表现生活。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
2. 讲解法:讲解美术作品如何再现生活,分析美术表现生活的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运用美术手段表现生活。
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这个教案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1. 收集生活中的图片、影像资料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 准备相关的美术作品,用于讲解和欣赏。
3. 准备绘画、制作等美术实践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生活与美术的关系,分析美术作品如何再现生活。
3. 欣赏与分析:展示相关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如何表现生活。
4. 实践: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表现生活。
5. 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课堂内容。
八、作业布置1. 完成一幅以生活为题材的美术作品。
2. 写一篇关于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的感悟文章。
九、课后反思1. 学生对生活与美术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美的能力提高情况。
3. 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生活的技巧掌握情况。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场景的写生。
2. 邀请美术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美术创作经验。
3.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拓宽视野。
1. 评价学生对生活与美术关系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运用美术手段表现生活。
八年级上册美术试卷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合称“四君子”。
因其所具有的人格化特征,成为画家常见的题材。
A.梅兰翠菊B.梅棠松菊C. 梅兰松菊D.梅兰竹菊2.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表现了北宋时期北方山水画()的构图特点。
A.三角形 B. 边角式 C.全景式 D. 梯形3.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的创始人。
A. 印象派B. 新印象派C.立体主义画派D.野兽派4.现代画家傅抱石、关山月的作品(),运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全景图式,把山舞银蛇的北国风光与郁郁葱葱的江南景色有机统一在同一画面之中,使人们更深一层地欣赏到祖国江山的秀美。
A.《富春山居图》 B. 《青城山》 C. 《万山红遍》 D.《江山如此多娇》5. 下列是蓝印画布的制作工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刮浆②刻板③刮白④染色A②①③④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D②④①③6.中国人在发明造纸术前,书写的材料不包括()A.竹简B. 湿泥板C. 木牍D.丝帛7.中国四大风筝产地:()A.安徽、天津、山东潍坊、湖南 B. 北京、天津、安徽、浙江C.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D.安徽、北京、天津、山东潍坊8.19世纪印象派代表人物有:①莫奈②毕沙罗③雷诺阿④透纳()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9.西涅克和修拉在对光、色的研究和表现方面相对于早期的印象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们以光学原理为基础,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绘画方法——()法。
A.点彩B. 立体主义C.写实主义D. 抽象10.人类最早的文字是书写在湿泥板上的,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和泥板书写。
A. 甲骨文 B. 象形 C.希腊 D.楔形11.()是建筑风景绘画的主体元素。
A. 动物B. 植物C.建筑物D. 人物12.战国时期,有一套物件是青铜铸造和音乐艺术领域的共同奇迹,来自青铜铸造的特殊技术——使用了特殊的青铜配料,能敲打出不同的音阶的是()A.毛公鼎B.青铜爵C.编钟D.错银青铜牛形灯13.我国是瓷器的发明国,中国的瓷器很早就流传到国外,中国因此被称为瓷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产生的瓷器。
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的教案与反思
(2010-01-07 20:55:37)
转载
分类:案例反思
标签:
美术作品
教案
师生
梵高
内容:
一、引导阶段:
课件展示梵高作品,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说一说如果美术创作表达自己对某种事物的看法和主观感受而不采用客观再现这一事物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通过师生对以上问题的交流讨论,导出本课课题。
梵高的作品,都充满了他对生命的热爱,诉诸了他内心强烈的感情。
他认为绘画不仅仅满足于模仿事物的外部形象,而应当在凭感觉真实地描绘自然的同时,表达艺术家的主观见解和情感。
二、发展阶段:
师生共同分析、欣赏美术作品,由具象形象的作品入手,逐步向抽象形象的作品过度,师生共同从作品中寻找、分析、讨论作品所包含的造型要素和表现手段、作品所传达的情感表现意
味、表现性美术作品外在和内在的基本特征;回忆前课所学的再现性美术作品及其创作方法,比较两者的不同,启发、引导学生尝试一下能否在本课欣赏的作品中感受出作者所表现的某种情感。
三、课堂小结:
总结通过本节课了解到美术作品可以表现画家对社会、对生活、对命运的主观情感感受。
画家通过不同的造型、色彩、构图来表现自己的主观情感,我们也体会了作品所传达出的情感。
下节课让我们尝试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想表现的情感或体会。
反思: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活动一美术可以再现生活一、活动背景美术是一种通过形象、色彩等艺术元素来再现生活的艺术形式。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美术作品来了解各个时代的文化、思想和艺术风格。
通过美术的创作和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本单元的第一次活动就是通过美术实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的观念。
二、活动目标1.了解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的意义和作用;2.掌握绘画中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4.增强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如《蒙娜丽莎》、《星空》等,引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们觉得美术可以再现生活吗?•你们认为绘画中有哪些可以再现生活的要素?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美术可以通过创作再现生活的各个方面。
2. 实践环节在学生对美术再现生活的概念有一定了解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实践。
可以先讲解一些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线条、色彩、透视等。
然后,以一幅具体的画作为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绘画表达出来。
3. 展示和分享环节学生完成绘画后,可以组织展示和分享。
学生可以依次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然后分享一下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思考过程。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共同欣赏和学习。
四、活动总结通过这次美术创作实践活动,学生们对美术可以再现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验。
通过创作,学生们了解到了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通过分享和欣赏,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这次活动为学生们培养了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美术可以再现生活,通过美术的创作和欣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生活的美好。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发扬美术精神,用自己的创作和欣赏来丰富和提升自己的人生。
素描风景写生心得体会(精选多篇)第一篇:素描风景写生心得体会在xxx的精心策划、安排下,组织了由xxx组成的5人写生组,于4月16日前往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沐抚镇,进行为期近10天的写生采风。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沐抚镇是土家族的一个集中居住地带,正犹如诗中描写的那般:神秘的北纬三十度现象,绮丽的八百里清江画廊。
被崇山峻岭所包围的沐抚镇是其中的一小块盆地,虽然不大,但是这儿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却得以完的保存。
画家们所去的恩施大峡谷,若论风景之秀美、景观之丰富、层次之多样与XX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难分伯仲,而且这里是巴化的发地,人特色浓郁,与XX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印第安化的魅力相媲美。
这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而据说喀斯特地貌一般情形是有绝壁处无峰丛,有峰丛处无绝壁,但在这里不仅兼而有之,并且面积大,品味高。
既有四面绝壁凹陷在丛峰之中,也有四面绝壁突兀于丛峰之上,更有20多公里长的裂谷地缝,真可是蔚为壮观。
一路沿着山清水秀的清江,犹如半遮琵琶的少女,若影若现的点缀在群山之间,她没有黄河奔腾的汹涌澎湃,没有江南婉约的曲水流觞。
或远或近的茶园、梯田、房屋、苞谷地,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大自然在这里造化的精彩与迷人。
大家都赞叹这里是山水画绝的写生之地,并且都迫不及待了。
景美可醉人,但我们醉的沉着。
我们在写生的这些天,几乎是没有越过这个小镇半步。
天天早晨背着画具和中午的干粮,顺着小镇、顺着清江,自我式的陶醉着、创作着、吟诵着、风雅着。
这里的天气是随时可变的,所以有时小雨霏霏、有时晴空烈日,有时倾盆大雨、有时大风呼啸。
总能让你有很多的理由走马观花,泛泛而过的,可是,艺术家们没有一个人会因为天气的原因而中途终止挥毫泼墨、写生创作的激情,因为这种令人沉醉的美景总会让你无暇顾及其它了。
随行的山水画家子川先生很有感触的自创了一幅对联:“雨洗花色香清水(八百里清江之水),风衔鸟语过龙门(大小龙门石峰)”,使美丽如画的风景在画家的情趣创作中得到了最最充分的体现!住在小镇上的艺术家们,每天大包小包的走进走出在镇子上时,镇上的村民们常常会用一种善良、热情的眼神,“捕捉”着这道“亮丽的风景线”。
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教案4《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活动三》教学设计课题:《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活动三》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人教版八班级上册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理念:新时代对人的素养要求在不断提高,而艺术制造作为人文素养的最高标志之一,成为艺术教育在培育同学艺术修养、力量过程的首要目标。
把培育同学的审美力量、创新精神及培育同学的综合力量这一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带到课堂教学中去。
同时注意相关学科学问的整合渗透,使同学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开心学习的情景中轻松活泼地感受学习带来地乐趣。
老师主动创设教学情境.变换教学形式,使同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展现,变以往课堂气氛沉闷为活跃,从而促进同学主动参加各项教学活动,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如"颜色口头快速表达",老师依据同学学号支配20人进行练习,力图让同学释放情感,绽开制造的联想,加之音乐烘托背景帮助教学,促使同学全身心体验设计教学的愉悦性,在实践中表现自己对颜色的独特感受和对颜色的理解,不以具象绘画为目标,更不能以像或不像作为评价的标准。
教学目标及内容:本课通过观赏与评述,讨论与争论,实践与体验,评价与总结四个方面去讨论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并试着从中寻求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1.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美术再现了现实生活并通过观赏与评述使同学感受到美术可以表达主观情感,不同画家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表现风格,表达不同的主观情感。
2.每一种颜色现象的背后都体现着不同的颜色搭配、不同的颜色关系,通过观赏与争论及列举大量的作品,使同学感受颜色的主观情感及表现情感、心情的形式。
3.通过实践体验表现颜色的主观情感,让同学把握一些颜色学问,把握颜色对情感的影响,颜色的对比统一。
在实践中表现自己对颜色的感受和对颜色的理解,不以具象绘画为目标,更不能以像或不像来作为评价的标准。
4.通过观赏和实践,培育同学发觉美的力量,培育同学喜爱大自然、喜爱生活的美妙情感,激发同学用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