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学专业-1
- 格式:pdf
- 大小:268.31 KB
- 文档页数:38
小儿外科基础知识
小儿外科是一个专门研究婴幼儿和儿童外科疾病的学科,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先天性畸形、外伤、肿瘤、炎症性疾病等。
在小儿外科领域,医生们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地诊断和治疗儿童患者。
小儿外科的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医生需要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有深入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此外,小儿外科医生还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特点,例如新生儿、幼儿和青少年的生理差异,以便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在小儿外科的临床实践中,医生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比如手术技术、伤口处理、创伤救治等。
小儿外科手术的特点是操作难度大,风险高,因此医生需要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才能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小儿外科还涉及到许多常见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脊柱侧凸、脑积水等。
医生需要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方法,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除了医学知识和技能外,小儿外科医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儿童患者的年龄小,对医疗环境和治疗过程可能感到恐惧和焦虑,医生需要用温暖的态度和耐心的沟通,让患
儿和家属感受到安全和信任。
总的来说,小儿外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于从事小儿外科临床工作的医生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学习积累知识,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儿童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希望未来的小儿外科医生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以爱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外科主治医师-小儿外科-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小儿神经外科(一)[单选题]1.小脑扁桃体下疝Ⅰ型的临床表现,并不取决于A.小脑、脑干发育不全B.枕大孔水平脑干受压C.脑积水(江南博哥)D.脊髓空洞E.颅腔与椎管腔不通致短暂性颅内压增高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小脑扁桃体下疝Ⅰ型的临床表现取决于下列因素:①枕大孔水平脑干受压;②脑积水;③脊髓空洞;④颅腔与椎管腔不通致短暂性颅内压增高,表现为:枕下部头痛、肢体力弱和麻木、温度觉丧失、步态不稳等症状。
体征:共济失调、感觉障碍、后组脑神经麻痹。
[单选题]2.下列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手术方式中,不正确的是A.枕下开颅上颈椎椎板切除减压术B.脑脊液分流术C.减压术+分流术D.小脑扁桃体复位+上颈椎椎板复位E.颅后窝减压+枕大池成形术正确答案:D[单选题]3.下列小儿头皮血肿的治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每天按压揉擦血肿B.皮下血肿早期冷敷,24~48小时后热敷,行×线拍片排除骨折C.帽状腱膜下血肿大,穿刺抽吸,加压包扎D.骨膜下血肿等待自然吸收,血肿大穿刺抽吸,不予加压包扎E.适当应用止血药和抗生素,必要时补充血容量正确答案:A[单选题]4.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小儿脑挫裂伤的诊断依据?A.伤后意识障碍,头痛、呕吐频繁、抽搐、肢体偏瘫B.前囟张力偏高、病理反射阳性C.不同程度发热、颈抵抗,出现脑膜刺激征D.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低于正常E.CT.RI扫描局灶性低密度区,内混有斑片状高密度区,脑室受压,脑中线移位正确答案:D[单选题]5.下列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保持呼吸道通畅,充足给氧,及早行气管切开B.脱水疗法、限制液体,控制脑水肿、高热及去脑强直C.适时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减轻脑水肿D.防治各种并发症,配合高压氧治疗E.颅内血肿、脑水肿引起继发性脑干损伤,尽早开颅清除血肿减压正确答案:C[单选题]6.有关小儿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特点,下列错误的是A.常见于1岁以上儿童因外伤引起,病情轻重与出血量和速度有关B.常见于颅骨线形骨折,硬脑膜动静脉或静脉窦被骨折片撕破所致C.以额顶部和顶颞部最多,出血来源多为静脉和静脉窦D.出血逐渐增多压迫脑组织引起颅内压增高和定位体征E.婴幼儿因颅骨与硬脑膜粘连疏松,极易形成血肿正确答案:E[单选题]7.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小儿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诊断要点A.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痛温觉减退B.伤后原发意识障碍,有中间清醒期,伤后头痛、恶心、呕吐C.受损部位神经症状,抽搐、肢体瘫痪D.颅压增高、脑疝形成、意识障碍、呼吸慢、不规律,血压升高E.头颅CT扫描确定血肿范围及部位正确答案:A[单选题]8.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类型,最多见的是A.脑内血肿B.硬膜外血肿C.硬膜下血肿D.脑室内铸型血肿E.蛛网膜下腔出血正确答案:C[单选题]9.患儿男,2个月。
小儿外科(一)、概况小儿外科建科于1983年,目前是省小儿外科专科医师培养基地,也是川南地区小儿外科和普外科疾病诊治、研究、教学中心,为医院重点发展的特色专科,学院硕士生培养点。
该科广泛开展各种儿童外科疾病和成人普外科疾病的诊治,在川南地区享有盛誉。
科室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其中医学博士2人,硕士3人,其他各级医护人员近20人,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
科室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科学务实、认真负责的态度,热忱为广大伤病员提供优质服务,被评为2003—2004年度全国巾帼建功模范岗。
10年来科主任、护士长任职情况:2000年7月至今,刘铭任主任,杜一华任副主任;2000年7月--2005年4月,甘永贵任护士长,郑思琳任副护士长;2005年4月至今,杨春任副护士长、护士长。
(二)、医疗工作小儿外科现设有专科病床40张,拥有Olympus微型电视腹腔镜、床旁手提X光机、多功能监护仪、新生儿暖箱、微量输液泵、多功能关节运动康复仪、远红外线治疗机等先进医疗设备。
科室已形成儿童普外、儿童泌尿、儿童骨科和新生儿外科四个专业,为省残联、省卫生厅儿童肢残矫治定点和指导单位,年收治住院手术儿童1200余例。
2004年,科室开展了省第一例联体婴儿分离手术,现已成功分离3例。
近10年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数10项,在诊治方面具有以下优势:1、微型腹腔镜和膀胱镜诊治:在西南地区率先开展微型腹腔镜和膀胱镜诊治,诊治病种涉及腹股沟斜疝、肝囊肿、胆结石、胆道闭锁、脾肿大、粘连性肠梗阻、小肠憩室炎、小肠憩室出血、高位隐睪、急性阑尾炎、不明原因腹痛等10余种,现已超过1000例,居西南地区前列。
2、胆管囊肿切除、各种方式胆道重建:10年来,对各种方式的胆道重建、胰胆分流已积累了近1000例的手术经验。
3、先天性巨结肠各种手术治疗:科室针对不同的患儿采用多种手术治疗方式,包括Swenson改良法、改良Duhamel法、 Soave 法、Rehbein法、内括约肌片状切除以及腹腔镜辅助和单纯经肛门根治术,手术年龄最小者3个月,最大者达43岁,手术效果达国内先进水平。
小儿外科学练习试卷1(总分96,考试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 生后4天的肠闭锁患儿,面色青灰,呼吸困难,反应差,脱水征明显,腹胀明显,腹壁水肿、发红,此时最可能的并发症是A. 败血症B. 肠穿孔腹膜炎C. 心力衰竭D. 肺炎E. 新生儿硬肿2. 下列哪项不是为骶尾部肛门成形术的手术原则A. 充分游离直肠盲端B. 尽量多保留直肠盲端瘘管处的平滑肌C. 直肠盲端应从耻骨直肠肌环内通过D. 成形后的肛门口径应为0.5~1.0cm大小E. 行乙状结肠造瘘3. 男2岁,左侧阴囊生后空虚至今。
查:患儿发育不佳,左阴囊内未触及睾丸,左腹股沟管内可触到睾丸发育不佳,如小指尖大小,应采取什么方法手术A. 左睾丸牵引固定术B. 右睾丸切除术C. 左睾丸牵引固定术,如有斜疝,行左斜疝修补术D. 等待6~7岁仍不下,降至阴囊内再行手术E. 药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4. 患儿3岁,1小时前因其母牵拉右前臂哭闹不安,不肯右手持物。
查体:右上肢无畸形,右肘部轻度压痛,无明显肿胀,X线检查(-)。
最可能的诊断是A. 肘关节损伤B. 肱骨髁上无移位骨折C. 肱骨髁间无移位骨折D. 桡骨小头半脱位E. 肘部肌肉肌腱损伤5. 3岁女孩,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5天来发热伴腹泻,1天来头痛,惊厥2次,左侧肢体活动障碍,最可能的诊断是A. 脑出血B. 脑血栓C. 癫痫D. 中毒性脑病E. 结核性脑膜炎6. 鉴别胆道闭锁与胆汁粘稠最主要的检查方法是A. 血清胆红素测定B. 肝酶谱测定C. B超检查D. 肝活检E. 131 I标记玫瑰红排泄实验7. 活检诊断先天性巨结肠时,选何处部位取材最为可靠A. 齿线上1.0~2.0cm直肠壁B. 齿线上2.5~3.0cm直肠壁C. 齿线上3.0~5.0cm直肠壁D. 直肠前壁粘膜组织E. 直肠后壁粘膜组织8. 8个月的婴儿,标准体重是A. 6.6kgB. 7.1kgC. 8kgD. 8.2kgE. 8.8kg9. 严重烧伤引起的第一位死因是A. 休克B. 急性呼吸衰竭C. 急性肾功能衰竭D. 败血症E.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10. 常见的先天性脱位是A. 肩关节B. 肘关节C. 髋关节D. 膝关节E. 腕关节11. 锁骨产伤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是A. 不须特殊治疗B. 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C. 8字绷带固定D. 双上肢固定于胸前E. 石膏固定12. 男孩,5岁,出生体重10kg,产程较长,生后较同龄儿发育稍落后,因双下肢不能独立站立来诊,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 脑瘫后遗症B. 重症肌无力C.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D. 先天性愚型E. 佝偻病后遗症13. 下述哪种液体不是等渗液A. M/6Na-LactB. 2:1液C. 10%.G.SD. 1.4%.NaHCO3E. 0.9%.NaCl14. 新生儿3天,生后父母即发现其腹胀,大便次数少,尿滴沥,呼吸困难。
小儿外科是儿科医学中多数学课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对从出生到青春发育期这个年龄阶段中全部先天性和获得性外科疾病的防治任务,是临床中重要的三级学科。
工作范畴及研究方向:。
小儿外科是临床医学中一个较新的学科,它从成人外科中分出来发展为一个独立的专业,这是由小儿有特殊的疾病和他们的病理生理特点决定的。
小儿外科的工作范围包括从出生到12岁(或14岁)所有的外科问题。
解决这个年龄阶段全部外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有关的医学基础的研究。
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要在小儿外科领域逐步建立各种专业设置,小儿如同成人一样,各个系统、各个器官均可罹患疾病,而且还有各种先天性畸形。
因此在小儿外科范畴内,建立了小儿普通外科,它的工作范围包括腹部疾病、外科感染、创伤、烧伤、肿瘤等。
由于新生儿先天性畸形是小儿最独特的部分,国外许多地区建立有新生儿外科中心,在我国北京儿童医院和上海新华医院等均建立了新生儿外科组。
小儿骨骼损伤、骨髓炎、骨关节结核、四肢先天性和后天性畸形十分多见,故而有了小儿矫形外科。
另有小儿泌尿外科、胸外科等。
近年来我国小儿心血管外科发展较快,许多先天性心脏病得到了有效地救治。
另外小儿神经外科及小儿整形外科不久的将来也将快速发展起来。
发展情况:我国小儿外科从无到有,自1949年以来现在已基本上普及到全国各市,是一个普及的临床学科。
全国大多数医学院校也设立了小儿外科专业培养专业医师,在中华医学会总会下成立了小儿外科学会并组织了矫形、心胸、新生儿、泌尿、普外等多个专业组。
对众多先天性疾病,如肛门直肠畸形,先天性巨结肠、胆总管囊肿、各型心血管畸形等均能开展国际公认的有效手术,在基础研究、诊断方法等各方面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特别是在新生儿外科、胎儿外科及肝、肾、心脏、小肠等器官移植上进展突出。
学科特点:儿童不像中老年人,一般不存在各种长期慢性病慢性起病迁延不愈。
它起病往往较急,但儿童正处于成长时期,新陈代谢旺盛,痊愈也快,治愈率高。
《小儿外科学》第一章小儿外科学概论第一节小儿外科学总论第二节儿童生理解剖和病理特点一、生理解剖特点二、病理特点㈠先天性畸形(Congenital malformation)㈡感染(Infection)⒈病因:⑴儿童皮肤粘膜组织结构发育不良,局部抵抗力低。
⑵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吞噬细胞发育不良,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
⑶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发育不良,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
⑷内分泌及体液调节功能不成熟。
⒉临床表现:⑴儿童粘膜、皮肤、皮下组织是常见的感染部位。
⑵肺部、泌尿系统、腹腔是常见的感染器官。
⑶局部感染容易发展成为菌血症、败血症及脓血症。
⑷儿童发生感染的反应类型:▲①正应性反应:即具有炎症反应的整个病理过程,临床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②变应性反应(儿童容易产生的反应),表现为三种形式:强应性反应:致病菌毒力一般,但炎性反应强烈,局部红、肿明显,如学龄期颌下淋巴结炎。
弱应性反应:以组织坏死为主,易于扩散,如新生儿皮下坏疽。
无能性反应:无炎性反应或反应弱,且营养不良,表现为感染性干性坏死,如走马疳(坏疽性口炎gangrenous stomatitis,又称口颊坏疽cancrumoris)。
㈢损伤(Trauma)㈣急腹症(Acute abdomen pain)1.腹部及消化道畸形:如,美克耳憩室、先天性肠重复畸形、肠狭窄、先天性系带引起肠梗阻、腹股沟斜疝嵌顿。
新生儿急腹症多属于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⒉腹腔脏器炎症、梗阻:如,婴幼儿肠套叠、小儿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
⒊需与内科疾病引起的腹痛相鉴别,如喂养不当呕吐,消化不良所致肠积气,肠痉挛,腹型上感(病毒感染),过敏性紫癜所致腹痛。
㈤肿瘤(Tumor)⒈性质:儿童恶性肿瘤以胚胎性及肉瘤性为主,如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而成人以腺癌为主。
⒉部位:儿童恶性肿瘤可位于脏器外,常来源于软组织、骶尾部和腹膜后间隙。
⒊生长方式:儿童恶性肿瘤可有较完整包膜,生长较快,呈膨胀性生长,而非浸润性生长。
小儿外科学专业实践能力-1(总分45,考试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女孩,2岁,自生后发现胸骨柄右有一小肿物,中央突出,曾自突出处流出无色粘液,并有两次局部红肿,是哪种病A.第三鳃瘘B.肋骨畸形C.皮样囊肿D.气管软骨异位E.皮脂腺瘤2. 男孩,5岁,右腹部囊性肿块,肿块时有大小变化,大量饮水有时能诱发腹痛发作,最可能的诊断是A.假胰腺囊肿B.肾母细胞瘤C.胆总管囊肿D.肠系膜囊肿E.肾盂积水3. 男孩,6个月,生后双足马蹄内翻足畸形,手法扳芷除马蹄外尚能矫正,应选择何种治疗A.软组织松解术B.肌力平衡手术C.Kite石膏矫形D.McKey手术E.等待1岁后手术4. 高位先天性肛门畸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A.肛门失禁B.直肠回缩C.直肠脱垂D.肛周脓肿E.肛门狭窄5. 女孩,1岁5个月,于新生儿期右髋关节肿胀,切开引流治愈,现走路跛行,肢体短缩,Allis阳性,外展试验阳性,Ortholani阴性,X线片右股骨头骨骺不清,股骨近端外移,Shenton 线破坏,其诊断为A.先天性髋脱位B.髋内翻C.病理性髋脱位D.髋臼发育不良E.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 怀疑肠套叠作诊断性空气灌肠时,注气压力宜选用A.13.3kPaB.9.6kPaC.8.0kPaD.6.0kPaE.10.6kPa7. 超短段型巨结肠是指病变部位在A.直肠壶腹部B.乙状结肠远端C.直肠瓣以远D.齿状线E.肛门缘外括约肌8. 患儿,男性,生后发现脐部中央,脐带部位有一直径6cm的肿物,表面无皮肤,仅有透明囊膜覆盖。
下列处理中除哪项外均是正确的A.若膨出物较小,在不明显影响呼吸时,手术中可将膨出物回纳入腹腔后行一期缝合修补术B.对巨大脐膨出合并膀胱外翻、心血管严重畸形者,可先行保守治疗C.不管膨出物大小,都将膨出物回纳入腹腔,保证腹腔的完整性D.若无手术禁忌证,应尽早手术E.若膨出物较大,可应用涤纶薄片行分期修补术9. 40天的患儿,喷射样呕吐20余天,无黄绿色液,体重不增,大便近日减少。
小儿外科学,第六版小儿外科学是研究婴幼儿以及儿童青少年的外科疾病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对小儿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的研究。
小儿外科是从20世纪初开始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的诞生与儿童医学、外科学以及儿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小儿外科学主要研究和治疗的疾病包括先天性畸形、创伤、炎症、恶性肿瘤等。
先天性畸形是小儿外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包括心脏先天性畸形、脑脊髓畸形、消化系统畸形、泌尿系统畸形等。
小儿外科学的发展使得这些畸形得到了更加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了小患者的生存质量。
创伤是小儿外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不同于成人,儿童的骨骼和软组织结构较为脆弱,容易受到伤害。
小儿外科医生需要掌握儿童创伤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炎症是小儿外科学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小儿外科医生需要对小儿感染和炎症的检测和治疗有一定的了解。
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较弱,对感染的抵抗力较低,所以小儿感染症状一般较严重。
小儿外科医生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具体症状来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恶性肿瘤是小儿外科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儿童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小儿外科医生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类别的儿童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除了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小儿外科学还重视预防工作的开展。
小儿外科医生致力于开展小儿健康的普及教育,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小儿健康的重视程度。
通过加强对孕妇的健康养育指导,减少胎儿发育不良和先天性畸形的发生。
同时,小儿外科医生还积极参与相关的疫苗接种工作,推行各类疾病的预防接种措施。
小儿外科学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相关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也不断更新。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研究,小儿外科学的发展必将为更多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改善他们的生存质量,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儿科学(外科系统)Pediatrics(Surgery)专业代码(100202)一、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为主,要求掌握儿科学坚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能独立处理儿科(外科系统)范围内的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
通过临床工作训练,使其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严密的逻辑思维,熟练的操作技能,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儿科高年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初步掌握临床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数据统计处理和进行科研设计的能力,能结合儿科外科临床实际,完成一篇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二、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可在学院统一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适当增加或调整。
另外须参加医学院组织的与本学科有关的专题讲座不少于10次。
三、临床技能训练必须在儿科学(外科系统)所含3个以上主要分支学科中轮转,进行规范化临床技能训练,轮转时间不少于18个月,各科轮转时间安排如下(可根据培训基地和个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儿科学(外科系统)所含主要分支学科轮转要求如下:【小儿普外】(一)学习病种:1、要求掌握:急性阑尾炎、急性套叠、急性肠梗阻等小儿常见急腹症;腹股沟疝、畸胎瘤、先天性巨结肠、原发性腹膜炎、肛门直肠畸形等。
2、腹部肿瘤、腹部外伤等。
(二)理论知识:1、要求掌握:小儿常见急腹症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外科处理原则;小儿腹股沟管的解剖、腹股沟疝的诊断与治疗、嵌闭疝手法复位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等。
2、要求了解: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病因、分类、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外科处理原则;小儿腹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小儿腹部外伤的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原则;再灌注损伤的机理及临床意义;内窥镜手术、介入疗法。
(三)临床技能:1、要求掌握:阑尾切除术、疵囊高位结扎术、肠套叠整复术、肠造口术、脓肿切开引流术、肠切除肠吻合术、会阴肛门形性术。
小儿外科学知识点小儿外科是专门研究儿童身体疾病和外伤的医学领域。
与成人外科不同,小儿外科需要考虑到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殊需求和生理特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儿外科知识点。
1.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儿童在出生前或出生后发生的心脏结构异常。
这些疾病可以分为心脏分流病和阻塞性病变两类。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有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法洛四联症等。
早期的手术干预可以改善儿童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2. 腮腺炎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染。
儿童是最常见的感染人群。
腮腺炎的主要症状是腮腺肿胀和疼痛。
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所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接种腮腺炎疫苗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3. 疝气疝气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壁缺损处突出的现象。
儿童疝气常见于脐疝和腹股沟疝。
脐疝是指小肠通过脐部周围的腹壁薄弱区突出,腹股沟疝是指肠管通过腹股沟管突出到阴囊或大阴唇。
手术修补腹壁缺损是治疗儿童疝气的主要方法。
4. 婴儿巨结肠综合征婴儿巨结肠综合征是一种胎儿胎便排出障碍,并导致结肠扩张的疾病。
该疾病常见于新生儿,其症状包括腹胀、呕吐和便秘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修复和营养支持。
5. 婴儿腹壁缺损婴儿腹壁缺损是指腹壁在胎儿期发育不完全,导致腹部内脏器通过腹壁缺损突出。
常见的腹壁缺损有脐疝和腹壁缺损综合征。
手术修复是治疗婴儿腹壁缺损的主要方法。
6. 儿童骨折儿童骨折与成人骨折的处理有所不同。
由于儿童骨骼尚未完全发育,骨折修复后有很好的再生能力。
因此,儿童骨折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
但对于骨折不稳定或关节受累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7. 婴儿先天性肾病变婴儿先天性肾病变是指婴儿在出生时即具有的肾脏发育异常或病理性改变。
常见的先天性肾病变有多囊肾、肾盂积水和肾发育不良等。
治疗方法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而定,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矫正。
8.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在儿童中常见且容易复发。
常见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和尿痛等。
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量,并及时治疗其他导致尿路感染的疾病。
硕士专业小儿外科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小儿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专注于婴儿和儿童的外科手术治疗和疾病管理。
随着医学技术和研究的进步,小儿外科学在儿科医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它涉及的疾病范围广泛,包括先天性畸形、外伤、恶性肿瘤以及其他需要手术治疗的儿童疾病。
儿童的生理和解剖结构与成人存在很大差异,他们的器官和组织仍处于发育过程中。
因此,在处理儿童疾病时,与成人相比,小儿外科医生需要更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不仅要具备全面的外科手术技术,还要了解儿童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小儿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的引入大大改善了许多儿童疾病的治疗效果。
同时,小儿外科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为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儿童疾病提供了基础。
小儿外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儿科医学领域的整体进步。
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儿外科学的定义、背景知识,以及它在医学领域的专业发展和重要性。
我们还将介绍小儿外科学的研究领域和应用,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最后,我们将总结小儿外科学对医学领域的贡献,并提出一些建议。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对小儿外科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组织内容。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小儿外科学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目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包括三个主要内容:小儿外科学的定义和背景知识、小儿外科学的专业发展和重要性,以及小儿外科学的研究领域和应用。
在这些内容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小儿外科学的基本概念、专业发展的历程以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展望小儿外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强调其对医学领域的贡献,并进行总结和提出建议。
通过以上结构的布局,本文将全面介绍小儿外科学的相关内容,旨在提供读者对该专业的深入了解。
读者可以从定义和背景知识开始,逐步了解该专业的专业发展历程、重要性,以及其在研究领域和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最后,我们将对小儿外科学的未来进行展望,并强调其对医学领域的重要贡献。
儿外科学知识点儿外科学是儿科医学的一门专业领域,主要研究儿童相关的外科疾病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儿外科学知识点,包括先天性疾病、外伤、肿瘤等方面的内容。
一、先天性疾病1.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
主要包括心脏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发育迟缓、心率不规则等,治疗常采用手术修复。
2. 先天性脊柱侧弯:是脊柱发育异常的一种表现,可导致脊柱侧弯变形。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矫正体位、外科手术等。
3. 先天性股骨畸形:包括股骨颈干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
治疗可通过牵引、手术等方法进行。
二、外伤1. 骨折:儿童骨骼发育不完全,骨折时以弹性骨折和弯曲骨折为主。
治疗一般采用保守疗法,如石膏固定、牵引等。
2. 创伤性脑损伤:外伤性脑损伤是儿童外伤的常见形式,常见的类型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等。
治疗应根据损伤程度,包括监护、手术等综合治疗。
3. 刀伤、烧伤:刀伤和烧伤是儿童外伤中较为严重的一类,治疗一般需要外科手术、清创缝合、皮肤移植等。
三、肿瘤1. 儿童恶性肿瘤:儿童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等。
治疗方案多为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
2. 肾母细胞瘤:是一种多见于儿童的肿瘤,早期常表现为腹部肿块。
治疗一般需要手术切除,并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进行辅助化疗或放疗。
3. 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多见于婴幼儿。
治疗方法多样化,根据病情会考虑手术、化疗、放疗等。
四、其他常见疾病1. 胆囊疾病:如先天性胆总管扩张、胆囊炎等。
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胆囊或胆道狭窄的病灶。
2. 肠梗阻:包括先天性肠闭锁、肠套叠等。
治疗一般需要手术解除肠梗阻,恢复肠功能。
3. 食管异物:儿童误吸异物时较为常见,需及时进行急救治疗,如行食管镜、异物取出等。
以上只是儿外科学中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实际上儿外科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许多其他疾病和治疗方法。
儿童患病时,家长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小儿外科学试题及答案小儿外科学是专门研究儿童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医学分支。
以下是一套小儿外科学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儿阑尾炎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A. 腹痛B. 呕吐C. 发热D. 腹泻答案:A2. 先天性巨结肠症的首选治疗方法是什么?A. 药物治疗B. 手术治疗C. 观察等待D. 饮食调整答案:B3. 小儿疝气最常见的类型是?A. 腹股沟疝B. 脐疝C. 腹壁疝D. 腹膜后疝答案:A4. 小儿肠套叠的典型症状包括以下哪项?A. 持续性腹痛B. 间歇性腹痛C. 持续性腹泻D. 间歇性呕吐答案:B5. 小儿骨折处理的首要原则是?A. 立即复位B. 保持伤口清洁C. 尽快手术D. 减少疼痛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三联症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7. 小儿肠套叠的X线特征性表现是________。
答案:靶环征8. 小儿疝气的主要临床表现是________。
答案:腹股沟或脐部肿块9. 小儿骨折的X线检查是诊断________的重要手段。
答案:骨折类型和程度10.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病理基础是________。
答案:肠管扩张和肠壁神经丛发育不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要点。
答案: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要点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特别是右下腹压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等。
12. 描述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答案: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包括间歇性腹痛、呕吐、便血和腹部肿块。
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空气或水压灌肠复位,若复位失败或有并发症则需手术治疗。
13. 阐述小儿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
答案:小儿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包括:稳定患肢、减轻疼痛、防止进一步损伤、及时就医,并根据骨折类型和部位选择合适的固定和治疗方法。
外科主治医师-小儿外科-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小儿胸心外科(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哪项不符合漏斗胸的临床表现A.轻微漏斗胸首先产生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B.压迫心、肺,影(江南博哥)响呼吸和循环功能C.幼儿常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发热,循环系统症状较少D.年龄较大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脉快心悸甚至心前区疼痛E.可合并肺发育不全马方综合征、哮喘正确答案:A[单选题]2.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膈膨升的手术适应证A.上消化道钡剂检查胃肠向上移位者B.反复呼吸道感染,血气分析明显肺换气功能不足者C.新生儿期有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者D.纵隔、心脏移位,出现呼吸、循环系统症状者E.有胃肠道症状者正确答案:A[单选题]3.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式A.正规的非手术治疗,包括饮食、体位及药物B.近端胃部分切除术C.Hill手术D.Belsey4号手术(BelseyMarkⅣ)E.Nissen手术正确答案:B[单选题]4.下列对先天性肺囊肿的概述中,不正确的是A.包括肺叶气肿、肺囊肿、囊性腺瘤样畸形和支气管囊肿B.支气管囊肿位于肺内称为支气管肺囊肿C.是胚胎早期肺芽支气管树发育障碍所致D.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2~10cm,囊肿壁厚薄不一E.临床以囊肿相互融合形成肺大疱,造成肺气体交换面积减少为特征正确答案:E[单选题]5.以下选项中,哪项不符合动脉导管未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特征A.左向右分流B.右心室为混合血C.肺动脉压增高D.肺动脉血含氧量增加E.体循环血量相对降低正确答案:B[单选题]6.动脉导管未闭,错失手术时机可造成A.右向左分流B.左心室扩大C.器质性肺高压D.右心室扩大E.全心扩大正确答案:C[单选题]7.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房间隔缺损的手术适应证?A.年龄>1岁,生长发育缓慢,反复呼吸道感染者B.临床无症状,3~5岁学龄前者C.原发孔和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者D.Eisenmenger综合征者E.缺损大、有心力衰竭者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Eisenmenger综合征(艾森门格综合征),狭义的是指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包括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显著高压伴右至左分流,患者有发绀。
三基练习-儿科学-小儿外科学(一)+答案+完整解析1、女孩,4岁,烧伤总面积70%,1小时后送入当地卫生院并准备转送上级医院治疗,当地卫生院在做医疗处理时应首先考虑A、请创后包扎创面转送B、准备饮料路上服用C、联系运输工具,尽快转院D、建立可靠输液途径,准备输液E、肌内注射镇痛药解析:急诊处理方案方法中,在脱离致伤源、呼吸道通畅、无其他致命的重症合并伤时应立即建立可靠的较大的静脉通路,根据当地卫生院的条件可采取双液路的建立或大静脉切开补液。
正确答案:D2、无其他合并伤的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斯发生的休克,多为A、神经源性休克B、心源性休哀C、低血容量性休克D、过敏性休克E、感性休克解析:大面积烧伤早期通过创面大量渗出引起血浆成分的丟失和全血细胞的破坏,会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正确答案:C3、下述哪项不是深Ⅱ°烧伤的特点A、创面可有或无水疱B、创面痛觉迟钝C、有时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D、如无感染,3~4周可愈合E、愈合后多留有增生性瘢痕正确答案:C4、下述哪项不是新生儿皮下坏疽的病理分型A、坏疽型B、肉芽肿型C、脓肿型D、蜂窝织炎型E、坏死型解析:新生儿皮下坏疽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四型∶坏疸型、脓肿型、蜂窝织炎型、坏死型。
正确答案:B5、新生儿皮下坏疽皮肤出现暗红及有“漂浮感”时,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治疗措施A、多次输全血或血浆B、外敷如意金黄散C、高锰酸钾溶液清洗D、做多个放射状小切口引流E、支持疗法解析:新生儿皮下坏疽早期应用支持治疗,少量多次输全血或血浆,皮肤仅有轻度红肿,可用如意金黄散外敷。
当皮肤出现暗红及有“漂浮感”时,应立即做多个放射状小切口,切开引流。
正确答案:D6、新生儿皮下坏疽属于何种病理反应:A、强应性反应B、正应性反应C、弱应性反应D、无能性反应E、特殊反应解析:小儿软组织感染的病理反应分为正应性反应和变应性反应两类,变应性反应又分为强应性反应、弱应性反应、无能性反应。
新生儿皮下坏疽是小儿特有的软组织感染,其病理表现为弱应性反应,故应选择C。
小儿外科二级学科小儿外科是医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是研究和治疗儿童先天性和获得性疾病以及外伤的学科。
与成人外科相比,小儿外科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因为儿童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
小儿外科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包括婴幼儿常见的腹股沟斜疝、先天性心脏病、胆囊炎等;学龄儿童常见的阑尾炎、腺样体肥大、甲状腺疾病等;以及青少年的骨骼畸形、疝气等。
此外,小儿外科还涉及到儿童因意外事故或暴力导致的创伤,如骨折、烧伤等。
小儿外科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也与成人外科有较大区别。
由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治疗需要考虑到未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
小儿外科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每位患儿的疾病特点、年龄、生长发育情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小儿外科的手术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
由于儿童器官的大小和结构比成人更小更脆弱,手术对医生的精确度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儿童对手术的耐受能力较低,术后恢复和并发症风险也相对较高。
因此,小儿外科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和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的能力。
在临床实践中,小儿外科医生需要与其他医学专科进行密切合作,包括儿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
小儿外科还需要与康复医学、营养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进行综合和协作,共同为儿童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小儿外科不仅仅是一门医学学科,更是一个关怀儿童健康成长的综合性学科。
作为小儿外科医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更需要关注患儿的心理和社会需求,为其提供温暖的护理。
这要求小儿外科医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与患儿及其家属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小儿外科在治疗和疾病预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新的设备和技术的引入,使得手术更加精准和微创,术后恢复更快。
同时,小儿外科的研究和教育也得到了推动,为培养更多的小儿外科专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总之,小儿外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学科,涉及到儿童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小儿外科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技术,同时还要关注患儿的心理和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