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六校联盟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
- 格式:doc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15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浙江卷带解析)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 的物体。
细绳的一端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4.9N 。
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g=9.8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B.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N ,方向沿斜面向上 C.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N ,方向沿斜面向上 D.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N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2.如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
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对小行星的引力相同 B.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小于一年 C.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大于小行星带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 D.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值大于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值 3.用手握住较长软绳的一端连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简谐横波。
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绳上a 、b 两质点均处于波锋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b 两点开始时刻相差半个周期C. b 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比a 点多一次D. b 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比a 点少一次 4.功率为10W 的发光二极管(LED 灯)的亮度与功率60W 的白炽灯相当。
根据国家节能战略,2016年前普通白炽灯应被淘汰。
假设每户家庭有二只60W 的白炽灯,均用10w 的LED 灯替代,估算出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最接近 A.8╳108kW·h B. 8╳1010kW·h C. 8╳1011kW·h D. 8╳1013kW·h5.由光滑细管组成的轨道如图所示,其中AB 段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平阳中学pyms@ 白荣宣 2012/6/11 一、选择题1.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A.CO2 B.O2 C.K+ D.Na+【答案】C【解析】氧、二氧化碳、甘油等小分子跨过膜的方式为扩散(必修1第57页),由于生命活动所需,细胞往往要把离子或分子从低浓度处运到高浓度处,这种逆浓度梯度的转运称为主动转运(必修1第58页)。
因此A、B选项不符合题意;结合题干信息,Na+是顺着浓度进入细胞,而K+是逆着浓度进入细胞,因此属于主动转运进入细胞,答案为C选项。
如果学生对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不同,膜外钠离子浓度高,膜内钾离子浓度高(必修3第21页)的内容比较熟悉,则本题的解题会显得更为简单。
2.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精卵细胞的识别具有物种特异性B.卵裂球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增大C.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D.原肠胚发育分化形成内外两个胚层【答案】A【解析】同种动物精子、卵细胞表面有特异性相互识别的蛋白,这是同种动物精卵才能结合的原因之一(选修3第41页),因此A选项正确;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即卵裂,卵裂产生的细胞团成为卵裂球,随着卵裂球数目的增加,细胞逐渐变小(选修3第42页),因此B选项说法错误;囊胚外表为一层扁平细胞,称为滋养层,胚胎的附属结构或胚外结构由滋养层发育形成,而内细胞团的细胞为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选修3第42页),因此选项C错误;原肠胚的内、中、外三个胚层逐渐分化形成各种器官原基(选修3第43页),可见选项D错误。
3.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D.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答案】D【解析】根据图形可知,当乙烯浓度大于一定水平时,乙烯浓度越高落落率越低,生长素浓度越高脱落率越低,因此选项A、B均不正确,而D选项正确;关于激素之间的作用对抗关系,教材中以赤霉素和脱落酸对种子萌发影响的关系为例,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则抑制种子萌发,两者的作用是互相对抗的(必修3第8页),而据本题图形可得信息是,生长素浓度和乙烯浓度存在正相关,但不能得出它们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因此C选项错误。
2012届浙江省高三六校联考理科综合能力试题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Ba-137 S-32 K-39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学家从牛的胰脏中分离出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Ub),通过研究发现Ub在细胞自我监测和去除某些“不适用蛋白”(即靶蛋白)的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果某个蛋白质分子被贴上了Ub这个“标签”,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蛋白酶处被水解掉,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靶蛋白不与Ub结合,便不能被水解B.AMP可作为RNA的基本结构之一C.去除“不适用蛋白”所需的ATP全部由线粒体提供的D.上述过程得到的氨基酸可以用于正常蛋白质的合成2.一环状DNA分子,设其长度为1。
限制性内切酶A在其上的切点位于0.0处;限制性内切酶B在其上的切点位于0.3处;限制性内切酶C的切点未知。
但C单独切或与A 或B同时切的结果如下表,请确定C在该环状DNA分子的切点应位于图中的哪处C单独切长度为0.8和0.2的两个片段C与A同时切长度为2个0.2和1个0.6的片段C与B同时切长度为2个0.1和1个0.8的片段A.0.2和0.4处B.0.4和0.6处C.0.5和0.7处D.0.6和0.9处3.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
根据结果判断,叙述正确的是试管编号试管Ⅰ试管Ⅱ试管IIIpH 8 8 7温度60℃40℃40℃淀粉酶1mL 1mL 1mL淀粉1mL 1mL 1mLA.甲物质是淀粉酶抑制剂B.此种淀粉酶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起作用C.此种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的作用速率比在碱性中的快D.此种淀粉酶在作用35min后便会失去活性4.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如图)。
选择题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Ba-137 S -32 K-39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如图,倾斜固定直杆与水平方向成60°角,直杆上套有一个圆环,圆环通过一根细线与一只小球相连接.当圆环沿直杆下滑时,小球与圆环保持相对静止,细线伸直,且与竖直方向成30°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圆环不一定加速下滑B.圆环可能匀速下滑C.圆环与杆之间一定没有摩擦D.圆环与杆之间一定存在摩擦答案:D解析:由小球与圆环保持相对静止,细线伸直,且与竖直方向成30°角可知,环和小球一定有沿杆方向向下的加速度,圆环一定加速下滑,拉力沿杆方向分力为零,圆环与杆之间一定存在摩擦,选项D正确。
.15.已知波源S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 秒,产生的机械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 波速均为v=80m/s,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 m、SQ=2.6 m.若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下图所示的四幅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S、P、Q三点振动情况的是A.甲为P点的振动图象B.乙为振源Q 点的振动图象C.丙为S 点的振动图象D.丁为S 点的振动图象 答案:C 解析:波长λ=vT=0.8m ,P 点距波源1.5个波长,Q 点距波源3.25个波长。
以Q 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 甲为Q 点的振动图象,丙为S点的振动图象,选项C 正确ABD 错误。
16.一对等量正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实线)和等势线(虚线)如图所示,图中A 、B 两点电场强度分别是E A 、E B ,电势分别是φA 、φB ,负电荷q 在A 、B 时的电势能分别是E PA 、E P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E A >EB ,φA >φB ,E PA < E PBB .E A >E B ,φA <φB ,E PA < E PBC .E A <E B ,φA >φB ,E PA > E PBD .E A <E B ,φA <φB ,E PA > E PB答案:A 解析:由电场线疏密表示电场强度大小可知,E A >E B ,由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φA >φB ,负电荷q 在A 、B 时的电势能E PA < E PB ,选项A正确.。
【试题解析】浙江省2012届浙南、浙北部分学校高三理综下学期3月联考(物理部分)试题(学生版)本试卷共14页,32小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总评:试题按照高考浙江考试说明命制,试题覆盖高中物理必修和选修3-1、3-2、3-4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难度适宜,具有一定的信度和区分度。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数据:H-1 C-12 0-16 Na-23 K-39 Fe-56 Cu-64 Br-80选择题部分(共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共10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假设有一载人宇宙飞船在距地面高度为4200km 的赤道上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约为6400km,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为36000km,宇宙飞船和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同向运动,每当二者相距最近时,宇宙飞船就向同步卫星发射信号,然后再由同步卫星将信号发送到地面接收站,某时刻二者相距最远,从此刻开始,在一昼夜的时间内,接收站共接收到信号的次数为()A.4次B.6次C.7次D.8次14.答案:15.如图所示是一列横波上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该波由A传向B,两质点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的距离△x=6.0m,波长λ>4.0m,这列波的波速A.12m/s B.20m/s C.30m/s D.60m/s15.答案:16.某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按如图6所示电路连接,图中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且R1=R2,电键S原来闭合.现将S断开,则电压表的示数U、电流表的示数I、电阻R1上的功率P1、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P的变化情况分别是()A.U减小B.I增大C.P1减小D.P减小16.答案:17.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射向水面A点,经折射后组成一束复色光,则A.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小B.以水下S点为光源向水面发射复色光,a光更容易发生全反射C.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间距D.若a、b两束光的入射角均增加相同角度,经水的折射后仍能组成一束复色光17.答案: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8.在新疆旅游时,最刺激的莫过于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沙板上从沙坡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沿直线下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为2v 0,设人下滑时所受阻力恒定不变,沙坡长度为L ,斜面倾角为α,人的质量为m ,滑沙板质量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 .若人在斜面顶端被其他人推了一把,沿斜面以v 0的初速度下滑,则人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3v 0B .若人在斜面顶端被其他人推了一把,沿斜面以v 0的初速度下滑,则人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5v 0C .人沿沙坡下滑时所受阻力F f =mg sin α-2mv 20/L D .人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功率的最大值为2mgv 0 18.答案:1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A 、B 两个带电小球(可以看成点电荷),A 球带电量为+2q ,B 球带电量为-q ,由静止开始释放后A 球加速度大小为B 球的两倍。
2012年浙江高考理科综合一.单项选择部分(每题6分)14.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
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
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4.9N。
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g=9.8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B.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N,方向沿斜面向上C.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3N,方向竖直向上D.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15.如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
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队各小行星的引力相同B.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均小于一年C.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大于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D.小行星带内个小行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值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值16.用手握住较长软绳的一端连续上下抖动。
形成一列简谐横波。
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绳上a、b两质点均处于波峰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B. a、b两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半个周期C. b点完成全振动次数比a点多一次D. b点完成全振动次数比a点少一次17.功率为10w的发光二极管(LED灯)的亮度与功率为60W的白炽灯相当。
根据国家节能战略,2016年前普通白炽灯应被淘汰。
假设每户家庭有2只60W的白炽灯,均用10W的LED灯替代。
估算出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最接近()A.8×108KW·hB. 8×1010KW·hC. 8×1011KW·hD. 8×1013KW·h二、选择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8.由光滑细管组成的轨道如图所示,其中AB段和BC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2届浙江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学期3月联考试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4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本试卷共15页,32小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数据:H-1 C-12 0-16 Na-23 K-39 Fe-56 Cu-64 Br-80选择题部分(共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共10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神经细胞的一部分膜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神经递质可被①识别B.静息电位的形成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A面为正电位,B面为负电位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若此图是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动作电位产生时,Na+可通过结构②由A侧进入B侧2.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中,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右图走势相符的是(纵轴代表前者,横轴代表后者 A .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 B .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C .体温——甲状腺激素浓度 D .呼吸频率——血液中CO 2浓度3.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熵(22C O RQ O释放的体积消耗的体积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能源物质的不同。
浙江省2012届高三六校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Ba-137 S-32 K-39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学家从牛的胰脏中分离出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Ub),通过研究发现Ub在细胞自我监测和去除某些“不适用蛋白”(即靶蛋白)的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果某个蛋白质分子被贴上了Ub这个“标签”,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蛋白酶处被水解掉,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靶蛋白不与Ub结合,便不能被水解B.AMP可作为RNA的基本结构之一C.去除“不适用蛋白”所需的ATP全部由线粒体提供的D.上述过程得到的氨基酸可以用于正常蛋白质的合成2.一环状DNA分子,设其长度为1。
限制性内切酶A在其上的切点位于0.0处;限制性内切酶B 在其上的切点位于0.3处;限制性内切酶C的切点未知。
但C单独切或与A或B同时切的结果如下表,请确定C在该环状DNA分子的切点应位于图中的哪处A.0.2和0.4处B.0.4和0.6处C.0.5和0.7处D.0.6和0.9处3.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
根据结果判断,叙述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淀粉酶抑制剂B.此种淀粉酶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起作用C.此种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的作用速率比在碱性中的快D.此种淀粉酶在作用35min后便会失去活性4.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如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第5年后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第15年时野兔种群数量最小5.治疗性克隆有望最终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现的排异反应。
下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利用了动物体细胞融合技术B.上述过程实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C.胚胎干细胞的不断增殖和分化潜能保证①过程的进行D.①、②过程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6.将灵敏电流计连接到图1神经纤维和图2突触结构的表面,分别在a、b、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接点距离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于a点离两个接点距离相等,所以刺激a点指针不偏转B.分别刺激b、c点时,指针都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C.刺激d点时,产生的兴奋一定会发生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的过程D.分别刺激a、b、c、d处,指针偏转1次的现象只发生在刺激d点时7.“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是2011年“国际化学年”的主题。
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D.实现资源的“3R”利用,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Recycle)8.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6 g铁粉在0.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3N AB.12.5mL 16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C.7.8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等于0.1N AD.0.5mol雄黄(As4S4,已知As和N同主族,结构如右图)含有N A个S—S键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Al2(SO4)3溶液:3Ba2+ + 6OH-+ 2Al3+ + 3SO42-= 3BaSO4↓+ 2Al(OH)3↓B.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2S溶液:2Fe3++S2- = 2Fe2++ S↓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Cu2+ + 2NH3·H2O = Cu(OH)2↓+ 2NH4+D.向C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Ca2+ + 2HCO3-+ 2OH-= CO32-+ CaCO3↓ + 2H2O10.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A、2molB和1molA、1molB。
相同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A(g)+B(g)xC(g);△H<0。
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可能等于2也可能等于3B.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可使c(A)增大C.将乙容器单独升温可使乙容器内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甲容器内的相同D.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2molB,则平衡时甲容器中0.78mol·L-1<c(A)<1.56mol·L -111.把物质的量均为0.1mol的AlCl3、CuCl2和H2SO4溶于水制成100ml的混合溶液,用石墨做电极电解,并收集两电极所产生的气体,一段时间后在两极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电路中共转移0.9mol电子且其物质的量为0.35molB.阳极得到的气体中有OC.阴极质量增加3.2gD.铝元素仅以Al(OH)3的形式存在12.体育竞技中服用兴奋剂既有失公平,也败坏了体育道德。
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遇FeCl3溶液呈紫色溶液振荡,紫色褪去,能证明其结构中碳碳双键、B.滴入酸性KMnO酚羟基两种基团至少存在一种。
C.1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分别为4mol和7molD.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13.某温度时,卤化银(AgX,X=Cl,Br,I)的3条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AgCl 、 AgBr 、AgI 的Ksp 依次减小。
已知pAg=-lgc (Ag +),pX=-lgc (X -),利用pX -pAg 的坐标系可表示出 AgX 的溶度积与溶液中的c (Ag +)和c (X -)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线是AgCl ,C 线是AgIB .e 点表示由过量的KI 与AgNO 3反应产生AgI 沉淀C .d 点是在水中加入足量的AgBr 形成的饱和溶液D .B 线一定是AgBr14.如图,倾斜固定直杆与水平方向成60°角,直杆上套有一个圆环,圆环通过一根细线与一只小球相连接.当圆环沿直杆下滑时,小球与圆环保持相对静止,细线伸直,且与竖直方向成30°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圆环不一定加速下滑B .圆环可能匀速下滑C .圆环与杆之间一定没有摩擦D .圆环与杆之间一定存在摩擦15.已知波源S 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 秒,产生的机械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 波速均为v=80 m/s,经过一段时间后,P 、Q 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 m 、SQ=2.6 m .若以Q 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下图所示的四幅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S 、P 、Q 三点振动情况的是A .甲为P 点的振动图象B .乙为振源Q 点的振动图象C .丙为S 点的振动图象D .丁为S 点的振动图象16.一对等量正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实线)和等势线(虚线)如图所示,图中A 、B 两点电场强度分别是E A 、E B ,电势分别是ΦA 、ΦB ,负电荷q 在A 、B 时的电势能分别是E PA 、E P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E A >EB ,ΦA >ΦB ,E PA < E PBB .E A >E B ,ΦA <ΦB ,E PA < E PBC .E A <E B ,ΦA >ΦB ,E PA > E PBD .E A <E B ,ΦA <ΦB ,E PA > E PB1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的质子以某一初速度从坐标原点O 沿x 轴正方向进入场区,若场区仅存在平行于y 轴向上的匀强电场时,质子通过P (d ,d )点时的动能为k E 5;若场区仅存在垂直于xoy 平面的匀强磁场时,质子也能通过P 点。
不计质子的重力。
设上述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ed E E k 3=B .ed E E k 5=C .ed mE B k= D .ed mE B k2=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d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8.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公里,周期为118分钟的工作轨道,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A .卫星在轨道Ⅲ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B .卫星在轨道Ⅲ上经过P 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Ⅰ上经过P 点时大C .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Ⅰ上短D .卫星在轨道Ⅰ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Ⅱ上多19.如图所示,50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 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B=10T 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S =0.5m 2,线框电阻不计。
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 ′以角速度ω=200rad/s 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副线圈线接入一只“220V ,60W”灯泡,且灯泡正常发光,熔断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示位置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B .线框中产生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2500VC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5︰11D .变压器输出端最大最多能并联83只60瓦的灯泡 20.abc 为一全反射棱镜,它的主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一束白光垂直入射到ac 面上,在ab 面上发生全反射.若光线入射点O 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光线妁入射方向,(不考虑自bc 面反射的光线):A .使入射光按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如果有色光射出ab 面,则红光将首先射出B .使入射光按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如果有色光射出ab 面,则紫光将首先射出C .使入射光按图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逐渐偏转,红光将首先射出ab 面D .使入射光按图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逐渐偏转,紫光将首先射出ab 面非选择题部分 (共180分)21.(4分)某同学用DIS 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装置如图(a )所示,在一次实验中,选择DIS以图像方式显示实验的结果,所显示的图像如图(b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