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帕司他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损伤的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9
弥可保和依帕司他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对比目的比较弥可保与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
方法将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弥可保,对照组32例服用依帕司他。
连续服药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变化,测定治疗前后四肢神经感觉和运动的传导速度变化及空腹血糖、血脂、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血脂、神经病变、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变化均明显好转,除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优于依帕司他,但两种药物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标签: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弥可保;依帕司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代谢障碍及血管损害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治疗方法很多。
2007年12月~2008年12月笔者分别采用弥可保和依帕司他进行DPN患者为期12周的治疗观察,并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DM并伴有不同程度的DPN患者62例,DM诊断符合1997年ADA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肢体感觉障碍,出现麻木、疼痛、蚁爬感、烧灼感、发凉等症状,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及严重肝、肾损害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弥可保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5~78岁,平均(55.30±4.40)岁;DM病程3个月~12年,平均(6.28±3.80)年;DPN病程1个月~9年,平均(3.22±1.10)年。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依帕司他(epalresta)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92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
两组均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依帕司他。
观察两组冶疗前后症状改善及神经传导速度情况。
结果临床总有效率8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结论依帕司他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依帕司他(epalresta);糖尿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达90%以上[1-2]。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代谢障碍及血管损害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均不理想。
依帕司他(epalresta)是一种羧酸衍生物,为体内多元醇代谢系统中重要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2]。
在高血糖条件下,非竞争性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能显著减少细胞内山梨醇的合成,而体内山梨醇的积聚与糖尿病并发症如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我们于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应用依帕司他治疗DPN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92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18~70岁,男女不限。
具有下列周围神经病变表现:①四肢感觉异常。
如四肢自发性疼痛(烧灼痛、刺痛、钝痛、撕裂等);麻木;手、袜套感及其他感觉异常;②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③肌电图检查显示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障碍;④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
92例随即分为依帕司他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
依帕司他片(伊衡)的说明书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当中就有一种叫做糖尿病,这是一种社会发展迅速的必然结果,也是属于一种富贵病。
饮食过量是造成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大量的食物会对我们的胰腺造成冲击,导致血糖升高,也就是糖尿病的出现。
因此,我们极力为您推荐一种叫做依帕司他片(伊衡)的控糖药物,它能有效的帮助我们稳定血糖。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依帕司他片商品名称:依帕司他片(伊衡)【适应症/功能主治】糖尿病神经病变【规格型号】50mg*12s【用法用量】成人通常剂量每次50毫克(1片),每日三次,于饭前口服。
【不良反应】1.过敏:偶见红斑、水泡、皮疹、瘙痒。
2.肝脏:偶见胆红素、GPT(ALT)、GOT(AST)、γ-GPT(GGT)升高。
3.消化系统:偶见腹泻、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腹部胀满感、胃部不适。
4.肾脏:偶见肌酐升高。
5.其他:极少见眩晕、头晕、颈痛、乏力、嗜睡、浮肿、肿痛、四肢痛感、麻木、脱毛。
【注意事项】1、本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品应放置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点,防止儿童误食。
2、服用本品后,尿液可能出现褐红色,此为正常现象,因此有些检测项目中可能会受到影响。
3、过敏体质史者慎用。
4、一旦出现过敏表现,应立即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
5、连续服用本品12周无效的患者应考虑改换其他的疗法。
【有效期】0 月【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893【生产企业】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成份】每片含依帕司他50mg【药理作用】依帕司他是一种可逆性的醛糖还原酶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醛糖还原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临床研究表明依帕司他能抑制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病变患者红细胞中山梨醇的积累与对照组比较能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动物实验表明依帕司他可显著抑制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坐骨神经红细胞视网膜中山梨醇的累积提高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自主神经机能;在神经形态学上依帕司他可改善轴突流异常增加其坐骨神经中有髓神经纤维密度腓肠神经髓鞘厚度轴突面积轴突圆柱率;另外依帕司他也可改善模型动物坐骨神经的血流并使其肌醇含量回升看完上述内容介绍,您是否对于依帕司他片(伊衡)的功能有所了解了呢?在选择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服用,遵循正规科学的治疗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治愈您的血糖疾病。
∙∙依帕司他片药品说明书∙【商品名】唐林∙【通用名称】依帕司他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012∙【中文名称】依帕司他片∙【产品英文名称】 Epalrestat Tablets∙【生产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功效主治】糖尿病神经病变。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依帕司他。
∙【药理作用】∙依帕司他是一种可逆性的醛糖还原酶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醛糖还原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依帕司他能抑制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病变患者红细胞中山梨醇的积累,与对照组比较能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
动物实验表明依帕司他可显著抑制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坐骨神经、红细胞、视网膜中山梨醇的累积,提高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自主神经机能;在神经形态学上,依帕司他可改善轴突流异常,增加其坐骨神经中有髓神经纤维密度、腓肠神经髓鞘厚度、轴突面积、轴突圆柱率;另外,依帕司他也可改善模型动物坐骨神经的血流并使其肌醇含量回升。
毒理研究遗传毒性:依帕司他Ames试验、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生殖毒性:大鼠灌胃给予依帕司他20、100、500mg/kg,一般生殖毒性试验、致畸敏感期试验和围产期试验未见异常;兔灌胃给药20、100、250、500mg/kg,进行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发现500mg/kg组流产及胎仔被完全吸收的发生率增加。
尚未确定依帕司他在孕妇中的用药安全性,只用在预期治疗利益大于治疗所带来的危害时才可用于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妇女。
实验表明依帕司他可经大鼠乳汁分泌,故哺乳期妇女在服药期间应停止授乳。
致癌作用:小鼠掺食法给予依帕司他300、800、2000ppm18个月,大鼠掺食法给予依帕司他500、1500、5000ppm24个月,未见致癌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不良反应】∙ 1 过敏:偶见红斑、水泡、皮疹、瘙痒。
∙ 2 肝脏:偶见胆红素、AST、ALT、r-GTP升高。
依帕司他片在老年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3.张北县二台中心卫生院河北张家口075000摘要:目的:探究依帕司他片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方法:在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期间的临床病例中选取76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调研工作的分析对象,并分析需要将其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给实验组和对照组分配38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常规性治疗+依帕司他片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
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肾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肾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讨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依帕司他片的应用价值突出,且对患者肾功能的改善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控制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值得广泛推广与使用。
关键字:依帕司他片;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应用糖尿病肾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2型糖尿病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元凶之一。
以往临床中针对此类疾病多采取降糖、降脂等治疗手段来缓解病症,但却无法到达预期效果。
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突破,相关研究者发现,依帕司他片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在减轻病况的同时实现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
本组调查通过分组对比的方式来进一步了解依帕司他片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具体效果,并作出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期间的临床病例中选取76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调研工作的分析对象,并分析需要将其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给实验组和对照组分配38例患者。
其中实验组的男女患者比例为20:18,年龄在66岁到73岁之间,平均值为(69.13±3.02)岁,病程在7年到12年之间,平均值为(9.15±1.93)年;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2:16,年龄在65岁到72岁之间,平均值为(68.36±3.28)岁,病程区间与实验组一致,,平均病程有所不同,平均病程为(8.91±1.82)年。
依帕司他片强化糖尿病并发症的辅助治疗效果分析
杨茜
【期刊名称】《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6(022)0z2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依帕司他片强化糖尿病并发症的辅助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滴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依帕司他片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症状评分级体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依帕司他片辅助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临床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94-95)
【作者】杨茜
【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人民医院青海西宁 810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依帕司他片强化糖尿病并发症的辅助治疗效果观察 [J], 罗瑾
2.依帕司他片(唐林)强化糖尿病并发症的辅助治疗疗效观察 [J], 钟俊涛;刘鸿军;李凤荷;王影
3.依帕司他片强化糖尿病并发症的辅助治疗观察 [J], 陈永仙
4.依帕司他片辅助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SOD、TAOC及TNF-α水平的影响 [J], 潘浩
5.依帕司他片辅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 [J], 徐海霞;付旭云;黄若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Journai of Qiannan MePicai Collepp for Nationalitigs2020年09月Sep,2020的合成和分泌,具有诱导月经和促进宫颈成熟的作用,可以代替孕激素抑制子宫内膜的活性,缓解出血症状。
妈富隆作为一种新型的雌孕激素复合剂,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由增殖期向分泌期转变,从而抑制黄体生成激素和雄激素的分泌与产生,恢复月经周期性,止血效果显著。
本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和妈富隆联合应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2%,高于单纯使用米非司酮67.2%的总有效率,可见二者联合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联合使用后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显著低于单纯使用米非司酮的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表明二者联合可以显著控制出血时间,显示出强大的止血效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二者联合治疗与单纯米非司酮治疗,均显示有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在治疗结束后已经消失,安全性较高,对患者身体未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联合使用米非司酮和妈富隆,可以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快速止血,缩短止血时间,确保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邢志蕊•米非司酮与妈富隆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性激素FSH、LH、E0浓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8O(25):14-15.[2]胡彦,李岚,黄文珍,等9妈富隆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207,54(0):270-275.[]张凤琳.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河南医学研究,2017,25(9):1635-1634•[]倪娜,长安红,凌玲9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子宫内膜、血清激素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210,35(37):37-39.[]赵文巧.米非司酮与妈富隆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对照研究[]•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218,88(70):94-959收稿日期:2220-20-07责任编辑:雷长国依帕司他对2型糖尿病DPN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吴长学(固始县人民医院,河南固始495202)【摘要】目的:探讨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依帕司他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针对依帕司他在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疗效价值进行深入探析,期待可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方法:期限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样本选取院内收治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通过均衡可比原则进行组间划分,每组归入(n=35),分别定义为参照组与比对组,前者实施常规治疗策略,后者实施依帕司他治疗策略,而后进行数据收集整理,予以比对。
结果:两组患者在糖代谢指标、肾功能指标、炎性反应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方面表现,差异显著,比对组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在早期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的横向选择中,采用依帕司他治疗策略更具实施性,即显著降低患者炎性指标水平,改善糖代谢能力,还可使糖尿病肾病进展得到有效控制,增进治疗效果,其应用价值卓越。
【关键词】依帕司他;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效果近年来,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多元改变,致使糖尿病、高血压类慢性疾病高发,严重危害国民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1】。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多发微血管并发症,是引发2型糖尿病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影响因素。
临床多采用降糖降脂类方法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效果均不为理想【2】。
故此,本文将以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例,重点研讨依帕司他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探究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期限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样本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通过均衡可比原则进行组间划分,每组归入(n=35),分别定义为参照组与比对组,前者实施常规治疗策略,后者实施依帕司他治疗策略;期间对患者基础资料的分类与归纳均引用相关软件予以处理,未见差异性(P>0.05)。
细化资料:参照组:男女占比:18∶17;年龄限值:65--78岁;中位年龄(71.50±3.21)岁;比对组:男女占比:62--77岁;中位年龄(69.50±4.28)岁。
2017年4月 第38卷 第2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Apr.2017Vol.38 No.2基金项目:“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9508104)。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s for “Major New Drug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2013ZX09508104).∗Corresponding authors,E⁃mail:guanshy3@;zhangli@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3 19∶39 网络出版地址: /kcms /detail /11.3662.R.20170413.1939.014.html[doi :10.3969/j.issn.1006⁃7795.2017.02.021]·基础研究·依帕司他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损伤的作用赵月蓉1,2 侯碧玉2 柳晨歌2 王晓波1,2 杜冠华2 张 莉2∗ 管淑玉1∗(1.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州510006;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靶点研究与新药筛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摘要】 目的 探讨依帕司他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SD 大鼠经高糖高脂饮食喂养联合腹腔注射45mg·kg -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依帕司他组(100mg·kg -1)。
另取12只正常SD 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
依帕司他组连续8周灌胃给药,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0.5%(质量分数)羧甲基纤维素钠。
观察依帕司他对2型糖尿病大鼠体质量、进食饮水量、血糖、血脂、肝功能、肝脏组织学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
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8周后,依帕司他组大鼠空腹血糖和血脂降低,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肝功能明显改善。
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伊帕司他组大鼠肝脏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病变较模型对照组减轻。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可见依帕司他组大鼠肝组织α⁃SMA 和TGF -β1表达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
结论 依帕司他能够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肝损伤,并且能够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激活改善糖尿病大鼠肝纤维化。
【关键词】 依帕司他;2型糖尿病;氧化应激;肝纤维化【中图分类号】 R96Effect of epalrestat on liver injury in type 2diabetic ratsZhao Yuerong 1,2,Hou Biyu 2,Liu Chenge 2,Wang Xiaobo 1,2,Du Guanhua 2,Zhang Li 2∗,Guan Shuyu 1∗(1.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China ;2.Beijing Key Laboratoryof Drug Target Research and Drug Screening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50,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epalrestat on liver injury in rats with type 2diabetic mellitus (T2DM).Methods SD rats were fed with high⁃fat and high⁃sucrose diet for four weeks,then 45mg ·kg ⁃1Streptozotocin (STZ)was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to make the animal model of type 2diabetes.Diabetic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s the model group and the epalrestat group (100mg·kg ⁃1),another 12normal SD rats were serv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diabetic rats were treated with or without epalrestat by gavaging for 8weeks.Body weight,food and water intake,blood glucose level,blood lipids were measured;liver function,liver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oxidative stress were examined.Immunohistochemistry of 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were conducted.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epalrestat could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of fasting plasma glucose and blood lipids.The index for liver condi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were down regulated.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lesions of hepatic inflammation and fibrosis were significantly alleviated.The expressions of α⁃SMA and TGF⁃β1were markedly reduced in liver tissues of type 2diabetic rats with the treatment of epalrestat.Conclusion Epalrestat could alleviate liver inflammation and hepatic fibrosis of rats with T2DM via anti⁃oxidative stress and inhibiting the activation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Key words 】 epalrestat;type 2diabetic mellitus;oxidative stress;hepatic fibrosis 糖尿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1]显示,截至2014年,全球糖尿病病人高达4.22亿。
预测到2030年,糖尿病将成为第七大主要死亡原因。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迅速上升,糖尿病肝损伤病人如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癌的病死率也在逐年上升[2]。
研究[3]显示,糖尿病病人中终末期肝病的病死率高于心血管疾病。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专门针对糖尿病肝病第2期赵月蓉等:依帕司他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损伤的作用的治疗药物,现在的治疗主要是基于糖尿病本身,采用改善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糖脂代谢紊乱药物和肝脏保护药物等药物治疗,同时联合高纤维低糖低脂饮食、控制体质量等非药物治疗加以控制,但存在疗效不确切等问题。
依帕司他为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很好地控制糖尿病病人血糖[4]。
近年来研究[56]表明依帕司他能有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而且早期应用依帕司他治疗能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研究[7]显示,治疗剂量的依帕司他能够促进细胞内的谷胱甘肽合成,改善氧化应激,阻止氧化应激引起的相关疾病的发展。
此外依帕司他还能抑制高糖所致的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Ang⁃Ⅱ)刺激的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的合成[8]。
但依帕司他对糖尿病肝损伤的作用至今鲜见报道。
因此,本研究就依帕司他对糖尿病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动物SPF级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160~190 g,由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清洁级,实验动物许可证号:SCKK(京)2014-0004。
1.1.2 药品与试剂依帕司他胶囊(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Sigma公司,美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糖化血清蛋白、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8-羟基脱氧鸟苷测定试剂盒(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罗氏全活力型血糖仪、罗氏全活力型血糖试纸(德国罗氏诊断有限公司);兔抗大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单克隆抗体,兔抗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多克隆抗体(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1.3 仪器光学显微镜(日本Nikon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东芝公司)。
1.2 方法1.2.1 动物模型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12只)和糖尿病造模组(38只)。
造模方法参考文献[910],稍作调整。
造模组大鼠经高糖高脂饲料[77.5%(质量分数)基础饲料, 10%(质量分数)蔗糖,10%(质量分数)猪油,2.0% (质量分数)胆固醇,0.5%(质量分数)胆酸盐]喂养4周后,禁食12h,一次性腹腔注射45mg·kg-1STZ (以pH4.2的柠檬酸缓冲溶液配制),正常对照组注射柠檬酸缓冲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