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指导04
- 格式:doc
- 大小:489.00 KB
- 文档页数:11
实训课指导教师工作计划
1. 和学生沟通,了解实训课的目标和要求,明确教学任务和学习重点。
2. 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教学方案的讨论和制定,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实训课的特点和需求。
3. 对实训课程进行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为教学准备提供支持。
4. 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5. 协助学生进行实训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引导他们动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6. 对学生的实训成果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
7. 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实训任务,保证教学进度和质量。
8. 整理汇总学生的实训报告和成果,为后续教学和评估提供依据。
9. 参加实训课程的评估和总结会议,为教学改进提供建议和意见。
《识图实训》指引书一、实训目旳1、进一步学习、贯彻制图国标及其有关规定。
2、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掌握本专业工程图体现旳特点,强化阅读实际工程图旳能力。
3、在有关专业课程学习后对所学知识和实习内容互相验证,并对某些实际问题加以分析和讨论。
4、培养学生认真负责旳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旳工作作风。
5、使学生对本行业旳工作性质有一种初步旳理解,培养学生对本专业旳热爱,强化学生旳事业心和责任感,巩固专业思想。
二、实训资料准备1、图纸:每组交专机加工中心图纸2套、11、12公寓楼图纸1套2、教材:《建筑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和砌体构造》等3、规范:《混凝土构造施工图平面整体表达措施制图规则》03/04G101系列图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原则》GBT- 50001-《总图制图原则》GBT-50103-《建筑制图原则》GBT -50104-《建筑模数协调统一原则》GB/T 2-86《建筑构造制图原则》GBT-50105-《建筑构造设计术语和符号原则》 GBT-50083-974、复习题库:每组两套三、实践教学内容:按照既有旳校园建筑读解工程施工图,学生在指引教师旳指引下识读施工图,解说工程节点构造做法及构造。
四、实训时间安排五、实训环节及要点(一)复习制图旳基本知识明确投影旳基本概念,三面投影图旳体现措施,剖面图、断面图旳形成及绘制措施,明确专业制图有关原则规定旳图示特点、视图名称和配备,比例、图线、尺寸标注、材料符号、图例、编号等旳意义。
(二)建筑施工图旳阅读内容1、根据图纸目录理解整套图纸旳构成图纸目录阐明该套图纸有几类,各类图纸分别有几张,每张图纸旳图号、图名、图幅大小;如采用原则图,应注出所使用旳原则图旳名称、所在旳标注图集和图号或页次2、阅读施工总阐明施工总阐明重要用来阐明图样旳设计根据和施工规定。
1)理解工程施工图设计旳根据性文献、批文和有关规范。
2)项目概况:一般应涉及建筑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建筑工程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防火设计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人防工程防护等级、屋面防水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抗震设防烈度等,以及能反映建筑规模旳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流体输送操作》实训指导书一、实验目的使学生充分认识流体输送流程,掌握流体输送的三个基本方法(输送机械输送、位差(高位槽)输送、压差(抽真空)输送)。
掌握离心泵的操作方法。
了解配比输送,了解流量计、液位计等测量仪表。
了解电动调节阀的使用方法。
掌握泵的串并联,联锁功能及使用。
二、开车前准备1、由相关操作人员组成装置检查小组,对本装置所有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电气、照明、分析、保温等按工艺流程图要求和专业技术要求进行检查。
2、检查所有仪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3、检查所有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4、试电4.1.检查外部供电系统,确保控制柜上所有开关均处于关闭状态。
4.2.开启外部供电系统总电源开关。
4.3.打开控制柜上空气开关33(QF1)。
4.4.打开空气开关10(QF2),打开仪表电源开关8。
查看所有仪表是否上电,指示是否正常。
4.5.将各阀门顺时针旋转操作到关的状态。
检查孔板流量计正压阀和负压阀是否均处于开启状态(实验中保持开启)。
4.6加装实训用水关闭原料水槽排水阀(VA25),原料水槽加水至浮球阀关闭,关闭自来水。
(一)输送操作1、流体输送机械输送①单泵实验(1#泵):方法一:开并联2号泵支路阀(VA03),开溢流阀(VA12),关双泵串联支路阀(VA04)、2号泵进水阀(VA06)、并联1号泵支路阀(VA09)、高位槽回流阀(VA13)、高位槽出口流量手动调节阀(VA14),放空阀(VA11)适当打开。
液体直接从高位槽流入原料水槽。
方法二:开并联2号泵支路阀(VA03),关溢流阀(VA12),关双泵串联阀(VA04)、2号泵进水阀(VA06)、并联1号泵支路阀(VA09)、高位槽放空阀(VA11)、高位槽回流阀(VA13)、高位槽溢流阀(VA12)、局部阻力管阀(VA16)、光滑管阀(VA20)、局部阻力管高压引压阀(VA18)、光滑管高压引压阀(VA21)、局部阻力管低压引压阀(VA19)、光滑管低压引压阀(VA22)、局部阻力阀(VA17)、抽真空阀(VA33)、吸收塔气体入口阀(VA31)。
钳工实训报告鸭嘴榔头钳工实训报告鸭嘴榔头钳工实训报告鸭嘴榔头篇一《钳工实训-鸭嘴榔头》 ..02 实训项目04 钳工实习安全操作保证书为了顺利完成实习任务,保证实习过程中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本人保证遵守下列安全条例: 1.进入实习场地要着工作装,袖口、衣襟要扎紧,不允许穿拖鞋或凉鞋,不许留长指甲,不准窜岗。
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实习期间不得打闹,女生要戴好工作帽。
2.未经实习指导教师许可不准擅自动用任何设备、电闸、开关和操作手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3.实习中如有异常现象或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拉下电闸或关闭电源开关,停止实习,保留现场并及时报告指导教师,待查明事故原因后方可再行实习。
4.不可使用没有手柄或手柄松动的工具(如锉刀、榔头)。
如发现手柄松动时,必须加以紧固。
5.工件必须夹持在虎钳上。
对薄板件或小零件加工时,必须对零件进行紧固,不准直接用手拿工件加工。
要注意防止装工件的虎钳滑下来砸伤脚。
6.在切削过程中,工件上或刀具上的切屑应用刷子清除。
不准直接用手去除切屑或用嘴去吹切屑。
不准使用棉纱擦刀具。
7.量具用完要擦干净,然后涂上油,防止生锈。
禁止用钢尺当起子使用。
量具、刀具和其他工具,不准叠放一堆,用完收拾好放回钳台的抽屉里。
8.锯割时,工件在快要断裂时必须减轻用力,放慢速度。
9.保持工作场地整洁、有序。
10.钻床操作应注意:①不准戴手套或拿棉纱操作,以免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②开车和关车都必须将刀具离开工件后进行。
③松开或夹紧钻头时,只能用钻帽上的钥匙,不得用其他物件敲打钻帽上的齿轮。
装夹钻头要在钻床静止时进行。
④孔将钻穿时,必须立即减慢手动送进速度,以免折断刀具。
保证人签字:年月日学生实训守则 1.实训环节是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属必修课,每个学生都应认真参加,获得及格以上(含及格)成绩方准毕业。
因故不能参加实训,应随下一届学生补加实训环节,补做实训所需费用自理。
2.每个学生必须参加实训前的操作规程及安全方面的各项教育活动,要认真学习实训指导书和本手册内容,了解实训计划和具体安排,明确实训的目的和要求。
C语言程序设计项目实训指导书指导教师:刘洁计算机技术系二〇一五年九月内容简介本实训项目为C语言程序项目开发实训,适用于计算机系各相关专业,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
学生自己动手进行需求分析、项目设计、编码及测试,采用VC++6.0进行C程序的开发,以小组的形式完成。
通过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受到C程序系统设计开发的综合训练,了解和掌握C应用程序开发基本模式,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目录一.实训的目的与要求: (4)(一)实训目的 (4)(二)实训要求 (4)1、总体要求 (4)2、实训前的准备工作 (5)3、学生分组要求 (5)4、实训结果要求 (5)二.实训的前期准备(设备、用具与软件环境) (5)三.实训的题目 (6)四.实训的设计进度安排 (11)五.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源 (11)一.实训的目的与要求:(一)实训目的课程设计环节是高职高专院校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学完一门课后应用本课知识及以前的知识积累而进行的综合性、开放性的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不仅能够使学生得到系统的技能训练,巩固和加强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及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正如一句行话所说“C语言入门容易得道难”,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在学习了C语言之后,除了应付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之外,不知还有其他用途,对丰富的C函数所知甚少,因而对C语言兴趣不大。
因此,本课程设计环节从算法、数据结构、C语言丰富的函数以及程序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考虑和组织,追求典型性、完整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希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C语言的兴趣,更为开发程序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加深对讲授内容的理解。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一些语法规则和阶段性知识,只靠课堂讲授既枯燥无味又难以记忆,但它们都很重要,要想熟练掌握,必须经过大量实践加深对它们的理解与把握。
正常人体结构实验实训指导(供康复、护理、社康、老服、戒康专业用)罗洪英主编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康复医学系目录实验一躯干骨……………………………………………………………………………………………实验二上、下肢骨………………………………………………………………………………………实验三颅骨……………………………………………………………………………………………实验四骨连结标本………………………………………………………………………………………实验五头颈肌、躯干肌…………………………………………………………………………………实验六四肢肌……………………………………………………………………………………………实验七消化系标本………………………………………………………………………………………实验八呼吸道……………………………………………………………………………………………实验九呼吸系标本………………………………………………………………………………………实验十泌尿系统…………………………………………………………………………………………实验十一生殖系统………………………………………………………………………………………实验十二腹膜、内分泌系………………………………………………………………………………实验十三心模型…………………………………………………………………………………………实验十四心标本…………………………………………………………………………………………实验十五动脉标本………………………………………………………………………………………实验十六静脉、淋巴系标本……………………………………………………………………………实验十七视器…………………………………………………………………………………………实验十八前庭蜗器………………………………………………………………………………………实验十九脑干、小脑……………………………………………………………………………………实验二十间脑、端脑……………………………………………………………………………………实验二十一中枢神经解剖标本…………………………………………………………………………实验二十二周围神经……………………………………………………………………………………实验二十三头部………………………………………………………………………………………实验二十四颈部………………………………………………………………………………………实验二十五胸部………………………………………………………………………………………实验二十六腹部………………………………………………………………………………………实验二十七盆部、会阴…………………………………………………………………………………实验二十八四肢………………………………………………………………………………………实验二十九头颈胸部……………………………………………………………………………………实验三十腹部………………………………………………………………………………………实验三十一会阴、四肢…………………………………………………………………………………实验三十二表面应用解剖………………………………………………………………………………实验室规则一、带教老师及学生应实验室认真预习实验指导,充分了解实验目的、要求、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不得盲目进行实验操作。
实训指导04:表的管理一、实验目的1、掌握主码与索引的创建2、掌握表间关联关系的建立方法及过程3、掌握各种类型字段内容的输入方法及技巧4、掌握表中记录的排序和筛选操作、二、实训内容1、表内容的操作2、表外观设置3、以表为对象的操作4、表间关系的建立三、实验步骤1、向已经建好的空表中输入数据内容(1)在数据库窗口中,选中要打开的数据表,在表名称上双击,或单击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即进入数据表视图窗口,在该窗口内逐条输入数据,如图1所示。
图1:数据表视图窗口(2)OLE对象数据类型的输入OLE对象类型的字段使用插入对象的方式输入数据,在表“zrqk”中,“照片”字段的数据类型为OLE对象,将文件夹“face”中的1.bmp、2.bmp、3.bmp、4.bmp照片按顺序分别输入到表中的四条记录中,其操作步骤如下:1)进入数据表“zrqk”的视图窗口,将光标位于第一条记录照片字段上,右击打开快捷菜单,选择“插入对象”命令,打开“插入对象”对话框,如图2所示。
图2:“插入对象”对话框2)选择“由文件创建”单选按钮,按“浏览”按钮,选择文件夹“face”中的1.bmp图片文件,即可将照片插入到字段中。
3)同上方法,分别插入其他照片文件。
(3)修改记录1)定位到相应记录的字段上;2)将数据修改。
(4)删除记录1)将光标移至某记录的最左端,当光标变成向右的黑色箭头时,右击选中整条记录;2)按Delete键。
(5)表中记录的排序如果表设置了主码,则表中记录是以主码字段排序的,否则是按输入的顺序排列记录。
对“jssk”表中记录按“学分”字段的值升序重新排序的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表“jssk”,双击打开,进入表浏览窗口。
2)在表浏览窗口选择“学分”字段,再打开“记录”菜单,选择“排序”选项中的“升序”;或选择“学分”字段,右击打开快捷菜单,使用“升序排序”命令。
3)“jssk”表中记录的显示顺序发生变化,以“学分”值“升序”排列。
(6)表中记录的筛选筛选处理是对表中记录进行选择,选择出符合准则的部分记录。
筛选出“jssk”表中“教师编号”为(101011)的记录,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表“jssk”,双击打开,进入表浏览窗口。
2)在表浏览窗口选择“教师编号”字段中的一个“101011”的值,如图3所示。
图3:按选定内容筛选3)打开“记录”菜单,选择“筛选”选项中的“按选定内容筛选”。
4)或选择“高级筛选/排序”选项,打开“高级筛选/排序”窗口,在字段栏中选择“教师编号”字段,在条件栏中输入“101011”,如图4所示,再选择“筛选”菜单,使用“应用筛选/排序”命令。
如图4:“高级筛选/排序”窗口5)以上两种操作方法,被筛选出的记录是一致的。
2、表格外观设置(1)列宽设置输入数据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表中的某一列太窄,使输入的值只能看到一部分。
在Access中,改变表中文字的字号大小时,表的大小也会按比例随着变化,所以不能用改变字体大小的方法来让文字都显示出来,这时就要调整列宽和行高。
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对列宽和行高进行调整。
1)选择表“学生信息”,双击打开,进入表浏览窗口。
2)用鼠标调整列宽:将鼠标移动到字段行上两个字段的交界处,当鼠标的光标变为形状时,按住鼠标左键,拖曳鼠标就可以改变列宽。
3)用菜单命令调整列宽:用菜单命令改变行高和列宽是一种精确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在要调整列宽的列中任意单元格上单击鼠标左键,选中该单元格。
②单击“格式”→“列宽”菜单命令,调出“列宽”对话框。
③在“列宽”文本框中输入数值,单击“确定”按钮。
④如果单击“最佳匹配”按钮,这一列的列宽就可以自动进行调整,这个字段中最长的值都能显示出来。
⑤单击“确定”按钮。
(2)冻结列把所有的数据都输入到表中之后,就可以在Access中查看数据了,但如果一个表太长,看到前面的内容,后面的就看不到,有时看到后面的数据时,又想不起来这些数据对应的字段名称,只好将“滚动条”再移动到最前面。
这个问题在Access 2003中可以通过“冻结列”的方法来解决,冻结后的列不会随着滚动条的拖动而移动。
1)选择表“xlqk”,双击打开,进入表浏览窗口。
2)选择要冻结的列,如学生姓名3)然后单击“格式”→“冻结列”菜单命令。
4)如果不需要再让这些列处于冻结状态,只要单击“格式”→“取消对所有列的冻结”菜单命令,就可以了。
(3)隐藏列为了让表中的某些列一直显示在屏幕上,可以将这些列冻结,但有时候为了将主要的数据字段列保留在窗口中进行观察,可以将暂时不需要的数据字段隐藏起来。
1)隐藏列的方法:将鼠标移动到需要隐藏列的字段标题处,单击鼠标右键,然后在弹出的菜单上选择“隐藏列”命令。
2)取消对一个列的隐藏:如果有多个列被隐藏,要取消某些列的隐藏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①将鼠标移动到表以外的任何地方,单击鼠标右键,然后在弹出的菜单上单击“撤消隐藏列”命令或单击“格式”→“取消隐藏列”菜单命令,均可以弹出“取消隐藏列”对话框。
“取消隐藏列”对话框的列表框中列有表的所有字段,而且每个字段前面都有一个方框,没有隐藏的列前面的方框中有“√”号,而隐藏了的列前面的方框中是空的。
②要取消对一个列的隐藏,只要单击这个列前面的方框,使它里面出现一个“√”符号,就可以取消隐藏。
③单击“关闭”按钮。
3、以表为对象的操作(1)复制表1)在数据库窗口中,选中要进行复制的表“zrqk”,然后单击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
2)在数据库窗口中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调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粘贴”命令,调出“粘贴表方式”对话框,如图5所示。
如图5:“粘贴表方式”选项窗口3)在“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复制后表的名称“zrqk1”,在“粘贴选项”栏中单击所需要的单选钮4)单击“确定”按钮(2)重命名表在进行数据库管理的过程中,用户经常要对表重新命名,使其更有意义,重命名表的操作步骤如下。
1)在数据库窗口中单击“表”对象,在其右侧的列表框中选中要重新命名的表“zrqk1”。
2)用鼠标右键单击该表,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重命名”菜单命令,然后输入新的表名“自然情况表备份”。
提示:对表进行重命名后,在还没有进行其他操作的情况下,单击“撤消”按钮,可以恢复刚刚改变的表名。
(3)删除表如果数据库中含有用户不再需要的表,可以将它删除。
在删除一个表之前要确认它没有被打开,只有删除该表与其他表的关系后才可以删除表。
删除表的操作步骤如下。
1)在数据库窗口中选定要删除的表“自然情况表备份”。
2)按Delete键。
3)单击“是”按钮,可以完成删除。
如果用户误删除了一个表,在删除之后,没有进行其他操作的情况下,单击“撤消”按钮,可以恢复刚刚删除的表。
4、主码与索引的创建主码(或称主键)是用于唯一标识表中每一条记录的一个或一组字段,还可以利用主码定义表之间的关系,经便检索存储在不同表中的数据;Access2003中,可以定义三种主码:自动编号、单字段及多字段。
索引是按索引字段或索引字段集的值使表中的记录有序排列的一种技术,一般可以将经常用于搜索或排序的单个字段设置为单字段索引;如果要同时搜索或排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段,可以创建多字段索引。
(1)自动编号主码创建一个空表时,在保存表之前如果没有定义主码,Access2003会询问是否需要设置一个自动编号的主码。
同意后在表中会添加一个自动编号字段。
(2)单字段主码在表中,如果某一字段的值能唯一标识一条记录,就可以将此字段指定为主码。
(3)多字段主码在表中,可以将两个或更多的字段指定为主码(至多包括10个字段)(4)为表“zrqk”的“教师编号”字段设置为主码的操作步骤如下:1)在设计视图中打开表“zrqk”。
2)选定要设置主码的字段“教师编号”;如果要设置多字段主码,先按下Ctrl键,然后选择所需要的字段。
3)单击工具栏中的“主键”按钮或使用右击打开快捷菜单,选择“主键”命令,则在“教师编号”字段前有一“钥匙”标识,如图6所示,主键设置完毕。
图6:主键设置(5)Access2003将表中的主码自动创建为索引。
1)为表“zcpd”的“教师编号”创建单字段索引操作步骤如下:①在设计视图中打开需要设置单字段索引的表“zcpd”。
②单击要设置索引的字段行“教师编号”。
③在“字段属性”选项卡中,单击“索引”属性框,根据字段的数据值,选择“有(有重复)”选项。
如图7所示。
图7:设置单字段索引2)创建多字段索引操作步骤如下:①在设计视图中打开需要设置多字段索引的表。
②选择“视图”菜单的“索引”命令,或者单击工具栏中的“索引”按钮,打开如图8所示的“索引”窗口(如果已经定义了主码,则其在第一行显示)。
图8:设置多字段索引③在“索引名称”中输入索引名;在“字段名称”中选择索引的第一字段;④在“排序次序”列中,选择“升序”或“降序”选项。
根据需要可继续定义其他需要索引的字段。
(6)为数据库“jszkxxgl”(教师状况信息管理)中表(“zrqk”、“ssbm”、“jssk”、“kycj”、“shgx”、“xlqk”)的“教师编号”字段分别建立索引或主码,设置结果如下:“zrqk”——有(无重复)、“ssbm”——有(无重复)、“jssk”——有(有重复)、“kycj”——有(有重复)、“shgx”——有(有重复)、“xlqk”——有(无重复)。
5、表间关联关系的建立在Access2003中,同一个数据库中的多个表,若想建立表间的关联关系,就必须把要建立关系的表,经相关的字段建立索引,通过索引字段的值来建立表间的关联关系,表间的关联关系是两个表间的关系。
(1)建立父表(zrqk)与子表(zcpd)间的“一对多”关系的操作步骤如下:1)在数据库窗口中,单击工具栏上的“关系”按钮,或在数据库窗口中右击打开快捷菜单选择“关系”命令,打开如图9所示的“关系”窗口。
图9:“关系”窗口2)在“关系”窗口中,右击打开快捷菜单选择“显示表”命令,打开如图10所示的“显示表”对话框,从中添加需要创建关系的表或查询。
本实验添加表(zrqk)与表(zcpd)。
图10:“显示表”对话框3)在“关系”窗口中,显示出添加的表的字段,主码字段名用粗体标识。
单击“zrqk”表的“教师编号”字段且按住不放,然后把它拖到“zcpd”表的“教师编号”字段上,当释放鼠标时,打开“编辑关系”对话框,如图11所示。
图11:“编辑关系”对话框4)在“编辑关系”对话框选中“实施参照完整性”,单击“创建”按钮,即在两表之间有一条连线相联,表明关系创建完毕,关闭“编辑关系”对话框,保存设定关系。
(2)参照上述步骤建立如下关系,如图12所示:父表(zrqk)与子表(kycj)间的“一对多”关系。
父表(zrqk)与子表(xlqk)间的“一对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