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和月季转基因技术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26 MB
- 文档页数:60
月季或雏菊的组培快繁实验报告月季组培月季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姓名:张恒玉(天津师范大学 10生乙)摘要:月季(Floribunda roses)为蔷薇科蔷薇属木本植物, 其花姿优美,花型丰富,花色齐备, 树型易修剪,栽培难度小;其花型大,美丽,幽雅,高贵。
在鲜花应用中,月季花的地位和比重与日俱增,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切花之一。
植物组织培养主要以绿色植物细胞或组织块为研究主要对象,把植物体上的生活器官、组织块活细胞从整体上离体下来进行人工培养。
以细胞全能性为理论基础对最适月季培养的培养基、激素、培养基质进行筛选,使离体组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而发育成新的植物个体。
为月季的快繁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月季的改良上显示了很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月季组织培养Rose Plant Tissue Culture Lab ReportName: ZhangHengyu(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Biological Sciences )Abstract: Rose (Floribunda roses) for the woody Rosaceae Rosa, the beautiful flower position, abundant flowers, colors ailable, easy to trim the tree, planting all difficulty; its flowers large, beautiful, elegant, noble. Applications in the flowers, the status and the proportion rose growing is the world's leading one of the four cut flowers. Plant Tissue Culture main object of the green plant cells or tissue blocks for research, Of life on the plant organ, tissue block living cells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down the artificial culture, Cell totipotency theory based on the optimum rose culture medium, hormones, culture media filter, Isolated tissue and develop into new individual plants after dedifferentiation and redifferentiation. breeding of new varieties offer a new way, in the rose show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potential applications.Keywords: Rose tissue culture1 月季介绍第1页下一页。
非洲菊的花色和花型变异研究非洲菊,又称非洲水仙或非洲菊水仙,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其美丽而多样的花色和花型变异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研究。
非洲菊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非,现已广泛种植和栽培于世界各地。
其耐旱、抗寒、生长迅速的特点,使其成为许多园艺爱好者和花卉种植者的首选。
在非洲菊的品种种类中,花色和花型的变异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非洲菊的花色丰富多样,包括红色、粉色、紫色、橙色、黄色等,色调明亮鲜艳,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和活力四溢的感觉。
一些品种甚至呈现出斑驳多彩的花瓣,如长有白色、黄色斑点或者花纹。
这些独特的花色使得非洲菊成为园林设计中重要的组成元素。
非洲菊花型的变异同样令人惊叹。
正常情况下,非洲菊的花每一朵都是由一个中央管状花序和一圈较小的舌状花组成,整体呈现出伞状花序的形态。
然而,通过选育和杂交,人们成功地培育出了许多具有不同花型的非洲菊品种。
有些品种的花瓣形状束状或针状,花朵形态似小菊花,非常精致可爱;另外一些品种则形成了大而立体的圆锥花序,如同火焰般燃烧动人;还有一些品种的花瓣向后翻卷,形成了砂钟形状,给人一种古典文艺的感觉。
总之,这些具有不同花型的非洲菊品种,丰富了非洲菊的外貌特征,增加了观赏价值。
花色和花型的变异是非洲菊研究中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品种的非洲菊,发现了几种形成花色和花型变异的遗传机制。
一种主要的机制是基因突变。
在非洲菊的基因组中,存在着控制花色和花型的基因,突变这些基因会导致花色和花型的变异。
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或者基因转移的方式来改变非洲菊的花色和花型,进一步丰富非洲菊的多样性。
另外,环境条件也会对非洲菊的花色和花型产生影响。
例如,温度、光照、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非洲菊的花色和花型发生变异。
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种植环境下非洲菊的观察和实验,发现环境因素对非洲菊花色和花型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非洲菊的花色和花型变异不仅有美学意义,还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非洲菊种苗的生物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非洲菊(Tagetes erecta)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被广泛种植在许多地区。
除了其美丽的花朵,非洲菊还被发现具有许多药用和生物活性成分,被广泛用于传统草药和民间药物。
本文将介绍非洲菊种苗的生物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非洲菊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甾体化合物和挥发性油等。
这些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
研究发现,非洲菊植物中的生物碱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生物碱成分是非洲菊碱(Azacitidine),它被发现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
这些抗菌活性使得非洲菊植物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疾病。
非洲菊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也被广泛研究其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非洲菊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
此外,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不仅如此,非洲菊植物中的甾体化合物也受到了科学家的关注。
甾体化合物在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被用于合成激素类药物和抗癌药物。
一些研究已经发现非洲菊植物中的甾体化合物具有抗癌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非洲菊植物中的挥发性油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挥发性油中含有许多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如β-谷甾醇,乙酰基亍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镇静、抗菌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传统草药中。
总的来说,非洲菊种苗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
它被广泛应用于传统草药和民间药物中,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然而,目前对于非洲菊植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还相对有限,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
除了传统使用,科学家们也在研究如何利用非洲菊种苗的生物活性成分开发新的药物。
研究人员正在尝试提取和纯化非洲菊植物中的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并进行药物活性评价和药效学研究。
花卉的基因组学与转基因研究花卉作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装饰品和食材之一,其品质的改良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和转基因研究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探索花卉的基因组和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花卉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花卉的基因组学研究以及转基因技术在花卉改良中的应用。
一、花卉的基因组学研究1. 花卉基因组结构的解析花卉的基因组是指该花卉的全部基因组成的集合体,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取花卉的基因组序列。
基因组的结构解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花卉的遗传信息和基因组组成。
2. 花卉基因组的功能分析通过对花卉基因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科学家们可以鉴定花卉基因的功能和特点。
例如,通过比对花卉基因序列和其他植物基因库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花卉基因组中的特定基因是否与香气、花色等重要特征相关。
3. 花卉基因组演化研究研究不同花卉物种的基因组演化,有助于理解花卉物种起源和进化过程。
通过比对花卉基因组序列,科学家们可以揭示不同物种间的基因变异和进化关系,并推测花卉的亲缘关系。
二、转基因技术在花卉改良中的应用1. 花卉抗病虫害的转基因改良某些病虫害对花卉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威胁,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插入抗病虫害基因到花卉基因组中,提高花卉对病虫害的抗性。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2. 花卉花色的转基因改良花卉的花色是吸引人们注意和赏析的重要特点,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向花卉基因组中引入调控花色的基因,改变花卉的花色表现。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花色的定制和调控,满足人们日益丰富多样的审美需求。
3. 花卉生长习性的转基因改良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花卉的生长习性,例如延长花卉的开花期、控制花卉的生长速度等。
这种方法有助于调节花卉生产的节奏,提高花卉的供应周期和市场竞争力。
总结:花卉的基因组学研究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为花卉品质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花卉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花卉的遗传特性,为花卉的改良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鲜切花化学保鲜剂的研究进展作者:曹立波陈海霞来源:《湖南农业科学》2015年第05期摘要:介绍了鲜切花采后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化学保鲜剂的成分及其作用机理,为切花采后化学保鲜技术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切花;生理生化;化学保鲜;综述中图分类号:S60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0X(2015)05-0152-03切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切下来的花朵、花枝以及叶片,虽然失去了由植物根部供应的水分、矿质营养、激素等的供应,但是依旧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具有消耗各种营养物质的生命活动。
切花保鲜指的是鲜切花从采收后、经预处理以及简单的物理保鲜法处理,保持切花的水分平衡,植物体内有机质平衡。
提高花的观赏品质,就是要使切花减慢衰老速度、延长花的寿命和观赏期,提高切花经济效益。
化学保鲜则是采用不同配方的化学保鲜剂来处理切花,延长切花的瓶插寿命。
随着花卉产业的发展,切花种类增多,保鲜研究日益重要。
笔者从鲜切花切花后的生理生化变化、化学保鲜剂种类、成分及其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切花保鲜研究提供参考。
1 切花采后的生理生化变化1.1 水分的变化鲜切花离开植物体后,根部停止了对鲜切花的水分供应,花茎的吸水能力减弱。
导致鲜切花吸水难以补偿失水,导致水分平衡失调,当失水量达到鲜重的5%时,花瓣膨压丧失,表现萎焉。
如在非洲菊切花保鲜中,当含水率为87%时切花开始衰老和凋谢。
因此鲜花采收后,保持鲜花的含水量对鲜切花的保鲜尤为重要。
但是单单将鲜切花插入水中提供水分是不能够满足的,因为存在微生物堵塞、物理堵塞、生理堵塞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1.2 酶活性的变化切花衰老后,酶的活性大大提高。
催化降解代谢的酶大量合成,鲜切花体内的蛋白质酶,过氧化物酶,核酸酶大量合成,与鲜切花衰老相关的酶活性大大提高,合成量增加。
通过对马蹄莲切花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得出:SOD、CAT和POD是植物体内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的重要保护酶,SOD和CAT主要功能是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免受自由基的伤害。
收稿日期:2022-07-26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202102AE090001;202102AE090052);云南省乡村振兴科技专项(202104BI090014)作者简介:杨秀梅(1977-),女,云南昆明人,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花卉保鲜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电话)131****5951(电子信箱)175399925@qq.com ;通信作者,王丽花,研究员,主要从事花卉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电子信箱)****************;瞿素萍,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花卉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电子信箱)1035496319@ 。
杨秀梅,张艺萍,赵阿香,等.不同保鲜剂组合对非洲菊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24,63(1):96-101.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品种丰富、花色艳丽、花期较长、瓶插效果好,适合不同场合或各种形式的花艺设计,被誉为世界五大切花之一,也是中国南方广为栽培的主要切花品种[1,2]。
非洲菊切花离开母体后仍进行着呼吸等代谢活动,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导致切花贮藏不同保鲜剂组合对非洲菊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杨秀梅,张艺萍,赵阿香,王丽花,瞿素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花卉育种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5)摘要:以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 )鲜切花珍爱为试材,研究不同预处理液与瓶插保鲜液组合对丙二醛含量(MDA )、细胞膜透性、细菌含量及瓶插寿命的影响。
结果表明,非洲菊切花经预处理液处理12h 后,MDA 含量、细菌菌落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去离子水),且预处理能降低细胞膜的相对透性。
非洲菊切花在瓶插处理期间MDA 含量及细胞膜透性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瓶插14d 时达到最大值。
花茎及瓶插液的细菌菌落数在瓶插过程中呈逐渐上升趋势,鲜花营养剂和免切通用鲜花营养液2种瓶插液表现了较好的抑菌效果。
过量表达菊花DmDREBa基因提高转化烟草耐低温能力杨艳芳;武剑;朱凯;刘黎卿;陈发棣;喻德跃【期刊名称】《植物研究》【年(卷),期】2016(36)5【摘要】各种环境因素,如干旱、高盐、激素和低/高温等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影响。
DREB转录因子在植物抵抗非生物胁迫中起到关键作用。
本研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将菊花DmD REBa基因导入烟草中并进行了耐低温能力分析。
研究利用PCR的方法鉴定出了43株转基因阳性植株。
随机选取其中9株转基因植株,有7株在RNA转录水平能够表达。
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DmD REBa基因以1~3个拷贝形式随机插入到烟草基因组中。
胁迫处理结果表明,DmD REBa基因明显增强了转基因烟草抵抗低温能力。
通过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检测,发现转基因烟草的蒸腾失水量远远低于对照野生型。
进一步对低温胁迫下转基因烟草的丙二醛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发现转基因烟草丙二醛含量比野生型烟草低22.29%。
综上结果表明,DmD REBa基因能够提高转基因烟草对低温的耐受能力,为菊花DREB转录因子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解析菊花DREB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总页数】9页(P721-729)【关键词】菊花;DREB;农杆菌转化;转基因烟草;耐逆性【作者】杨艳芳;武剑;朱凯;刘黎卿;陈发棣;喻德跃【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植物生理生化重点公共实验室,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观赏园艺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3.2【相关文献】1.过表达天山雪莲SikCDPK1基因提高转基因烟草耐低温能力的机制初探 [J], 田晓涵;庞学兵;祝建波;朱新霞2.过量表达铁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烟草抗Co2+能力分析 [J], 杜人杰;曲跃军;吴丽丽;王雷;姜廷波;包怡红;王玉成3.OsPT8过量表达提高转基因烟草的耐低磷能力 [J], 贾宏昉;张洪映;尹贵宁;黄化刚;徐国华;崔红4.过量表达水稻细胞质型Os7APXs基因提高转基因烟草的耐盐性(英文) [J], 鲁振强;刘大丽;柳参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